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万达:“新方案”是对深圳成就的肯定 土地制度改革将产生深远影响


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称《方案》)。
这份5000余字,共27条的《方案》包含了要素市场配置体制机制、改善营商环境、完善科技创新等诸多方面的要求和举措,进一步扩大了对深圳的让利和放权。《方案》的公布被外界普遍认为是中央送给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的“大礼包”。
01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将对深圳产生深远影响
郭万达 受访者供图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对搜狐城市表示,《方案》本身就是对深圳40年成就的肯定,同时也对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中央给深圳40年的大礼包,希望深圳能够继续先行先试,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不仅要实验,还要示范。
在谈及此次《方案》的亮点时,郭万达表示,首先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综合改革”就包含了综合授权的意思。当下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复杂,这就既需要顶层设计又需要基层实践。顶层设计加基层实践的方法就叫综合授权改革。
另外,文件中既涉及深圳的优势强项,又提到了公共服务、医疗、教育等深圳的短板,这也是《方案》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方案》把“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放在了具体举措的第一条。对此,郭万达称,深圳发展缺空间、缺土地,土地问题是深圳目前发展的重大短板,自然会受到重视。同时土地制度与要素市场紧密相连,所以有关土地管理的举措放在了“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大类下面。
1986年深圳开启了土拍制度的第一锤,到1996年时深圳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土地招拍挂制度。发展到今天,深圳的土地管理制度仍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革。包括《方案》中提到的非基本农田之外农用地转建设用地问题、存量土地的盘活、二三产业土地混用等,都是现在深圳迫切需要改变的。
郭万达认为,《方案》中关于土地问题的措施一定会对深圳的发展带来长远的影响,包括深圳的产业用地空间、土地供给、土地要素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都可能会产生变化。
对于《方案》中特别提到的“引进外国高端人才”的制度,郭万达表示,此举是希望深圳能够在人才方面更开放,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优秀人才。包括留学生、科学家,不仅让他们能够到深圳来,还能留得下。这对深圳的发展创新特别重要。
同时,郭万达反对深圳寻求人才由对内转向对外的过度解读。他认为此举和深圳之前的政策一脉相承,深圳十多年前就实行“孔雀计划”来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
02
一次改革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此前被市场广为讨论的“数字货币”亦出现在了《方案》当中。郭万达称,央行在之前已经确定在深圳落地数字人民币。深圳的罗湖区从8号开始做登记抽签,免费向在深圳的个人发放1000万的数字人民币。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都积极参与,加快推动数字人民币在深圳的落地应用。
郭万达认为,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新产业、新业态一定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新的变化。另外,数字货币的应用会不可避免地给支付、监管带来新的问题。
最后,郭万达表示,此次《方案》虽然涉及诸多方面,但并未覆盖深圳目前发展需要解决的所有问题。但他同时表示,在一次改革中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也是不切实际的。此次《方案》规划到2025年,之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可能会有新的改革清单出炉。
郭万达说,此次《方案》的目的,就是让深圳能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更好的创新环境,更好的开放环境,使得深圳还能够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创新的红利。按照发展目标,深圳将成为国际性创新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民生幸福的标杆、法治城市的示范、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把深圳打造成先行示范区给全国作出示范,这就是深圳的高度。
-end-
 往期精彩回顾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