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暗黑时代——《两晋南北朝史》(长篇连载)

  苻洪当主的时候非常非常喜欢这个小孙子,因此给他起名叫苻坚。
  苻坚喜欢汉人,更崇尚汉家文化,所以一直的梦想就是能和汉人血浓于水,真正地成为一个种族。
  苻坚七岁时,其仁爱之心便已显露出来,他最不喜欢看到的便是有吃不上饭的穷人,每每看到这种人,不管是什么种族,他的心都会隐隐作痛,所以经常施舍给穷人吃食,最后甚至将所有的钱都会花在施舍他人身上。
  苻坚做事非常规矩,从来都不会有违半点儿体制,在苻洪身边也是时时刻刻斟酌做事,斟酌说话。所以苻洪越发喜欢这个孩子,因此经常对身边的人道:“这个孩子容貌奇伟,品行过人,将来绝对是我族之栋梁。”
  苻洪还在邺城侍奉石勒之时,一次,苻坚在皇帝所走的御道上玩耍,善于相面的徐统看到了(就是之前对王猛推崇备至的那个徐统)这个孩子,便下了马车,拉着小苻坚的手道:“符郎啊,这可是皇帝出行才能走的街道,你一个小孩子在这里玩耍,难道就不怕被司隶抓了去吗?”
  面对这突然的一问,小苻坚非但没有半点儿惧意,反倒笑眯眯地对徐统道:“司隶的职责是抓捕罪人,而不是抓捕小孩子,我为什么要怕呢?”
  说完,小苻坚就笑嘻嘻地跑远了。
  看着这个幼子的背景,徐统一时愣在当场,然后竟然突然冒出一句:“这孩子有霸王之相,以后必能成就一番大事!”
  这一句话吧周围的下人都干蒙了,怎么说一句很正常的话就他X能成就一番大事了?基于此疑问,左右随从皆表示不解。可徐统却轻蔑地看了他们一眼,也不解释,只一句话:“这不是你们这些凡人能了解的,干好自己的活就好。”
  后来,徐统又遇到了小苻坚。这一次,徐统下车以后屏退了众人,拉着小苻坚的手道:“符郎啊,你的面相和根骨都非常难得,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可是,那时候恐怕我就看不到你了,这可怎么办呢?”
  小苻坚想了想道:“如果真如大人所言,我以后一定会善待您和您的家人。”
  这话一说,徐统才满意地点了点头,从此以后更对苻坚推崇备至,见人都说苻坚的好,所以苻坚迅速在后赵打响了名头。
  八岁时,苻坚开始学习汉家文化,所以请求爷爷苻洪为自己聘请最好的汉人先生做老师。苻洪一听,哈哈笑道:“我们这帮汉人口中的狄戎异族,素来只知喝酒吃肉,战阵搏杀,如今竟有人要学习汉家的文化,哈哈哈,好,好哇~~,既然是我的小孙子想学,爷爷给你请便是!”
  至此,苻坚开始接触汉家文化,并爱得如痴如狂。等到苻健率兵入关之时,苻坚已经长大。那天,苻健做了一个梦,梦见天神派来了使者,当着苻健的面命令苻健,让他封年纪轻轻的苻坚为龙骧将军。苻健不敢违背,第二天便设天坛拜苻坚为龙骧将军。
  苻坚本就乐善好施,又懂兵法,骑射搏杀亦是一把好手,所以一众龙骧骑兵皆对苻坚心悦诚服。
  苻坚八面玲珑,胸怀似海,极其孝顺,博学多才,在整个前秦都有极高的声望,所以前秦的有志之士皆投靠了苻坚。因此,苻坚“集团”在前秦也是一股相当庞大的势力。
  好了,苻坚就说到这里,我们继续正文。
  之前说了,本次战争,前秦虽然胜利了,可损失也是很大的。这第一便是丞相符雄之死。第二嘛,便是太子符苌死了。
  之前,在符苌追击晋军的时候曾被流矢所中,具体部位不知,但却知道从这时候开始符苌便感染了破伤风,从此一病不起,没过多长时间便死了。而在一众嫡子中,只有符苌和苻生最得苻健喜爱,所以符苌死后,苻生便被苻健封为了太子。
  而这时候的苻健根本不知道,他这个任命到底错到了何种地步。
  好了,东晋和前秦的事就先说到这里,我们再看桓温北伐这段时间其他势力又发生了什么大事。
  又被和谐了,分段重发
  之前,姚襄曾背叛东晋,破坏了殷浩的北伐大计,虽然是“情非得已”,但实质上的背叛已经形成,就算是东晋朝廷最终不和他计较,双方之间的关系破裂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见前燕有要灭东晋的架势,姚襄便跟随着吕护的脚步投降了前燕。
  至是,前燕之形势一片大好,燕帝慕容儁更是趁此良机任命慕容评(慕容儁小叔,前燕三柱之一)为镇南将军,秦、雍、益、梁、江、扬、荆、徐、兖、豫十州大督。同时任命慕容强(慕容廆弟弟的儿子,也是慕容儁叔叔辈)为前锋都督,负责督查荆、徐二州,并率兵南进至河南,准备时刻对东晋动兵。
  4月,慕容霸在训练骑兵的时候不慎坠马,并磕掉了牙齿。那慕容儁一向和慕容霸不对付,视其为心腹大患,所以在得知此事以后改慕容霸之名为慕容坠,几天以后又因为谶文的关系将其姓名改为慕容垂。然后,便将慕容垂调往龙城为他镇守大后方。
  慕容垂勇猛无敌,性格沉稳,并心兼仁爱,好施仁政,所以被整个东北民众所爱戴。因此,慕容儁更加嫉恨慕容垂,便又将其召回,好像折腾傻小子一样不停地摆弄慕容垂。再加上这时候还有小人挑唆,所以慕容儁更加忌惮慕容垂,认为这个大S以后一定会在自己背后捅自己一刀,被迫害妄想症可谓已经到了极限。
  5月,全国最大、最强的雇佣兵团乞活军分裂,其中一股投奔了姚襄,从此为其卖命。东晋朝廷大恐,于是加固长江大防线,对姚襄严防死守。
  7月,前燕将领朱秃率部投降段龛,使得前燕和段氏鲜卑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注:段氏鲜卑,最早因为石勒的关系和后赵相交莫逆,甚至甘愿为后赵之藩镇。可后赵灭亡以后,段氏鲜卑便开始独立,段龛更是这时候段氏鲜卑之主。再后来,冉闵征战四方,又和前燕对上,中原一片大乱,段龛遂趁此良机出兵南下,相继占据了陈留、广固等地,遂自称齐王。直到公元351年之时,段龛见前燕强大无比,便投降了东晋,企图傍上东晋这个大款。又能以狗咬狗的手段削弱前燕之国力,东晋朝廷当然高兴,于是批准了段龛的请求,封其为合法齐公,并给其自治的权利。段龛因此更加肆无忌惮,遂不断吞并山东各地。直到公元354这一年,段龛在山东半岛已经颇为强盛,如能利用东晋的话,也有和前燕一较高下的资格)
  2月,前秦发生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巨型蝗灾,据史料载,关内经此蝗灾,百草无遗,牛马相互啃食身上的毛就食。
  4月,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关中大饥,无有出兵之能,而东晋和前燕之间的矛盾已经越发激化,所以两国早晚会分一个生死。姚襄呢?恰恰紧挨着东晋,所以一旦开战,姚襄必首当其冲。他现在虽然已经投降了前燕,可前燕真的会将他当做自己的臣子来看待吗?不会,估计一旦两国开战,姚襄只有充当炮灰的份儿,所以姚襄在本月召开廷议,针对集团今后的发展展开激烈的讨论。
  一众大臣们都认为,现在集团已兵精粮足,虽然无法和几个强大的政权相提并论,但也有了抵抗的资格,所以建议姚襄举全族向北迁徙,如此,当前燕和东晋交战之时他们也不会陷入第一战场之中。
  符菁手下的那些士兵远远望见高台之上的苻健,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所以当即舍弃了符菁,四散而逃。
  符菁,这个功劳巨大的诸侯王因此被苻健擒杀。
  12日,苻健任命武都王符安(苻健的叔叔)为大司马、全国兵马大都督,主外。任命太师鱼遵、丞相雷弱儿、太傅毛贵、司空王堕、尚书梁楞、左仆射梁安、右仆射段纯、吏部尚书辛劳为辅政大臣,主内。
  当这些班子都任命结束以后,苻健将苻生拉到身边,对他坚定地道:“这个世界,只有武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简单,干脆,有效。所以,我死后,不管是六夷酋长还是朝中大臣,只要有谁不听从你的命令,杀!”
  公元355年6月15日,秦帝苻健魂归西去,苻生顺利继位,成为了前秦新一代帝王。
  大家虽然对这个战场出身的苻生不抱什么希望,但也没想他会太差,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牲口蔑视礼法已经到了一种令人发指的程度。
  自有周以来,中原地区便有国丧之说。什么叫国丧?就是皇室重量级成员死后(皇帝、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国民不准进行任何娱乐活动和战争,大赦天下也最少要等到一年以后才能进行。
  这种最基本的礼法起先只在中原皇朝流行。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慢慢地扩散到了周边,所以很多异族也开始有国丧之说,只不过没有中原皇朝那么多规矩罢了。如今,五胡各国皆学汉家文化,所以国丧更是在这些胡人的心中根深蒂固。可苻生倒好,自己老爹死了还不到一天,他便火急火燎地大赦天下了。这和蛮荒野人又有什么区别?因此,很多大臣劝谏苻生,让他不要这么早的大赦天下,起码也要等半年再说。可苻生呢?非但没有听从这些大臣的意见,反而将劝谏他的大臣们全都给杀了。
  因为这么一点小事便如此屠刀相见,这一幕简直将大臣们的三观都给刷新了。所以,从这以后,前秦的劝谏之言开始减少,大臣们对苻生心中的不满也开始增加。
  237
  8.3“前凉之主”
  公元355年7月,秦帝苻生任命母亲强氏为皇太后,妃子梁氏为皇后,任命当初他为太子时就和他走得很近的下人担任各个重要官职。任人唯亲可谓到了极点。
  中书监胡文、中书令王鱼见苻生在昏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实在无法容忍,遂以迷信迂回谏之曰:“陛下,臣等夜观天象,见彗星划过大角星座,火星进入井宿区域,这都不是好的现象。为什么呢?大角,是帝王的星座;井宿,则是前秦的分野。因此,从天象上看,国家不出三年就会出现帝王、皇后死亡,大臣被杀的事情。还请陛下能够修行德行,以避免这种惨状的发生。”
  二人本以为苻生听后会有所收敛,岂料这厮根本没当回事儿,反倒大言不惭地道:“朕听说古人对待灾祸的办法很简单,只要找人受过便能躲过灾祸。皇后和朕共同治理天下,她死了,朕就不必死。毛贵、梁楞、梁安是国家的辅政大臣,他们死了其他的官员也就不用死了。既然有办法躲避灾祸,朕又何必去修什么德行呢?”
  就这样,苻生以天象为由,杀皇后和三位辅政大臣,并将所有空出来的位置都安上自己所宠幸的下人。整个前秦文武是敢怒不敢言。
  再看前凉。
  自张祚上位以后,完全没有了当初圣贤之臣的样子。他恢复了本性,每天都泡在后宫之中玩乐,顿顿山珍海味,各种任人唯亲,可谓荒淫无道至极点。因此,前凉上上下下,从文武官员到市井百姓全都痛恨张祚,无不希望他赶紧去死。而河州刺史张瓘便是这其中之一。
  张瓘在河州经营多年,实力强大,深得民心,所以张祚将其看做是心腹之患,每每都想除之后快。如今,又听说很多有关于自己不好的言论,其便想尽快除掉张瓘,于是命张瓘率军去讨伐胡人。张祚则趁此时机命心腹,张掖太守索孚代替张瓘镇守枹罕,意图架空张瓘,又派手下将领易揣、张玲率步骑混编部队一万三千人去袭击张瓘,意图以突袭之法彻底解决张瓘这个心腹大患。
  可张祚也不想一想,似张瓘这种一国之权臣,都城之中怎么会没有自己的眼线?他行动隐秘也就罢了,如今搞得动作这么大,张瓘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因此,前凉负责占卜的官员王鸾找到了张祚,并对其建议道:“臣掐指一算,这支部队一定有去无还,并且还会将凉国带入到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还请大王不要出击。”
  还他X掐指一算,我掐你姥姥。张祚听后勃然大怒,当即便以妖言惑众为名将王鸾给杀了。死之前,王鸾曾当着众人的面高声怒吼:“我死以后,军队必败于外,王必死于内!”
  闻听此言,张祚更是愤怒,于是杀掉王鸾以后还将他的家人从老到小全部诛杀,没有留下一个活种。
  那么事情会不会如王鸾所说的那般呢?
  答案:完全正确。
  其实早在张祚宣布集结士兵开始,张瓘便已经通过自己的渠道了解到了张祚的意图,他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发作,还是要等张祚彻底行动以后才行,因为这样才有口实反击。因此,在索孚抵达枹罕之后,张瓘第一时间便将其诛杀,然后立即率兵北进,兵峰直指凉国之都城——姑臧(甘肃武威)。
  同时,张瓘还将讨伐檄文传至各地,声称要废了张祚,重立张曜灵为王。
  那张祚在前凉的声望已经臭到了极点,不管是官还是民都痛恨他,所以檄文只一传,便有无数的地方官府出兵相助。
  数日后,易揣、张玲的军队与张瓘的军队在黄河边遭遇,双方也没有废话,见面便是生死相搏(过程无载)。
  最终,张瓘取得大胜,将易揣、张玲之军全歼,易揣只率十几名心腹逃回了姑臧。张瓘呢?则马不停蹄往姑臧疾奔,意图一鼓作气夺下这座西北重镇。其中一个叫宋混的官员更是聚集了一万人往姑臧疾奔,意图策应张瓘共攻姑臧。
  姑臧城内的文武官员见此惊恐非常,始有反念。张祚将这些人的反应看在眼中,心中更是害怕。现在敌军本来就已经兵临城下,如果内部再起政变,那么自己就真的完了。
  为了断去这些人的念想,张祚残忍地杀害了张曜灵,并公布于众。岂料此举非但没有断去城中一众文武的念想,还使得他们更加痛恨张祚,意图杀之而后快。
  公元355年6月末,宋混的部队先一步抵达姑臧城外,并开始制造大型攻城器械。见状,张祚打算拘捕张瓘的弟弟张琚及儿子张嵩,意图用他们威胁宋混,让宋混撒冷撤兵。可消息还没等实施便已泄露,张琚、张嵩听说后立即带领自己的家丁、门人数百人袭击皇宫,并宣称:“张祚无道,我哥哥的大军已经抵达城东,我们现在是替天行道,如果有人胆敢阻拦,待大军入城,三族惧灭!”
  因此,无人胆敢阻挡,这区区数百人就这么大摇大摆地打开了城门,迎宋混的部队入城。
  这还不算,为了能争取最大的功劳,二人还在打开城门以后直接带兵攻入皇宫,意图第一个斩下张祚的脑袋。
  当时,张祚在大殿之上提着宝剑一顿捂捂扎扎地指挥战斗,可因为民心不在,皇宫中几乎没多少人愿意为了张祚卖命,再加上此时大军已入姑臧,张祚没有半点儿胜算,所以更没有人听从张祚的指令,这个所谓的前凉之王就这样被简简单单地砍下了脑袋。
  数日后,张瓘抵达姑臧,立即推张玄靓(张重华嫡次子,张曜灵的弟弟,年仅七岁)为凉王,自己则为全国大都督、尚书令、凉州牧、张掖郡公,主掌全国之军政大权。
  至此,前凉已全然掌握在张瓘一人的手中。
  238
  8.4平定山东
  公元355年10月,东晋朝廷任命谢尚率重兵坐镇北部国境线——寿春,并任其为并、冀、幽三州大督(此三州皆在前燕国境),防备前燕和意图北伐前燕的意图再明显不过。
  慕容儁见状,知道和东晋决战的时候越来越近了,于是致信于段龛,希望他能学习姚襄那般投降自己,“弃暗投明”,意图在和东晋决战之前完全除去东晋在中原的外援。
  可段龛根本不鸟慕容儁,非但拒绝了他的意图,还埋汰慕容儁,说他称帝就像当初春秋战国的楚国一样,“沐猴而冠”。
  慕容儁大怒,遣S级神将慕容恪率军前往征伐,势必要一举消灭这个祸患。
  慕容恪遂率精锐大军直往山东而去。却不料段龛早有准备。
  其实,早在段龛拒绝了慕容儁的招降以后便知道,这小子一定会拿自己开刀,于是集结大军,准备抵御前燕的进攻。而前燕往攻山东半岛必须要越过黄河才能行事,所以段龛便在黄河沿岸布置超大防线,警惕着前燕的一举一动。这不,慕容恪刚到黄河,还没等渡河呢,便远远看到大批大批的段军集结在对岸,准备时刻对自己发动进攻。
  慕容恪不怕段军半渡而击,因为凭借他出色的指挥,凭借燕军之精锐,他有信心哪怕在半渡的情况下也能击溃段军。他就怕段军死死堵住岸口,连上都不让燕军上岸。要知道,水战是燕军最软最软的软肋,他们的士兵不但不习水战,甚至连像样的战船都没有。如此,怎能对岸上的敌军发动箭岚式攻击?(箭岚式攻击,实际上就是在巨型楼船或者大型蒙冲的掩护下对岸上的敌军万箭齐发,此法可以提供相当强大的火力掩护,让步兵顺利登岸。可燕军没有这种水上先进科技,只有普通渡船,所以这招根本无法实施,一旦强渡的话,估计还没等靠近便会被万箭射穿)
  慕容恪用兵谨慎,不敢贸然行事,便不断派出小股部队登岸试探,看看段龛到底要用什么办法来对付他。
  那段龛有个名叫段罴(皮)的弟弟,这小子勇猛善战且足智多谋,是段部相当难得的A+级统帅,他见燕军小股部队陆续登岸段龛都没有反应,料定段龛是想半渡而击,因此劝谏道:“哥哥,慕容恪极善用兵,威震北方,他的士兵精锐无比,能以一当十,如果任凭他过河的话,我们都将成为他的刀下亡魂。因此,不如将燕军挡在黄河对岸,让他无法渡河。燕军的水战能力近乎于零,慕容恪见我军堵在岸边一定不敢渡河,最后的结果无外乎撤兵回国。而一旦他头脑发热进而强渡的话,必定会为我军全歼于水中。到时,我大军跟进而攻,必能一举夺取大片北部土地。所以,现在要做的并不是半渡而击,而是将其死死地堵在对岸。如此,最次也是小胜。还请哥哥回去固守城池,将所有的战事都交给小弟,小弟保证拿下慕容恪。”
  段罴说得正是当时慕容恪最怕的事情,可段龛根本不听,依然要半渡而击。段罴拼死力谏,有可能是最后说的话有点儿过了吧,竟然惹怒段龛,将这个最能打的弟弟给杀了。唉~~~,段龛真自毁长城矣。
  公元356年正月,通过多次试探,慕容恪断定段龛是要对自己半渡而击,因此在本月率全军强渡黄河。
  段龛呢?果然在慕容恪大军半渡之时率三万步骑冲锋。慕容恪见状,迅速组织部队抵抗。于是,双方在黄河沿岸展开了惨烈的攻防战。
  从古至今,凡半渡而击,必须要以极快的速度消灭岸上的敌人,不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敌人上岸的士兵将会越来越多。段龛深明此理,所以对燕军展开了最为强烈的冲击。
  可慕容恪指挥得当,大阵让他守得滴水不漏。因此,段龛虽然奋勇攻击,但始终无法突破慕容恪的混凝土式防守。
  终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燕全军成功登岸,慕容恪遂对段军发动了潮水一般的反扑。段龛不是对手,几乎被慕容恪全歼,最后只能率少数骑兵九死一生地逃回广固(山东益都西北)。
  慕容恪当然不会放过这等一鼓作气的天赐之机,遂率全军包围广固,断绝了广固之粮道。
  二月,慕容恪一边围广固一边遣使往山东各地劝降段龛麾下的那些城池。各个城池的太守见段龛已经再也没有了胜利的可能,便皆降燕军,使得整个山东半岛,除了一个广固之外,再也没有任何一座城池归段龛的统治。
  8月,眼见广固城内的粮食越来越少,东晋方面又不出兵来救,段龛无可奈何,只能遣使往建康方面寻求救援。
  东晋朝廷本来是不想救段龛的,可人家是你的藩属,之前他没向你求救你还说得过去,可现在,人家来求救命,你还能不去吗?那么天下人还怎么看待你东晋?以后还会有人来投奔你东晋?因此,建康方面诏令徐州刺史荀羡率徐州之军前往救援。
  可荀羡畏惧燕军强大,更惧怕慕容恪这个绝强的将领,所以屯军远处不敢进攻,最后只抓了一支流军的将领便草草了事。
  公元356年10月,燕军围困广固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了。这段时间里,广固城内的粮草早就被食尽了。现在,城中的官兵和百姓只能靠相互残杀吃食而填饱肚子。还剩下的那点儿粮食只够君主和文武大臣吃几顿粥而已。
  燕军一众将士见此,认为攻城的时机已经到了,便劝谏慕容恪,让他极速攻取广固。可慕容恪却笑着对自己的手下道:“用兵之法,有急有缓,有阴有阳,表面上越是着急的事情,你就更应该谨慎、三思才对。如果敌我力量相当,敌军在外部还有援军,这便有腹背受敌的危险,所以应该以疾风一般的速度吞噬掉敌人。可如果我强敌弱,敌人在外面又没有援军,那就应该包围并守住他,等敌人坐以待毙。兵法言‘十围五攻’便是这个道理。眼下广固的粮食虽然已经告竭,可兵力依然不可小视。之前段龛为什么会失败?那是因为他用兵无方,错估了自己和我方的力量。可如今,他凭借险要的城池坚守,我们最后就是胜利了,所损失的兵力也绝对是不可小视的。你们,还有所有的士兵,都是我慕容恪的兄弟,我怎么能轻易地使用让你们受伤甚至丧命的战术呢?所以不用再劝我了,我是绝对不会攻城的。另外,广固城中的粮食已经食尽了,段龛一定会狗急跳墙。所以,现在立即下令全军,让他们多加戒备,绝对不能给敌军可乘之机。”
  话毕,慕容恪麾下那些将领们眼泪直在眼圈中打转,一个个无不感动地道:“将军您的博爱和谋略真不是我们这些人所能探测的,我们马上便去通告全军。”
  就这样,慕容恪一席话传遍了整个燕军。燕军的士兵们听闻以后无不被慕容恪感动得五体投地,于是他们自发地修筑高墙,挖掘深沟,将广固围得死死的。而三齐之地的那些百姓呢?之前投降慕容翰的时候他们还有些害怕,怕这些胡人抢夺他们的粮食。可如今几个月过去了,燕军还像刚刚进入齐地一样,对他们秋毫无犯,此种义军简直闻所未闻,让齐地的百姓感动。
  本着你给我脸我得兜着的基本原则,齐地那些百姓全都自发地往燕军军中送上粮食,以表达自己对燕军的感激之情。前燕就这样夺取了齐地之民心。
  10月末,广固城中已经再没有半点儿粮食,段龛知道,再不放手一搏就真的没有机会了,于是在一日拂晓散尽粮食,让士兵吃了一顿饱饭,然后亲率全军出城突击了燕之中军。
  可慕容恪早有准备,围城之阵被他布置得里三层外三层,从城门一直到军营之中,到处都是燕军的游击骑兵,在这些骑兵的阻击之下,段龛军费死了劲才冲到慕容恪大营之前,可这时候,慕容恪早已经从容组织好了士兵,然后便对段龛形成了四面夹击之势。段龛不是对手,只能只身逃回广固。至于他带的其他士兵,全都被燕军或斩杀或生擒,全军覆没。
  11月,无粮又无兵的段龛自知再也抵挡不住燕军的侵袭,便只能将两手反绑于身后出城投降。于是,燕军悉平三齐之地,获得整个山东。
  至此,前燕已有兖州全部(山东一部,河南河北小部)、冀州全部(河北大部)、青州全部(山东大部)、幽州全部(北京一带、河北一部、辽宁大部)以及豫、徐二州部分土地。
  239
  8.5暴君和昏君的典范(上)
  说完了前燕平定山东之战,我们再来看看这期间其他地方都发生了什么事。
  首先,前秦。
  自苻生继位以来,虽然每天都身穿白衣居丧,可整日都是喝酒、吃肉、玩女人,根本不理朝政,更不将所谓的国丧放在眼里。
  最早,一些大臣都劝谏苻生,让他不要这样做,以免天下寒心。可苻生非但不听这些大臣的话,反倒每次朝见大臣的时候都带着马刀、弓箭、锤、钳、锔、凿等一些能让人致残的刑具,所以劝谏苻生的大臣们没有一个不是被他残杀的。久而久之,便很少有人敢向他进言了。
  可苻生嗜杀成性,大臣们被他杀怕了,他就拿仆从、妃子下手。尤其是那些怀了他孩子的妃子,苻生最开始会好好地宠爱他们一番,然后将这些怀了孕的妃子绑在床上。这之后,苻生会先锯下这妃子的小腿,然后敲断她的肋骨,之后抛开她的腹部,看看自己的精子会生长成什么样子,最后再拿锯子一点一点地锯掉妃子的头颅。据说,如此惨死在苻生手下的妃子、官员、奴仆前前后后便达五百之巨!而这些空出来的位置苻生会给谁呢?全都给了自己所亲信、宠爱,从自己为太子时候便跟随在左右的马屁小人。因此,前秦动乱,国力直线下滑。
  丞相雷弱儿实在看不下去了,但又不敢向苻生行劝谏之言,便只能秉公办事,打压苻生所宠幸的那些小人。结果,雷弱儿及其全家9儿27孙皆为苻生所残杀。
  雷弱儿,羌种,性格刚烈耿直,得百姓爱戴,更得羌人所敬仰。因此,苻生此举大大地激怒了羌人,使两羌各部痛恨苻生,人人恨不得他去死。而这,只不过是个开始。
  当时,前秦中有一个叫王堕的官员,他虽然是一个汉人,可从苻洪开始便跟随于左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王堕有才华,更有一颗仁德的心,他洁身自好,谨慎工作,不管做什么都将百姓放在第一位,所以在前秦非常有名望。苻生继位之前,王堕非常愿意上朝和同僚们一起讨论政事,甚至是争论政事。因为当时的朝廷大多是和他一样的忠臣。可如今,前秦之朝廷奸臣当道,身为君主的苻生更是又昏又暴,劝谏苻生的官员又都被苻生所残杀,这就开始让王堕厌恶上朝,哪怕是上朝也一言不发,更是和朝堂之上的奸佞小人横眉冷对。开口说话我会死,那么我就不开口说话,瞪我他X也瞪死你。
  可事实证明,在小人面前,你哪怕是不开口说话,他们也有的是办法将你弄死。
  当时,朝中有一个叫董荣的奸佞。和其他的奸臣一样,这货也是靠着溜须拍马上位的。这个董荣非常的贪婪,他不仅要做一个奸臣,还想捞些清流的名气,便给王堕抛出了橄榄枝,希望能和其深交。王堕呢?每次上朝都不和董荣说话,哪怕是董荣笑脸相迎,他一样冰冷回应。
  王堕的朋友怕王堕因为这事儿给自己惹上麻烦,于是在散朝以后和其道:“安生,那董荣显贵无比,既然他想和你相交,你就交一下又有何妨?”
