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个回复以后,拓跋焘身边的大臣们都非常愤怒,只有拓跋焘没有,反而笑道:“你们都不要愤怒了,笔头是一心为国家办事,只有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国家的栋梁。”
公元444年9月,拓跋焘再次集结大军,准备对柔然发动突然袭击。可自从上一次差点被端了老巢以后,柔然可汗可不敢再大意了。于是不断派斥候巡查两地之间,所以这一次拓跋焘刚刚出动,柔然可汗就得到了消息,于是立即率军向西疾退,绝对不会给拓跋焘半点机会。拓跋焘闻讯,只能放弃了本次的征伐行动。
同月,吐谷浑内部发生动乱。宗室慕容叱力延不知何故反叛了可汗慕容慕利延,并遣使往北魏,请求拓跋焘出击吐谷浑,他会率本部兵马在内部配合魏军一举灭掉吐谷浑军。拓跋焘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便命宗室将领拓跋伏罗率数万精骑袭击吐谷浑。
本次西征,魏军行动非常迅捷,极具突然性,所以吐谷浑全无防备,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可汗慕容慕利延非常恐慌,便效仿柔然,率部众向西逃窜。可他们向西逃窜的时候,魏军已经杀到了吐谷浑的腹地,拓跋伏罗马不停蹄,直接率军对慕容慕利延展开了追击。
这一次,魏军是抱着不灭吐谷浑誓不罢兵的决心,所以一路追一路打,慕容慕利延还没跑多远便被魏军打杀五千多人。慕容慕利延见实在跑不过魏人的马蹄,便只能率部众向拓跋伏罗投降。
公元445年4月,慕容慕利延再次宣布独立,不从属于北魏。拓跋焘闻讯大怒,于是起数路大军从多点共同向吐谷浑发动进攻。
与此同时,拓跋焘还命散骑常侍万度归率数万大军对西域之鄯善发动了攻势。那么他为什么会对鄯善发动攻击呢?我们待会再说,现在先来看看吐谷浑方面。
和之前的柔然一样,自从上一次被魏军偷袭得手以后,慕容慕利延就长了个心眼,在自北魏到己方国境线上布满了斥候,
导致魏人的袭击落空。
再看鄯善方面。
鄯善,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是距离中原最近的国家,之前一直都从属于中原皇朝,可自从五胡乱华之后,西域诸国便逐渐和中原皇朝断去了联系。直到两凉灭亡之后,双方更是没有一点的联系。拓跋焘统一北方以后,曾想和西域诸国再续前缘,可因为北魏的军事实力太过强大,鄯善王还一直认为胡人没有汉人那么好讲道理,便不想和拓跋焘建交,于是毁去了鄯善到中原的所有通道。这还不算,为了不和北魏建交,鄯善王还命自己的官兵打扮成强盗的样子,沿路抢劫,并且专门抢劫北魏到鄯善的亲善使者。
最开始的时候,拓跋焘还以为这些人真的是强盗,可到最后这么一打听,才知道这些人原来都是鄯善王派来的。于是暴怒的拓跋焘立即命万度归对鄯善发动了进攻。
8月,万度归到达敦煌,然后抛弃辎重,直接率骑兵穿越沙漠,对鄯善发动了攻势。鄯善王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北魏的对手,之前之所以不和北魏建交也是怕北魏知道自己的国力以后会消灭自己。如今,人家已经来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投降吧!于是,鄯善王将自己的双臂反绑,向魏军投降。
身在平城的拓跋焘闻讯以后致信万度归,表示接受鄯善王的投降,于是万度归率军撤退。
再看吐谷浑。
话说讨伐吐谷浑的魏军撤退以后,慕容慕利延并没有像柔然可汗一样率军返回,而是带着士兵继续向西。为什么?因为吐谷浑距离现在的北魏实在太近了,北魏想要攻击自己,只要几日的时间便能杀到。而自己,可没有信心每一次都能提前得知魏军的动向。所以,慕容慕利延干脆不回去了,直接跨越大漠、雪山,到达西域三十六国中于阗国的领地。之后,这货二话不说,直接便对于阗发动了进攻。于阗国的军队根本不是吐谷浑军的对手,所以被轻松杀败。于是,慕容慕利延成功占据了于阗的全部国土。
535
4.8盖吴之乱
9月,拓跋焘亲自率领重兵到达阴山,然后命令全国州郡聚集三分之一的兵力在本州警戒,准备随时听候征用。这之后,其调五千户居民,带着肥羊骏马前进到北方边地。此举便是以五千户居民为诱饵,招柔然大军来抢,来夺。至于拓跋焘,则已经布置了一个超大的陷阱,只要柔然人敢来,他便有信心将柔然人全部留在此地!
可还未等柔然人过来,北魏国内却发生了大型动乱。
同月,北魏民间突然盛传一个流言,那便是“灭亡北魏者是吴”,此流言不知道是谁主动散播,反正这个月,一个叫盖吴的胡人是在杏城(疑似山西长治一带)起兵造反了。
本次造反规模极大,关中上下左右的胡人全都争先恐后地响应。据史料所载,只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盖吴便拥有部众十余万之多,同时,他还遣使往刘宋,表示自己愿意从属于刘宋,并请求刘宋能够在自己攻击北魏的同时也从南路攻击北魏。
这一点,符合所有人的利益,所以刘义隆当即便答应了,可到底会不会出兵,那可就不好说了。
10月,消息传到了拓跋焘处,拓跋焘起初并没有将这个叫什么盖吴的放在眼中,于是命长安副将拓跋纥率关中之兵前往讨伐。可让人跌破眼镜的是,无往不利的北魏正规军竟然在这一次的讨伐行动中失败了,并且败得极其凄惨。甚至连拓跋纥都战死在了战阵之中。由是,盖吴声势大涨,兵卒越来越多,关中百姓皆认为关中将失,恐经历大型战乱,所以一个个全都向南逃窜躲避,或藏于深山,或藏于大泽,关中因此动荡GDP疯狂下降。而直到此时,拓跋焘才开始真正重视盖吴,遂暂时放弃原来的计划,改命精锐的敕勒轻骑兵团疾驰长安,并命叔孙拔统领并、秦、雍三州的军队分别布置,对盖吴形成了一个超大包围圈。
11月,盖吴向东攻击临晋,结果被早有准备的朝廷军大败,折损三万余人。
同月,见此方向之魏军太强,盖吴又转而向长安方面发动攻击,结果被强大的敕勒骑兵团痛击,再次损失三万余人。盖吴见大事不好,便改进攻为躲藏,并暗中联系多地暗子,让他们在各个地方爆发叛乱,以吸引北魏朝廷的注意力。
于是,河东蜀人薛永宗聚众响应盖吴,直接对闻喜县发动了袭击。
时,闻喜县的军队已经被抽调至州治(相当于省会),没有士兵驻守,所以县令很慌,不过因为这些年来国家被朝廷治理得很好,百姓们也安居乐业,所以不管是当地士绅还是百姓都自发抵抗薛永宗的侵袭,因此,盖吴之计宣告破产。
拓跋焘见战事大好,便又命薛拔聚集地方百姓在黄河一带修建超长壁垒,彻底切断了盖吴和薛永宗之间的联系,意图逐个击破,不给造反者任何存活的机会。
15日,拓跋焘再遣殿中尚书拓跋处直率两万骑兵讨伐薛永宗,又遣殿中尚书乙拔率三万骑兵讨伐盖吴,其一战平反之决心可见一斑。
16日,拓跋焘率军返回平城主持大局,暂时放弃了对柔然的图谋,改专心对付盖吴。那么问题来了,之前盖吴不是投降了刘宋吗?现在的北魏不是已经被盖吴祸害得十分混乱了吗?当此时机,刘宋为什么不联合盖吴、柔然对北魏进行三方打击呢?那是因为,此时的刘宋也是不平稳。
公元445年11月,居于汉水的各个蛮族突然反叛刘宋的统治,开始在荆州一带沿途抢劫,因为规模非常大,所以给刘宋造成了相当的动荡。刘义隆对于此事高度重视,立即从各州调集兵力往荆州方面,并且将刘宋那些最强的将领全都调了过去。而在这些人中,就有一个叫沈庆之的人。
沈庆之,字弘先,今浙江德清人,出生在公元386年。沈庆之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将领,统军作战水平最少也在A+级别,可却生不逢时,在他从军之时,正逢孙恩之乱,刘裕手下将星云集,所以沈庆之虽然有能力,但也没能混上一官半职。所以在战乱结束以后,沈庆之只能领点儿俸钱便继续回家种地去了。
直到公元415年,这才得到了一名将军的认可,遂将其任命为中兵参军。那沈庆之文武双全,每每都能料敌于先,所以自从重新入伍以后从来都没打过败仗。于是声名大噪,甚至传到了刘义隆的耳中。刘义隆将沈庆之召至建康为殿中员外将军,且在这以后,凡是国家有什么大型战争,刘义隆都会让沈庆之参与谋划。后来,沈庆之还和檀道济合作过,而檀道济这个眼高于顶的人更是对沈庆之盛赞有加,所以沈庆之的名声更加显赫。
如今,蛮族开始在荆湘作乱,刘义隆便命沈庆之率领一部前往讨伐。当时,蛮族于多点爆发叛乱,规模最大的有数万之众,最小的也有数千人之多,声势可谓相当骇人,每一个前往征讨的将领作战都非常谨慎。只有沈庆之,他根本没将这些蛮子放在心上,到达荆州便一路横扫,但凡碰到的敌人,不管你是规模小的还是规模大的,统统打崩。而其他宋军将领见此,也跟随着沈庆之的脚步于后或两翼进行收割。直到战争即将进入尾声的时候,大军又停下了脚步。
当时的蛮族叛乱,规模最大的便是涢山蛮,有部众五万以上,此蛮族统领见本族人被宋军打得节节败退,便引全军向东阻击,意图消灭宋军重整旗鼓。而宋军各部将领见地方主力来了,这才停下了脚步,打算先对峙,找准机会以后再决一生死。可在这些人中却不包括沈庆之。
沈庆之认为,所谓的南蛮人都是一群没有装备且纪律松散的士兵,这种部队,让他们欺负欺负普通老百姓还行,可一旦面对正规军,他们就什么都不是!所以对付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声夺人,不给他们一点喘息的机会。
于是,在涢山蛮刚刚靠近宋军之时,沈庆之便率本部兵马对此蛮展开了凶狠绝伦的攻势。结果,涢山蛮不敌沈庆之,被其杀得大败!光捕获就有三万多人。而随着涢山蛮的覆灭,其他蛮族也开始畏惧,于是一个个退回了原来所躲藏的地方,短时间内都不敢再行出没。
于是,祸害一时的蛮族之乱在沈庆之的作用下轻轻松松便被平定。
536
4.9拓跋焘灭佛
公元446年正月,魏皇拓跋焘突率大军至雍州,已无比接近薛永宗的根据地,本来是打算先休整几日再行进攻,可崔浩却在此时献计道:“薛永宗现在还不知道您已经亲自前来,防备一定是松懈的,再加上现在北风又急又快,所以我们应该趁此时机对其发动进攻!绝不能因为休整而浪费战机!”
拓跋焘很同意崔浩的观点,于是立即率军对薛永宗发动了进攻。那薛永宗也确如崔浩所说,当时没有半点儿防备,结果在仓促应战之下被拓跋焘大败。并且,因为魏军皆为骑兵的关系,薛永宗想跑都跑不了,最后只能在万念俱灰之下投河自杀。于是,薛永宗一路叛军得以铲除。
17日,魏皇拓跋焘马不停蹄,在平定薛永宗之后直接率军到达洛水。当时,盖吴正驻扎在长安以北,拓跋焘认为渭河以北没有粮食和青草,便打算先渡河到渭河南部,然后沿河西进,一点一点将盖吴的反叛军全部消灭。可就在拓跋焘将这个想法告知一众文武之时,崔浩的表情却极不自然,拓跋焘知道,这一定是崔浩对自己的决定产生了质疑,便忙问为何。崔浩道:“民间,有专门打蛇的人,他们每次打蛇都要先打头,这样整条蛇就没有行动能力了。如今,盖吴这个蛇头的营地距离我们只有六十多里,对其发动突然袭击,只用一天就能搞定,而盖吴一旦被消灭,整个叛军就不击而自溃了。可如果从渭河之南进发,确实会消灭蛇的尾巴,但蛇也有了警觉,那么它就会躲藏于北山之中。如此,一时半会儿就无法平定了。”
崔浩说的正中要害,可这一次,拓跋焘没有采纳崔浩的意见,而是依然选择从渭南河岸向长安进发。一路上,拓跋焘确实消灭了不少的叛军散部,但却让盖吴有所警觉,遂率主力部队躲藏入北山,使得拓跋焘无从下手。因此,拓跋焘非常后悔之前没有听从崔浩的建议,事后还郑重向崔浩致歉。
2月,拓跋焘到达长安,见已找寻不到盖吴的身影,便率众开始在西部扫荡,但凡是之前和盖吴有联系的,不管是汉人还是蛮、夷、胡,拓跋焘统统诛杀。而盖吴呢?却只能躲藏在北山之中不敢出头。于是,盖吴的势力开始消退,之前依附他的势力纷纷向北魏投降。盖吴见状不妙,赶紧出动一支部队袭击魏军,结果却被魏军大败,再次躲藏于北山之中。
同月,盖吴再次遣使往刘宋,请求刘宋给够给予援助,不然他就要被北魏给灭了。刘义隆当即答应,并“再次给予”其精神援助。至于实际上的援助,不好意思,没有!
同月,在外扫荡一圈的拓跋焘返回长安。众所周知的,不管是拓跋焘还是其首席谋士崔浩,那都是道教的忠实拥护者,对佛教都充满了敌意。可这一次到长安,他们竟然没有居住到行宫,而是,你们猜拓跋焘选择住在哪里了?
选择住在长安的一座寺庙!
此寺庙叫什么名字已经不得而知了,不过却是当时在北方非常有代表性的寺庙之一!属于北方佛教的标杆。那么信奉道教的拓跋焘住在这里的原因便呼之欲出了,俩字儿——找茬!
那天,此寺庙的住持亲自招待拓跋焘,不但陪着喝酒,还各种伺候,简直卑躬屈膝到了极点。可那天,拓跋焘却是一脸的冷漠,什么都没有说,却也什么都没有做,参加完酒席就回到厢房了。可就在这时,原本还算顺利的招待却出现了“意外”。当时,这个寺庙的住持将所有的厢房全都奉献了出去,用来招待这些朝廷权贵。可当一名侍从走到自己厢房以后,却发现此厢房中全都是兵器(人家住持招待你会在厢房里放兵器?呵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于是立即将此“发现”汇报给了拓跋焘。拓跋焘听说这个消息以后装作勃然大怒的样子,然后立即对旁边的官员们咆哮道:“这些东西都是什么?这帮和尚为什么要将这些东西隐藏在寺庙?他们一定是和盖吴合谋想要害死朕!”
之后,拓跋焘直接便下令将整个寺庙的和尚全都给杀死了。
可这就完了吗?没有,完全没有。
这之后,崔浩还以此为契机,建议拓跋焘一举将全国的和尚全部残杀,并毁掉全国佛像,让佛教从此在北方绝迹。拓跋焘当即应允,于是立即向全国下诏,其诏书内容如下:“从前,后汉荒淫无道的昏君信奉迷惑人又虚假的邪教,从而国家几近崩溃,天下到处都是废墟。朕继承上天的旨意,想要铲除伪善,保留真正的华夏文明,使得社会安定繁荣。那么现今的邪教是什么呢?就是佛教了!所以朕宣布,即日起,有胆敢信奉佛教的,满门抄斩!哪怕在家供佛泥像也不行!有关部门要通告全国将领和刺史,凡有与佛有关的物品,统统给我毁灭!凡有从事佛教活动的,不管男女老少,统统杀绝!绝不能在我大魏国土之内有一件与佛有关的东西,以及与佛有关的人!”
此诏书原本传到长安以后,本应该马上发往全国各地,可一是太子拓跋晃心存善念,二是他也信佛,所以便将此诏书给压了下来,一边将这个消息偷偷泄露了出去,一边不断写信给拓跋焘,求他不要行此天怒人怨之事。
可拓跋焘决心已定,不但没有听从拓跋晃的言论,还在回信中给拓跋晃一顿臭骂,让他撒冷执行命令。拓跋晃呢?没有,信件还在一封接一封往长安送,信中全是求情之语。
就这样,在拓跋晃的拖延下,北方的和尚得以全部逃往南方,等命令实施的时候,北方早已没有一个和尚。不过哪怕是这样,整个北方所有的寺庙也被全部捣毁,佛教从此在北方绝迹。
537
4.10西北之主
公元446年5月,北方叛军首领盖吴率领残部聚集于杏城,自封为秦王,声势又再次高涨起来。拓跋焘见状,直接命永昌王拓跋仁、高凉王拓跋那各率数万大军前往迎击,势必要一举灭掉大患。
6月,北魏集团军开始对盖吴发动攻击。与此同时,拓跋焘又调冀、相、定三州两万士兵屯驻于长安附近的一众山谷中,防的就是盖吴再次逃入山中。
8月,北魏集团军大破盖吴所部,俘虏了盖吴的两个叔叔,几乎将其全歼。只剩盖吴老哥一人逃过魏军的追杀。
当时,随军将士们都想把盖吴的两个叔叔送到平城求赏,结束这次战争,毕竟现在就剩盖吴老哥一个,量他也翻不起什么风浪,可长安太守陆俟却出言极力反对道:“关中风俗历来豪爽强悍,和平时期都不应该被忽视,更何况现在是在战乱之后呢?现在如果不趁势杀掉盖吴,关中的大乱就永远不会结束。而盖吴行踪隐秘,不是他的亲人又如何能杀的了他?又如何能找到他的确切位置?我们不如对盖吴的两个叔叔许以重利,只要他们能杀死盖吴就给他们无尽的财富,如此,便能彻底结束关中大乱。”
话毕,众将先是沉默,然后不爽道:“这话说得好听,但现实是很难实施。第一,盖吴独身一人已经逃走,就算是他的两个叔叔能找得到他?第二,这两个人都是盖吴身边最亲近的人,哪怕是现在他们答应了我们的要求,陆大人您又如何能确保他们真的不会阳奉阴违呢?”
陆俟笑笑道:“第一,就因为盖吴的两个叔叔是他最亲近的人,他们就一定能找到盖吴,因为这些人在起事之前必定会事先定好相互隐藏的信号。第二,在这世间,不管是多么亲近的人都逃不过利益二字,只要给足了好处,保证他们富贵一生,别说是盖吴这个侄子,就是他们的亲爹,他们也绝对能下得去手!问题的关键就是给的利益够不够罢了!所以,你们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我可以保证,只要将他们放出去,短时间内便能将盖吴的狗头奉上!”
话毕,周围将领不多说了,只有一名将领站出来道:“既然这样,我等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不过假如盖吴没有被杀,那么这个放过俘虏的罪名要由谁来担?”
陆俟:“陆某一力承担!”
得,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干了!
就这样,盖吴的两名叔叔被释放了,双方也规定了回来的日期。可多日以后,那两个叔叔并没有回来,当时,几乎所有的将领都开始责怪起陆俟,怪他白白将这份大功给丢了。可陆俟却满脸自信地道:“你们急什么?他们只不过是没有下手的机会罢了,再等等,过不了几日盖吴的人头一定会到你们手中。”
果然,没几日以后,那两个叔叔便回来了,同时带回来的,还有盖吴那颗血迹斑斑的人头。于是,盖吴之乱被彻底平定。但是,关中却没有就此安宁。因为就在盖吴被平定以后,安定卢水胡人头领刘超又聚集了一万多人宣布独立。
拓跋焘因为之前派出去的援军已经返回驻地,不能再连续派遣,所以加授在秦、雍二州素有威名的陆俟为二州大督,并兼长安太守,让他全权负责消灭刘超的事宜。
加授官职之后,拓跋焘还特意给陆俟写了 ,内容如下:“关中受我们大魏的教化还没多长时间,恩德还没有树立起来,所以那一带的老百姓几次谋反。现在,我将关中最重要的权利全都交给你,刘超听后必然会占据险要来对抗你。我知道,凭你现在的兵力要消灭刘超是非常困难的,不过朕这边也有难处,不能再派援兵给你,所以还需要你用现在的兵力来帮朕消灭刘超。这实在是委屈你了,不过朕可以给你所有权利,你可以用你能想到的所有方法来对付刘超,不用向朕通报。”
收到信件以后,陆俟手下的将领都感觉压力山大,认为拓跋焘的要求实在是太过苛刻,只有陆俟一个人没有作声,而是遣使往刘超处,请求刘超不要作乱,如果刘超能停止作乱的话,他愿意娶刘超的女儿为妻,从此永结同好。
可刘超却根本不鸟陆俟,坚持要创立自己的政权,像当初的盖吴一样。陆俟见状,再遣使者拜访刘超,声称要和刘超在酒席上畅饮,有话好好说。刘超见状,却对使者嚣张道:“回去告诉陆大人,他要是带的人不到三百,那么迎接他的便是美酒佳肴,可如果带的人要是在三百以上,那么迎接他的便是弓弩箭矢!”
于是,陆俟只带二百人到了刘超那里。可虽说只有二百人,刘超的警戒却依旧很严密,时刻防备着陆俟暴起,毕竟这哥们在西部地区的威名太盛。陆俟呢?没管刘超多么警戒,到了酒席上便是一顿痛饮,和刘超勾肩搭背称兄道弟。
西部民风彪悍,饮酒文化更是以豪爽闻名,往往很多事情在酒桌上就能搞定,所以陆俟的这种喝法很快便博得了刘超的好感。因此,这场酒席全程充满了欢笑,刘超也对陆俟不再警戒。
数日以后,陆俟回到驻地,然后再选出五百名精锐以外出打猎为由路过了刘超的驻地。刘超呢?见陆俟路过,竟主动邀请陆俟前往豪饮。陆俟冷冷一笑,然后拿出一个沙漏对五百士兵们道:“一会儿我会进去和刘超吃酒,从现在开始算起,一个时辰以后我会砍掉他的脑袋,你们就在那时候对刘超发动进攻!”
就这样,陆俟再次前往了刘超的大帐和其豪饮。可就在一个时辰后,本来喝得好好的陆俟突然暴起,抽出手中的钢刀便冲刘超的脖子上砍了下去。噗呲!全无防备的刘超当场人头落地。而还未等刘超的手下们反应过来,营外的五百精锐便冲大营发动了凶猛的进攻。结果,因为没有首领领导的关系,刘超叛军很快便行溃散,结果不言而喻。
至是,西部叛乱被全部平定,继盖吴和刘超之后,短时间内再无人不服北魏的统治,陆俟也因此成为了西部名副其实的无冕之王,声威可谓达到了巅峰。
同年,北魏西部相继发生叛乱以及宋魏之间边境摩擦不断的消息皆传至吐谷浑,吐谷浑可汗认为,现在的北魏一定没有精力再关注自己了,于是重新带领自己的部众返回了原来的草原生活。
538
4.11再伐柔然
公元447年,这整个一年,不管是北魏还是刘宋都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就这样安安稳稳的过去了?这说明什么?有人曾说,没有大事记载的皇朝才是真正的皇朝,因为这说明了国泰民安,君臣同心。所以这无事的一年,正说明现在刘宋和北魏的稳定与繁荣。
直到公元448年8月,天下局势才发生了改变。
本年,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舨悦国突然遣使至平城,不但愿意从此从属于北魏,还愿意配合北魏,在北魏从南向北攻击柔然的过程中从西向东协助攻击。拓跋焘大喜,当即便答应了舨悦国的请求。可散朝以后,这个雄主却又有了更加大胆的想法。一个小小的舨悦国便能协助自己对柔然实施两面夹击,如果是整个西域三十六国呢?那柔然还有个活?想到这,拓跋焘遂起吞并整个西域的想法。于是,他一边命万度归整备大军往西而去,一边派遣使者往整个西域三十六国,希望这些国家的统治者能够投降自己,其意图便是先礼后兵。
结果,不出拓跋焘所料的,西域三十六国中只有小部分国家愿意从属于北魏,其他国家则抵触情绪很浓。尤其是焉耆和龟兹,那更是摆明了不会和北魏一条心。于是,万度归率数万大军开进西域,这第一个攻击的目标,便是焉耆。
西域,虽然所谓国家众多,但却大多是城邦国,国力小士兵少,最重要的是他们还不齐心,所以从汉朝开始便时常受到中原皇朝的统治。焉耆,虽然是这些城邦国中势力比较强大的一个,但又如何能是北魏精锐骑兵团的对手呢?果然,只短短数日的功夫,万度归便横扫焉耆。焉耆国王鸠尸卑无奈,只能孤身一人逃往龟兹。而随着焉耆的失败,焉耆以西的西域诸国全都投降了北魏,万度归于是命令这些西域城邦国各出士兵,组成联军杀向了龟兹。
12月,大军抵达龟兹境内,即对龟兹展开猛攻。和焉耆一样,龟兹同样不是联军的对手,于是大败投降。而等龟兹投降以后,西域再也没有了对北魏的强硬派,于是整个西域城邦国皆投降于北魏,北魏全统西域。消息传到平城以后,拓跋焘非常高兴,于是立即集结大军向柔然开进,同时命令西域一众城邦国也在同时从西向东挺进,意图两路大军钳击柔然,让其永世不得翻身。不过遗憾的是,此等大规模行军又岂能瞒过柔然人眼睛。那柔然可汗见本次魏国的北伐规模如此之大,料定一定不是魏人的对手,便故技重施,再次引军向西北疾退。因此,本次北伐又是虎头蛇尾,没有半点儿战果。
公元449年正月,拓跋焘再次组织大军。这一次,他没有通知西域诸国,就是想要打个突然袭击,在柔然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将其一举歼灭。可拓跋焘实在小看了柔然可汗对北魏的重视。经受了数次差点灭亡的教训,柔然到北魏之间早就遍布了柔然的斥候,甚至在柔然国内都有数之不尽的间谍探听情报,所以这一次拓跋焘的行动哪怕隐秘,也被柔然可汗提前得知了。于是再次提前往北撤离。不过这一次,拓跋焘很明显是发狠了。因为他知道,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治国,不但北魏越发强大,南边的刘宋也同样强大非常,这两国早晚会有决胜的一天,如果不能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彻底将柔然打疼,等到时候和刘宋决战的时候,后面永远都会留着一个大患,这,绝不是拓跋焘希望的,所以他必须在和刘宋决战之前彻底消灭柔然,哪怕将其打疼也好!所以,这一次的北伐,当拓跋焘得知柔然可汗再次逃跑以后,他没有像以前那样率军撤退,而是对柔然人展开了疯狂的追击,并下死命令,不取得相当的战果,大军绝不回撤。
于是,魏军各部不要命地追击柔然人,终于在狂追几个月后将柔然大部追上,然后便展开了绝猛的攻击。
本次作战过程史无记载,只记载了结果,那便是柔然大败,牛羊战马被掠夺数百万,不知死去多少人,并且从这时候开始,柔然国力大衰,多少年都没有缓过劲来,所以在好些年之内,柔然都没有再对北魏形成什么威胁,所以北魏这一次的军事行动,可以说是以大胜而告终了。
再看刘宋。
通过这么多年来的治理,刘义隆重农业,强经济,刘宋的国力上涨了不少,于是便有消灭北魏,统一天下的想法。当时,几乎朝中所有的大臣都想顺刘义隆之意,所以都赞成刘义隆出兵北伐,刘义隆因此下定决心,开始整军备战。于是,魏、宋边境一片肃杀,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大规模冲突。
公元450年正月,通过北方探子来报,说魏皇正在不断往南集结兵力,其具体动向不明。
2月,北方探子再报,说拓跋焘今日打算领十万骑兵向南狩猎,南侵意图已经十分明显。
收到此奏报,刘义隆立即传报长江以北诸地,称:“如果有魏人小规模进犯,那么就坚守本地,不准擅自撤离。可如果是大规模进犯,那么马上放弃本地,携百姓物资向寿阳(安徽寿县)集结。”
其意图已经是十分明确了,那就是大规模收缩战线,将魏军的战线拉长,再对其进行消耗战,进而歼之。
539
4.12北魏的试探性进攻
公元450年2月20日,魏皇拓跋焘率十万骑兵突然越过国境线,对南部的刘宋发动了进攻。见北魏本次进攻的规模如此之大,南顿(河南项城北五十里)太守郑琨和寿川(河南漯河郾城区)太守郑道隐皆从刘义隆之命,放弃本地,将民众和物资往南带至寿阳。于是拓跋焘兵不血刃便占据二地,且兵峰直指寿阳。
时,刘宋豫州刺史南平王刘铄(刘义隆第四子)正率大军镇守在寿阳,闻听魏军行进迅猛,乃急遣左军行参军陈宪代理汝南事务,并率精锐一千人疾行至悬瓠。于是,北魏军团将悬瓠城团团围住,日夜修建攻城器具,准备在瞬息之间将这个军事要塞拿下。
3月,北魏军的攻城器械建造完毕,拓跋焘遂命大军对悬瓠发动四面围攻。当时,魏军在悬瓠四面立起了很多楼车,而弓箭手们就站在楼车上不断往悬瓠城内进行射击。所以悬瓠城一时之间箭如雨下,昼夜不停。甚至城中的士兵想要喝口水都要都要背着门板到井边去提水。
拓跋焘见悬瓠守军被自己射得抬不起头来,便命士兵在弓箭手的掩护下驾着数量冲车冲到了城墙之下,然后又命士兵们用大铁钩勾住城墙,之后在冲车的作用下不断向后拉扯。
轰隆隆~~~,伴随着一声震天巨响,悬瓠南部的城墙在数量冲车的作用下被拉得倒塌。陈宪见状,赶紧命士兵背着门板又在倒塌的城墙处建立了新的内墙。虽说质量不如之前的好,但不管怎么说也能遮挡一方。拓跋焘见状,立即命士兵将悬瓠的护城壕沟填平,然后直接登墙对悬瓠展开强攻。
魏军攻城之声势震天一般,让人望而生畏,可守将陈宪却没有半分畏惧,反而始终顶在城墙之上奋勇搏杀。于是,在陈宪的指挥下,悬瓠守军个个以一当十,奋勇无比,使得魏军数次进攻都无功而返。可魏军也甚是勇猛。当时,因为攻城已过半天,所以城墙下面的死尸堆积无数,魏军便将这些死尸堆积在一起踩着往上攻。双方便在死尸群中展开了生死搏杀。可因为陈宪的关系,悬瓠守军却越战越猛,完全没有疲态。整整一天下来,竟击杀魏军一万余人,当然了,守城的军队也损失了五百多人,相当于现在一半的兵力,不过和魏军的损失比起来就有些小巫见大巫了。也因此,魏军的锐气被悬瓠守军狠狠挫伤,拓跋焘知道这种时候不能再强攻悬瓠,便开始休整,围而不攻。
而魏军被悬瓠牵制住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建康。刘义隆见状,立即命徐州刺史武陵王刘骏出动骑兵急袭汝阳。为什么呢?因为汝阳正在拓跋焘身后,所以一旦将此城攻破,拓跋焘就会进退失据,士气大跌。
那刘骏收到命令以后不敢耽搁,立即征用方圆百里的马匹,最终仓促征得一千五百匹马便冲汝阳疾攻而去。
时,北魏军团所有的攻击重心都集中在了悬瓠,对于后方的汝阳并没有什么防备,所以刘骏的彭城方面军得以成功对汝阳一带的魏军展开袭击。
最开始的时候,因为没有防备,所以魏军被彭城方面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不但被杀死了三千多人,甚至连最重要物资也被焚烧一空。北魏的士兵更以为是建康方面的主力兵团到达,所以四散奔逃,不知所往,那些被魏人俘虏的老百姓也都得以成功往东而逃。
可这种情况没持续多长时间便发生了变化。因为通过斥候调查,发现这次的袭击部队实际上只有区区一千五百人,根本不堪一击。于是汝南方面军在各个将领的组织下纷纷发动反击,没多久便将彭城方面军围困了起来。最终,彭城方面军被汝南方面军大败,刘骏亦死于乱军之中,最终只有四百多人逃回了彭城。
看到这,真是不得不让人感慨。世人常说,在古代南人陆战方面不如北人,这可能和饮食、气候有一定的关系,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南人战马稀少的缘故。试想想,如果这一次刘骏拥有相当数量的骑兵,哪怕一万也好,这一次的战果都很有可能会被改写。不过输了就是输了,没有什么好说。再看悬瓠方面。
话说自从悬瓠守住了拓跋焘的侵攻以后,刘铄便开始不断往悬瓠调集援军。如今,悬瓠已经有将近万人的军队。拓跋焘不想再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遂不断对悬瓠发动攻击。可直到四月,已经狂攻悬瓠四十二天的拓跋焘依然没有任何建树,而这时候士气已经受挫,刘义隆还不停聚集军队向悬瓠赶来,如果继续任由这种情况下去的话,魏军很有可能会被围歼。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拓跋焘当然不会犯此错误,所以只能在无奈之下选择撤军。可在撤军的同时,拓跋焘却给刘义隆写了 ,并将此信昭告天下。那么他的意图是什么呢?有三:
第一,激怒刘义隆,企图让刘义隆主动北伐攻击自己,这样就能在陆地上和其对决。
第二,让天下人都看清刘义隆的真实面目,让刘宋的朝臣们更加生出一种朝不保夕的感觉,进而使得刘宋君臣离心。
第三,给自己的撤退寻找台阶,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以增国之势。
那么拓跋焘给刘义隆的信中内容又是什么呢?如下:
540
4.13崔浩之死(上)
“之前,盖吴曾在国内进行叛逆活动,煽动关、陇一带的居民造反。你呢?身为一国之君,非但不帮助邻国,反倒把弓箭送给造反的男人,把金银首饰送给造反的女人,然后运用诈骗一般的办法让他们将我大魏搞乱。否则,哪里会有相距那么远还服从你刘宋的道理?作为一国之君,不,作为一个大丈夫,想要我的地盘为什么不自己来取?反倒像个小人一样用此种欺诈小术来诱骗我们的边民?你又下令说,只要前往投奔你的,直接免除七年的赋税,你这简直是在明目张胆地奖赏奸恶之人,哪有一点读过圣贤书的样子?我现在像一个勇士一样率领虎狼之师在你们国家抢夺了无数的百姓和物资,和你之前如同娘们一般的骗术相比,谁强谁弱?呵呵,懦夫!
