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关于举办“任继愈杯”科学无神论征文比赛的建议


谨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提出一个建议。
宣传无神论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我们,参与的人越多,越能保障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我了解很多民间人士,他们平时比较反感在生活中和网络上遇见的各种迷信糟粕,都有参与批判歪理邪说和推广无神论活动的愿望。但是他们找不到“组织”。
一方面是真正勇于宣传无神论的媒体不多。媒体分为官方和民间两种。官方媒体在体制内,一时搞不清宗教政策,不愿意“蹚浑水”。民间媒体中绝大多数追求商业最大化,不敢推广无神论。造成仅有极少数科普媒体敢于站出来批判宗教迷信。
一方面是确实无活动可以参与。我了解一些朋友的心情,他们坚定的支持科学和无神论,但是除了自己写一点短文,不知道还有什么途径为推广无神论尽一份力。
而中国无神论学会是中国唯一的无神论学术研究组织,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有义务向群众推广无神论。据了解,《科学与无神论》是国内唯一大型宣传无神论的刊物,倾向于学术型,发表文章一般需要副教授以上职称,且要求严格按照学术论文格式。这些都对一般群众参与无神论活动造成了障碍。群众并不是缺乏参与活动的激情,而是实在不知道如何参与。我有很多科普界的朋友,他们不在乎钱,都愿意为推广无神论义务服务,但平时有一种无力可使的感觉。
有鉴于此,我个人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或者中国无神论学会可以适当举办一些公益活动,一来引起全民的话题关注,提升人气,二来吸引更多的民间人士积极参与,让学术专家与民间达到交流和互动。只有参与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中国无神论事业才能得到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关注,逐渐改变过去“无人问津”的窘境。
比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面,以官方名义举办一届“任继愈杯”科学无神论征文比赛,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任继愈是我国最杰出的宗教学家、哲学家,是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创始人。以任继愈命名这个征文活动,实至名归。
关于这次征文活动,我个人有一点不成熟的建议。
第一,力求“平民化”“接地气”,对稿件的要求不宜过高,不能以对待博士论文的要求衡量。只要文章把意思说清楚,有教育意义,就可以获奖。
第二,可以多颁发一些奖状。这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只要文章尚有可取之处,起码给予一个“鼓励奖”。总之,奖状应该“多多益善”。
第三,题材可以多样化。杂文、散文、诗歌、喜剧皆可。甚至可以鼓励创作歌曲,这个可以鼓励艺术界人才参与。
第四,可以采取现场和网络两种颁奖方式。
第五,由中国无神论学会组织人员进行文章审核和奖项名次的评选。
第六,活动可以与中国科协进行合作。
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也能参与进来,而且持久地参与进来,无神论运动才能具有长久生命力,继而造成影响力。毛主席说,要走群众路线。这是有道理的。
以上是我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参考。

学术泰斗任继愈先生
盼望我国大幅度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解放人的思想,彰显人文精神,摆脱迷信邪说,让青少年远离乌烟瘴气,让科学精神和无神论思想深入人心。希望任继愈先生的事业永远薪火相传。
建议人:怀疑探索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