  岂料王堕当时就不乐意了,拉个冷脸怒道:“董荣算个什么东西?充其量不过是一鸡狗之徒,他有什么资格和我这种贤良之士做朋友?呸!!”
  话毕,王堕不再说话,而是拂袖而去。可谁都没有发现的是,他们所说的话,全都被身在一旁的侍卫给听了去。于是,这侍卫将王堕的话原封不动地汇报给了董荣。
  董荣听后大怒,立即跑到苻生面前献谗言道:“陛下,近来天灾不断,我想是老天对朝中某些大臣不满了,不如用一个显贵的大人去祭祀上天,让我大秦风调雨顺。”
  苻生是对这些奸佞言听计从的,所以立即道:“恩~~,说得有理,现在在朝中比较显贵的大臣我看只有大司马和司空,那就拿他们去祭祀上天吧。”
  董荣赶紧道:“不用不用,像祭祀上天这种事,一个人就够了。大司马符安是王室的至亲,怎么能杀呢?要微臣看,杀一个王堕就足够了。”
  话毕,苻生频频点头,于是答应了董荣这奸贼的请求。
  次日,王堕被押上刑场,在行刑之前,董荣拍着王堕的脸笑道:“嘿,大忠臣,今天还将我看作是鸡狗之徒吗?”
  这话一说,王堕就是再傻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于是对董荣破口大骂。可最终,换来的却是董荣的大笑和自己的人头。
  这之后,整个前秦的文武官员们更加恐惧,整日如坐针毡,平时入朝再不就对那些奸佞卑躬屈膝,再不就一直低着个头,连眼都不敢和这些奸佞对,也不知道苻洪知道以后会不会从地底下爬出来掐死苻生。
  同月,苻生兴致大发,在太极殿邀请满朝文武喝酒,并让尚书令辛牢来做酒官,负责让文武百官们喝好。(辛牢是从苻洪时代便开始服侍苻洪的三朝元老,他从政经验丰富,是一把难得的政治好手)
  酒宴从一开始便其乐融融,哪怕是那些不喝酒的大臣们为了不惹苻生生气,也硬装出一副笑脸,小口小口地往肚子里放酒。
  可就在大家都喝得高兴的时候,苻生突然暴起,然后指着辛牢痛骂道:“你他X的怎么劝的酒,喝酒就要喝多才够劲,怎么还又说又笑?”
  话毕,不等辛牢反应,苻生直接抽出弓箭,一箭射穿了辛牢的脑袋。
  一时间,脑浆迸裂,血溅大殿,众臣吓得噤若寒蝉,无一敢作声。结果,苻生再次痛骂道:“都他X看什么?还不给老子喝?!!!”
  下面的大臣们一个激灵,于是一个个好像酒鬼投胎一样,不管会喝的还是不会喝的,全都疯狂往自己肚子里面灌酒。所以只不一会儿的功夫,数斤酒下肚,满朝的大臣们全都横七竖八地躺在大殿之中,污秽之物充斥整个大殿。
  苻生见状,这才满意离去。
  240
  8.6暴君和昏君的典范(下)
  公元356年2月,经过数年的努力,拓跋什翼健已经将代国诸部统一,周围的小型部落一个个的向代国投降。直到本月,匈奴残余更是举族投降了代国,使得代国的势力更加强悍。
  不过,拓跋什翼健并没有在这时候举兵南下,而是还在养精蓄锐,坐观虎斗。
  同月,秦主苻生昏庸暴虐的消息已传至天下。当时,不管是东晋还是前燕都认为这时候有可能是吞掉关中的最佳时机,于是暂时摒弃前嫌,皆派出小股部队试探前秦之战力。如果试探攻击能取得哪怕微弱的战果,东晋和前燕这两大巨头都会出全国之兵瓜分了前秦。
  可结果却大大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那苻生虽然对文官苛刻,宠幸小人,可继位直到现在,却从来没有主动杀过一个武官。只要不是主动惹他的,苻生从来都不会找武官的麻烦。非但如此,苻生上位以后,武官和士兵的待遇还有所提高。从中我们就能看出苻生的为人。这是一个心思单纯的人,他固执地认为,只要能握住枪杆子,那么内政怎么样都无所谓。反正外敌打不进来,内里也不会有人敢于造反。
  我们先不说他的想法是否正确,反正前秦士兵的待遇没下来,战斗力非但没有减弱,甚至还比以前更强。因此,东晋和前燕的虎狼之师皆被秦军所败,这也让前燕和东晋看到了现在前秦的战斗力。所以短时间内,这两个巨头再没有精力和胆量硬拼前秦。他们认为,还要再等一等,还要再让苻生好好祸祸一下前秦。
  同月,因为同时战胜了东晋和前燕的军队,使得苻生更加飘飘然,于是在长安大肆渲染了自己的英明神武,进而更是信心爆棚,遂遣使往前凉,威逼张玄靓向自己称藩(现在前凉主要的权利都把持在张瓘手中,所以表面上虽然说找张玄靓,但实际上就是找张瓘)。
  张瓘知道苻生是一个疯子,他是真怕这个疯子不顾国力的消耗和自己拼命,所以心中虽然不愿,但还是答应了苻生,抛弃了东晋而宣布从属于前秦。
  于是,前秦的势力范围遍及整个关中及关西(起码苻生是这么认为的),一时间成为了西北第一恶霸。
  从这以后,苻生经常在大殿之上嚣张吼道:“我知道,你们这帮孙子有很多人在心中都对朕有怨言。朕还知道,民间有很多百姓都在朕的背后辱骂朕。可朕秉承天命!统治万邦!!朕他X的是老天的孩子!!!受上天的眷顾!!!!所以谁都弄不死朕!!!!!!!!骂吧,骂吧!朕现在宣布一条新的法律,谁以后再骂朕,没抓到算他运气好,可要是让我抓到了,不管你是王公大臣还是贫民百姓,朕都会用最过瘾的刑法来处置你,让你后悔出生在这个天地之间,哈哈哈哈哈。”
  自此,前秦人人自危,不管官员和百姓都不敢在大庭广众下交头接耳,甚至有些百姓见面以后只以眼神示意,而不敢打半句的招呼。
  3月,秦主苻生调集三辅的百姓去修建一个规模庞大的大桥。可此举却让一些大臣实在忍不住进行劝谏,其中一个叫程肱的就小心翼翼和苻生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说。”
  苻生:“说呗。”
  程肱:“我关中地区近些年来年年闹干旱、蝗灾,所以国家现在最紧要的事便是将所有的力量都扑在农业上,不应做别的事情。况且现在正是农耕时节,所以还请陛下不要,哦不,还请陛下暂时不要修建大桥,等农耕时节结束以后再修也不迟。”
  程肱的措辞已经很小心了,可依然激怒了苻生,于是这个残暴的昏君又将其残杀。大桥照建不误。
  4月,长安突然刮起一阵巨风。此风非常强烈,不但掀掉了屋顶,还将长安许多树木连根拔起。因此,长安连官带民人人自危。更有人在这期间嗷嗷吵吵说有贼寇来袭,所以长安大乱,苻生紧急下令全城戒严,宫门关闭。
  这种戒严的状态足足持续了五天。可五天过后,苻生发现根本没有所谓的贼寇作乱,于是大怒,当即放出话来,要挖出造谣者的心脏。
  左光禄大夫强平见状赶紧劝道:“天降灾祸,那就说明上天对我们有所不满。这时候,陛下最应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抓住造谣者这种小事,而是应该关怀民众,祭祀上天,缓施刑罚,崇尚德行,以此来应接天意,这样才能消除灾祸。”
  很常见的劝谏,很正常的言词,其中对苻生没有半点儿不敬,可这牲口却不愿意了,直接抽出凿子,活生生将强平的脑袋凿烂。
  之后,这牲口根本不管什么祭祀上天以平民心,而是动员全城的官员挨家挨户的搜查,势必要将这个“造谣者”找出来挖心。
  于是,整个长安被苻生弄得人心惶惶,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他们都怕会被苻生挖心而死。
  前秦卫将军苻黄眉、前将军符飞、建节将军邓羌等人看不下去了,所以齐齐跪拜苻生,请求他停止这种如同变态一般的做法。
  苻生因此大怒,遂将几人都贬官三级,然后继续搜查这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
  哎?这次苻生为什么不杀了几人呢?
  因为他们都是武官,而苻生,一直都有对武官心有尊敬。
  苻生,这个昏君从继位到现在仅仅十个月而已。而就这十个月的时间,前秦已经小人当道,贪官污吏遍地,种田的人越来越少,活不起的人却越来越多。据史料所载,现在的前秦,从潼关以西一直到长安,一路虎狼横行无忌,大白天便相继出现在官道之中。到了晚上则毁屋入室,不吃六畜,专门吃人。所以仅几个月的时间,被吃掉的百姓便有七百多人。这一带的百姓们因此荒废了农田,只能抱团居住。可就是这样,虎狼依旧危害人民。
  朝廷一些官员不忍,于是在朝堂上建议苻生组织士兵为民除害。可苻生却在大殿之上哈哈大笑道:“野兽饿了就要吃人,吃饱了就不吃了,这是人之常情,朕为什么要阻止呢?再说了,这上天是爱护百姓的,之所以纵容这些虎狼吃食百姓,主要还是认为现在的百姓太多了,这难道不是上天的意思吗?哈哈哈哈哈”
  此言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关中,于是关中百姓对苻生已经痛恨到了骨子里,尤其是从潼关往西到长安的百姓,人人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
  苻生,你这个牲口还能嚣张多长时间呢?
  好,这昏君就暂时说到这,我们再看看其他势力。
  241
  8.7洛阳争夺战
  公元356年4月,桓温见前燕的主力大军正在攻击山东段龛,于是上表建康,希望朝廷能允许自己北伐姚襄,并将国都迁于洛阳(此时的洛阳已经被一个叫周成的所占据,而洛阳又夹在秦、燕、晋三大强国中间,周成料想不会成事,便遣使往东晋,表示愿意投降,因此桓温有迁都之意),方便收取中原民心。可建康方面并不敢行如此豪赌之事,便没有答应迁都的要求,只同意桓温北伐而已。
  于是,桓温第二次北伐之行动开启。
  5月,许昌姚襄又选择性地想起了老爹姚弋仲当初对自己说的话:“只有关中才是我们羌人的立足根本,只有占据关中我们羌人才有可能夺取天下。”再加上现在苻生祸乱关中,姚襄又不想再夹在东晋和前燕之间,所以率主力大军往攻洛阳,意图一步步向关中地区挺进,进而建立自己的政权。
  姚襄认为,凭自己统率作战的能力,凭手下将兵的英勇,拿下一个洛阳根本不成问题。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周成已得东晋之受降,这心中便有了底气,所以防御的决心异常坚固,决心和姚襄死战。因此,姚襄虽连番猛攻,却依然无法抠下洛阳哪怕一块墙皮子。双方便形成了一种短暂的对峙。
  7月,姚襄攻击洛阳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可依然拿不下这座坚城,于是有谋士劝道:“将军您英明盖世,兵力强盛,走到哪民众都来归附,这本是好的,可如今强行入关却受阻于坚城,恐怕敌人会利用这个时候袭击我们的背后,到那时,恐怕大事就完了,不如退回许昌,继续养精蓄锐以图后发。”
  这个计谋献得很实在,可姚襄却认为,没有比这再好的机会了。如今,关中已经被苻生祸祸得内忧外患,恐怕再过不了多长时间便会有内乱爆发,进而换上新主。如果到那个时候,自己就再也没有机会进入关中了。所以必须要在前秦发动政变以前进入关中,这样才有可能占据关中,进而实现自己的报复。因此,姚襄没有听从谋士们的建议,而是继续狂攻洛阳。
  同月,自江陵出发的桓温已率兵到达鲁阳(河南鲁山)。
  8月,东晋大军更是抵达了伊水(洛阳城南),与姚襄的军队隔水相望。
  姚襄见状,赶紧撤下包围洛阳的部队,率主力军团占据伊水北岸,意图以伊水为屏障阻挡晋军。可姚襄错大了。这招要是对燕军,哪怕统帅全军的是S级将领慕容恪,他都能让慕容恪无法登岸。可他阻挡的不是慕容恪,更不是擅长陆战的燕军,而是擅长水战的南军啊。
  那桓温见姚襄死死堵住了伊水北岸,并没有慌张,只是冷冷一笑,便率全军登上楼船、蒙冲,直接对北岸的姚襄军发动了凶猛的箭岚攻击。
  面对着铺天盖地的箭矢,姚襄无计可施(三国时东吴的高级楼船就有二十三米高,更别说东晋的楼船了,我粗浅地猜测,桓温的楼船最矮也不会低于十米,因此占据了制高点,又有掩体掩护,所以论射击战,姚襄根本无法抗衡),只能率军后撤,眼睁睁地看着晋军登岸。
  就这样,在晋军登岸以后,双方展开了一场惨烈的肉搏战。桓温更是身披铠甲,冲在第一线指挥战斗,所以晋军士气如虹,各个以一当十。反观姚襄军,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攻坚战以后,锐气已尽失,兵力更无法和晋军相提并论,还让晋军占据了先机,所以交战没多长时间便被晋军击败,仓皇而逃。可此战过后,让桓温惊掉下巴的一幕出现了。
  当时,姚襄只率残军奔逃洛阳北部。可那些追随姚襄的百姓却宁可抛妻弃子也要继续追随姚襄。于是,无数的贫民百姓开始往洛阳北部疾奔,那姚襄无论出现在哪里,哪里的百姓便扶老携幼地争相跟随。要知道,这里面可还有无数的汉种百姓啊!
  桓温见状又惊又怒,所以立即遣军去追这些百姓,并在追上他们以后谎称姚襄已经被自己生擒。结果呢?这些百姓无不跪地痛哭,咒骂老天有眼无珠。
  他X的一群汉人百姓给姚襄这个羌人下跪投降,这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姚襄究竟是什么人?他怎么会有如此魅力?这个念头一直都在桓温脑中环绕,他实在想见一见姚襄,品品这个羌人到底有何种魅力。
  当时,姚襄手下有一个叫杨亮的臣子,他见姚襄实在是没有胜利的可能,便舍弃了他,转投了桓温。桓温亲自接待了杨亮,并好奇地询问他,姚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杨亮是这样说的:“我虽然背叛了姚襄,但不得不说,姚襄英明如神,胸怀如海,他的魅力就好像当初的孙策一样,可雄才武略又超过了孙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呀。”
  好了,暂时先不说姚襄了,我们再说正文。
  击败姚襄以后,桓温立即率大军到达了洛阳城外,周成也按照之前的约定,亲自率军出城向桓温投降,将洛阳白白地赠送给了桓温。
  进入洛阳以后,桓温将部队屯驻于太极殿前,然后跪拜和修复了各个陵墓,并上表请求朝廷让谢尚为司州大督,镇守洛阳。
  因为当时谢尚的部队还没有到达洛阳,桓温又不能久留于北方,所以留下东晋颍川太守毛穆之、都督陈午和河南太守戴施镇守洛阳便率军南返了。
  至是,东晋之疆域自今山东临沂经秦安而西,沿今黄河至洛阳,已全面和前燕接壤,双方之大战已一触即发。

  
  242
  8.8姚襄之死
  公元356年7月,前燕太子慕容晔去世,皇储之位因此空了出来。
  10月,秦主苻生在一天晚上吃了过多的枣,第二天有点儿不舒服,所以让太医前来诊治。太医把过脉以后松了一口气,然后对苻生笑着说:“陛下没有什么病,不过是昨天吃枣吃多了,静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岂料话音刚落,苻生便站了起来,指着太医骂道:“他X的,你又不是圣人,怎么知道我昨天晚上吃枣了?是不是在我身边安插了眼线?”
  结果,未等太医辩解,苻生一凿子就将他给弄死了。
  12月,谢尚因为有病无法处理政事,便推了司州这个差事。东晋朝廷无法,只能让王胡之代替镇守洛阳。(注:王胡之,字修龄,今山东临沂人,出身琅邪王氏,有才能,有声誉,是一个杰出的人才,足以胜任镇守洛阳之职)
  同月,仇池公杨国的叔父杨俊突然发动政变,成功杀死了杨国并占据了仇池公的位置。当时,杨国的儿子们几乎全都被杨俊杀尽,只有一个叫杨安的九死一生逃过追杀,继而逃往前秦。而东晋呢?它现在才不管那么许多,只要你杨俊肯继续服从我东晋,不对我们动手,那我们就不管你们的死活,并承认你杨俊仇池公的合法地位。于是,杨俊就这样轻轻松松地当上了仇池公。
  公元357年正月,晋穆帝司马聃已经成年,所以举行了加冠典礼,从此开始亲政。
  同月,燕主慕容儁征召幽州刺史乙逸(今山东平原人,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入蓟城担任左光禄大夫。乙逸一生清廉,行事谨慎,所以只和自己的妻子共乘一辆小车前往。可他的儿子乙璋却带着数十名随从,衣着华丽地在路上迎接。乙逸见自己的儿子这副德行,十分愤怒,于是关闭车门,一路上没和他说半句话。
  到了蓟城以后,乙逸下车便对乙璋一顿训斥。可乙璋呢?只是低头接受训斥却不认错。那态度再明显不过了,就是他自认为根本没有过错。乙逸因此困扰,常常担心自己的家族要就此衰败下去。可人家乙璋呢?却屡屡被提拔,一直升到了御史中丞。乙逸因此哀叹道:“我从小修身养性,克己守礼,可到最后也不过是一个小官罢了。乙璋不检点自己的品行,专干那些放纵奢侈的事情,可最后反倒得了显赫的官职。我真想问一问,现在的大燕到底怎么了?这还是先祖时候的大燕吗?!”
