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毛选》读懂,读的足够深入,领悟到教员的智慧,不能单纯的读书,还需要配合共产党的发展史来读。
读一篇文章,就需要了解写这篇文章的前因后果,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教员需要写这篇文章,文章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了解了整个过程,才能体会到教员的思维层级有多高,洞见有多牛,神一样的教员是怎么样一种存在。
这就牵扯到了第二个关键词——因果律。
一、
我们说一个人很牛,到底牛在哪里?
肯定不是因为这个人有多少钱,有多少资源,有多大的人脉关系,知道多少知识,电视和网文上经常把一个人有多牛归结到有多少财富和权力上本质上还是崇拜权威的普通人思维,是普通人认为皇帝是拿着金锄头的思维。
有再多的财富没实力守住,财富流失的速度也是很快的,古代上一代皇帝把权力交给下一代,下一代皇帝没实力,王朝更替也是很快的事。
实力要强,洞察力绝对先行,看不远看不清怎么死都不知道。
假设一件事发生从开始到结束中间持续了5年,牛人是从这件事刚刚开始发生就看到了结尾,然后提早做准备,而普通人只有等到事情发生到了第五年才慢慢见到了结尾,最后被社会的发展推着走,这中间是4年时间的差别,是主动与被动的区别。
不说远的说近的。如果有人能在2000年到2010年之间,看到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和逻辑,把钱都投入到买房子的事情上去,到今天收益翻几倍,做梦怕是都要笑醒了吧。
还有如果有人在2007年至2015年之间去淘宝上个淘宝店,会刷单,钱也是要赚翻的,因为赶上了中国电商行业的发展。
而如果今天才想着把钱投入房地产,更可能会成为接盘侠,今天做电商,没点基础和资金,就只能沦为炮灰。
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
二、
具体看的远是什么样的一种存在?我们拿《毛选》中第一篇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举例。
教员写这篇文章的时间是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我们来看看这个时间之前发生了哪些重要的事。
1924年1月20日—30日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等10人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5月为造就革命武装的骨干力量,国共合作创办的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开学。6月16日,军校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中国共产党从各地选派许多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军校学习。11月,周恩来出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健全政治工作制度。周恩来主持的中共广东区委从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中抽调部分党、团员作为骨干,把大元帅大本营的铁甲车队改组为一支实际受共产党指挥的革命武装。
1924年国共合作,开启国内革命新篇章,创立黄埔军校培养军事人才,这个阶段国共都有属于自己的军事武装。
1925年7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其所属部队随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六个军。周恩来等共产党员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军中担任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等职务。
一开始的国共合作,共产党的武装力量也在发展。
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从此加紧限制共产党的活动。5月,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整理党务案》,从国民党领导机构中排挤共产党人,由此逐步控制了国民党、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的大权。
中山舰事件的背后孙中山先生病逝,国民党右派趁机夺权,蒋介石找借口控制了一大批人,特别是军队中共产党人,然后再借助会议提案,把共产党人从军队中排挤出去,掌控军队的大权。
这是国共合作的转折点,这次的事件直接为之后国共合作破裂埋下了伏笔,而教员在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时候,就提早预见了资产阶级右派可能的危险,只是当时共产党内部的大部分人还没注意到。
中山舰事件爆发,教员曾表示要争,但是这个时候以陈独秀为代表的领导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思想错误,对国民党右派采取妥协,同意了会议提案,才被蒋介石掌控了军队的大权。
我们再来看看教员的这篇文章:
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针线。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节选
这是连国民党左派汪精卫之流背叛革命的可能性都看在眼里了。
正是当时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退让,蒋介石的一步步做大,才有了之后的在上海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然后上万共产党人人头落地。
这篇文章内容上是在分析朋友和敌人,其实是早已洞察到了革命的危险。
三、
这种洞察力的背后,就是第二个关键词——因果律。
因果律是有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教员在文章中为什么会把当时的资产阶级看的这么透彻,尤其是把国民党右派看的这么透彻,就是看到了国民党右派的根子。
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帝国主义的。这些阶级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他们和中国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特别是大地主阶级和大买办阶级,他们始终站在帝国主义一边,是极端的反革命派。其政治代表是国家主义派和国民党右派。
因为国民党右派代表着的是帝国主义的利益,所以他们不可能革自己的命,要知道国共第一次合作主要是反帝反封建。
有这样的因,教员才把在对朋友的判断上的果说的这么肯定。
《毛选》中很多文章其实都有这样的因果逻辑判断,从问题一开始,或者问题发展的早期就做出了精准的判断。
要读好《毛选》,就要把这里的因果律找出来,细读,更容易理解文章,读懂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