刘义隆啊,如果你还想保存刘氏家族的香火,就应该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全都割让给我。如此,我便答应你,将长江以南的土地划给你做封地,让你的子子孙孙居住。不然,你小子就应该好好命令你的方镇、刺史、太守给我恭恭敬敬地准备好各种物资,等着我明年秋天再来抢夺。以前,你和北边的蠕蠕国有往来,又和西边的赫连、沮渠、吐谷浑相互勾结,可如今呢?这些国家都被我给灭了。由此看来,你南朝又能存活多久呢?
我劝你还是遵照我的要求去做吧,因为一旦你不遵从我的话,我每年秋天都会来打你,我的战马如同海洋一般众多,所出士兵皆为骑兵,所以你只能看着我抢夺你的物资撤退,根本对我没有半点儿办法,所以我永远不会像你一样尽使一些娘们一般的小把戏。哦对了,你派到我这边的间谍已经被我抓住了,不过我没杀他,把他放回去了,临走之前还让他详细了解了一下我军的战力,让他回去好好告诉你我们魏国是多么强大。这样你就不会再有任何幻想。
你小子以前派裴方明前去攻打仇池,得到了这块土地以后却怀疑裴方明,结果将他杀了,檀道济更是勇冠三军的强悍大将,结果你也将他杀了。有这么好的大将,你尚且要残杀,你小子又有什么资格和我相斗呢?所以,你现在已经不是我的对手了。可哪怕这样,你却还总想激怒我,让我出动全国兵力到江南和你一战,我他X又不是苻坚,怎么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你是在小看我还是在小看你自己?
你父亲时代的旧臣虽然已经年老,但却全都是一些智勇双全的英豪,可现在,基本全都被你给杀绝了,这难道不是天助我吗?所以你有点儿自知之明,赶紧投降吧,不然都不需要我动用武力,鬼神也会将你绑到我的面前,你好自为之。”
这封信管不管用?管用,嗷嗷管用,因为就在刘义隆收到这封信以后,气得当堂咆哮,这之后便开始集结士兵,随时准备北伐。不过这不是接下来要说的重点。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拓跋焘前脚刚刚骂完刘义隆滥杀功臣,他自己就把第一功臣给杀了。
话说崔浩自从得到了拓跋焘的信任以后便一直是其手下的第一谋臣,拓跋焘不管有什么大事小情都要和崔浩商议以后才会做决定。而崔浩呢?这个三朝元老也从来都不辜负拓跋焘的信任,不管做什么都是尽职尽责,从不懈怠。而也正因为他太过刚正不阿,从而得罪了北魏除了拓跋焘之外最有权势的人。
之前,因为拓跋焘灭佛的关系,拓跋晃已经对崔浩大生怨恨,可崔浩却好似没有察觉一样,依然我行我素。灭佛行动之后,崔浩曾向拓跋焘推荐几十个有能力的士人做郡守,这本也在他的职权之内。可当时的太子拓跋晃正在培养自己的派系,也想在地方多多树立自己的亲信,于是便找到了拓跋焘道:“国家早先曾征聘了很多人才,他们在各个地方任职已经有很多年了,不但有能力,还有相当的从政经验,且从政多年都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所以我认为应该先让这些为国家做出多年贡献的人升职。至于那些新人,可以从县令等官职干起。”
一个国家的太子,并且是早已翅膀硬了的太子当朝如此说话,我相信但凡有点儿政治头脑的人都不会再说什么。可崔浩,这个有智商没情商的男人,竟然在朝堂之上当面和拓跋晃据理力争,其论点便是能力第一位,经验第二位,一个有能力的人,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便能彻底适应其所居之官职。最终,太子拓跋晃败下阵来,拓跋焘最终安排了崔浩推荐那些人为各郡太守。至是,崔浩和拓跋晃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
那天下朝之后,中书侍郎兼著作郎高允和一个比较要好的官员小声道:“为了顺应自己的目的而和国家的二把手对着干,崔浩的末日已经不远了。”
那么高允说得对吗?
对!
公元450年,魏皇拓跋焘任命崔浩兼任秘书事务,让他和高允共同撰写《国记》,也就是国家的历史。因为崔浩是当时全国权利最大的大臣,所以有很多人都想溜须他以攀上高位。而同样负责著作的著作令史闵湛、郗标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见这次负责撰写《国记》的是崔浩,便直接上疏建议道:“崔大人曾经为《易经》《论语》《诗经》《书经》注解,并且注解的深度是谁都比不上的,我们恳求陛下没收其他人注解的书籍,只颁布崔大人注解的书籍,让全国上下的人都来学习。”
崔浩这个人不贪污、不纳垢,可谓一身正气,不过却有一个极大的毛病,那就是特别在意自己的名声,宁可身死也想让自己名留青史,所以他不但没有对二人的行为加以阻止,还想鼓励二人,让二人“再接再厉”。可让崔浩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因为这个“再接再厉”,让他掉入了最为恐怖的深渊。
541
崔浩之死(下)
将崔浩注解的书籍颁布以后,闵湛和郗标再接再厉,又将新作的《国记》刻在了石碑之上,这本没什么,但过分的是,《国记》的作者只写了崔浩一人,以此来彰显崔浩的能力。可事实是什么呢?事实是崔浩不过是个甩手掌柜,《国记》之所以完成,出力最多实际上却是高允。不过当高允听说这件事以后,却并没有生气,反而笑着对身边的人道:“闵湛和郗标搞的这些东西,如果有一点差错便会使崔浩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可笑崔浩竟然毫无察觉,看来聪明如他,也有糊涂的时候,呵呵,崔浩是真的老了。”
一段时间以后,《国记》被刻在了石碑之上,立在郊外皇帝祭祀的神坛东侧,非常醒目,因为做书之前拓跋焘说过“一定要真实”,所以崔浩和高允都不敢隐瞒,将拓跋氏族从古到今的事情都说了一个遍,其中不仅仅有光辉的,甚至还有黑暗的。所以鲜卑人对这块石碑非常不满,纷纷前往拓跋焘处表达自己的愤怒。
拓跋焘听说这件事以后也非常愤怒。我他X是让你实事求是,可没让你将这些坏的东西放到石碑上让世人观赏呀!所以大怒之下的拓跋焘立即将与此事有关的人全部关了起来。这其中,当然也有崔浩。不过却没有高允。为什么呢?因为太子拓跋晃早就在大兵出宫之前将高允藏到了东宫。且一藏就是一天一夜,这期间两人说了什么,史无记载。
第二天一早,拓跋晃便带着高允来到了皇宫拜见拓跋焘。那天,拓跋焘的脸色非常不好,拓跋晃见状,赶紧抢在拓跋焘说话之前道:“父皇,高允做事小心谨慎,从来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况且他身份低微,没有话语权,所有的责任都在崔浩身上,还请父皇能免去高允的死罪。”
话毕,黑着一张大脸的拓跋焘直面高允,进而问道:“照这么说来,《国记》的内容都是崔浩一个人撰写的喽?”
高允:“《太祖记》是由著作郎邓渊撰写;《先帝记》和《今记》是我和崔浩两个人共同撰写,不过崔浩身兼的事情很多,他只不过是总览了一下大纲而已,实际上他并没有写多少,主要都是我写的。”
这话一说,拓跋焘大怒,指着拓跋晃道:“照这么看,这小子的罪过要比崔浩大得多,你怎么还能给他求情呢?”
拓跋晃慌张道:“父皇盛怒之下威势震动天际,高允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自然会被您吓得惊慌失措,进而语无伦次,我之前还问过高允,他那时候还说这都是崔浩一个人干的。”
说完,拓跋晃紧着拿眼神欻欻高允,让他顺着自己的话说。岂料高允好像没看到拓跋晃一般,自顾自地道:“我的罪过是应该灭族的,不敢欺骗您。太子之所以为我求情,其原因主要是我一直都在太子身边伺候,想要放我一条生路。实际上,他确实没有问过我,我也确实没有说过这些话,我不敢胡言乱语欺骗您,还请陛下公事公办!”
这话一说,拓跋焘一张黑脸反倒有所缓和,进而和拓跋晃道:“看到没有,这才是真正的正直啊!即便是面对死亡也不改变对国家,对皇帝的诚实,这才是一个正人君子应该做的事情。所以高允不但应该免除死罪,还要作为榜样来赞美他的品质!”
就这样,高允免除了死罪,拓跋焘又将崔浩叫到了自己面前并当众审问。那天,君臣二人之间的对话史料无载,只知道审完之后拓跋焘勃然大怒,当即便下令将崔浩,以及和崔浩有关的所有人都尽数族诛。
一听这话,高允赶紧跪在拓跋焘的面前痛声道:“如果崔浩还有什么别的罪过,陛下此种雷霆手段,臣不敢多言分毫,可如果只因为石碑之事而得罪了宗室,那还不到如此兴师动众的程度,还请陛下三思,不要铸成大错。”
拓跋焘不想再和高允废话,直接便命人将他赶了出去。
6月,崔氏一族因为崔浩的关系皆被诛杀,不管血缘远近,男女老少,一个种都没有留下,并且,在官场中和崔浩走的比较近的,也皆被拓跋焘所杀,更别提之前狂拍崔浩马屁的那些人。更让人恶心的是,崔浩被斩那天,押送士兵几十人对其百般羞辱,有的人甚至在崔浩的头顶上撒尿。崔浩,一个为北魏操劳一生的忠臣,哪怕就是死,也不该是这种死法,试想,如果没有拓跋焘的首肯,这些士兵敢如此对待国家忠臣吗?听说行刑的那一天,崔浩被羞辱得狼哭鬼嚎,到达刑场之时,这个睿智的男人已经快被折磨疯了,只在死前哈哈大笑,好像终于得到了解脱一样。太可怜了,实在是太可怜了,一个为国家贡献一生的人不应该得到这种对待。据说,哪怕是崔浩的政敌,那天都不忍去看这种场面。拓跋焘,你真太不是人了。而这个不是人的雄主,也很快为他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崔浩死前,朝廷政事事无大小,皆要经过崔浩之手,朝政也被崔浩治理得井井有条。可等崔浩死后,这一切都乱了套了。拓跋焘忙得脚打后脑勺。更让他闹心的是,崔浩不仅仅是一个理政大才,还是一个军事天才。之前拓跋焘出征打仗,每一次的战略大纲都是崔浩制定的,并且近乎全美,全无漏洞。可等崔浩死后,拓跋焘愣是制定不出如此完美的作战计划,所以每一次打仗之前都要耽误很多的时间、精力。因此,在崔浩死后,拓跋焘经常唉声叹气,后悔因为讨好宗室而残杀了崔浩。
对此,我只能说,该!
再加一个——呸!
542
4.14刘宋北伐(上)
再看刘宋。
话说自从拓跋焘给刘义隆写过那封信以后,刘义隆便开始在国内集结、操练士兵,准备时刻北伐。
公元450年6月,刘义隆终于准备完毕,遂召开廷议,将这件事告诉了诸多文武。岂料这决定刚说出口,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便站出来道:“我国大多步兵,魏贼大多骑兵,所以在陆地作战方面,我军天生就不具备优势。因此,檀道济两次出兵都没有胜利,到彦之也是失利而回。而纵观现在国内将领,并没有比上面两位将军优秀的。再加上现在国内的士兵气势也不如以前了,所以我看不到这次出兵会有任何胜利的希望。”
刘义隆:“你说的不对,我们大军之前北伐受辱,实际上另有原因。檀道济之所以失败,并不是他能力不足,而是想要养寇肥己。到彦之所以会失败,不过是因为途中眼疾的原因。如果不是这样,我们根本不会失败。魏贼,他们依靠的不过是胯下战马,我们在陆地上也许确实有那么一点儿劣势。不过,今年夏天的雨水很多,河道畅通无阻,如果我们乘船北上,那便会占据很大的优势,而驻守滑台的魏军很少,岂能挡住我们水军的攻击?而一旦滑台被攻陷,我们就利用这一带的粮食来安抚百姓。如此,虎牢和洛阳也就不攻自破了。等到冬天到来,我们的城池已经相互连接,魏贼就是再生气也没有办法了。”
这话一说,满堂沉默,可沈庆之依旧不赞同出兵,并且说了很多大道理来驳斥。不过这一次,刘义隆根本不和他争辩了,不过派了两名口才相当不错的文人和沈庆之争辩。最终,沈庆之争不过这两个文人,只能转头和刘义隆道:“治理国家就好像管理自己的小家一样,耕田种地的事就应该请教农夫,纺织之类的事情就应该问纺织的婢女。陛下现在讨论的是讨伐一个国家,怎么能让几个白面书生来和我争论呢?”
这是什么?这很明显是争论不过开始转移话题了。所以刘义隆哈哈大笑,却根本没有听从沈庆之的话。这之后,又有几个人劝谏刘义隆,可刘义隆依旧没有听从,北伐之事也就盖棺定论了。
而这么大的动静肯定是瞒不住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平城,拓跋焘闻听此事以后猖狂大笑,然后再写了 刺激刘义隆,以此巩固本次刘义隆北伐的决心,甚至有可能,还要将刘义隆本尊给勾搭过来。其具体内容如下:“之前,我们两国已经和好很长时间了,可你这个老登贪得无厌,非要诱惑我们的百姓,我没有办法,只能去打你,让你知道我们大魏的百姓不是那么好得的。可最近我却听说你要自己前来?哈?我没听错吧?你这老登现在已经有五十多岁了吧?我听说你从来没迈出过家门口,就你这种人还能领兵吗?你会吗?你配吗?我知道,你有足够北伐的力量,可就你和我对比,能力上的差距就好像一个英杰和一个只有三岁的孩子,难道你是想要当我的俘虏吗?那我多不好意思。好了,就说到这吧,听说你们南人没有骑兵,看着怪可怜的,这样,我送你十二匹马,怎么着也能让你组建起一支骑兵小队了,不用太感谢我,哈哈哈哈……”
拓跋焘此信的意图主要就是想将刘义隆本尊也吸引到北方进而生擒,以此祸乱整个刘宋。可刘义隆脾气虽爆,但却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明主,当然看出了拓跋焘的用意,所以根本没有中计。
7月,刘义隆下诏全国,数落北魏种种罪行,然后便挥军北伐!
本次北伐,共分四路大军,各有计划。
其中第一集团军为宁朔将军王玄谟(刘宋老将,年轻的时候不会带兵,屡战屡败,也就个C-级水平,可这些年来,老头参加战役众多,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如今统兵作战的水平大概已经上涨到了B级)率领,部将有沈庆之等人,兵力在六万左右。
第二集团军,主帅未知,副将有王方回、臧质等人,作战目的是在许、洛一带进行攻略。兵力未知。
第三集团军,主帅徐、兖二州刺史王骏,作战意图是率水军直指滑台和须昌。具体兵力未知。(以上三大集团军均受江夏王刘义恭节度)
第四集团军,主帅为梁、南、北秦三州刺史刘秀之,作战意图是进攻汧陇,直逼长安。具体兵力未知。
是时,全国都在大规模动员,上到王宫贵胄,下到富有民众,全都需要捐出价值不菲的物品或钱财来援助军用。因为拓跋焘再一次刺激刘义隆的关系,刘义隆这一次说什么都要玩儿一把大的。所以在原本的基础上,又动员征召了青州、冀州、徐州、豫州、北兖州、南兖州六个州郡的青壮年,以“三五发丁”之法召集了大规模士兵平均到四大集团军,并命令十日内必须到达,然后也不训练,十日一到,立即出发。
因为这一次北伐规模很大,所以有关部门汇报刘义隆,说军费已经不够用了。刘义隆便下旨命令:“扬州、南徐州、南兖州、江州四州,百姓家中超过五十万钱的,僧尼家中超过二十万钱的,全都要借给朝廷四分之一,等战事以后归还。”
至是,万事俱备(起码刘义隆是这样认为的),大战遂起。
我们先来看东部战线。
543
刘宋北伐(中)
公元450年7月中旬,宋第一集团军开始对碻磝发动进攻,北魏济州刺史王买德见敌军人多势众,不敢抵抗,于是率众北走,以保留有生力量。因此,碻磝不费除灰之力便被攻克。统帅王玄谟见攻下碻磝如此简单,便率军马不停蹄往滑台疾攻。
同月,刘宋第一集团军将滑台团团围住,因为滑台城中全都是茅草屋的关系,一众将领便建议王玄谟用火矢往城里射。如此,整个滑台都将被火海所淹没,这个坚城也就不攻自破了。可王玄谟贪婪无比,他担心滑台被烧之后里面的财物也都会付之一炬(他认为那都是他的),所以坚持不肯动用火矢。因此,王玄谟给了滑台太守充足的时间,让他拆掉草屋,举城制造洞穴,并搬进里面去居住。
是时,居住在黄河、洛水沿岸的一些汉种百姓一听宋军来攻,都争先恐后给宋军送上粮食,并且,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百姓自带武器前往投奔。可王玄谟呢?却怀疑这些人都是北魏的奸细,于是将他们打乱了平均分给各个将领。这还不算,王玄谟不但将这些人打乱安放,还命令他们每家都要上交八百个黄梨给军队解渴,以此证明他们是真心投靠。由是前来投奔之人失望至极,滑台因此猛攻二月都无法攻下。
时,宋军第一集团军占据主动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平城,可拓跋焘却依然稳坐钓鱼台,没有半点儿表示。下面人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所以都请求赶紧派出援军参战。可拓跋焘却摇头道:“这个时节,战马还没被养肥,天气还炎热,所以我们反击一定不会取得胜利。因此,我们大可以全线收缩,以保证有生力量存活。而一旦将时间拖到十月,哼哼,那时候别说他一个东路军,就是全部宋军,我拓跋焘也有信心将他给吞了!所以你们不要着急,再等等,再等等。”
可当时间到达8月之时,拓跋焘却改变了之前的计划。为什么?因为他实在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滑台竟然已经顶了宋军一个多月的进攻。那如果这样的话,自己也许就不用行收缩防线之举了。于是,拓跋焘亲率精锐骑兵往南救滑台,并命太子拓跋晃屯兵漠南防备柔然,吴王拓跋余则驻守平城以防宵小。
10月7日,拓跋焘所部到达枋头,然后立即命殿中尚书长孙真率精骑五千自石济(河南延津东北)渡河,悄悄堵住了刘宋第一集团军的退路,之后又命关内侯陆真带几名精锐在深夜时偷偷穿过宋军的包围,到达了滑台城内。当滑台城守和一众官民听说援军即将抵达的消息以后,各个振奋,士气如虹。
次日,拓跋焘突然率军渡过黄河,并号称携百万大军,敲鼓之声如巨雷一般震动天际。王玄谟见状,吓得双腿乱颤,于是探明魏军真正的兵力便命大军疾退。就这样,宋军士气大溃,无复抵抗之志。慌忙后撤,又犯了兵家大忌。拓跋焘见状大喜,于是即命全军对宋军展开疯狂的追击。结果,两条腿的人跑不过四条腿的马,王玄谟全军覆没,军械粮草全都被北魏所缴获,只剩下老哥一人跑回碻磝。(注:幸运的是,负责节度一、二、三集团军的刘义恭在战前怕出什么乱子,便派了一名叫萧斌的将军率一部兵马前来助战,并命令王玄谟要听从萧斌的命令行事。所以王玄谟只率将近两万人往攻滑台,其他如萧斌和沈庆之的主力部队还留在碻磝)
在这之前,驻守于碻磝的萧斌听说拓跋焘出大军攻打王玄谟,吓了一大跳,于是立即挑选了五千精锐打算救援。可就在这时,沈庆之却拉住了萧斌道:“王玄谟的士兵已经攻击滑台两个多月了,所以现在的他们一定是体力耗尽,士气不足。而敌军已经逼近,情况相当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么就不去救援,要么就要出动全军去救,不然只能是给敌人送人头罢了!”
那萧斌说实话还不如王玄谟,所以当即表示不服,一定要派五千人前去援救。可就在两个人争论不休之时,王玄谟老哥一人却独自逃了回来。当萧斌听说王玄谟已经全军覆没的消息以后,大脑嗡得一阵眩晕,之后大怒,便想斩杀了王玄谟。可沈庆之又在这时候阻止道:“将军且慢,那拓跋焘本就是闻名天下的将才,如今又统帅百万大军前来征伐,岂是王将军所能敌?况且现在正是危机之时,如在此时斩杀了军中上将,恐怕会对士气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不如暂留其性命,等返回建康以后再做定夺。”
这一回,萧斌没有反驳,而是选择听从了沈庆之的建议。可现在又有了新的问题,拓跋焘既然已经消灭了王玄谟所部,那么下一步的动作很有可能就是自己。自己应该怎么办呢?野战对抗?想都不要想,根本不是对手。如此,便只能用宋人最擅长的坚壁清野来对抗魏军了。于是,萧斌便想靠着碻磝这座孤城来和拓跋焘抵抗到底。可就在萧斌要行作死之举时,又是沈庆之站出来劝谏道:“如今青、冀二州的内部防备空虚,我们却在这里空守孤城,假如魏贼向东进军,那么清水一带就不再是我们国家的领土了。而外围的地盘一旦被占据,那么碻磝也将成为一座孤城,到时,敌人想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我们,在座这些人一个都跑不了,不如……”
“报~~~”
未等沈庆之说完,突然有传令来报,报的是什么?是建康方面下来的旨意。旨意上说的又是什么?是告诉萧斌,让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撤退,一定要守住碻磝。本来已经被沈庆之说得动心的萧斌在这旨意下又开始犹豫了,进而召集所有将军前来中军大帐,针对此事展开讨论。
当时,因为旨意的关系,所有将军都赞成死守碻磝,只有沈庆之,这个睿智的男人,当众反驳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宫城之外的战事,将军完全可以一个人自行决断。这旨意是从很远的建康传来,皇上下诏书的时候根本就不了解现在的形势,怎么能一定要按照诏书上的话来死做呢?将军应该按照最合理的办法来应对现在的形势,不然必死无疑!”
话毕,萧斌默默点了点头,最终还是采纳了沈庆之的建议,命王玄谟守碻磝,申坦、垣护之守清口。至于他自己,则率领各路大军返回历城。如此,便合力地保护住了外围,形成了犄角一般的防线。
好,东路战线我们就先说到这,再来看看西部战线。
544
刘宋北伐(下)
话说之前,就在王玄谟围攻滑台之时,刘宋雍州刺史刘诞(刘义隆第六子)便遣中兵参军柳元景、奋威将军尹显祖、奋武将军路鲁方平、建武将军薛安都(B+级将帅,S级骁将)和略阳太守庞法起等将各率兵马会师于襄阳,然后便从襄阳向北进击,兵峰直指魏之弘农。
时,刘宋军中有一叫庞季明的参军,时年已七十余岁,不过因为是关右大族出身,所以在山陕一带很有些威名。因此,老头向刘诞请命至长安,招合夷夏,为宋军打通在关中的基础。
刘诞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建设性的提议,便许之,庞季明于是潜入关中,到处忽悠关中大族投靠宋军。结果,应者甚众,都一口答应,等宋军前来之时势必会给予相当的支持。薛安都等将于是自熊耳山(关中豪族故地)出,柳元景带兵跟进。
是时,豫州刺史南平王刘铄亦遣中兵参军胡盛之出汝南,梁坦出上蔡,目标直指长社(河南长葛西)。而镇守长社的魏将见宋军来势凶猛,便也遵循拓跋焘收缩防线的基本策略弃城而走。宋军呢?得势不饶人,兵不卸甲马不停蹄,直接率军便向北疾进,直到杀到虎牢之时才停下脚步。而等到东路军战败,萧斌自碻磝还历城以后,庞法起等诸军已经攻占了卢氏县,于是继续向西,兵峰直逼关中腹地。而这时,中兵参军柳元景从百丈崖跟随各路大军也来到了卢氏,于是大军齐向关中进击。
与此同时,从襄阳方面往北进击的庞法起等人也开始围攻弘农。
15日,弘农被攻克,庞法起则留薛安都驻守弘农,自率主力大军向潼关进军。
同月,西部战线接连失利的消息传到了拓跋焘处,拓跋焘见东部战线已经再没有什么威胁,便命令各部大将率本部兵马向西疾奔。
同时,又命永昌王拓跋仁从洛阳向寿阳挺进,尚书长孙真直逼马头,楚王拓跋健直取钟离,高凉王拓跋那从青州南下攻击下邳,至于拓跋焘自己,则亲率主力向西快步而行。
11月,拓跋焘主力大军抵达邹山,距离战场已经很近了。而与此同时,刘义隆亦调柳元景为弘农太守。柳元景上任以后,立即便将骁将薛安都、尹显祖等人调了出去,让他们率本部兵马与庞法起所部会师,加快对潼关的攻势。
时,庞法起正在攻击潼关一带的陕城,可陕城险峻坚固,根本无法在段时间内攻破,可一是现在有了援军,宋军力量大增,二是但凡城池,不管多么坚固,久守必失都是必然的,所以北魏洛州刺史张是连见状,立即亲率两万骑兵前往救援。
时,正是宋军攻击陕城的紧要之时,部队实不能撤围(一旦撤围便会被两面夹击),薛安都便自告奋勇,带着本部兵马前往迎击。可就像在大战之前说得一样。南军在陆地上根本不是北军的对手,因为双方的骑兵数量相差实在是太大了。当时,张是连见到薛安都的部队,便立即命麾下突击骑兵多点穿插,从数个方向对宋军展开打击。因此,宋军开始逐渐不支,阵型始有崩溃之相。
薛安都见状勃然大怒,于是脱去甲胄和马甲,只穿着红色无袖汗衫,拿着一把大长枪便冲敌军群猛冲了过去。史料载:“薛安都瞋目横矛,单骑突臣,所向无前。”
结果,竟无一人能挡其哪怕一合,可谓一走一过便是杀人。宋人见状,已经逐渐低落的士气开始反升。魏人见状,则开始畏惧,攻势也没有之前那么犀利了。张是连大怒,于是命北魏弓弩手从左右两侧对薛安都进行射击。可哪怕是这样,薛安都都能用种种方式让弓弩手无法将其射中。(注:史料未载其躲避箭矢的方法,但我始终不相信是像电视剧中那样拿着把武器一顿挥舞就将箭矢挡掉了,因为这实在是太不现实。我写史到现在,起码没看过这方面的记载,哪怕再猛的猛将)
就这样,薛安都一人一骑在敌军丛中来往冲杀,所杀掉之魏军不可胜数。同时,在薛安都勇猛入神的助攻下,宋军重新燃起了士气,便就和魏军拼杀在了一起,哪怕是步兵对战骑兵。
就这样,两军从中午开始拼杀,一直拼杀到日落都没有分出胜负。而等天黑之后,又有几路刘宋散军开始向战场移动,张是连见此,这才收拾军队先一步撤退。
次日,战阵再开。
这一次,薛安都率先发动攻击,依然冲在全军最前面,其勇更胜前日,史料说:“那天,薛安都再次于敌阵中来往冲杀,但凡所过之处皆残尸遍地。薛安都身上全是伤口,鲜血止不住地往外流窜。可哪怕是这样,这个猛将依然不在乎,还是拿着一把大枪不停地冲,不停地杀,直杀得魏军开始胆寒,开始颤抖。”
最终,在薛安都如同战神一般的作用下,宋军越战越勇,竟然将全是骑兵的魏军杀得频频后退。最终,见实在没有胜利的可能,张是连只能率残军狼狈而逃。据说这次战役,张是连的主力部队几乎全部战死,其余大部分士兵也都向宋军投了降。所以本次战役,张是连所部魏军几乎全军覆没了。而魏援军的失败,也使得陕城丧失了最后的希望,进而士气大跌,无复之前的斗志。结果,本月8日,宋军终于攻下了陕城这座坚城。而随着陕城被攻陷,潼关的将士们也都丧失了斗志,纷纷弃关北逃。所以,宋军又占据了潼关。
潼关是什么地方?那是关中和关东的分界线,那是关中的大门!所以潼关的陷落使得整个关中陷入了动荡之中,关中很多豪杰都纷纷站起来反抗北魏的统治,居住在关中一带的羌胡各部也纷纷派出使者进献军粮和一些特产,以表示对刘宋的臣服。可就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之时,宋军却突然撤军了,结结实实将那些支持他们的关中百姓忽悠了一把。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话说自从王玄谟不战而败以后没多久,东部战线失利的消息便传到了建康。虽然现在西部战线频频告捷,可问题的关键是,缺了东部主力大军的协助,他们西部战线就是局势再好,以后又能有什么作为呢?当初人家桓温牛不牛13?都打到霸上了,可结果呢?还不是被赶回了江南?因此,经过再三考虑之后,刘义隆最终还是决定撤回所有派出去的部队,不敢再深入冒险。于是,本次刘宋大规模北伐之战,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可谁都不知道的是,这,不过是一个开始,毕竟你已经打了别人,别人也一定会反击。
545
4.15北魏反击战(1)
公元450年11月,北魏黄金时节已到,马儿们都已经膘肥体壮。拓跋焘见时机已到,乃展开对刘宋之反击战。
本次出征,拓跋焘共将部队分为五大集团军。
其中第一集团军主帅为永昌王拓跋仁,作战目的是从洛阳一直攻击到寿春(即寿阳),兵力八万骑兵。
第二集团军主帅为长孙真,作战目的为攻陷马头(安徽怀远一带)。兵力未知。
第三集团军主帅为楚王拓跋建,作战目的为攻陷钟离(凤阳东北二十里)。兵力未知。
第四集团军主帅为高凉王拓跋那,作战目的自青州直攻下邳,兵力未知。
第五集团军为本次作战之主力,统帅为魏皇拓跋焘,作战目的自邹山向东一路横推,兵力未知。
从本次征伐的战略目的来看,魏军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灭亡刘宋(也不现实),而是以占据江北的刘宋地盘为攻击重点。那么拓跋焘的图谋会取得成功吗?我们开始正文。
本月初,魏军开始对刘宋边境展开狂攻,并在数日之内攻陷了宋鲁、阳平二郡。
同月,北魏第三集团军自清水之西进屯萧城(江苏萧县)。刘宋武灵王刘骏见状,遂调兵遣将对魏军展开阻击。起先,宋军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可双方兵力差距很大,虽胜一次,但却不足以阻挡魏军的步伐,于是魏军开始反击,战争的秤砣子逐渐向北魏第三集团军偏移。
与此同时,北魏第一集团军已自洛阳开始向寿阳疾驰,驻守虎牢的刘康祖和梁坦根本挡不住八万大军的侵袭,于是一战即溃,魏军遂夺悬瓠、项城多地。
宋文帝恐怕北魏军随时可能攻到寿阳,于是命令刘康祖赶紧率有生力量返回寿阳死守。可拓跋仁从军多年,手下又尽是精兵强将,岂能容刘康祖从容撤退?乃率八万铁骑于后狂追。
17日,拓跋仁大军追上了刘康祖。当时,刘康祖的士兵只有区区八千,双方力量相差十分悬殊,所以麾下副将建议刘康祖,希望能折路往山间丛林,从无人所知的小道返回寿阳。岂料刘康祖却大怒道:“我等到达北方,就是要铲除这些魏贼,之前没有遇到就算了,现在既然他们来送死了,那我们自然要与其决一死战!再说!人家都是骑兵,就是我们侥幸逃到山林之中,又岂能摆脱他们的追击?!”
