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八卦不“科学”?科学≠真理≠正确,是该让它原形毕露了


2016年4月18日,科技部、中宣部曾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以下简称《基准》),其中提到:
知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意义。

当时,网上引发热议,八位科学家联名发声,声称“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是迷信、不科学。
他们公开发文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这些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有一定的价值,但它们是否就可以完全归为唯物论的思想?比如,对“天人合一”虽然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但在历史上“天人感应”论是“天人合一”理论的重要内容,而它有着明显的迷信色彩。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内容并非现代科学的一部分,在现代科学中并没有现实意义。
相反,许多现代迷信和伪科学正打着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幌子。作为现代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应能识别这些迷信,而不宜笼统地把这些内容作为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更不应该把这些内容作为科学。
除此之外,这些科学家还指出了如下问题: 
(48)知道力是自然界万物运动的原因;能描述牛顿力学定律,能用它解释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
这一条有严重的错误。亚里士多德曾认为,力是维持万物运动的原因。然而从伽利略以来,我们就已经知道这是错误的说法,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
“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这句表述是正确的,然而,通观上下文,令人遗憾的是,八位科学家竟然都是西方伪史的受害者,这不禁令人感到后背发凉。
看来,距离认知觉醒还任重道远。
今天来系统说说“科学”这个已被潜意识等同于“真理”、等同于“正确”的神话,它的神圣外衣是时候该褪去了。

