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培尔曾说,要撒就撒弥天大谎。因为人们很难想象,也更容易相信。
而英国人正是这么干的。
一、牛顿与苹果的故事中,究竟有没有苹果?是什么样的苹果?
首先声明,本文是对先前两篇有关牛顿大神的补充,之前没有看过的小伙伴可以电梯直达:
1、伪造的神话:走下神坛的牛顿,不仅知识和成就来源于东方,还和莎士比亚一个样
2、当知道李善兰后,不仅对牛顿和莱布尼茨产生了怀疑,还对相对论和爱因斯坦产生了高度质疑。西方造神,可能把全世界都带上了歧路……
好了,开始今天的正文:
1665年夏季的一天,英国林肯郡伍尔斯索普庄园里,一只苹果从枝头坠落,产生有关万有引力的灵感,从此这颗苹果树声名大振,被视为科学探索精神的象征和科学史上的传奇故事。
这株苹果树的品种比较特殊,名曰“肯特之花”。
然而,有意思的是,经过研究发现,“肯特之花”却很少开花,而且就算开花也很少结果,且所结的果实都是纯色绿苹果。
它难得结一次果,果子还是梨形、亚酸性,不仅产量少,而且品质还差,根本不适于农业种植。
这……怎么与之前听过的故事有些不同呢?
砸在脑袋上的苹果,不是红的吗?
注意,在几乎所有的宣传画中,树干都是又大又粗哦。
其实,当初撰写故事的人肯定没有想到,这苹果的故事在后世太过有名,以致于成为世界各地各大科研院校所争夺的嫁接对象。
毕竟,都想沾点光嘛。
目前,“牛顿苹果树”是英国国家级文物,归英国国家信托基金会管理。因为牛顿的光环,科学家们不仅对其呵护有加,还使用大量经费对它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供后人研究。
然而,位于剑桥植物园的这棵树却并不是当年砸中牛顿的那株苹果树。
真的那株苹果树在牛顿老家,剑桥植物园中的这棵据说是从牛顿老家那棵“祖树”移植而来的克隆体。
同期,剑桥大学也在三一学院外移植了一棵一模一样的树,所以在1954年为了纪念牛顿,剑桥大学同时种植了两棵苹果树,它们均属于克隆一代。
天津某大学在经过几年的努力后,也在校区里栽种了一株同一品种的苹果树。
喏,据说就是这株。唉,都是些追风的骚年啊。
2015年,以杨福家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倡议,并在英国驻沪总领馆文化领事包迈岫的推动下,上海市科协与英国国家信托基金会取得联系,表达了希望引进“牛顿苹果树”的愿望,并得到了同意剪枝嫁接到上海的回复函。
2015年3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5根自英国引进的“牛顿苹果树”枝条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当晚在上海首席园艺师的操作下成功嫁接。嫁接成活的6株“牛顿苹果树”在上海市林业病虫防治检疫站的监管下,在辰山国家级隔离试种基地集中隔离培育试种。
2020年3月底,上海辰山植物园“辰山国家级隔离试种基地”内的“牛顿苹果树”开出了一簇簇粉红色的小花。
不容易,不容易,万里迢迢来送树,好大的人情。
上海辰山植物园负责人说,“希望尽快让‘牛顿苹果树’和市民游客见面,将“牛顿苹果树”展示给人们,因为它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科普价值。
……
现在广为流传的故事版本中那个“红”字又被悄悄隐去了,字少了,图可是没变啊。
红苹果和绿苹果有什么区别吗?