就这样,刘康祖对全军下令,让他们转头和自己共同对抗魏军。与此同时,刘康祖又下达死命令,规定军队纪律,说“但凡在战斗之中回头或转身的人,后面的人都要斩掉他们的脑袋!但凡在战斗中逃亡的人,不但要砍掉他们的脑袋,还要杀掉他们全族老少。”
于是,三军震恐,人人都抱着拼命的态度来迎接即将侵袭而来的北魏骑兵。而刘康祖呢?其规定的纪律虽然严苛,但他本人也是个爷们,始终和士兵们一起冲杀、奋战!从不在军队后面躲藏。所以士兵们无时无刻都能看到战场最前线刘康祖的身影,于是大军奋战,各个以一当十,竟然和十倍于己的敌军战得不相上下。
战斗是从早晨开始的,可直到下午双方还在拼杀,无人后退一步。当时,宋军已经斩杀了一万多北魏骑兵,刘康祖更是满身是伤,鲜血止不住向外猛蹿。可刘康祖呢?却越战越勇,好像不惧怕疼痛一般。拓跋仁见状,则弃之前一鼓作气之策,转而命士兵们分成三个梯队轮番上阵杀敌,所以魏军可以一边休息一边作战。
就这样,双方又从下午打到晚上。可魏军依然没有停止对宋军的猛攻。
同时,因为有多余的兵力可以调配,拓跋仁又命一队骑兵放火偷烧了宋军的物资。刘康祖见状,一边命令一部士兵赶紧灭火,一边继续指挥士兵作战。可就在这时,一支冷箭突然飞来,因为刘康祖正同时指挥两方事宜,所以躲闪不及,被此箭矢直接射穿了脖子,当场坠马身亡。
此时的宋军之所以还能抵抗魏军的侵袭,主要就是因为刘康祖始终在前方顶着。如今,刘康祖死了,宋军之魂、胆立马全失,于是部队溃败,四散而逃。拓跋仁见状哈哈大笑,立即将军团分成多股部队,对奔逃的宋军围追堵截。结果,此支精锐宋军一个都没有逃跑,被魏军全歼。
此战过后,拓跋仁马不停蹄,继续向寿阳方向猛进。同时,其又分出一部向彭城方向,以断去彭城一带宋军的退路,意图全歼宋军。
与此同时,北魏第五主力集团军已至萧城,距离彭城只有十余里,即将对彭城展开进攻。
时,驻守彭城的宋军虽然众多,但却无法和拓跋焘的第五集团军相提并论。更可怕的是,彭城现在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所以形势非常危急。刘宋太尉江夏王刘义恭因此打算放弃彭城,保留有生力量撤回江南。可就在这时,安北长史沛郡太守张畅却突然站出来道:“如果大王一定能撤回到目的地的话,我本人没有什么可说的。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吗?!如今满城军民听说北魏大军即将到来都恐慌不已。之所以现在还没有逃命,不过是因为大门紧闭,我们看管严密罢了。可一旦带这些老百姓走出城门,他们第一时间便会四散奔逃,我们又如何能将这些百姓带回目的地呢?现在,我军粮食虽然不多,但短期之内还不会吃完。我们的士兵虽然没有魏军多,但也将近十万,有这些善于守城的士兵,难道还不能崩掉他拓跋焘一嘴大牙吗?!好话我已经说尽,如果大王依然要撤兵的话,那么就砍掉我的头颅,用我的鲜血去祭奠大王即将惨败的军旗吧!”
话毕,刘义恭的儿子刘骏也站出来道:“阿父,您身为统帅,要走要留儿无法干涉,不过儿身为城主,也放弃城池而逃跑的话,那么儿也没脸立于这天地之间了,所以一定要和彭城共存亡,所以,还请阿父能够体谅儿的用心。”
一个身边亲近的大臣,一个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说得还都道理满满,刘义恭还能说什么?只能放弃了撤退的打算,定下坚壁清野之计。
546
北魏反击战(2)
公元450年11月26日,拓跋焘大军抵达彭城南郊,将彭城团团围住,并于次日发动进攻。
12月,已连攻彭城数日的魏军没有取得哪怕半点儿战果。鉴于彭城之坚固,城中守军之众多,拓跋焘遂决定暂时放弃彭城,于是留下一部士兵围困彭城,自率主力大军继续南下。
这之后,北魏五大军团一路摧枯拉朽,无人可挡其分毫,江北诸地一点一点被北魏吞并。当时,整个刘宋都陷入一片恐慌之中,甚至建康都谣言四起,说拓跋焘马上就要打到建康了。基于此,刘义隆一面在建康戒严,一面命辅国将军臧质率两万士兵救援彭城(时,刘义隆还不知道拓跋焘已经放弃彭城继而南下)。可当臧质所部到达盱眙时,却发现拓跋焘的主力大军已经渡过淮河。他知道救援彭城已经不可能了,便只能随机应变,命仆射胡崇之、积弩将军臧澄之驻守东山,建威将军毛熙祚据守前浦,臧质则亲率主力驻守盱眙,形成了一个三点防护的大防线。可拓跋焘在乎吗?他根本不在乎,因为双方兵力差距非常非常大!
同月,拓跋焘开始对臧质的小防线发动攻击,并率主力大军至盱眙一带,防备臧质救援。
当天下午,盱眙外面的据点岌岌可危,臧质无法忍耐,便只能率军前往救援。可就在其刚刚出城没走多远,拓跋焘便率大军对其迎面痛击。臧质不是对手,慌忙逃窜,最终只有七百多人逃回了盱眙。而其他据点里的士兵呢?全都被魏军给杀死了。这也就是说,本次刘义隆所派出的两万士兵现在只剩下可怜的七百人,至于其他的,全军覆没。
那么盱眙是不是也会在旦夕之间便被魏军攻陷呢?我只能说,幸好,盱眙城有一个不错的太守。
话说当初宋军北伐的时候,第一集团军,也就是东路军起初战果还是非常理想的。任谁想也想不到魏军还有机会反击,不把他国家灭了就不错了还反击?只有盱眙太守沈璞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盱眙正处于交通要道,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前方战事失败,魏国很有可能会一举反扑过来。因此,有备无患还是必要的。基于此,沈璞在前方战事正顺的时候修缮城池,加固城墙,疏通并挖掘环城壕沟,积攒财力粮食,储备箭矢巨石,做城池一旦被围时的准备。
因此,当拓跋焘围住盱眙的时候,哪怕城中现在只有几千人的守军,沈璞依然信心满满对手下将官保证,一定能够守住这座城池。
同月,拓跋焘开始围攻盱眙,结果果然无法轻易攻下。拓跋焘于是采用对彭城一样的战略,留下一部围城,自己则亲率主力大军继续向南疾进。
同月15日,拓跋焘主力抵达瓜步山(长江东北部),之后毁掉瓜步山周围百姓的防务,又砍芦苇来制作小舟,声称要渡过长江,一举灭亡刘宋。(注:虽然史料未表,但我认为,此实为拓跋焘之虚招,实际上他现在已经有了撤退的念头,做这些只不过是要给刘义隆压力,进而服软。为什么呢?两个原因。其一,魏军攻势虽猛,但毕竟后面还有彭城以及盱眙没有被攻破,此实为兵家大忌。试想想,一旦拓跋焘攻略建康失败,那么他就会陷入进退失据的窘境,这是在拿自己的命开玩笑,拓跋焘就是再无脑也不会这么做。其二,北人在水战方面本来就不如南人,如今还要用破旧的小舟渡江,这不是纯天然扯犊子吗?试想想,刘宋的那些巨型楼船和艨艟是摆设不成?他们会让你拓跋焘成功渡江?基于以上两点,我断定拓跋焘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此消息很快便传到建康,使得建康内外一片恐慌。老百姓早早便将家中贵重物品放到了扁担里,准备随时跑路。
刘义隆知道,就此种士气,一旦拓跋焘成功渡江,那么刘宋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因此,他做了如下布置:
其一,加大戒严程度,严防流言蜚语。
其二,强行增加军事编制,不管你是什么普通百姓还是什么王公贵胄,只要是个爷们,就全都得给我从军。
其三,命一众将领死死把住江南各个渡口,绝不能让北人上岸。
其四,命太子刘邵亲率全部水军于长江之上,一定要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将敌人打残。
其五,向全天下发布檄文,求购北魏将官的脑袋,声称只要能够拿下一个人头,便会得到朝廷数之不尽的奖励。
其六,刘义隆亲率主力坐镇于石头,以一种“宁为社稷死,不做亡国奴”的态度来激励全国人心。
可就在刘义隆到达石头以后,情绪却突然低落至极,一整天唉声叹气。周围的将领们不知他们英武的皇帝这是怎么了,于是纷纷询问。只见刘义隆再叹息一声,然后道:“如果檀道济还在世的话,怎么会让这些魏贼猖狂到如此地步!这一切都是朕的错,朕的错啊!”
当时,刘义隆是已经做好了拼命的准备了。可奇怪的是,魏人占据瓜步山已经有好长时间了,可一直到现在,他们都没有向南渡江,更别提对宋军发动战争。于是,感觉有戏的刘义隆便遣使者前去瓜步山拜访拓跋焘,并为他献上甘甜的橘子和美酒,用以试探拓跋焘现在的真正意图。
那天,拓跋焘收到橘子以后,就当着使者的面吃食起来。他的随从们怕食物中有毒,便趴在拓跋焘的耳旁提醒,可拓跋焘却没有搭理他,而是将自己的孙子叫过来,对刘宋的使者道:“我从北方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并不是想要灭掉宋国,只是报之前的仇恨罢了。实际上,我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只想维持南北之间的和平。你们宋国的皇帝如果能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我这个孙子的话,那么我也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你们的皇子,我也可以保证,从此不会再有一匹战马南下骚扰,你看怎么样呢?”(注:这时候,拓跋焘已经得到了大片江北土地,而想要同化这些地区就必须要时间,那么既然已经知道无法灭亡宋国,为什么不达成和解,以此来同化新得到的土地呢)
547
北魏反击战(3)
类似于此等重大的国事,一个小小的使者当然不敢做主,便返回将康以后将此事汇报给了刘义隆。说实话,刘义隆是不想服这个软的,毕竟他也不是傻子,看出了拓跋焘畏惧水战,更看出了拓跋焘想要同化侵夺之地的意图。可问题的关键是,他不想不要紧,朝廷主和派的大臣却是相当众多。外部原因自然是因为彭城、盱眙、碻磝还在被围困,三个王爷还在三城之中。可实际上,每个人都是想为自己保命罢了。所以在召开廷议之时,朝堂之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刘宋对魏鹰派代表江湛反对道:“陛下!狄人野蛮无耻,没有亲情信义,他们之所以撤退,不过是想同化之前占据的地盘罢了,有本事你让他们渡江来个看看,我保证他们不敢!”
“放屁~!”
没等话说完,主和派代表刘邵便站出来痛声骂道:“现如今,三位王爷都被魏人困在孤城,随时都有被杀死的可能,如果答应联姻的话,那么不但三位王爷能够安全,还能给我们国家再次休养生息的机会。反之,三位王爷必为魏人所擒,到那时一切都晚了,可你竟然要继续战争,你难道是想让王爷们都去死吗?!”(注:刘义隆年岁已高,随时都有入土的可能,所以刘邵这时候最希望的就是国家稳定,不然他的登基之路很有可能会出现变数,因此,在一众主和派中,太子刘邵的意志是最坚定的)
当时,刘邵表情狰狞,声色俱厉,好像江湛杀了他亲爹一样,江湛一看刘邵气成这个样子,心中也大概猜到了这个太子的想法,所以不敢再多言,讪讪地退了回去。可因为刘义隆本身也不想和解,所以这一次廷议到最后也没商议出个结果来,就这样草草收场了。可刘邵却不想这样收场。他认为,自己的父亲之所以想要和北魏不死不休,全都是江湛这些鹰派忽悠的。所以不解气的他在散朝以后对身边侍从使了一个眼色,侍从会意,在下台阶的时候从后面狠狠推了江湛一把。于是江湛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台阶上滚了下去。据说,当时的江湛摔得头破血流,差一点儿就晕了过去。而刘邵呢?却在一旁哈哈大笑,态度极其嚣张。
不过这还没有完,既然把人得罪死了,那不如真的弄死他!于是,刘邵在次日再次拜访了刘义隆,并言之凿凿地道:“之前北上讨伐,为我们国家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而这一切,全都是因为江湛、徐湛之等人忽悠父皇所致!因此,我希望能将此二人斩杀,以谢天下!”
听了这话,刘义隆心中非常非常不喜,所以第一次以一种非常冷淡的语气和刘邵道:“北伐这事情从一开始便是你爹我一手策划的,他们二人只不过是遵从我的命令行事罢了,难道你也想将我弄死吗?!”
这话一说,刘邵吓得满脸惨白,自知说错了话,赶紧告退离去。可没过多长时间,这一次对话的内容就传到了江湛、徐湛之等鹰派的耳中,所以从此刻开始,江湛、徐湛之等人便和刘邵结下了不死不休的仇恨。而联姻之事也没了下文,就这样拖了下来。
公元451年正月,魏皇拓跋焘在瓜步山召集全体将士论功行赏,并沿长安北岸燃起烽火,不用说,这是准备撤退了。
次日,拓跋焘劫掠江北百姓、物资,并烧掉了江北所有房屋,然后便率军撤退了。
同月,驻守碻磝的江夏王刘义恭认为碻磝不能再坚守下去了,不然等拓跋焘回来之时不但碻磝会丢,里面的士兵也没有一个人能活。于是,身在历城的刘义恭直接给王玄谟写信,让他马上带着碻磝的士兵前来历城和自己会师。王玄谟得令以后立即行动,遂在当晚率军突围,可围困碻磝的魏兵岂能就这样放过王玄谟?于是率全军对其进行追击。最终,王玄谟全军覆没,连他本人也死于逃亡的过程之中。碻磝因此被魏人所夺。
数日以后,拓跋焘的主力部队到达盱眙一带,不知道拓跋焘是爱上了南人的美酒还是另外有什么图谋,总之就是,到达盱眙一带的时候,拓跋焘遣使往盱眙城中,请盱眙守将臧质送他一坛好酒,他愿意以同等价位的物品进行换取。可臧质呢?当着使者的面将一坛子酒全都倒光了,然后直接往这酒坛子里撒了泡尿,让使者拿回去给拓跋焘喝。
一个时辰以后,看着面前装了尿的酒坛子,拓跋焘火冒三丈,遂命兵众围着盱眙修建围城之墙,并在修好之后用山石和泥土将围城壕沟填平,做随时准备攻击盱眙的样子。
而当这些都做完之后,魏皇拓跋焘再次给臧质去了 ,其内容大概如下:“我现在派出去攻城的军队都不是我们本国的人。就比如说攻击城东的军队,他们是由丁零人和匈奴人组成的。攻击城南的,则是氐人和羌人。假设你们将丁零人杀光了,正好可以减少常山、赵郡的贼寇,匈奴人死光了,则可以减少并州的贼寇。氐人、羌人死了,当然也就减少了关中的贼寇。所以你哪怕将所有的人都杀了我都不会心疼,而最重要的是,你有那个实力吗?嗯?我看不如尽早投降,这样我还能给你留一个全尸。”
548
北魏反击战(终)
看过拓跋焘的信件以后,臧质并没有生气,反而从中看出了破绽,并回复道:“看了你的信,我终于知道你拓跋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你就是一个奸诈的小人,无耻之徒。你心胸狭窄猜忌多疑,为人凶狠残暴,从来没将百姓当做人来看待。就你这种牲口一样的东西还配经常与圣主苻坚相提并论?你脸呢?你小子仗着自己长了四条腿(以辱骂的方式说拓跋焘只不过骑兵多),多次进犯我国边境,王玄谟被你击溃在东边,申坦军被你攻散在西边,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并不是因为你有多么强大,而是因为现在的时节正是适合你的时节,一旦这个时节过去,我们大宋便会开始反击,到时候你就是想活都是一种奢望了。而我的职责便是杀了你这头四腿牲口。如果你幸运的话,大概会死于乱军之中。如果运气差的话,便会被我生擒。到时候,我会用锁链锁住你的脖子,用一头毛驴将你拉到建康,让百姓们用泥巴来招呼你。所以,你也不用再在这威胁我了,来吧,来攻吧,让我看看你这头四腿牲口能不能将这座坚城攻破,你可千万不要就说说场面话,那样我会瞧不起你的。”
这还不算,在给拓跋焘寄信的同时,臧质还将拓跋焘原来的信临摹了好多好多,并通过弓箭射到了魏军的军营,这就使得魏军中的少数民族军队了解了拓跋焘的真实想法,于是士气大跌,魏军厌战情绪那是越来越大。
看着臧质的回信,望着越来越低迷的士气,拓跋焘被臧质气得是暴跳如雷,浑身发抖,遂命人制作了一个大铁床,在铁床上插满了刀尖,声称:“攻破盱眙之时,一定要将臧质这小贼绑到这张铁床上,让他日夜遭受折磨!!”
次日,魏军开始对盱眙展开疯狂的攻势。
第一天,拓跋焘命钩车勾住城墙,意图将盱眙的墙壁硬生生拽塌,可臧质对此早有办法。就见他直接命人用大铁链子拴住了钩车,然后让几百人上千人轮流去拽那个铁链子,使得北魏的钩车无法移动分毫。然后在夜里,又命敢死之士偷偷砍掉了钩车的钩绳,使得此车报废。
次日,拓跋焘见钩车已经没有了作用,便又用冲车直接撞击城墙。可盱眙的城墙相当厚实,撞了整整一天竟然只能撞下一些尘土。拓跋焘无法,只能改用人海战术,让士兵们用最原始的方式,扛着梯子就往盱眙进攻。
于是,盱眙城墙下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
因为盱眙城高强厚,又因为这座城池之前准备了太多的守城器械,所以宋军占尽优势,魏军则是百般进攻都不得尺寸之功,仅短短数日便损失了一万多人。
一个月以后,魏军折在盱眙的人数已经达到了数万之多,尸体堆在盱眙城下好像一座小山,可盱眙依旧牢不可破。更可怕的是,就在一个月后,魏军军中也开始蔓延瘟疫。同时,长江以南之宋军也开始频频调动,有要向北和魏军决战之势。现在的魏军,虽然依旧人数众多,可士气已经极低,并兼疲惫不堪,如果用这些士兵和宋军决战的话,那是必败无疑。所以拓跋焘不敢豪赌,只能率军北退。且在经过彭城的时候,刘义恭正率大军在此。他手下的将官看出了现在的魏军士气很低,所以请求刘义恭出击,不求击溃敌军,能够将其拖住也好!因为现在的建康一定已经出兵向北,对魏军展开追击。
可刘义恭却恐惧魏军的兵力,说什么都没敢出击。结果,就这样放了魏军通过。
可几日以后,建康的诏命却来了。上面写的清清楚楚,让刘义恭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牵制住魏军,绝不能让其顺利回国。刘义恭收到此信后大惧,赶紧率全军对魏军展开追击。消息传到拓跋焘那里以后,拓跋焘大急,为了能加快行进的速度不让宋军追上,他不但下令全速北返,还命麾下将士将之前从南方擒获的老百姓全部杀死,不给刘宋留下一个活口。
于是,魏军将这些老百姓全都杀了以后加速北返。然而这还不算完。这次南征,北魏数路大军共同对刘宋出击,前后在南兖、徐、北兖、豫、青、冀六个州都进行了侵略,占领了很多地盘。最开始,拓跋焘是打算将这些地盘全部吞并的,所以才有了前面要和刘宋合解这一说。可刘宋并不买账,还对北魏发动了追击,那么结果就很明显了,北魏肯定占不住这些地盘,因为这些地方不但心在刘宋,刘宋的腹地也距离他们最近,更何况现在的北魏还是四面皆敌,肯定没有精力一边抵御外敌一边照顾这些地方。最重要的是,拓跋焘还被臧质搞得一肚子火,需要发泄,尽情地发泄!因此,拓跋焘直接命令所有驻留在这些地方的军队全部撤退,不过在撤退之前却要做一些事情,那就是将这些地方的百姓全部杀光,以此来大大减弱刘宋的人口。
因此,一次史无前例的灭绝行动开始了。
那些士兵瞬时之间变成了最黑暗恶心的恶魔。他们抓到青壮年以后会将他们斩首或者拦腰斩断,他们抓到小孩子会用铁矛将他们刺穿挑起来当旗帜来玩耍,他们抓到老人和女人会……不说了,太残忍、太变态了。总之,当魏军撤退以后,六州变成了人间炼狱,史载“赤地千里”。
本次南征,魏人将六州屠戮一空,自是刘宋人口严重缺乏,郡里萧条,元嘉之政开始衰弱。北魏,看上去取得了胜利。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的!自此次灭绝人性的行动以后,南人对北魏的仇恨已经到了一种史无前例的程度,所以现在哪怕是刘宋来了一个昏君,老百姓们也绝不会起来造反,因为每个人都不想再给北人机会。因此,北魏虽然国力强大无双,但终其一生,他也别想统一天下。而这,全都是拓跋焘这个“杀千刀”的“功劳”。
549
第五章 缓冲
5.1北魏巨变
公元451年5月,刘宋朝廷进行了比较重要的人事任免。其中尚书左仆射何尚之被任命为尚书令(何尚之,字彦德,A级行政大臣,豪族出身,今安徽霍山人,刘宋两朝元老,行政能力很强),太子詹事徐湛之为仆射、护军将军。(徐湛之,字孝源,今山东郯城人,刘宋武帝刘裕的外孙,没啥能力,但就凭借着高人一等的出身便可以稳坐高位)
从官位上来讲,尚书令几乎和丞相平级,是皇帝的私人总顾问、总秘书长、总心腹,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可何尚之是一个饱经沧桑的官场老油条,他知道,自己虽然是刘义隆的心腹骨干,可刘义隆真正喜欢的还是徐湛之这个皇亲国戚。因此,何尚之每当遇到什么大事都会推给徐湛之来决定,而他何尚之只不过是辅佐罢了。而事实证明,何尚之果然是对的。因为就在何尚之选择性退让之后,刘义隆便升徐湛之之官,并亲下诏令,要徐湛之和何尚之共同辅政,实际上就是将部分权利给了徐湛之。至于何尚之,虽然身为尚书令,但朝廷之事却全由徐湛之一人决断。
再看北魏。
北魏太子拓跋晃,这个人之前就着重介绍过,是一个为政精明、洞察细微,并且仁厚宽大的长者。如果北魏能够让他来继承,那么这个国家一定会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因为现在的北魏实在太需要一个长者来领导了。可现实却是,这个长者还未等坐上皇帝的宝座便驾鹤西去了。
那拓跋晃虽然仁厚,但却嫉恶如仇,对于恶人恶事从不姑息,眼中容不得半点儿沙子。当时,在拓跋焘身边有一叫宗爱的宦官,非常得拓跋焘喜欢,所以拓跋焘给了他很多不应该拥有的权利。而宗爱呢?仗着拓跋焘对自己的喜爱,一天到晚为非作歹,经常收取贿赂给别人办事。因此,拓跋晃对他极为不喜,拓跋晃身边那些心腹也自然无法和宗爱和平相处。现在,拓跋焘已经老了,不一定什么时候便会驾鹤西去,那么等拓跋晃上位以后等待着自己的将会是什么呢?傻子都知道,到时候哪怕想死估计都是一种奢求。所以宗爱如果想活的话必须把拓跋晃扳下去!而要扳倒拓跋晃则必须先铲除其党羽。于是宗爱通过种种手段向拓跋焘献谗言,说拓跋晃手下的那些将官们怎么怎么样,怎么怎么祸害国家。史料中并没有记载宗爱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手中又有什么可信的证据。反正拓跋焘是相信了,并将拓跋晃手下的那些绝对心腹全都给弄死了,甚至都开始怀疑起了拓跋晃。
这些心腹,都是拓跋晃通过这么多年培养出来的,可以说是他的根本,如今,多年努力一朝丧尽,拓跋晃一时间无法接受,竟病了过去。然后,然后便在几日以后抑郁而终了!
数日后,拓跋焘白发人送黑发人,将拓跋晃给葬了,据说那天,拓跋焘哭得非常伤心,简直老泪纵横,可宗爱的心还是安定的,因为他知道,拓跋焘虽然伤心,但也不会拿自己怎么样,毕竟自己伪造的那些“证据”并没有什么破绽。可这种情况,却在几个月以后被打破了。
公元452年3月,拓跋焘不知通过什么途径得知了拓跋晃的那些心腹们实际上并没有犯罪,至于之前宗爱给他的那些“证据”,通通都是假的。得知此消息以后,拓跋焘更是悔不该当初,于是整日哭得和个泪人儿一样,并一直都在追悼拓跋晃,且在每次追悼的时候都不停地认错。宗爱知道,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的话,拓跋焘早晚都会砍下自己的脑袋。因此,不如先下手为强!
2月,宗爱顺利刺杀了拓跋焘。可怜一代太武大帝竟死于宦官之手。(注:本次刺杀过程史料未载分毫,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宗爱不仅顺利刺杀了拓跋焘,还做到了神不知鬼不觉,事前事后都无人知晓。这可就难了!杀一个皇帝,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做到无人知晓呢?我不知道,不过却可以提供一个线索。这个线索虽然在正史上根本找不到,不过可是有人说过,说拓跋焘实际上是一个男女通吃的人物)
次日,拓跋焘的尸体被官员们发现。当时,最先得知消息的是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和疋(雅)和薛提。他们恐怕天下人得知拓跋焘暴毙的消息以后会产生动乱,便将此事压了下来,没有公布天下,打算等新的继承人定下来以后再昭告天下。可问题的关键是,立谁呢?按照册立正统的鲜卑传统,是应该立皇长孙,也就是拓跋晃的嫡长子拓跋浚(泛指拓跋濬)为新君的(北魏前三代皇帝,除了拓跋嗣以外都是一些如同汉武帝一般的猛男,甚至连拓跋嗣,在晚年之时都开始对外用兵。可拓跋浚则不同,这是一个和他父亲一样的宽厚仁君,能力更在拓跋晃之上,很有些汉文帝的风采,如果不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的话,他起码也是个S级明君),可问题的关键是,拓跋浚现在才12岁,根本不具备治理天下事的魄力。有辅政大臣辅佐也行!可现在的北魏,谁能当辅政大臣?答案是谁都没有这个资格(有资格的不是隐退了就是病死了,再不就被拓跋焘给弄死了)。于是,几人便将秦王拓跋翰召唤至平城,有意立其为帝。(拓跋翰是拓跋什翼犍的第三子,大概是现在北魏皇室中资格最老的人了)
可薛提却认为拓跋浚是嫡亲皇孙,不管怎么样都不能废黜,不然自己这帮人以后便会成为北魏的罪人,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要知道,多数古人是很有羞耻心的,在乎历史的评价要更胜自己的生命。因此,这件事就这样拖了下来,一时间无法决断。可这么一拖,便拖出了事端。
拓跋翰,这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也是一个杀伐果断,嫉恶如仇的人,这种人自然是看不上宗爱这等国家蛀虫。所以两个人一向不和。宗爱知道,如果让拓跋翰上了皇位,自己也是个死,所以,这个祸害北魏的家伙又开始行动了。
在一众诸侯王中,和宗爱关系最好的人便是南安王拓跋余(拓跋焘之子,拓跋晃的弟弟。评价:啥也不是),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还是性命,宗爱都必须要把拓跋余扶上高位才行。因此,宗爱秘密将拓跋余弄到平城,又从小门将他引入了皇宫的密室当中。而当这一切都做完以后,他开始行动了。
次日,宗爱假传赫连皇后之命,召见兰延等人。兰延这些人不知道拓跋焘就是这个宦官杀的,还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半点儿威胁的人,便随宗爱进入了皇宫。可就在一众人进入皇宫之时,宗爱之前埋伏的刀斧手却突然窜了出来,一下子便将这些朝中高官全都给剁了。之后,宗爱马不停蹄,再率这些刀斧手闯进了拓跋翰的屋子,也将这个战功卓绝的诸侯王给剁了。最后,朝中再也没有能阻碍宗爱之人,这个宦官便就立了拓跋余为新任皇帝。这,便是北魏第四任皇帝了。那么这个叫拓跋余的又会带领北魏走上一条什么道路呢?我们拭目以待。
550
5.2祸乱之苗
公元452年3月,成为北魏第四任皇帝的拓跋余册封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中秘书中外大都督,让宗爱成为了真正军政大权一把抓的北魏第一权臣!可以说,这个册封下来以后,整个北魏就是宗爱爷爷余是儿,至于其他的大臣,则啥也不是,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北魏,这个北方最为强大的政权,估计马上就会土崩瓦解了。
同月,拓跋焘驾崩,一个宦官掌握了整个北魏的消息传至建康。刘义隆听说此消息以后大为振奋,遂再起北伐之念。可因为之前的惨败,使得刘义隆不敢轻举妄动,便召开廷议,和众位大臣共同商议。
当时,很多官员都赞成了刘义隆的这个建议,那些心理怀有疑问的官员见刘义隆兴致正浓,也不敢提出反对的意见,只能沉默不语,只有太子中庶子何偃站出来道:“之前,因为魏国的侵略,致使整个淮河、泗水几个州郡都受到了巨大的创伤,至今都不能恢复。所以这时候正是趁着北魏混乱之时发展国力的最好时机,怎么还能轻言战事呢?”
