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忍不住发飙,推广无神论真的很困难吗?


作者:怀疑探索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今天晚上,我与一位朋友进行了聊天,算发了一次飙。可能我说的话不中听,但是我确实是一片真心。我说:
你们都抱怨说“无神论没人讲”,但为什么会这样呢?
推广无神论,光靠书斋主义,写几篇论文,有用吗?
我说的一些建议,虽然可能大家看起来太“理想化”,但万事开头难。当年毛主席打天下,更难呢。“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从头把关越!”总要迈出第一步。不要怕困难!

《长征》途中
所以,我建议不妨制定具体的小目标。比如制定一个计划单,一二三四五,都是可以实现的小目标。逐步推进。就像毛主席的抗美援朝战略,使用“零敲牛皮糖”的战术。
个人建议,既然出版难,那么管理出版的口子,就是大家努力争取的目标。集中所有的精力,想方设法,哪怕用二代人,三代人,也要实现出版无神论书籍的自由。
其实出版无神论的书籍,根本没有任何风险。都是一些出版社他们自己瞎想,过分的怕。真要出版了,其实根本没事,一点风险都没有。因为这是宪法保障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比如,李申教授的书《科学无神论原理》,不就是刚刚出版吗?出版社倒闭了吗?一点没有。所以出版无神论的书籍根本没有风险。
还有一个,我们可以向网络上发展。比如,可以写报告要求开辟一个无神论板块。凭什么可以有“腾讯佛学”“凤凰佛学”,就不配有我们自己的地盘?
还有,宣传无神论的公众号,我看就可以做起来。现在有了《科学无神论》,官方办的。但是文章都是学术性居多,老百姓看不懂,阅读量很不够。应该更加平民化,可以委托民间科普人士做其他公众号。多弄几个公众号。
还可以让美女进行网络直播,不一定公开标注自己是搞无神论的,可以说是生活号,然后潜移默化地宣传科学无神论理念。
我看公众号中国反邪教、警钟,就做得不错。题材多样,很吸引人。小编绝对是个人才,懂怎么做媒体。
还有,为什么不能用漫画的形式宣传无神论呢?我就有漫画界的不少朋友,他们也是坚持科学和无神论的。用漫画的形式,搞一个网络连载,比如民间故事什么,扩大影响力,都是办法。
还可以创作歌曲。和明星艺人合作。等等等等。
注册一个抖音号、快手号,都是办法。成本几乎没有。以后有了经费,或者收益,就搞专业团体拍摄。逐渐发展起来。不需要政府拨款。
我们还要宣传一些人成为大明星。政府要多倾斜资源。像袁岚峰,刚刚发展为中国无神论学会的会员,他就愿意科普无神论。我们要多发展他这样的大V加入我们。

袁岚峰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叫做秦耀东,他刚刚注册了快手,自费推广马克思主义和无神论,虽然一个月用掉1000元——已经是他的一个月生活费——但他一直在坚持做。他是毛主席的忠诚粉丝,经常发正面题材,阅读量就很高。他也积极宣传了无神论。我们官方的中国无神论研究机构,比如中国无神论学会也可以注册账号啊。
对于其他有潜力的媒体人,中国无神论学会或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或者其他部门,都要提供援助,培养他们壮大,他们以后都是我们中国的柱石力量。
我认同朱同志的话。他说,只有既熟练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多种现代科学知识而又全面透彻了解古今中外各种宗教神学理论的学问家、思想家、理论家,才能对宗教神学的社会历史根源和思想逻辑错误作出有理有据的科学解析,从而成为自觉的无神论者和真正的无神论专家。
我还有一个建议,对于民间愿意科普无神论的朋友,他们是草根,我们社科院或者其他什么部门,可以给予他们一些荣誉称号。就像古代的郎官大夫,没有实权,就是纯粹的荣誉,好听。反正不要一分钱。比如中国无神论学会会员,不是很难很难入选吗?可以给予他们“名誉会员”。就像成龙,还是名誉博士呢。这样也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法国的拿破仑皇帝当年是怎么样调动军队积极性的?就是拿破仑发明了一大堆荣誉头衔,大量的给。
不一定是“荣誉会员”,还可以是“观察员”“无神论骑士”“哲学之刃””科学卫士”“科普先锋”等等等等。可以和领导协商一下,能不能搞?
还可以举办一些征文活动。比如,“任继愈杯”科学无神论征文大赛。
得让更多的民间人士有办法参加。多颁发一些奖状,真的花不了几个钱。活动有了,慢慢影响力就扩大了。
我了解民间科学爱好者,他们对社会上乌烟瘴气也很着急,他们不需要经济利益 ,但真的喜欢参与公益活动,也是为国家做有意义的事情。以中国社科院的名头搞一些活动,让他们可以收获一些奖,他们绝对乐意参加,不要一分钱稿费。
还可以邀请专家演讲无神论,搞一些直播。等等等等。都是办法。
还有腾讯会议,宣传得当,就有几十万人观看。如果需要,我也认识院士,一两个还是有的,可以邀请过来。
逢年过节,也可以搞活动,发点对联做奖品就行。
某宝上制作奖牌,也花不了几个钱。让更多的人有兴趣参加我们的活动,就是我们的目的。
像习五一老师在各地参加的无神论学术研讨会议,完全可以录视频公开在网络上,这样不是有社会关注度了吗?也可以截取其中精华几十秒,制作成抖音作品。
科普媒体科学公园就利用民间的力量搞过好几届科学无神论大会,一些政府官员和著名学者都受邀出席过活动,还邀请过美国的无神论协会会长飞过来演讲,这就扩大了影响力。只要想做,都是办法。
其实支持我们宣传科学与无神论的人数量很多。我是经常接触到的。我们多搞活动,他们绝对乐意参加。

