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何所有-讲述两宋320年真实历史

  皇后被赐死,太子耶律浚悲愤交加,多次在朝堂上职责耶律乙辛乱臣贼子,誓要为母报仇。

  随着太子与耶律乙辛矛盾激化,朝中大臣纷纷站队,北府宰相萧术哲从西北边境回朝之后更是公开表示支持太子,太子逐渐取得优势。可就在耶律乙辛还没想好下一步对策时,太子党的人先沉不住气了,太子贴身护卫萧忽古谋杀耶律乙辛失败被打成冤狱,耶律乙辛先发制人诬告太子谋反。

  太子涉嫌谋反,道宗不敢忽视,安排有关部门彻查,结果查来查去毫无根据,此时不了了之。

  一计不成再使一计,耶律乙辛安排亲信中一名叫做萧讹都的后族成员主动向道宗自首,说自己与族人密谋,准备杀掉耶律乙辛,拥立太子登基。

  皇后萧观音刚刚被赐死,后族对道宗颇有怨言,这个节骨眼上又有后族人跳出来主动承认密谋造反,道宗害怕了,又安排有关部门详查萧讹都与太子谋反案。

  要说太子谋反那是子虚乌有,可问题是这次负责调查的官员是耶律乙辛的同党,不经调查便虚构了一番报告呈给道宗,确认太子谋反。

  敏感的道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大康三年(公元1077年)六月,道宗下诏废了太子,将太子送往上京囚禁。太子被囚禁之后,关押太子的人也是耶律乙辛的同党,在其授意下害死太子然后向朝廷汇报太子病逝。

  太子被害之后,道宗总觉事出蹊跷,又想召太子妃问个清楚看是不是有什么内情,耶律乙辛得知后又派人杀了太子妃。

  通过对太子的陷害,耶律乙辛进一步强化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所有不听话的大臣全部被逐出朝外流放大漠,整个大辽朝政完全由耶律乙辛一人乾纲独断。

  道宗也不是不管事儿,他是只管游猎。大康五年正月,道宗再一次外出游猎,安排皇孙耶律延禧跟着一起出门,被耶律乙辛劝说以皇孙年幼为名,建议把皇孙留在京城。

  道宗本想同意,可这时大内点检萧兀纳上梳请求不跟道宗出游,而是留下来保护皇孙,并且专门提到了年幼的皇孙面临威胁,自己绝不能离开半步,无论如何也要保护皇孙安全。

  萧兀纳话里有话的进谏终于引起了道宗的警觉,联想起几年里皇后太子太子妃的惨死,每一次都有耶律乙辛在背后推波助澜,于是开始对耶律乙辛有了防备。

  事实证明,人一旦戴上了有色眼镜,那就是看什么都不顺眼,起了防备心的道宗接下来看见耶律乙辛在朝中一呼百应的样子也是越看越不顺眼,逐渐疏远。

  辽国朝廷党争起来那可是一点儿不比北宋逊色,大臣们一看耶律乙辛失势了,纷纷上梳弹劾,耶律乙辛这种权臣弹劾起来太方便了,全身上下到处都是罪名,就这么被多项罪名一贬再贬。太康九年十月,谪居来州(今辽宁绥中县)的耶律乙辛意识到朝廷要对自己下最后杀手,便收拾行李准备南下投宋,事情败露终于被朝廷赐死。

  耶律乙辛伏诛,但辽国的国势已经不可逆转的衰败下去,道宗在位期间疏于政事,对最关键的人事任免如同儿戏,很多官员是通过掷色子比大小进行任命。

  自己昏庸还不听劝告,皇后劝他多勤于政事最后惨遭横死,阿谀奉承拍马屁的奸臣却能平步青云,百官意识到皇帝的本性后索性摆烂,朝廷上下乌烟瘴气,人人浑水摸鱼。

  朝廷烂,民间也好不到哪儿去,道宗佞佛,非常像当年的真宗佞道,不管佞佛佞道,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花钱,因为和尚道士都是免税人群,不仅免税,地方政府还要支持佛道事业,给他们花钱。

  辽国当时在册僧侣超过十万,而整个国家人口才五六百万,要养活僧侣就要压榨其他百姓缴税,民怨极大,国内矛盾空前激化。

  寿昌七年(公元1101年)正月,七十岁的辽道宗驾崩,根据遗诏皇孙耶律延禧即位,是为大辽末代帝王,天祚皇帝。说来也巧,同年北宋徽宗登基即位,两位亡国之君同时登场,不知是不是命中早已注定。
  天祚帝刚上台时颇有一副励精图治的精神头儿,即位后第一时间就是为祖母萧观音和父亲耶律浚平反,接着打击耶律乙辛余党,把当年道宗未予追究的耶律乙辛余党统统治罪。