一、“科学”的诞生经过
科学只是18世纪在参照华夏智识体系的基础上才诞生的,而且还不知原理地胡乱划科分类。与“阴阳五行”出现的古老年代相比,所谓的“科学”只是一个被过度神话的幼儿园小娃娃。
科学一词,英文是Science。可是,要知道1755年英国才出现第一本《约翰逊词典》,当时收录大约4.5万个单词,很多科学词汇和术语远未诞生。包括,科学Science这个词。
黄嘉略教会欧洲人识字,并利用《汉语语法》进行语言创编工作后,英国人才根据传入欧洲的《康熙词典》编写自己的书面语言。
很多人不知道,Science其实是汉语“三思”的古音,原意是多次思考并得出合理的结论,但从未有过“正确”、“真理”的定义。
因此,科学Science并不等于“正确”,也不等于“真理”。
关于英语如何诞生,详见:
汉语是英语的父亲,是唯一的象形文字,是西方所有表音文字的源泉。三星堆的神奇超越西方想象,将重新定义华夏历史,甚至宇宙起源
现在大行其道的“赛先生(科学)”是从17世纪的欧洲汉学和中国科技发展起来的。
没有那时的汉学,就不会有什么西方重新命名和细化分类的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医学、园艺学、艺术、哲学等等。
民主,作为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在百年后实现的。其间有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不能忽略,那便是——大规模引进古代中国的文官制度及考试制度。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先是在东印度公司试行此项制度,1870年后,认为可行,便推行至英国本土,全国实行。其他欧洲国家不甘于落后,也纷纷效仿。
1883年,美国国会批准有关引进中国文官制度及考试制度的提案。这个提案最初是由杰斐逊首次提出来的,但双方争吵不停。1881年,时任总统加菲尔德被刺杀,国会便加紧讨论、加快程序,最终决定紧跟英国之举,实行中国文官制度和考试制度。
期间,他们甚至喊出了一句打动人心的口号:
“在世界上,我们这个最年轻的国家,采取最古老国家的久经考验的先进制度”。
详见:一本《中国上古史》居然颠覆西方创世说、时空观、教会神权,掀起启蒙运动,迫使其历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科学尚未诞生的牛顿时代,凭什么把一个1693年患了神经病的神职人员称为科学家?
在哲学尚未诞生的牛顿时代,又凭什么给他戴上一顶哲学家的礼帽?
在牛顿时代,欧洲明明尚未建立大学,又凭什么说牛顿是剑桥大学的人员?
明明就是个“三一修士”教会好么?把教会称作大学???
实际上,按照广义的科学定义,科学一般分为五个门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哲学和数学。科学标准一般有六个:客观性、实证性、证伪性、自洽性、适用性和普适性。
其中,“实证性”即科学理论可以被重复检验;“证伪性”即科学理论是可以、可能被证明是错的;“自洽性”即科学理论不能在逻辑上自相矛盾;“适用性”即科学理论存在其适用范围。
中国社会对科学至上的观念和迷信就来自“逻辑实证主义”(实际就连哲学中的逻辑概念都是从华夏流传过去的,被莱布尼茨等人引用而已)。对于宇宙而言,人类认识相当有限,目前所能进行逻辑实证的事物更是少之又少。
上个世纪卡尔·波普尔就对这种片面的、绝对化的、静态的、形式主义的、根本错误的科学理念进行了批判,他认为:
既然可以被证伪的理论才是科学的理论,那么,必然会得出科学理论等于谬误的结论;即如此,又何必以一个必然是谬误的东西当真理,来衡量其他理论是否正确呢?
且来一起看看西方所谓的“科学”是怎么被拼凑出来。
【1】关于数学、物理
龙华民(Niccolo Longobardi,1559—1654),号精华,明朝末年来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意大利西西里人,贵族家庭出身,1582年入耶稣会,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抵达澳门,万历三十七年到北京,次年继利玛窦任在华耶稣会会长,在华传教58年。
传教士龙华民利用中国古代数学创造了毕达哥拉斯的数理知识,他是从宋朝邵雍的数学、命理学中找到了毕达哥拉斯的相关数学理论。
牛顿和莱布尼茨的数学知识都来源于华夏典籍,尤其是明代世界数学的巅峰王文素的《算学宝鉴》。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早在2600年前的《墨经》中就已经有了概括和总结。它们是华夏古圣先贤基于多年的定居生活和生产实践, 经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研究, 升华提炼得出的结论;同理, 如果没有中国历朝历代天文团队, 对日月和五大行星的运动规律至少数千年的观测统计和精算分析, 没有明朝王徴《奇器图说》中对地心引力的描述和四边形重心的标定等不计其数的中国巨人提供的肩膀, 就不会有放之太阳系皆准的“万有引力定律”。
《吕氏春秋·精通》中有关潮汐就有“磁石召铁”“琥珀召芥”的描述;1900年前汉代王充的《论衡》也指出“涛之起也,随月升衰”,揭示了潮汐与月亮引力的关系。
微积分来源于李善兰多年呕心沥血的劳动结晶,包括《数理格致》《代微数拾级》;
爱因斯坦空间不均匀、引力空间、空间扭曲都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亚里士多德把时间作为一个与空间并列的变量,这也正是相对论干的事情。后来,爱因斯坦在《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第73页~76页中又说把空间看成是充满场的非真空,以解释空间对物体的作用,又回到了所谓的牛顿经典物理了。因此,爱因斯坦相对论不过就是对亚里士多德理论的数学表述而已。
而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则是传教士龙华民对利玛窦所转述的中国古代儒学进行有效改编后创造的虚构形象。
那么,虚构的亚里士多德的奇怪理论来自哪里吗?
答案是:来自于中国明万历年间的《函宇通》、以及1628年的《寰有诠》。
所以,牛顿的神话理应戳破。
牛顿最重要的身份是法国公鸡会会长,此外,就是一名神职人员。他的封神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已被考证出其内容来自明代王徴的《奇器图说》和清代李善兰的《数理格致》,牛大神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也来自于李善兰。
因为造假是一个长达百年的系统工程,内部还有代号,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莫特从拉丁文翻译而来的1729年第一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与后来第三版,乃至后面的版本并不相同,后面的内容越来越多,且在不断修正之中。



看看明朝王徴《奇器图说》中计算的地球半径、地球周长。

一里合今天0.444公里,一里300步即一步148厘米。
一步5尺即尺长29.6厘米,与首定该制的唐时大尺完全相符。当时测量计算的地球半径为14316里,约合今日6356公里,而目前人类测得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公里。
地球周长9万里,约合今天399602公里,而今天测得地球周长为40075公里。
【2】关于天文、地理、历法、历史
伏尔泰则毫不讳言:所有的泛西方的古代王国或历史都是“复制中国”。
其称,中华民族是举世仅见的终古长存的文明民族;亦即,中国历史与文明是唯一性的。
卫匡国《中国上古史》问世百年后,法国耶稣会士宋君荣(Sun Kiun-yung, 1689—1759)把巨量的中国天文历法典籍搬运和介绍到欧洲,为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编年改写历史打下了基础。
宋君荣《书经》全译本 Le Chou-King

《格致草》是明末官僚士大夫学者熊明遇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出版的天文著作,并于崇祯年间(1628-1644)修订旧作而成。
原书初名《则草》,稿成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前后,原书初名《则草》,其在“叙”中说:“格致草,初名则草,成于万历时,后广之”。后来,熊明遇重新修订和扩大《则草》的内容,改书名为《格致草》,并用自己读书写作的地方“华日楼”为书商名字付梓印行。
 