欧洲虽然也有野生苹果,但这种个头又小、味道酸涩、且没有经过驯化的苹果树是不会人工栽种的。
以前,西方流传着苹果源自欧洲的说法,但前苏联著名植物学家瓦维诺夫(Vavilov,Nikolay lvanovich)通过研究表示了质疑,研究结果显示中亚地带的天山野果林才是苹果的起源地。
不过,西方对此拒绝承认。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不承认也很困难了。
实际上,苹果和苹果树的人工栽培起源于4000-1万年前的天山地区。
新疆伊犁河谷的野果林,保留了当今苹果最全基因的野果林,经历上百万年的繁衍生息,是现代苹果名副其实的“祖先林”。在那里,野苹果树与野杏树混杂生长,每年万花齐放之时,与周边的雪峰、草地、溪流形成美不胜收的景观。
哈萨克斯坦的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在俄语中的意思就是“苹果之父”,这座城市最早在13世纪的文献中被提及,当时它的名字意思是“苹果山”。
中国学者李育农和林培均等人认为,全世界的栽培苹果不但都源自于天山的野果林,而且都可以追溯到一珠生长在新疆新源县喀拉布拉镇海拔1927米的半山腰的野果树。
这株被称为全世界栽培苹果“祖宗”的野果树,树龄达600年左右,树高12.9米,平均冠幅18.5米,树体从基部分为五支,宛若手掌,枝繁叶茂,至今依然结果。
据考证,栽培苹果在伊犁地区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生长在那里的塞威氏苹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苹果品种。顺着基因组的追溯,塞威氏苹果向西演化形成西洋苹果,向东演化形成中国早期的绵苹果。
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和历史学家通过对欧洲和西亚各地考古发现的保存完好的古代苹果种子的研究表明,苹果最初是由古代的巨型动物传播开来的,后来在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中进一步获得发展,传入欧洲的。Max Planck人类历史学研究所的Robert Spengler在《来自沙漠的果实》中总结了这些历史证据。这些证据都指向苹果与丝绸之路的关系,即现代苹果的许多遗传物质起源于古代贸易路线上的天山野果林。
哦,人工驯化的苹果树原来是从中国传入欧洲的呀。
关于牛顿与苹果的故事有好几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出自伏尔泰、第二个版本是牛顿的好友威廉斯蒂克利(William Stukeley),第三个版本是出自牛顿的侄女婿。
三个最初的版本却不尽相同,总是有着那么一些令人尴尬的差别(时间不同,牛顿旁边的人不同……咳咳,看来,以后得统一口径才行啊)。
牛顿的侄女婿兼助手和后来的著名铸币厂主、国会议员John Conduitt,在他的回忆中提到,牛顿说1666年他从剑桥回到了在林肯郡(Lincolnshire)的母亲家(也是牛顿的出生地),并在那里思考了苹果落地。
“牛顿苹果树”位于林肯郡的伍尔索普庄园(Woolsthorpe Manor,由英国国家名胜古迹信托运营),虽然没有明说牛顿是在那棵苹果树下被砸中,但当地有、且仅有这一株苹果树。
这株大名鼎鼎的苹果树的确还存活着,不过,却是这样的(如图)。
这棵树怎会如此矮小?
与想象中大相径庭啊。
牛顿真的能“站”在这株苹果树下吗?估计,牛顿宝宝可以。
可能英国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宣称这棵树曾在1820年的一场风暴中被吹倒,一部分脱落的木材被制成了鼻烟盒和小饰品,所以看起来就变成了今天这般模样。
可即便如此,谁能告诉我,迄今350多年,为什么这树都长不大?然而,与之相反的是,为什么宣称资料中的苹果树都那么高大?
谁能告诉我,印度普纳大学内IUCAA机构1997年移植成功的牛顿苹果树(2007年死了)为什么会结出大红苹果?
为什么所有宣称资料中的苹果树都是那么又高又大?树干又粗又壮?