  然而天祚帝的平反清算工作还没进行完,就已经对繁琐的政务处理厌烦不已,把朝政全权交给元妃的哥哥萧奉先处理。

  眼见皇帝又走上了老皇帝不理朝政的老路,当年挺身而出保护皇孙的萧兀纳再次上梳天祚帝,劝谏他多处理朝政,不要把军国大事全都委托给外人处理。

  天祚帝完全遗传了爷爷道宗的性格,本事不咋地,自尊心很强,根本听不见别人的逆耳忠言,可萧兀纳毕竟是天下公认的忠臣,天祚帝又不敢治他的罪,只好把萧兀纳打发到东北边境出任宁海军节度使,负责黄龙府周边军政管理工作。

  黄龙府,就是岳飞要直捣的地方,实际上早在辽朝天祚帝初年,黄龙府周边的女真部落势力就已经很强了,萧兀纳到任之后也发现了女真坐大的情况,于是上梳给朝廷,提醒朝廷和天祚帝辽东女真部落强盛,且对朝廷有不臣之心,应当发兵征讨,尽早除掉祸患。

  天祚帝不出意外的再次无视萧兀纳上梳,继续终日游猎。天庆二年(公元1112年)二月,天祚帝带着一帮重臣来到混同江搞春捺钵,幸运的在江边钓到一条大鱼,可给他乐坏了,赶紧召集百官和当地部落首领来一起庆祝头鱼宴。

  天祚帝没想到的是,锅里煮着他钓的大鱼,来赴宴的还有一只大鱼,叫做完颜阿骨打,而这次头鱼宴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抓住这条大鱼的好机会。

  当晚众人欢聚一堂,天子来到当地共同庆祝那肯定是气氛热烈。北方少数民族性格热情奔放,吃饱喝足之后那肯定是要载歌载舞,天祚帝兴致一来,便挨个点将,让诸部首领轮流来跳舞助兴。

  所有部落首领跳完了,天祚帝点到阿骨打,阿骨打端坐台前,自称不会跳舞婉言谢绝,天祚帝命令多次,阿骨打推辞多次,就是不肯献舞。

  要说阿骨打不肯跳舞其实也正常,女真族是东北的渔猎民族,跟契丹这种草原游牧民族不同,人家本来就没有围着篝火跳舞的习俗,可天祚帝毕竟是皇帝,阿骨打当面顶的天祚帝下不来台,也是冒了不小风险的。

  好在天祚帝心大,没有太当回事儿,你不跳是吧,不跳拉倒,头鱼宴接着进行,你不跳换别人跳。

  尴尬的头鱼宴结束后,天祚帝越想越不对劲儿,我是皇帝啊,阿骨打他小子居然当众办我难看,堂堂一国之君颜面何存?感觉伤了自尊的天祚帝找来萧奉先,让他派人去吧阿骨打干掉。

  没想到萧奉先完全没把阿骨打当回事儿,反而劝天祚帝,皇上别跟阿骨打一般见识,他们女真部落都是一帮野蛮人历来不懂规矩,这次没跳舞也只是无心之过人家是真不会跳舞,杀了他反而影响我们大辽宽厚治国的理念。一个小小的阿骨打有啥可担心的,就算他反了我们也能随时剿灭。

  天祚帝虽然自尊心强,脑回路却相当简陋,萧奉先三两句话给他忽悠的居然信了,就没再追究阿骨打的罪名。

  不知后来天祚帝被金兵追的满世界到处乱跑的时候,有没有后悔过当初没能坚持杀掉阿骨打。
  阿骨打所属的女真族是生活在辽国东北的一个部落,其中有一支完颜部在辽朝末年逐渐壮大,走向历史舞台。

  完颜部的祖先是一个叫函普的渤海人,辽国灭亡渤海后渤海人逃到高丽,后来高丽国内连年打仗,函普等渤海遗民就又逃到了牡丹江一带居住。

  函普到了当地之后,发挥了他独有的外交天赋,在各个部落之间往来游说,加强大家的沟通对话,竟然奇迹般的化解了诸多矛盾,矛盾双方该赔不是的赔不是,该赔钱的赔钱,避免了许多部落间的大小争端。

  为了表彰函普对部族做出的突出贡献,大家一致同意把部落里一个六十多岁的未曾出嫁的贤女嫁给函普。

  也不知道贤女嫁给函普时候是不是真的六十多岁了,只知道后来俩人还生了孩子,然后孩子们繁衍生息,后来阿骨打这帮皇室成员都是函普跟贤女的后代。

  函普虽然能力很强,但那毕竟是辽国早期的事儿了,女真族真正发迹要到阿骨打祖父乌古乃这一辈。

  乌古乃任完颜部首领期间,对周边部族采取拉一派打一派的策略,部族越来越强大。完颜部的强大也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当时辽国东北边境除了女真外还有其他民族,少数民族风俗各异,不服管教反叛朝廷事件时有发生。

  只要有人叛乱,朝廷就派人前来平叛,辽国中央派来的军队来到女真驻地一带时曾要求乌古乃带路帮忙找到叛军,乌古乃却表示不用麻烦官军,自己带人就能把叛军打服并把叛军首领抓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辽军将领当然是乐的清闲。