  这一段看似和正文无关的故事,却反映出了一个事实,就是现在的前燕已经开始腐败了,并且到了一个很危险的程度,不过不是乙逸这种当事人是看不出来的。
  2月,燕主慕容儁立儿子中山王慕容暐为太子,实行大赦,并改年号光寿。(注:慕容暐,字景茂,慕容儁第三子,有名臣辅佐则为守成之君,无名臣辅佐就是一个不入品的庸才)
  再看姚襄。
  自败给桓温以后,姚襄便率残部北逃至洛阳北山。当时,不仅仅是洛阳,甚至连许昌一带都已经被晋军所占,所以姚襄想要东返根本是不可能的。于是,他把心一横,干脆绕过洛阳,继续往西,就是死,他也要死在关中。
  一段时间以后,姚襄率军进入并州平阳。当时,前秦并州刺史是一个叫伊赤的人。伊赤觉得,前秦如果继续任由苻生统治的话,那么早晚都会被他国所并,所以早就对前秦抱有反心。如今,姚襄入并,这不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吗?于是,伊赤向姚襄投降,不但将郡治襄陵献给了姚襄,还将自己手下所有的士兵都贡献给了姚襄,使得姚襄一下子军势复振。
  苻生闻讯大怒,立即命大将军张平率数万大军前往迎击。(注:张平,后赵旧将,后投前秦,他在并州的关系盘根错节,拥有相当的关系和民心。就是因为有他在并州,所以并州刺史伊赤不能将整个并州都献给姚襄)
  之前咱就说过了,现在的前秦虽然国政日下,可战力依然很高,再加上姚襄手下不是残军就是降军,根本没有锐气,所以不是张平的对手,双方交战几次以后姚襄便自认不是对手,于是率军回襄陵固守。可不知道是惺惺相惜还是另有隐情(史料未载),这两人打着打着竟然结拜为兄弟。最后竟然各自罢兵了。我想,有可能是张平不想回长安,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吧。
  直到公元357年4月,见前秦国力越发削减,姚襄知道,彻底占据关中的机会来了。于是,他越过并州,直接南下对关中发动攻势,并分别派人去招纳西北的羌、胡部族。
  那姚襄在西北人民心中的地位是真没的说。只一声令下,便有五万多户(注意单位,不是人,是户)前往投奔。苻生见此大惊,遂命卫大将军苻黄眉、北平将军符道、龙骧将军苻坚、建节将军邓羌率步骑一万五千前往迎击。
  (注1:苻黄眉,A级统帅,又名符眉,氐种,今甘肃秦安人。是苻洪的孙子,苻健兄长之子,苻坚的堂兄。苻黄眉善于统兵,能直谏,有安国安民之心、之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注2:邓羌,S-级统帅,汉种,为人有勇有谋,苻坚更是评价其有廉颇、李牧之才,不过我个人认为,比起李牧他还差那么一些,但却有和廉颇不相上下之能)
  姚襄之前在洛阳时被桓温击败,又在之前于并州被张平击败,所以说姚襄虽然人多势众,但却是一支完全没有锐气的军队。这种军队,是无法和精锐的秦军相提并论的。因此,姚襄建造壁垒固守,打算一点点磨灭秦军之锐气再一举反击秦军。
  可他的意图却被秦军的邓羌看得一清二楚,于是对苻黄眉献计道:“姚襄先被桓温击败,又被张平所挫,士气很低,所以不敢和我军在野决战,打算一点一点磨灭我军的士气再行反击。这个战术是好的,可姚襄却有一个巨大的弱点。那就是声威太高,且为人争强好胜,所以必定经不起挑衅。我们可以率大军压向他的营垒,贴着他的营垒驻扎,如此,姚襄必定会愤而出战,这样便能一举擒获他了。”
  (注:凡围城作战,必须距离所围之城数里甚至十余里,更有少数能达到数十里之巨。为什么?因为围城需要分散,所以很怕城中之兵的突然袭击。这是军队中基本的常识,甚至一些老兵都懂得,更别说从军多年的姚襄了。因此,姚襄必定会将苻黄眉此举看做是对自己的轻视,对自己的羞辱。)
  5月,邓羌率三千骑兵压到姚襄的大营之前,并在大营外布置营帐。姚襄果然大怒,遂命亲弟姚苌带着族人守护大营,自己则率全军攻击邓羌。双方交战数合,邓羌假装不敌,引军疾撤,姚襄则被怒火冲昏了头脑,顾不上思考便率军紧追不舍。结果,在路过一片伏地之时,突然杀声四起,苻黄眉及苻坚等人第一时间率军从四面冲杀而来,邓羌也在此时调转马头,从正面冲杀而上。于是,姚襄的军队在瞬时之间便被切成好几团,继而大乱溃散。
  姚襄见状,知道再没有反胜的机会,便舍弃部队独自逃跑。可就在逃亡的途中,突然马失前蹄,姚襄直接从马上被甩了出来,进而摔成了重伤,于是这个西北巨枭就这样被前秦的士兵所擒杀。
  第一主帅姚襄死了,所有的部队也被秦军所并,所以这时候的“姚羌”再无战力可言。姚苌无计可施,只能率族群投降了苻黄眉。苻黄眉因此凯旋长安。不过等待着苻黄眉的并不是荣华富贵,而是无尽的黑暗。
  243
  8.9前秦政变(上)
  回到长安以后,面对着满长安百姓的夹道欢迎,苻黄眉别提有多爽了,可进入皇宫以后,这种好心情却被苻生这昏君弄得荡然无存。为什么呢?苻生认为,似姚襄这种荒野匹夫是没有半点儿战斗力的,要是自己,几千人就能轻松搞定,怎么可能要用到一万多人呢?因此,苻生不但没有给苻黄眉奖励,还冷嘲热讽地说他这仗打得不好,打得不漂亮。
  我X你XX,姚襄,那可是姚襄!!!!我他X的以一万五千士兵,在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打败了拥有数万士兵的姚襄,你苻生不给奖励也就算了,竟然还他X说我这仗打得不好。叔可忍,婶不能忍,爷爷能忍他X的奶奶不能忍!于是苻黄眉暴怒,回到家中便策划谋反,意图宰掉苻生以后自己上位。
  可消息不慎泄露,苻黄眉这个衰咔还没等行动便被苻生所擒,继而残杀。
  更可怕的是,苻生还将此愤怒迁至全军,不但残杀了苻黄眉,还惩罚了所有的士兵。
  因此,此事过后的苻生不但失去了整个前秦的民心,还丢掉了几乎全秦的军心。他的死期,已经越来越近了。
  再看前燕。
  公元357年5月,燕主慕容儁遣抚军将军慕容垂率八万步骑攻击北部敕勒诸部。(敕勒:赤勒、高车、狄历、铁勒、丁零的统称)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意图1:在和东晋全面开战之前彻底打服身后的游牧民族,以免和东晋交战正酣的时候被他们在后面捅上一刀。
  意图2:劫掠这些少数民族的资源,使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
  关于这次作战的详细细节,史料中没有半点儿记载,只记载短短几句战果,其原文如下:“垂率步骑八万攻敕勒于塞北,大破之,斩俘十余万,获战马十三万,牛羊亿万头。”
  当初西汉的天之骄子霍去病的封神之战也不过斩杀7万余人。
  名将,大将军卫青也不过抢夺千百万牲畜。
  由此可见,慕容垂此次的战果有多么的惊人,他为前燕做出的贡献有多么的巨大。而这还不算完,更可怕的是这之后的影响。
  此战过后,慕容垂威震塞北,人人提到这个大S无不吓得肝胆剧震,无数个部族的部大在此战过后亲自拜见慕容儁,并声称要向慕容儁投降,年年献上贡品,更有现在的匈奴单于贺赖头率全族三万五千人投降前燕。
  慕容儁因此将他们安置在代郡。从此,北方再无任何族群胆敢对前燕有不轨之心。前燕,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北方霸主,一时无双。
  再看前秦。
  本月的一天,秦主苻生又做梦了。这回,他梦见一条超级超级大的鱼,将当初长在他们家门口的蒲草都吃光了。于是心生恐惧,便将此事传告宫中,希望谁能帮自己解惑。
  不料这消息却传到了民间,于是就有一则童谣传出,内容为:“东海大鱼化为龙,男皆为王女为公”。
  苻生闻听此童谣以后大怒,便要找出这条鱼杀掉。可这条鱼到底是谁呢?哎?~~~!!!太师鱼遵姓鱼,那么梦中的鱼就一定是鱼遵了。
  抱着这个荒唐的想法,苻生直接杀了鱼遵,并将他的全族都给弄死了,一个种都没有留下。
  之前咱也介绍过了,那鱼遵是苻健死前留下的几个辅政大臣之一,在朝中极有声望,所以他的死,更让朝中大臣如坐针毡。不过这和苻健接下来的举动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苻生好酒,极为好酒,他喝酒不分昼夜,吃了就喝,喝了就吃。平时懒得处理的政事在喝多了以后反倒开始处理,所以前秦的政事让苻生弄得乱七八糟,赏罚完全失去了最基本的标准。
  最开始的时候,苻生喝多了只知道胡搞政治,花天酒地,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在喝多了以后虐杀。苻生因为只有一只眼睛,所以忌讳别人说“残、缺、偏、只、少、无、不全”等字眼,只要不小心说出了就会被残忍地杀害,因此死在苻生刀下的亡魂不计其数。
  他还喜欢在喝多了以后活着剥掉牛、羊、驴、马的皮,用热水去退活鸡、活猪、活鹅、活鸭的毛,将他们放在大殿之前,然后召开朝会,看哪个大臣不顺眼就让侍卫剥下哪个大臣的脸皮,然后让他在朝堂之上跳舞,以此为乐。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苻生觉得光弄伤大臣们还不过瘾,只有杀了他们才能让自己感觉到刺激,感觉到好玩儿。于是,从本月开始,苻生在朝会上会随机指着一个大臣道:“自从我统治天下以来,外面的人都是如何评价朕的呀?”
  那名大臣赶紧献媚道:“大家都说陛下是一名圣明的君主,您赏赐得当,刑罚严明,简直创造出了只有传说中才有的太平盛世。”
  本以为会躲过一劫,甚至能捞到一些赏赐,可苻生却站起来痛声骂道:“你这个奸臣,竟然敢向我献媚。”于是将其残杀。
  这一举动让满朝文武又惊又喜,心寻思:“难道我们这位昏君开窍了?”
  可苻生接下来的举动却让这些大臣们崩溃了。
  杀掉那个大臣之后,苻生又以同样的问题问了一名大臣,那大臣赶紧道:“陛下的刑法稍微过分了一点,只要慢慢改正,天下一定会歌舞升平。”
  岂料苻生直接站起来,又是痛声骂道:“天下人都说我是圣德之君,只有你说我过分,你竟然诽谤我?!!!”于是又将这名大臣残杀。
  就这样,残忍的苻生隔几日就要杀两名大臣,以此来满足自己心中的“欲望”。因此,旧的功臣和亲戚几乎被诛杀殆尽,群臣能自保一天便如同过去了十年。所以,他们受不了了,真的受不了了。
  又被和谐,分段发
  吕婆楼,生卒年不详,氐种,三朝元老,今甘肃天水人,前秦著名谋士、伯乐,常常能够出奇谋致胜,更和苻坚相交莫逆,所以苻坚第一时间便找的吕婆楼来商议办法。可吕婆楼这一次却没有给苻坚任何办法,反倒推荐道:“我老了,已经是放下屠刀的人了,也不想再参与这些事了。不过我的府中最近来了一个叫王猛的门客,他有奇谋,有胆识,文武双全,其经天纬地之才冠绝天下,殿下如能得他辅助,何愁大事不成?”
  (注:王猛离开桓温以后便来到了长安,最后与吕婆楼相识,便成其门客)
  吕婆楼那是前秦出了名的伯乐,眼光极高,一生中也没这么夸过一个人,所以吕婆楼只是一推荐,苻坚便对这个叫王猛的上了兴趣,于是与其谈话。结果二人谈话过后一见如故,苻坚更是感叹道:“我得王猛就像高祖得张良,刘备得诸葛亮啊!”
  于是自此开始,两晋南北朝最牛13的黄金组合出炉了。
  苻坚也开始秘密训练死士,就等一个机会罢了。
  公元357年6月,苻生在酒醉之后把一个婢女给弄了。估计是那天玩得比较舒服吧,亦或者是苻生酒后失言,总之在弄完之后,如同白痴一般的苻生对那个婢女道:“我跟你说,苻坚、符法这哥俩也不靠谱,根本无法信赖,看我明天就找个借口给他俩杀了。”
  (注:符法是符雄的庶长子,是苻坚同父异母的哥哥)
  这个婢女不知道是看出苻生必亡,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还是本身就是符法和苻坚的奸细。总之,当她闻听此言以后,当天夜里就悄悄地离开了皇宫,并将此事告知了苻坚和符法。
  二人认为时机已经到了,便于当夜率数百死士直接冲往皇宫。数百人?数百人能干什么?还能冲进皇宫不成?哎,事实证明,就这数百人就足以结束苻生的生命。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苻生实在是太不得人心了,而苻坚呢?说他全秦归心也差不了多少了。
  果然,宫中的卫士一见领兵来的是苻坚,一个个调转枪头,直接跟着苻坚杀入了宫中。最后,整个皇宫中所有的士兵全都投奔了苻坚,无一人抵抗。由此可见,苻生失去人心已经到了一种什么地步。
  当时,苻生并不知道死神已经向他举起了大镰刀,还在寝宫内呼呼大睡。
  磅!!!伴随着一声巨响,苻生寝殿的大门被狠狠踹开,苻生被惊醒,却见整个寝宫都是穿戴盔甲的大兵,于是慌忙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那些大兵只是冷笑的道:“什么人?我说我们是强盗,你信吗?”
  苻生:“不,不信!你们穿戴的都是宫中的盔甲,一定是我前秦的士兵,我是前秦的huang di,是你们的主人,你们见了朕为什么还不叩拜?!”
  “哈哈哈哈哈~~~!!!!”
  苻生话音一落,周围便是一阵嘲笑之声。之后,这些士兵也不再和苻生废话,直接将其擒到别的房间一刀了事。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苻生不是有如同冉闵一般的武力吗?为什么不杀了这些士兵逃跑呢?为什么?是呀,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史书也没表。如果硬要说的话,我只能说:“美色催人老,猛酒断肠毒。”
  次日,苻生已死的消息传到了大街小巷,人人都拍手称快,无不摆宴庆祝。而此时的宫中,文武百官都在,气愤却很沉闷,甚至针落可闻。为何会如此?因为杀死苻生的一共有两个人,他们分别是苻坚和符法。大臣不敢推荐到底谁当这个皇上,所以才会又如此景象。
  可符法却是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知道,现在前秦文武的心都在苻坚身上,根本不想让他即位,所以很识时务地推荐苻坚做皇帝。而苻坚呢?那是西汉文帝的狂热粉丝,所以也像西汉文帝当初那样推脱道:“哥哥年长,应该继承这个huang d的位置。”
  符法连连摇头道:“弟弟不要再说笑了,哥哥虽然是长子,但却是庶出,你虽然不比哥哥年长,但却是嫡长子,这个位置不是你继承应该让谁继承?各位说是不是呀?”
  众臣一见符法是真的想将huang位交给苻坚,便再无顾忌,于是赶紧下跪对苻坚道:“还请殿下继承大位,传承大秦社稷。”
  就这样,苻坚顺利地成为了前秦新一任huang d,那么前秦在他的带领下又会如何呢?我们拭目以待。
  咱也不知道敏感词是啥,只能认为是哪个就‘’哪个了。没办法
  245
  第九章 前秦的壮大
  9.1前秦大定
  公元357年6月,胡种第一名主苻坚上位。苻坚知道,自己是发动政变才成为的前秦之主,而纵观历朝历代,这种情况是最容易引起新一轮政变的。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无外乎三点。
  第一:重赏功臣、旧臣以及大权在握的臣子。
  第二:整顿吏治,劝农克桑,赶紧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起码要让他们看到希望。
  第三: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绝不能扯犊子。
  基于以上,苻坚上任的第一步便废帝位而改称大秦天王,将所有下面的王爵都降为公爵。
  第二步,杀尽苻生时候的宠臣,佞臣。
  第三步,实行大赦,改年号永兴。
  第四步,追尊父亲符雄为文桓皇帝,尊母亲苟氏为皇太后,立妃子苟氏为皇后,立长子符宏为太子,东海公符法为大都督、丞相、录尚书事,负责前秦之中外军事以及大政。然后,苻坚还封了许多官职,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第五步,任命心腹王猛为尚书左丞,然后让王猛辅助自己搜索任用贤才、整顿吏治、重置荒废之政事、劝农克桑、抚恤贫困、设立汉家学校、礼敬百神、表彰节义、恢复已经断绝了的世祀。
  因此,已经被苻生祸乱的前秦开始复苏,同时因为两君反差太大,前秦的老百姓更是将苻坚比作天父、神明一般来尊敬。基于此,苻坚只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便俘获了前秦百姓和一众文武的心,算是彻底坐稳了秦主之位。
  不过哪怕是这样,依然有人对苻坚的位置不放心。他是谁呢?就是之前那个以退为进的妇人,苻坚的母亲——苟氏。
  符雄这几个儿子呀,没有一个不是当世豪杰。苻坚不用说了,那是整个胡人中的第一明主。而苻坚的大哥,符法也是一个相当厉害的角色。自其为大都督、丞相以后,几乎天天都忙于政事及军事,辅助苻坚来治理国家,所以苻坚的成功是有符法相当一份功劳的。可也因此,符法的府邸每天都是车水马龙,不管是文是武,每个稍微上得了台面的官员都会拜访符法,有的送礼溜须,有的商议政事。
  苟氏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始终觉得符法是一个不安定因素,遂设计将符法送上了刑场(具体过程无丝毫记载,估计是苻坚和苟氏没脸让史官记)。据史料所载,行刑的当天,苻坚抱着符法失声痛哭,以致口吐鲜血,不能正常言语。而符法呢?也没有怪自己的弟弟,只是抱着他,轻轻拍打着他的后背,让他不要再如此悲伤。
  就这样,符法被赐死了。而苻坚呢?极其善待了他的家人,将符法所有的儿子都封了公爵,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所以符法之死并没有产生什么不好的反弹。
  公元357年7月,占据并州的前秦大将军张平闻听苻生已被苻坚所杀,遂宣布独立,并遣使往东晋,宣布向东晋投降。
  晋穆帝当然没有理由拒绝这个提议,因此接受了张平的投降,并封其为并州刺史,准许他在并州实行各种军政。
  9月,收到东晋任命的张平心中有了底,于是在新兴、雁门、西河、太原、上党、上郡等地修筑了三百多座壁垒,摆明了要与前秦抗争。可这时候的苻坚正忙于整顿国政,没有时间搭理这个“大将军”。
  10月,张平见苻坚不对自己动手,便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进犯秦地,疯狂寇掠。
  苻坚见状,立即任命晋公符柳为并州牧,率军坐镇蒲坂(山西永济),以御张平。不过在出征之前,苻坚对符柳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在没有百分之百胜算的时候切忌和张平在野外决战,只要挡住他,形成对峙之局就好。只要拖延到自己将国内的经济、农业提上去,那就是张平的死期。因此,符柳没有和张平决战,只是坚壁清野,双方遂成对峙之局。
  前燕方面。
  公元357年11月,燕帝慕容儁正式将国都从龙城迁徙至邺城,军事部署也由北转南,不必多说,这是彻底将统一天下的大纲提上日程了。
  公元358年2月,经过苻坚的努力,前秦国内大定,不但政治、民心稳定,农业和经济也在稳定提升,苻坚认为彻底消灭张平的时间已经到了,于是亲率大军前往征讨,并命邓羌为先锋,率五千精骑先至汾上(汾水岸边,约在山西忻县稍西),占据主动,以防张平堵在汾水北岸不让秦军渡河。
  邓羌,那是现在前秦最著名的大将,指挥作战行云流水,侵略、攻击猛如烈火,谁他X敢有半点儿轻视?可张平呢?不知道是怎么想的,邓羌的部队已经抵达汾上,抢占了北岸,他张平才刚刚知晓。于是这货赶紧遣义子张蚝率军抵御。
  那张蚝身强力壮,能够拽着公牛倒退行走,翻越城墙如履平地,所以是张平军中勇冠三军的勇将。同时,张蚝不但个人武力高超,统帅作战也是一把好手,常常能打出漂亮的作战。
  不过,这也要分和谁比。
  那邓羌登至北岸以后第一时间便开始修建防御壁垒,摆明了不进攻,就是要拖到苻坚的主力大军到来,所以张蚝狂攻了数日都没能突破邓羌的防守,反倒损失不小。因此,张蚝只能停止进攻,转而日日骂阵,只希望能将邓羌引出来。
  可邓羌呢?根本不管你如何叫骂,该吃吃该喝喝。于是,时间悄然而走,转眼便过了十余日。而十余日以后,苻坚的主力大军也顺利到达,并在邓羌提前到达的情况下顺利登岸。
  张平见状,立即率全军将士迎战苻坚,绝不能让苻坚继续向北行进。
  公元358年3月,双方在铜壁(山西忻县西)展开决战,可战阵只初开,一道黑影便如黑风一般冲进了前秦的大阵之中。这黑影所到之处人仰马翻,无一人能挡其分毫。
  此情形将苻坚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是苻生神鬼复生,可定睛一看,这黑影并不是苻生,而是几乎拥有苻生之勇的张蚝。
  苻坚害怕大阵被这么一个人给弄乱了,因此立即调动部分禁卫往张蚝方向移动,意图围住张蚝将其弄死。可那张蚝就好像当初的苻生一样,竟无人能挡,见有合围之势便冲出重围,然后再往冲阵。前后达到四五次之多,竟无一人能阻挡其脚步。
  秦军因为张蚝的勇猛开始有了畏惧的心理。苻坚因此大怒,于是当着全军将士的面吼道:“谁能把这小子活捉,本王必有重赏!”
  话毕,鹰扬将军吕光二话不说,骑马便冲张蚝而去。(注:吕光,字世明,氐种,今甘肃秦安人,前秦名臣吕婆楼之子,A+级名将)
  时,张蚝正拿着他那把大铁枪呼呼地狂抡,根本不知道吕光已经靠近了他的身后,结果一下被吕光刺中,栽倒在马下,进而秦军将其生擒,五花大绑押到了苻坚身前。苻坚哈哈大笑,于是立高台,将五花大绑的张蚝放在了高台之上,让张平全军都能看到他们心目中的“万人敌”现在是个什么冏态。
  那张蚝是张平军中的胆,是秦军心中的梦魇,如今见这个勇冠三军的“万人敌”已经被生擒,双方的士气便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最终,秦军战胜了张平的军队,将其全军打得溃散。张平因此大惧,遂遣使往苻坚处请求投降。
  苻坚答应了张平的请求,任命他为右将军,并依然让张平主管并州。此任命简直惊掉了一众朝中文武的下巴。张平是什么人?那他X是一个造过反的人,你不杀他就不错了,怎么还能放心让他管理并州呢?你就不怕他再重新造反吗?
