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5年,刘邦刚驾崩,冒顿单于就写信调戏吕后:“你没了丈夫,我也没有妻子,不如你嫁给我吧?”吕后回给他一封只有60个字的短信,冒顿单于看后竟然自觉惭愧,特地派使者前来道歉。
本来,吕后在收到冒顿单于的信后很生气。樊哙更是怒发冲冠,吼道:“请给我十万精兵,我去给那小子一点颜色瞧瞧。”
吕后很欣慰,可是季布的一番话给她泼了一盆凉水。季布说:“高帝等被冒顿单于围困于白登山,你樊哙难道比高帝更厉害吗?”
吕后瞬间冷静:是啊,现在不比从前了。汉朝初立,久经战乱,而匈奴势大,打不过啊......
冒顿单于,是此时匈奴人的王。在他的父亲头曼单于时代,匈奴人被打的很惨。东有东胡,西有月氏。秦人尚武,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大将军蒙恬一人,就把头曼单于打得被迫北迁。
而现在,趁着中原战乱数年,匈奴人不仅回来了,而且比以前更强。因为冒顿单于几乎统一了草原,他比他的父亲头曼单于更加聪明。
冒顿单于是头曼单于的长子,但是不被头曼喜欢。
匈奴人有废长立少、杀戮长子的习俗,所以头曼一边把冒顿送给强敌月氏当人质,一边又出兵攻打月氏,企图借刀杀人。然而,头曼低估了他这个儿子。
兵乱中,冒顿竟然抢了一匹马逃回了匈奴。头曼觉得很神异,又看到冒顿确实勇猛,就让他去领兵作战。只是头曼没想到,被抛弃过一次的冒顿,已经把他当成了头号死敌。
冒顿利用领兵的机会,训练出了一支绝对服从于自己的亲信队伍。冒顿制作了鸣镝——一种可以发出声响的箭,要求箭到之处,便是士兵射击的目标,违者处死。
当手下熟悉这个号令后,冒顿开始把鸣镝指向了自己心爱的马。有几个手下犹豫了,他立刻下令把他们处斩。
第二次,他又把鸣镝指向了自己的爱妾,这一次又有人迟疑了,冒顿还是立刻下令将他们处斩。
在士兵们完全令行禁止之后,最后,他把鸣镝指向了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
数十支利箭齐齐射出,头曼单于立马被射成了马蜂窝,冒顿于是也就继任了单于之位。当然,他的可怕不仅于此......
冒顿继位后,东胡人以为他好欺,就派人前来索要千里马。
冒顿召来手下将领是否要给,手下都坚决不同意。冒顿却说:“不能因为一匹马而失了邻谊,送他又如何?”
东胡人看莫顿给了,更加认定他软弱可欺。于是第二次变本加厉,要求冒顿送自己的妻子给东胡王为妾。
冒顿召来将领们商议,将领们群情激奋,表示坚决不行。冒顿又说:“东胡王既然喜欢我的妻子,送给他又何妨?为一女子而失邻国,让人耻笑。”
第三次东胡使者又来了,索要东胡和匈奴交界的空地。
冒顿召来将领们,这一次有人学乖了,表示说:“这块地是废地,我们给也行,不给也行。”没想到冒顿却大怒,说:“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能给他们?”说完,下令把那些说要给的大臣都杀了。
接着,冒顿又斩杀了东胡使者,然后发兵攻打东胡。
史载他“灭东胡王,而虏其民人及畜产”,然后又西击月氏,向南吞并楼烦、白羊、河南王,兵锋直指燕、代之地,对西汉王朝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有了白登山之围。刘邦在脱困之后,采取了刘敬的建议,与匈奴和亲、开放关市并互结为兄弟。
基于此,吕后在受到冒顿单于的羞辱,考虑到双方力量的差异以及中原长达数十年战乱后百姓生活困难,便咬牙屈服,并写了一封信回应:
“单于不忘弊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退而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弊邑无罪,宜在见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
简单说便是,感谢单于的惦记,可是我已经老得掉牙了,没法侍奉你了。就送你车架两辆和八匹马来作为歉意吧。
冒顿单于收到信后感到很意外,其实他已经厉兵秣马,做好了开战的准备。没想到吕后竟然这么大度,想到自己还不如一介妇人心胸开阔,冒顿自觉惭愧,便派了使者到汉朝表示道歉。
狐沐说:
冒顿是匈奴人里的一个异类。他和历代单于都不同,不仅他更聪明,而且还擅于学习。
冒顿模仿中原王国的体系,建立了匈奴完整的官员体系。
上到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下到基层的千长、百长、什长都有明确设计,制度才是一个国家稳定保障。
吕后回信送礼的同时,也恢复了与匈奴的和亲,实在是无奈之举。汉初经过十几年的战乱,百姓已经苦不堪言,不宜再起兵事。
和亲虽然为人诟病,但是也确实给汉朝换来了几十年休养生息的时间。
如此,我们才能看到汉武帝时,卫青马踏大漠,霍去病封狼居胥......
历史已经远去,但是我们不能忘记。
无论是冒顿还是吕后,他们其实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没有恒强,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自强,才有机会给你的对手一个巴掌,在关键时刻痛快地反击。
共勉。
你认为呢?
关注、点赞和分享,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