何偃说得对吗?别人怎么想的我是不知道,不过刘义隆肯定是不想这样做,于是他断然拒绝了何偃的提议,当场决定征伐北魏。
5月,刘义隆向天下下达北伐诏书,然后便命萧思话统帅数万大军向碻磝发动攻击,同时又命鲁爽、鲁秀、程天祚率荆州军四万向许昌、洛阳方面发起进攻。然而这还不算完,在前两路大军派出去之后,为了能取得最大的战果,刘义隆还命雍州刺史臧质率本部兵马向潼关进军。然而,就在数路大军开始往北而伐之际,刘宋的内部又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刘宋的一众诸侯王中,有一个汝阴王叫刘浚,他是文帝刘义隆的次子。当初,潘淑妃生下刘浚的时候便被封了王,这种待遇甚至在元皇后生了嫡长子刘邵的时候都没有。元皇后嫉妒,非常嫉妒。所以开始怨恨,每天都怨恨,这久而久之便成了怨妇,再久而久之便因为抑郁成疾而病死了(当然了,这其中肯定是还有很多别的事,不过史书没记的咱也就不猜了,大家基本也都明白)。至是,潘淑妃开始掌握后宫的权柄,一时风头无二。
基于此,嫡长子,也就是太子刘邵对潘淑妃和刘浚非常痛恨,敌意那是相当浓厚。刘浚呢?害怕刘邵上位以后会直接将自己给弄死,便极力讨好刘邵。
在我上学的时候,男生追求女生,只要有一颗死不要脸的精神,不管多么漂亮的女生你都有到手的可能。且这个东西不但对女人好使,男人对男人,也同样没有难度。
最开始的,刘邵对于刘浚的刻意接近是非常厌恶和抵触的。可架不住这厮天天围在自己身边,左一句大哥右一句您吩咐,这就把刘邵给砸蒙了,且在这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之间的关系也就逐渐好了起了。当时,在建康一带有一个叫严道育的著名女巫。据说这个女巫自称能不食人间烟火,并驱使鬼神做事。古人愚钝,上到权臣下到官宦对于鬼神之事都非常相信,所以这个叫严道育的女巫得以成功骗取了人们的信任,在建康的名头也就慢慢打开了。最终,一般人请她做鬼神之事啥的她都不去,那架子,拿的叫一个高。
时,刘宋东阳公主刘英娥有一个叫王鹦鹉的婢女,这个婢女不知道是不是之前就已经和严道育串通好了,总之她向刘英娥推荐了严道育,说她能找来严道育来帮助刘英娥。当时,正是严道育最火的时候,刘英娥一听王鹦鹉能将严道育请来,那叫一个高兴,于是立即答应了王鹦鹉的提议。而等双方见面以后,严道育直接便道:“公主也不用说什么来试探我的才能了,您得天独厚,善良高运,神明早已经对您情有独钟,估计这几天就会降下宝物来赏赐您。”
入夜,就在刘英娥躺在床上准备睡觉之时,突然看到了一道金光在自己的房屋中闪过。并在飞到一个箱子里的时候就消失不见了。见状,刘英娥大喜,赶紧将那个箱子打开,却看到里面放着明晃晃的两颗宝珠。自此以后,刘英娥算是被严道育给折服了,并且还将严道育推荐给了刘邵和刘浚。而这三个兄妹打这以后每过几天都会和严道育见一次面,以此来祈求神明的好处。并且要是讨厌谁了,就会请严道育制作草人来实行诅咒。
本来这一切做得都很隐秘,局中人也都相安无事。可因为一个人的死,却最终使得他们的图谋全都暴露了。
本年,公主刘英娥不知得了什么怪病,竟然没几天就死在了家中。王鹦鹉是刘英娥的家奴,主子死了她自然是要出嫁。但刘浚唯恐他们的巫蛊活动泄露出去,便动用关系,将王鹦鹉嫁给了自己的家奴沈怀远。可让刘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问题的关键就出在了这里!
那王鹦鹉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在做家奴的时候曾经和一个叫陈天与(参与巫蛊事件的人之一,身份未知,不知是家奴还是官员,不过家奴的面儿更大一点)的人私通过。嫁给沈怀远以后,她害怕过去的奸情败露,便找人将陈天与给杀了灭口。可陈天与的死却刺激了另外一个人,导致所有的事情都失败了。他便是陈天与的哥哥陈庆国。
因为巫蛊害人的事情极少有人知道,而他们兄弟两个便是这其中的二人,如今自己的弟弟死了,那么下一个死的是谁?这不言自明嘛!所以把所有事情都误解了的陈国庆,每天都担惊受怕,最后把心一横,竟然将此事的前前后后全都告诉了刘义隆。刘义隆闻言后立即派人逮捕了王鹦鹉,并在王鹦鹉家中发现了二百多封信件(这些信件大多是刘英娥、刘浚、刘邵和严道育之间串联的内容,甚至还有的信中说刘义隆是个老东西,马上就要死了等等)和无数刻着名字的草人,而这些草人上的名字无不是当时身份显赫的存在。所以当刘义隆看到这些证据以后勃然大怒,然后便将所有参与此事或者与此事有关的人全都给杀了(罪魁祸首严道育提前跑了,没抓到)。
可刘浚和刘邵,刘义隆却没有动。为什么?刘邵是当朝太子,在朝中党羽众多,一旦动他,国家将会陷入动荡。至于刘浚,这是刘义隆很喜欢的孩子,从个人感情上来讲,刘义隆不希望他出事。人老便会变得更加重视亲情,所以哪怕刘义隆知道了这些龌龊之事,但还是没有动二人,准备再给二人一次洗心革面的机会。可让刘义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不惩罚反倒使得二人更加惊恐,这心中便多出了一些其他的心思。
551
5.3圣皇上位
这些宫廷之中的龌龊事我们先放一放,再将目光转向北方战线。
公元452年8月,刘宋张永一路军开始对碻磝发动进攻,结果攻击一个月都毫无建树。至于其他两路也是推进缓慢。荆州军方面更是草草应付,完全不去前线拼命。所以这三个月以来,刘宋北伐没有获取半点儿战果。
9月,战况是还如此,这时间眼看就要再到冬季,而一旦等时间到了冬季,就又到了魏人最强大的时期,那时,很有可能会被魏人反击,所以无奈的刘义隆只能下达全军撤退的指令。因此,本次讨伐北魏的战役便就这样无疾而终了。
事后,刘义隆愤愤和朝中官员道:“早知道这些吃干饭的东西(出征将领)如此懦弱无能,我真恨自己没有抽刀在他们背后督战!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再看北魏。
话说那拓跋余即位以后,认为自己上位不合法度,便整日没有节制地重赏满朝文武,以此捞取人心。而拓跋余自己呢?也不知道上进,而是整日声色犬马,从不过问国家大事,所以北魏开始腐败,本来堆满了钱的国库那是一天天肉眼可见在消失。至于宗爱,这个没有根的东西,他身居宰相高位,总管全国政军大权,可却一天天不干正事,还经常对文武百官们呼来喝去,其嚣张已经到达了极致。
最开始的时候,他还知道对拓跋余尊敬,可如今,拓跋余也不在他的眼中,经常被他“批评教育”,所以拓跋余又恐惧又愤怒,这便准备一点点地削掉宗爱的权利。岂料宗爱在宫中耳目众多,没等拓跋余实施这项计划便已经泄露了,于是愤怒的宗爱又生出了杀掉拓跋余的想法。
公元452年10月,拓跋余去东庙参加祭祀活动,结果刚刚进入大门,便被宗爱派出的刺客给弄死了。这之后,宗爱封锁消息,所有知晓此次事件的士兵和将官都不能出皇宫,所以知道拓跋余已经死了,并且能自由出入皇宫的人只有一个叫刘尼的羽林郎中。而巧的是,这个刘尼既是宗爱的心腹,还是一个爱国的人,所以当即便建议宗爱能拥立最正统的拓跋浚为新皇。
可宗爱一听这话却像炸了毛的猫一样,指着刘尼便骂道:“你他X的是白痴吗?!我间接弄死了他爹!弄死了他爹!!!懂吗?!!!”
刘尼:“可,可现在这种时候除了立皇孙以外还能立谁呢?”
宗爱:“管他X立谁?总之不能立拓跋浚,这事儿你就不要管了,过一段时间我随便去拉一个废物来做皇帝就好,这样也不会动摇我的地位,管他国家好坏。”
这话一说,刘尼不再说多什么,而是默默退了出去。可这之后,刘尼却立即找到了殿中尚书源贺(北魏文武双A名将、名臣,鲜卑秃发‘遗孤’,当时,主要负责统领宫中禁军的就是刘尼和源贺)和南部尚书陆丽,将这些事情告诉他们以后捂着头道:“宗爱拥立皇帝而后又杀之,来来回回好像杀鸡宰狗一般,如今又不让正统的皇孙登基,如果继续这样乱搞下去的话,国家很快就要完了,你们说到底怎么办才好?”
然,就在刘尼不知如何是好之际,源贺却冷漠地道:“怎么办?杀了就完事了,不过一个宦官而已,他又有什么能耐?”
这话一说,刘尼和陆丽明显一愣,然后看向源贺道:“可宗爱手握重权,我们如何杀得?”
源贺:“哈哈哈!!他是手握重权,可谁又听他的?宫中禁卫全在我等手中,负责京畿守兵的将军让他当狗一样呼来喝去,我问问你们,谁又肯听他的?所以我们根本不用去管他,直接迎奉皇孙为帝,然后杀了他便是!”
是呀,有时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其关键就是看你果不果断,够不够快。而就在源贺定下了这个办法以后,三人不再迟疑,当即便开始执行。
首先是源贺,这个能人直接便将宗爱囚禁,然后戒严整个皇宫,不允许出入。至于刘尼和陆丽,则直接将皇孙拓跋浚迎接入宫。
次日,天空刚微微发亮,拓跋浚就在刘尼和陆丽等一众禁军的拥护下进入了皇宫,一路上,所有禁军在高声吼着:“宗爱谋杀了皇帝,大逆不道,现在,嫡皇孙已经继承了皇位,宣大臣们前往觐见。”
于是官员们急匆匆在家穿衣服便往皇宫中赶。而宗爱的那些朋党们则纷纷逃散,不敢再留在京中,因为他们知道,现在的宗爱肯定已经被擒甚至被杀了,而这些人少了宗爱以后根本成不了大事。
公元452年10月,皇孙拓跋浚正式继承皇位,是为北魏第五任皇帝——魏文成帝。其上位以后,立即将宗爱举族杀尽,然后宣布天下大赦,以此来安定人心。那么这个有“小圣皇”绰号的拓跋浚又会带领北魏走上一条什么道路呢?
我们马上就会知道了。
552
5.4刘宋巨变(上)
公元452年11月,北魏陇西郡匈奴各部听说北魏新上任的皇帝是一个连十五岁都不到的孩子,于是纷纷造反,吵着闹着要独立。消息传到平城以后,拓跋浚高度重视,因为他知道,每个年少的皇帝继位以后都会面临这种事情,而关键就是能不能在第一波造反之时迅速的平定。如果平定了,那么万事无忧。可如果没有平定或者迁延日久,那接下来的造反就会如同春雨一般连绵不绝。因此,拓跋浚立即从平城调集最精锐的骑兵团,配合关中部队对陇西造反的各部匈奴发动攻击。结果,只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所有的叛乱便被尽数平定,那些背叛的部族都被打散分往北魏的各个地区,使得他们从此再无法组织大规模的叛乱。而自此以后,也让这天下人都看到了,他拓跋浚有的,并不只是年少而已。
12月,魏国各地百姓纷纷上表请愿书,希望拓跋浚能恢复佛教在北方应有的地位。而朝中各个官员也是持此态度,认为把持宗教这方面不应该太过严苛。拓跋浚批准,允许全国重新建立寺庙,不过规定要有一个度。什么度呢?就是选择僧人一定要有严格的数量限制,一个州不管多大,僧人都不能超过五十个,所以当时北魏的僧人,那确实都是有一些东西的真正僧人,拓跋浚的举动也赢得了全国僧人的尊重。
同月,拓跋浚开始在北魏进行大规模的人事调动,其举贤任能、调配合理,但凡调配的官员都能很好地完成政务,所以拓跋浚又在极短的时间内赢得了北魏官员们的尊重。
好了,北魏先放一放,再看看刘宋。
话说上一次巫蛊事件暴露以后,严道育这个杀千刀的主谋就一直没有被找到。可刘义隆却不想放过她,所以满天下张贴严道育的头像。最开始的时候,严道育是躲藏在老家的。可随着追查力度的加大,严道育再也躲不了了,于是派婢女秘密往建康去拜访太子刘邵,希望他能帮助自己。刘邵这个糊涂蛋,上一次刘义隆之所以没有处理他,无外乎是想再给他一次机会。这说明什么?说明刘义隆想让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所以如果我是刘邵的话,看到这个婢女一瞬间就会将她擒住,然后送到刘义隆那边去。可刘邵这小子呢?不知道是不是失心疯了,竟然派人秘密将严道育接回了自己的宫中藏了起来。而且这事儿刘浚也有参与,所以三人再次凑到了一起。然后呢?呵,然后严道育躲藏于东宫这事儿还没过多长时间便被有心人给告密了。结果,严道育、刘邵、刘浚三人被统统抓了现行。
见人赃并获,刘义隆大为伤心,然而伤心过后就是愤怒,于是直接杀了严道育,命刘邵和刘浚就待在自己的家中不许外出。
这,不就是软禁吗?
难道这就完事儿了吗?
不,这一次事儿大了。
二人被囚禁的消息传到潘淑妃(就是刘浚他老娘)耳中以后,潘淑妃找到了刘义隆,抱着他的大腿请求原谅,可刘义隆却一脚将她踢开,转身便走了,之后再没有半点儿言语。潘淑妃知道,这次的事情怕是没有那么容易就能了了。刘邵的太子之位是肯定保不住了,至于他的儿子刘骏,整不好都有被弄死的可能。而皇子长大后母凭子贵,如果自己的儿子都被弄死了,她还能有什么好下场?所以,潘淑妃慌了,直接找到了刘浚,一边痛哭一边骂道:“你上次和严道育一起瞎整,皇帝都原谅了你,你怎么还敢和太子串通在一起搞事情。现在皇帝已经愤怒到了极点,我都跪下求他也无法平息他的怒火,这事,你说该怎么办!”
潘淑妃哭得是撕心裂肺,可刘浚呢?就好像没心一样,一把挣脱母亲的手,眼神阴狠地道:“男子汉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你放心,这事不会连累到你,再说,谁死还不一定呢!”
16日,刘义隆终于决定废黜太子,并弄死刘浚,所以事先和侍中王僧绰(刘宋驸马,颇有谋略)商议了一番,并让王僧绰找寻汉魏以来废除太子的资料。事后,刘义隆又将当朝权臣,自己的心腹,尚书仆射徐湛之和吏部尚书江湛找了过来,共同商议立谁为太子。当时,热门候选人有这么几个。他们分别是武陵王刘骏(因为不能讨得刘义隆欢心,所以到现在还坐镇藩镇,不过手中拥有强大的兵力)、南平王刘铄以及随王刘诞。其中刘铄的妃子是江湛的妹妹,随王刘诞的妃子则是徐湛之的女儿。所以江湛鼓动刘义隆立刘铄为太子,徐湛之则忽悠立刘诞为太子。于是,二人争论不休,一时之间无法决定到底应该立谁。而在一旁的王僧绰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直接站起来道:“册立太子这件事情应该由陛下自己来下决定,但不管立谁都应该马上定下来,不能再拖延了。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类似于这等大事,都要以最快的速度来进行,不然等消息泄露出去,那么朝廷很有可能会发生动乱。这种事情以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还请陛下能快刀斩乱麻!不要再有丝毫犹豫。”
说得对吗?太对了!可刘义隆却是摇头微笑道:“你这个人是一个可以决断大事的人,可是,选择新任储君是一个国家最重大的事情,绝不能草草决定人选,所以还是需要小心谨慎才行啊。因此,选定继承人这件事还要再商议商议。”
王僧绰:“陛下够谨慎,但如果真等到灾祸来临的时候,还希望陛下不要后悔才好。”
这话一说,刘义隆终于是生气了,于是一声冷哼便转身而去。当众人都走以后,江湛和徐湛之拦住了王僧绰,并埋怨道:“你难道不觉得刚才说话有点儿太直了吗?”
王僧绰:“我也很遗憾啊,很遗憾你们两个人之前对陛下如此的不直切。储君人选如果不能马上定下来的话,国家很快就要出乱子的你们知不知道!”
那么真的会出乱子吗?会!一定会!
553
刘宋巨变(中)
公元453年正月,有心人发现,一些在外地的诸侯王纷纷走进了建康皇宫,很明显,这是刘义隆要开始对这些诸侯王进行考核了。可通过种种考核,刘义隆悲哀地发现,这些诸侯王中没有一个能入得了他的眼。也就一个刘宏勉强还像那么回事儿。可因为刘宏的位次很靠后,刘义隆又担心会有人不服,所以这事儿又拖延了下去。于是在迁延日久之下,刘浚便产生了怀疑,于是请母亲潘淑妃为他打探。结果,打探回来的情报就是,刘义隆准备杀了刘浚,废了刘邵。
刘浚闻讯惊怒非常,便立即将这件事告诉了刘邵。最终,通过反复商议,二人发现,好像除了造反这一条路以外就再也没有活路。于是,二人心一横,反他X的!
那么,这两个人拿什么来反叛呢?
我只能说,他们底气很足。
当初,刘义隆认为皇室的力量太过强大,唯恐内部发生政变,便特别加强了东宫,也就是太子的私人卫队,甚至士兵的数量和羽林军都不相上下。并且刘邵也是一个非常勇猛善战的人,所以他起事成功的概率是非常大的。而这,也就是刘邵的底气。不过刘邵还有一个顾虑,什么呢?毕竟这一次要弄的是 ,虽然下面的人都是自己的卫士亲兵,可要是弄皇帝的话,这些人也未必肯效死命。基于此,为了能增强这些士兵对自己的忠诚,刘邵天天都宴请这些大兵们,并且给其很多钱财赏赐。因此,这些士兵们一个个叫抓的要为刘邵效死命,永远不会背叛。
可这么大的动静又怎么能瞒得住呢?果然,这边刘邵还没行动呢,他这些天来的行为便被王僧绰所知晓,于是立即将刘邵这几天来的举动全都汇报给了刘义隆,让刘义隆务必要小心自己这个儿子。可刘义隆呢?根本没将他的话放在心上。因为刘义隆有信心,自己这个儿子是绝对不敢反叛自己的,哪怕他有那个心,也绝对没有那个胆。
结果,刘义隆悲剧了。
数日后的一天夜里,刘邵突然将自己的士兵全都召集在一起,然后在他们面前痛哭道:“陛下听信谗言,要把我治罪废黜,我自认为并没有什么过失,只不过是被陛下身边的奸臣冤枉罢了。明天一早,我要带领你们做一件大事,这件事做成了,我不但会无罪,还会成为真正的皇帝,到那时,你们每个人的功劳我都忘不了,希望你们能帮助我成就大事。”
大事?什么大事?!在场众人没有傻子,这么露骨的话他们怎么可能听不出来?于是一个个愣在当场,一时之间无人敢回答。
眼看再拖下去就要盖棺定论,刘邵的心腹将官袁淑和萧斌实在是忍不住了,便站出来答道:
“dian下,当今bi下可是您的父亲啊,这种事,这种事从古到今都是罕见的,您可一定要好好考虑一下再做决定啊。”
话毕,刘邵勃然大怒,以一种极其阴沉的眼神看着二人,就那么看着,一言不发。萧斌被这种阴冷至极的眼神看怕了,于是赶紧道:“我们只不过是说出了心里话,不过殿下一定要这样做的话,我们当然会全力执行您的命令。”
“胡说八道!”
萧斌话音刚落,袁淑便站出来怒骂道:“萧斌!你不要胡说八道,你以为殿下是真的想这样做吗?!不是这样的,殿下小的时候就得过疯病,现在只不过是旧病复发,胡说八道罢了!你们都不要……”
“你给我闭嘴!”
怒了,刘邵真是怒了,于是看着袁淑,然后以一种极其阴冷的口吻道:“别的话你都不要说,我现在就问问你,你说!我的谋划能不能成功?!”
袁淑:“现在您手中有兵,且陛下还没有对您防备,所以起事的话必定成功。但我担心的并不是这个,而是担心起事以后!这种事情,是被天地所不容的,您如果能老老实实呆着的话,还能安度余生,可如果一定要做下去的话,您不但后果难料,以后的史书又会如何写您?所以哪怕是有这种想法,也还请殿下能够赶紧收回!”
可话音刚落,左右将官便赶紧将袁淑拉了出去,并一边往外拉一边在旁边小声道:“我的袁将军,你可就不要再说了!这种事情已经决定了,又如何能够半途而废呢?你想要找死也不是这个找法,你赶紧回去吧!”
就这样,刘邵政变之事盖棺定论,再不更改。
本月21日,皇宫宫门刚刚打开,刘邵便领着卫兵进入其中,并给羽林军自己伪造的诏书,声称是奉皇帝之命要进宫讨伐叛逆。羽林军不知道事情的真假,又见刘邵人多势众,便没敢阻拦,就这么放刘邵进宫了。而进入皇宫以后,刘邵根本不管其他,率军便直奔刘义隆的寝宫而去。
刘义隆前一天和徐湛之商议政事,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商议完,所以这时候的他还是醒着的。不一会儿,伴随着磅的一声巨响,一名将官突然踹开了寝宫的大门,举着刀便冲刘义隆而去。刘义隆一见此景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于是赶紧举起身旁的小茶几来抵挡刀剑。那名将官见此,欻欻两刀便将刘义隆的手指全都砍了下来。刘义隆吃痛狂叫,茶几也掉到了地上。那将官见状又是一刀,直接将刘义隆的脑袋砍了下来。徐湛之见状大惊,想要顺着窗外逃走,可现在整个寝宫都被包围,他又能逃到哪里去?所以也被乱刀分尸。
这之后,刘邵开始血腥屠杀,在宫中这些人,但凡和自己有仇的,或者掌握兵权又不是自己人的,基本全被这货给杀了。当然,这里面也包括江湛。所以在江湛被抓获以后无不悲痛地道:“我们都是蠢猪啊,当初为什么就不听王僧绰的建议呢?”
554
刘宋巨变(下)
需要提及的是,本次政变,刘邵在后宫也杀了一个遍,这其中自然就有刘浚的母亲,也就是潘淑妃。
现在,刘浚正带着一部兵马驻扎在西州(这也算是二人相互留的一条后路吧),对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威胁,而自己杀了他娘,他还会忠于自己吗?答案是肯定不会,所以这时候应该马上将刘浚从西州召回,进而杀之!所以刘邵在办完这些事以后立即命人快马加鞭前往西州宣刘浚入京觐见。
时,西州,一名将官急匆匆地闯进了刘浚的议事大厅,并焦急道:“大,大王,据探子来报,宫中哗变,喊杀声不断,而宫门到现在都还是关着的,所以怀疑是太子谋反,且还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结果。”
刘浚听后,假装大吃一惊,然后和一众文臣武将道:“事态已经发展到了这种地步,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其中一名将官站出来道:“启禀大王,这种时候,我们最应该做的便是先一步占领石头。如此,太子政变成功,我们可以据石头死扛,他政变失败,我们也不会损失什么。”
话毕,又有一名将军站了起来道:“现在,宫内发生了巨变,我们还不知道陛下的安危,凡是属于臣子和儿子的,都应该立即前去援救,怎么能在这种时候困守一个石头孤城呢?”
救?救什么救?!这事儿就他X有我一份儿。所以刘浚当即否决了此事,改为往石头等待消息。而那边刘浚刚刚到达石头,刘邵的使者张超便来到了石头,并召唤刘浚赶紧返回建康。
见张超已来,刘浚赶紧将张超拉到内室,询问大事有没有成功。当得知所有的谋划都已经成功以后,刘浚哈哈大笑,然后便骑着马准备和张超前往建康。
当时,很多将官都劝刘浚不要去,毕竟那刘邵现在已经成为人人喊打的叛国贼,可刘浚哪管那些,直接便骑上马准备走人。这时,王庆又拦住了他劝谏道:“大王,太子反叛,天下人怨恨愤怒,在这种情况下,太子的势力不过几日便会被撕成碎片!现在你去建康拜见他,其结果只有两个,第一,被太子所杀。第二,一段时间以后被义军所杀。所以不管怎么样,你的结果都好不了。既然这样,您为什么还要去呢?”
这话说得实在、真切!可刘浚这个白痴,现在就一门心思投奔他那个弑父的哥哥,所以不管谁说什么都不管用,这傻子就毅然决然地返回建康。而等回到建康以后,刘邵第一件做的事就差点儿将刘浚吓蒙。
那刘浚回到建康以后,刘邵立即召见了他,并单刀直入道:“潘淑妃已经被乱兵所杀,你有什么想法。”
话毕,就用阴狠的眼神一直盯着刘浚,只要这小子的表情有哪怕一点的异样,他都会第一时间将其斩杀。可结果,却让刘邵大为震惊。只见刘浚好像没事儿人一样,微笑着对刘邵道:“她死了吗?呵呵,这正是我所期望的,陛下杀得好!”
刘邵不管怎么说也当了二十多年的太子,阅人无数,所以对自己的相面之术颇有信心,可怎么看刘浚这表情都不像是装的。天哪,难道这世界上真的有如此丧心病狂之人吗?刘邵不敢想下去了,同时也没有杀了刘浚的必要了。就这样放过了他,刘浚也因此捡回了一条性命。
次日,刘邵又将拥有兵权的大将军刘义恭和拥有政权的尚书令何尚之囚禁在了宫中。之后,下诏满朝文武前来拜见。结果呢?建康官员上千人,来的只有寥寥几十人,并且整个建康到处都能看到对刘邵口诛笔伐之人。刘邵因此大为恐惧,宣称自己得了重病从此呆在自己的寝宫不敢出去,并且手持佩刀,整日将宫中的灯火点得通明。
22日,刘邵在寝宫下诏,封萧斌为尚书仆射、领军将军,何尚之为司空。又命心腹带兵镇守石头,命征虏将军刘义綦带兵镇守京口。
做完这一切之后,刘邵进行了又一轮的人事变动,凡是任命的官员无不是刘邵心腹。不过这里面有一个人却是例外。便是之前献计早早册立太子的王僧绰了。
因为刘邵不知道王僧绰也参与了之前废掉他的计划,还以为这小子是自己这一系的,所以也封他为吏部尚书。可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谁都无法避免。
公元453年3月初,太子刘邵杀掉刘义隆的消息传到各个地方。时,武陵王刘骏正屯兵在五洲,闻听此事以后立即有了出兵讨伐刘邵的想法,可他并不是那么太通军事,所以将沈庆之召唤过来询问此事的成功率。岂料沈庆之闻听以后立即赞成道:“刘邵所依靠的将军都是一些废物,根本不堪重用。至于被委以重任的萧斌更像个妇人一样软弱。而东宫那些跟随刘邵行事的人也都是被逼迫而行之,和他一条心的绝不会超过三十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大王出兵征伐,必一举而胜,不存在输的可能。”
于是,刘骏往攻建康之事盖棺定论。而这件事很快便传到了建康,刘邵闻听以后大恐,于是写了 让人偷偷送给沈庆之,信上的大致意思是:“只要你沈庆之为朕杀了刘骏,那么朕就会重用你,让你成为这个刘宋最大的权臣。”
这话说得诚恳好听,可沈庆之一看就知道这是刘邵的离间之计,估计这时候自己收到刘邵信件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刘骏那边去了吧?所以沈庆之没有半点儿耽搁,收到信以后便直接去面见了刘骏。
果然,这时候的刘骏已经得知了此事。沈庆之是什么人?手下精兵强将无数,是现在整个刘宋最能带兵打仗的将领,他刘骏就是有一万颗脑袋也不够沈庆之砍的。所以得知此消息以后刘骏非常害怕,惶惶不可终日。正巧这时候沈庆之来拜见自己,刘骏就认为沈庆之是来杀自己的,所以根本不敢见他,就以生病为由拒绝见面。
见状,沈庆之知道,刘骏这是对自己生疑了,于是不管卫兵的阻拦,直接闯了进去。一见这场面,刘骏更是断定了沈庆之要弄死自己,于是对沈庆之狼哭鬼嚎,请求沈庆之暂且饶他一命,让他去和老母诀别以后再杀自己。
这他X都哪跟哪,沈庆之极其无语,遂将刘骏扶起,无不悲痛地道:“我承受先帝厚恩,怎么可能会背叛您呢?今天这事很明显就是刘邵的离间之计,殿下何故对我防备到如此地步?殿下放心,我一定会辅助您消灭刘邵,此誓天地可鉴,还请殿下不要再怀疑末将了。”
一听这话,刘骏长长呼了一口气,然后直接给沈庆之跪了下去,并磕头道:“国家能否复兴全靠将军,我在这给将军磕头了。”
如此,二人推心置腹,再没有什么猜忌,征讨刘邵,正式提上日程。
555
5.5讨伐刘邵(上)
公元453年3月,沈庆之下令全军抓紧训练,进入临战状态,这是马上就要攻击建康的节奏啊。时,刘骏手下有一主簿见状,觉得现在并不是最佳时机,便在一次军事会议中道:“如今,天下各个地方军还不知道我们即将举义,所以孤掌难鸣。不如先发布通告,等部队全部会师以后再行进军,这样才能把握一些。”
岂料话音刚落,沈庆之便怒声道:“什么叫联军?!行动缓慢、勾心斗角、各自为政,这就是联军,如此军队,就是人数再多又有什么用?!如今刘邵刚刚篡位,人心不附,正是做大事的绝佳时机,在这种时候,连黄毛小子都能成事,你却告诉我延缓进军?!你想死吗?”
话毕,沈庆之就要抽刀砍了这个主薄。见状,刘骏赶紧为主薄求情,并让主薄撒愣给沈庆之道歉。沈庆之也不好驳了刘骏的面子,便没有动这个主薄,同时对刘骏道:“殿下,治理国家、整顿人心,这个您在行。可行军打仗、排兵布阵,这却是我的强项,所以希望殿下能将手中的士兵都交给我指挥,如此便能以最快的速度取得战果,不知殿下觉得如何?”
如何?刘骏想都没想,直接便将所有的军队全都交给了沈庆之,他现在对沈庆之已经是百分之百信任。而沈庆之呢?只用了十天的时间便将全军内外事务处理妥当,使得部队令行禁止。当时,人们都将这支军队称为神军,沈庆之更是被称为神将。
3月17日,沈庆之拜见刘骏,以一种极为坚定的口吻道:“殿下,所有准备均已就绪,可以行动了!”
刘骏见状,直接召集军队,并在所有人面前誓师,然后命沈庆之率军往建康进击。
数日后,刘骏举兵的消息已传遍长江以南。当时,南谯王刘义宣、雍州刺史臧质都不接受刘邵的册封,所以当听说刘骏起兵的消息以后尽皆响应,并劝刘骏登基称帝,成为刘宋新皇。
与此同时,身在健康的臧敦(臧质的儿子)听说父亲起兵的消息以后慌忙逃出建康,意图前去投奔父亲。时,建康中人还不知道臧质这些地方大员已经响应了刘骏,刘邵怕消息传开以后引起恐慌,便欺骗百官道:“臧质是皇亲国戚,有功之臣,对朕也是忠心耿耿,正要帮助朕一起治理这个国家,可他的儿子却要逃离建康,这可真是让人费解,让出去追的士兵们告诉他,就说朕说的:‘赶紧回来,朕还会让他们官复原职。’”
结果,人被抓回来了,象征性打了一顿板子以后便官复原职了,非但如此,还多给了很多赏赐。可这有用吗?卵用没有。
24日,刘骏大军抵达寻阳,中途没有受到半点儿抵抗。
27日,刘骏向四方发布檄文,希望全国所有地方官员都能和他共同推翻刘邵。而各州接到檄文以后也确实纷纷暴起响应,南谯王刘义宣和臧质更是在这期间率本部兵马成功与刘骏完成会师,进而向建康进军。
消息传到建康以后,刘邵迅速布置,遂命兖、冀二州刺史萧思话为徐、兖二州刺史,启用张永为青州刺史,想用他们来抵挡即将而来的侵袭。可转过头来这些人就带着自己的部队投奔了刘骏,因为他们在刘邵身上看不到半点儿胜利的希望。见状,刘邵万念俱灰,可他依然没有放弃希望,又写信给各地的诸侯王,劝他们来帮助自己,并承诺了相当多的好处。而这些诸侯王也没有人愿意帮助刘邵,只有隋王刘诞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有想听从刘邵的想法。
可就在这个愚蠢的诸侯王刚要做出作死之举的时候,参军沈正却站出来道:“国家这次的灾祸,是开天辟地以来都少有发生的。现在,长江以东的精锐部队倡导着国家大义,向全国发出号召,又有谁能不去响应呢?在这种情况下,刘邵是必败无疑的,如果我们在这时候响应他的号召,那么结果必然是身死道消,还请殿下千万不要行如此愚蠢之举。”
话毕,刘诞的冷汗是哗哗地往下流,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进而道:“你说的有道理,那我就静观其变,等胜负确定之时再出兵往征建康。”
沈正:“这也不行!从古至今,天下还从未出现过无父无君的国家。如今,正是刘邵在道义上最站不住脚的时候,这种军队,必定一击即溃,我们没有失败的可能。所以现在必须立即出兵支持刘骏,如此,大事以后我们才能好。殿下要知道,雪中送炭永远都要比锦上添花好上百倍!”