  就这么一来二去的,乌古乃帮助辽军稳定了边境,后来朝廷为了表彰乌古乃,封他为女真节度使。

  从一介部落首领到国家正式任命的官员,乌古乃这一步跨的太关键了,根据当时制度,边境少数民族部落官员可以世袭,也就是说完颜家混了个世袭制的金饭碗。

  乌古乃病逝后,阿骨打父亲劾里鉢、叔叔盈哥先后继任女真节度使,而就是父亲、叔叔节度使任上,阿骨打崭露头角,逐渐成长为女真民族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皇帝。

  宋神宗熙宁元年、辽道宗咸雍四年(公元1068年)七月,阿骨打出生在辽国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市)。阿骨打自小就力大无穷异于常人,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时一个人能抵得过好几个人。

  力气大,最大的优势就是射箭,古代的弓箭多为硬弓,想要射的好前提就是力气要大。

  阿骨打一身力气自然很快就练就了神箭手的本领,当时辽使来完颜部巡边看到少年阿骨打手持弓箭问他的能耐,阿骨打搭弓射箭连中三鸟,引得众人连连称赞。

  艺多不压身,神箭手阿骨打后来将多次凭借这个法宝扭转战局,一锤定音。

  随着年纪见长,阿骨打在完颜部开始领兵作战,说是领兵作战其实也就跟古惑仔火拼差不多,当时女真部落之间的战斗规模基本上就是几百人到上千人的械斗。

  阿骨打二十三岁这年,父亲劾里鉢跟邻近部落作战,带着部众打到对方寨子外面。阿骨打冲上阵去,也不戴头盔也不骑马就在前线指挥战斗,敌人一看出风头的来了肯定是首领派骑兵冲出来就追着阿骨打砍,阿骨打再猛也打不过马上的骑兵差点被砍死,幸亏舅舅及时冲过来缠住敌军,甥舅二人且战且退救了他一命。

  作战勇敢而且运气好,也成为了阿骨打今后军事生涯的另外两大法宝,帮助他屡战屡胜,逢凶化吉。
  上面说了这么多,其实充其量也就是女真各部落间的混战,你打我我打你,属于女真族内部的零和博弈,如果只是这样长期混战下去,别说起兵反辽了,女真自己能不能维持生存都不一定。

  想要成大事儿,就得像大国强国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道理老祖宗们都懂。为了从辽国朝廷那里获取更多的利益,劾里鉢任首领期间坚持积极亲近朝廷,保持着稳定的朝贡体系。

  辽道宗末年,阿骨打奉命到上京进贡,公差办完之后就跟一名契丹贵族下起了双陆棋,契丹贵族下不过阿骨打便想要悔棋,阿骨打坚决不同意,两人争执不下阿骨打怒而拔刀想要杀了对方。

  好在当时贴身护卫、后来的名将完颜娄室就在一旁,拼命按住阿骨打刀鞘阻止了他一时冲动酿成大祸。阿骨打刀刃没抽出来,顺势用刀柄锤了契丹贵族几下子。

  来到大辽京城,居然还敢动手打契丹贵族。此事被道宗知道后火冒三丈,众臣纷纷进谏说阿骨打就像晋之石勒、唐之禄山,必须马上杀掉,否则就是纵虎归山,贻害无穷。

  石勒跟安禄山都是造反的老前辈了,不得不说辽国大臣治国理政水平不行,看人倒挺准。可恰恰是群臣建议要杀阿骨打了,道宗又开始假仁义了,玩儿起了北宋那一套修贤德来远人的把戏,说东北边陲部落需要宽厚对待,不能擅杀。

  阿骨打能在辽上京死里逃生,靠的不仅仅是运气好,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完颜娄室,在今后的征战中,完颜娄室将是阿骨打最可靠的部将。

  回到部落没多久,乾统二年萧海里谋反,逃到东北边境,朝廷派兵来平叛。当时劾里鉢已经病逝,完颜部首领由阿骨打叔叔盈哥继任,盈哥奉行一贯的对辽政策,朝廷来人了是吧,我们全力配合。不仅拒绝了萧海里的共同反辽的提议,还把萧海里派来结盟的使者绑了送给辽军边将。

  因为跟女真完颜部已经打了多次交道了,辽军边将跟劾里鉢、盈哥们都很熟,于是官僚本色重演,你全力配合是吧,那你去给我捉拿反贼萧海里吧。

  盈哥也很难办,萧海里毕竟曾经在军中任职,所率叛军都是原来的正规军,就凭他完颜部的械斗装备,别说捉拿萧海里了,不被萧海里捉拿就不错了。于是盈哥就向辽军边将表示,看能不能给我们部落勇士们发点儿装备,要不去了也是送死啊。
  出乎意料的,辽军送给了盈哥一千多套铠甲,用以武装部众,方便捉拿叛军。

  得到这一千多套铠甲的完颜部简直如获至宝,要知道铠甲在古代封建社会那就是顶级武器装备,很多冷兵器时代的战斗士兵是没有铠甲或者部分装备铠甲的,班超五百甲兵灭车师国,李靖三千玄甲军雪夜灭东突厥,无他,靠的就是甲坚兵利。

