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因为看到了我写的一篇文章,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医学博士张洪林对我表示了认同,认为我是“战友”。他说:
这帖子作者是一位偶然在网络上认识至今未曾见面却未见如故的朋友。我们俩在反伪气功特异功能和邪教方面,以及在宣传科学无神论批判有神论方面不仅观念完全一致,而且都一样地不用扬鞭自奋蹄般非常痴迷,是一个战壕中文笔锐利高产的新战友。
他说的就是我——怀疑探索者,一个普通的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科普工作者。
之前,针对我发出“中小学教科书应该增添无神论课文”的公开倡议书,张教授也完全予以赞同。他说:
“我很赞同这篇文章作者的观点。我们的学校对无神论教育太太太缺乏了,导致我们社会反倒是封建迷信伪科学反科学层出不穷。xx就是伪气功在社会大肆泛滥得到包括钱学森等名人长期支持却得不到有效批判遏制的恶果。包括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内的方方面面都应该把从小学开始的校园无神论教育真正重视起来和落实到位。”
张洪林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和批判伪气功,为气功做正本清源的工作,还进行反邪工作,是我在科普上的前辈和领路人之一。
张洪林教授
对于宣传无神论,张洪林教授和“学院派”的观念有所不同。他认为,宣传无神论不是一味的著书立说,不是搞成纯粹的论文化、学术化,而是应该“到第一线”“到人群中去”“到中小学课堂上”,“到田间地头,人民群众中”,“到社会一线需要的地方”进行真正有效的实践活动。张教授多年来走进各个机关学校,现场表演揭露骗局的魔术和演讲活动,收获了奇效,在学生群体中特别受欢迎。
张教授说:科学无神论者要更多做务实工作。宣传无神论,一定要运用实践方法。我们不能指望孩子们和大学生们看论文和大部头专著。无神论等科普宣传不要“坐而论道”,要离开研究室、图书馆,身体力行到接地气的第一线去,到人群中去。
“我们要看到,校园是我们科学无神论工作者可以一届一届长期大有作为的地方。只要不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地宣讲,而是结合生动事例深入浅出画龙点睛地讲解,学生们是很欢迎我们的讲座的。我有幸曾经连续10年、应邀分别给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研究生院每年春秋两季招收的博士生们的哲学课做讲座,题目是‘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我以自己揭批伪气功特异功能和邪教的具体事例为基础来上升为相关道理这种形式的讲座,中间再来几个特异功能表演,是很受同学们欢迎的。我甚至今年初被请去给北京朝阳区的一所小学的小学生们做识别和抵御邪教的科普讲座,孩子们也是一听就懂兴奋地不断鼓掌的。
我强烈建议,大家在有关组织支持下,走进校园,那里是我们科学无神论可以长期大展身手的阵地,那里也是我们不断壮大科学无神论队伍招兵买马的基地。
不要总抱怨什么‘有神论有人讲,无神论无人讲’。重要的是,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联系到最需要我们讲的地方去讲,以及培养出更多的科学无神论者去更多社会一线需要的地方讲。”
他还对我表示说,遇见了困难,不要总是想到依靠别人,总想找大树,而是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去闯一番,只要你有水平,总能打开局面。
我对张教授的建议非常认可。
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
张教授给小学生们做现场演讲
比如,2020年11月19日,张教授给小学生们做了反邪教科普教育。可以看到,由于演讲的生动有趣,孩子们都听得津津有味,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张教授说:宣传时要讲故事实例画龙点睛,不要讲空洞的大道理。这样孩子们才会乐意接受。
作为坚定的无神论思想宣传家,不应该一直坐在书斋里面,而是应该“接地气”——主动走动起来,至少也应该开设用于宣传科学无神论的媒体账号,把科学无神论的理念向人民群众进行宣讲。在这方面,除了张教授,习五一教授也是一位英雄模范。
习五一教授日常担任着很繁重的学术科研任务,经常工作到通宵达旦,但是她并没有因为工作的繁重就放弃直接面向大众的宣讲。她很早就在微博开设了账号,战斗在第一线,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于是这些年在社会上有了很大的舆论影响力。不光是学术会议,她还参加了各类社会活动,等于是积极扩大了无神论学会的影响力,为无神论者交四海的朋友。
习五一教授
可以说,和张洪林教授一样,习五一不仅仅是著作等身的“书斋学者”,更是一位社会实践家。她是真正的把弘扬科学精神、推广无神论文化当成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二不仅仅是一门职业。
此外,我的朋友施展多年来也利用民主党派的身份,给一些机关单位和学校做演讲,普及科学理念,批判迷信和精神传销。
不仅仅是张洪林、习五一这类知名学者在实践,我的一位不在学术界的普通朋友秦耀东,他也在进行实践探索。最近,他昨天就在抖音开设了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无神论思想的账号,才发布了第一个作品,就大获成功。
希望社会上多一些这样的人,不管是学者还是普通人,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总能打开局面。今天多一分耕耘,我们的子孙后代就多一分保障。
作者:怀疑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