话毕,刘诞频频点头,算是彻底认可了这种说法。于是,各地诸侯王又都纷纷起兵来帮助刘骏,大局可谓定矣。
4月,联军十二路兵马越发逼近建康,刘邵已岌岌可危。最开始,只有刘骏宣布起义之时,建康便已经陷入了恐慌之中,可刘邵却像没事儿人一样,满不在乎地和朝臣们道:“你们只需要帮我整理文书就可以了,不用担心战场上的事情。如果贼寇真的来进犯,朕一个人就能将他们统统打败,只怕是贼寇不敢前来罢了,哈哈哈哈。”
如今,“贼寇”真的来了,而当初那个“勇猛无比”“豪言壮语”的刘邵呢?反而开始害怕了,于是将正在休假的将士们全都召集了起来,将淮河南岸的百姓全都迁徙到淮河北岸居住,又把建康所有的王公大臣全都聚集在建康城内,还强迫江夏王刘义恭至尚书下舍,把刘义恭的几个儿子都软禁在了宫中。这还不算。几日以后,刘邵又将刘骏、刘义宣在建康的儿子们全都抓了起来,还打算将雍、荆、江三州将士留在京城的家属全都杀死。其手下官员见状,立即劝谏道:“陛下不可啊!从古至今,凡图大事者,都不会念及自己的家人,而且叛军很多都是被逼无奈才这样做的,实际上并没有对陛下有不敬的想法。可如果陛下将他们的家人都给杀了,那么这些人反叛的意志就会更加坚定,所以陛下决不可这样做。”
刘邵认为他的话很有道理,便不再追究那些普通士兵们的家属。
16日,刘骏主力大军到达南洲,之前还宣誓效忠刘邵的官兵则陆续前来投降。可就在联军形势一片大好之时,却突然出现了意外。
556
讨伐刘邵(下)
公元453年4月17日,刘骏突然身患重病,病重到不能下地走路的程度。刘骏知道,现在正是大事最关键的时候,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士兵们知道自己身患重病,不然军心便会涣散,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大势就有可能瞬间垮掉。于是,刘骏找来一个叫颜竣的心腹来伪装成自己,代自己处理一段时间的军政。那颜竣不但是刘骏的心腹,长得更是和刘骏极其相似。更重要的是,这家伙能力也不低,演戏还好。据史料所载,颜竣代替刘骏以后,政务被其处理得井井有条,甚至连每天为刘义隆哭丧都极其相像,竟然没有半个人能看出这是颜竣伪装的。因此,一直坚持到刘骏能下地走路,这件事情都没有败露。
21日,联军前部将军柳元景(刘骏手下心腹骁将,A-级将帅)到达新亭,之后便停止了脚步,在原地筑起壁垒。
时,新归降的人都劝柳元景不要浪费时间,要火速进攻,因为现在刘邵方面人心不在,正是一举成就大事的最好时机。可柳元景却没有被眼前的形势冲昏头脑,而是耐着性子和手下道:“你们说得不对,道义虽然站在我们这一边,但也不会助我们无往不利。最终决定胜利的只能是战场。现在,全军士气高昂,敌军则畏战势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绝对不能给敌人半点儿可趁之机,因为如果让敌人侥幸获得一场胜利,那么他们那已经濒临灭亡的士气便有可能重振,你们明白吗?”
就这样,众人不再反对,而是各率手下士兵开始建造壁垒。
而就在柳元景开始建造壁垒之时,垒中情况却被敌军龙骧将军詹叔儿所打探到,于是急谏刘邵,希望他能在柳元景壁垒建好之前对其发动总攻,以此拿下开局的胜利。可刘邵呢?这个蠢货,却没有听从他的建议,而是等到22日,柳元景已经将壁垒建好之后才对其发动总攻。
那天,刘邵大军对此壁垒展开了轮番的猛攻,可因为柳元景善于统军作战,又因为其军士气高扬,所以虽然轮番攻击都没有能够抠下一块墙皮。而就在攻击不下,刘邵军士气已经开始减弱之时,柳元景则打开城门,对刘邵之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结果,刘邵大败,带出去的部队几乎尽数被杀。
24日,刘骏主力大军到达江宁,距离建康已经非常非常近了。刘义恭见状,知道刘邵大势已去,便趁夜色偷偷逃出建康,前往投奔刘骏。刘邵因此大怒,将刘义恭在建康的十二个儿子全都给杀了。
25日,形势已越发危急,刘邵、刘浚方寸大乱却没有丁点儿办法,便只能跪在神像面前不断磕头,希望神明能保佑他们不被贼寇摧残。
26日,刘骏大军到达新亭,大将军刘义恭上表劝说刘骏,希望能在此时登基称帝。而刘骏手下的那些文臣武将也皆在此时上表,表示愿意听从新帝的安排,刘骏准奏。
27日,武陵王刘骏正式即刘宋皇帝位,旋即大赦天下,给追随自己的一众文武各赐爵一等。之后,刘骏又任命大将军刘义恭为太尉、录尚书六条事,兼南徐州刺史。
28日,刘骏封南谯王刘义宣为扬州刺史。封随王刘诞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封臧质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封沈庆之为领军将军,封萧思话为尚书左仆射。
30日,刘骏又任王僧达为右仆射,柳元景为侍中左卫将军等等等等……。
总之,这一次但凡支持或者前来帮助刘骏的,刘骏都给予了最大的册封,所以联军凝聚力极高,江南宗族也迎来了新一轮洗牌。
5月,大军继续向建康开进,建康以外的城池纷纷不战而降,所以建康城中一片混乱,官兵和百姓全都往城外跑,就是想投降联军以求得一条活命。
同月,建康城中将军见再也没有获胜的可能,便纷纷带着自己的士兵逃往城外投降。刘邵愤怒至极,好像疯了一般,对那些逃跑的士兵大喊大叫,意图让他们赶紧回来。可现在,谁还搭理这个所谓的皇帝呢?刘浚见状,劝告刘邵赶紧带着自己的金银财宝向北逃走。可当时刘邵已众叛亲离,没有一个人愿意跟着他,所以大量的金银珠宝没有任何人运送,刘邵便抱着那些金银珠宝大哭,不想舍弃。而这一拖,他就没能走成。
次日,联军攻克建康,纷纷闯进皇宫。刘邵怕被乱刀分尸,便躲藏在武器库的井中,结果却被卫士们发现,硬生生拎了出来。刘邵怕极了,于是哭泣道:“天子在哪里?我要和他说话。”
卫士队长:“天子就在附近的新亭,我们带你去见他,你识趣点,不要起什么歪心思。”
正要出城,又在金銮殿前看到了臧质。臧质见刘邵浑身是泥,披头散发,不禁失声痛哭起来。刘邵见状,也哭着道:“这一切都是我的问题,如今落此下场也是上天给我应有的惩罚,老人家您又何必为我这个该死之人哭呢?”
臧质:“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君臣一场,见你如今这种下场,我又怎么能开心得起来?”
见此,刘邵好像找到了活的机会,于是狠狠抓住臧质的衣服哭道:“我刘邵是有罪之人,再不求什么荣华富贵,只求能给我流放到偏远的地区,让我活着,行吗?”
臧质:“主上如今就在不远处的军帐中,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不是我能使上劲的了,您是死是活,只能听从主上最终的裁决了。”
就这样,刘邵被押到了刘骏的大营之中,刘骏也不和刘邵废话,冷冷地问:“找了一圈没看到传国玉玺,我且问你,传国玉玺被你藏在何处?”
事态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刘邵哪里还敢谈什么条件,赶紧道:“玉玺现在就在严道育那里,我知道他在哪里,只要能找到他,就必定能看到传国玉玺。”
话毕,刘骏直接将刘邵关了起来,然后命上千人去捉拿这个妖妇恶女。结果,严道育被抓,玉玺也被刘骏所得。至于刘邵,玉玺到刘骏手中以后,这个曾经的太子已经没有半点儿作用,便被刘骏所杀(连同刘邵的四个儿子)。
与此同时,刘浚带着几十个随从挟持着南平王刘铄逃到了江夏,去投奔了江夏王刘义恭。见到刘义恭以后,刘浚直接便问:“南中郎刘骏现在在做什么?”
他为什么要这么问?其实这就是一种试探,如果刘义恭照着他所说的南中郎往下说下去的话,那么刘浚就有机会策反刘义恭。可结果呢?只见刘义恭用一种极冷的口吻对刘浚道:“皇帝陛下现在已君临万国,哪里来的南中郎?!”
话毕,刘浚蔫了,然后垂头丧气地对刘义恭道:“我现在想走已经走不了了是吗?”
刘义恭:“你说呢?”
刘浚:“我没有杀害父皇,不会被判死罪吧?”
刘义恭:“我不知道,不过可以押你去建康,让皇帝陛下裁决。”
刘浚:“那你觉得皇帝能再给我个一官半职,给我一次效力他的机会吗?”
刘义恭:“这我可说不准,你就跟我走吧。”
就这样,刘义恭带着刘浚往建康行走,可没走多远,不知期间发生了什么事,刘义恭便将刘浚给杀了。(注:有一种说法是刘义恭最开始并没有要杀死刘浚的想法,不过刘骏不想见到刘浚这才让刘义恭在半路上将他给弄死了)
就这样,刘邵和刘浚的首级都被砍下来悬挂在建康城门上,他们的尸体也被拖到市集上暴尸示众。刘邵的妃子殷氏以及刘邵、刘浚所有的女儿、妻妾也都在监狱里被命令自杀。至于严道育和王鹦鹉则被押解到了街上,用皮鞭活活抽打致死。后面,凡是与巫蛊事件有哪怕一丁点儿关系的官员也皆被诛杀,一个都没有留下。
至是,本次大乱才算彻底落下了帷幕。
这之后,朝廷便是一大堆人事任命,但凡本次帮助了刘骏的,尽皆得到了封赏,没有一个落下。可有的官员却在这些任命之中看出了国家潜藏的危机。什么危机呢?南朝,也就是刘宋,这个看起来非常强大的国家,内里事实上已经腐败不堪。其根源无非是过于强大和数量众多的世家盘踞。所以每次南朝出征之时都无法将力量做到集中,因为很多力量都掌握在了这些世家手中。而现在,刘骏还要给南朝增加更多的豪门贵族,原来那些豪族的权利却分毫不减,这不是加大了刘宋毁灭的速度吗?因此,有的官员便建议刘骏能削减豪族权利,逐渐做到中央集权。可刘骏呢?根本无法做到,他现在能做到的,或者说他现在想要的,只有四平八稳而已。而事实证明,刘骏这种做法在短期内是正确的,因为就在他即位以后,叛变马上随之而来。
557
5.6刘义宣之乱(1)
刘宋江州刺史臧质,这小子从很久以前就认为凭自己的聪明才智足以成为一代枭雄,统治一方。所以在刘邵杀刘义隆之时,臧质便有了割据一方的打算。他认为,荆州刺史、南郡王刘义宣虽然在荆州有强大的势力,但本身却昏庸无能,容易受人控制,所以在刘骏蠢蠢欲动之时臧质便打算拥立刘义宣为皇,并等刘义宣成事以后再推翻他。岂料刘骏的速度要比他们更快,没等这帮人自立刘骏便已经成为了盟军之主,并在不久以后宣布称帝。所以二人虽心有不服,却依旧没有闹独立。
等刘邵被斩之后,刘义宣和臧质的功劳都是第一等的,所以得到了刘骏很大的褒奖。但这都不是二人想要的,反倒认为刘邵给的少了。所以自这以后,他们更加嚣张跋扈。
刘义宣在荆州坐镇十余年,本就财产丰富,士兵众多,再加上又有别的心思,所以根本不服从朝廷管制,别管朝廷有什么法令要在地方执行,只要是刘义宣看不过眼的,统统不执行!
臧质呢?有过之而无不及。
时,孝武帝刘骏刚刚即位,正是显示自己权威的时候,可臧质却从来都不拿他当回事儿,只将他看做是一个不懂事的少年来对待。在江州,只要他喜欢谁,那就是随便封赏,随便安排职位,从来都不上报。甚至在江州要施行什么政策他都从来不听朝廷的,而是自己来制定,俨然就是江州的土皇帝。刘骏对于此种做法当然不会满意,所以双方的矛盾越发激化。
公元454年正月,孝武帝不知是不是脑袋被大象给踹了,竟然奸淫了刘义宣留在建康的几个女儿(不知是不是因为泄愤),刘义宣听说了这件事以后十分的愤怒,遂有和刘骏彻底撕破脸的想法。臧质闻听以后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便偷偷遣使带着自己的书信前往拜见。信的内容是这样的:“从古至今,立下震主大功的人,往往都无法善终,这是明摆着的事。之前,刘骏之所以能消灭刘邵,您是立下大功的,所以现在万众一心,全都归向您,您的名声和信誉已经传到了四方。而现在,就是夺取天下的最好时机,如果现在还不行动的话,那么这个机会便会被别人所得。您可以命令大将徐遗宝、鲁爽驱使西北的精锐前来屯驻长江,做好万全准备。那时,我便率本部兵马做您的前锋,让您轻松得到半壁江山。紧接着,大军临近建康,那么即便是韩信、白起等辈再生,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至于沈庆之和柳元景等将领您也不用担心,他们都是我的朋友,只要我一封密信过去,又有谁肯为刘骏效命?所以我希望殿下能够赶紧出兵,实现心中的抱负!如此,我便是死了,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时,聚集在刘义宣手下的将领都是一些有野心的人,他们也希望刘义宣能造反。如此,等大事成功以后,他们便会成为刘义宣的开国元老,那富贵不是伸手就来吗?所以大部分将领皆赞同臧质的建议,劝刘义宣早早发兵。刘义宣一是自己也有这个心思,二是实在受不住众人一天到晚地劝谏,所以把心一横,这便答应了臧质的提议。
数日后,刘义宣开始整顿士兵,便派出使者拜访豫州刺史鲁爽和扬州刺史徐遗宝,和他们约定秋天之时发起暴乱。可鲁爽这莽汉在收到刘义宣信件的时候喝多了,错将秋季起兵看做立即起兵,所以仓促集结士兵,在当天就起兵了。徐遗宝呢?见鲁爽这莽夫当时就起兵了,他也不好再拖延,只能也在这一段时间起兵反刘骏。
2月,鲁爽已经起兵的消息传到荆州、江州,刘义宣和臧质气得大骂一声莽夫,便也跟着仓促响应。可咱也别管是不是仓促起兵,最起码在一时之间,荆、江、兖、豫四州全部暴起,其声势浩大至极,使得四方震动。而身在建康的刘骏呢?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更是惊惧非常。他认为,想要击败四州之兵,那自己的军队就必须要有绝对的士气,不然,败的极有可能是自己。因此,他在第二天的朝堂之上当众痛哭,说什么不想国家再受战乱之苦云云,然后便脱下龙袍,竟然要退位,继而向刘义宣投降。
这一下可是把殿中文武大臣们吓蒙了。开玩笑,你上位我们都出力不少,你他X要是退了,我们还能活的了?因此,满朝文武全都反对刘骏这样做,并当朝发誓,拼了一条命也要抵抗即将而来的侵袭。如此,士气方面的问题便被刘骏轻松解决。
12日,孝武帝刘骏任命领军将军柳元景为抚军将军,并率本部兵马迎击刘义宣之主力。
26日,柳元景率军占据梁山洲,在梁山洲根据地形建立了月牙形的防御线,准备随时迎战。
3月,刘义宣传告四方,要求各州郡都起兵支持自己,和自己一起向建康发兵。可除了之前那四州之外,再没有任何一个州肯支持刘义宣的举动。其中益州刺史刘秀之更是决绝,他不但斩杀了刘义宣派来的使者,还在之后命手下大将韦崧率一万人袭击了江陵。而刘义宣呢?着急和主力大军会师,继而平定建康,所以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理会韦崧这支军队,便亲率十万大军从江津出发,直向东而去。至于荆州,只留自己的儿子刘慆坐镇。
数日后,大军出发,刘义宣在出发的同时命地方将领朱修之率本部兵马一万人随军出征,可朱修之却没有听从,始终在驻地不肯动弹。见此,刘义宣知道,朱修之和自己肯定不是一条心了,于是任命鲁秀为雍州刺史,率一万人前往攻击朱修之,而当这个消息传到朝廷军那边以后,柳元景的副将王玄谟无不开心地道:“哈哈,鲁秀不来,臧质就容易对付多了。”(注:鲁秀,字天念,武艺超群,智谋出众,是一个文武双全的难得将领)
558
刘义宣之乱(2)
这边朱修之限制了悍将鲁秀,那边徐遗宝也不轻松。
和刘义宣一样,徐遗宝在出征之前也邀请了地方官员垣护之和他一起反叛,可垣护之非但没有答应,还率本部兵马对徐遗宝发动了攻击。于是双方在州内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最终,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徐遗宝反被垣护之击败(过程未载),于是舍弃了部队,前去投奔了鲁爽那一路叛军。
好嘛,没等和朝廷军交锋呢,四路大军就先折了一路,这在无形之间便给叛军士气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数日后,刘义宣所部抵达寻阳,即命令臧质所部为前锋,鲁爽则率兵南下,直奔历阳,与臧质的水陆两军同时出发。
公元454年3月末,臧质的先头部队和朝廷军遭遇,遂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结果,臧质前部大败,全军覆没。
次日,臧质前锋主力抵达梁山,见过朝廷军的布置以后知道不能强攻,便在两岸假设营垒,和朝廷军形成了对峙。
4月18日,见北方叛军南下来袭,孝武帝刘骏命左军将军,超级猛将薛安都率朝廷军向北,对鲁爽所部展开了阻击。结果,鲁爽被薛安都连连挫败,只能暂时采取守势,无法南下。
孝武帝见状哈哈大笑,遂再遣大将沈庆之率本部兵马渡过长江,北上督导各路将士讨伐鲁爽。沈庆之认为,自己来到以后,战力虽然比鲁爽要强,可一是鲁爽粮食少,不利于消耗战,二是鲁爽是叛军,而叛军,最怕的就是时间流逝。针对于此,沈庆之决定打消耗战,遂命大军只坚守,不出击,尽一切办法形成大对峙的局面。
果然,一段时间以后,鲁爽叛军不但粮食告竭,士气也是一天天地下降。鲁爽见这种情况下实在没有获胜的可能,便只能命大军回撤,自己则留下断后。沈庆之见状,立即命猛将薛安都率骑兵追击,哪怕无法击败敌人,也务必将其拖住,等待大军到来将其全歼。
20日,薛安都所部追上了鲁爽。那鲁爽也是一名猛将,见薛安都已来,拎着把大铁枪便率军迎了过去。可这个一天没有酒就要死的酒鬼,竟然在当天喝得五迷三道,连马都驾不稳,还他么怎么打仗。
果然,双方一交锋叛军就没有半点儿组织可言,薛安都见状奇怪,便怀疑是不是鲁爽那二货又喝多了。结果登高一看,果然见鲁爽在马上左右栽歪,薛安都见机不可失,于是一人一骑直冲鲁爽杀了过去。当时,叛军大乱,各自为战,根本没有组织,再加上薛安都勇猛无敌,所以就任由着这名猛将从万军之中杀到了鲁爽近前。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在当时这个时间段,整个天下就没有谁比薛安都还猛的,就更别提已经喝得五迷三道的鲁爽了。所以冲到鲁爽面前的薛安都只策马一枪,鲁爽便被扎了一个透心凉。而鲁爽的士兵见鲁爽已死,更是不敢抵抗,于是四散奔逃,再无抵抗之念。
至是,鲁爽之军也被平定,反叛四州现在只剩下刘义宣和臧质两支部队。
数日后,沈庆之将鲁爽的人头送给了刘义宣,并寄去了 ,信上是这样说的:“我负责管理一方土地,可是,在我管理的这个区域内,却发生了一些让人不开心的事。今日,我亲率部队宰了那个让我不开心的人,我知道你和他有一些交情,为了能在这人头腐烂之前再让你二人见上一面,我特意将这个人头送给你,好好看看吧,不然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鲁爽,别看是一个烂醉如泥的酒鬼,可也是将门世家,更是个猛人,有“万人敌”的称号。如今,鲁爽都被杀死了,这就导致整个叛军的胆寒,更让刘义宣和臧质震惊。据说,这天过后,刘义宣丧失了本就不多的胆量,整日在军营和一个神经病似的来回踱步,好像是对以后的路充满了担忧。而就在这个时候,又一封密信到了刘义宣的手中。其大致内容如下:“以前,殷仲堪将兵权都交给了桓玄,结果,他的全族都被桓玄所杀。王恭对刘牢之推心置腹,可刘牢之转头就背叛了王恭,进而导致其大败!那臧质,从小没什么德行,更没有半点儿好的名声,这你是清楚的。如今,他凭借着楚地强大的兵力来帮助你,其目的并不是为了真的帮你,而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私欲罢了。如果你们的谋划没有成功,那结果我就不说了,可哪怕你们的谋划最后成功了,你也将成为臧质池塘里养的一条鱼罢了,早晚都会被其吞噬得渣都不剩,到底应该怎么办,你自己想想吧。”
说的对不对呢?对,但要分什么时候,凡事都得有一个轻重缓急。如今,刘义宣唯一能仰仗的就只有臧质了。在这种情况下,哪怕你不信任臧质也要和他推心置腹,有什么问题以后再说。可刘义宣呢?从收到这封信以后便开始对臧质产生了怀疑。再无法做到合作无间。
直到5月,反叛军和朝廷军的大对峙已经持续了两个月了,可双方还是没分出个胜负,眼看这样下去,叛军的士气就要被一点点消磨干净。臧质这个颇具军事统帅能力的人是绝对不会看着士气眼睁睁这样消失的,于是找到了刘义宣,并献计道:“殿下,如果任由战事继续这样下去,我们早晚都会分崩离析,不如现在分出一万人的部队攻击南州,这样梁山的补给就会被切断。这之后,殿下您亲率大军在这拖住梁山的朝廷军,我则率本部兵马沿着长江向东而去,率军直攻石头。您放心,朝廷军的兵力并没有我们多,殿下您采取守势,他们也绝对不敢对殿下发动进攻。那时,我再将石头攻下,建康方面必定恐慌,进而分崩离析,殿下的大事也就可以成功了。”
讲真,臧质这计谋真心不错,我认为也是现在最好的办法了。可因为刘义宣现在对臧质已经产生了怀疑,所以认为臧质是想分出自己的士兵,进而杀了自己,全并自己的部众,所以并没有允准臧质的计谋。而这唯一的一次机会,也就这么被葬送了。
559
刘义宣之乱(3)
公元454年5月,叛军开始攻击朝廷军大防线的西营,正赶上刮起了西南风,使得叛军的攻势更加凌厉。那臧质见老天向着自己这一边,立即命手下将领尹周之率兵夹击朝廷军西营,所以叛军的攻势更加猛烈,西营眼看就有要支撑不住的风险。
臧质为防朝廷军派出援军前来支援,所以特意率本部水军沿江阻碍,使得王玄谟数拨援军都无法到达梁山。最后,王玄谟也是急眼了,便命两名将领率整个主力前往营救。结果,前来营救的主力援军,尽数被臧质所消灭,甚至连那两名将领都死于长江之中。
与此同时,西营也被臧质攻下,胜利的天平好像逐渐向反叛军方面重新倾斜。而臧质,这个经验丰富的统帅深知战机转瞬即逝之理,于是在此大好的形势下立即命手下将领庞法起率领几千士卒直取南浦,打算从后面切断朝廷军之后路。而从这一举动便能看出,臧质图谋不小啊。(注:与此同时,刘宋雍州刺史朱修之亦击败了鲁秀的反叛军,将鲁秀逼回了荆州)
此役的失败使得王玄谟知道,就现在自己的力量已经抵挡不住臧质的进攻了,所以立即遣使向柳元景告急,说:“将军,现在西城已经失守,只剩下东城一万人,可因为西城失守的原因,现在战士们的士气很低。贼军又强大精悍,我自觉现在已经无法抵抗贼人的侵攻,所以请将军能让我率残部返回姑熟,和将军您合兵一处,共同对抗敌人。”
回姑熟?开玩笑,敌我双方兵力相差悬殊,现在唯一能拖住贼军的只有梁山一带的地形。东大营丢了就算了,可要是整个防线都垮了,那还有谁能挡得住叛军?只凭借一个姑熟吗?别他X做梦了。基于此,柳元景当即拒绝了使者的请求,并和王玄谟的使者道:“贼寇的势力现在虽然很强,但只要能将他们拖住,他们便定会不击自溃,而梁山大防线是我们能抵挡叛军的唯一屏障,所以你绝对不能撤退,就是拿人来筑墙,也一定给我顶住叛军的攻势!你放心,本将军绝不会让你一个人始终处于生死边缘,过一段时间,我一定会亲率主力大军前往支援,还望你一定顶住。”
话毕,使者满意而去,可柳元景手下将领垣护之却和其道:“将军难道真的要亲率士兵前去救援王将军吗?”
柳元景:“怎么?你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垣护之:“有!将军且听我说。贼寇认为将军手中现在还有三万兵众,可实际上,之前您已经将士兵全都派出去了,现在能用的士兵顶多只有三千多人。就这点儿士兵,您哪怕是派出去了,又能有什么作用呢?不如派出少量的士兵分数路进军,多带旌旗行进,装成是有很多士兵的样子,这样才能从最根本上解决问题(士气)。”
柳元景认为此言很有道理,于是依计而行。而事情果然如垣护之所料,这数路多置旌旗的大军远远望去就好像数万大军一样让人望而生畏。所以梁山守军那慌乱的心终于安定下来,叛军也停止了进攻,向后微微退去,双方又成对峙之局面。
数日后,臧质探到了朝廷军的虚实,于是立即找到了刘义宣,请求率本部兵马往攻东城,意图彻底将朝廷军的侧翼打崩。可刘义宣害怕所有的战功都被臧质所夺,以后更是制衡不了,便命手下将领刘谌之率本部兵马和臧质一同攻击东城,并在出征之前嘱咐刘谌之,一定不能再让臧质得到军功了。这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让刘谌之给臧质下绊子,制衡他,让他不能全力进攻。哈!这可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
18日,刘义宣率主力到达梁山西部扎营,主要目的便是牵制住朝廷军的主力部队,让他们不能前去救援东城。而臧质和刘谌之呢?则趁着这个机会对东城发动了攻击。结果,因为处处受到刘谌之的牵制,使得臧质无法发挥全力攻城,这就使王玄谟找到了机会,遂命薛安都率一部精锐对叛军发起了反击。
薛安都认为,臧质不管怎么受到牵制,那也是一代将才,不是什么好啃的骨头。可刘谌之却不一样,这他X就是一个废物,怎么打怎么败的废物,所以要攻击必须先攻他!因为一旦刘谌之被击败,那么臧质的部队也一定会不战自溃!这便是兵溃于众的道理。于是,薛安都率本部兵马对刘谌之的部队展开了最凶猛的攻势。
那刘谌之果然废物不堪,交战没多长时间便被薛安都打得大败,自己也被薛安都一刀砍掉了脑袋。紧接着,兵峰便直指臧质。而臧质所部受到刘谌之的影响,士气大溃,未等交战便落荒而逃,臧质无法阻止,所以也只能率残部狼狈而逃。王玄谟见状,立即命垣护之率所部兵马(就是之前被柳元景派来的援军)偷偷绕到长江之上,将长江上所有的战船全都给烧了。这是要干什么?关门打狗,彻底断去叛军的归路啊。
所以一时间,整个长江全都被大火所填满,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大火连天之时,突然天降大风,将这些火焰全都吹到了刘义宣的军营之中,于是刘义宣的部队也跟着大乱开来,士兵们相继逃窜。刘义宣,这个人蠢猪一般的男人,他不但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就连那个胆子,也小的和老鼠一般。这货见大军开始四散逃跑,竟然直接舍弃了部队,乘坐一条小船向西逃走了。那么他是怎么逃的呢?史料载:“义宣单舸迸走,闭户而泣”。
啥意思?一个人乘船跑了,船夫在外面划船,他自己在船舱里哭。
对,没错,就这么个玩意。
再看战场。
兵败之后,臧质也没有放弃希望,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败一次又能怎么样?重新组织士兵再行反击就是了。所以在兵败以后立即去寻找刘义宣,想要商量一下下一步应该怎样走。可当他到达刘义宣的营地以后,这边早已空无一人,刘义宣更是不知逃到哪里去了。这他X,这他X扯的什么犊子?叛军之所以能够组织起来,其原因无外乎因为有刘义宣这个血统正宗的人存在,他跑了,那还能成什么事?再加上臧质的残部听说刘义宣逃走的消息以后也没了最后那一点儿战意,所以纷纷逃走。臧质无奈,只能孤身逃亡。
至是,刘义宣之乱宣告终结,刘宋朝廷也宣布解除戒严。
560
5.7刘义宣之乱(终)
公元454年6月,臧质逃回寻阳,放火烧了寻阳的房舍以后便带着自己的妻儿老小向西逃走了。当时,整个刘宋的大街小巷全都张贴着臧质的头像,臧质为了不被地方官府埋伏,便命心腹何文敬率领剩余的士兵在前开路。
何文敬到达西阳以后,西阳太守鲁方平欺骗何文敬说:“皇上的诏书只说追拿元凶,对其余的人根本不做追究,你又何必苦苦跟着一个必死之人呢?不如自己逃跑算了。”
何文敬想想也是,便舍弃了部队孤身逃跑了。而那些仅剩下的士兵呢?也对臧质的前景不抱希望,所以在听说何文敬逃跑的消息以后也都四散而走了。因此,臧质瞬时之间便成了光杆司令,所以没有办法的臧质只能绕过西阳继续逃走。
之前,臧质曾推自己的妹夫羊冲担任武昌太守,如今,自己无路可逃,便只能前往武昌投奔羊冲。可他即将到达武昌的时候却听说羊冲已经被朝廷派人杀死,现在的武昌太守已经换人。所以臧质只能继续往北逃,意图逃到北魏国境。可当时四下全都是追捕臧质的官兵,所以臧质只能一路躲躲闪闪,有的时候甚至要藏到水塘里才能暂时躲过敌人的追击。至于食物,他根本不敢进入闹市,所以没有食物,只能采食野果野草。可哪怕行动如此隐秘,最终还是被官兵给发现了。不过臧质乃武将出身,怎能甘心束手就擒?于是挥刀和官军战在了一起。最终,臧质被乱刀分尸,只保留了头部送往建康。
再看刘义宣。
这个废物逃到了江夏以后,听民间谣言说朝廷军马上就要来攻打江夏,吓得又向江陵逃窜。当时,刘义宣身边的将士已经都逃光了,所以他只能徒步前行,沿路都靠乞讨来充饥。最终,历经千辛万苦以后,这废物终于是逃到了江陵。而江陵守将竺超民对刘义宣那是真够意思,不但没有嫌弃这个已经没落的主人,还亲自来迎接他,对他表示效忠的决心。
当时,刘义宣在荆州还能调动一万多装备精良的正规军,所以左右便劝他安抚这些士兵,以此来坚守朝廷即将而来的猛攻。可刘义宣现在已经六神无主,不知道应该怎么说才好。手下连忙道:“殿下就这样说:‘臧质违反了作战的命令,以致我们失利。从现在开始,我们再重新炼制武器,训练将士,进一步为我们将来的大业打下基础。从前,汉高祖失败了百次,可一次胜利就取得了天下,我们又有……’”
总之,就是教刘义宣说一些激励人心的话。刘义宣也认为有理,便召集现在还能召集的一万多名士兵在江陵外郊誓师。
可当所有士兵都站好以后,这货不知道是紧张了还是忘了词,总之就是将“刘邦失败一百次”读成了“项藉失败一千次”,然后好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便磕磕巴巴地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最终逃也似的离开了高台,惹得一万将士哄堂大笑。
可笑过之后,场面却是一片寂静,每个将士的表情都好像死灰一般。是呀,跟着这么一个统帅,我们如何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最后不过是一堆白骨罢了。所以在这次誓师以后,每个士兵心中都有了些别的想法,根本没有半点儿斗志。
刘义宣呢?更是废物到了极致。这次誓师闹了大笑话以后,他好像是自尊心受到了毁灭性打击,每天都是沮丧无志、魂不守舍,最开始还勉强能见几个人,可几日以后,这货竟然将自己锁在屋子里,谁都不见了。
众人一见刘义宣如此德行,全都弃他而去。将士们向北而逃,士兵们四散逃窜,总之没有一个人再想跟着刘义宣。而刘义宣自己也知道,就自己这个德行,再也成不了什么大事了,便打算带着众人追上鲁秀,和他一起逃窜。
那天,刘义宣问竺超民和不和他一起走,竺超民却摇了摇头道:“殿下走吧,我打算带着剩余的士兵坚守江陵,守好了兴许还能混个活命。”
话毕,又拿出了自己的爱马送给了刘义宣,让他骑着这批骏马去追鲁秀。结果呢?这货竟然追错了方向,一直骑到晚上都没有追到鲁秀。然后,无奈的刘义宣只能再次回到江陵。可这一次,迎接他的人再也没有之前的笑脸了。
你他X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连个人你都追不上。你还有什么用?你走了江陵是我投降的资本,你他X又回来了,那我还有什么资本向朝廷投降?行,既然你不给我活路,那你刘义宣就当我投降的资本吧!