  跟现代战争炮弹导弹满天飞不一样,古代战争打起来远的靠射箭,近的靠刀砍。装备精良的甲兵远处射箭你射不死他,近处刀砍砍不动他,你砍他三刀人家没事儿,人家砍你一刀你趴下了,这仗还怎么打,不夸张的说,铠甲的装备水平直接决定了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水平。

  历朝历代政府都对铠甲管控极为严格,周亚夫因为私藏五百套铠甲被治了死罪,努尔哈赤仅凭十三副铠甲就敢起兵反抗明朝,现在辽国一口气给了完颜部一千多套铠甲,还指望一直羁縻统治的女真能听话,其实无异于与虎谋皮。

  带着一千多名全副武装的女真勇士,盈哥终于有了一支能够匹敌正规军的部队,直奔萧海里所在处。阿骨打再次一马当先率领全军突击,找到萧海里之后一箭便将萧海里射落马下,接着将其斩杀。

  阿骨打如同天神下凡一样的战斗力激励了女真军也摧垮了叛军的意志,萧海里一落马便纷纷投降,战斗很快结束。

  完颜部首领盈哥不久后病逝,继任首领乌雅束也没活几年便去世,阿骨打终于接任了完颜部首领。天祚帝头鱼宴时与自己的冲突、讨伐萧海里时辽军的无能加上完颜部的日渐强盛,让阿骨打有了统一女真各部共同对抗辽国的想法。

  而当时在东北的广大女真人民群众中,还真有着反抗辽国统治的群众基础。

  群众之所以会反抗辽国,还是拜辽国上层贵族们的贪婪所致。

  古代社会物资匮乏,奢侈品更是匮乏,而女真族世居的黑龙江流域就盛产一种顶级奢侈品-东珠。

  得益于黑龙江松花江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这里的淡水珍珠色泽饱满,个头硕大,从唐朝开始一直到清朝,历来都是达官贵人富家公子追捧的好东西,康熙皇帝的皇冠上就有一个硕大的东珠。

  除了东珠之外,其他的东北地区特产如人参、金子、蜜蜡等也受到辽国上上下下的欢迎,市场有需求,除了地方上进贡之外,其他的产量如果按照正常的市场行情来交易问题也不大,可朝廷来的契丹贵族却常常强买强卖,坑女真老百姓,有的女真百姓不同意强买强卖就直接被抓起来,商品没收,最后一分钱也收不回来赔清光,朝廷对这一现象一直持默许态度,搞得民怨极大。

  如果说对东珠等产品强买强卖只是朝廷的默许造成了民怨,那么银牌天使就是朝廷主动作恶激起的民怨了。

  契丹人是游牧民族,打猎那是民族传统,可打猎就必须要有猎鹰,而东北地区就出产优质猎鹰-海东青。这种猎鹰身躯高大,性格凶猛,东北的天鹅、野鸡野鸭、兔子傻狍子都是它的食谱。食谱中的天鹅经常吃河蚌,河蚌里不能消化的珍珠就藏着天鹅的嗉囊里,所以海东青要是抓到天鹅了还经常能顺带着得到几颗东珠,简直一举多得。

  海东青除了战斗力强,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聪明,可以被驯化,人们抓获了之后送到朝廷专门的机构,由专门的驯鹰师把海东青放在特制的鹰架上,几天不让它睡觉,这样就能磨掉海东青的野性。

  《羞羞的铁拳》看过吧,就是像马丽那样“熬鹰”,给老鹰熬的没脾气了,它就听你的话了。

  海东青好不好熬咱不知道,反正朝廷派去东北女真地区搜刮海东青的银牌天使可是把当地老百姓给熬坏了。

  由于海东青过于稀有,市面上禁止交易,朝廷统一派官员定期去征收,征鹰官佩戴银牌号称天使,故又称银牌天使。银牌天使到了女真部落里吆五喝六派头极大,老百姓除了要好吃好喝贡着,晚上还要安排姑娘陪他睡觉,根本不问姑娘们结没结婚,愿不愿意。

  无休止的压迫和剥削让女真百姓对辽国腐朽的统治深恶痛绝,也给了阿骨打笼络人心的大好机会。天庆三年(公元1113年)十月阿骨打继任部落首领,当年庄稼歉收很多灾民无力缴税沦为流民。阿骨打宣布部落所在地三年内免征赋税,与族人共度难关。

  除了团结内部民众,阿骨打还在不断扩充实力,相继吞并了周边各个部落,纥石烈部之前坚决不肯归顺,当初盈哥强行吞并了其部众,纥石烈部首领阿疏逃往辽国上京。到了阿骨打任首领时期,担心这个流亡在外的纥石烈部首领总归是个威胁,便派人向朝廷索要阿疏。

  一个小小的边陲部落居然敢向朝廷索要战犯,阿骨打的要求不出意外的被朝廷拒绝,但此次前往朝廷要人的完颜银术可却带回了另一个消息:朝廷政令不通,武备废弛,正是我们女真族起兵的大好机会。