  面对着诸多疑问,苻坚并没有回答,而是轻轻一笑,尽显高人姿态。众文武见苻坚如此德行,也不再劝谏,行吧,你高兴就好。
  那么苻坚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史书并没有写,不过我粗浅地猜测,原因应该有如下几点。
  第一,向天下表明自己的胸怀,证明自己是一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明君。
  第二,现在的国家虽然已经大定,但强敌环绕,东晋、前燕、前凉,这几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张平现在虽然已经不行了,可他在并州经营多年,树大根深,根基还是有的,所以要彻底灭亡他,不耗费一定的时间、钱粮和士兵是不可能的,如果在这时候,这几个强大的敌人在背后偷袭该怎么办呢?那不是万劫不复了吗。
  第三,信心。苻坚是一个非常有自信的男人,他认为凭借自己的能力,前秦和张平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最后甚至会大到一个让张平都提不起反叛念头的程度。
  基于以上三点,苻坚才会重新启用张平,而不顾忌那么许多。当然了,这一切都是我个人的分析、猜测,做不得准,大家看看就好。
  另外,这一战以后,苻坚将张蚝带回了长安,并任命其为虎贲中郎将,常常让其追随左右,对他的优待更胜其养父张平,根本不担心他会不会反叛,可以说,心已经大到了一种让人无语的程度。可就是这种博大的胸怀,却彻底感动了张蚝,从此让前秦多了一个可以为国家去死的铁杆忠臣。
  246
  9.2杀樊世,捧王猛
  张平的失败,使得其部分手下对其丧失了信心,认为跟着他也不会有太大的作为,便有了其他的心思。而上党太守冯鸳便是其中之一。他在张平失败以后便投降了前燕,希望前燕能够派军队来接收上党。
  上党,位置在今山西长治,战略要地,前燕如得此地便可进入并州,继而南下关中。所以慕容儁当即接受了冯鸳的投降,并命慕容评率兵前往接收。可就在慕容评即将到达上党之际,冯鸳又行后悔,转而背叛前燕。慕容儁因此大怒,遂命慕容评对上党发动攻击。可上党城高强厚,冯鸳手下士兵又不在少数,所以慕容评虽然百般进攻,却都无法突破上党的防御。慕容儁因此大怒,又遣慕舆根率军和慕容评共攻上党。
  一个月后,慕舆根的部队抵达上党,便要对其展开急攻,慕容评却道:“上党城高强厚,冯鸳兵、粮充足,急攻不是上策,不如缓攻。”
  慕舆根:“这话说的不对,冯鸳据上党而叛,内虽有兵众,但外却无强援,士兵们一定会非常惧怕。之前没有援军,他们还有那么点儿信心抵抗一二。可如今,我的大军到达,正是贼军最为畏惧之时,所以此时急攻正是绝佳时机。一旦迁延日久,贼军军心安定,应对之策出炉,我们那才再也没有胜利的希望。”
  话毕,慕容评思考一二便点头称是。而结果正像慕舆根说得那般,之前还能抵抗的冯鸳军见燕军援军到来,士气大降,更有畏敌的情绪,所以连连战败,城墙更是被轻松突破。冯鸳见势不妙,遂弃上党而奔逃关中,去投奔吕护去了。至于其他的部众,则皆投降了燕军。因此,燕军于本月有了进攻前秦的根据地的打算。
  公元358年8月,东晋豫州刺史谢奕去世,辅政大臣司马昱便打算用桓温的弟弟桓云来代替他的职位。可就在任免诏书即将发下去之时,王彪之却和司马昱道:“丞相且慢,我知道桓云不是一个无能的人,也知道他足以胜任豫州刺史的职位,可桓温现在已经权倾朝野,并掌握整个国家一半的土地,如果再重用他的弟弟,那么整个国家就要完全掌握在一个氏族的手中了,这是非常可怕的,还请丞相能够三思。”
  司马昱认为王彪之的想法非常有道理,便放弃了任用桓云的想法,而用谢万为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并兼司、豫、冀、并四州大督。
  (注:谢万,字万石,汉种,今河南太康人,是后来东晋权臣谢安的弟弟。谢万有能力,更是一个从政的高手,所以豫州在他手上一定会富裕安康,可他的军事能力相当相当一般,所以我对他能否当好四州大督表示怀疑)
  公元358年9月,前秦遭遇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大旱,苻坚在王猛的建议下减少宫中膳食,遣散宫中舞姬、乐师,命令所有后宫嫔妃将金银首饰捐助灾区,并不准她们穿着华贵服饰,清一色要身着粗布衣裳。
  苻坚不仅仅命令他人如此,就连自己都以身作则,他身无饰物,全身粗布衣裳,所以皇宫之人无一人不服。
  同时,苻坚还命令全国官府开发山林湖泊,让政府与百姓共同享用所产出的粮食,并停止战争,休养生息,所以前秦虽然遭遇了大型旱灾,却并没有引起什么乱子,百姓们依然活得很滋润。
  基于此,前秦的百姓对苻坚更加感恩戴德,称其为圣君。
  自苻坚即位以来,屡施仁政,不但满朝文武对其拜服,老百姓更是对其敬若神明,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有王猛在不停献计,所以苻坚对王猛更加的器重,出则同行,食则同桌,还经常和王猛探讨时政,一聊就能聊个一天一夜。因此,王猛被前秦的旧臣所嫉恨,认为就是这个汉人夺取本应该属于他们的荣宠。而这其中,嫉妒最深的便是一个叫樊世的人。
  樊世,氐族中的豪族族长,四朝元老,从苻洪时代便鞍前马后,苻健入关他更是立了不少的战功,因此在前秦威名赫赫,极受荣宠,就是苻生当政的时候也没有难为过他,由此可见,其在前秦的势力是多么的庞大。
  一天,散朝之后,樊世拦住了王猛,并对其轻蔑地道:“你小子一天天的只管出主意,脏活累活都他X让我们去干,好意思?”
  这要是一般人,估计赶紧就会笑脸相迎,然后撒呀地开溜。毕竟樊世在前秦怎么说也是一个势力庞大的权臣。可王猛管你那个?你天大地大都没有国君大!!!于是,王猛不屑地道:“这世界上只分两种人,一种叫聪明人,这种人很少,很珍贵,所以只动动脑子就可以了。而另一种呢?因为没有脑子,所以只能用力气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而你樊世就是这种人,因此,我不但要让你们干脏活、累活,老子还要让你给我做熟食呢!”
  话毕,樊世勃然大怒,指着王猛便道:“行,你小子有种,等着,我早晚会把你的人头挂在长安城门上,要不我樊世就他X不是人!”
  王猛呢?这次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在次日便前往拜访了苻坚,并将樊世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苻坚。那苻坚大怒,当即怒声道:“X的这个老氐,竟敢和你如此说话,既然如此,那就别怪老子不讲情面了。”(注:从此言中可以看出,此时的苻坚已经不拿自己当氐人了)
  岂料话音刚落,樊世便恰巧来到宫中和苻坚商议事情,这老氐一见王猛气就不打一处来,句句夹枪带棒,因此,二人很快就吵了起来。而苻坚呢?一直在旁边冷眼观望,一声都没吱,只不过,他的手一直都按在刀柄上。
  樊世这蠢货见苻坚从头到尾都没有作声,料想王猛在苻坚心中也没有大家所说的那么重要,于是恶从胆边生,竟然站起来要对王猛动手。可就在这时,苻坚突然暴起,抽出佩刀便冲樊世的脖子上砍去。于是“噗!!!~~~”的一声,樊世人头落地,再也没有机会去嫉妒王猛了。
  这以后,整个前秦都知道了,知道自己这个主子为了王猛甚至都能去玩儿命,所以再也没人敢和王猛对着干了,甚至大部分官员见到王猛以后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wyclance 多谢朋友的打赏。您赏的这有些太多了,我心里过意不去,今天单单为您更新两章。还请笑纳
  247
  9.3慕容翰的缩影
  公元358年9月,燕帝慕容儁同时向西、南两个方面展开攻击,意图在和东晋与前秦展开决战以前彻底吞并那些独立的地方军阀。(注:向西攻张平,向南攻河南一众割据小势力)
  结果,燕军在几个月之内便接连消灭各个割据势力,占据了河南大片土地,并州的张平也被燕军所败,因此向燕军投降,即从前秦投降了前燕。
  公元358年12月,慕容儁见那些小的割据势力都被平定,便打算和东晋或者前秦决战,于是下诏令,准备核实全国现有的男子,然后每家只留下一名男丁,其他的全部都要强征为兵,使总兵力达到一百五十万,然后和前秦、东晋开战,进而彻底夺取天下。
  可诏令还没有实施,他手下的那些大臣们便紧急上奏道:“古往今来,凡常胜之师必须要有后方的支持,后方是什么?是粮草。而粮草又是怎么出来的?是男人们种出来的!如今,圣上要强征全国十之九的男丁,那么国家的经济、农业将无以为继,最终定会造成军队土崩瓦解的局面,所以万不能如此冲动。”
  慕容儁觉得有理,便改征兵政策为三五发丁(三五发丁:一家有三个男人的就抽两个为兵,一家有五个男人的便抽三个为兵),并放宽了征调的期限,改时间、地点为明年冬天在邺城汇合。
  于是,整个燕国征赋调兵频繁,各个地方官府皆派遣使者来往穿梭,全国郡县苦不堪言、民怨沸腾。
  然而,就在这敏感的时候,慕容儁又做出了一件让人不可置信的事情。什么呢?四个字——自毁长城(虽然他有两个长城)。
  自其继位以来,慕容儁对吴王慕容垂就从来没有善待过,不是防范他就是羞辱他,再不就不停地给他调换位置折腾他。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羞辱。可慕容垂呢?就好像当初的慕容翰一样,从来都没有什么怨言,而是任劳任怨,只是单纯地想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可就是这样,还得不来慕容儁哪怕一丝丝的信任。
  当时,慕容垂娶了前段氏鲜卑族长段末柸的女儿,并生下了慕容令、慕容宝两个孩子。段氏是一个女强人,有才能并且性格刚烈,和慕容垂非常的相配。不过段氏因为是出身名门贵姓,所以性格高傲,瞧不起慕容儁的正室,也就是出身低微的可足浑皇后,因此得可足浑皇后的嫉恨,总想找机会收拾一下这个不知好歹的女人。正巧这时候中常侍涅浩看出了慕容儁和可足浑皇后的心意,便诬告段氏和慕容垂的心腹高弼,声称这二人勾结在一起用巫蛊邪术诅咒皇帝、皇后,想要以此株连慕容垂。
  慕容儁早就想收拾慕容垂,可一直苦无机会。如今,机会就在眼前,他岂能放过?所以这货连调查都没有便派人将段氏和高弼抓到了大牢,以严刑拷打的方式来逼他们供出慕容垂。
  可二人都是硬骨头,不管狱吏如何虐待他们,他们都不肯就范。于是日复一日,刑罚一天比一天重,二人已经被祸祸得不成人形了。
  一天,慕容垂通过自己的关系进入了大牢,想要看一看高弼和自己的妻子。可见过之后,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坚强无比的慕容垂竟然嚎啕大哭了起来。为什么?因为这二人的身上早已经没有了半点儿完好的地方。慕容垂再也受不了了,于是哭着对二人道:“人固有一死,但何必遭受如此荼毒?不如将我供出来吧,咱们黄泉路上也有个伴儿。”
  这时候,段氏拉着慕容垂的手微笑道:“大王,您觉得臣妾是喜欢死的人吗?我不喜欢,谁都不喜欢。可这么死,我是光荣的,因为我没有出卖大王,我问心无愧。可如果将您供出去,我上辱没了祖宗,中连累了大王,下更是让全国的百姓遭受损失,如果这样的话,我是要下地狱的,便是死,也不会瞑目啊。所以,大王,您只需要做您该做的,不要理会臣妾,不过恐怕今后的日子里臣妾不能再陪着您了,大王您自己一定要保重。”
  就这样,段氏和高弼被残忍的刑罚活活弄死了,慕容垂则在自己妻子的“力保”下捡回了一条性命。(注:这也是为什么慕容垂以后一定要让慕容宝做他继承人的基本原因之一)
  这之后,慕容儁又将慕容垂调出邺城,改任平州刺史,镇守辽东。为什么?第一当然是为了折腾、防备慕容垂,以免他那该死的魅力吸引太多人为他效忠。这第二嘛,当然是因为迁都以后前燕的军事、农业、经济重心都已经不在北方,而是转移到了中原。
  而慕容垂呢?还是对前燕忠心耿耿,哪怕是到了辽东依然尽职尽责。不过因为对段氏的愧疚,使得慕容垂娶了段氏的妹妹作为正室,算是弥补了他对妻子愧疚。
  可哪怕是这样,朝廷依然不允许!可足浑皇后听说了这个消息以后,立即诏令慕容垂废黜了段氏,并强令慕容垂迎娶自己的妹妹,这其一当然是为了监视慕容垂,其二嘛,就是赤裸裸地羞辱慕容垂了。
  慕容垂悲愤交加,心好像被插上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平时言语之间也开始对慕容儁表达出了强烈的不满。而这些话当然都被可足浑氏报告给了慕容儁,于是慕容儁更加讨厌慕容垂,每每都想除之而后快。
  今日还有一更,积极码字中
  二更奉上
  248
  9.4张瓘作死身死,王猛整顿吏治
  公元359年2月,已经五十岁的慕容儁突然在蒲池宴请群臣,而说到周朝太子的时候,慕容儁却潸然泪下道:“有才华的儿子是多么难得啊。朕的这些儿子中,就属慕容晔最得朕欢喜,可这小子英年早逝,早早就离开了朕的身边。自从慕容晔死后,朕的头发也已半白,实在让朕伤心。你们呢?觉得慕容晔怎么样?”
  话毕,左司徒长史李绩站起来道:“太子在东宫的时候,微臣正是中庶子,所以非常了解太子的为人。太子的大德体现在好多方面,其一,至孝;其二,聪明敏锐;其三,沉着坚毅;其四,痛恨阿谀奉承的奸臣,喜欢刚直善谏的直臣;其五,好学;其六,多才多艺;其七,谦恭;其八,喜欢施惠于人。所以说,太子是一个有圣君之风的好君主。如果圣上百年之后能有他治理我大燕的话,那么我大燕一定会继续辉煌。”(注:李绩,字伯阳,清廉,有才能,敢直谏,是一名难得一见的能臣、直臣)
  话毕,慕容儁微笑道:“你这话虽然稍显过分,不过朕承认,如果太子没有死的话,朕便能死而无忧了。”
  说到这,慕容儁看了一眼身边的慕容暐(姓名:慕容暐。性别:男。评价:啥也不是),继而问道:“那你觉得慕容暐怎么样?”
  李绩想了想道:“太子天资聪慧,虽然已经具备了八德的名声,但尚有两个方面的缺憾需要弥补。”
  慕容儁:“哦?这两个缺憾是什么呢?”
  李绩:“游玩打猎,丝竹乐器,这些东西都是能够腐败国家储君的,应该予以减免或者杜绝。”
  到这,李绩再不多说,而是默默地退了下去。八德?他慕容暐有个屁的八德,不过就是一个昏庸之辈罢了,李绩之所以这样说,不过是因为客气而已。可慕容暐呢?根本不知好歹,表面上虽然笑呵呵地装作接受批评,实际上却已经恨上了李绩。
  前凉方面。
  上好几回我们说到,张瓘在宋混等人的帮助下成功做掉张祚,立张玄靓为王,成功成为了前凉权利最大的权臣(张玄靓毫无实权,不过是一个傀儡、摆设)。可自从上位之后,张瓘的疑心越发严重,猜疑那个,顾忌这个,对谁都没有信任之心,所以只以自己的爱憎来进行赏罚。
  周围的大臣们很多劝张瓘不要这样做,要以大局为重,可每次遇到这种劝谏,张瓘总是用“老虎生下来就会吃肉,不用俗人来劝谏”或者“你行你上”这种低级言论来对付一众大臣,所以久而久之的,就再也没有大臣对张瓘进行劝谏了,大家都和他逐渐疏远。
  与此同时,张瓘的野心也越发膨胀,总想取张玄靓之位而代之,真正坐那前凉之王的宝座。可要坐上这个宝座,有一个人他就必须要铲除。谁呢?便是之前帮他攻略姑臧的宋混了。
  那宋混耿直刚烈,对前凉更是忠心耿耿,手中还有兵权,所以在篡位之前,张瓘必须先处理掉宋混。于是,张瓘秘密征兵数万人集结于姑臧,打算一举灭掉宋混全族。
  可这消息却不慎泄露,提前被宋混所得知。其得知此消息以后,并没有慌张,而是马上率四十多名心腹潜入姑臧城南,然后向各个军营宣称张瓘要行阴谋篡逆之举,自己是奉太后之命来杀掉他的。
  这些年来,张瓘越发嚣张跋扈,其篡逆之心几乎路人皆知,所以宋混只这么一说大家就信了。所以不到半天功夫,宋混便聚集了两千多名敢死之士。按说,张瓘有数万兵众,就宋混这两千多人远远不够,应该再凑些士兵行事才够稳妥。可宋混认为,现在的张瓘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进入城南,更不知道自己已经有两千名士兵,所以这时候行事正是绝佳时机,遂直冲张瓘的军营杀去。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张瓘没有想到宋混会袭击自己,所以等到宋混杀入营中之时才反应过来,只能仓促迎战。可此时,张瓘之军已经丧失了先机,他在军中的声望又一向不好,所以原本属于张瓘的士兵见局势被动便纷纷倒戈,投到了宋混的军中。
  就这样,张瓘的士兵越打越少,宋混反倒越打越多。张瓘见实在没有胜利的可能,便只能率残部准备逃回姑臧固守。可这时候,张瓘已经被团团包围,再也没有成功突围的希望。于是,万念俱灰的张瓘只能自杀了事。
  事后,宋混率军进入姑臧,屠杀了张瓘全族,然后便要将所有的兵权都交还给张玄靓。可张玄靓又不是傻子,怎么敢接?所以不但不接受,还大赞宋混,并封宋混为大都督、骠骑大将军、酒泉郡侯主掌全国军政大权。
  宋混也没有推脱,当即便接受了张玄靓的册封,并建议张玄靓去掉王爵,恢复凉州牧的称号。张玄靓立即应允,当即照做。
  再看前秦。
  公元359年7月,秦王苻坚封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任命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京兆尹,并以王猛为主、邓羌辅助,让二人于国都整顿吏治,惩治不法的官员。岂料王猛刚刚上任就给长安来了一剂猛药,让苻坚真正的知道了王猛为什么叫个猛字。
  当时,长安城内有一个叫强德的官员和太后沾亲带故,所以行事肆无忌惮,经常上酒店大吃大喝不给钱,还强抢民女,肆意杀人,简直就是长安城内第一恶霸。历届京兆尹虽然都痛恨强德,但都因为他的背景而不敢动他。岂料王猛上任第一天便将强德逮捕,上了个折子没等苻坚批准便将这个祸害给杀了。
  当时,苻坚收到奏折以后第一时间便派人去王猛那里给强德求情,岂料使者到后发现强德的人头早就飞了。苻坚听到回报以后也没法说什么,只能摇头苦笑道:“王公的刀何其快啊。”
  而这,不过是一个开头而已。
  这之后,王猛带着志同道合的邓羌满长安的斩除邪恶,纠正冤案,只要抓到恶人,不管你是什么氐种豪族还是王公贵戚,统统杀无赦,简直无所顾忌。所以只短短几十天的时间,长安被杀的权贵、豪族族长、王公贵戚就有二十多人,其他的喽啰更是不计其数。此举震动了整个朝野,奸猾之辈如履薄冰,不敢造次,城内百姓更是不敢犯罪,路不拾遗。长安得以繁华、安定。
  正所谓“上行下效”,长安的整顿也使得整个前秦地方官府谨慎小心,所以前秦全国在王猛的努力下治安大好,百姓生活幸福美满。而将这些都看在眼里的苻坚不禁感慨道:“我真是枉活半生,竟然到如今才知道什么叫法律,什么叫法家。”
  249
  9.5天佑东晋
  公元359年8月,燕军前部数万大军开始向南侵略,晋穆帝闻讯立即命泰山太守司马攸率水、路两万大军入石门(山东平阴北),将士兵都屯驻在黄河中的小岛上,以此来阻击燕军。
  同月,前燕上庸王慕容评率五万步骑混编部队和诸葛攸在东阿(山东阳谷东北阿城镇)交战,结果诸葛攸大败,狼狈南逃(过程未载)。
  10月,诸葛攸大败的消息传至建康,晋穆帝得知后立即命四州大督谢万率四州之军进驻下蔡(安徽凤台)以防燕军。为保万无一失,晋穆帝还同时命青、冀、徐、兖、幽五州大督(实际可征之兵不到两州)郗昙(官宦氏族子弟,能力平平)率军自下邳进军高平(山东金乡西北四十里),从侧翼牵制燕军进而达到支援前线的效果。
  于是,燕、晋遂展开东起今之山东长清,西迄洛阳广约千里之正面争夺战。
  同月,慕容儁见晋军有大批量的部队调动,立即遣两路大军南下,一军由东阿南下攻谯,一军由濮阳南下攻许昌。至于东晋的谢万,则第一时间率军往洛阳疾行。因为谢万知道,只要能将洛阳守住,那么就能有效的牵制燕军,让他们不敢轻易南下。
  谢万的大战略思想是对的,可他带兵的能力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那谢万乃是一介文人,性格豪放自负、自命清高,从来都不将手下的那些武夫放在眼里,平时一句话都不愿意和他们说,就更别提什么抚慰兵众了。所以将士们暗中都十分厌恶谢万。
  谢万的哥哥谢安看出军中的隐患,于是劝谏谢万道:“一个军队的最高统帅,他的第一要务便是调配部队,使将领、士兵阴阳调和。所以你应该常常与将领们接触,让他们身心愉悦,岂能如此傲慢地对待将士?这样还如何成就大事?”
  谢万拗不过谢安,再说人家说的也确实有道理,便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在一众将领不解的表情下拿着如意一个个指点道:“众位都是我谢万优秀的兵卒啊。”
  话毕,转身便走。仿佛只夸奖这么一句便是对这些武夫最大的褒奖。
  谁他X要你如此敷衍的褒奖!!!!!
  一开始,一众武将们不明白怎么回事,还一脸的蒙圈,可反应过来的他们当即暴怒,对谢万越发痛恨。谢安见状,怕自己的哥哥遭遇不测,便亲自深入到各个主将的军营中去,用真心和他们相交。如此,才使得一众将领的怨恨之心逐渐平复。
  咱就说,一支好好的军队被谢万带成这样,还能指望着建立什么功勋?
  果然,就在谢万军前往洛阳的途中,突然出现了变故。之前咱说过,在谢万的身后还有一个叫郗昙的带领一部援军掩护谢万侧翼。可就在谢万的大军即将到达洛阳之际,郗昙的士兵突然撤退了(其实不是撤退,而是因为郗昙患上了重病,所以大军暂时后退)。谢万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但没有郗昙的掩护他又不敢再向北走,便只能放弃前往洛阳的计划,暂时退回原地。
  可那谢万愚蠢无比,向后退军的消息根本没和部队的将领透露,这就使得士兵们产生了畏惧的心理,以为前面有数十万残忍的燕军正在等待着自己,于是恐慌无比,最后不知道是谁嗷唠了一嗓子,大军就这样直接溃散了。
  谢万呢?这个军事白痴,他见士兵都在四散奔逃,以为是中了敌军的埋伏,竟直接舍弃了这些士兵,只带一些将领便往南逃亡了,所以数万人的部队就这样如同搞笑一般的溃散了。
  当时,东晋北部主力军全都在谢万手中,所以谢万这么一撤退,也就宣布了北部防御的整体溃败。而慕容儁,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遂于旬月之间相继攻破了颍川、许昌、谯、沛等多地,使得东晋北部的土地大范围沦陷。
  晋穆帝因此大怒,遂贬谢万为庶民。可现在的晋穆帝已经没有时间愤怒了。为什么?因为燕军夺下了这些重要的地方,有了南侵的根据地?不不不,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方面罢了。最重要的是,前燕吞掉了这么多的土地,他还没有损失一兵一卒,所以现在的燕军不但拥有完整的军事力量,士气还杠杠的!
  最要命的是,东晋北部已经没有什么强大的军事力量了,所以前燕要是在这时候对东晋发动大规模攻击,那结果一定是毁灭性的。这,才是晋穆帝此时最为害怕的事情。
  慕容儁呢?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绝佳时机。
  公元359年年末,燕帝慕容儁在邺城举行大阅兵,打算在大阅兵以后便命慕容恪为主帅,统帅大军进犯东晋。
  可就在阅兵大典上,慕容儁突然晕倒在了地上,周围将士顿时之间陷入恐慌,慌忙将慕容儁抬回了皇宫。
  经过太医的诊治,将领们的心更是沉到了谷底。因为太医说:“圣上还剩下的生命,也就这几个月了。”
  因此,前燕南征之大计宣告流产,前燕错过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250
  9.6战场之神,政坛之明
  公元359年12月,在原有的官职下,秦王苻坚又加王猛吏部尚书、太子詹事、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甚至连卫将军的事都让王猛去干了。
  王猛,现今不过三十六岁,前三十五年默默无闻,可就三十六这一年,王猛在苻坚的手下连升五次,并且次次都是大升,这简直比坐了火箭还要夸张,所以很多大臣们在心中都对王猛有诸多怨恨。可一是谁敢非议王猛苻坚都会杀谁,二是人家王猛也确实让前秦的国力蹭蹭地往上窜,大家也就不再说什么了,默默地接受了王猛这个当朝权臣(从春秋战国到两晋南北朝,主持变法改革最后还能善终的,在我的记忆中,好像只有魏国的李悝和现在的王猛了,不过前提也是要死在当朝国君前面)。
  再看燕国。
  此时的慕容儁已经瘦得不成样子,他在床上拉着慕容恪的手道:“朕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朕的病肯定是好不了,并且就在这几个月之间。我这一辈子,没有什么遗憾,只是现在天下还没有平定,我那个儿子又不争气,我实在是放不下心来将国家交给他们,所以想效仿宋宣公,将天下交给你,你认为如何?”