基于以上,竺超民再没给刘义宣什么笑脸,直接便将其关押了起来,并命人前往建康,献上了诚挚的降书。(另外,鲁秀未等逃到北魏手下的人就跑光了,鲁秀只能再回江陵,而听说刘义宣被送往建康的消息以后自知再无法活命,便跳江自杀了)
孝武帝没有搭理竺超民,更不想再见刘义宣,便命新任荆州刺史朱修之率兵前往江陵,将与刘义宣有关的人全部杀掉!
就这样,朱修之带人前往了江陵。竺超民不敢阻拦,当即打开了城门。可朱修之进入江陵以后便将竺超民残杀,并其军队。之后,又将刘义宣和其家人全部杀死。
至此,与刘义宣之乱有关的重要人物已全部死去,本次大乱正式宣告落幕。
561
5.8过渡
公元455年正月,聪明至极的沈庆之见大乱已经终结,刘骏也彻底坐稳了皇位,便上表请求告老还乡。因为他知道,再不退下去,功高震主的自己必是死路一条。可刘骏呢?反以为沈庆之是在试探自己,所以非但没有批准沈庆之的请求,还反封其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可这次沈庆之是真的要急流勇退了,所以坚决辞让,前后竟达数十次之多。这还不算,他还亲自找到了刘骏,当面陈述了自己的理由,态度诚恳,言辞激动,甚至到了磕头请求的地步。得,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刘骏见状只能答应了沈庆之的请求,并赐给他公爵的身份让其回家养老。
沈庆之,别管以后刘骏会怎么对待他,起码现在是信任他的,并且要重用他的。为什么?因为刘宋能征惯战的将领本来就少,可以放心任用的就更少了。而沈庆之,就是这极少数人群中的一员。因此,在沈庆之回家养老一段时间以后,刘骏再次遣人去游说,希望沈庆之能回来为自己所用,可没有一次不是铩羽而归。沈庆之,就这样暂时退出了朝野。
这时候的沈庆之以为他全身而退了,从此就能过上安逸的生活了,可他真的如愿以偿了吗?这个过几年再说。
10月,刘骏准备开始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解决掉现在国家最大的问题(世家林立),便打算先拿宗室开刀。于是暗中联系江夏王刘义恭,希望他能起草一份慢慢削减宗室权利的文书。刘义恭会意,遂立即上书朝廷,声称现在宗室的特权太多,朝廷应该裁减王爵、侯爵所使用的车马、服饰、用具器物以及歌舞规模,并且在处理政务的时候不能直接面向南坐云云,总之前前后后提了九条意见,虽然都是些不痛不痒的,不过也算是投石问路了。可哪怕是这样,看过奏折以后的刘骏依旧不满意,又通过有关部门增添了十五条意见,综合二十四条。
此政令发出以后,宗室对刘骏不满的情绪开始蔓延,甚至连官宦世家也开始警惕起了刘骏,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不过是刘骏的投石问路罢了。因此,刘宋国内再次“波涛汹涌”,不复安宁。
公元456年2月,北魏国主立皇子拓跋弘为皇太子,并依照鲜卑传统杀其母,以保证其专政。
同月,刘骏命广州刺史宗悫为豫州刺史。这本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任命,可就是通过这一个任命,却看出了现在刘宋政治的混乱。
早些时候刘宋有章程,那就是地方州府开会的时候参会人员都要在一张纸条上写出自己对于事情的看法,然后将纸条给典签,再由典签来整理。
典签是个什么官儿呢?说好听点儿就是将各地诸侯王每天的政务汇报给中央,说难听点儿就是负责监视各地诸侯王的人。刘宋各个皇子出任地方行政首领的时候,大多年纪还小,皇帝就派自己左右亲信的人去担任典签,负责辅佐皇子们。就这样,本来一个不怎么入人眼的官职就变得重要起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直到本年,即使是年龄比较大的皇子上地方担任首领,典签也能够接受官员们的报告,做到独揽大局。
我们继续正文。
话说那宗悫上任豫州刺史以后,豫州正是一个叫吴喜的担任典签,宗悫制定的一些法案往往都是因为吴喜的阻挡而宣告破产。有一天,宗悫真的是受不了了,便在众人的面前指着吴喜骂道:“我宗悫已经六十来岁了,一生为国家尽忠,没想到现在到了个斗大的豫州,却要处处受制于一个芝麻一般的小官,这刺史我是干不下去了,谁爱干谁干吧!”
一听这话,怕将事情闹大的吴喜这才服软,从此也不敢再那么肆无忌惮了。不过这只是冰山一角罢了,类似于此种事情在刘宋简直不要太多,所以说现在的刘宋是千疮百孔一丁点儿都不为过。
公元456年12月,刘宋因为造假钱的人大量增多,使得国内物价飞涨,产生了经济危机。针对于此,刘骏展开了廷议,对于此事进行了讨论。在会议中,有人认为应该恢复最原始的民间造钱制度,有人认为应该恢复汉时的五铢钱制度(现在刘宋为四铢钱),还有人认为应该制造两铢钱来渡过这个难关。可研究来研究去也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便只能任由事态发展,朝廷只能紧抓造假个体户罢了。
公元457年3月,刘宋国丧期已过,孝武帝刘骏的皇位也越来越稳了,好似整个刘宋都再也没有能威胁他的人了,于是暴露了本性,过起了奢侈糜烂的生活。他不仅天天泡在酒池肉林之中,还随着自己的心情大兴土木,弄得国库中的银子一天比一天少。大臣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可不管别人怎么劝谏,刘骏都好像没事儿人一样,依然过着没羞没臊的生活。
公元457年9月,刘骏玩儿得越发过分,现在的他简直就是色中饿鬼,变态中的变态,这货一整天游荡于后宫,见到有感觉的女人就要用强,不管这个女人的身份高低,或者和自己有没有血缘关系。于是,整个后宫中人都知道了自己的皇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再之后,整个建康的官员也都知道了。而整个官场都知道以后,老百姓们也都知道了。所以大家都对刘骏特别的失望,逐渐将目光瞄向了另外一个人身上。
随王刘诞,生性厚道,待人温柔有礼,而且又在诛杀太子刘邵和讨伐刘义宣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大家都在心里暗暗向着他。刘诞也知道人心现在就在自己这边,所以偷偷圈养死士,暗藏刀枪剑戟。
可那刘浚虽然生活糜烂,但警惕心却从未减轻过,尤其是对刘诞这种“光芒万丈”的人,更是他重点监视的目标。所以刘诞这边刚刚开始有所图谋,那边就让刘骏知道了。
知道了怎么办呢?杀了他?不行不行,刘诞这个人在国中的威望太高,直接杀掉一定会引起动乱。所以对于此种人物,直接杀掉绝对不行,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来慢慢消磨他的势力,等大家都将他淡忘以后,或者说他的影响力没那么大以后再将其杀死也是不迟。因此,刘骏下令刘诞立即出都城,前往京口镇守。不久,又以边境时常发生动乱为由将刘诞弄到了广陵,彻底将他的势力分散开来。
至是,二人之间彻底撕破了脸面,就看以后会发生什么了。
562
5.9此时魏、宋
公元458年正月,随着国家日益富足,北魏的“酒文化”也越发疯狂起来。据史料所载,这时候的北魏几乎人人好酒,并且一喝多了就打架,且时常会发生命案。但在拓跋濬心中这还不是最烦人的。最烦人的是,这帮老爷们一喝多了就开始吹牛13,吹也就罢了,最要命的是批评时政,那批评得叫一个难听,严重影响了当时国家君民之间的和谐(起码拓跋濬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大怒之下的拓跋濬直接下达了禁酒令,禁止国家官民卖酒、酿酒、喝酒。但凡发现的,直接斩首。
同月,在发布禁酒令以后,拓跋浚又发现,现在国家贪污腐败的官员是越来越多,所以派出便衣探访各地,但凡发现贪污的官员,哪怕是贪污受贿只有两丈布匹的,也会被斩首示众。所以在这个月,整个北魏几乎都被腥风血雨所覆盖。
2月,拓跋濬见平城的皇宫越发破旧,于是便想翻新重建,其手下官员为了迎合拓跋濬,更是希望他能花大价钱弄一个史无前例的豪华皇宫。
这么多年来,经过数代雄主的治理,北魏早就安稳富足,国库里更是堆满了钱。你别说造一个超豪华的宫殿,就是造三个那也是绰绰有余。可就在拓跋濬打算实施的时候,中书侍郎高允(就是之前和崔浩一起编书的那个人)却站出来毫不客气地道:“太祖当政的时候,国家百废待兴,所以建造了很多建筑。可就是那样,太祖也是在农闲时节才开始的。如今,并非农闲时节,且皇宫虽然破旧,但依旧能用。最后,国家虽然富足,但却并不是陛下您一个人的功劳,希望陛下能够三思。”
这话说得就很明显了。
第一,现在是农耕时节,你在这时候动劳力修建皇宫,你想干什么?
第二,皇宫现在依旧能用,根本没有必须修的必要,你如今要重新建造,你要干什么?
第三,国家的钱不是你一个人挣的,是数代皇帝共同努力的结果,你小子现在没上来多少年就要开始祸祸,你要干什么?
基于以上三点,拓跋濬接受了高允的劝谏,没有再对皇宫进行什么重建,甚至装修。
高允喜欢直言劝谏,朝内有什么事做得不对,他立刻就要请求觐见。拓跋濬常常屏退左右,单独一个人和他详谈,有时,二人一谈就是几天几夜,各位大臣都不知道他们谈论的到底是什么。
有时候,君臣二人会产生争论,高允说话就非常难听,言辞激烈至极,拓跋濬听不下去了,便会叫来左右将高允扶回家好好安抚。可哪怕是这样,拓跋濬对高允依然非常非常好。因为高允从来不会在多人面前去说拓跋濬的不是,一切都是在私下里进行的。
当时,时常有人上书朝廷,言辞激烈地批评朝政,拓跋濬看完以后非常生气,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道:“君主有了什么过失,作为臣子,不能够当面直言劝谏,却要上书进行公开指责,这是在干什么?是想让全天下的臣民都知道朕的罪过吗?这难道是一个忠臣应该做的事吗?我看不是,这些人非但不是国家的忠臣,还是国家的蛀虫。只有像高允这样的人才是国家的忠臣。为什么?朕有了过失,他没有不当面直接批评的,甚至有时候说的话朕都难以接受,但高允却从来都不回避。因为他知道,这样做既能让朕知道自己的过错,又不会让别人知道,这才是维护皇权的忠正之臣。”
而从这以后,像这样上书批评朝政的事情就少了很多。
公元458年10月,魏皇拓跋濬亲率十万骑兵,十五万战车兵向北巡察。其表面上的意思虽然是巡察,可实际上却是要对柔然发动灭国级攻势。可就在大军行进到阴山之时,却突降大雪,严重阻碍了大军行军的进程,并使很多士兵产生了冻伤,造成士气下滑的窘境。拓跋濬见状,有心撤回,等过一段时间再重新征伐,可太尉尉眷却劝谏道:“现在,我们发动大军去征伐北狄,离开都城还没多长时间,却突然要班师回朝。如此,贼寇们定怀疑我们国内发生了动乱。到那时,我们将会面临四方攻击。因此,现在虽然寒冷,但我们不能不继续前进。”
拓跋濬认为此言很有道理,便取消了撤退的命令,带领大军继续北进。
11月,魏军在拓跋濬的带领下穿过大漠,对柔然国展开了攻击。据史料所载,魏军本次攻伐规模十分庞大,旌旗飘扬,延绵千里而不绝。柔然可汗见状,率全部部落远远迁徙。可这一次,柔然人谍报工作没有做好,撤退得十分匆忙,所以有数千帐落都没来得及撤退,结果全部投降北魏。而拓跋濬这一次的根本目的其实就是为自己立威,所以见好就收,在柔然国刻下歌颂自己的石碑以后便班师回朝了。
再看刘宋。
当初,孝武帝还在江州之时,山阴人戴法兴、戴明宝、蔡闲曾担任典签。待刘骏做了皇帝以后,因为都是刘骏的心腹,所以被升为了中书通事舍人。如今,孝武帝因为种种原因,很不信任手下的那些大臣,所以把很多大事全都交给这三个人来做。因此,三人权势滔天,超过了当时所有的官员,但戴法兴、戴明宝却利用手中的权利各种贪污受贿,凡是他们举荐的官员就没有不通过的,所以天下趋炎附势的人都集中在二人手下争相巴结,他们二人的家中也堆满了黄金。刘宋,在这种小人的祸害下逐渐滑向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深渊。
563
5.10刘诞之乱
公元459年4月,宋帝刘骏对随王刘诞的压迫越发严重。刘诞知道,继续这样下去,自己早晚都会被刘骏给压得渣都不剩,所以开始扩充军事编制、修筑城墙、疏通护城河、炼制武器、积攒粮食,时刻为战争做着准备。
时,刘诞手下有一参军名叫江智渊,他知道刘诞即将谋反,更知道凭这小子的力量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便借故请假,谎称要回家乡看望父母,可实际上却是连夜奔逃到建康,将刘诞的图谋全都告诉了刘骏。刘骏因此命令有关部门奏报刘诞的罪行,有关部门则奏请刘骏,声称应该将刘诞给关到监狱里面去。
18日,刘骏下诏,将刘诞的爵位贬为侯爵,可就在诏书发布之前,刘骏却先将羽林军交给了兖州刺史垣阆,让他先行对刘诞发动袭击战。
垣阆到达广陵的时候,刘诞还不知道朝廷已经派人来收拾他。如果事情顺利的话,朝廷甚至不用出兵就能搞定刘诞。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见本来很顺利的事,却让戴明宝给毁了。
那戴明宝见事情过于顺利,便也想插上一脚来抢功,便密信于广陵典签蒋成,让他在部队攻城的时候偷偷将城门打开。那蒋成本就是朝廷那边派来监视刘诞的人,所以心肯定是向着朝廷的,便命舍人许宗之带本部兵马驻守城门,让他在朝廷军攻城的时候将城门打开。可让蒋成没有想到的是,许宗之却是刘诞派在他身边的奸细。所以许宗之收到命令以后立即找到了刘诞,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汇报给了刘诞。
刘诞闻言大吃一惊,直接从床上跳了下来,以最快的速度召集自己的将领,之后首先逮捕了蒋成,然后下令全城进入临战状态。
破晓,垣阆率羽林突然对广陵发动了攻击,可因为广陵早有准备,使得垣阆没能攻破城门。再后来,刘诞见朝廷军的士气已被磨灭,便大开城门,率军从城内杀了出去。朝廷军的人数和广陵军差距太大,所以最终没有成功,反被广陵军全灭。
消息很快传到建康,于是刘骏下令全国进入戒严状态,强令沈庆之撒愣回来担任车骑大将军南兖州刺史,总督大军攻伐广陵。
同月,沈庆之所部即将到达广陵,刘诞畏惧沈庆之,遂遣沈庆之的同族沈道愍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前去沈庆之哪里游说,并送给了沈庆之一把玉环刀,意思就是只要沈庆之愿意投靠自己,那么等自己成就大事那天,沈庆之就会成为自己手中最宝贵的那把刀。可沈庆之根本没鸟刘诞,当即拒绝了他的请求,并且向沈道愍说明了刘诞的一切罪状,意图策反沈道愍。所以刘诞无奈,只能做好抵抗朝廷军的准备。
可双方的力量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第一,双方兵力差距过大。
第二,双方将领能力差距过大。
第三,人心还不在刘诞这边。
基于此三点,刘诞放弃了主动出击的想法,改放火烧了附近的城邑、村落,将老百姓全部驱赶到了城里,然后关闭城门,坚壁清野。
本月中旬,为了能让人心在自己这边,刘诞将刘骏昭告天下的诏书扔到了城外,并召集满城官民吼道:“陛下听信谗言,曾派无名小辈来袭杀我,我不得不反抗。想想算了,毕竟他是皇帝,我又能怎么样?可如今,他又要出动大军来剿灭我。蝼蚁尚且贪生,我身为一个人,又能怎如此平白让人宰杀?所以我不得不违抗圣旨,以此来保全我的性命。当今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想必各位都知道,宫内的那些丑闻我更是不想多说。试想想,就这么一个昏庸的皇帝,他如何能带领国家走向昌盛?不灭亡就不错了!所以还请各位能跟着我大步前行,我刘诞保证,必定带领大家走向光明!”
光不光明我不知道,不过这次的演讲还是挺成功的,毕竟经过此一番演讲过后,士兵和百姓的抵触情绪并没有之前那么大了。
数日后,沈庆之率军来到了广陵城下,刘诞在城墙上喊道:“沈公您已经到了满头白发的年龄,为什么还要掺和我们皇家族内的事呢?”
沈庆之又没搭理他。
这之后,沈庆之在离广陵十八里的白土驻扎,而后又率军停驻在新亭,彻底断去了广陵往北的道路(怕刘诞狗急跳墙投降北魏)。
再之后,越来越多的州刺史领兵往广陵集结,准备随时对广陵发动猛攻。看着对面的敌人越来越多,刘诞自知必败,便打算放弃广陵,率全军向北冲破包围网投奔到北魏去。可当刘诞走了十几里以后,他手下的将兵们却不愿意跟着他了,于是纷纷要往广陵返回。刘诞是百般劝阻都不好使,最终,无奈的刘诞只能耐着性子和他们说:“现在还没有和敌军交战,所以回去很容易,不过有一件事我必须要问你们一个明白,如果我们现在回去的话,你们会为了我死守广陵吗?如果你们回答是能的话,我现在就带着你们回去。如果你们回答不能,那么现在你们就回去,我就是一个人也要闯上一闯。”
这话一说,下面的人欢天喜地地答应了。可这心到底有多诚,大概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同月下旬,攻击广陵的部队已全部集合完毕,可就在沈庆之打算一鼓作气的时候,突然天降大雨,所以只能延期攻城。
6月,见数倍于敌的沈庆之依然没有攻克广陵,刘骏非常着急,于是命令沈庆之在驻地往南建造三座烽火台。命令如果是攻克外城的话就点燃一个烽火台,攻克了内城点燃两个,将整个广陵彻底攻下以后就三个全部点着。这实际上就是在提醒沈庆之,让他撒愣攻城,要快,要漂亮!因为他要用这场战争来震慑那些还有野心的诸侯王们。可直到现在,那该死的大雨依然没有停止,所以为了减少伤亡,沈庆之还是没有攻城。
见状,刘骏大怒,于是催战诏书一个接一个发往广陵。可哪怕是这样,沈庆之依然没有选择攻城。于是怒极的刘骏在皇宫中穿上铠甲,拿着宝剑一顿捂捂扎扎,声称要自己去亲自督战,要不是下面大臣极力劝阻,他刘骏,他,他好像也不能怎么样。因为这就像一条在主人怀里的狗一样,主人抱着他他还能叫两声,主人要是不管的话他也就没有动静了。不过做做样子而已。
7月,连续下了将近三个月的大雨终于停止,沈庆之乃督三军对广陵发动了猛攻。最开始的时候,广陵守军在刘诞的指挥下还能抵抗一二,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抵抗便开始越发薄弱,甚至有见不到希望的士兵开始逃出广陵向朝廷军投降。后来,越来越多的士兵向沈庆之投降,甚至有的将领也扛不住了,便想偷偷打开城门迎朝廷军入城。可阴谋还未实施便被刘诞发现,导致计谋失败。那将领没有办法,只能仓皇爬下城墙向沈庆之投降,并将广陵城内的情报一五一十地汇报给了沈庆之。
刘诞闻言大怒,于是在城墙上建造了一座木楼,并将那名将领的母亲挂在木楼上活活饿死。
本月中旬,广陵城虽然已经摇摇欲坠,可却依然没有被攻破,于是沈庆之亲披战甲在前线指挥战斗,将士们见状也是奋勇作战,终于攻克了广陵外城。
次日,沈庆之马不停蹄,再命大军对内城发动狂攻。此时的广陵本就损失惨重,再没有抵抗的资本,所以在外城陷落以后,内城没坚持多长时间便也被攻破了。那刘诞见内城被攻破,慌不择路逃到府内后花园中躲藏了起来,可最终却被朝廷军擒杀。
至是,刘诞之乱宣告平定。
564
5.11混乱的刘宋,快乐的刘骏
公元460年5月,魏人得知,吐谷浑在接受北魏封赏的同时还在秘密联络刘宋,并已在暗地里向刘宋称臣。此消息传到平城以后,拓跋濬极是愤怒,于是召开廷议,针对于此事进行讨论。北魏定阳侯曹安上奏表说:“吐谷浑可汗慕容拾演现正在白兰,如果我们兵分两路从左右夹击,他一定会率兵往南山固守。如此,超不过十天,他们的人和畜生就会缺少食物,我们便能一举平定他们了。”
拓跋濬:“善!”
6月,拓跋濬命征西大将军阳平王拓跋新成(拓跋濬的弟弟,虽然能力中规中矩,但胜在用着放心)率十余万骑兵分两路对吐谷浑发动进攻。
8月,魏军抵达吐谷浑境内,吐谷浑可汗慕容拾演果然率全体部落往南山固守。拓跋新成见状大喜,遂率大军准备将整个南山包围,将吐谷浑人活活饿死。可就在胜利的天秤已经完全倾斜于魏军之时,魏军军中却突然爆发了瘟疫,并且势头非常迅猛。如果任由这种状况持续下去的话,都不用吐谷浑人出手,魏军便会自行瓦解。因此,拓跋新成不敢恋战,只抢夺了三十余万牲口便狼狈回国了。
12月,宋帝刘骏升心腹颜师伯担任侍中,始终伴随自己左右。颜师伯,俨然成为了刘宋政治新星。那么这个颜师伯又是谁呢?
话说这颜师伯别的能力没有,可溜须拍马、贪污受贿却是一把好手,他就是靠着阿谀奉承逐渐取得了刘骏的欢心和信任,其受宠的程度,其他大臣简直无法相比。那么颜师伯受贿到了什么程度了呢?
据说他家中有一个很大的仓库,里面全都是金子,能把人晃瞎。一次,刘骏和颜师伯在一起玩儿骰子,颜师伯用自己出众的赌技一次次惜败于刘骏,据说一下午就输了不下一百万钱。如果按照颜师伯的俸禄来算的话,他是肯定赚不了这么多钱的,那么事情就很明显了,颜师伯这个人一定存在贪污受贿的问题。
刘骏不是一个愚笨的人,相反还十分聪明。可他明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却依然不管不顾,这就更加助涨了下面人的肆意妄为,所以现在的刘宋,从君到臣,到处都充斥着腐败的臭味。
同月,柔然开始向西扩张势力,遂命高昌国臣服。可高昌王并不买账,严辞拒绝了柔然人的无理要求。柔然人见状,便出兵攻击高昌。结果,高昌大败,柔然人斩高昌王,另立新王。从此,高昌成为了柔然的附属国。而这期间,北魏并没有什么动作。
同月,北魏开始在平城西武州塞(山西大同西北)凿云岗石窟(一说开凿于453年)。最初不过凿了五窟,每窟造佛像各一尊,其面相便是照着北魏五帝(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拓跋晃、拓跋浚)的形象雕刻而成的。可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佛窟越来越多,直到多年以后,佛窟的数量已不知多少,佛像更是达到了恐怖的十万尊,遍布整个北方。可以说,佛教在短短的数年内,又在北方兴起了。
公元461年正月初一,刘宋朝廷又开始了新一年的朝贺。那天一片雪花飘落在太宰刘义恭的身上。刘义恭见状,赶紧站出来开心地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刚才有一片六瓣雪花落在了臣的身上。听老人们说,这是幸福吉祥的象征,所以新的一年里,国家依然会繁荣昌盛,这都是陛下您所带来的呀,陛下万岁!”
话毕,满朝文武皆下跪恭贺。见状,刘骏开心地在宝座上哈哈大笑。
刘骏,生性多疑,淫乱残暴,因为自己是篡位上来的,还不贤明,很怕别人瞧不起他,所以只喜欢听阿谀奉承,不喜欢别人对他尽心直谏。
因此,很多对刘宋忠诚的大臣都死在了刘骏的刀下。
因此,刘义恭每次在刘骏面前都特别地温顺谨慎,甚至很多时候连话都不敢说,总要等回家以后将答复寻思数十遍,在完全没有破绽以后才会在第二天和刘骏诉说。
因此,在刘骏在位期间,刘义恭都能免于祸患。
4月,刘宋境内再次发生了大型动乱。而诱使事态巨变的,还是那“传统”的典签。
时,刘宋雍州刺史海陵王刘休茂已经17岁了,可却依然无法主持州中事务,因为雍州的大权都掌握在典签庾深之和雍州大督手中。而刘休茂呢?年轻气盛,总是想要掌握州中大权,所以双方的矛盾开始越发激化。当时,刘休茂手下有一个叫张伯超的,很得刘休茂喜欢,可却经常运用手中的权利为非作歹。雍州大督和庾深之因此经常训斥他,甚至威胁他,再嘚瑟就要收拾他。张伯超因此害怕非常,便对刘休茂道:“大督和庾深之正偷偷把你的过失写在奏折上,打算奏报给皇上,如果任由事态这样发展下去的话,恐怕殿下您最终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一听这话,刘休茂就慌了,于是问:“那怎么办?你快给我拿出个章程。”
张伯超:“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杀了庾深之和大督,而后起兵独立。这里距离建康有数千里的距离,即使大事没有办成,你也可以逃到北魏,最次也能混个王爵,不比在这受管制要强多了吗?”
刘休茂认为很有道理,便依了这个建议,准备随时对二人动手。
20日深夜,刘休茂突然率领自己的敢死之士突袭了庾深之和大督的大营,并先后将二人斩杀。干掉二人之后,刘休茂在本州征集兵众,您为车骑大将军,彻底宣布独立。再之后,刘休茂带大量士兵出城巡视州内,意图亲自出马稳定人心。
可那边刚刚出了襄阳成,城内的将官便将大门紧闭,不让刘休茂进城。刘休茂大怒,遂率军狂攻襄阳,最终将此城攻破。
可刘休茂和朝廷之间的力量相差太过悬殊,他身边的人看不到半点儿胜利的希望,所以在刘休茂进城以后,参军尹玄庆又起兵袭击了刘休茂。这一次,刘休茂没有防备,被尹玄庆得手,遂惨死于自己的府中。
其死后,中兵参军刘恭之被大家推荐代理州府中事。可是,将军薛继考却用武力威逼刘恭之,命令刘恭之给刘骏奏报说:“薛继考是这次平叛的英雄,伸张了正义,应该给予其应有的奖励。”
刘恭之不敢反抗,只能按照薛继考的意思行事。结果,刘骏信以为真,遂命薛继考为北中郎谘议参军,并赐冠军侯。
可这种事怎么可能瞒得住呢?果然,没过多长时间,这件事泄露了出去,刘骏因为被愚弄所以大怒,便斩薛继考,并升真正的有功之臣尹玄庆为射声校尉。
那刘骏自从即位以后,对自己的宗室兄弟一直持压制、贬排的态度,而在攻克广陵和这次的事件以后,对待宗室皇族就更加的苛刻了,致使宗室和刘骏之间的关系越发危险,所以本来应该是最亲近的关系,现在已经变成了随时都有可能撕破脸的情况。
刘宋的国内叛乱,自从刘骏即位以后就从来都没有中断过,他和宗室之间的关系也越发紧张。可刘骏就好像是没有察觉一般,依然打猎游玩没有节制。
刘宋,你的前路应该在哪里,或者说,你还有多长时间会被终结呢?
然而,这还没有结束。
565
5.12昏君(上)
刘宋有一个文官叫沈怀文,是一个很有些行政能力的臣子,更是一个一心为国的刚烈之臣,不管是哪个皇帝当政,只要是他认为有错的,都会正言直谏。之前,不管他上面谁是主子,这些人都将沈怀文当成宝贝一般供着,可现在不行了,因为沈怀文的新一任主子,他的名字叫刘骏。
最早,在刘骏刚刚即位的时候,他还能够忍受沈怀文的直谏,因为这个时候他需要人心,而沈怀文又在刘宋很有些名望。可是现在,自己的皇位坐稳了,他沈怀文一天天还像个苍蝇一样在自己身边嗡嗡嗡,这就让人不喜了,所以在一次和朝臣议事的时候,刘骏和沈怀文道:“之前我杀了一个叫颜竣的官员,不知道你认不认识。”
沈怀文想都没想便道:“知道,因为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刘骏:“呵,那你知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杀了他呢?”
沈怀文:“因为他正言直谏!”
这话一说,刘骏的脸当时就黑了,于是以一种极为阴狠的语气道:“呵呵,颜竣当初要是知道我会杀他的话,恐怕他就不敢和我这样放肆无礼了,某些人要引以为戒啊!”
话毕,沈怀文沉默不语,这次的朝会就这样散去了。
公元462年3月,刘骏带着一众臣子外出打野鸡,可就在刘骏一行人到达野外之时,突然天降大风,紧接着又下起了大雨,沈怀文认为这是上天对刘骏贪图享乐的警告,所以劝谏刘骏,希望他以后能够勤俭节约,安心治国。岂料,沈怀文话音刚落,刘骏便直接从马鞍旁抽出了弓箭,架起来便指着沈怀文道:“想起颜竣那小子丑恶的嘴脸,我现在都恨不得从坟里给他挖出来再鞭一遍,而你如今又说出和他一样的话来,你们这些人为什么这么喜欢管别人的闲事,是有病还是想死?”