  既然头一年已经跟天祚帝在头鱼宴上闹了不痛快了,就没打算一直臣服于辽国统治之下,阿骨打下定决心起兵反辽。

  要造反肯定要先准备好造反的武器,阿骨打安排族人抓紧时间修理武器铠甲、修筑防御工事。没多久被辽国边将发现,派人质问好好的为啥要修武器修工事?阿骨打直接强硬回答,我们女真族外逃犯人阿疏一直待在上京,朝廷不肯遣返,必须做好防备工作。

  到底是防备阿疏还是防备朝廷,阿骨打之心路人皆知,不过经过边将这么一问,他也知道夜长梦多不能再拖下去了。天庆四年九月,阿骨打召集女真诸部,向天地祭告辽国罪状,正式举兵反辽。
  @neration 2022-06-24 23:57:47
  出乎意料的,辽军送给了盈哥一千多套铠甲,用以武装部众,方便捉拿叛军。
  得到这一千多套铠甲的完颜部简直如获至宝,要知道铠甲在古代封建社会那就是顶级武器装备,很多冷兵器时代的战斗士兵是没有铠甲或者部分装备铠甲的,班超五百甲兵灭车师国,李靖三千玄甲军雪夜灭东突厥,无他,靠的就是甲坚兵利。
  跟现代战争炮弹导弹满天飞不一样,古代战争打起来远的靠射箭,近的靠刀砍。装备精良的甲兵远处射箭你射不死他......
  -----------------------------
  昨天更新的内容被删了,也不知道辽金战争到底犯了谁的忌讳,真是有趣
  起兵反辽的第一站阿骨打选在了辽国东北的宁江州(今吉林扶余县东南),这里是辽国管理女真部落的第一线,拿下宁江州,可以从管理上切断辽国对女真诸部的一些联系,将所有女真人归于自己麾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阿骨打纠集了女真诸部所有兵马也只有两千五百多人,辽国宁江州守军具体数字不详,但远多于阿骨打的兵力。阿骨打进军路上遇到了辽国东北巡逻的渤海军,主帅耶律谢十一看女真军气势汹汹向州府进军知道来者不善,还没来得及围上去阿骨打这边已经率先进攻,两军顿时杀的不可开交。

  女真军也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在阿骨打统一指挥下居然还争先恐后的往前冲。阿骨打弟弟完颜斜也不听指挥,冲到一半被阿骨打派儿子完颜宗干拉了回来,所率部众就这么一上一下把女真军的阵型给整乱了。

  耶律谢十一看女真军阵型有乱深知机不可失,连忙拍马杀向完颜斜也退却的方向,女真军被撕开一道缺口。

  对方要是趁势从缺口冲进来把女真军撕裂,那就没后面大金什么事儿了。关键时刻也是耶律谢十倒霉,坐骑脚下拌蒜一头把他给甩下马来,天赐良机到来,阿骨打顾不上骂弟弟,马上张弓搭箭,接连射中好几个过来救主帅的敌军,敌军再有往耶律谢十处靠近的全部被阿骨打射退,一时之间渤海军的攻势硬生生被阿骨打一人拦住。

  趁着阿骨打在射下属,耶律谢十慌忙上马,又被阿骨打射中后背当场毙命。主帅一死,这帮渤海军军心大乱,阿骨打乘势号令全军全歼敌人,渤海军四散奔逃,阿骨打首战告捷。

  一战而胜,阿骨打马不停蹄接着向宁江州城奔去,到了城东正好遇见辽军。宁江州是边防重镇,守军一半是渤海人士兵一半是契丹士兵,宁江州一把手不是别人,正是当年苦谏天祚帝防备女真的萧兀纳。

  也是萧兀纳倒霉,天祚帝不理朝政,枢密使萧奉先愚蠢无能还狂妄自大不把女真人放在眼里,萧兀纳就算再想防备,手里没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两军交战后渤海军战斗异常凶猛,打的女真军招架不住,可辽军中的契丹士兵却打到一半支持不住开始逃跑,好好的战斗突然跑了一半的友军,渤海军见势不妙只好跟着撤退,萧兀纳一看大势已去只好也一起跑路,阿骨打全军轻松占领宁江州城。

  女真人第一次占领正规州县,当时就有人劝阿骨打建国称帝,但阿骨打审时度势头脑非常清醒,当下还不是称帝的时机,辽国依然强大,想要抗衡辽国,女真还需进一步壮大。
  为了更进一步壮大女真,阿骨打做了两步安排,当时辽军与女真军作战的有很多渤海人,渤海军作战勇猛而契丹军却不堪一击,争取渤海人加入抗辽大军便是阿骨打的第一步安排。

  渤海人与女真人同源同种,二者都是隋唐时期靺鞨族人,渤海人在南部属于粟末靺鞨,女真人在北部属于黑水靺鞨。唐末粟末靺鞨人建立了渤海国,辽国兴起后被阿保机攻灭,但辽国虽然攻灭了渤海国,在经济文化上却远不及原渤海国的繁荣昌盛,相当于一个落后民族征服了先进民族,再加上在渤海国故地推行的政策也不怎么得人心,渤海人的起义运动一直没停过。

