民间故事:屠夫帮寡妇杀牛后借宿老汉家,半夜失火时黄牛只救老汉


古时候松州城一个小镇上,有个屠夫刘三小有名气,因为此人杀牛技术一流,前后杀了三百多头牛。因为刘三杀牛功夫了得,所以镇上但凡有人需要杀牛时,都会花钱请刘三,不仅好酒好肉招待,临走时还会送点牛肉。
刘三对任何人都很热情,只要有人找他杀牛,哪怕此人曾经和他吵过架,他从来都是来者不拒。靠着这门业务,刘三的日子过得还算宽裕。
有天刘三准备出趟远门走亲戚,结果等到他正锁门时,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牵着一头小黄牛,径直朝他家走来。
老汉看到刘三,赶紧跟他打招呼,让他帮忙把这头小牛杀了。
刘三看着这头牛,顶多五个月大。他不明白牛这么小,肉也不多,老汉为何要杀它?

老汉见刘三一脸疑惑的样子,只好老实交代:原来前些年老汉的儿子儿媳双双去世,留下五岁的孙子,从此两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举步维艰。前阵子孙子突然患上一种怪病,老汉请镇上有名的郎中给孙子看病。
当时郎中告诉老汉,要想治好孙子的病,只能让孙子连续吃十天牛肉。
送走郎中后,老汉发愁起来,他养孙子本来就难,如今他哪有钱给孙子买牛肉?想到孙子要连续十天吃牛肉,老汉思来想去,只能杀了家里老牛几个月前生下的那头小牛。老牛肯定不能杀,要留着老牛耕田。万般无奈之下,老汉只能牺牲那头小黄牛。
既然老汉执意要杀小牛,刘三也没拦着,拿着杀牛工具,很麻利地将小牛绑住。就在他举刀时,突然远处来了一头健壮的大黄牛,发疯似的飞奔而来。
看着大黄牛朝自己这边冲过来,刘三慌了,他猜到老黄牛肯定是来救小黄牛。
果然老黄牛停在小牛跟前,用嘴用力咬着牛绳子,似乎要让小牛逃走。
老汉一直不明白,当时他牵着小牛出门时,特意把老牛关在牛棚,另外还锁住院门,可老牛是如何逃出来找到此处?

想着自己杀牛无数,如今这阵势,刘三还是第一回遇上。杀牛可是自己的招牌,如果不能制服这头老牛,要是传出去了,自己有何脸面?更重要的是,以后找他杀牛的人会少许多,这意味着自己会少挣钱。
想到这些,刘三见老汉还在发愣,朝他大吼一声:“你到底想不想杀牛,不想就赶紧走,别耽误我时间。想想你那可怜的孙子吧,若吃不到牛肉,小命可能不保”
提到孙子,一下子戳到老汉心坎。为了救孙子,他豁出去了。跑到刘三跟前,在他耳边嘀咕一番,原来两人商量如何引开老牛,只要老牛不在,杀头小牛轻而易举。
老汉知道那头老牛通人性,于是他假装对刘三说:不好意思,这头小牛我决定不杀了,走,咱们回家去”
说完老汉牵着老牛,小牛回家,在半道上老汉故意领着老牛去郊外吃草。等老牛打盹时,他赶紧牵着小牛直奔刘三家。
刘三吸取上次经验,赶紧张罗家人一起上阵,不到半个时辰将小牛杀了取肉。
那天下午,老汉一直担心老牛不见小牛回来,它会做出过激反应。哪知老牛却老老实实待在牛棚里,老汉终于松了一口气。

转眼半个月过去,老汉的孙子吃了牛肉后,身体一点点恢复;那头老牛和往常一样,勤勤恳恳耕地,仿佛让老汉觉得老牛已经完全忘记小牛之死。
其实他哪里明白老牛的心思呢?眼看着儿子被主人拉去屠夫家,它怎能忘记?我想老牛应该非常恨老汉,应该报复他才对,可老牛却没有这样做。
那天晚上刘三来到村里,帮一个漂亮的寡妇杀牛。由于寡妇家要杀三头牛,刘三忙了一整天。等到杀第三头牛时,天色已晚。
刘三知道“寡妇门前是非多”,为了避免惹祸上身,他决定第二天再过来。哪知刚从寡妇家出来,突然下着暴雨。
刘三想到老汉,于是跑到老汉家想借住一晚。老汉这人待客热情,不仅同意了,还热情款待刘三,把家里剩下的牛肉拿出来招呼刘三,陪着他喝了几两酒,很快不胜酒力的刘三喝醉了,后来老汉把刘三安排到西厢房。
一个时辰后雨停了,老汉去牛棚喂完草后,领着孙子去东厢房休息。

谁知半夜,院子里来了一个狐狸,它闻到牛肉味后来到厨房,一眨眼功夫将剩余牛肉全吃光。然而在狐狸跳窗时,它将一盏油灯弄翻在地,恰好附近有一堆干草,再加上晚上东风吹来,很快厨房起火,没一会火势蔓延到厢房。
此时老汉睡得正香,刘三不省人事。眼看着他们即将被大火吞没,突然那头老牛挣开牛绳,冒着大火冲进厢房,将老汉和孙子救出。
街坊邻居见老汉家着火了,纷纷前来扑火。此时老汉酒醒了,看着眼前的大火,他突然想到刘三还在里面。就在老汉要跑进去救刘三时,老牛突然将他顶翻在地,拦在前面不许进去。
下半夜一场暴雨将大火扑灭,乡亲们在一片废墟中找到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刘三。有人说是刘三杀牛太多,杀念太重,让他遭报应。
虽然当初老汉为了孙子,杀小牛取肉;可当老汉和孙子陷入火海时,老牛放下昔日仇恨,冒死救出二人,这是多么善良的一头牛啊。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