  慕容恪知道,这不过是慕容儁对自己的试探,况且他和慕容翰、慕容垂一样,都从来没有想过要篡夺那燕帝之位,所以坚定地道:“太子虽然年幼,但却有身为圣君的潜质,我慕容恪是个什么东西?怎么能配继承这个位置?”
  岂料一听这话后慕容儁大怒,当即痛声道:“说的什么话!你我兄弟生死与共,将国家交给你我才能放心,难道你还怀疑我是在诈你不成?!我是真想让你来继承帝位,你就不要犹豫了。”
  慕容恪微笑着道:“您还是说错了,陛下如果真认为我是一个能承担重任的人,那么怎么就不相信我能带好太子殿下呢?您还是不要说了,专心养病吧。”
  话毕,见慕容恪是真的没有篡逆之心,慕容儁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高兴地说:“是呀,有你做周公的话,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最终,慕容恪靠着自己的忠心,哦,或者说靠着自己的聪明捡回了一条命。
  公元360年正月,燕帝慕容儁的病情急剧加重,慕容儁料想自己的性命就在这一两天了,于是紧急将慕容恪、慕容评、慕舆根三人招至皇宫嘱咐后世,后又发布诏令封三人为辅政大臣,其中以慕容恪为首(太宰,总揽朝政),慕容评(太傅)、慕舆根(太师)为辅。
  21日,慕容儁去世,当时刚刚11岁的太子慕容暐继位,是为新一任燕帝。可看似稳当合理的任命,其中却夹杂着不为人知的阴暗。
  那慕舆根自从军以来,胜仗不断,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勇猛大将。所以自恃有功之臣,想要坐那第一辅政大臣的位置。于是,他便想利用人类都存在的野心除掉慕容恪。
  当时,因为慕容暐年纪还小的关系,除了三个辅政大臣以外,太后可足浑氏亦经常干政。慕舆根认为这一点可以利用,便对慕容恪道:“如今主上年幼,太后经常干预政事,这不是一个长久之计。要知道,历朝历代之所以没落,都是因为母族干政所至!所以这种事情必须加以制止。况且,我大燕之所以能有如今的版图,还不都是因为太宰大人的关系吗?在这种背景下,兄终第及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我建议,大人应立即废黜慕容暐的帝位,取而代之,这样才能为我大燕带来无穷的福祉。”
  慕舆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很简单,先把慕容恪的野心拨弄出来,然后再出卖慕容恪,最后将他诛杀。那样,自己不就能成为朝中的第一辅政大臣了吗?可前提是,得慕容恪有那个心你才能成功啊。而事实证明,当初慕容恪拒绝慕容儁的试探并不单纯是他头脑聪明,而是这个人和慕容翰、慕容垂一样,是真的忠于前燕,是真的没有反叛之心啊。
  因此,当慕舆根说完之后,慕容恪便用一种极为阴冷的口吻和其道:“你小子喝醉了吗?怎么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这一次我可以当做没有听到你说了什么,可再有下一次,必斩之!”
  一听这话,慕舆根不敢再说什么,告罪便退。
  当时,整个前燕,慕容恪最看重的是谁呢?并不是几个辅政大臣,而是一直都被慕容儁冷落的五弟慕容垂。在慕容恪心中,只有他才是前燕真正的栋梁之才,只有他的才能超越了自己。所以,但凡有不好解决的问题,他都会去找慕容垂商议。而这一次,他依然找到了慕容垂,希望这个文武双全的弟弟能给自己一点建议。
  慕容垂想了想道:“慕舆根除了行军打仗以外就是一个庸才,并且没有见识,还骄狂无比,我早就怀疑他有其他什么心思,如今一见,果然如此。其实对待这种人,只有一个办法,其他的都没有什么作用,相信四哥你也明白,就不用弟弟再说了吧。”
  慕容恪想了想,重重地叹了口气道:“你说的这些我又何尝不知?可现在二哥新死,晋、秦两个恶邻又都在虎视眈眈。这种情况下,如果大臣们都要相互残杀的话,恐怕国家会有危机,我看还是暂时容忍,如果他接下来没有什么过分的举动就算了。”
  话毕,慕容垂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转身离去,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而事实果然像慕容垂说得那般。
  慕舆根自从上次和慕容恪闹掰之后,断定慕容恪一定不会饶了他,所以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在一天散朝以后故意挽留,对可足浑太后和慕容暐献谗言道:“太后、陛下,臣近日听说太宰和太傅要图谋不轨,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臣请求率领宫中禁卫去消灭他们,如此便能结果这两个大患。”
  慕舆根认为,一个老太太,一个孺子,他们有什么智商?一定会被自己成功忽悠,进而彻底和慕容恪翻脸。可让慕舆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只将事情猜对了一半。
  当时,可足浑太后是信了慕舆根的言论的,可就在他要将虎符交给慕舆根的时候,年少的慕容暐却突然道:“太宰、太傅二公是国家亲近而又贤明的人,先帝既然将我们孤儿寡母都托付给了他们,就确信他们一定不会干出这样的事情。所以我怀疑要发动政变的并不是他们,而是太师你吧?”
  这话一说,慕舆根半个屁都不敢再放了,赶紧掉头离开。慕容暐呢?当然不会瞒着慕容恪,而是将这件事原原本本地都告诉了他。
  当得知这件事以后,慕容恪长叹了一口气,知道慕舆根是不能再留了,于是忍痛将这个拥有S-级能力的将军给杀死了。
  同时,慕容恪深知斩草除根之理,在他的理念中,要么就不杀,要杀就斩尽杀绝。于是,在本月,慕舆根及其全族甚至连同慕舆根的党羽皆被慕容恪所杀。
  时,燕国刚刚大丧,慕容恪便大刀阔斧地杀了这么多人,所以宫廷内外的官员都感到恐惧。慕容恪呢?却面色如常,上下班正点,甚至每次出行都只带一个随从而已。有人劝他应该严加防范,慕容恪却说:“现在正是人心最恐惧的时候,我身为第一辅政大臣,就应当泰然自若,那样臣民才会安心,才会有所仰仗。”
  果然,在慕容恪的镇定自若下,前燕很快恢复了原本的安定。这之后慕容恪开始在国内狠抓内政,并参与大大小小的改革。慕容恪虽然是行伍出身,但却懂得小心谨慎,尊重各种礼法。慕容恪做每一件决定都不会独断专行,而是要和慕容评等人商议以后,确定了还要去询问太后和慕容暐的意见才会行事,所以不管和朝廷辅政大臣之间还是和统治者之间都是一片祥和。
  慕容恪会虚心地对待读书人,向他们征求治国的良策,并根据才能授以官职,从来不会做那贪污受贿之事,所以燕国各个位置上的官员都能各司其职。哪怕是有谁犯了错误,慕容恪为了照顾当事人的面子也不会公开批评,而是根据情况加以调动,并且还是平级调动,以表示对你的提醒。所以当时的官员都被慕容恪所感动,老老实实地为官做事,生怕一不小心犯了错,进而让慕容恪难做。
  当时的前燕官场,大家都会相互监督,有谁不小心要犯错的时候,一旁的官员都会责怪道:“你又想折腾宰公给你调动官职了吗?!”
  而往往这一句提醒,比什么厉法都要管用。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以德服人”了吧。
  就这样,在慕容恪的治理下,燕国越发国富民强,其综合国力甚至要比慕容儁时还更加强大,所以在东晋恢复元气以后总想趁机北伐,但每一次桓温都会叹息道:“不可不可,慕容恪尚在,我们根本没有机会。”
  251
  9.7谢安登场
  公元360年2月,秦王苻坚分司隶部分土地设置雍州,并任命河南公符双为雍、河、凉三州大督,并兼征西大将军、雍州刺史,改封赵公,算是委以重任了。
  同月,仇池公杨俊去世,其子杨世继位。
  3月,前燕朝廷正式下葬前主慕容儁。当时,因为全国的士兵都在往邺城集结,所以骚扰百姓,擅自逃回家乡的士兵特别的多。因此,从邺城向南,道路堵塞,社会动荡不安。
  慕容恪对此事高度重视,遂命慕容垂为征南将军、河南大督、兖州牧、荆州刺史,坐镇梁国,震慑南部宵小。
  这之后,慕容恪还特意任命两名骁将率两万精锐骑兵满河南的溜达。最终,全国安定,不复骚乱。
  史书上说,这都是那两万名精骑才产生的效果。可我却认为,坐镇梁国的慕容垂才是一锤定音的关键。
  3月,匈奴铁弗部部大刘卫辰派使者向前秦投降,请求在内地划给他们农田耕种,春天来秋天走。秦王苻坚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将铁弗部的匈奴人收为藩属。可时间还不到一个月,前秦的一个将军便违背苻坚的命令,私自率军抢夺了铁弗部的物资,满载而归。
  此事发生以后惹得苻坚大怒,他当即将这名将军招致长安,指着他痛骂道:“本王现在的工作重点便是以恩信来安抚戎狄,你他X到好,直接贪图小便宜而坏了本王的大事!你这种人,还配在本王手下继续为官吗?”
  就这样,苻坚将那个惹事的将军贬为庶民,并将抢夺的财物全部还给了刘卫辰,还好一顿道歉,如此才平息了这场暴乱。不过通过这件事,刘卫辰也不再那么信任苻坚了,聪明的他选择了狡兔三窟,于是在本年6月,又秘密遣使往代国(拓跋鲜卑),请求拓跋什翼健能将自己的女儿给嫁过来。
  聪明的拓跋什翼健岂能不知刘卫辰所想?可通亲也更符合代国的利益,拓跋什翼健便答应了刘卫辰的请求,将自己的女儿嫁了过去。从此,代国便和匈奴铁弗部勾搭在了一起。
  公元360年9月,东晋朝廷正式任命谢安为征西司马,使得这个拥有大才的人从此正式走上了东晋的历史舞台。
  谢安,字安石,今河南太康人,S-级辅政大臣,谢安的父亲名叫谢裒,是东晋大臣、名士,所以谢安也是官宦世家。不过,谢安并没有那些官宦子弟的坏习惯,他喜欢读书,热爱读书,并且拥有相当聪明的头脑,往往能够过目不忘,举一反三。更重要的是,谢安性格沉稳如山,不管什么大事都不能动摇他的意志、信念,所以一个相术大师在看过谢安的面相以后赞善道:“这孩子有大家的风范,将来的成就一定不会比王东海(东晋初年的名士王承)差。”
  谢安年少时,已经是东晋出了名的大学问家,并且得到了当时的丞相王导的看重。可谢安却不想做官,朝廷每每派人招纳,谢安总会以各种理由推脱。后来,这货为了躲避朝廷的登庸,干脆隐居到了会稽的东山,与王義之等名士每天研究学问,饿了就出门打渔。
  有人说谢安这样做完全就是沽名钓誉,实际上心中是想做官的。也有人说谢安就是一个不愿做官的人,这都是出自他的真心。可真正了解谢安的人会说:“谢安确实不想做官,可这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紧迫感,一旦家族遭受了危机,他会第一个冲到最前面。”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公元359年,谢万北伐失败,被贬为庶人,这使得谢氏家族遭受了毁灭一般的打击。而直到这时候,谢安才觉悟,他知道自己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了,他要当官,他要拯救谢氏家族!于是,谢安应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邀请,成为他的帐下司马。
  朝廷多次征兆谢安,谢安都没有答应,而自己只是试探性地召唤了一次,谢安就收拾行装前来投奔。不管什么原因,桓温都感觉相当有面子,于是亲自接待了谢安,以最豪华的规格招待了他。
  最开始,桓温大概只是想感激一下谢安。可聊着聊着,桓温便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就好像当初的苻坚和王猛一样。于是,这场酒宴一直持续到了晚上才结束。而直到这时,桓温还是有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所以在谢安告退之后,桓温笑着对一旁的心腹道:“你们见过这样博学的客人吗?”
  这之后,桓温时常会亲自到谢安的府中拜访,和其讨论政事,谈天说地。谢安性情迟缓,就好像一只温柔的树懒,不管做什么都很慢,所以一次桓温来拜访时,谢安还没有收拾完自己的头发。而桓温呢,就那样坐在原地等着。
  许久,谢安收拾完毕,为了能快一点,便让侍者取来头巾。可桓温却制止了侍者道:“我不着急,让司马带上帽子再出来也不迟。”
  就这样,桓温又等了很长时间才将谢安给等出来。
  没错,桓温就是如此器重谢安。不过这时候的谢安已经40多了,这种年龄,他还有带领谢氏家族兴起的时间吗?我们拭目以待。
  252
  9.8过渡
  公元360年10月,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苻坚和王猛的共同努力下,前秦已经越发强大,不管经济、政治、军力都在稳步地提升。周围的各个部落见状,都来投奔前秦,希望苻坚能将他们安置在塞南地区,让他们也过上和铁弗部一样幸福安逸的生活。
  这其中,大部落也有不少,好像乌桓的独孤部,鲜卑莫奕干部,这都是拥有数万部众的大部。如果能将这些部落纳入版图,那么前秦的整体实力又会进一步增强。所以,苻坚犹豫了。
  可就在他想要答应这些异族之际,平阳公符融(注:符融,自博休,今甘肃秦安人,氐种,苻坚最小的弟弟,是一名拥有S-级别的超级行政大臣,师从王猛)却劝谏道:“哥哥不可,戎狄人面兽心,根本不懂得什么叫仁义,什么叫感恩。他们现在向我们俯首称臣,其原因无外乎是因为现在的我们实力强大,可以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可一旦有一天我们的国力稍稍下降,这些戎狄蛮兽便会将我们吞得骨头渣子都不剩。东晋是如何灭亡的?难道就只因为八王之乱那么简单吗?如果前人不将异族人引入关内,他们哪怕经历了八王之乱,也绝不可能如此狼狈!”
  话毕,苻坚连连点头,最后终是选择接受了符融的建议。
  11月,东晋穆帝封桓温为南郡公,封桓温的弟弟桓冲为丰城县公,封桓温的儿子桓济为临贺县公,大大地提升了桓氏家族在东晋的地位。
  同月,因为前燕李绩忠诚、干练、敢于直言,所以很得慕容恪看重,于是上表慕容暐,希望能提拔李绩为右仆射,成为自己的左右手。可慕容暐死活不同意。为什么呢?大家还记不记得之前慕容儁曾在宴席上思念前太子慕容晔,并让李绩评论?还记不记得李绩当初说了什么?没错,慕容暐就是因为那件事,至今还记李绩的仇恨。所以慕容恪虽然多次想要提拔李绩,可慕容暐却次次拒绝了慕容恪的请求,最后甚至直接把话挑明了唠:“叔父大人,我知道您做什么都是为了国家考虑,可我没有您那样的胸怀。这么说吧,整个国家什么事儿我都可以答应叔父,我也从来没有反抗过叔父大人,可就只有李绩这一件事,叔父您就不要再说了,就让侄儿做一把主吧!”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慕容恪还能说什么?只能摇头叹息一声,从此不再提拔李绩。而李绩呢?没过多长时间便被慕容暐调出了邺城,去充当小地章武的太守去了。
  其实这也可以了,毕竟还是一地的太守,官儿也不算小,可李绩呢?这货竟然想不开,到了章武之后便郁郁而终了。前燕第一直臣就这样死在了章武城中。唉~~~,真是丢人啊。你要是没有那个心胸,没有那个大心脏你就别当直臣,当了直臣你就要有那个觉悟,如此受不了挫折,你李绩做的哪门子直臣?还是学会少说话,说好话就好。
  公元361年正月,匈奴铁弗部部大刘卫辰偷偷在前秦边境上掠夺了五十名美女,然后谎称是自己境内的百姓,充当贡品送到了长安去溜须苻坚。岂料苻坚早已知晓,并在大殿之上给其好顿埋汰,让他撒冷将百姓全都送回去。
  此举使得刘卫辰大为害怕,又听说苻坚已知晓自己和代国之间又有勾结,所以更是如履薄冰,便背叛了前秦,往东北方向迁徙,从此投靠了代国。
  2月,东晋五州大督郗昙卒,东晋朝廷用范汪代替了他的职务,成为了新的徐、兖、冀、青、幽五州大督,并兼任徐、兖二州刺史。那么范汪又是什么人呢?简单点儿来介绍吧,就是东晋的名门望族,是国内有名的大儒、医学家,至于统军作战嘛,一窍不通。(瞅瞅,瞅瞅东晋朝廷任命的都是些神马玩意)
  同月,前燕河内太守吕护不知因为什么原因,突然遣使往建康,表示想献地投降。河内,那是著名的军事要地,处于河南北部,其地向南可攻许昌、洛阳,向北可攻邺城败燕,是一个了不得的地方。所以,晋穆帝当时便答应了吕护的投降,并第一时间封吕护为冀州刺史,给予其大权。
  同时,晋穆帝还和吕护约定,让他率军奇袭邺城,给燕国造成大乱,自己便可趁此时机率大军北伐前燕,克掉河南诸地以后便会配合吕护共同扫平北方。
  我不得不说,这个计划很天真,稍微有点儿智商的人都不能信。为什么?就慕容垂那一块,你晋军都过不去!就这么简单!
  可吕护呢?他就相信了东晋朝廷的话,并积极准备士兵,打算时刻突袭邺城。不料大事还没等开始,便有人走漏了风声,将吕护的全盘计划都汇报了给邺城。
  公元361年3月,慕容恪率五万精锐讨伐吕护。同时还命冠军将军皇甫真率一万新军于旁策应,一是配合新军一起对吕护进行攻击,二是以战练战,快速训练新军士兵。(注:皇甫真为前燕四朝元老,早在慕容廆时代便跟随左右南征北战,战阵经验丰富,是一个没有被历史记载,但却拥有多次军功的能臣。军事实力大概能在S-左右,更重要的是,皇甫真沉稳、内敛,还是一名文武双全,能战能从政的全面性人才)
  此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吕护的耳中,吕护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一定不能在野战上击败慕容恪,于是坚壁清野,环城自守,其意图便是想要给东晋方面军创造机会,时间。
  数日后,前燕大军抵达城下,护军将军提议马上对此城展开进攻,以减少过多的耗费,也能不给东晋破绽。可慕容恪却皱着眉头恨恨道:“吕护这个老贼,将城池布置得铁桶一般,如果这时候派军前往急攻,其结果必然是寸功没有,还会损失惨重。我听内应说,吕护城中并没有什么积蓄,东晋方面雷声大雨点小,也并没有给他派遣什么援军,所以只要把战壕挖深,把营垒筑高,吕护便可不战而败!”
  于是,燕军便从慕容恪之命,将此城团团围住而不攻。
  253
  9.9前凉政坛变更,叛将吕护陷落
  吕护的叛乱,成功将慕容恪吸引到了河内,也将整个前燕的目光吸引到了河内,所以南部的防范也就没有当初那么严密了。
  桓温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于是第一时间命他的弟弟桓豁率七郡之兵北攻许昌。桓豁来的突然、迅猛,且燕军没有什么防备,许昌便被晋军所攻破。
  同月,前凉第一权臣,军政大权一把抓的骠骑大将军宋混病重,奄奄一息,且在死前交出了自己的兵权。不过前凉之主张玄靓并没有接受这个兵权,反倒和祖母一起去宋混的府邸看了宋混,并悲声问道:“我从继位以来遍尝世间冷暖,看惯了大奸大恶,本以为这世间再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忠臣,可遇到了爱卿以后才知道您对国家是多么的忠贞,本想和您一起共谋大事,可天不遂人愿,您却病倒了。我现在悲痛欲绝,不知如何是好,所以想问问将军,万一您有个什么不幸,我们孤儿寡母要依靠谁呢?让您的儿子宋林宗来继承您的位置,行吗?”
  宋混想了想笑道:“微臣的儿子年幼无力,不是一个干大事的人,难以承担重任。殿下如果真不想抛弃我们一家的话,那么我的弟弟宋澄可以。宋澄这小子,施政办事的能力还要远胜于我,只是性格缓慢迟钝,难以适应随机应变的事情,殿下如果能对他鞭策鼓励,改变他这种缓慢的性格,那么这小子就可以重用!”
  话毕,张玄靓默默地点了点头。
  数日以后,宋混已经陷入了弥留之际,因此将所有的家人都召到面前,费尽力气坐了起来,并郑重地和他们道:“我们家承受了国家的大恩大德,现在几乎和国家连成一体,所以国家兴,我们的家族才能兴旺。我的后人们啊,千万不要做出那种丧尽天良的事情,不然,不但国家会灭亡,我们的家族也会断绝了传承,切记切记!”
  公元361年4月,前凉第一权臣、忠臣宋混驾鹤西游,其弟宋澄继承了他的位置,成为了前凉第一辅政大臣。
  再看东晋。
  晋穆帝,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还不错的皇帝。他即位的时候,不过是一个刚刚1岁的襁褓之婴,可晋穆帝谦虚好学,从小便深知责任重大,所以旁听朝政非常用心,学习各种文化也是兢兢业业。因此,到晋穆帝加冠亲政的时候,这个年轻人已经拥有相当的人气。
  而晋穆帝也没有让这些官员们失望。他上任以后,兢兢业业地做事,东晋在他的手中不说比前人好多少,但绝对也不差。可直到公元361年4月,也就是前凉宋混死的那个月,这个只有18岁的年轻皇帝却突然暴毙!
  他怎么死的?史料没有丝毫记载,但我所知道的是,这个时候的晋穆帝是一个孩子都没有。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现在的东晋并没有继承人。
  一个国家一旦没有继承人,内乱便随时可能爆发。因此,褚太后立即针对此事展开廷议,务必要在当天研究出一个新皇帝来。最终,通过重重筛选,琅邪王司马丕成为了东晋新一任皇帝,是为晋哀帝。
  (注:司马丕,字千龄,今河南温县人,是晋成帝司马衍的长子。兴趣:嗑药、书法。能力:D)
  再看前燕慕容恪方面。
  7月,慕容恪的大军已经包围吕护5个多月了,在这5个多月的时间里,城中粮草已经被食尽,吕护实在无法再行死守,便只能派出将领不停对慕容恪的主力大军进行骚扰,做出时刻准备要向慕容恪方面突围的样子。
  可实际上,这都是吕护声东击西之计。他看似要向慕容恪方面突围,可实际的意图却是只有一万士兵的皇甫真方向。
  可这一切的计谋注定无法成功,因为皇甫真已经将吕护那点儿小伎俩全部看在眼中。其实在吕护第一次骚扰慕容恪的时候,皇甫真就已经看出了他的图谋,于是召集麾下将士道:“吕护大势已去,近期一定会选择时机突围而逃,之前屡次攻击慕容将军,其意图无外乎是让我们丧失对他的警惕,可实际上,他的目标却是我们这些人。所以,从现在开始,警戒加倍,让士兵们打起精神来,无时无刻都要防备敌军的突击!尤其是夜间,更要严加防范!”