话毕,沈怀文退到一旁沉默不语,这打猎活动便继续下去了。
数日后,狩猎活动结束。大概是战果不错吧,总之,这次狩猎结束以后,刘骏非常高兴,便就安排这些随行官员至宫中吃酒。那刘骏宴请众臣有一个习惯,便是下令下面的官员们必须喝得酩酊大醉,待丑态毕露之时,刘骏便会极力嘲讽,以此来满足自己那脆弱的自尊。而沈怀文呢?不但是个钢铁直男,还滴酒不沾,一天到晚一本正,所以整个宴会上都是正正地坐在那里,小口吃菜,小口喝水。至于酒,根本不喝一口。
刘骏因此大怒,认为这是沈怀文故意和自己作对,所以整场宴会都是黑着一张脸看着沈怀文,宴会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散会以后,有和沈怀文关系较好的官员赶紧找到了沈怀文,并劝他道:“沈兄,你这个人特立独行,每次都和别人不一样,这本没什么不好。可当今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我都清楚,你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我真怕你活不长久,实在不行,咱改改吧。”
沈怀文:“谢谢你的忠告,但我从小就是这个样子,怕是死了也是改不了的。况且我并不是故意要和人不一样,实在是天性所致。”
就这样,沈怀文还是和以前一样,经常惹得刘骏暴怒。最后,忍受不了的刘骏终于是将沈怀文调到了广陵担任太守。直到本年元旦之时,各地官员前来京城汇报工作,刘骏是看也不想看到沈怀文,没等他前来拜见便直接让他滚蛋。可当时,沈怀文留在建康的女儿病了,沈怀文很心疼,便请求刘骏能让他再多留几天,他照顾了女儿以后就会启程。可刘骏根本不管那个,让您滚你就得滚,扯个什么哩哏儿棱?!可沈怀文呢?这次也来了驴脾气,我就是要在京城多照顾女儿几天,这有什么不可以?所以并没有在限期内离京。结果,死盯着沈怀文的刘骏直接下诏免除了沈怀文的官职,并禁止沈怀文从政十年。
十年是什么意思?就是以后还想用沈怀文,只不过想通过这十年的功夫磨磨沈怀文的棱角。可沈怀文倒好,你罢了我的官,我他X还不伺候了呢。这货直接卖了在建康的所有财产,竟然想要东下回到老家养老。
消息传到刘骏耳中以后简直把这个敏感的皇帝给气疯了。你小子想和我杠是不是?好,我他X就成全你!
这之后,刘骏直接命廷尉将沈怀文抓到了监狱中,并下令沈怀文在几日之内自杀。
为什么要在几日之内呢?因为刘骏还是想给沈怀文一个机会,一个向他低头求饶的机会。可沈怀文呢?一身硬骨头,听说这件事以后非但没有害怕,还轻蔑一笑,显得极度猖狂。
人家根本就没拿死亡当回事儿啊。
可他不当回事儿,他的儿子们不行啊。沈怀文那几个儿子都是出了名的大孝子,听说自己的爹就要被杀了,急得不行,便想找关系来救沈怀文一命。可因为沈怀文的性格原因,这些年来不但少有朋友,还弄了一大堆政敌,所以他们上天无路入地们,最终只能在闹市哭闹,以此来给刘骏造成舆论上的压力。
那沈怀文虽然在官员们的口中没有什么好名声,可老百姓们却都知道沈怀文是个好官,所以争相相告,使得这事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轰动了建康,给刘骏的名声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
刘骏虽然不想这样,但也憋着一股气,他沈怀文不服软,自己必杀他!当时,柳元景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便找到了刘骏劝谏道:“沈怀文一辈子为国家贡献不少,勉强还算一个好官,再说他这一次虽然有罪,但也不至死,陛下为什么一定要杀了他呢?”
说的对不对?对,但事情闹到了这种地步,刘骏又是一个贼好面子的人,所以坚决不原谅沈怀文。结果,沈怀文就这样自杀了。而刘骏呢?也落了一个残杀忠良的骂名。而这,还没有完。
566
昏君(下)
公元462年4月,刘骏最喜爱的妃子去世,这家伙给刘骏伤的,整日以泪洗面,茶不思饭不想,最后甚至连朝政都不处理了,就知道一天到晚躲在那妃子过去的寝宫之中555555。到最后甚至哭得精神恍惚,能在现实中看到那妃子的鬼魂。
10月,经过将近六个月的恢复,这个懦弱的男人终于从悲伤中走了出来。可之后,他做的事情却越发让人无法忍受。
为了能让爱妃有一个体面的死法,更为了能让自己随时去看望爱妃的鬼魂,刘骏动用无数的民工凿山通路,联通了从建康至陵墓的通路,又给爱妃建造了极尽豪华庞大的陵墓,所以很多劳役在工作之中逃跑、死亡,刘骏的名声因此再一次下滑,可他根本就不在乎。
公元463年正月,刘骏再次安排朝廷官员在一起聚餐,欢度元旦。可在宴会之中,刘骏却下令大臣们相互嘲讽、攻击,他则以此取乐。
大臣们虽然心中厌恶,但刘骏这人一不高兴就有可能杀人,所以在害怕之下也只能照办。于是,整个大殿之中乌烟瘴气,到处都是相互辱骂,扭打的场景。当时,吏部郎江智渊受宠于刘骏,他实在看不下去了,又因为刘骏宠着他,认为自己劝几句也没什么关系,便对刘骏道:“陛下爱开玩笑大家都知道,可陛下您看看这个场面,咱们这玩笑是不是有点儿开大了。”
江智渊有此劝谏完全是为了刘骏的名声着想,可刘骏只知道江智渊坏了自己的兴致,于是以一种极为轻蔑的语气和江智渊道:“你爹江僧安就是一个蠢猪,我本来以为你会聪明一点,没想到也是一只蠢猪,蠢猪生蠢猪,古人说得真是一点儿也不错啊。”
这话说完,江智渊的自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却又不敢还口,便只能把脸埋在坐席之下哭泣。
从这以后,江智渊便受到了刘骏的区别对待,不但对他不再宠爱,还经常肆意凌辱江智渊,更数次发出了死亡暗示。最终,江智渊没过多长时间便郁郁而终。而这,只不过是因为之前好心劝谏了一句。
完了吗?
还是没有。
5月,刘骏又有了一个新的玩儿法,什么呢?那就是对百官污言秽语,据说,从太宰刘义恭以下的官员,就没有一个没被刘骏羞辱的。金紫光禄大夫王玄谟被刘骏称为老伧(时江南人称北方人为伧,意思是非常粗鲁野蛮,没有文化),仆射刘秀之被刘骏称为老悭(意思为长相龌龊,为人抠门小气),颜师伯则被称为老齴(形容牙齿很大,长相丑陋)。
总之,朝廷这些官员,无论官职大小,高矮胖瘦,都被刘骏起了很难听的绰号,官员们是恨得咬牙切齿,可却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黄门侍郎宗灵秀身体肥胖,行叩拜之礼的时候非常不方便。可每次刘骏宴请官员,却都是不停赏赐给宗灵秀宝物,就是想看他跌跌撞撞谢恩的样子。
刘骏还宠爱一名昆仑奴,时常让这个昆仑奴拿着一根棍子在朝堂之上随意殴打官员,据说,自尚书令以下的官员,就没有没挨过他毒打的。
然而,这还没有完。
6月,刘骏来到了之前爱妃的墓地,他对一名叫刘德愿的说:“你哭,给我使劲儿地哭,如果哭得让我满意,我就赏赐给你无尽的富贵,要是不满意,后果你知道。”
话刚说完,刘德愿便跪在地上失声痛哭,哭得捶胸顿足,哭得眼泪鼻涕都混在了一起。
见状,周围的臣子没有半个嘲笑刘德愿的,全都为现在的刘宋感到悲哀,甚至,还有一丝敬佩,敬佩刘德愿能把戏演得这样逼真。所以在吊丧结束以后,和刘德愿关系比较好的官员偷偷走到了刘德愿的身边小声问道:“兄弟,你咋能把戏演得这样逼真,你那眼泪都他X从哪来的?”
刘德愿贱笑着小声道:“我把那个娘们当成是我最爱的小妾死了,这眼泪不就来了吗?”
“哈哈哈哈”
话毕,二人同时大笑。
自己媳妇的亡魂已经被下面的臣子如此戏弄,可怜刘骏还不知道,还在得意,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不过这还没有完。
话说东晋建立之初,国家非常贫穷,甚至连宫殿都是草草建造的。等到东晋孝武帝末年才建造的清暑殿。而刘宋兴起之后也没有什么增建或者改动,因为皇帝们都想把好钢用到刀刃上。
可到了刘骏时期,国家经济开始下滑,刘骏呢?却大兴土木,扩建宫室,墙上和柱子上全都是金银锦绣装饰。且,刘骏的赏赐也是没有节制,对功臣不怎么样,但对他所宠爱的妻妾和随从的奖赏却从不手软。所以,在刘骏毫无节制的祸祸下,刘宋的国库很快便被掏空了。
刘宋最伟大的皇帝刘裕,虽然最开始是一名微不足道的庄稼汉,可当了皇帝以后依然勤俭度日,所以终其一生都没有什么恶名。他之前住过的居所也被世人所保留,以此来缅怀这位勤俭朴实的皇帝。
一次,刘骏带领群臣到刘裕最早的居所去参观,里面破旧得简直让人不忍直视,所以下面的大臣们都盛赞刘裕实在是名不虚传。可这种称赞,在刘骏的耳中却是对自己的批评。因此,刘骏很不高兴地说:“一个庄稼汉有这种生活,这难道不是一种奢侈浪费吗?”
见状,一众大臣都不敢再说什么了。没错,刘骏在继位之初不是什么昏君,甚至所作所为还能称之为贤君、明君。可在他屁股坐稳以后,他残杀忠良、奢侈浪费,昏君做出的事他几乎都做了一遍,所以,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他就是个地地道道的昏君,那么刘宋在这个昏君手上还能存活多长时间呢?
刘骏管不了那些,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567
第六章 天不佑宋,昏君连代
6.1昏二代的败亡(1)
公元464年5月23日,刘宋孝武帝刘骏因为常年酒色过度的关系病死。在死之前,刘骏勉强着身子写下了一封遗诏,上面说:“朕死后,免去太宰刘义恭尚书令一职,加授中书监。任命骠骑将军南兖州刺史柳元景为尚书令,并进入内城居住。朝廷但凡有什么事情都要与二人商议以后才能做决定。而凡是军国大事,则必须要听从沈庆之的建议。至于尚书府事务交给颜师伯,外监事务则交给王玄谟。”
弄完这封遗诏以后,刘骏这个昏君就死了。死后,太子刘子业继承了宋帝之位,是为刘宋第六任皇帝。而这个刘子业,比他爹还不是个东西。他爹还知道等皇位坐稳以后再原形毕露。而刘子业呢?则是装也不装一下。
那天,吏部尚书蔡兴宗将象征着皇权的玉玺交到了刘子业手中,可刘子业接过来以后却没有半点悲哀的样子。蔡兴宗退出来以后和一旁的同僚道:“从前,鲁昭公继位之时,脸上一丁点儿哀伤的表情都看不出来。如今,陛下也是这个样子,难道我们宋国又要迎来新一轮的灾难了吗?!”
6月18日,刘子业开始处理日常事务,可刘骏给他留下的那几个托孤大臣他一个都不用,只用自己手下那些佞臣。所以,当时刘宋朝廷的大权都掌握在一群小人手中,而皇帝的诏令、文告则一盖出自他们的手中。甚至连尚书事务也一律由他们来决断,至于刘义恭和颜师伯,不过是两个摆设而已。而这些人中尤以戴法兴最甚。
那戴法兴利用刘子业给他的权利独断专行,威势震慑朝野,使得满朝惊惧。吏部尚书蔡兴宗的职权是管理筛选官员,所以,每到上朝的时候,他都要向刘义恭推荐贤能的人才,又时不时地检查批评朝廷过失。刘义恭性格懦弱屈从,对戴法兴非常惧怕,所以总是对戴法兴溜须拍马,生怕一个不注意就将这个第一权贵给得罪死了。所以每一次蔡兴宗这样说的时候,刘义恭都吓得战战兢兢,不敢回答一句。
那蔡兴宗每次奏报推荐官员的名单,戴法兴等人就开始圈圈点点,反复更换,使得蔡兴宗很少能保住那些上报的人员。因此,蔡兴宗在朝堂之上和刘义恭、颜师伯道:“陛下现正在守丧期间,不能亲自处理政务,所以所有的大事都要大人们相互配合签字。可近来,我却发现我奏书上的内容总会经历相当多的批改。我就想问问,这是两位大人的意思,还是其他什么人的意思。如果其他人对我的奏书有什么想法,不如站出来说一说,让我来看看你究竟有什么能耐。”
这都在朝堂之上公然叫号了,戴法兴要是再不出来他以后也无法震慑群臣了。于是他直接站了出来,和蔡兴宗争论这些人员任命的事宜。结果,戴法兴让蔡兴宗给辩得无言以对,只能狼狈地退了回去。也因此,戴法兴更加憎恨蔡兴宗,总想杀之而后快。于是,他利用手中的权利,想将蔡兴宗给贬到地方上去,之后再慢慢弄死他,可因为蔡兴宗在刘宋的名望太高,要做成此事所承受的压力太大,戴法兴最后只能放弃此事,不过二人的仇恨却是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程度。
8月,刘子业的母亲,现为太后的王氏身患重病,她知道自己马上就要病死了,想在死前再看看自己的儿子,于是命身边侍女去找刘子业。可刘子业却对侍女道:“病人的房间里都是些不干净的东西,我身为九五之尊,怎么能去那个地方?你告诉母亲,让她好好养病,不要想那些有的没的。”
王太后听说此事以后气得几乎发狂,对着身边的宫女咆哮道:“你去拿把刀将我的肚子给刨开,我要看看,我肚子里究竟是腐烂到了什么程度,才会生出如此不孝的畜生!”
同月,王太后病死,死时不瞑目。
12月,刘宋境内发生了超级灾荒,使得米一升涨到了数百钱之多,民众大多买不起大米,所以饿死者甚众,有些地方甚至爆发了农民起义。可当时的刘宋国库中并没有多少存粮,所以朝廷并不作为,只让百姓们自生自灭。
公元465年2月,刘宋民间自造假币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致使物价飞涨,有些商贾甚至无法正常进行买卖。刘子业见状,不顾众臣劝阻,改铸更加细小的二铢钱。可结果,造假非但没有得到改善,反倒是越发猖獗,所以整个国家的物价蹭蹭地向上蹿升。
再看北魏。
公元465年5月,年仅26岁的魏皇拓跋濬病逝。
当初,太武帝拓跋焘在位的时候,曾四处征伐用兵,导致国库空虚,经济严重下滑,再加上国中经常遭遇叛乱,所以老百姓的生活并不幸福。可拓跋濬继位以后,开始专心治理国家内政,很少率兵出击,所以国家的经济又开始快速回升,民心安定了下来。所以他这么早就魂归西去,可以说是天妒英才了。
拓跋濬死后,其嫡长子,年仅12岁的拓跋弘继承了君位(这也是个和他爹一样的明主,极擅以怀柔之政策治理国家)。
当时,因为拓跋弘年幼的关系,所以军政大权都掌握在侍中车骑大将军乙浑手中。而乙浑也没瞧得起这个只有12岁的小学生,便在拓跋濬死后肆无忌惮地残杀政敌,据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京中政敌就被他杀了一个遍。像什么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等等这些对国家有功,并且忠心耿耿的忠义之士全都被乙浑杀害了。只有侍中司徒平原王陆丽因为当时正在代郡做温泉疗养,所以躲过了一劫。
可在这些政敌中,只有陆丽是对自己威胁最大的,乙浑怎么可能放过这么一个人?于是立即派司卫监穆多侯前去代郡召其回京。
穆多侯敬佩陆丽的为人,所以宣达了乙浑的意思以后便对陆丽道:“主上年幼,乙浑又大权在握,所以极其嚣张,根本没将天下人放在眼里。您这时候回去,恐怕会遭到谋害,还请继续留在代郡观察形势以后再做定夺。”
这劝谏之言完全是为了陆丽着想,可陆丽是那种死忠死忠的老倔强,所以听说拓跋濬驾崩的消息以后啥也不管,直接便返回了平城。而等陆丽回到平城以后,不出意外被乙浑杀了。
7月,乙浑又威胁拓跋弘封其为丞相。因此,现在的北魏几乎已经成为了乙浑的一言堂。可这种局势又能延续多长时间呢?我们到时候再说。
568
昏二代的败亡(2)
我们再来看看刘宋。
现在的刘宋皇帝刘子业虽然年纪尚小,不过却凶狠残暴。继位之初他还能稍微听听王太后以及戴法兴等人的建议,可等王太后去世以后,他便开始越发肆无忌惮。可每一次戴法兴都要站出来阻止他干混账事。久而久之,两个人的关系便越发疏远,最后,戴法兴甚至要威胁刘子业,刘子业才不情不愿地放弃自己要做的事情。于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彻底决裂,刘子业更是想要置戴法兴于死地。
当时,在刘子业身边有一个叫华愿儿的小宦官,非常得刘子业宠幸,刘子业赏赐给这小宦官的金银不加节制,所以被戴法兴批评了数次。因此,华愿儿也非常憎恨戴法兴。刘子业明确知道这一点,所以让华愿儿出宫打听老百姓对现在朝廷的议论。华愿儿回来以后对刘子业说:“陛下,现在民间都在说宫中有两个天子,戴法兴才是真天子,至于官家,至于官家您,不过是一个假皇帝罢了。况且您住在深宫之中,和外边没有任何接触,而戴法兴呢?他和刘义恭、颜师伯、柳元景结为一体,门下往来宾客便有数百人之多,皇宫内外就没有不畏惧他的。如今,他的势力还在不断扩大,陛下您要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将其处理掉,恐怕再过一段时间,您的这个皇帝就要下去了,我们宋国的祭祀也将会被断绝!所以,还请陛下您能当机立断!”
这话一说,刘子业整个人一个激灵,于是立即下诏罢免了戴法兴,之后将其遣散回家,最后又将他流放,然后不知不觉地弄死了。(史料只记载了:‘帝遂发诏免法兴,遣还田里,仍徙远郡,赐法兴死’,所以我只能按照史料简单地说一下,可在当时,我可以保证,这里面一定是九死一生的,因为官家越是隐瞒的史料,过程有可能越是精彩)
干掉了戴法兴以后,刘子业可以说是真正的独掌大权了,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危机才刚刚开始。
当初,刘宋孝武帝刘骏当政的时候,为人十分猜疑,谁他都信不过,并且只要感觉谁有丝毫要害他的嫌疑,便会找各种借口将其杀死。因此,王宫大臣们都十分谨慎,没有谁敢随便在私下有所往来。
等到刘骏去世以后,官员们都相互庆祝,刘义恭更是和一些朝中好友悄悄道:“终于熬到了这一天,以后可以免于横祸而死了。”
可等到戴法兴被刘子业杀死以后,刘义恭这些人害怕了。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些人在刘宋实际上就是一党。如今戴法兴死了,那么下一个就是自己。于是,柳元景、颜师伯等人在被逼于无奈之下只能聚在一起合谋,想要废掉刘子业,继而立刘义恭为新帝。
谋反这种事情,一旦定下来就要马上实施,绝对不能拖延。因为这种事一旦拖延,最后一定会泄露,这几乎成了历史的定论,少有意外。而这些人呢?在战场上比谁都勇猛,可一涉及到政变,一个个就全都成了三孙子。本来已经商量好的谋划,到了行动的日子却始终犹犹豫豫没有敢带头的。
就这样,时间越拖越长,柳元景眼看这样下去不行,便将此事告知了沈庆之,希望沈庆之能带领他们废掉刘子业。可让柳元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是他最信任的沈庆之,却最终致使了他们大事的失败。
话说那沈庆之平素就与刘义恭关系不好,这他X要是让他当了皇帝,给我穿小鞋那都是轻的,备不住就得把自己给整死。再说,颜师伯这货经常独断专行,不管大事小情都不和自己商议,甚至对尚书令史说:“沈庆之不过是国家的爪牙而已,这种武夫怎么配得上参与政事?以后有什么事都不用通知他了,就由我们这些朝中骨干来抉择就好”。
基于以上,沈庆之对颜师伯等人一直都是恨之入骨,因此,当柳元景将此事告诉了沈庆之以后,沈庆之为了除掉这些人,竟然将他们的预谋给告发了。于是,这些人的悲剧便来了。
13日,刘子业亲率羽林突袭了刘义恭的府邸,将他及他的全家当场格杀。刘子业觉得不解气,又当场将刘义恭的尸体肢解,将肠子挑出来,眼睛挖出来,之后将眼睛粘上蜜糖给吃了,并称其为“鬼目粽”。
然后,刘子业直接命亲兵去柳元景家中,让柳元景撒愣前来皇宫。那亲兵非常尊敬柳元景这种老将军,所以见到柳元景以后提醒道:“今天的兵刃非同寻常,将军要小心”。
一听这话,柳元景就知道东窗事发了,自己只要一去皇宫就必死无疑。可现在这种情况,自己又能逃到哪里去?与其像个懦夫一样死亡,不如慷慨就义,这样也有个军人的样子。因此,向自己的母亲辞别之后,便穿上朝服,镇定自若地上朝了。
最终,柳元景惨死,他的一家也皆被刘子业所杀。至于颜师伯等辈,自然也和柳元景一个下场,全都被刘子业所残杀。而干掉这些辅政大臣以后,刘子业算是彻底将权利掌握在了手中。所以,他觉得自己无敌了,便开始无所忌惮,对朝中官员就好像对猪狗一样肆意羞辱、殴打,其严重程度更胜其父。
569
昏二代的败亡(3)
那么在当时,刘子业身边都是些什么人呢?
吏部尚书袁凯,这是一个一心为国的好官,并且很有些治国从政才能。最早,在刘子业还是太子的时候,因为时常犯错,还凶狠残暴,所以名声很不好,刘骏便想将这个嫡长子给废了,另立西南王刘子鸾为太子。可袁凯深知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于是百般劝谏,所以刘骏最终也没有废掉刘子业。刘子业因此非常感激袁凯。等刘子业诛杀了一众大臣以后,朝廷留下了很多空位,刘子业便封袁凯为吏部尚书,对其委以重任。
尚书右丞徐爰,精通阿谀奉承,极擅取悦他人,所以在刘骏时期就很得皇帝喜欢。而刘子业呢?也是那种好大喜功之人,所以被徐爰忽悠得五迷三道,对其宠爱有加。
山阴公主刘楚玉是刘子业的姐姐,姐弟俩从小感情就非常好,所以无话不谈。时,刘楚玉嫁给了都尉何戢,可刘楚玉是一个战斗力极强的女子,何戢根本无法满足她,这女子便入宫找到了刘子业和其道:“妾身与陛下虽然男女性别不一样,但却都是一个父亲所生。陛下您的六宫可以有上万女服侍,可我却只能有一个男人,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刘子业一下就听懂了姐姐的意思,于是当即给刘楚玉找了三十多个油光水滑的面首送给了她,并下诏说这是皇帝亲赐的。
这他么,当皇室的脸面连个屁都不如。
因此,刘楚玉和刘子业就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笑话。
古代,每名皇帝在身强力壮之时都会让画师给自己画像,等死后可以让后人时刻瞻仰最巅峰时期的自己,所以在刘宋宗庙之内都有历代皇帝的画像。一次,刘子业带着群臣前去宗庙,看着英武的刘裕,指着他的画像对众臣道:“这人厉害,活捉了好几个天子,应该算是我们大宋皇帝中最厉害的一位了。”
说完,又指着刘义隆的画像道:“这人也不错,有那么些才能,可不会养儿子,晚年竟然被自己的儿子砍掉了脑袋。”
再之后指向自己爹的画像:“这个人我太了解了,不但长得丑,还有个大酒槽鼻子,怎么这会儿就没有了?我们要真实,真实懂吗?!来人!”
“在!”
刘子业:“给我找个画师来,把他的酒糟鼻子给我画出来!”
就这样,刘骏的画像上又被画出了一个酒糟鼻子。而刘子业,只在一旁指指点点哈哈大笑。
上面这些人,全都是自己的祖先,甚至有自己的亲爹,可刘子业根本不在乎,皇室的脸面在他的眼中真的连个屁都不如。
9月,刘子业杀刘子鸾(就之前那个差点被立为太子的),并连带杀其弟与妹。
同月,刘宋国内又发生了动乱。刘义隆的第九子,徐州刺史义阳王刘昶,在刘骏还活着的时候就受到厌恶。因为在刘义隆的一众皇子中,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并且有贤名的人,有能够威胁皇权的可能,所以受到中央的猜忌憎恨。可因为刘昶一直都有贤名,又没有造反的意向,所以刘骏一直都没有动他。可民间却谣传,说刘昶早晚都会造反。而刘子业呢?才他X不管你有没有造反的证据,只要你对我有威胁,我就要除掉你。因此,总是和朝臣透漏要除掉刘昶。刘昶听说此事以后非常惊恐,于是上表建康,希望能孤身前来建康拜见刘子业。其表面上虽然是拜见,但实际上却是在向刘子业表态,意思是自己绝对不会造反。可刘子业听后却哈哈大笑和朝臣们道:“刘昶这个老家伙,我正想找个借口弄死他,他竟然要来建康领死,这样好啊,等他来建康之后,我正好顺手将他大卸八块,哈哈哈哈。”
此言看似昏庸,但实际上却是硬要逼着刘昶谋反,因为这样他刘子业就有足够的借口杀掉刘昶了,毕竟刘昶对皇权来说确实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果然,当这个消息传到刘昶耳中以后,刘昶就不再提去建康的事了。刘子业见状大喜,因为这正合了自己的心意,所以闻讯以后便以此为借口,亲率大军前往征伐,并命沈庆之为前锋,率精锐士兵于前开道。这是干什么?这不就是逼着刘昶谋反吗?所以万般无奈的刘昶只能起兵叛乱。可现在刘宋的宗室算个什么?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连个庞大的世家都比不上,所以州中各地根本没人响应刘昶,刘昶手下的文臣武将也都怀有二心,士兵的士气更是惨不忍睹。刘昶知道,就这种状态,百分之一千弄不过朝廷军,所以抛弃了母亲和夫人,只带自己最宠爱的小妾和几十名骑兵向北逃到了北魏。
拓跋弘见状大喜,于是立即封刘昶为侍中、征南将军丹杨王,并让他娶了皇室公主,其用意便是想用刘昶事件来分化、离间刘宋皇帝和宗室之间的关系。
再看刘宋。
吏部尚书袁凯,在最开始的时候很得刘子业器重,对其万般宠信,可袁凯是一个一心为公之人,总是向刘子业提出一些为国为民的工程,并且建议刘子业改掉一些为世人诟病的毛病。而这,就犯了刘子业的忌讳,所以刘子业对袁凯的态度一下就变了,从热情变为冷漠,并暗示一些官员在朝堂上弹劾袁凯,然后他再批准,将袁凯的官职一点点地弄下去。可只一次弹劾下来,袁凯就吓得直流冷汗。他怕什么?他倒是不怕自己的官被扒得毛都不剩。他怕的是刘子业这个残暴的畜生会在之后找个借口弄死他,然后再把自己的家人也顺带弄死。所以深感恐惧的袁凯直接编了一个理由,请求调任外地,远远离开刘子业这个变态。而刘子业呢?也不想再看到袁凯,且还念及多年前的恩惠,便准了他的奏请,并任命其为雍、梁二州大督兼雍州刺史。
消息传到袁凯耳中,袁凯简直高兴得跳了起来,于是马上收拾行装,连夜便要出发。袁凯的舅父蔡兴宗见状拉住了袁凯,并道:“襄阳的星位不好,去了可能有危险,你为什么还要如此着急呢?不如让我去请奏陛下……”
“停!您可别介!”
话没说完就被袁凯打断,继而道:“我滴个舅父啊,现在的情况是,我多留在建康一天,便很有可能被五马分尸,可只要能走出建康,我便能活,我的家人也能活。在这种时候,还管什么星不星位的,我滴个老舅你就别在这和我扯没用的了。”
就这样,袁凯急忙忙地收拾行装,连夜便走了,一直“奔”到寻阳还没听说刘子业派追兵来杀他,这才长出了一口气道:“现在开始,我终于能免于惨死了。”
没错,当时建康的朝臣就是这样朝不保夕,每个人都恨透了残忍多疑的刘子业。
570
昏二代的败亡(4)
再看沈庆之。
当初,沈庆之揭发了颜师伯、柳元景等人谋反行动以后便成了刘子业的人,他也只能向刘子业尽忠。所以这之后,沈庆之给刘子业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并希望他能以仁治国,不再刑杀无度。可多次劝谏换来的并不是刘子业的醒悟,而是刘子业的愤怒。沈庆之在官场上混了一辈子,察言观色自然不在话下。他看出了刘子业已经对自己动了杀心,所以开始害怕,便从此闭门谢客,不见任何人,以此来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
一次,沈庆之派侍从范羡去蔡兴宗那里办事,办完事后,蔡兴宗将范羡留了下来,并和其道:“劳烦回去和沈将军说:‘您闭门谢客不过是要躲避那些请你办事儿的人罢了,而我蔡兴宗对您没有什么请求,何故连我都不见呢?’”
范羡回去以后将原话奉告。而沈庆之一听就知道蔡兴宗这是话里有话,肯定是有要事要和自己商议,于是立即命范羡将蔡兴宗请到了自己的府中。蔡兴宗也不废话,单刀直入道:“官家近来所作所为已丧尽人伦天道,这种人,指望他改变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如今他所忌惮的,只不过是将军您一人而已。老百姓所能依附的,也不过是将军您一人而已。如今,满朝官员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如果您能在这时候举起大旗,相信所有人都会跟随您的脚步前行。如果您还在犹犹豫豫不能决断的话,大祸必将降临,也会遭致天下人的谩骂,更会在以后的史书中留下一个优柔寡断的骂名。”
沈庆之:“你不要再说了,我年纪已经大了,实在没有精力再弄其他什么事。况且之前受官家打压,现在手中已没有半点兵权,就是有心做这些事,也没有力量了,你还是去找别人吧。”
说完就要送客。可蔡兴宗却没有走,而是继而道:“你以为我们这些人发动政变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自己的富贵吗?不是!我们只不过是想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罢了!现在的情况是,满朝文武都在翘首以盼,倾听外界的声音,只要有一个战绩辉煌的将军起事,他们一定会争相跟随,到时候大事想不成功都难。况且您几个朝代都是我大宋的第一军事统帅,您的门徒、部下们现在都已经成为了地方上手抓大权的将军,您怎么能说您没有半点儿士兵可用呢?我知道您是想保命,可您保得了吗?!之前官家已经对您起了杀心,何况现在大街小巷都在传说您有可能会造反。民间传说这个东西,放在明君耳中连个屁都不如,可放在昏君耳中却足以要了一个人的性命,咱们官家是个什么人,您到现在还不知道吗?”
说到这,蔡兴宗闭嘴了,因为他已经把话说得不能再透了,如果这都不能让沈庆之觉悟的话,那他就是说再多也是枉然。结果,沈庆之还真就没有听从蔡兴宗的话,他还天真地认为,只要自己以后老老实实的,不再劝谏刘子业什么,自己就能安度晚年。
可结果呢?没过多长时间,刘子业便遣人送来了毒药,沈庆之是说什么都不喝,然后就被刘子业派来的人用麻袋蒙住,活活乱棍打死。而沈庆之的家人,除了一个儿子之外,其他的全部命丧黄泉。
一代名将,就这样憋憋屈屈地死了,不知道他在临死之前是不是后悔了之前拒绝蔡兴宗之事。
干掉沈庆之以后,刘子业这个残暴的皇帝又将屠刀伸向了各个皇室成员。他认为,现在国家唯一能威胁到他的只有那些地方的诸侯王了,于是一个个将他们召至建康软禁起来,没事就用鞭子狠狠地蹂躏这些诸侯王。湘东王刘彧、建安王刘休仁、山阳王刘休祐,这三个诸侯王长得都很肥胖,刘子业就将他们关到笼子里当猪来养。因为刘彧最胖,所以称呼其为猪王,而后又称刘休仁为杀王,刘休祐为贼王。东海王刘祎品行不怎么好,刘子业就称他为驴王。
刘子业还在一个木槽里放上饭,里面又搅拌了一些杂物,然后在地上挖了一个大坑,里面灌满了泥巴、脏水,然后将刘彧扒光扔到泥坑之中,让他去吃木槽里面的饭,以此比喻刘彧为人猪来寻开心。
他前前后后几十次想要通过种种手段来杀了这三个叔父,可因为刘休仁机智,不管遭受了多大的羞辱都不生气,还在用阿谀奉承之话去讨好刘子业,这才使得刘子业没有杀了这三个人。
刘子业又因为宋文帝刘义隆、孝武帝刘骏在一众兄弟中皆排行老三,所以也憎恨自己的三弟,现任江州刺史的晋安王刘子勋。因此便命一人拿着毒药前往刘子勋的驻地命其自杀。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被派过去的无名氏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见刘子业如此残暴,断定这个所谓的皇帝马上就要玩儿完,于是行进很慢,并在行进的途中还派了一个心腹提前赶到了江州,将此事告知刘子勋,让他提早做好准备。刘子勋闻讯,立即叫来典签谢道迈等心腹,询问他们如何应对这次的危机。众人认为,消灭刘子业是很容易的,毕竟他现在不得人心,可问题的关键在于,起兵之后,江州各个地方县令会不会挺自己,之前造反的诸侯王也不是没有,就好像刘昶,可最后不还是因为地方各地都不挺他,最终落一个惨败收场吗?因此,众人要想商量出一个方法,那首先就要解决人心这个最基本的问题。
当时,江州的长史是一个叫邓琬的人,这个邓琬可了不得,不但是本州豪族的族长,还在江州威望甚高,可以说是一呼百应。因此,刘子勋命谢道迈等人前往邓琬处,试探他的意思,岂料邓琬一听刘子勋要被赐死,当即站起来暴吼道:“我邓琬最开始不过是南方的一个寒门子弟,承蒙先帝大恩,将爱子托付给我,我又岂能不以死相报?现在的官家,年纪轻轻便残暴无度,其凶残之本性就好像豺狼一般,已无药可救,表面上虽然是个天子,可实际上不过一个独人罢了!你回去和殿下说,就说我说的,他爱怎么干就怎么干,我会率领全州文武支持他,并去建康废了这个昏君!”