  既然本是同族,又都对辽国有敌意,那就容易争取,阿骨打派完颜娄室去招谕周边所有女真、渤海族群,完颜娄室不负所托,短短一个月内召集来大量民众,女真军兵力得到补充。

  人口一多,管理就是问题,在阿骨打起兵之初,所有部落都是他从深山老林里带出来的旧部,他本人与各部之间小首领都很熟,指哪儿打哪儿只要发号施令就行了。可现在前来投奔的老百姓和士兵越来越多,仅靠之前那种亲朋好友熟人关系来管理根本行不通,阿骨打便把之前部落里用过的猛安谋克制度拿出来,推向全州,形成制度,固化管理。

  所谓猛安谋克制度,非常类似于王安石的保甲法,多少人一保多少人一大保。阿骨打规定,所部百姓每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当时部下全民皆兵,军民不分家,猛安谋克既负责民政管理又担任军事长官。此后凡下达政令军令,阿骨打只下达给猛安,由各猛安传达给自己所辖谋克,令行禁止严格军事化垂直管理。

  不要小看猛安谋克制度,但凡是能够用制度来管理部众的都是管理学大师,团队大了怎么样才能更高效的管理团队?为什么我党要搞三湾改编?为什么教员要把党支部建在连上?归根到底其实就是一个原因,带队伍要靠制度,不能全靠领袖个人魅力,山大王永远成不了大业。

  阿骨打这边又是扩充队伍又是军制改革,辽国天祚帝那边好像啥事儿没发生一样。宁江州战败的消息传来时,这位爷正在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北)打猎,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有大臣就提出,女真虽然弱小,但最近几年来从平定萧海里叛乱到攻占宁江州,实力眼见着日益坐大,必须要大兵压境斩草除根。

  建议很中肯,可枢密使萧奉先却不觉得,当年头鱼宴上他就没把阿骨打放在眼里,现在阿骨打连宁江州都打下来了,他还没意识到威胁。给天祚帝建议,何必发大军征伐,小小女真部落,我们派东北边军一战而平就行了。

  仅仅一州而已,天祚帝也没太当回事儿,就按枢密使的意思来安排吧,在东北边区集结辽军七千人屯兵混同江边,准备待时机成熟打过江去干掉阿骨打。

  阿骨打当时兵力满打满算不足五千人,辽军在兵力上肯定是有着优势的,但问题是萧奉先太过轻敌,七千人的辽军有三千是奚王府的属军,两千人是中京的守军,还有两千是临时从各地征集来的散兵游勇。

  奚王府属军还算能打,中京守军就类似于靖康之变时的开封禁军,战斗力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临时征集的散兵游勇就更是一坨屎了。而且为了给家人争功,萧奉先派了自己弟弟萧嗣先任主帅,萧兀纳你不是很想保家卫国吗?上次打败了这次给你机会,安排萧兀纳跟着萧嗣先一起出征担任副将。

  就这种配置,辽军能打赢才是出了鬼了。
  萧嗣先领着这只杂牌军大摇大摆的来到混同江边驻扎下来,阿骨打高度紧张,立即率扩军后的全军三千七百人全数迎战。女真军星夜兼程趁夜渡江,到了早上天刚蒙蒙亮时候辽军发现女真人在渡江,赶紧杀过来想给女真军来个“击其半渡”。

  当时阿骨打情况万分危急,本来自己兵力就不如辽军,而渡过河女真军还不足千人。但是没办法,打不过也要打,再怎么困难也要打,千余名女真军就这么跟辽军主力杀了起来。

  也是合着阿骨打运势旺盛,眼看着就要被包了饺子的女真军突然从背后刮来大风,之前我们已经领教过多次大风决定占据的例子,这次也不例外。大风一起辽军眼睛都睁不开,过河的女真主力趁势急行军过河,包围圈里的女真军也是士气大盛,河两岸的女真军终于汇合,在混同江南岸的出河店发起全面进攻,辽军完全没法儿打只有溃退的份儿。

  此战辽军多位将领战死,倒是主帅萧嗣先,一看大风来了打不过,丢下将士自己先跑了路,阿骨打率军追击,战后所获不可胜计。

  大军打了败仗,理应问罪追责,而萧奉先害怕问责起来弟弟被砍了,就给天祚帝建议不要治败军的罪,否则他们在当地怨气上来了大肆劫掠又要成为国家的祸害。没想到天祚帝居然同意了,战败的全军上下一律从轻发落,萧嗣先仅仅被免了官。

  打仗打输了,从来都是主将处以军法,其他军官各自降罪,跟基层士兵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对于基层士兵来说是真正的胜败乃兵家常事,天祚帝兵将不分胡子眉毛一把抓,愚蠢的简直令人发指。