  就这样,皇甫真的士兵绷紧了十二分神经,皇甫真更是亲自督查,甚至还在夜间巡逻慰问。
  结果,事情正像皇甫真预料的那般。
  本月的一天夜里,吕护突然率军对皇甫真的部队展开了亡命突击,可皇甫真戒备森严,防守更是坚如磐石,所以成功地堵住了吕护的部队,让他无法突出一兵一卒。
  更要命的是,就在双方进行攻防战的时候,慕容恪也闻讯而至,率军直击吕护之屁屁。吕护军因此伤亡殆尽,吕护更是抛弃士兵和自己的一家老小,伪装成一名骑兵,且在九死一生的情况下才逃到了荥阳。
  不过这人还算有良心,逃到荥阳以后,他怕家人被慕容恪所杀,所以第一时间遣使往邺城,宣布向前燕投降,并宣誓永不背叛。
  慕容暐答应了吕护的请求,放还了他的家人,并封其为广州刺史,意图用其为灭晋之先锋,哦,或者说炮灰。
  254
  9.10凶猛前秦
  公元361年9月,前凉国内突然发生政变,一个叫张邕的右司马嫉妒宋氏家族独霸朝纲,因此发动了武装政变,将宋澄斩杀,并将宋氏家族血腥屠杀,连根拔起,据说,连个种都没给宋家留下(过程没有哪怕一丁点儿的记载,只有结果)。
  张玄靓迫于无奈,只能封张邕为首辅,并任命其叔父张天锡为中护军,让两人共同执掌前凉之大权。
  同月,两面三刀的张平又作妖了。(张平还记得不?就是之前那个叛赵自立,然后又据并州叛秦投晋,然后又叛晋投秦,然后又叛秦投燕那厮)这一次,他在全无征兆的情况下直接突袭并占据了前燕的平阳,并杀死本地太守。然后,这厮马不停蹄,直接攻陷了雁门,并斩杀雁门太守。
  可就在这前景一片大好之时,秦王苻坚突然下令,命大军从背后对张平发动了攻击。
  张平为什么敢肆无忌惮地攻击前燕呢?
  这第一,当然是因为前燕没有准备,可以打前燕一个措手不及。
  第二,因为前秦和前燕之间是敌国关系,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所以张平一点儿都不担心自己攻击前燕的时候前秦会在背后搞自己。甚至张平还幻想着自己在和前燕斗争中如果陷入劣势,前秦还会帮衬自己一把,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
  可让张平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苻坚,这个他眼中的老好人竟然不走寻常路,竟然在自己风头最劲的时候在他的屁股后面狠狠来了一招千年杀!
  说好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呢?!!!
  张平是欲哭无泪。
  当时,张平几乎所有的军粮辎重都在大后方,如今后方被端,他再也没有了反击的可能。更可怕的是,那苻坚轻易不杀人,杀人做全套。在攻下张平大后方以后,苻坚根本不给张平任何休整甚至反应的时间,竟兵不卸甲、马不停蹄,直奔平阳、雁门而去。
  张平料定不是前秦的对手,只能舔着一张大脸去向前燕投降,并发誓发誓再发誓,自己以后绝对不会再背叛前燕。
  可这一次,燕主慕容暐只回复几个字:“去你X的”。
  结果,张平被苻坚成功灭亡,前秦之版图再添一个并州。
  同月,刚刚内乱完毕的前凉再来内乱。那张邕自谋杀宋澄上位以后,便广结朋党,纵行淫虐,专擅朝政,滥施刑罚、杀戮,所以国人都很痛恨他,想要除之而后快。张天锡呢?自然是从上位以后便无时无刻不想除掉张邕,坐那真正的第一辅政大臣。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动手,其原因无外乎是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可就在这个月的某一天,张天锡手下一个叫刘肃的人找到了张天锡,并对其道:“从最近来看,我们凉地的祸乱还没有结束啊。”
  张天锡:“哦?这话怎么说?”
  刘肃:“怎么说?如今张邕出入朝廷就好像当初的张祚一样,还用再说什么?”
  张天锡:“……我本来就对他有心,可惜自觉没有办法,所以一直没有出手。”
  刘肃:“对付他还用什么办法,直接杀了就是。”
  张天锡笑着道:“你说的倒是轻巧,那张邕手中将兵众多,想杀他哪有那么简单?”
  刘肃:“杀他哪用那么费劲,只需要我和一个叫赵白驹的朋友便足够了。大人您放心,就我们两人行事,成功了您就是第一辅政,失败了也和您没有关系。我们将命送掉而已。”
  话毕,张天锡又是思考了一会儿才默默点头,算是答应了刘肃的谋划。
  公元361年11月,张天锡和张邕一起入朝。可就在两人即将进入大殿之时,刘肃和赵白驹突然冲了过来,那刘肃拔出手中佩剑,直接冲张邕刺去。张邕反应也是奇快,见有人要杀他,向旁边一个狗吃屎躲过了刘肃的刺击。可还未等反应过来,赵白驹拎着一把大刀也砍了过来。
  那张邕见状,又是一个翻滚躲过了赵白驹的砍击,然后疯也似的向宫外逃亡。那两条小短腿捯饬得如同飞起,竟然硬生生地逃出了刘肃和赵白驹的追杀。
  过后,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之前逃跑的张邕又冲了回来。不过这一次,张邕不再狼狈,而是气势汹汹,为什么?因为他现在后面跟了三百多个面带杀气的西北大兵。
  本以为这一次一定能要了张天锡等人的小命,可未曾想到,就在这三百个气势汹汹的大汉即将冲进宫殿之际,张天锡突然站在宫门高处大声吼道:“张邕穷凶极恶,毫无道义,已经杀掉了忠于国家的宋氏一族,现在又要斩杀国主和其宗室。这种人,早晚死于他人刀下,下面的一众将士都是世代忠于凉国的忠臣,怎么能将刀兵指向我呢?!如今要擒获的,只有张邕一人!你们如果能在此时调转刀兵,我,张天锡可以向你们保证,事后不但不会有半点儿惩罚,还会让你们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
  话毕,整个现场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然后,三百多把钢刀齐齐指向了张邕。
  就这样,张邕惨死姑臧王宫之前,张天锡则第一时间屠杀了张邕的全族老小。
  事后,张玄靓任命张天锡为冠军大将军、都督中外军事,使其成为了军政大权一把抓的第一权臣。
  12月,张天锡命令张玄靓改变纪年,所有的时间都要和东晋保持一致,因此下诏改建兴四十九年为东晋的升平五年,并派遣使者往建康,希望重新为东晋之藩镇。
  晋哀帝当即应允,并封张玄靓为凉州大督、凉州刺史、护羌校尉、西平公。
  同月,在王猛的建议和作用下,秦王苻坚开始命令全秦州郡推荐孝悌(孝顺父母的)、廉直(清廉耿直的)、文学(文学出众的)、政事(善于施政的),并亲自对他们加以考察,然后任命到相应的位置上去。如果推荐的人才和事实相符,那么苻坚就会重赏推荐人,如果推荐的人才和事实不相符,那么苻坚就会重重地处罚推荐人。此法是由国君亲自监督任命,以时间、政绩为考察,还有相应的赏罚制度,完全结合了春秋战国直到两汉的用人优点(春秋战国实行推荐责任制,两汉实行孝廉、方正、力田推荐制),可以说是至今最好的选人制度了(唯一的缺点就是国君会非常劳累)。所以整个前秦的官员不敢妄加推荐,也没有请求拜托的现象,读书人全都自我勉励,即使是宗室外戚,没有才能的也没有机会得到重用,所以这时候的前秦官员人人称职,农田得以修整,荒地得以开垦,仓库也非常充实,盗贼则息声敛行。
  前秦,正在疯狂地壮大之中。
  255
  第四部 五胡乱华,群雄割据(下)
  第一章 桓温之殇
  1.1过渡
  公元362年正月,就在前秦于外人看不见的地方节节强大之时,东晋和前燕却开始各种调兵,整军备战,看似马上就要展开国与国的超级决战。
  3月,前燕朝廷派遣刚刚投降没多长时间的吕护率本部兵马进军洛阳。吕护不敢怠慢,遂率军直击洛阳。
  时,东晋在河南的驻兵非常稀少(不知何故),更别说只一个洛阳,所以洛阳全无主动出击的力量,太守陈祐遂向朝廷告急。
  5月,告急使者已至桓温处,桓温当即遣庾希及竟陵太守邓遐率精锐水军三千极速前往洛阳增援。(注1:庾希,字始彦,金河南鄢陵人,是前司空庾冰之子,遣太尉庾亮侄子,现在为徐、兖二州刺史,假节镇守下邳。能力不好细评,一般般吧。注2:邓遐,字应远,A+级勇将,无限接近S-,是东晋第一猛将,东晋人谓之“东晋樊哙”,也是神话中二郎神的原型)
  与此同时,桓温再次上书建康,请求将国都迁至洛阳,开始大范围收复中原失地。可现在,再将国都迁到洛阳可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当初,为什么可以将国都迁徙到洛阳呢?因为那时候前秦还不强大,前燕也正在发展之中,所以那时候迁徙到洛阳可以通过汉家正统的人心和两个强国相互“搏击”、牵制。可数年过去了,此时的前燕早已经占据了整个河北、东北、山东大部以及河南大部,前秦更不用说,不但占据了整个关中,还占有两陕部分领土。最重要的是,人家前秦内秀杠杠滴,万众归心啊!所以现在迁都洛阳完全是作死的举动。
  其实,朝中大臣有很多人比我明白多了,可他们依然不敢吱声。为什么?因为桓温现在的势力实在是太庞大了,他们害怕呀。因此,这事儿就一点儿一点儿地提上了日程。
  眼看祸事就要盖棺定论,终于,一个名叫孙绰的著作郎受不了了,于是上疏道:“过去晋元帝在建康即位,不仅仅是顺应天意,符合民情,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知道自己的势力无法在北方称雄,这才南迁江东,凭长江天堑而守。直到现在,已经过去六十多年了,我们的国家并没有比以前强大多少,可燕、秦两国之国力却如同飞速一般上涨,这能强行北伐吗?之前刚刚来到江东的时候,那一批官员们还整日想着匡扶晋室,光复中原。可现在,那一批人,甚至他们的子孙都死的死亡的亡,现在的晋室官员都是土生土长的江南人,他们想光复中原吗?有这个机会当然想,可如果稍微有一点危险,那么打死他们他们都不想动地方。就这种心态,就现在中原这种局势,强行让他们舍弃多年的家产,远行万里奔赴洛阳,我们晋朝的军队将没有半点儿士气可言,更没有半点儿作战力可言。如此军队,如何能与秦、燕之虎狼相抗衡?!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并不是迁都洛阳,而是遣一大将率重兵先至洛阳镇守,然后等待时机,逐渐扫平梁国、许昌,进而全夺河南地区,这才有迁都的前提条件。”
  晋哀帝认为孙绰的建议很有些道理,所以采纳,并将这个说法告诉了桓温,桓温就再也不提迁都的事情了。
  公元362年7月,晋国精锐水军即将抵达洛阳,吕护不知晋军虚实,以为有大军来救,遂退守小平津(河南孟津北),打算观察局势后再行动作。可不料洛阳守军见燕军撤退,竟开城门追击之。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追击的过程之中,一支流矢直接射中了吕护的脑袋,当场将其射死。
  主帅死,大军乱,前燕一名叫段崇的将领见状,立即接替了吕护的位置,率军向北渡河,疾退野王。
  就这样,邓遐的部队顺利进驻新城(洛阳稍南),洛阳也在次月得到了江南方面的五万斛粮食,此千年古都终于得到保全。
  12月,见洛阳之围已经解除,东晋方面改变了对北部的军事部署,分别命庾希自下邳退屯山阳(江苏淮安),袁真自汝南退守寿阳(寿春),其余更北战线的驻军也皆往南缓缓撤退。由此可见,当时的晋人,除了桓温以外,都以能保住洛阳为北伐之成功也,根本没有一点儿光复中原的梦想,所以确实不具备迁都洛阳的基本条件。
  与此同时,前秦方面。
  本月,秦王苻坚加大了对太学的重视,不但亲自到访,与诸学生、博士讲论,还定下规矩,以后每个月都要来一次这个活动,同时鼓励整个前秦的官民崇尚、学习汉人文化,加速了氐人彻底、全面融入汉家文化的步伐。
  还是同月,代王拓跋什翼健将代国的公主送到了前燕,希望能被前燕的皇室所纳。慕容暐答应了拓跋什翼健的请求,并将前燕的公主送到代国,和代国之间亲上加亲。
  公元363年4月,前燕朝廷见晋军防线已向南收缩,乃遣宁东将军慕容忠(前燕皇室,慕容儁的孙子)率军攻击荥阳。荥阳太守刘远不是对手,便只能远退鲁阳(河南鲁山),将荥阳让给了前燕。
  公元363年8月,凉主张玄靓的祖母马氏去世,遂封其庶母郭氏为太妃。那郭氏见张天锡军政大权一把抓,一点儿权利都不分给朝廷,便与大臣张钦等人合谋,准备杀死张天锡,彻底夺回前凉的控制权。可消息不慎泄露,张天锡先下手为强,除掉了郭氏和张钦等人。
  事后,张玄靓非常的害怕,便要将自己的位置让给张天锡。可张天锡怕落人口实,硬是不肯接受。结果,在本月月底,张天锡暗杀了张玄靓,进而占据了他的位置,对外则宣称张玄靓是突然暴毙。
  可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瞒得过整个皇宫的人,所以没过多长时间,此事的真实情况便流传到了民间,张天锡因此被人诟病,真是脱了裤子放屁,还不如直接接受张玄靓的禅让。
  同年10月,燕国慕容尘以许昌为据点开始向西攻击陈留,可就在攻击陈留之时却被汝南方面的晋军端了老家,因此许昌再次落入到了东晋之手。
  同月,随着拓跋什翼健多年的精心治理,代国不但重新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还越发的强大富庶。因此,代王拓跋什翼健在本月突然袭击了高车,并大败高车,俘获一万多人,马、牛、羊一百多万头,大大地增加了代国国内的物资储备。(高车:分布在我国北部、西北部的游牧民族,在北方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族群了)
  256
  1.2大融合的开端
  公元364年2月,燕军开始大举南下,其兵锋直指河南诸地。
  4月,燕将李洪开始攻击许昌、汝南一带的地区。驻守这一带的晋军将领认为自己的力量足够迎击燕军,遂率全部战力于野外和李洪决战。结果,晋军被燕军大败,战力全失。李洪则顺利地拿下了许昌、汝南、陈郡,并将一万户百姓迁徙到幽州、冀州。
  时,河南诸地已尽皆被燕军攻破,洛阳被围在中间,已成孤城。那慕容恪见时机已到,又听说洛阳城内的军粮即将食尽,便命麾下大将率军直往洛阳,并下军令,只围不攻,等洛阳城内的粮食彻底食尽,晋军再无斗志时再行攻取。那么洛阳将会面临什么样的结果呢?我们过后再说。
  同月,就在前燕疯狂吞噬东晋河南土地之时,晋哀帝竟在后宫中大搞封建迷信,他成天和一群方术之士搅合在一起,听信他们的谗言,不但不吃饭,还以不知道什么做成的“丹药”来当饭吃,以求得长生不老。
  长生不老?呵呵,这玩意,自秦皇汉武这两个前车之鉴以后就少有皇帝接触,因为大多都知道是不可能的。如今,晋哀帝还要捂扎,你说结果能好得了吗?
  果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晋哀帝就把自己的身体给玩儿坏了,甚至病得不能下床,更不能处理政事。褚太后这老太太没有办法,只能再次临朝听政。
  5月,桓温向朝廷上《庚戌制》(或者称‘土断法’‘庚戌土断’),希望东晋能全国范围内改变户籍管理制度,增加东晋的人口。朝廷认为有理,遂行应允。
  那么什么叫做《庚戌制》呢?
  东汉末年,曹操迁匈奴人进入塞内,让他们和汉人杂居,增加人口。
  西晋之初,晋武帝再迁十余万匈奴人进入关中及边塞之内和汉人杂居,以增加人口。
  公元329年,石勒迁两羌、诸氐十五万村落之民于司州、冀州和汉人杂居。
  公元333年,石虎迁十余万户羌、氐之民往关东杂居。
  公元334年,石虎迁秦州胡人三万户往青、并二州和汉人杂居。
  公元336年,石虎迁索头鲜卑三万人往青、冀等六州杂居。
  公元338年,石虎灭段氏鲜卑,将所有的百姓(两万余户)迁徙至司、雍、兖、豫四州。
  公元349年,冉闵称霸中原之时,冉魏穷兵黩武,战争不断,纯血汉种急剧减少。
  以上说明什么?说明北方汉民之血统已经不纯,而东晋为了保证南方百姓的血脉纯正,便对北方往南的流民区别对待。晋成帝时期虽然取消了黄籍、白籍的区别,却依然将北部流民迁徙至北部边界,不准其再往南走,所以也是一种区别对待的表现。可现在正值乱世,国家需要大量的人口为兵、役、赋、税,所以桓温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便撤销了单独户籍制,使北方往南的流民能够和东晋百姓通婚、混居,并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
  至此,南北真正交合,民族大融合正式开始。
  公元364年11月,继在高车身上尝过甜头之后,代王拓跋什翼健又在本月出兵没歌(我国北方大型游牧民族之一),并斩杀俘虏数万人,俘获牛、马、羊数百万头。
  同月,秦王苻坚终于再忍受不了各个人事任命都由自己把关的劳累,于是在各个州、郡、封国任命郎中令、中尉、大农三卿,让他们负责人才的推荐任命。只有重要的官职和郎中令由苻坚亲自任命。
  12月,随着前秦越来越富庶,官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大家逐渐不以吃得饱为第一追求,而是变着法地穿金戴银,各种炫富,以富有为一个人身份地位象征的唯一标准。所以商人大盛,农田逐渐无人管理,各地的官员也有开始腐败的征兆。苻坚因此大怒,于是下令官吏们,只要离开京城百里就不准再坐马车,更不准穿金戴银,一旦发现,五马分尸!至于对那些商人则更狠,什么离开京城?你身为商人就是不准穿金戴银,更不准坐马车,不管在哪,一旦被官府发现,就地格杀。因此,刚刚窜上来一点的“行商热”便被苻坚无情打压。
  公元365年正月,匈奴铁弗部部大刘卫辰突然背叛了代国,并大掠代国之边境。拓跋什翼健大怒,于是亲自带兵攻打刘卫辰,将其赶出了代国,并且是远远地赶出了代国。
  公元365年2月,晋哀帝病死,因为晋哀帝并没有子嗣,所以经褚太后的主持,众位大臣们的建议,朝廷最终选择了琅邪王司马奕(晋成帝次子,晋哀帝的弟弟,能力不高不低)为东晋的新一任皇帝,是为东晋废帝。
  3月,洛阳城中的粮食已经彻底吃光,燕军见时机已到,遂对其发动了凶猛的决战式攻击。于是,洛阳被攻下,毫无阻碍地被攻下。
  拿下洛阳之后,慕容恪亲率主力大军进入洛阳休整,同时请命朝廷封吴王慕容垂为荆、扬、洛、徐、兖、豫、雍、益、凉、秦十州大督,兼征南将军、荆州牧,并率一万精锐坐镇鲁阳。
  慕容恪这个请命是什么意思?只给了慕容垂一万士兵又是什么意思?很简单,防备东晋而不攻东晋。
  那么为什么不攻而要防备呢?因为攻破洛阳以后,通往关中的大门已经被打开,慕容恪遂有彻底统一北方再往南攻之志。
  于是,在慕容垂入驻鲁阳之后,慕容恪再无后顾之忧,遂率主力大军向西进军,并连夺前秦之崤谷、绳池。
  此消息很快传到长安,所以朝野震动。可苻坚呢?却没有一点儿的害怕,反倒是摩拳擦掌,意图让天下看看现在前秦的战力。
  那么苻坚的信心是从哪里来的呢?
  农业、经济就不说了,就现在的前秦来说,支撑十余万大军和你耗个几年也不是什么难事。
  军事方面。
  苻坚即位之前,人家前秦的军事力量就从来没弱过,即位之后,苻坚虽然着力发展经济、农业,但军事更是没有落下。所以现在的前秦,战力不但不比苻生时期弱,士兵数量反而更多,士兵普遍单兵作战能力反而更强!因此,苻坚一点不虚,反倒跃跃欲试,想要向天下展现前秦的绝强战力。
  基于此,苻坚第一时间率主力兵团东出长安,且占据各个险要,就等慕容恪前来,他苻坚有信心让这个一生未败的战神吃一个大败!!!
  可问题的关键是,慕容恪给你这个机会吗?
  当慕容恪听说苻坚的布置以后,这心中便已经有撤退之意。后,慕容恪亲自带一队轻骑前往前线观看了前秦军队的布置,见识了前秦士兵的气势、体格、兵器和布置以后,慕容恪轻轻地摇了摇头,当天便率大军撤退了。
  于是,这一场吸引了全国人注意的惊天大战,就这样草草收场了。
  257
  1.3司马勋之乱
  可就在这场大战虎头蛇尾之际,前秦大后方却爆发了规模比较大的动乱。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自匈汉灭亡以后,现在的匈奴根本就没个领导人,最大的头子估计也就是铁弗部的部大,现在匈奴所谓的左贤王刘卫辰和右贤王曹毂了。(曹毂,匈奴种,自率一部匈奴人依附前秦,现在是前秦的附属)
  那刘卫辰自从被拓跋什翼健赶走以后,便向西远迁,没多长时间便再次回到了前秦的边境,并面见曹毂,希望曹毂能在苻坚面前为自己求求情,让苻坚重新接纳自己。可就在曹毂要启程往长安之际,却听说前燕大军进犯关中,有要和前秦决战的架势。刘卫辰见此立即改变初衷,想要浑水摸鱼,于是建议曹毂先不要动,等两大强国打生打死之际再从背后突袭前秦,如此,苻坚进退失据,必定灭亡。而二人到那时就能占据大片关中土地,点儿高兴许还能重复匈奴之伟业。
  曹毂认为有理,遂整顿士兵,并在苻坚出兵数日后突袭了前秦,兵峰直指长安。
  可令二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军队刚刚进入关中,还没等发动攻击,那慕容恪就率军撤退了(当时,慕容恪并不知道刘卫辰和曹毂已经谋反的消息,不然绝不会撤兵)。而苻坚呢?闻听匈奴入侵的消息以后暴怒,当即率主力大军回撤反击。而直到此时,曹毂和刘卫辰才听说燕军撤退的消息,于是一边痛呼“草率”,一边率军急退。
  公元365年8月,苻坚率主力大军对刘卫辰和曹毂展开了疯狂的攻击。结果,匈奴大败,刘卫辰被生擒,曹毂也率全族向苻坚投降。本次匈奴之乱就这样在旬月之间被平定。由此也能看出,现在前秦的战力有多么的强大。
  哦对了,回到长安以后,苻坚选择饶恕了曹毂和刘卫辰,并封二人为雁门公、夏阳公,给二人封地,让二人分别将部落安放在两处。当时,这个任命简直惊掉了一众前秦朝臣的下巴。刘卫辰,这是个什么东西?天生反骨,野心万丈,是那种永远都不会甘愿屈于人下之人,你苻坚如此信任他,难道就不怕哪一天他在你背后再捅上一刀吗?