清顺治五年(1648年),熊志学把《格致草》和熊明遇儿子熊人霖所著《地纬》合刻为《函宇通》 。
《格致草》言天文,《地纬》言陆地、海洋、国家等地理。
后来,两书皆被乾隆列为禁书。
作为明末东林党的成员之一,熊氏对耶稣会士抱持开明的态度,并跟他们建立良好的友谊。正如书名所示,《格致草》的撰作,毫无疑问是继承了宋明理学“格物致知”的传统。
《格致草》初版已遗失,在《函宇通》中亦被删改。
《函宇通》的“叙”中说“今颇删削,取慎余阙文之意,且原版多佚矣”。

就是这样一本“格物致知”的书,被现代科学砖家认为“格物致知”不科学的书,却被传教士疯狂复制,疯狂改名,以致于出现了《空际格致》《乾坤体义》《天问略》等高度相似的西洋版本。
学界经常有人据此认为《格致草》的内容系抄自或参考自传教士著作。
这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根据程碧波禁书《函宇通》与明朝科技及西方哲学逻辑学等来源研究的结论恰好相反:是所谓传教士的天文著作抄袭了《格致草》,或者至少抄袭了类似《格致草》的中国原著。《坤舆万国全图》中关于利玛窦的文字系伪造。



《格致草》不是一次成书,历经合刊,有过程,内容还与其他华夏典籍有知识上的承继,西洋书有吗?
西洋书都是凭空出现的,而且年代比较晚是怎么回事?
全靠把年代伪造到之前吗?
不仅如此,光伪造本书还不够,还得伪造作者吧?得伪造作者生平吧?有了作者还不够,还得伪造作者家庭吧?这些作者总不能每个都是孤儿,或者说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吧?
伪造的作者还得有生活轨迹,有人生有交际,谈过恋爱没有?有没有孩子?有没有亲戚或朋友?
什么?这些全都没有???!

所以,小伙伴们请睁大眼睛,西方造假时一个谎言往往需要无数个谎言去自圆其说,仔细一瞧,可能到处洞,到处都漏风。
那些凡是宣称西式百科全书天才,又没有朋友、没有家庭、没有留下画像、没有父母和孩子的,多半都有问题。
【3】关于哲学
传教士龙华民将中国资料整合到“古代神智”这个类别当中,证明苏格拉底的“一元论”与中国哲学是同源。而后,利用宋明理学移花接木,来给所谓的古希腊先贤作注解,“复原”了所谓的古希腊哲学。
龙华民认为毕达哥拉斯在哲学上继承了索罗亚斯德,有意思的是,那个时代,伏羲在西方有一个代称,恰好就是“索罗亚斯德”。
莱布尼茨有个学生,名叫克里斯蒂安·沃尔夫(Christian Wolff,1679-1754,德国博学家、法学家、数学家、启蒙哲学家)是第一位使用德语表述哲学思想的人。
沃尔夫本人曾明确表示,其哲学思想来自于中国,但也因此被驱逐出境。
康德其实就是沃尔夫的再传弟子,只是此人站在了种族主义的立场上,故意给中国哲学戴上了一顶所谓古希腊的帽子。
尼采曾经嘲笑康德,说其是德国乡下孔尼斯堡的一位“中国佬”,还透露了他盗取中国哲学、并将西方哲学的中国源头改头换面、伪装成古希腊这一历史事实。
英国哲学杂志总编科恩在谈到这一问题时十分诧异,他惊讶地表示:
竟然没有人质疑苏格拉底的存在,苏格拉底留下任何书面记录了吗?有留下类似《易经》《道德经》这样包括许多哲学思想的著作或文献吗?
 
【4】关于医学
明朝时,欧洲根本就没有医学,也不可能诞生像样的医学。
众所周知,当时的欧洲,城乡臭气熏天,死尸满地乱扔;王公贵族们终身不洗澡不洗脸不洗手,随地大小便。关于这方面,不再赘言。
按照现行西方史,意大利、法国是当时欧洲最先进、最发达的国家。
我们从《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和艾儒略《职方外纪》等书里来管中窥豹。
艾儒略在《职方外纪》中如此记录当时法国的医学:
是国(拂郎察,即法国)之王,天主特赐宠异。自古迄今之主,皆赐一神,能以手抚人疬疮,应手而愈,至今其王每岁一日疗人。
法国人靠国王手摸治病,但是,国王每年只坐诊一天。
意大利的医学是这样的:
……又有沸泉,有温泉,沸泉……温泉,女子或浴或饮,不生育者,育;能育者,多乳……又有地出火,四周皆小山,山洞甚多,入内皆可疗病,又各主一疾,如欲得汗者,入某洞则汗至;欲除湿者,入某洞则湿去。因有百洞,遂名曰一百所。
意大利人靠钻进不同的山洞治疗不同的疾病,靠喝温泉水治疗不孕不育。