李申教授做嘉宾
看看上面这个视频,这个播放量就很大,很多朋友都看过。
恕我直言,可能很多人不爱听,但我绝对说了实话:现在主流文化就是迷信。
姑且不说宗教,玄学迷信可能更加厉害。迷信是社会主流风气,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看看曾仕强有多少粉丝?南怀瑾有多少粉丝?王东岳有多少粉丝?王德峰有多少粉丝?这些粉丝中,有不少人都迷信宗教和玄学,诽谤“科学是迷信”。
他们在网络上声势浩大。
甚至都不能说是“浩大”,而是排山倒海,几乎是社会主流声音。往往给他们点赞以百万计。
这就是现实。我们一定要正视现实。
之所以很多人迷信,其实这是人性的弱点造成的。有一种赌徒理论:
假设上帝不存在,但是赌一把,认为上帝可能存在,倒霉的概率低。
假设上帝存在,但是赌一把,认为上帝可能不存在,倒霉的概率高。
而没有科学素养的人,往往采纳这个赌徒心理,所谓:你还年轻啊,别看你现在信仰无神论,等你死的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衍伸开的混账说法还有好几个。
比如,“科学只探索了很小一部分世界,还有无穷的未知世界,用科学否认神,是无知者无畏。”
再比如,“今天的科学,就是明天的迷信;今天的迷信,却是未来的科学。”
再比如,“不怕迷信是伪科学,就怕科学是伪真理。”
再有,南怀瑾和曾仕强都说过的,所谓“不要迷信科学”,“太过于相信科学,也是一种迷信。”
还有,“你们今天坚持没有神,万一以后证明是错误了呢?万一未来证明有神呢?”
还有,“你不信神和玄学,是你的维度不够”……
等等……
迷信的人他们最常见的一种罔顾事实的反智说法,就是无神论者没有约束,没有敬畏,所以什么都可以干云云。
还有很多人攻击推广无神论思想的人, 说这些人“多行不义必自毙,宗教几千年,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宣传无神论就是要摧毁中国传统文化”云云。
社会上这些胡扯的说法太多了。却偏偏很多人搞不清。比如,所谓“太过于相信科学,也是一种迷信”这样的轱辘话,我们一眼就知道其逻辑错误在什么地方,但是很多人是真的头脑糊涂,逻辑分析能力太差。严格说,他们语文水平小学都不及格。但是网络上就是这群头脑比小学生差的人在混。
但他们这些水平很低的迷信者,组成了社会风气的一部分主流。
如果中国的无神论者再不奋起,努力扩大自己的队伍,夺回自己的批判权利,假以时日,不要说不能出版书籍,就是批判行为本身都将被严格限制。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宗教天生具有排他性,搞无神论的人,他们是看不惯。不要认为自己“就是搞搞学术研究”,这些人就会与我们和平共处。
当然不能用有神和无神去区分人。但是我们要记住一点,信仰神的人越多,无神的空间相应就越小。今天我们还能写写无神论史的论文,放在图书馆里面自娱自乐,以后恐怕论文都没得写。信仰神的人越多,越可能修改法律,讨好宗教的政策只能越来越多,世俗化社会的空间被挤压的越来越小。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6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罗伊诉韦德案”裁决,即直接否定了妇女的堕胎权,现在在全美闹得沸沸扬扬。这就是宗教势力干扰世俗生活的一个大胜利。他们就认为,只有上帝可以干涉生命。

美国的抗议者
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信仰无神的空间以后即使存在,也是属于可有可无之间。
我还是那句话,我们无神论推广,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术研究,开几个会议就完事,而是应该走进大学,走进中小学,直接面向广大师生。
我们吸收中国无神论学会的会员,不能只看职称和论文,而是应该首先面向学校一线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今天由于走进了小学,吸收了一个小学教师为会员,他就可以为几百个小学生做演讲。这些学生中,未来就必定会有人当局长,当部长……过个几十年,这些学生不都是自己的同志了吗?
他们成为了自己的同志,那么争取争出版无神论书籍的自由,改变限制无神论宣传的隐形枷锁,不也水到渠成了吗?
就像著名反邪专家张洪林教授,他的核心观念就是:离开窗明几净的高楼大厦和图书馆,到社会第一线,倒最接地气的田间地头老百姓当中去,到广大的中学生师生中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宣传无神论。只要是张洪林教授讲课,绝非是照搬理论知识,而是利用了道具,通过讲各种有趣的、斗智斗勇的故事和现场表演“特异功能”再拆穿秘密,上升到基本道理,让师生们获益匪浅,不知不觉就懂得了为什么特异功能都是可笑的骗局。他只要给中小学生讲课,他们都活跃得很,笑声不断,掌声不断。
走书斋主义、本本主义,永远是少数人的纯学术研究,不可行。只能路越走越窄。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取得成就。
当无神论信仰者越来越多,宗教有神论的阵地自然就越来越小。我们坚持无神论,这不是妄想,而是实事求是,是要为国家做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