  其实,当时不只有前秦朝臣,甚至连刘卫辰自己都不敢相信苻坚的任命,自己是个什么玩意他自己最清楚,今天叛这个,明天叛那个,这天下估计谁都不会相信自己的。可苻坚呢?他就愣生生地选择了相信。因此,刘卫辰再没有说什么,而是深深地看了苻坚一眼,然后一揖到底。
  从这以后,从不甘于人下的狼首刘卫辰终是被苻坚所折服,从这以后再也没背叛过苻坚,虽然在十多年以后用行动反对过他,但也不是真的想反叛。这,就是一个圣君的魅力,他可以感动身边的任何人,哪怕是刘卫辰这种独狼之首。哪怕是爱国到变态的慕容垂。不过这是后话,我们以后再说。
  再看东晋。
  因为在前秦刚刚平定匈奴之乱的同时,东晋内部也发生了一场风波不小的叛乱。
  梁州刺史司马勋大家还记得吧?没错,就是之前那个数次攻击关中都以失败告终的卡拉。那司马勋别看能力不咋地,野心倒是不小。其实早在大成被灭之后,司马勋便有了占据蜀地的野心,不过一直没有什么太好的机会他就没怎么动。如今,纵观这天下的形势,貌似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机会,可不知道是他岁数大了,想要在死之前拼一把,还是他老年痴呆。总之,这货在本年9月突然宣布独立,自封为梁、益二州州牧、成都王,然后突然袭击并夺取了剑阁,之后便越过剑阁率军攻打涪城。
  从汉中攻击蜀地最难的是什么呢?就是剑阁!再加上有司马勋在汉中镇守,所以东晋朝廷并未在蜀地多设士兵。如今,剑阁被司马勋攻破,蜀地已再无屏障。因此,涪城被轻松攻破。司马勋呢?依然马不停蹄,大军直奔成都。
  东晋益州刺史周楚见本方兵力根本无法和司马勋相提并论,遂坚壁清野,死守成都,并遣使往桓温处寻求支援。
  整个蜀地和汉中!!这是多大的地方,如果不能在短期之内将司马勋之乱平定,那么这个损失便是灾难性的。所以桓温对此事极度重视,当即便遣鹰扬将军朱序为征讨都护,率军支援周楚。(注:朱序,字次伦,今河南桐柏人,将门世家出身,东晋名将,A级将领)
  公元366年3月,就在司马勋围攻成都、拼命往成都疾驰之际,桓温又派人突然袭击了南郑,意图从士气上彻底毁灭司马勋。
  南郑是什么地方?是汉中的首府,郡治之地,更是司马勋的都城。司马勋士兵的家属,有一半以上都生活在南郑。所以南郑一旦被晋军攻破,那么司马勋部队的士气势必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可现在司马勋的士兵都在成都,就是想要回援也来不及了,所以南郑被晋军轻松攻破,司马勋进退失据,士兵士气瞬时之间降到冰点。
  5月,朱序大军到达成都,之后二话不说便对司马勋的后背发动了总攻击。正在困守成都的益州刺史也在此时率军从成都城内杀出,遂对司马勋形成两面夹击的攻势。
  司马勋的部队本来就士气低迷至极,如今再遭如此局面,当然无法再战,所以交战没多长时间便投降了晋军。朱序不敢擅自处理司马勋,便将其和一众叛将皆押送至大司马桓温处。桓温呢?看都不愿意看这些人,当即便命人将司马勋等一众尽数斩杀。
  至是,司马勋之乱被轻松平定。
  258
  1.4慕容恪之死
  公元366年7月,前秦开始对东晋动手。本月,前秦辅国将军王猛突然率两万人进犯荆州,并抢夺了一万多民众撤回。桓温非常愤怒,但却不敢对前秦发动攻击。只能把气咽回到肚子里。因为现在谁都知道,前秦很强。
  10月,晋废帝任命司徒司马昱为丞相,并给其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荣耀。
  11月,燕主慕容暐开始向东侵犯东晋,并相继攻下了东晋在江北的数个大郡,使得建康大震,一众文武惶惶不可终日。
  可就在前燕准备继续大举入侵东晋之时,国内却传来了惊天噩耗。什么噩耗?前燕三大柱之首,47岁的慕容恪突然病倒了!并且病得相当严重,已经到了下不了床的地步,很明显是到了弥留之际。
  燕主慕容暐大惊,于是立即去看望慕容恪,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问他死之后谁能代替他的位置。慕容恪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也不和慕容暐废话,而是直言道:“陛下,吴王慕容垂,其将相之才胜我十倍!对我大燕更是忠心耿耿,天地可鉴!那为什么我会排在他的上面呢?又为什么他不得前主的重用呢?这些都不重要,陛下也不用深究,陛下只需要记住,我死以后,将我手中的权利全都交给慕容垂,那么国家就会长治久安,甚至一统天下,创造祖宗想都不敢想的伟业!切记!!切记!!!!”
  话毕,慕容暐尴尬地点了点头,然后便转身退去了。可这心里却对慕容恪的话百分之百不认同。开玩笑,自己的爹收拾了慕容垂一辈子,那慕容垂估计早就恨自己一脉到了骨子里,如果给他大权,那还不把自己刮得渣都不剩?因此,慕容暐没有采纳慕容恪的建议。
  公元367年5月,半年过去了,现在慕容恪已经瘦得如同一具骷髅,可他依然吊着一口气没死,为什么?因为他想看到慕容暐将自己手中的权利交给慕容垂,只有这么一个遗愿。可慕容暐依然是迟迟没有动静。慕容恪快要撑不住了,所以没有办法的他只能派人去请慕容暐。
  慕容暐不想让这个老臣留下遗憾,便去了慕容恪的家中慰问。慕容恪撑着最后一口气道:“臣听闻报恩没有比推荐人才更大的了,先帝和陛下对老臣之恩,老臣无以为报,只能以推荐贤能报恩罢了。吴王慕容垂的武功老臣就是不说陛下也应该清楚,他这一生从来没有败过,以弱胜强的战役更是打了无数。至于从政才能,更是只有萧何、管仲才能与其相提并论,最重要的是,他对大燕忠心耿耿,先帝哪怕对他那样,他心中也从无反意。陛下啊,老臣求您了,求求您将老臣手中的权利都交给慕容垂,如果您肯听从,我大燕再无忧也,陛……啊!!!”
  话没说完,前燕名将,拥有S级能力的慕容恪便驾鹤西游。而慕容暐呢?依然没有重用慕容垂。
  与此同时,慕容恪死去的消息也在瞬时之间席卷天下。晋、秦、代这些国家全都在这时蠢蠢欲动,只等前燕露出破绽而已。
  公元367年8月,秦王苻坚遣使往前燕进行正常邦交,实际上却是探听朝廷虚实。见慕容垂并没有被重用,遂暗中集结士兵,准备吞噬前燕之领土。
  同月,东晋对前燕发动了试探性进攻,并成功夺取了河南重镇——宛。
  同月,代王拓跋什翼健发兵前燕云中,并成功将此地夺取。
  一时间,前燕朝野震动,危声四起。
  10月,前秦大军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发动进攻。可就在苻坚要对前燕发动攻击之际,国内却突然发生了叛乱。
  之前,前秦国内曾发生了一次叛乱(事儿太小,没写),一个叫符幼(苻健之子,苻生之弟)的勾结符双(苻健之子,苻生之弟)、符柳(苻健之子,苻生之弟)等一众皇室准备起兵作乱。可事情还没等成功便被苻坚摆平。大概是为了名声吧,当时的苻坚并没有牵连其他人,不过是将主谋符幼杀掉而已。
  王猛认为不妥,劝苻坚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可这一次,苻坚没有听从王猛的建议,坚决只处理符幼一个人。结果,报应来了。
  本月,蒲坂符柳、上邽符双勾结陕城符廋(苻健之子,苻生之弟)、安定符武(苻健之子,苻生之弟)起兵叛乱。一时间,国内大乱,人人自危,苻坚更是打算以德服人,遂遣使往几人的驻地,劝几人不要造反,他会赦免他们。可造反这种事是一锤子买卖,并且箭矢已经射了出去,岂有回头之理?因此,几人都没有搭理苻坚,依然整军备战。
  同年冬季,代王拓跋什翼健又开始攻击匈奴刘卫辰的部落,其彻底统一北方草原的图谋已经暴露无疑。刘卫辰根本不是拓跋什翼健的对手,只能舍弃物资与没有马的百姓向西逃窜,同时向苻坚求救。
  现在前秦五大郡叛乱,几乎乱成了一锅粥,所以苻健也没有时间帮他报仇,只能支援刘卫辰资源,将他安排到朔方居住,并派兵驻守朔方保护刘卫辰的安全。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公元368年正月,距离四贼反叛已经过去3个月了,苻坚已经给了他们浪子回头的时间和机会。可这些人却依旧没有向苻坚投降,反倒有反攻苻坚的意图。苻坚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便于本月发动总攻击。分别命后将军杨成世(路人)攻打上邽;左将军毛嵩(路人)攻打安定;辅国将军王猛、建节将军邓羌攻打蒲坂;前将军杨安(氐种,今甘肃清水人,前秦名将,大忠臣,S-级将领,军事水平和邓羌不相上下)、广武将军张蚝攻打陕城。
  秦军侵略如火,疾行如风,更有诸多名将统帅,所以攻势极猛,四贼虽有重兵,又有城墙死守,可却依然无法挫伤秦军的锐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有溃败之象。
  陕城符廋因此大恐,遂秘密遣使往邺城,承诺献出陕城,只希望前燕能前往救援。
  此使者一到,邺城震动,无数武将都激动得无以复加,因为他们看到了彻底统一北方的希望,并且成功的概率相当之高!!!!
  忽来白事,正往外地,两日无更,归来必补。
  已归,现在补上!
  259
  1.5四贼之乱
  前燕范阳王慕容德更是第一个跳出来道:“陛下,我大燕祖祖辈辈的愿望都是能先统北方,再统天下,可一直都没有太好的机会。如今,天大的功劳就在陛下面前,陛下一定要当机立断。现在,符氏骨肉分离,国家一分为五,投诚求援于我大燕者前后相继,这正是上天赐予我大燕的绝佳时机。陛下应该立即命皇甫真带领并、冀之兵开向蒲坂,命吴王慕容垂率许、洛之兵救援符廋,再命令太傅慕容评总统京中精锐为后援,时刻从后方支援前线。同时,陛下再把为大义而攻秦的檄文传到三辅地区。如此,关中必为我大燕所得。而我大燕一旦统一北方,统一天下的机会也就近在眼前了。所以还请陛下速速行动!!!”
  话毕,满朝振奋,慕容暐也被忽悠得热血沸腾。可就在这个前燕之主要拍板之时,一个声音突然出现在大殿之中。只见太傅慕容评缓缓地走出,然后风轻云淡地道:“我认为不可!秦国,是一个大国,现在虽然有些危机,但也很快能够平定,更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击破的。陛下虽然英明,可却不如先帝。我们这帮人虽然能勉强让国家运转,但却不能和太宰大人(慕容恪)相提并论。更何况太宰新死,代国和晋国都对我们虎视眈眈,这种时候,如果将所有的主力都安排在西边,那代国和东晋在这时候进攻我们怎么办?因此,还是闭关锁国,保全国境便可以了,等有再好的机会再行出击也不迟嘛。”
  话毕,慕容评便就退了回去。而慕容暐呢?本身就是一个没什么本事的蠢货,本来蠢蠢欲动的心情被慕容评一把冷水就给泼得不对。所以当即否决了支援前秦四贼的想法,改而静观其变。
  现在,前燕一众权臣之中,慕容评相对来讲是全国权利最大的辅政大臣,所以他摆明了态度,其他人也不好说些什么。不过皇甫真实在可惜这次天赐良机,遂致信于许昌方面的吴王慕容垂,希望他能劝谏慕容暐,兵出关中。
  可经过这么多年的折磨,慕容垂早就将锋芒隐藏了起来,虽然忠心依旧没有任何改变,但也懂得如何自我保全。那慕容儁、慕容暐父子从始至终都对自己多加防备,从来没有真心信任过,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和国家的权臣对着干?那结果想都不用想,慕容暐非但不会答应,反倒会更加怀疑自己,甚至会想方设法地除掉自己。因此,慕容垂并没有答应皇甫真的请求。他现在就是一个心思,你慕容暐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只要为国家出力,怎么样都无所谓。你慕容暐不想干什么我也不说,爱咋咋地吧。
  就这样,前燕放弃了一个唯一能灭亡前秦的时机。
  公元367年3月,前秦军出师不利,攻打上邽的杨成世被符双击败,攻打安定的毛嵩被符武击败,二人几乎全军覆没,仓皇逃回了长安。
  秦王苻坚见此,又遣武卫将军王鉴(路人)、宁朔将军吕光等人率三万大军分别讨伐符双、符武。
  4月,符双、符武主动出击,并会师于榆眉。时,秦军正好也刚刚抵达榆眉,双方便在榆眉展开了生死搏杀。
  符双、符武方面见到秦军便直接派出了猛将苟兴(路人,史料没啥记载,只知道是二贼军中猛将)。当时,一众将领都劝吕光率领他们和苟兴决战,可吕光却道:“敌军打了胜仗没多长时间,锐气正盛,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并不是和他们决战,而是守,直到守到他们崩溃,锐气尽失,那才是我们反击的绝佳时机。”
  就这样,吕光采用死守之势应对苟兴。苟兴呢?狂攻壁垒二十余日不见成效,便有撤兵之打算。
  吕光通过敌营的异动料定敌军锐气已经尽失,遂率军狂攻而出,继而大败贼军。这还不算完。击败了苟兴之后,吕光又马不停蹄地率大军直击符双、符武之主力,二贼的主要力量皆被吕光所灭,军中的胆(苟兴)亦被击败,所以二贼军中虽然还有很多士兵,但基本上却丧失了战斗力。
  因此,吕光大败二贼,杀一万五千余人。二贼无奈,只能率残军狼狈逃回上邽。
  再看王猛方面。
  最开始的时候,王猛一路挺进,兵峰直指蒲坂符柳。符柳认为,王猛不过一个汉家文官,根本不是什么打仗的料,于是对王猛心生轻视,认为必胜,遂引军决意和王猛决战。可当王猛收到消息以后却建造壁垒,死守不出,看似和吕光一模一样(吕光是因为要消除敌军锐气所以坚守不出,可符柳方面之前并没有什么胜仗,王猛这都坚守不出,那么就不是消磨敌方的锐气了,而是畏敌如虎,滋敌之士气。恩,看上去是这样的)。
  见此,符柳猖狂大笑,料定王猛是一个不敢出战的懦夫,所以率全军绕过王猛,兵锋直指长安。(当时,苻坚将所有的主力部队都派出往西征讨四贼,还剩下的士兵则驻守西、南边境,所以长安空虚,一袭可破)
  可就在符柳路过一个伏地之时,突闻杀声震天,然后,七千骑兵在S-级将帅邓羌的指挥下从四面杀来。符柳因为轻视王猛,完全是以急行军的速度前行,所以现在军队既没有防备又十分疲惫,便被邓羌一击而破。
  符柳见状,知道已经中计,留下相当一部分殿后之军,然后便率残军往回而逃。
  可就在即将到达蒲坂之际,又是一阵战鼓隆隆,紧接着,王猛亲率的秦军从四方杀出,将贼军围歼。
  最终,符柳几乎全军覆没,只率领极少的残军狼狈逃回蒲坂。而这时候,他已经一点儿战斗力都没有了。
  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儿呢?邓羌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原来,在战争开始之前,王猛就已经将所有的事情都猜中了。王猛认为,自己从进入政坛以后一仗都没有打过,除了苻坚以外,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军事才能,所以料定自己采取守势以后符柳必绕路攻长安,所以提前在往长安的必经之路上设置了七千伏兵,还由名将邓羌亲自率领。如此布局,贼军必败,而失败以后他们会怎么样呢?必会回撤蒲坂。到时,王猛再在往蒲坂的必经之路上设伏,则大事成矣。
  可以说,王猛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将所有的事情都猜中了,其鬼谋诈术甚至较张宾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7月,吕光等人攻破上邽,斩符双、符武,却尊苻坚之命放过了他们的妻儿,不斩尽杀绝。
  9月,王猛、邓羌攻陷蒲坂。王猛擅作主张,不仅杀了符柳,还将他的妻儿老小全部斩杀,王猛的想法很简单,我的主公不能有一点危险,至于恶名,就全都由我来抗!
  同月中旬,王猛稍事休整便马不停蹄率军直扑陕城,准备消灭符廋这最后一贼,彻底结束这场荒唐的叛乱。
  11月,陕城秦军战事频频告捷,符廋一败再败,现在只能龟缩在陕城不敢出来。苻坚见状,赶紧致信于王猛,告诉他这回无论如何都不能再下屠刀了,并下死命令,攻破陕城之后无论如何都要将符廋给押到长安,绝不能自行处置。
  王猛无奈,只能答应。
  12月,陕城告破,王猛生擒符廋及其家人,然后便将他们统统押往长安。符廋到达长安以后,苻坚亲自接见了他,然后无不哀伤地道:“别人反叛我都可以理解,可你为什么也要跟着反叛呢?”
  符廋先是给苻坚叩了三个响头,然后流着泪道:“我本来没有反叛的心思,可兄弟们屡屡谋划反叛之事,并以生命威胁,我害怕被他们杀了,只能跟着谋反。”
  “唉~~~~~”苻坚长叹一声,然后和符廋道:“你犯的是诛灭九族的大罪,可我知道你是一个厚道人,况且高祖苻健也不能没有后嗣,这样吧,我只杀你一人,至于你的妻儿老小,我就不杀了,不知道我这样处置你是否满意?”
  话毕,符廋一边痛哭,一边磅磅磅地给苻坚叩头,其态度已不言自明。
  至此,为祸前秦整整一年的四贼之乱便如此被平息。而在这整整一年的时间里,不管是前燕还是东晋,他们都没有对前秦发动哪怕一丝一毫的攻击。
  还有一更,正在码字中……
  260
  1.6桓温伐燕(上)
  慕容鲜卑,哦不,前燕。这个族群在最早的时候是一个非常好的族群,他们的人民淳朴友善,他们的贵族善待人民。尤其是在慕容廆当政的时候,前燕更是处在一个最巅峰的时期。可慕容廆死后,前燕的地盘越来越大,人民越来越多,兜里的钱越来越多,这些本来淳朴可爱的人就变了,变得残忍,变得自私,变得骄奢淫逸。
  现在的前燕看似强大,可内里却已千疮百孔,非李悝、商鞅、吴起之变法不能解决。据史料所载,前燕的王公贵族们不断强占百姓、土地,以增加自家奴隶、地盘。甚至国家的人口都不及私家人口的总和。因此,前燕虽战力强大,但却税收不足,国库因此空虚。
  当时,朝廷有明眼之人都能看出政局不稳,可问题的关键是谁敢说啊?现在的朝廷,十个官中九个都是这群“地主”之一,所以谁要是提出改革,那么就是整个朝廷的公敌,谁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因此,无人敢说,无人敢做,前燕正在一点一点地腐烂。
  公元369年3月,东晋桓温见慕容恪已死,慕容垂不被重用,前燕政治又已经腐烂到了一种相当的程度,认为北伐前燕,收复中原的时机已到,遂逼走东晋徐、兖二州刺史,自兼之,然后开始集结士兵,准备随时对前燕发动攻击。
  四月初一,桓温集结士兵完毕,遂亲率五万步骑,自姑孰(安徽当涂)出师,并在是月中旬抵达了东晋的兖州。(两晋南北朝时,常有两大势力占据一州的情况,各国都认为自己所占据的势力才是真的某州,于是以此命名。这也就是说,前燕有兖州,东晋也有兖州,不过东晋所占据的兖州只是真正兖州的一小部分而已)
  可就在桓温打算继续往北之时,其谋主郗超却急谏道:“大人,北伐路途遥远,汴水又浅,漕运恐怕无法畅通。漕运无法畅通,军粮便供应不上,希望大人能暂缓出兵,等完全解决了漕运的问题以后再行北伐也不迟。”(注1:上一次讨伐前秦之所以失败,漕运便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郗超非常重视。注2:郗超,字景兴,今山东金乡人,东晋著名的书法家、谋略家、政治家、佛学家,是一名A+级别的强大谋士)
  郗超的建议是很谨慎的,说得没有毛病,桓温也知道,不过现在的情况容不得拖延,所以桓温哪怕知道郗超说的是对的,他也不能听从了。
  6月,晋军抵达金乡(山东金乡),可当时正赶上金乡一带大旱,水路断绝,所以晋军不但漕运上出现了问题,甚至就连引以为傲的水军都无法施展。桓温无奈,只能让人在巨野(山东巨野北)开凿三百里水路,引汶水汇合于清水。一段时间以后,引流完成,桓温这才率军进入清水,准备从清水进入黄河。
  郗超见状,赶紧再次劝谏桓温道:“从清水进入黄河,这法子看似稳妥,可实有隐患。试问,如果敌人不与我方在水上交战,而是绕道而后,断去我方漕运,那么我们就无法得到江南的供给,只能依靠抢来的粮食来补给。如此,便落了下成,军心也会因此不稳。不如孤注一掷,直接率大军指向邺城。大人您声威震天,又有精锐军队跟随,所以大军一旦逼近邺城,敌军一定望风而逃。而邺城一旦被我方所攻陷,那么周围的郡县便都会一一归降了。如此,大事可成!此实为上计,还望大人您能采纳。”
  桓温:“不行,你的计谋太过冒险,一旦我军兵临邺城,可结果却没有你所料的那般,那么我将会陷入四面重围之中,我是绝不会将自己弄到如此地步的,还是说说其他办法吧。”
  郗超:“唉~~~,大人,恕下官直言,在这天下,就没有真正的万全之策,每一场战争实际上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如果大人一定要稳妥,那么不如驻军于黄河、济水,彻底控制住水陆交通,等到明年春夏,储备充足以后再行北伐。此举虽然会拖延一年的时间,但胜在稳当,可以保证军队的士气和战力。可如果这两个策略大人都不想采纳,一定要按照原计划进行的话,我恐怕大人将输得渣都不剩!”
  桓温:“……说下去。”
  郗超:“大人北上如果不能势如破竹,那么因为漕运的关系必然会导致粮食短缺,进而让大军士气低迷。敌人顺应这种形势来和我们交战,便能成功将时间拖到秋冬季节。而到了那个时候,别说水路无法通行,就是士兵也不会有半点儿作战能力。要知道,北方的秋冬极为寒冷,我们的士兵都是南方人,他们哪有可能适应得了这种气候?因此,大人您务必要将这些事情都算进去啊。”
  郗超说得有没有道理?有!可问题关键掌握到了吗?并没有!那么什么是所谓的“关键”呢?