再看传教士们伙同内应“翻译”出来的欧洲解剖学著作,也是地地道道抄袭中国著作的产物。
为什么?
因为李之藻这个东林党人、耶稣会会士在《人身图说》中通篇使用中医穴位名称来描述人身各部位,而且进行穴位治疗、切脉诊治。
极西高一志撰,虞城杨天精、河东卫斗枢、段衮、韩霖较”的《齐家西学》说:
三家(笔者注,指法律、医学、格物穷理之学)者,乃西学之大端也……其二家谓之修疾治命之学……故吾泰西古俗,医有公学,诸名士释古医之遗经,发明人性之本原,辨外体百肢之殊,内脏诸情之验,及万病之所以然,而因设其所当用之药方,亦大约六年中,师教弟子以切脉及疗治之法,后严考试,而非领考司之命,不得擅行医也。
看看,高一志怎么说的?
他说,欧洲办了很多的医学院,学制6年,学生需要学习很多的医书,通过考试之后才能从业。在这六年时间里,学生主要学一些什么呢?
原来是:切脉及疗治之法。
而传教士艾儒略证实了这一点。
JD徒李九标在记录艾儒略言论的《口铎日抄》中说:
先生(艾儒略)曰:“……何异医者按脉治病,以手印手,冀得其症而疗之。”
啧啧,西方都学会诊脉了,现在却反过来说国医不科学???

又如:
至太阳(穴)又分为二肢……上至凤池(穴)……一下行至舌底及缺盆(穴),一升上于头厚皮及天庭(穴)之缝……并兰台(穴)、廷尉(穴)……西师云:如头疼及太阳(穴)痛,须于印堂(穴)血络即太阳血络开血即愈,屡试有验。
这个李之藻为了讨好传教士,竟然在《人身图说》中把中医的穴位名称都用了一个遍,也难怪事成之后,还获得了教会颁发的奖励。
最有意思的是,《人身图说》明面上是本有关“解剖学”的书,但是邓玉函等人动起手来,一发不可收拾,一不小心就抄下了全套的中医治疗方法。
还是完成任务、交差要紧,管他那么多干嘛?
《人身图说》中的人体构造图(部分)

所以,咱们有幸看到了“欧洲人治病”的如下记述:
若乳发肿毒,当于其左右旁及下分打火罐以散之。
环跳穴,系骨节凑合之处。受病,宜贴风痛膏,或打火罐,或九龙雷火针。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如果乳F发肿毒,就在乳F的左右旁及下面分别打火罐;环跳穴是骨节凑合之处,如果病了,适合贴风痛膏,或者打火罐,或采用九龙雷火针。
瞧瞧,穴位、火罐、膏药、九龙雷火针,中医的十八般武艺在所谓的西方医学书籍里尽数上场了。
只要不是睁眼瞎,都知道这是地道的国产货。
原来,在来华耶稣会士笔下,当时欧洲的“西医”,是靠“以手印手”切脉诊断病情的啊。
 
【5】关于经济学
人类最早的、有系统的经济学著作是《管子》,这是先秦时期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
作为过去几千年来的世界经济中心,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服从于和谐、有序之“道”,因而是:
 
自然秩序(自然哲学) + 社会主义 + 自由经济
(详见孟晓路《周礼》、李学俊《中国古代的社会主义》)
 
司马迁偏重于自由经济,他的《平准书》和《货殖列传》涵盖了亚当斯密经济理论的绝大部分范畴,如价值规律和自由放任等。
关于亚当斯密的学说是否来自司马迁,国外虽长期争论,但一致认同的是,亚当斯密继承和发扬了重农学派,而重农学派则是铁定撷取自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重农学派的领袖魁奈还被称为“欧洲孔夫子”。
《中国哲学家孔子》1687年拉丁文版孔子像,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图书馆藏