  赏罚不分明极大的伤害了辽军的作战积极性,当时军中盛传,战则有死无功,退则有生无罪。就这士气这种氛围,谁还给大辽拼命,留着自己小命能活着就不错了。

  可不管士兵怎么想,阿骨打不打不行,既然萧奉先的人不行,天祚帝就改派西北路招讨使萧敌里任主帅,萧兀纳再次任副将,统兵驻扎在斡邻泺(今吉林农安县西北),准备择机干掉阿骨打。

  事实证明即使萧奉先不参与,天祚帝自己安排的将领照样不能打,萧敌里在斡邻泺驻军还没多久就被阿骨打派兵偷袭,全军死伤惨重,主帅萧敌里、副将萧兀纳双双被免职。

  打了败仗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这次斡邻泺之战期间辽军发现,女真军队居然在数量上头一次与自己旗鼓相当,能够派的出一万以上的兵力了。本来就士气低落,再加上连续打败仗,辽军中逐渐流传出一句可怕的预言: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接二连三的胜利给阿骨打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百姓和兵源,辽国东北的宾州(今吉林农安县)、咸州(今辽宁开原市)、祥州(今辽宁辽阳县)纷纷望风而降,阿骨打实力大增。

  弱小的时候低调发育,强大起来之后必须高举高打,在手下人不断地劝谏下,阿骨打意识到机会来了。天庆五年正月初一,阿骨打正式称帝建国,以完颜部所处会宁州(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为上京,改称上京会宁府。国号大金,改元收国,辽国天庆五年即位金国收国元年。

  称帝当天阿骨打晓谕百官,辽国以镔铁为号,只因镔铁坚硬。但镔铁虽硬终将腐朽,唯有金不腐不坏。女真诸部世居之地盛产白金,族人崇尚白色,故取国号大金。

  建国称帝,国号与辽国针锋相对,阿骨打抛弃了所有后路,誓要与辽国斗争到底。

  建国后第一件事,是要拔掉辽国嵌到金国的一颗钉子,达鲁古城。

  达鲁古城是黄龙府重要城池,辽军有重兵驻守,当时守军主帅耶律斡里朵、左都统萧伊苏和右都统耶律章奴共拥兵五万,金军打过来时并不惊慌,而是直接摆开架势迎敌。

  阿骨打此次进攻倾巢而出。右军将领完颜宗雄率先进攻,打退辽军左军,接着左军进攻不力眼看着就要被辽军反推,阿骨打急令完颜宗雄回救左军,于是完颜宗雄绕道辽左军背后,完颜娄室和完颜银术可在正面率金军左军前后夹击,辽军左军也被打退。

  辽军左右军全部败退,金军中军由完颜宗翰率领直奔辽军中军,完颜宗干率一支偏师在策应中军,辽中军再次不敌又被击败。

  至此辽军左中右三军全部败退,金军此次战斗与以往数次战斗都不同,以往无论是偷袭还是借风还是怎么着,总有军队作战以外的因素,可这次与五万辽军完全是当面锣对面鼓的硬碰硬,金军占据了绝对的压倒性优势,野战一举歼灭敌人,是真正的不可敌。

  但是很有意思,拿下达鲁古城后,阿骨打并没有急着继续跟辽国开战,而是开始跟辽国议和。

  牛逼的政治家都明白一个道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能通过政治谈判争取来的利益就尽量通过谈判来争取,实在谈不下来的,也要用谈判来给自己争取时间和时机,换句话说就是忽悠对方麻痹大意,接着趁其不备打丫的。

  天庆五年的金国虽然建国,可疆域仅有今天吉林省中部和辽宁北部一带,连当年的渤海国都远远不及,国力跟辽国相去甚远,战争打的就是国力,阿骨打深知硬拼还是打不过,当务之急他需要花时间消化国内新增的人口、整编新增的兵源。

  于是在辽国不断的修书斥责阿骨打僭越之后,新生的金国回书一封,强调辽金平等,并且提出希望辽国交还战犯阿疏,并且把东北的军事重镇黄龙府迁走,这样两国才能和平发展。
  阿骨打再提阿疏实在让人啼笑皆非,当年是完颜部把人家纥石烈部吞并了,结果人家首领跑都不准跑必须要回来向他臣服,在天祚帝看来这简直就是你们部落间小孩子打架,跟他堂堂大辽有什么关系,再说了,你们完颜部也好纥石烈部也好,归根到底都是大辽臣民,天子可不能拉偏架。

  阿骨打把阿疏当作口袋罪给天祚帝往里套,天祚帝把阿骨打当作蝼蚁继续不当回事儿,引渡阿疏都谈不拢,更何况迁走黄龙府。

  黄龙府总领辽国东北五州三县,金国领土都是原黄龙府下辖州县,有黄龙府在,东北的领土就有法理上的正统,黄龙府一旦迁走,也就意味着辽国正式承认金国政治地位,天祚帝就算再昏庸也不可能答应。

  阿骨打打着谈判的旗号忽悠天祚帝,天祚帝就真跟阿骨打扯起来了,从天庆五年正月到八月整整八个月时间辽金两国罕见的不打了,来回派使者扯来扯去,愣是没扯出来一条和谈的结果。