  第一,战力。
  桓温认为,此时的前燕一没有名将被重用,二没有多少粮食可被消耗,政治更是腐败到了极点,所以正是一举灭亡的最好时机,不可错过。
  第二,人心。
  桓温虽然到现在都一直没有表现出自己有什么篡位的野心,可史书上记载得却是明明白白,说桓温早已经有了改朝换代之心。之所以现在还没有行动,其原因无外乎还是没有足够“名望”。什么叫“名望”?灭亡大成那叫“名望”,不过后来讨伐前秦那场大败,几乎将桓温所积攒下来的“名望”全都给败透了。因此,桓温急需一场大胜来重新挽回他的“名望”,进而做那改朝换代之事。因此,别看桓温咋呼得凶,什么灭亡前燕,什么光复中原。可实际上,这厮很有可能来几场胜利就会撤回的。
  综合以上,桓温并没有听取郗超的建议,而是毅然决然地北上了。
  261
  1.7桓温伐燕(中)
  公元369年6月下旬,晋军攻克湖陆(山东鱼台东南60里),并擒守将慕容忠。桓温马不停蹄,继续水陆并进向北征伐。
  而直到这时候,慕容暐才知道晋军已经开始北伐(简直让人不可思议),于是仓促集结兵力,只集结两万士兵便命下邳王慕容厉(皇室路人)为征讨大都督,率此军前往阻击。
  同月,晋军大胜慕容厉之燕军,并将其全军覆灭,只剩慕容厉一人狼狈逃回邺城。
  慕容暐见状,赶紧再遣将军傅颜(路人)率军阻击,可结果,傅颜亦被晋军全歼。
  眼见战争一场接一场地失败,战场周围的前燕郡县尽皆投降于晋军,使得晋军声势越来越大,粮草越来越多。那桓温见势头如此之妙,也从胜一两仗的小目标变成了真正想要收服中原的大目标,于是继续向北,势如破竹。
  慕容暐无奈,只能再遣哥哥慕容臧率军前往迎击(路人)。结果呢?慕容臧也被桓温打得节节败退。
  眼看前线就要被全面告破,这时候的慕容暐也再顾不得什么天杀的面子,而是直接遣使往长安向苻坚求救。
  7月,桓温主力部队到达武阳(山东朝城西40里),周围的豪族官府尽皆投降,没有一丝一毫的抵抗。
  数日后,桓温主力部队到达枋头(河南浚县西南80里),距离邺城已经越来越近了。燕帝慕容暐因此大恐,于是谋划放弃邺城以及整个河北,重新退回龙城图谋后路。可就在慕容暐要行亡国之事的时候,久不作声的慕容垂再也看不下去了,因为哪怕再惜命,他也绝不能看着一个好好的大燕被这个昏君给搅和黄了。于是,他直接站出来微有怒气地道:“请让末将率军迎战,如果末将失败再撤军也是不迟。”
  慕容垂是谁?那是可以相比慕容翰,甚至才能还超越慕容恪的战神级将帅,有他主动请缨(我认为慕容暐此举就是要逼慕容垂主动请缨。为什么?因为上赶着和求别人是两码事儿,而慕容暐和他老子一样,从头到尾都没有信任过慕容垂),慕容暐还怕个锤子?因此,这个看似糊涂的前燕皇帝当即将现在还能调动的所有部队交到慕容垂手中(五万正规军),并封其为南讨大都督,将国家的命脉交到了慕容垂手中。
  与此同时,长安皇宫之中。看着下面战战兢兢的前燕使者,苻坚似笑非笑地道:“哦?你说的可是真的?你家主子真愿意将函谷关以西的地方都送给本王?”
  那使者赶紧道:“是的,我们陛下亲口承诺,只要天王您愿意援助我们,事成之后,我们便会将虎牢关以西的地方全都赠送给天王。”
  微微点了点头,苻坚好言劝退了使者,然后和周围的大臣们道:“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话毕,一武官站出来道:“要我说呀,不救!还把虎牢关以西的地方都送给我们,他咋这么能吹牛X呢?恐怕打退桓温以后就会卸磨杀驴了吧?再者说,当初桓温攻打我们的时候,他燕国也没见出兵来救,凭什么就让我们救他们?不救不救。”
  群臣:“我等附议。”
  话毕,苻坚哈哈大笑,却见王猛在一旁摇头苦笑,于是赶紧问:“景略有何计较?快说出来听听。”
  王猛:“各位将军义气可嘉,但如果真要这样做的话,我大秦危矣。”
  苻坚:“为何?”
  王猛:“燕国虽然强大,但就目前腐败的政治和那些当权将领的能耐,绝不是桓温的对手。而一旦让桓温占据邺城,那么整个前燕就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到那时,整个河北、河南以及幽州各州郡便会尽皆成为大晋的囊中之物。到那时,桓温收幽、冀二州之兵力,并、豫二州之粮食,再派兵占据崤谷、绳池,从南北两方对我大秦进行攻击,那么大事就全完了。因此,我们决不能眼看着燕国灭亡。非但如此,还要帮他共同抗击晋朝。而等晋朝被打退之后,前燕的国力更会雪上加霜。到那时,我们便有能力一举击溃前燕,吞并其兵、粮、土地,进而统一整个北方,再统一整个天下!”(此时王猛并不知道慕容垂已经被慕容暐所用,不然应该有另一种决策)
  啪!
  话毕,苻坚狠狠拍击了一下面前的桌子,直接站了起来,然后来回踱步,思考不过几息便大声道:“就这么办了!”
  8月,苻坚遣名将邓羌率步骑两万救援前燕,先至洛阳,后驻颍川。
  再看慕容垂方面。
  之前,慕容垂从邺城出兵的时候,以大将罗腾为前军将军(史料对罗腾并没有什么详细的介绍,不过能让慕容垂亲自任命为前锋将军的,岂能是泛泛之辈),率前锋军先行出击,自己则率主力大军跟进。同时,慕容垂还派遣了范阳王慕容德率轻骑兵绕到桓温的身后,彻底断绝了桓温的漕运。而到了8月之时,燕军终于和晋军碰面了。
  首先碰面的是双方的前锋军。两军见面以后没有半点儿废话,抽起钢刀就是干,结果,东晋前锋军被罗腾大败,甚至前锋将军都被罗腾斩于马下。
  桓温见状,继遣率军攻击。结果,大军再次被罗腾所击败。晋军的锐气因此被夺,燕军之士气则由衰转盛。
  262
  1.8桓温伐燕(下)
  9月,慕容德率领一万轻装骑兵成功绕过了晋军的身后,彻底断绝了桓温的漕运。桓温见此大急,于是立即命一将率军前往救援。结果,此将又被慕容德所败,结果后方粮断的消息只数日功夫便传遍了整个晋军。
  连连失败,漕运断绝。只短短一个月的功夫,晋军的大势就已经被慕容垂毁得渣都不剩。更恐怖的是,前燕战神慕容垂到现在还没有动手,这无疑又在东晋将士心中压上了一个千金巨石。
  桓温见状,知道再也没有胜利的希望,便命令三军焚毁舟船,丢弃了攻城器具和重装铠甲,以最快的速度从陆路向南逃窜。一路掘井饮水(怕燕人投毒),一口气就跑了七百余里。
  当时,整个燕军的将士全都劝慕容垂赶紧追击晋军,势必要让他们都死在北方的土地上。可慕容垂却不慌不忙地道:“这可不行,桓温刚刚撤退,惊恐未定,一定会严加戒备,设置伏兵和精锐断后。如果我们这个时候逼得太急,很有可能会造成反效果。不如缓缓跟进,只要不失去他们的行踪便算成功。”
  众将:“将军此言何意?”
  慕容垂:“桓温丢掉了舟船和重甲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要以昼夜疾行的速度往南逃窜。这种速度虽然在前期很快,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越来越慢。况且他这次北伐将战线拉得太长,哪有那么容易逃回南方?我们只要正常行军,待其疲劳松懈,便能一举而定!所以,不要着急,稳稳跟进便好。”
  众将:“将军奇谋深远,我等不如也!”
  就这样,一个慌慌张张地跑,一个不紧不慢地追,可双方的距离却没有拉开多少。
  (注:有经验的长跑教练经常会告诫自己的运动员,让他尽量保持在第二甚至第三的位置。为什么呢?第一,前面的运动员可以帮他挡风。第二,最前面的永远有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加倍运动员的疲劳,使他达不到平时的竞技水准,更别说此时的晋军不仅有压力,还有无尽的惊恐。因为在他们的身后,可是有狼群在追赶)
  数日以后,慕容垂突然召开了一场军事会议,此会议简单明了,因为慕容垂只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温可击矣”。
  于是,如同下山猛虎的燕军突然加速,对晋军展开了疯狂的追击。而此时晋军的每个士兵都累得如死狗一般,连走道都费劲就更别提战斗了。所以晋军在极短的时间被燕军追上,又在极短的时间被燕军大败。
  这场战斗根本称不上战斗,完全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据史料所载,晋军被燕军整整屠杀了三万多人,而燕军呢?伤亡不到一千(注意,是伤亡,不是死亡)。
  就这样,桓温九死一生才逃脱了慕容垂的追杀,而这时候他手中的士兵已经不到两万人了。可就在桓温逃到谯郡,即将回到东晋之时,又碰到了支援燕军而来邓羌,于是,又是一顿屠杀,桓温最后只带几名亲随狼狈逃回的江南。其余的士兵尽皆被诛杀。
  至此,桓温北伐前燕之战彻底告终,以历时七个月,全军覆没而告终。
  本次的失败,不但使东晋的整体战力大大下降,还使桓温收复中原的宏图伟业成为泡影,更使得他声望大降,篡位的心愿也离他越来越远。
  263
  第二章 灭燕
  2.1归秦(上)
  击败东晋的入侵以后,前燕和前秦之间的关系越发友好,双方甚至派遣了常驻使者互驻彼此的都城,方便随时……
  读者:“你丫等会儿!你刚才不是还说王猛说要在晋军败退以后攻击前秦吗?怎么着?一年还没过两国就成为兄弟之国了?那之前到底是王猛胡说八道还是你老鸟胡编乱造?”
  嘿嘿,这个还真不是我胡编乱造,王猛也确实是那么说的,可为什么就成了兄弟之国了呢?很简单,只因为一个人,谁?慕容垂呀!
  之前,慕容垂备受慕容暐父子之冷落、怀疑,所以不管桓温还是王猛都认为慕容暐绝不会重用慕容垂,甚至到被灭国都不会被重用。可是呢?慕容暐还真就重用慕容垂了!现在慕容垂重新崛起,哪怕是前燕政治腐败,他前秦和东晋还敢和前燕比比划划?当然不敢了。那不敢怎么办呢?只有相互交好以图后谋了呗。
  没错,慕容垂就是强大到一人可挡一国的程度。甚至强如王猛都对他忌惮N分。可这种忌惮不会维持太久了,因为那个愚蠢的慕容暐马上就要自毁长城了。
  话说那慕容垂凯旋邺城以后,就成为了整个前燕的民族英雄。所有民众见到慕容垂都会自发双膝跪地,以显示对慕容垂的敬重。据说,当时的前燕百姓不知有什么劳什子的慕容暐,只知道有一个战神慕容垂,所以慕容暐对慕容垂更是忌惮,甚至之前还和慕容垂交情比较好的慕容评都开始对慕容垂防范防范再防范,生怕这个S+级大战神抢夺了自己第一辅政的位置。因此,慕容垂上报有军功者全都让慕容评给压了下来,一个都不予提升。
  慕容垂因此大怒。
  为什么?
  慕容垂自己的功劳可以不要,可手下那些兄弟和他出生入死,如果他慕容垂连他们的仕途都保证不了的话,那以后谁还会为自己卖命?因此,慕容垂和慕容评、慕容暐之间的关系极速交恶,甚至经常会在大殿之上争吵。俨然已经到了一种不死不休的状态。
  前燕太后可足浑氏大家还记得不?就是之前无限羞辱慕容垂的那个老娘们。这老娘们知道和慕容垂之间的关系已经无法挽救(她也没想挽救),生怕慕容垂以后会弄死她,所以极尽诋毁他的战功,并与慕容评合谋,准备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杀了他。
  可这个阴谋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差错,竟然被慕容恪的儿子和慕容垂的舅舅得知了。这二人一向将慕容垂当作前燕的英雄,不允许国家毁灭这种神级栋梁,于是将此事秘密告知了慕容垂,并建议先下手为强,杀了慕容评和可足浑氏以后自立为燕主,如此,才能真正带前燕走向辉煌。
  可慕容垂的性格与当初的慕容翰几乎一模一样,他是一个宁死都不会背叛国家的人,于是和二人道:“我宁可死,也绝不会和皇室骨肉相残。”
  二人无奈,只能退却。
  数日后,谋杀慕容垂之事已经被可足浑氏和慕容评提上了日程,并且开始秘密集结兵力。慕容垂的舅舅和慕容恪的儿子闻讯大恐,因此赶紧找到了慕容垂道:“可足浑氏现在已经开始集结士兵,恐怕动手就在这几日,您如果再不动手,那大事就完了。你不为你自己去想,难道不能为你的儿子们想想吗?”
  是呀,自己死了就死了,可孩子们有什么过错?最重要的是,这些孩子都是自己和段氏所生。慕容垂本就对段氏心有愧疚,如今,又要葬送他们的孩子,慕容垂就是再不是人也不会这样做。于是,他对二人道:“如果实在无法制止他们对我的杀心,那我就逃到别国去吧。总之,我不会对自己的国家动手,这件事就不要再说了。”
  就这样,二人伤心离去,慕容垂也真的动了逃离前燕的念头。可自己有国,谁愿意背井离乡地去投靠他人?因此回家以后也是满面愁容,乌云密布。
  在慕容垂一众儿子之中,就属嫡长子慕容令最骁勇刚断、多谋善断(慕容农和慕容隆现在还玩儿泥巴),所以他一见自己的父亲就知道有不好的事情,因此猜测道:“父亲,观您神色阴郁,可是宫中有人要相害?”
  慕容垂看了一眼自己最喜欢的儿子,长叹一声道:“是呀,我竭尽全力,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来保家卫国,岂知功成之后反倒遭人嫉恨,甚至没有容身之地。你既然了解我现在的忧愁,难道没有什么办法能帮助为父避过这次危机吗?”
  慕容令:“主上昏庸懦弱,将所有的重任都交给了太傅,所以一旦发生灾祸,您就没有活的可能。起码,在邺城是这样的。”
  慕容垂:“你的意思是?”
  慕容令:“北部龙城,是我大燕旧都,更是我大燕的龙兴之地。重要的是,那边的人是最纯粹的燕人,他们只崇尚武功震天的英雄。父亲您不但武功震天,在那边的民心、军心更是无人能比,不如逃往龙城,然后以恭顺的言辞向朝廷谢罪,等待主上明察、召唤,就好像当年的周公一样。如此方为国家之大幸,咱家之大幸!!!如果主上不这样做,您便率幽州之兵自立保全。就您之才能、声望,只要有一州之兵,这天下谁是您的对手?再说,我们虽然独立,但却不造反,不仅不会攻击自己的祖国,还会在祖国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您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话毕,慕容垂思考良久,这才重重点头,然后一个“好”字完了。
  可事情真的会如此顺利吗?
  当然不会。
  264
  归秦(下)
  古人常说“富不过三代”,这实在是有太多根据的至理名言,一般人家是这样,官宦皇室是这样,慕容垂他们一家,也是这样。
  慕容垂的爷爷慕容廆是个英雄,他爹慕容皝也是个有能力的君主。他慕容垂不用说,更是三代中最杰出的人才之一,可他慕容垂的儿子呢?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除了有限的那么俩仨以外,其他的都非常平庸,甚至是愚蠢。尤其是他最小的儿子慕容麟,更是坏了他的大事!!!
  11月,慕容垂以打猎为由,带着家眷便装走出邺城,悄悄往北而行。可就在一家人抵达邯郸的时候,慕容垂最小的儿子慕容麟却出卖了他。
  为什么呢?因为慕容麟不学无术,是邺城有名的恶霸,经常做一些欺压百姓的低劣之事。所以慕容垂天天训斥他,有时更是对他拳打脚踢,所以慕容麟非常痛恨自己的父亲,便在路上悄悄逃离,并将此事告知了慕容评。
  慕容评闻讯大惊,立即将此事禀告了慕容暐,并建议慕容暐派出精锐骑兵追击。慕容暐准奏,命一将率很多精锐骑兵前往追击。
  终于,当慕容垂逃至范阳(河北涿县)之时被邺城的骑兵追上。可正巧当时太阳已经落山,慕容垂一家便躲过了骑兵的追杀。可现在朝廷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行踪和图谋,相信一定会在前往龙城的路上堵住自己,由此可见,龙城是去不了了。那怎么办呢?
  就在慕容垂不知如何是好之际,又是慕容令建议道:“我听说前秦国主苻坚是一个重人才爱人才的雄主,我们如果能成功逃到长安,必定会得到他的重用,不如就此改道前往关中吧。”
  慕容垂认为也没有别的办法,便答应了慕容令的建议,于当晚便改道往关中行进。
  这之后,慕容垂又躲又藏,又是杀人夺船,这才九死一生地逃到了长安。而苻坚呢?听说慕容垂这个大战神来投奔自己,高兴得飞起,于是亲自到城外迎接慕容垂,并拉着慕容垂的手激动道:“我这个人,平生最大的愿望便是能统一天下,结束这场祸害百姓的战乱,使华夏各族统一为一家,如今有将军的相助,更使我如虎添翼。将军可以放心,平定燕国之后我一定会善待燕国的百姓、皇室,并且会将燕国的土地都封给你,使你的祭祀不会断绝。这样,你的燕国得以保全,我也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嘛?”
  苻坚这人,一向重视承诺,吐口吐沫是个钉。如今,给了慕容垂这么大的一个承诺,足见其看重慕容垂的程度。慕容垂呢?也很感激地跪拜苻坚,表示愿意听从苻坚的安排。苻坚一高兴,当即摆了国宴安排慕容垂,并将慕容垂、慕容令父子都封了大官,赏赐无数。
  那天,关中百姓听说垂大战神来了,都非常高兴,认为前秦结束战乱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了。
  那天,宴会融洽,几乎所有的人都开怀大笑,喝得烂醉如泥。只有一个人,他一直盯着慕容垂,警惕的眼神从来没有变过,更是一直到宴席结束都没有笑过哪怕一次。
  他是谁呢?他就是王猛了。
  众所周知,王猛是苻坚手下的第一心腹,这个谁都比不了,哪怕是名震天下的慕容垂。所以苻坚对王猛的态度非常重视,便在宴会结束后叫来了王猛,并奇怪地问:“我说景略呀,慕容垂能来咱们秦国那是咱们的福气,怎么看你好像对这件事很排斥呢?”
  王猛先是对苻坚一拜,然后非常严肃地道:“我可没有您这么乐观。臣观,不管是已经闻名天下的慕容垂,还是他那个健壮英武的儿子慕容令,都是世间龙虎,绝不是那种能甘于人下的存在。一旦风云际会,这两条龙必定会腾云驾雾,搅动天下。到时,大王非但无法控制二人,还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灾祸。所以,臣不看好这二人,更建议大王直接将二人杀了,以绝后患。”
  苻坚是一个对王猛言听计从的人,从王猛投奔他到现在,没有一次谏言是苻坚反对的,全都言听计从。可这一次,苻坚并没有听从王猛的劝告,反倒是沉思道:“这怕是不行,我正要率领群雄统一天下,好不容易来一个厉害的,为什么要杀他?再者说,我前面已经答应要善待慕容垂,如今说完就杀?这也不是那么回事儿啊。普通百姓都知道不能食言呢,更别说我这个万乘之君了。所以嘛,这件事景略你就不要再提了,让你我君臣再观察观察,一旦慕容垂真的有什么别的心思,我必杀他!你看这样行不行。”
  好像早就料到苻坚会这么说一般,王猛的表情并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微微摇头便告罪离开了。
  那么事情会不会像王猛预料的那般呢?我们到时候再说,现在还是再看看前燕方面吧。
  265
  2.2灭国之战(1)
  话说自慕容垂逃至前秦之后,民间一片沸腾,几乎所有的百姓都在痛骂慕容评是个大奸臣,慕容暐是个 ,两个人合力之下共同摧毁了前燕的长城。二人虽然并不认为慕容垂是前燕的长城,但是民怨该平还是得平。于是,慕容评象征性地录用了几个在民间声望比较高的贤者为官便算完了。
  可这样就能平息百姓的怨恨吗?没有,反而令他们对前燕更加的失望。
  公元369年11月,常驻前秦外交官梁琛突然返回了邺城。并且前秦方面还叫回了屯驻于邺城的秦国外交官。
  大家都感觉到了一丝的不对,所以都围住了梁琛,想要询问现在关中是个什么情况。梁琛呢?什么话都没和这些人说,只是黑着一张老脸直接冲入了太傅慕容评的府中。
  看着梁琛一脸的阶级斗争(梁琛和慕容垂关系极善),慕容评也理解,但也懒得搭理他,便开门见山地问,你怎么回来了?找我这有什么事?梁琛直言道:“秦主苻坚一直都对我们大燕虎视眈眈,之所以现在还没有进攻,无外乎是惧怕吴王罢了。可如今,太傅竟然亲手将长城毁去。难道您就不怕秦国在此时对我大燕发动进攻吗?”
  慕容评:“竟在这和我瞎扯,还长城,他算个什么长城。你还有没有什么事?有事儿就说,没事就走,不要张口闭口的都是慕容垂,要知道,他现在已经不是我们前燕的人了。”
  梁琛忍着怒气,将心中的闷气长长舒去,然后冷冷地道:“我从长安回来之前,发现秦国人现在每天都在检阅军队,增加练兵时间、强度,并在陕城以东储备了很多粮食。这种种迹象都表明,秦国是准备对我们展开灭国战争了。最后,我再说一遍,之前秦国之所以没对我们发动攻击,那都是因为吴王一个人的原因,不管你信还是不信。”
  慕容评:“哈,这句话说得有意思,慕容垂一人就能让前秦不敢来进攻?他是鬼神吗?还有,你说秦国要来攻击我们?那我倒要问问你,之前桓温来攻击我们的时候,他苻坚为什么不趁机来攻,而是来援助我们呢?”
  梁琛:“秦、燕两国分别占据着中原,这就是双方早晚要分出胜负的必然因素,所以秦国一直都有吞并我燕国的志向。那么为什么要援助我们呢?那是因为他们不想让晋国占据北方,并不是真的爱护我们燕国。至于吴王,不好意思,他就是鬼神。”
  慕容评:“……,你在长安待了有一段时间了,告诉我,苻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梁琛:“明达、善断,有海一样的心胸,有圣人一样的气质。”
  慕容评:“……,王猛呢?”
  梁琛:“才能更超过他的名声,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慕容评:“行了,你走吧。”
  就这样,慕容评将梁琛“赶”了出去,并始终认为梁琛是一个说话夸张的人,根本没将他的话放在心上。梁琛也看出了慕容评的想法,所以没再找慕容评理论,而是直接找到了慕容暐,对他进行劝谏。
  结果呢?慕容暐也全不把他的话当回事儿。梁琛无奈,只能找到了皇甫真,又将之前的那些话说了一遍。而皇甫真却越听越心惊,最后根本坐不住了,没等梁琛说完便冲进皇宫,当着慕容暐的面道:“陛下,臣观苻坚之为人,并不是一个能安分的主,恐怕他之前不断派使者来我们国家并不是要友好访问,而是要探听我们的虚实。如今关中一片肃杀,秦国的粮草也成批成批地运往边境,现在又有吴王慕容垂前去相助,恐怕秦国的军队不日便要开到我们大燕的国内了。如果陛下再不设防,恐怕就要重演春秋伍子胥的惨剧啊!”
  这话呀,还真得分谁说,之前梁琛那么劝慕容暐,慕容暐都没搭理他,可原话换皇甫真这么一说,慕容暐就有点儿着急了。可他最信任的人是谁呢?根本不是什么皇甫真,而是慕容评。于是,有些担心的慕容暐好言劝退了皇甫真,然后赶紧将慕容评叫到了自己的身边并询问他的想法。
  岂料慕容评完全不当回事儿,还反劝道:“陛下,就臣手中的资料,秦国的整体实力要比我们弱上不少,还需要靠我们来对抗晋国,根本不可能不顾晋国的偷袭来攻击我们。更何况苻坚并不是什么雄主,他不过是一个颇有仁爱之心的人罢了。这种人,他怎么可能有胆量舍弃与强国的交往而攻击强国呢?简直是无稽之谈。所以我们不能听信谗言,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便在边境多设防备。如此,反而会刺激前秦,将事情办砸。”
  这说的什么?嗯?关中现在整天练兵,粮草更是不断往边境囤积,这种种的种种都说明前秦是要有大行动。可慕容评说啥?竟然说没有任何证据?这还是以前的慕容评吗?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慕容暐还真就无条件信任慕容评,当即答应了他的建议,遂不往边境增设援军,对前秦采取了一种完全不设防的状态。
  而这时候,苻坚已经将伐燕之事提上了日程,不过在彻底和燕国撕破脸之前,他还是要看看燕国现在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因此派了一名使者往邺城,美其名曰“两国邦交”,可实际上却是要再探燕国之虚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