在《路易十四时代》《论世界各国的风俗和精神》等作品中,伏尔泰对中国作了大量的记述与评论。在伏尔泰的笔下,“孔子”和“儒学”是两个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他把中国人视为世界上最明智和最开化的文明民族。伏尔泰有一段著名的话:“欧洲王公及商人们发现东方,追求的只是财富,而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 
【6】关于艺术、园艺、工艺、美术等
欧洲工艺就是从仿制(山寨)中国产品起步,开始掌握生产流程和工艺美术的。在此过程中,西方逐步学会了文艺、园艺、茶艺和工艺等内容。
而世人熟知的工业革命(18世纪下半期发生),正是从上述条件下发生的。不但如此,甚至连瓦特的蒸汽机都是从中国文献中抄过去、再加以改进的。
【7】关于农学
欧洲有水稻、黍、稷之类的农作物吗?
显然是没有的。
可是,在徐光启的《泰西水法》中,在介绍制作“龙尾车”方法时,还出现了诸如篾、桐油等等欧洲从来没有的材料。
欧洲不产竹子、桐油树,何来篾、桐油?

在介绍制作“玉衡车”方法时宣称“梁居水中,其木必榆”,又出现了诸如榆树等欧洲从来没有的材料。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泰西水法》出现了许多只有中国才出产的植物和动物。
即便是“龙尾车”“玉衡车”之类的名称,也是独具中国特色。最有趣的是其中关于“龙尾车”一名的介绍:
《龙尾车记曰》:……龙尾者,水象也,象水之宛委而上升也。
难道欧洲也有与中国一样的龙文化、一样的龙形象?

 
【8】关于科学院
中国文献里的这些科技知识,是法兰西学院和英国皇家学会建立的唯一基础。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当时与牛顿齐名,后来闹掰的那位)曾呼吁各方打开来自中国的知识王国。1767年,英国皇家学会为了感谢罗伯特·胡克拿出法国传教士宋君荣(Gaubil,Antoine,1689-1759)遗留的宝贵中国资料来分享,特别授予他荣誉会员。
明清之际,参照华夏典籍伪造的西方各类书籍不下万余之册,从《易经》《农书》《天工开物》《泰西水法》《永乐大典》《数理格致》《奇器图说》,到《长物志》《园冶》《格致草》《函宇通》等等,不胜枚举。

【9】西方传教士在抄袭华夏科技典籍时,抄错作业的地方比比皆是
文行先生:牛顿竟然在不知道无穷小的概念的基础上创立了微积分,其案例则是莫名其妙地运用了幂函数。
程碧波:牛顿对“几何”概念的内涵(给定一个小量,对大量进行测量,其值就是几何。但西方人都认为是图形)是全然不知的,因此,牛顿的有关论述也是前后矛盾,云山雾罩。他对微积分的证明过程也十分神奇,为了凑消失量,人为的规定x微增量与y微增量是同比例增长或减少的且是1/2,来路不明,消失也不明。反正最后,就是证明了无穷小量没有了。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书中到处是“几何”的中国典籍的用法,但是对“几何”概念的解释却牛头不对马嘴,这正是其抄袭自中国典籍的特征之一。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序言中说:“由于匠人们的工作不十分精确,于是力学便这样从几何学中分离出来,那些相当精确的即称为几何学,而不那么精确的即称为力学。
牛顿不懂“几何”的含义,所以他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出现了大量循环定义。循环定义,是牛顿倍受批评的内容之一。
而“几何”在华夏典籍中却解释得非常清楚,就是用选定刻度来度量数值。
“几”在中国古文就是有刻度的测量工具。
“‘某量可以被更小的某度来整除,此量即为大几何,此度即为小几何。若不能整除,就“不为大几何内小几何也’,换言之,就不叫几何”。
因此,“几何”的数值一定是最小刻度的整数倍。当然,若某刻度不是最小刻度,则当然能出测量出以某刻度为单位的非整数值。
因此,在华夏典籍中,“几何”与图形并无必然关系,它强调的是如何测量以及不同测量刻度下的度数值。
“几何”可以用在图形测量上,也可用在质量、密度、力等任何对象的刻度测量上,其测量的核心,就是“刻度”。
而“几何”的以上刻度测度概念,正是微积分的核心。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到处都提到“几何”,并且其“几何”到处都有中国版典籍对“几何”的用法,但牛顿每到解释“几何”是什么时,就完全错误。
这是牛顿微积分乃至现代微积分的错误理解所在。
美国罗密士抄袭李善兰《代微积拾级》的著作《Elements of Analytical Geometry and of the 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同样对“几何”理解错误,罗密士版本把“几何”错误理解为“图形”了。
《数理格致》与牛顿《原理》相比较,还会发现:
《数理格致》的定义翻译为现代文为:“物质的测量值,是以疏密和大小的乘积作为刻度(测度)来测量的数值”。
牛顿的实质定义是:“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测量值,可由密度和体积共同求出”。多了一个画蛇添足“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测量值”,以及少了“密度和体积之乘积作为刻度”的测量手段的几何阐述。
两相对比,中国《数理格致》的定义是精准的,而牛顿的定义则是错误的。
在对时间的理解上,翻译华夏典籍的西洋人没有办法解释不同运动下怎么用运动数值来衡量时间,所以设定与运动并列的时间变量,并给时间组成变量设定“有两端而无中间”的奇怪性质,这大概来自钟表“滴答”的声音,以及对无穷小的不理解吧。
这是因为当时他们并不掌握对多种运动求上元积年的大衍求一术。
西洋人设定与运动并列的时间变量,而缺乏计算时间变量的方法,所以对于不能直接对时的两个系统,他们就没法讨论两个系统的时间异同。

