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发表了一篇文章《向国家建议:尽快建立中国无神论者协会》,有一位自称湖南省政协委员的朋友私信我说:
“您说的非常正确,宗教确实与道德无关,宗教的“敬畏”阻止不了战争、暴力、犯罪,只有法制才是道德的基础。但宗教有安慰人心的作用,可以让不幸的生活获得一丝慰藉。”
改变命运依靠什么?
他的话让我想起了美国科学家马赛诺的故事。马赛诺是物理学家、宇宙学家,也是一位无神论的宣传者。有一天,马赛诺到阿根廷南部的一个矿区给工人们讲解无神论思想。当演讲结束的时候,一位头发胡须花白,50多岁的男性旷工站了起来,他挥舞着拳头,语气激动的说:
“先生,您否认了上帝,可是我们的生活已经如此艰难,您为什么还要剥削我们的希望呢?”
我的朋友@郭哥聊科学在一个群里面表述说:
“宗教之所以现在仍然存在,是因为各个地方发展还不均衡,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样。别的不说,一个扶贫项目就能把很多人从宗教里面拉出来。全民普及社保和医保、教育,是去除宗教影响最好的手段。”
我也发现了一个事实,世界上任何经济发达、社会制度完善、福利待遇较好、重视保障弱势群体的国家和地区,宗教力量都出现了持续性的消退现象。而在落后地区,宗教思想都根深蒂固。据费孝通说,基督教在较为贫穷的云南农村地区就很容易发展。
费孝通
比如,在西班牙,截止2016年,国内超过87%的教堂都改为图书馆、酒吧和音乐厅。在英国,信仰基督教的信徒数量降到了总人口的42%,已经不能算基督教国家。在北欧四国,调查显示只有不到10%的国民还拥有宗教信仰。美国特殊一点,宗教信仰比例依然达到接近70%,但在近些年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无神论者越来越多,在年轻人中成为时髦,去教堂礼拜的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我又想起了一个小小的真实案例。哈佛大学有一个清洁工桑特利·保尔,他没有文化,连英语都不会说,还是海地移民。2006年7月初,由于他生病昏厥在学校走廊的沙发上,结果被学校辞退。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清洁工,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中的一员,但是他找了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服务业雇员国际工会”。该工会站在了清洁工保尔的这一边,一边提交劳动仲裁,一边向哈佛大学进行了严正抗议。甚至很多哈佛大学的教授和学生都参与了进来,出面为保尔说话。迫于压力,哈佛大学校方在10月份做了决议,恢复了保尔的工作,并且补发4个月工资,报销医疗费用。就算你是世界头号名校,你势力再通天,你也不能随心所欲地不公正对待一个清洁工。
当社会上所有弱势群体的权益都有人过问,他也就不必到宗教的幻境中去获得安慰。
这是外国的例子,再说一个中国的例子。
1979年,我们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愿意为发展西藏做出努力。刚到西藏的时候,他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在西藏工作期间,孔繁森新修了不少学校和水电站,切实解决了藏民的生活难题,与藏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被称为“真正的活菩萨”。他还收养了三个藏族孤儿。他每次下乡,都带上了特制的医疗箱,亲自为藏民看病。在孔繁森的拼命工作下,他工作的阿里地区经济有了很大的起色,贫困人口下降了50%以上,他去世的1994年,阿里的国民收入比上年增长6.7%。
优秀的共产党员孔繁森同志
孔繁森作为优秀的共产党员,时时刻刻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了很多扎扎实实的工作,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给藏区人民带去了温暖和关怀。
很多当地人就激动的说:只有共产党才是我们藏民的活菩萨,没有党的关怀,我们还要世世代代受苦受穷!
是的,老百姓得到了关怀和温暖,用眼睛真切地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升,他们就会逐渐把对神灵的崇拜转移出去。因为几千年的拜神都没有改变他们世世代代苦难的命运,只有共产党人真的带来了福祉。他们淡化宗教感情而感恩我们的党,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孔繁森探望老人
一些穷苦的人们,他们的心灵需要宗教给的安慰,但真正改变命运不能依靠宗教。宗教毕竟只是提供幻境,从来不能真的改变人民受苦受难的生活。南北晋的人民修建了几千座佛寺,可是依然民不聊生、命如草芥。宗教也提供了特权的任命书,欧洲的君王依靠教廷的加冕获得了剥削人民的“神赋”名义。
只有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弱势群体,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工作,有饭吃,有尊严,有追求,冤曲有地方诉”,才能让老百姓无需再依赖宗教的安慰。
作者:怀疑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