571
昏二代的败亡(终)
就这样,刘子勋得到了整个江州的支持,于是立即召集兵众,宣布独立。这一次的造反和以往不同,不同在哪?在于得到了整个州的支持,并且四方响应。于是建康大振(注意,是振),人人拍手称快,危机已经一步步接近刘子业。可这时候的刘子业在做什么呢?
本月29日,刘子业闲着无聊,便将所有的妃子、公主都召集在一起,然后命左右侍卫上去“侮辱”她们。这些女子都知道刘子业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变态,所以少有反抗者,只有南平王刘铄的妃子江氏誓死不从,刘子业也不生气,而是命人将江氏的三个儿子拽了过来,然后当着江氏的面将他们全部杀死。之后又抽了江氏一百鞭子,直将江氏抽得皮开肉绽。又威胁江氏,如果不从,她家中的人一个都活不了。江氏无奈,只能从命。于是,整个皇宫都充斥着各种暴淫之景。
这些年来,刘子业杀了太多太多的人,这其中当然包括皇宫之中的各路重臣、宗室,他很怕这些人的后人、友人谋害自己,便在宫中挑选了一些最为勇猛的勇士提拔为自己的爪牙(宗越、谭金、童太一、沈攸之等人),并赏赐给他们无数的金银美女,用以保证他们对自己的忠诚。而这些收了好处的勇士对刘子业也是极尽忠诚,不仅时常贴身保护,还对刘子业言听计从,可谓指哪打哪。刘子业因此更加肆无忌惮、有恃无恐,使得皇宫内外人心骚动,左右宿卫将士也都有了背叛之心,不过因为宗越等人的勇猛暂时不敢妄动罢了。
时,刘彧等三王已经被幽禁很久了,尤其是刘彧在遭受了百般羞辱之后,早就有杀刘子业之心,于是命手下阮佃夫、王道隆、李道儿、柳光世、钱蓝生勾结刘子业的侍从淳于文祖,让他们暗暗寻找机会,一旦有机会便将刘子业的人头给砍下来。而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公元465年11月,刘子业出游华林园,那天,刘子业当着所有人的面命令宫女们脱光衣服,在园林中追逐打闹。这些宫女都知道刘子业的揍性,所以大多脱光,强颜欢笑地追逐打闹,只有一个女子拒不从命。刘子业见此,直接用最残忍的手段将此女肢解。可当天夜里,在刘子业熟睡以后,却梦见一名宫女指着自己的鼻子骂:“你小子大逆不道,天庭已经知晓,等着吧,你活不到麦子成熟的时候了。”
梦醒以后,刘子业非常惧怕,于是将宫女聚拢在一起,最终挑了一个和梦中女子酷似的宫女残杀了事。可到当天夜里,之前出现的那个宫女又出现在了刘子业的梦中,并指着他喝道:“我已经向上帝控诉了你的罪行,你马上就要得到应有的惩罚了。”
于是,刘子业更加畏惧,天亮以后就找了一大群女巫在皇宫之中不停地跳大神,意图将这个可恶的鬼魂赶走。这还不算,从这以后,刘子业每次出行,那都会让一大群人跟着自己,甚至连建安王刘休仁、山阳王刘休祐都让随同左右。只有湘东王刘彧一人被留在秘书省,不准外出。刘彧于是更加畏惧,恐怕是刘子业马上就要对自己动手了,便让那些心腹手下们赶紧找机会行动。
当时,在宫中有好些人不得刘子业待见,就比如主衣寿寂之、外监典事朱幼、细铠主姜产之、细铠将王敬则、中书舍人戴明宝等等。刘子业每当看到这些人都会恨得咬牙切齿,指着他们痛骂,所以这些人每天都活在心惊胆战之中。
阮佃夫早就知道这些事,之所以没找他们是认为时机还没有成熟。可现在也不能再去管什么成不成熟了,因为再不动手,自己的主子便要魂归西去了。于是,阮佃夫暗自找到了这些人,希望他们能和自己除掉刘子业。
这些人都是一些朝不保夕的家伙,如今一见有人牵头,那还有什么可说的了,干他!
次日,刘子业打算向南巡察(实际上就是玩),出发前,允许他的那些爪牙回家收拾东西。只留一个叫樊僧整的队长带着一些卫兵保护他的安全,料想这一天晚上也不会出什么差池。那刘子业对樊僧整虽然也是不错,可和之前我提到过的那些爪牙相比,差距可就大了去了。所以樊僧整其实在内心中对刘子业也是颇为不服。所以当这些要杀刘子业的人联系到樊僧整的时候,这老哥想都没想便同意了。
就这样,参与谋杀刘子业的人数就达到了二十人左右。虽然那天晚上刘子业本身的护卫也是不多,可阮佃夫仍然认为自己的人太少,便打算再过一些时日,吸引更多的人再行动。可就在这时,寿寂之却和阮佃夫道:“从古至今,凡政变大事,参与的人过多会泄露情报,延误的时间过长也会泄露情报,所以要行动只能尽快,万万不能拖延时间,不然必败无疑!”
此话如当头棒喝,立马点醒了阮佃夫,于是在当夜政变之事盖棺定论。
那天晚上,如果刘子业能够老老实实在寝宫待着,阮佃夫这帮人还真不一定能够成功。就像阮佃夫之前顾忌的那样,参与谋划的人太少了。
可刘子业这憨货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在当天夜里将所有的侍卫都赶走了,转而带着一大堆的巫女去皇宫的竹林射鬼去了,你说这他X不是作死吗。果然,在射完所谓的鬼之后,刘子业刚要演奏乐曲来庆祝一下,寿寂之便带着人抽刀直奔刘子业而去。刘休仁听见后面有急切的脚步之声,知道大事已经开始了,便转身而走。干什么去?当然是去找刘彧。
不一会儿,正在哈哈大笑的刘子业突然听到一名宫女仓惶的叫声,转头一看,正看到阮佃夫、寿寂之一行人拿着钢刀气势汹汹奔自己而来。这货就是再笨也知道这帮人是来干什么的,于是大惊之下赶紧拉开弓箭冲他们射去,可射来射去却没有射中一箭,于是大惊,慌忙奔逃。
当时,在刘子业身边都是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巫女,她们能干什么?比刘子业跑得更快,并一边跑一边惊恐地吼道:“不是我不是我,刘子业在这边。”
刘子业则一边跑一边怒吼道:“闭嘴,都给我闭……啊~~~~!!!”
结果未等喊完,便被后面追上来的寿寂之一刀砍掉了脑袋。
而就在刘子业被斩杀之时,刘休仁也跑到了秘书省,见到刘彧以后便跪下称臣,之后在刘彧目瞪口呆之下将其强拉到了西堂让文武百官跪拜。因为事情发生太过突然,刘彧在出发的时候甚至找不到自己的鞋,只能光着大脚丫子坐在皇位之上,甚至连脑袋上戴着的帽子都是一顶黑帽。见状,刘休仁一拍脑袋,赶紧让下面的侍从给刘彧换上了一顶皇冠。
这之后,刘休仁先是安排了新的卫兵进入皇宫,然后就开始宣称是奉太皇太后之命废了刘子业,列举了他自从登基以来的无数罪名,并立刘彧为刘宋新皇。
次日,刘彧宣布大赦天下,并开始论功行赏,好似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了,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并不是。
572
6.2大乱(1)
公元465年12月,刘子业已死,宋明帝刘彧上位的消息传到刘子勋军中。刘彧更是直接封刘子勋为车骑将军,以便劝刘子勋退兵。
江州那边的官员非常高兴,认为天下又要太平了,于是纷纷找到了刘子勋身边最具权势的邓琬,并恭贺道:“现在暴君已经被铲除,殿下置身皇位,这天下又要太平了啊。”
岂料,邓琬非但没有半点儿高兴,反倒是一把将刘彧的任命扔到了地上,然后无不蔑视道:“置身皇位的应该是我们家殿下,和他刘彧有什么关系?他不过是踩着我们功劳上去的废物罢了!传我命令,从现在开始加速准备刀枪剑戟,并向四方征兵,这个皇位,他刘彧还不配!”
话毕,下面的臣子大吃一惊,可那边刘子勋没有明确表态,他们也不能说什么,只能听从邓琬的指令。
同月,在邓琬以及一众地方豪强的支持、忽悠下,刘子勋在地方发动政变,并撰写檄文通告天下:“刘彧假传太后的指令,以非法暴力的手段夺取了皇位,这简直就是背叛祖宗的行径,我刘子勋身为皇室正统继承人,传统尊奉者,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的,现在,我要发兵攻打建康,将邪恶踩在脚下,希望各个地方都响应我的号召,和我一起推翻邪恶的政权。”
此檄文一经下达,多地响应,一时间,刘宋再次陷入兵祸的漩涡,建康震动。
公元466年正月,刘彧下令朝廷戒严,然后任命建安王刘休仁为征讨叛军大都督,命车骑将军江州刺史王玄谟为副都督,又命沈攸之为寻阳太守,携本部兵马屯军虎槛(今芜湖西南),以抵挡叛军的侵袭。
时,王玄谟的大军还没有出发,前锋部队应有十几路相继集合完毕。可因为部队是仓促集结,皇帝也是刚刚上任,所以部队编制非常混乱,各个大营都用自己的号令,谁也不听谁的,完全无法做到令行禁止。参军沈攸之(沈庆之之子,B级将帅,有勇有谋)见状,立即对王玄谟道:“现在各个军营号令不同,这种情况很容易引发混乱,最终导致大事失败,所以必须制止,还请将军用铁血手段立即统一指令,不能任由这种情况继续下去。”
王玄谟闻言频频点头,然后立即采用了这个方法,结果军队的乱象立即得到解决,不说令行禁止,但起码能达到指挥统一。
同月,邓琬以上天显示的种种祥瑞为借口,诈称收到太后的密诏,然后立即带领各将领、幕僚等向刘子勋奉上皇帝尊号。
次日,刘子勋在寻阳登基称帝,改年号义嘉。
这之后,徐州刺史薛安都、冀州刺史崔道固、郢州刺史刘子绥、豫州刺史殷琰、益州刺史萧惠开、湘州行事何慧文、广州刺史袁昙远、梁州刺史柳元怙、山阳太守程天祚皆举兵应之。于是,四方贡献,皆归寻阳,只有丹阳、淮南等数郡还听从建康指令。
数日后,东部战线的反朝廷军已经到达永世(江苏溧阳),距离建康已越来越近,宋明帝刘彧大惧,于是紧急召开廷议,针对于此和文武百官展开讨论。蔡兴宗说:“当今的形势几乎全国皆反,可是越到这种时候,我们就越应该平静。从表面上来看,我们确实不是叛军的对手,可你们却都没有发现,我们实际上还是有胜机的。”
一听这话,刘彧赶紧站起来问道:“爱卿快说,胜机在哪?!”
蔡兴宗:“现在,各地叛军的家人大多都在建康,如果陛下这时候将他们的家人全都斩杀,那么我们这里这些人大概不出数日就都会去见阎王。反之,如果陛下善待这些人的话,各地叛军一定会有所顾忌,不敢放肆发力,我们便有机会见缝插针!而这,不过其一!其二,废帝当政的时候,所采用的治国方法全都是暴政,可陛下您继位只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便不断采用仁政治国,所以百姓争相前来参军报效,这就是您现在的人心。基于以上,胜负实为未知之数,还请陛下和各位大人不要消极,只要我们坚持到最后,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话毕,满朝振奋,刘彧更是善待了叛军的家人,使得这些人感激涕零,甚至有的人还写信给各个叛军的头领,劝告他们不要反叛,因为现在的官家是一个非常仁慈的君主。
于是,一众叛军开始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虽然这种声音现在还很小,可谁敢保证,它不会逐渐扩大呢?
兖州刺史殷孝祖本来已经响应了刘子勋的号召,可当其听说刘彧的举动以后,这货开始变得犹豫起来,行军速度也奇慢无比。刘彧见状认为有戏,遂遣殷孝祖的外甥,现在建康的参军葛僧韶前往游说。
那葛僧韶见到殷孝祖以后单刀直入道:“刘子业狂暴疯癫,这种J主,自开天辟地以来就从未有过。在他的治理下,朝廷面临崩溃,国家面临灭亡,文武百官人人自危。可就在这时,当今B下铲除了这个凶暴的疯子,重建了天下。而这段时间,B下用什么方法来治国您也看到了,明摆着就是一个仁君!如今,国家混乱不堪,魏国虎视眈眈,朝廷随时面临灭亡的危险。在这种时候,难道不应该拥护一个年长的人为君王吗?可一群糊涂虫却在这时候相互煽动,无缘无故地制造事端,利用晋安王的年幼无知来满足他们的野心,试问,如果让这些人成事,那么我们的大宋会不会继续混乱?一定会!并且永无宁日,直到魏国将我们的国家彻底毁灭才会结束!舅父您从小就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如果现在能率领你的勇士们回京保卫朝廷,那么不但是为当今皇帝雪中送炭,还会名留青史,还请舅父一定要谨慎考虑以后再做决定啊!”
话毕,殷孝祖频频点头,完全认同了葛僧韶的说法,并在当夜便率自己最精锐的兵马南下去投奔了建康。
当时,建康人人惊恐,虽然大部分的官民都非常认同刘彧,但局势就摆在这里,谁又能不害怕呢?因此,民心忧虑,有很多人甚至已经收拾好了包裹,做好了随时逃亡的准备。可就在这时,殷孝祖却突然率兖州军前来投靠,看着那源源不绝的北方精壮汉子进入建康,百姓们欢欣鼓舞,一颗颗躁动的心这才逐渐稳定下来。而刘彧更是喜极,竟亲自迎接了殷孝祖,并升其为抚军将军前锋大都督,准备用这把利剑来穿透叛军的心脏。
通知:开学了,上班了,更新时间改为18:00——21:00之间
573
大乱(2)
公元466年正月,刘彧见殷孝祖这件事处理得非常完美,便又遣使往青州,劝说青州刺史沈文秀也站在自己这一边。沈文秀答应,并遣其将刘弥之率青州精锐前往建康拜见刘彧。
可就在大军行至一半之时,薛安都却遣使往沈文秀处,以种种利益和当前的形势来劝说沈文秀,让他帮助叛军反抗朝廷。
当时的局势,确实怎么看都是叛军必胜的局面,所以沈文秀没有抗住诱惑,立即命令已经走了一半的刘弥之转而前往薛安都处,和他一起对朝廷发动攻击。
时,济阴太守申阐据睢陵(江苏睢宁)响应建康,薛安都要想攻击建康,就必须先拔掉这颗钉子,于是命从子薛索儿率大军对其展开攻略。
同时,刘弥之之青州军亦到达下邳,可就在这时,刘弥之却突然改归朝廷,转而对叛军展开攻击。(注:具体原因史料未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都是刘弥之个人行为,和沈文秀没有关系,沈文秀绝对还是叛军那一伙儿的)
其首先对下邳叛军发动了突然袭击,下邳守将裴祖龙(薛安都的女婿)对其全无防备,所以兵败,率残部狼狈逃至彭城。于是,北海地区皆举兵响应刘弥之。薛索儿闻讯,恐怕朝廷军趁此势一举兴起,遂解睢陵之围,转而率全军对刘弥之发动进攻。结果,刘弥之被薛索儿击败,退保北海。
此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徐州都乱了套,那些之前还摇摆不定的官员们逐渐开始投降了叛军。甚至连之前刘彧派去镇守淮阳(江苏东海东北)的申令孙都在这之后投降了叛军,所以徐州一带大事不妙,建康北部的防线即将被突破。
刘彧见状,立即命毕奈(南朝B级名将,有勇略,善骑射)率一部北上,打算偷偷前往兖州,在兖州募兵以后从背后向叛军发动攻击。可没想到,消息却被薛安都提前得知,于是这个善于游说的将军再次遣使往毕奈处向其说以厉害,希望毕奈能“弃暗投明”,到叛军的怀抱中来。结果,毕奈没经得起诱惑,从薛安都之言,并以刘彧的诏命顺利进入兖州,然后便在兖州展开了突然攻击。
殷孝祖当时并不在州中,主力也都被带走,所以毕奈轻轻松松便攻陷了兖州的郡治,并将殷孝祖的全家赶尽杀绝,于是整个兖州覆之。
至是,淮北方面已皆被叛军所控制,刘彧可以说得上是岌岌可危了。
再看江南。
首先,江南东部方向。
公元466年正月,当淮北方面发展越发不利时,刘彧首先做的并不是向北平乱,而是优先处置东扬州会稽郡及吴郡方面的局势。因为朝廷想要作战,主要的后勤保障都要仰仗这些地方,所以这些地方是一定不能乱的。因此,刘彧升会稽郡太守孔为太子詹事,想要将其调入京城,再用心腹庾业来统领三吴之地。同时,为了怕事情出现意外,刘彧又遣孔璪前往会稽等地慰劳各个地方的官民,可让刘彧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这完全就是画蛇添足。
最开始的时候,孔并没有想要造反的打算,可当孔璪到了会稽以后,却和孔道:“现在的局势是,外部北魏虎视眈眈,内部全国皆反,建康方面又没有足够抵抗的力量,所以朝廷军最后必败无疑!而一等朝廷军失败,帮助过朝廷的您还能活命吗?不如现在就帮助寻阳方面军来对抗朝廷。如此,大事成功以后您必定能富贵一生。”
孔这个人没有什么主见,所以轻易便被孔璪忽悠,答应了他的提议。因此,会稽郡反。
紧接着,吴郡太守顾琛、吴兴太守王昙升、义兴太守刘延熙、晋陵太守袁标皆据郡响应,兵力一瞬之间便达到了三万之数。
这之后,益州、广州、梁州、豫州更是反声连连,之前还没有归附叛军的势力也尽皆归附叛军。事态发展至此,建康已岌岌可危。可坚强的刘彧,哪怕事情恶劣到了如此程度,他也没有放弃。
18日,刘彧亲率全建康之兵列阵于宣阳门外,发誓和全军将士共存亡,只要这些士兵不舍弃他,他刘彧就一定不会舍弃士兵。
23日,刘彧任命山阳王刘休祐为豫州刺史,率辅国将军刘勔、宁朔将军吕安国等讨伐殷琰。同时,又命巴陵王刘休若都督建威将军沈怀明、尚书张永、辅国将军萧道成等讨伐孔。
在这些人中,别的人我可以不介绍,但萧道成,我必须用些笔墨好好介绍一番。
萧道成,字绍伯,A级将帅,今江苏常州人,是西汉名相萧何的二十四世孙。萧道成仪表堂堂,风姿卓越,且身强力壮音若洪钟,一看就不是一般人。13岁时,萧道成开始学习《礼经》《左氏春秋》等儒家经典,立志以文参政,向着文官的最高荣誉——丞相使劲。可公元440年之时,彭城王刘义康被废,改镇守豫章,萧道成之父萧承之领兵驻防。萧道成便只能弃文从武,随萧承之兵马南下,从此告别了笔杆子,改用刀枪剑戟。
公元442年,竟陵蛮人开始聚众造反,萧道成遂领一军将此蛮部全部平定。
446年,萧道成随同萧思话镇守襄阳,正赶上大规模的蛮族叛乱。结果,萧道成只短短旬月之间便将此叛乱平定。
公元450年,刘宋和北魏在淮北一带曾展开激战,最终,萧道成败给了更为牛13的拓跋焘,终结了一直胜利的势头。
公元452年,仇池国背叛刘宋,朝廷遂命萧道成率本部兵马前往讨伐,结果只短短个把月的功夫,萧道成便几乎将仇池打崩,要不是文帝在此时驾崩,萧道成很有可能会彻底打崩仇池。
公元454年,萧道成因为军功卓越,被升为建康令中兵参军。
从以上来看,萧道成不但拥有卓越的作战能力,还是一位拥有丰富经验的将领,那么在这一次的大乱之中,这个强悍的将领又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拭目以待。
574
大乱(3)
公元466年正月二十三,两路平叛大军出征。当时,在这两支大军里,有许多将领和士兵都是东方各郡人士,他们有很多父子兄弟都在叛军的阵营中,所以军中将兵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一个不小心自己和家人的命就没了。如果带着这种情绪去打仗的话,估计双方还没交锋就会溃败了吧?而刘彧,懂得这一点,所以在大军出发之前当着所有官兵的面前誓师道:“朕的将领们!朕的士兵们!!!朕现在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皇家的新恩令!朕要减轻刑罚!使父子兄弟之间的罪行不株连,无论你们的兄弟是不是反叛军那一边的,朕都不会对你们进行惩罚,希望你们都能理解朕的苦心,不要因为这些没必要的担忧而影响了你们的心境。”
这话一说,全军欢欣鼓舞,于是军心大定,朝廷军的士气便得到了保障。
数日后,孔派他的将领率军到达晋陵九里处,其军容甚壮。
当时,沈怀明已经率军到达奔牛(江苏常州武进区西三十里),可因为双方之间战力差距巨大,便放弃了主动进攻的念头,只能在原地建造壁垒,准备对叛军进行防守反击作战。而朝廷军张永所部不知道前方沈怀明胜负如何,所以不敢前进支援,便退回延陵(江苏丹阳南三十五里延陵镇),与巴陵王刘休若会师。
时,因叛军声势很大,朝廷军又不知道前方沈怀明的战局如何,所以很多将领心生畏惧,便建议刘休若能退兵破冈(丹阳西南)据守。可刘休若却黑着一张大脸吼道:“陛下已经决定与建康共存亡,我们这些身为臣子的,又岂能畏缩不前?!大丈夫死则死矣,况且是死在战场上,这难道不是一种荣耀吗?!从现在开始,再有人劝我后退者,斩!!!”
至是,再无人敢言撤退,于是军心安定,稍有一往无前之势。
次日,沈怀明使者前来刘休若军中,言敌人现在仍在原地停滞不前,士气好像并不是很高。刘休若见状,遂加速行进,当天前锋部队便和沈怀文完成了会师,于是兵力转强,人心终于安定。
建康方面,殿中御史吴喜(B+级名将,不仅善于统军,还颇有谋略,曾帮助刘骏征战四方,后国家安定,弃武从文)见一些比他弱的将领都被刘彧委以重任(最主要是因为吴喜已经从文多年,所以现在朝廷少有人知道他以前的战绩),便主动请求刘彧给他一些部队,让他率军出征,再为国伐贼。可当时,建康的士兵基本上已经都被刘彧派出去了,根本无兵可用,可吴喜又是意志坚决,并立下了军令状,刘彧便答应给其三百最精锐的羽林军征伐反贼。可当时,建康可用之兵本就不多了,如果再分出三百羽林给吴喜,那么建康的防备便会更加薄弱。于是,便有官员在朝堂上道:“臣启奏陛下,吴喜是一个拿笔杆子的文官,从来都没有当过将领,所以不应该派给他精锐的羽林军,况且现在建康本来就防守薄弱,怎么能在这种情况下再分兵出击呢?应……”
“不对!”
这臣子话未说完,便有一个老资格的臣子站出来道:“吴喜不打仗已经很多年了,所以大多数人已经忘记了吴喜当初的辉煌。想孝武帝时期,吴喜曾跟随沈庆之东征西讨,不仅经验丰富,还勇敢果决,领兵作战少有败绩,这种人才,正是国家现在最需要的,怎么能舍弃呢?”
这话一说,一帮老资格的臣子频频点头,对于这话是相当赞同。而那名年轻的官员见状,赶紧退了回去。于是,吴喜带领三百羽林精锐顺利出征。
那吴喜过去曾担任过朝廷的使节,去过很多次东方吴地,再加上他性格宽厚很得民心,所以但凡兵峰所至,各地百姓都望风归降。因此,吴喜频频获胜,且士兵非但没有减少,反倒是越来越多。
之后,吴喜率军迂回至国山(江苏宜兴),遇叛军,战,大胜,转向吴城(江苏无锡)攻击晋陵军之后。
叛军将帅刘延熙见状,遂命麾下将领杨玄率数倍于吴喜之兵前往阻击,可结果,非但没能击败吴喜,反倒被吴喜大败!甚至连杨玄都死于乱军之中。(过程无载)
数日后,吴喜进逼义兴,刘延熙见状,立即立木柵以拒马,阻断长桥,自保郡城。吴喜虽然勇猛,但和叛军的兵力差距很大。如果是在野战上面对面相互攻战他还有一定的信心,可现在叛军采取守势,他就不能继续进攻了,遂同样兴建营垒和叛军对峙。因此,只吴喜一小路朝廷军便将刘延熙的一大路叛军死死拖住。
可就在势头逐渐转好之时,本来效忠于朝廷的庾业军(七千众)却突然反叛,并与刘延熙叛军遥相呼应。如此,朝廷一下子便被叛军包围,形势岌岌可危。那时,沈怀明和张永的部队正在晋陵与叛军相持,实无法出兵支援,所以吴喜更是危机,眼看就要有被全歼的风险。而明帝刘彧,他是绝对无法容忍这种情况发生的。于是当天,刘彧召开了廷议,并直入主题道:“吴喜所部近来连番取得胜利,士气如虹。他的部队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军的精神支柱,所以这支部队一定要救!可现在朝中的名将基本都已经派出去了,不知谁能给我推荐一名勇士去救吴喜。”
话毕,皇宫外监朱幼站出来道:“回禀陛下,司徒参军督护任农夫勇略果断,臂力惊人,最擅机动作战,臣推他率兵前往救援吴喜,虽不一定能够成事,但却是现在最好的选择。”
话毕,刘彧扫视众人,可现在这种时候,一个小小的失误就有可能使整个战局崩溃,所以众人没有一个敢再推荐其他的人,刘彧遂配给任农夫四百羽林骑兵,让他率军前往支援吴喜。
575
大乱(4)
公元466年正月,任农夫率四百精锐骑兵自延陵出发,以极其夸张的机动力,在数日之间便突袭了庾业的大营。时之庾业甚至还没有筑营完毕,所以被任农夫轻松突进大营。
任农夫这个人,有汉末恶来典韦之风,冲锋陷阵往往无人能挡,所以朝廷军虽然人少,但攻击力却是极强。因此,庾业七千部众被任农夫四百人打的大溃,继而率残部逃往义兴。任农夫则带着自己的战利品前往义兴成功和吴喜会师。
2月,得任农夫相助的吴喜军士气大振,于是带兵对义兴发动攻击。那么到这,问题的关键就来了。吴喜之前虽然得到了相当的士兵,现在又得到了任农夫的支援,可不管怎么算,他的士兵最多也就几千而已。而就这点儿兵力怎么敢攻击义兴呢?而这,就是吴喜的高明之处了。
吴喜认为,现在朝廷军连连获胜,庾业之七千正规军更是在前些时日刚刚被大败,所以现在刘延熙一路叛军正是士气最低,最为畏惧之时,如果能在这时候装作朝廷主力大军前来的样子,叛军必定不战而溃!如此,便能以最小的损失彻底平定刘延熙一路叛军。因此,吴喜在进攻义兴的时候特意将部队分出多支,且各个部队多置旌旗,装作人很多的样子。
与此同时,在进攻义兴之时,吴喜还站在高地之上一顿比比划划,就好像领导着数十万大军进攻一般。
义兴叛军因此大为惊恐,各个营垒在和朝廷军交锋之前便各自崩溃。刘延熙不管怎么呼喊威胁都无法制止。最终,在他成为一个光杆司令之时,只能选择投河自杀。吴喜于是攻克义兴,刘延熙一路叛军也宣告彻底平定。
时晋陵方面,沈怀明、张永、萧道成等正驻军九里以西的地方,与东战场的叛军相互对峙。不久,刘延熙一路叛军全面落败的消息传到了这里,叛军听说此消息以后从上到下都非常震惊恐慌,刘彧更是在此大好势头下命积射将军江方兴、御史王道隆率数百羽林前往晋陵,视察东部战场的局势。
时,叛军首领孔的部将孙昙瓘、程扞宗等人修筑了五个壁垒,他们相互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很大的防线,用以阻挡朝廷军的进攻。可在这些营垒之中,程扞宗的营垒却没有造完。王道隆见状,立即将所有的将士召集在一起,并激动道:“程扞宗的营垒尚未完成,而叛军的防线只要被撕开一个口子,他们的大事就完了。所以我现在要领你们一起对此营垒发动攻击,此战我和你们同生共死,不成功便成仁!”
就这样,王道隆带着必死的决心率众对程扞宗的营垒发动了攻击,并顺利攻下这座还没有修建完成的营垒。
那边沈怀文见叛军防线已破,遂亲率萧道成、张永等全部将兵对叛军发动攻击。结果,叛军大溃,晋陵在旬日之间便被攻破。
至是,晋陵叛军亦被朝廷军所灭。
再看吴喜方面。
话说吴喜攻克义兴以后没多长时间,晋陵方面的捷报便在明帝刘彧的宣传下传到了吴喜军中。吴喜见形势大好,遂继续南下义乡(浙江长兴西北义山下),准备一举平定三吴叛军。
时,三吴叛军主力已经被吴喜、沈怀文等部歼灭,力量有限,所以当孔璪听说这件事以后吓得直接从床上跌了下来,急忙和前来与他商讨事情的南亭太守王昙升说:“现在主力已经被全歼,我们根本没有抵抗朝廷军的力量,如果再不逃走,你我就得被活活剐死。”
于是,二人放弃城池,分别逃到了钱塘和吴兴。吴喜则兵不血刃夺下了二城。
次日,吴喜任命任农夫引兵吴郡,与王道隆所部夹击顾琛,他自己则继续领兵南下。
时,三吴皆平,贼军锐气已经耗尽,明帝刘彧认为叛军再也没有崛起的机会,便命吴喜统沈怀明等部继续进攻会稽,张永、萧道成等则率本部兵马北上攻击彭城。
与此同时,刘彧还命江方兴等西击寻阳,进而牵制刘子勋之主力。
初九,吴喜率主力到达钱塘,孔璪、王昙升不敢抵抗,直接率残部逃往浙东。吴喜遂派强弩将军任农夫等将率军进攻黄山浦。黄山浦一带的叛军见状,遂沿岸安营扎寨,意图以地理优势拖住任农夫的部队。可任农夫这个猛男,他根本不管你什么地不地形,率船队便直攻叛军。
那天,任农夫身先士卒勇不可挡,叛军所谓之防线根本没能给他带来半点儿阻碍,轻轻松松便被攻破。而吴喜方面也是顺风顺水,几日的功夫便攻下了西陵,并斩叛将庾业,遂与任农夫成功会师于会稽。因此,会稽人心恐慌,将兵百姓大多逃亡,孔根本无法制止。
最终,无奈的孔只能率少数残部逃往嵴山,其他的人则全部向吴喜所部投降。
22日,不敢收留孔的嵴山百姓将孔绑来交给朝廷军。
至是,三吴之地的叛乱被全部平定,朝廷再无后顾之忧。
以上,便是江东方面战斗的全况,我们再来看看江西方面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