  天庆五年九月,辽国杀掉了金国的使者,宣布不再跟金国谈了。

  这天祚帝不地道,两国交战向来不斩来使,你大辽也是号称天朝上国,咋就杀使者呢?
  原因是阿骨打趁着和谈期间偷偷把黄龙府给打下来了。

  辽金两国和谈期间,完颜宗翰和完颜宗弼俩人曾分别单独给天祚帝上梳,自称女真边陲小国不堪一击,求天朝速来惩戒。看似示弱实则挑衅的上梳让天祚帝非常愤怒,调兵遣将准备将金国彻底剿灭。

  没想到阿骨打已经率金军先行一步,直奔守备空虚的黄龙府。由于达鲁古城之战后,辽军在黄龙府一带兵力已被金军几乎全歼,黄龙府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守军,金军一来没怎么攻打黄龙府便开城投降。

  形势岌岌可危,天祚帝再也坐不住了,下诏御驾亲征,辽军两路合围金国。

  其中一路天祚帝亲率,以枢密使萧奉先为先锋官,败将耶律章奴为先锋副将统领先锋两万人、围场使耶律张家奴为中军主将统领蕃汉军十万共十二万从骆驼口(今农安县南部)向东进军。

  另一路由都点检萧胡睹姑任主将、枢密直学士柴谊为副将率汉军三万从宁江州南方向北进军。

  按照正常行军计划,两路辽军应该一路打进宁江州会师,然后从宁江州再往深山老林里打,把阿骨打赶到混同江里摸鱼或者赶到山上挖人参,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辽军气势汹汹大兵压境的关键时刻,辽国内乱了。
  随军出征的先锋副将耶律章奴临阵脱逃,转而直奔上京,准备回京废掉天祚帝,拥立燕王耶律淳即位。为了确保政变成功,他提前联系了耶律淳的小舅子萧敌里先去耶律淳那里劝他顺应天意,同意即位。

  萧敌里曾任辽军西北路招讨使,头一年因为率军在斡邻泺被阿骨打偷袭击败遭免职,后来一直闲居上京。由于天祚帝终日不理朝政,国家乌烟瘴气,耶律章奴、萧敌里等官员早已心生不满,在他们看来,拯救大辽的唯一途径就是换个皇帝。

  耶律章奴不是无脑谋反,他想要拥立的耶律淳其实确实有当皇帝的机会。

  耶律淳生于道宗清宁九年,是兴宗孙子,道宗侄子。当年耶律乙辛专权害死太子又预谋加害皇孙,耶律淳因为德行出众被耶律乙辛选中,准备拥立为皇嗣。后来耶律乙辛被诛杀,耶律淳受到波及被贬出上京。

  天祚帝即位后,为前朝冤案平反,耶律淳也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南府宰相、南京留守并加封燕王。萧敌里前来劝进事出突然,耶律淳完全来不及深思熟虑,很快天祚帝的使者也带着手诏回到南京,诏令耶律章奴谋反,让耶律淳格杀勿论。

  在这种节骨眼儿上,犹豫就是不忠,耶律淳只得杀掉萧敌里,单骑前往广平淀(今内蒙古奈曼旗西北)向天祚帝请罪。

  没错,此时本应该在亲征金国战场上指挥辽军与金军厮杀的天祚帝,在得知耶律章奴谋反后,直接从前线跑了回来,跑到广平淀来保护他的后妃们了。

  事实上在天庆五年,天祚帝在辽国上下仍然有着极强的号召力,耶律章奴身为统兵大将,逃回去谋反时仅仅只有三百名亲兵跟随,根本就成不了气候,可就是这样不成气候的耶律章奴就让天祚帝把前线几十万辽军给甩了直接跑回来平叛,而且回来还不是直奔耶律章奴,却跑到广平淀行宫处遥控指挥起来。

  见到耶律淳亲自来请罪,天祚帝很欣慰,耶律淳是忠臣嘛,于是一番安慰。耶律章奴那边的叛乱也很快被平定,耶律章奴本人被生擒,处以腰斩告祭太庙。

  耶律章奴小小的叛乱没能给辽国造成太大损失.,可天祚帝在辽金战场前线的“临阵脱逃”对辽国却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

  阿骨打在此战之前意识到此战非同小可,天祚帝举倾国之兵打过来,辽国赢了,金国只有灭亡,金国赢了,才能勉强有一线生机,而且就算是金国赢恐怕也是惨赢,代价极大。

  虽然没读过兵书,阿骨打却懂得哀兵必胜的道理,大军临行前召集全部将领,仰天痛哭说道,自己与诸将起兵反辽只因契丹欺压我们太过残忍,现在天祚帝御驾亲征大金危在旦夕,除非人人抱着必死决心才有可能打赢这一仗,否则我们大金必败。不如兄弟们杀掉我前去辽国请降,可报大家一命。

  老大哥都这样悲鸣了,金军诸将和全军上下顿时被这种慷慨激昂的气氛带动,誓与辽军决一死战。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