这就是在建立在抄袭基础上、还因错误理解华夏知识而错误百出的所谓“科学”,咱们挺直了腰杆说话,还有必要神话它吗?
“科学(Science)”这位“赛先生”解释不了古老的文明内涵“阴阳五行”,就说认定它不存在,没有现代科学意义,显得十分可笑。
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一个三岁孩童指着一个仙气飘飘的银髯老者说:“你说的话我听不懂!所以,你这个人不存在,没有意义!”
研究现代科学专家们不妨看看,你们眼中的“科学大神”、“科学的祖师爷”都在拼命学习《易经》这门古老的学问呢!
所谓阴阳、所谓五行,都是来源于《易经》。
他们趋之若鹜,巴不得学好以后,改个名字就变成自己的学说,从而名震寰宇,千古留名。
耶稣会会士卫匡国(Martino Martini,1614-1661)所著《中国历史十卷》又称《中国上古史》,1658年首版于慕尼黑,4开本,共362页,这本书是最早向欧洲介绍《易经》及其卦图的书,其第一卷“SINICE HISTORIE LIBER PRIMUS”(第11-31页)中关于《易经》的描述,书中详细介绍了太极八卦演化过程。

清初,首批来华的法国传教士白晋(Joachim Bouvet,1656—1730年,又作白进,数学家,著《古今敬天鉴》《康熙帝传》《中国现状》),与康熙朝另一法国传教士索隐派的傅圣泽(Jean-Francois Foucquet,1665-1741,一说1663-1739,1699年来华,1720年返回欧洲,在中国生活21年)一起被康熙招入宫中研究《易经》。
此二人有共识,并讲过这样的话:
1、中国古代文献包含神圣智慧和神启预言,只有通过他们才能重建西方的古代历史;
2、古代中国属于整个早期人类社会,是普世性的,是宇宙终级知识的来源。《易经》卦爻的发明者伏羲这是那些古希腊圣贤的原型;
3、确切地说,伏羲在古埃及和古希腊被称作赫尔墨斯,在希腊化的压力山大被称作托特,而在希伯来被称作以诺。《易经》和伏羲的神性智慧幸存了下来,并且为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主义所分享。
白晋很早就开始对中国文化的研究,1697年返回法国,在巴黎做讲演时说:
“《易经》这本书蕴含了中国君主政体的第一个创造者和中国第一位哲学家伏羲的(哲学)原理。”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认为,“二进制”是莱布尼茨在中国《周易》的启示下完成的。
据说莱布尼茨在声名鹊起后,曾经一度变得非常自负。当他从一位到过中国的传教士那里,看到了太极阴阳八卦图、《河图洛书》的拉丁文译本后,顿时惊得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激动之余,他将自己微积分的书扔进了身边的纸篓,众人不解,他便提笔疾书:这是一个宇宙最高奥秘!
他放下了傲气,如痴如醉地研读中国文化和哲学著作,还曾致信给清朝的康熙皇帝,提议在北京也创立一家科学院,并赠送给康熙一个计算器模型。甚至托传教士朋友向康熙皇帝申请加入中国籍,只是自恃国势强盛的大清皇帝康熙,并不肯屈尊降贵地接纳这个化外之邦的“蛮夷”,因而也就没有遂其意愿。莱布尼茨给太极阴阳八卦起了个西洋名字叫“辩证法”,后来他又著书专门叙述,并且系统性地阐发二进位制,因而名声大振成为数学泰斗。
这些神奇的故事,至今保存在德国翰诺岱图书馆内,但是有些偏向西方的学者是看不见的。
其实,中国也有其他学者进行了详细考证。
胡阳、李长铎的著作《莱布尼茨-二进制与伏羲八卦图考》就给出了比较可信的材料,表明莱布尼茨的二进制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八卦图的启发。
黑格尔去巴黎向汉学家雷慕莎学习《道德经》,黑格尔做了一本中国哲学笔记。黑格尔曾指控一个朋友所发表的文章,剽窃抄袭自己这本中国哲学笔记,但可笑的是,他所谓的哲学著作,不但体系、概念,就连名词,都是全部套用《道德经》,比如“有”和“无”的概念。而他却反过来说,老子是巫术、中国没有思辨哲学。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则认为,《易经》才是一本充满了智慧的书。
…… 
看到了吗?
科学上所谓的“辨证法”来自于莱布尼茨把“太极阴阳八卦”的改名,计算机的二进制也受到了八卦的启发。
