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哟西心理 的第 39 篇新知
阅读仅需 8 分钟
作者| UC
最近大家不是结婚就是离婚,什么张若昀唐艺昕、范冰冰李晨、宋仲基宋慧乔……
这让我想起之前有个朋友,跟男朋友谈恋爱七年,在婚礼前一天,她逃婚了。
发了条微信给男友,不对,应该说是前男友,就直接开始了她的失恋之旅……接下来,她就进入到了被父母拉去相亲的状态,至于她的做法也很有趣,她说要用自己最糟糕的状态,去遇到“真爱”。
不整理情绪不化妆不打扮不搭配,不展现最好的自己,就这样去相亲。结局,可想而知。
你以为我今天是想要讲恋爱吗?对不起,不是。不过我那朋友,“以最糟糕的状态去遇到真爱”,或许也还是贴题的。因为今天我想要讲的,是
一种叫“自我妨碍”的心理现象。
下面的情况,你或身边的人,有出现过吗?
在重要谈判前,熬夜做与谈判无关的事
考试前总说自己没有复习
考试之前,不复习而沉迷在游戏、抖音上
写稿的时候,非等到deadline才开始写
在跟女神第一次约会前,还去乱吃不干净的臭豆腐
在录音之前,特地去吃煎炸热气的东西
答辩之前喝得酩酊大醉
……
这些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当事人好像都会有意无意地做点什么,去妨碍自己接下来的事。
而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新知——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
1.
什么是自我妨碍?
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又被称为自我设限,或自我阻碍,它指,在表现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Berglas & Jones,1978)
简单来说,自我妨碍就是通过一些行为来阻碍自己去“成功”。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拖延、会懒惰、会不努力,而这一切,仿佛都完美解释了:我们的失败,不是我们不行,只是我没努力而已。
2.
自我妨碍的原因
自我妨碍,严格意义来说,不能算新知,因为在西方心理学界,已经研究20多年了(李晓东,袁冬华&孟威佳,2004)。
或许你会好奇,为什么人们会自我妨碍?
很简单,四个字:自我保护。
自我妨碍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目的是为了保护自我价值,维护自身形象。
而在学界来说,有两部分研究。
·第一种解释,是以Covington(1992)为代表的自我价值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成就情境中,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就是保护自我价值,维护自我形象。
而自我价值的核心是能力,高能力会增强个体的自我价值,低能力会降低个体的自我价值。高努力并成功是值得赞扬的,但高努力却失败了,就会给人留下低能的印象。
因此个体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失败或者改变失败的意义,自我妨碍就是个体为了达到保护自我价值,转移人们对Ta能力的注意力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第二种解释,就是印象整饰理论(impression management theory)*。这个理论认为,个体会对自己在公众面前形象的关心,是驱使Ta使用自我妨碍策略的主要原因。
个体因担心表现不佳会损害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而使用自我妨碍策略。对自我妨碍的人来说,不是失败本身引起Ta的羞耻感,而是他人对失败的反应引起Ta的羞耻感。
换句话说,自我妨碍的人对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关心超过了对自己实际表现的关心。如果个体使用自我妨碍策略是出于印象整饰的目的,那么表现情景有没有观众就很重要了。
Kolditz和Arkin(1982)的研究发现,被试在公共场合的自我妨碍倾向显著高于在私下情境中的自我妨碍倾向。
所以综合这两个理论来说的话,你之所以会自我妨碍,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价值,以及保护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印象整饰理论(impression management theory):有时也成为印象管理,是心理学家Cooley和Goffman等人提出的,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的印象的过程。通常,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愉快的评价。
3.
如何改变
说了那么长时间,相信你也感受到,自我妨碍对自身的影响。毕竟谁想在临门一脚前摔倒?
既然如此,那怎么改变这种行为呢?
我们会发现,无论是自我价值理论,还是印象整饰理论,里面都蕴含着一些不合理信念。
“我必须成功了,才是有价值的。”
“我必须成功了,才会被别人所喜欢。”
这两个不合理信念,是你进行自我妨碍的核心,所以你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去改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步骤:
a.记录自动化思维和不合理信念
在改变不合理信念之前,你需要先记录自己的自动化思维。可以用三线表的方式进行记录,左边写上应激事件/触发事件,中间写上你的自动化思维(就是你是怎么想的,这也是你不合理信念的所在),右边写上可以替代的想法。
【后台回复“三线表”,可以得到一份三线表的格式喔。】
b.填写替代想法
在替代想法那一栏里,你需要填写出跟目前的自动化思维不一样的思考方式。
例如之前,你可能会觉得“我必须成功,才有人喜欢”,那么替代的想法就可以写上“就算我现在还不成功,依然有喜欢我和爱我的人”。
c.产婆辩论
这一步,你需要质疑自己的自动化思维,推翻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由于不合理思维,大多有绝对概括化的观念在,所以你可以通过举例,去推翻和证明。例如,上述“就算我现在还不成功,依然有喜欢我和爱我的人”的想法中,你可以自己跟自己进行辩论。“就算现在不成功,我父母和爱人一样爱我。”
只需要有一些例子打破不合理信念,那么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次质疑了。当然,这个步骤要不断重复和加强。
当你能够改变这种不合理信念的时候,那么你的自我妨碍,就会慢慢消失不见啦。
加油!
这段时间,挺忙的
所以更新也会有点不及时
不过再忙
都能够感受到那种
无条件的陪伴和力量
这点真的得谢谢你呀
忙可以
但你得起码知道自己在忙什么
否则那只是“心的死亡”而已啦
共勉之
UC说:
妨碍你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参考资料:
Berglas, S., & Jones, E. E. (1978). Drug choice as a self-handicapping strategy in response to noncontingent suc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6, 405-417.
李晓东、袁冬华、孟威佳:国外关于自我妨碍的研究进展[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4):131~134
Covington ,M.V.: The self-worth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1984,p85
Koldtiz T. A, Arikin R M. An impression-management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lf-handicapping strateg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3(3):492
回顾:
别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虚假普遍性
不逞强的你,更加迷人|美丽的混乱效应
谎言重复三千次便成真理|真相错觉效应
如何快速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能量姿势
每一种拖延,背后都有Ta的深层原因|拖延类型&原因
听说你想打赏?
当然可以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