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不喜欢的是指责,而不是批评


有个问题在问:为什么人们不喜欢被批评?大部分人听到批评后会极为不爽,但是批评确实可以帮助自己认识到不足并改正,人性如此吗?
一、
还真不是。
人们不喜欢被批评,是因为大部分的批评不是批评,而是指责。
比如我们在职场,常常会看到一些“好心”的同事或领导,在众人面前毫不留情的指出某一个人的错误。
这其实不是帮助人,而是指责人。真要达到效果,私下耐心的沟通,就事论事的把问题指出来,根本没有必要在众人面前指出。
比如有项任务不是A的,但是别人不会所以找A帮忙,A帮了忙,没能做到百分百完成,就会有人批评A做的不好。
这样的指责其实是没良心。本来不是A的任务,别人能花时间解决自己以外的事就是在帮忙,帮忙只是外力,主要还在自己,自己的事没做完就是自己的责任 。
比如有的领导看到下属在工作中犯了错,直接骂下属太笨,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一辈子没出息。
解决问题重在就事论事,把问题归结到整个人不行,还进行人身攻击,就是以偏概全,不是真的批评。
再比如有些人总喜欢指出被人的缺点,常常批评人,拿别人的短板来说事,完全不顾及这个人还有很多优点。
这是PUA人。谁都有优点有缺点,用好优点就是个好公司,垃圾公司才会刻意去拿不用的缺点来打压人,悄悄用优点拿到更多的好处。
批评的不对,还想要别人喜欢,这叫不讲理。
二、
我就很喜欢被批评。
每次写文章,发完文章,我都会期待有人能在下面的评论栏里给出有营养的批评,有好的批评是好事。因为如果失败是成功他妈,好的批评就是就是给失败找到正确的问题,好的批评让失败有了超高的价值。
但是每次查看文章下面的评论,还是会看到不少人看着是在批评,其实就是在发泄情绪和传达别人的观点,根本没有在批评。
一百条评论,有十条真正意义上的批评就已经很不错了,到是可能有四十条都是在骂人,简单粗暴。
因为被指责的多了,而且毫无意义,导致我后来很少去评论区玩,去回复问题。
真正的批评是可以解决问题的,是可以收获很多好处的,这样的批评简直就是跟给钱一样,谁会不喜欢。
但是表面上看着是批评,而实际上没有半点好处,还以偏概全,进行人身攻击,这样的批评其实是指责,毫无营养可言,就该扔掉。
三、
不少人容易被批评搞成指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批评,才是真正的批评,把批评搞砸了而已。
我们可以参考《毛选》中是如何搞批评的:
关于党内批评问题,还有一点要说及的,就是有些同志的批评不注意大的方面,只注意小的方面。他们不明白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政治上的错误和组织上的错误。至于个人缺点,如果不是与政治的和组织的错误有联系,则不必多所指摘,使同志们无所措手足。而且这种批评一发展,党内精神完全集注到小的缺点方面,人人变成了谨小慎微的君子,就会忘记党的政治任务,这是很大的危险。
在这里,换到职场上的话就是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工作本身上的错误和公司制度上的错误,比如工作没做好任务没完成,正确的批评应该是就事论事的讨论问题,寻找补救办法,总结并减少下一次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但是有些人就是会走偏,有人犯错了就立马开骂,以为骂就能解决问题,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其实骂人是无能的表现,骂人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能说自己绝望了,看不到未来,所以在发泄。
能把事做好,能提升自己,能获得更多的好处,还能交朋友,这样的能力谁不喜欢?
批评确实是好事一件,只是很难掌握,容易走偏流于形式,把批评变成了指责。
想要了解更多《毛选》上的智慧,见微信公号“崔丁读毛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