这都是有据可考的。
可是,这些科学家还在否定这些朴素的真理,岂不是有点可笑?
看到这里,肯定有小伙伴会心生疑惑,历史上的这些人为什么会入教呢?如果是入教有什么好处,得了好处再离教不行吗?
首先,入教是真有好处的,而且是利诱。不过,一旦入教,想要逃离,还真的不行。
耶稣会不是一个简单的宗教组织,在欧洲,它可是神权统治者,是拥有军队、有执法权、宗教裁判权、有收取税收权的政治组织,只是披上了宗教的外衣而已。
Jesuits英文释义为:耶稣会、耶稣会士;而Jesuit 释义为: 耶稣会信徒、阴险的人、间谍。
可见,在英语里,耶稣会信徒、阴险的人、间谍是一回事。
因此,真实的耶稣会、耶稣会士,都不是那么简单的。
他们蛊惑人心的途径是:利诱目标入教,然后以教规教义控制教徒,为其所用。在此过程中,威逼利诱,恩威并施,凡入教者必死心塌地,根本没有叛教的机会。
明朝中后期,大约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铜钱。普通工匠、小吏,每月收入大概在100-150文钱之间(真的比宋朝少了好多,只相当于宋朝许多百姓一天的收入)。
王丰肃雇请入会教徒蔡思命为秘书,代为处理文字信函、接待文人雅士,每月包吃包住,发放工资百文。与蔡思命一起为王丰肃效力的厨师王玉明,则每月得工钱一百二十文。
由此可见,一年下来也不过一两二钱银子。
但是,耶稣会在传教时,乃是携巨资而来,凡入教者,普通百姓就发三两银子。
能不心动么?
但是,天下从来没有白白掉下馅饼的事情。入教后,必须发誓效忠教会,必须填写一家人的出生日期。谁敢背叛教会,耶稣会士会用咒术让他全家死绝。
就算不信这个咒术,但凭借着耶稣会士靠贿赂与东林党人、一众大臣建立起来的牢固关系,普通教徒能不怕吗?
普通教徒如此对待,那对于身居高位的朝臣呢?
那就得特殊对待,派人专门跟随左右了。
在《口铎日抄》中,耶稣会士艾儒略明确告诉中国信徒,耶稣会有这样的“组织纪律”:
入会后,须各守规,又使一人密察其过,无论大者不敢逾闲。即一言一动,稍违理道,便不容隐。
每一名教徒,都被耶稣会安排的人秘密监视着,即人盯人。那些身份普通的中国教徒,人人都被别人暗中监视着,每个人也领受了暗中监视他人的任务。
由于徐光启、李之藻是高级官员,所以由耶稣会士亲自昼夜陪同。时时刻刻都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提醒、督促每一名教徒在精神上绝对服从“天主”:
夫天主之恩若此,子等宜何如爱慕图报,以无负主恩者乎?……凡一身之上至头目,下迨手足,有敢不遵循规诫,而违背主命者乎?……悉翕合上主之心,乃可已。
稍稍梳理一下徐光启的著作,我们就能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徐光启在京做官,屯田天津,回乡闲居的时候,始终至少有一位耶稣会士“陪同”在徐光启的身边。
李之藻自然也享受着这样的待遇。
其子李次虨在《名理探序》中说:
惟忆曩侍先大夫,日聆泰西诸贤昭事之学……先大夫自晤利(玛窦)先生京邸,嗣后宦辙所之,必日偕西贤切劘扬扢。
李次虨说,自从李之藻加入耶稣会之后,无论李之藻到哪里,都有耶稣会士陪伴而行,因此,他自小就天天见到耶稣会士。
……
好了,说完了西方所谓“科学”产生的真相,接下来,让我们回归到华夏道统的天道思维模式来看看什么是阴阳、什么是五行八卦,以及太极图是怎么来的吧!
阴阳是自然界中最直观、最普遍的客观现象,比如白天为阳、夜晚为阴。
由此,引申出来,动则为阳,静则为阴,其他的还有高矮、胖瘦、公母、刚柔、生死、兴衰、春秋、夏冬、加减、乘除诸如此类等等,取象比类,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的概念。
万事万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所以将之归纳总结为阴与阳。
如前所述,据考证,二进制便来源于阴阳,阴为0,阳为1,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二进制中:阴=0,阳=1。
00代表老阴,01代表少阳,10代表少阴,11代表老阳,所对应的分别是坤、艮、坎、巽;
四象升级进阶成八进制,则是000(太阴),001,010,011,100,101,110,111(太阳);分别对应坤、艮、坎、巽、震、离、兑、乾。


其中,坤、乾相综,相当于计算机二进制之中的取反运算;
坎离相综,相当于二进制之中的异或运算;
艮震相错、巽兑相错,相当于数学中的镜相旋转。

将上述八进制数两两组合,就组合进阶成了六十四进制,即《易经》中所称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的各爻变化,总计囊括了4096种可能,包含了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各种现象和哲学规律。

华夏先祖在此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和总结,形成了中医基础理论
(迄今为止,西医尚未诞生任何一种基础理论,所借助者唯有物理、化学、生物学发展带来的技术而已,但这些技术并非属于医学自身的理论)

这便是古人常说的易医同源。
五行是源于天文的正弦规律,若以X轴为时间,Y轴为纬度,则太阳在地球上投影的运行轨迹就是正弦曲线。

如果将六十四卦象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成一个方阵,就会惊异地发现,阴阳两爻的位置变化恰好形成了一条类似DNA的正弦曲线;

如果将六十四卦分布于三维的空间坐标系中,其构成的立体图形与石墨的结构几乎完全一致,揭示了生命的基本元素“碳”(最稳定的元素)与天象之间的密切关系。

何谓【卦】?
把“卦”字拆开来看,左边是“圭”,代表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四个投影点;
右边是“卜”,代表标杆,古称“表”。


北京古观象台圭表

来个大的

经过长期观测,古人得知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最短,一年内夏至日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正午,煦阳斜射,表影则最长。

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短值,这两次最短值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的时间长度,难怪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等于365天多的数值。
《周礼.地官.大司徒》:
“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影以求地中。日南则景(影)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侧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
《易·说卦》:
“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天文观测上先在一个圆(即一年形成的循环之圆上)确定“二分二至”点(从这里就能看出等分数学和圆有多么重要了)




从圭表测影的角度观测和记录便是如下所示:

古人定时把每天太阳阴影记录下来,按阴影长度,做成标竿,一年后,选取十二标竿,排列成下图。


把投影线延长到圆边,并用阴阳两色表示,左边内阴外阳,右边内阳外阴。
将冬至和夏至作为中线,根据四季变化,从新排列。
按阴阳两色边界,画出弧线。





此图,与古籍中常见的“太极图”已经基本一致了。
在图上,每两支“影筹”之间,都有14日的观测数据空置。如果将这些数据全部补齐,直观地展示出全年365日的阴、阳消长状况,就能够得到全年的“阴阳太极图”。
太,指大到不能再大的“最大”;极,指多到不能再有的“最多”。

再进一步提炼,“先天八卦图”从圭表测日影活动中便呼之欲出了


先天八卦太极图

 
看看,这是来源于天文观测和数学建立的模型,哪里不科学了?
实际上,圭表测影的历史、华夏天文观测的历史远远超过5000年,在万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山海经·大荒经》里东西七对“日月出入之山”和“连山历”有着密切联系。

贾湖遗址里出土的鹤嘴形状的神秘器物,其实与圭表测影有关

原始圭表观测二分二至图

 
综上所述,明朝末年,由于东林党、资本势力与耶稣会、洋人内外勾结,致使中国国力严重衰退,满清乘虚而入,捡了个皮夹子,并对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进行了无情地篡改、阉割、破坏和损毁、焚烧,彻底葬送了华夏几千年来奠定的科技基础和有生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个过程中,至少有一千多万册国家档案被毁,上百万册书籍消失,数百万学子惨遭荼毒,致使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屈辱。
时至今日,那个时代产生的后遗症尚未完全消除,国民精神仍未直起腰身。不少人文化上缺乏自信,思想上逢洋必尊,盲目西化,对历史一知半解,忘记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甚至把“科学”当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
***关注我,关注《昆羽继圣》,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