……
【再来看看有关度量衡的问题】
根据奥尔德在《万物的尺度》(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一书中的估计,仅在大革命之前的法国,就至少有25万个不同类型的度量衡单位被人使用。
那么,英国呢?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英国的度量衡也是种类繁多,十分复杂。
英制单位,由1824年英国《度量衡法》定义的单位系统,主要包括英尺(长度主单位),磅(重量主单位),加仑(容积主单位),华氏度(温度单位)等。
吴刚先生说,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ma(右边质量m和加速度a的单位:分别是公斤和米/秒,力F的单位是“牛顿”),学过物理的都知道,一个单位“牛顿”的力量相当于让1公斤的物体产生1米/秒2加速度所需要施加的力度。
很显然,“牛顿”是一公斤×米/秒2,或者说“力”的单位“牛顿” 是质量、距离(长度)和时间三个人造单位组合后的产物。
牛顿(1642-1727)是无法穿越200多年,提前使用比他自己晚生的单位“牛顿”的。
实际上,1875年,一项被称为《米制公约》的国际协议才刚刚出现。
协议为长度和质量等单位制定了明确的标准,以公制为基础来衡量其他一切非公制单位,并建立了常设机制来管理和促进公制的进一步完善。
所以,现行的公斤和米这两个单位是1875年5月20日在巴黎发布“米尺(metric)标准”以后才有的,距今(2022年)不到150年。也就是说,“牛顿”这个与1公斤×米/秒2等效的力的单位,必然是出现在1875年5月20日之后。
法国圣克卢的公馆,自1875年以来一直是公制单位管理机构的所在地
目前,力的世界通用单位是“牛顿”,这却刚好是个可有可无的计量单位, 因为它与1公斤*米/秒/秒是等价的。比如,中国探月探火星用的7500“牛”火箭发动机, 完全可以用1500斤级或750公斤级来描述。
不仅如此,西方抄袭作业由于很多东西不理解,就连西元纪年也是随便定的,为了比华夏早,还把原来的耶稣生辰提前了1400年。
福修斯(Isaac Vossius, 1618—1689)接受了汉学新知,从而用希腊文《耶经》代替(更权威的)摩西—希伯来版本,这就把“耶经编年”提早了1,400年;由此,创世和洪水的时间,分别变成了公元前5400年和公元前3000年(左右)。
现行的纪元是1582年,由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批准颁行的历法来确定的。
格列高利十三世
卫匡国于1658年发表的《中国上古史》,使学者们能够用中国远古帝王伏羲来定位欧洲编年,那是公元前3000年代的早期;别的可做定位的中国帝王,分别对应于亚当、诺亚和其他的洪水前的人物;……尧被定位于诺亚洪水。
所以,不仅牛顿这个单位可有可无,没有实际的意义,就连耶元纪年也很飘忽,不具备任何天文意义,全凭一张嘴。
耶稣具体什么时候生的,没人知道。说他哪天生的,就是哪天生的。耶稣最初的生日,还说是叙利亚一位叫埃克西的僧侣,自个儿人为推算的呢。
西元前一年正值西汉末期,与男宠董贤同卧同坐、并留下“断袖之癖”典故的汉哀帝刘欣,于当年的八月十五日驾崩于未央宫,终年二十五。
为了便于弄权,权臣王莽举荐九岁孩童刘衎于西元前一年,十月十七日登基继位,是为汉平帝。
次年,改元为“元始元年”,“元始”,即为最初之意。
这一年,恰好成了西元纪年之始,即西元1年。
西人不知数学来源于天文观测,更不知“度量衡”也是来源于天文,法天则地,以天文定人文。
不论是“法尺”还是“英尺”,其实都是仿效明尺或清尺的产物,或者本来就应该叫中尺。实际上人类所有度量衡标准,包括历史上各国五花八门的,以及目前的“米尺国际标准”(metric,累黍成尺),追根溯源只有一个:——即中国度量衡标准。
那么,为什么说“度量衡”是来源于天文呢?这怎么会与天文产生联系呢?它的真实起源究竟是怎么样的?
实际上,可不仅仅是“度量衡”,包括音乐都是起源于天文,这可不是胡编乱造,这是考古学上已经确证了的事实。
华夏所有的度量衡单位、节气节日,全部都是有深刻的天文意义和人文含义的。
笔者在《昆羽继圣》四部曲之一“缘起金乌”中将之融入故事,是这么苦口婆心介绍的(不苦口婆心不行啊,时间一长,大家都不记得了,教材上又不说):
如86章 法天则地云:
“黄钟者,天统也,为律之始。截竹为管谓之律,律长九寸,仲冬气至则黄钟之律应。那边墙角有十二根长度不同的竹制律管。”余子信说着,用手一指左边一处墙角。
忠尧顺着余子信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那边角落有一排高低不同的竹管插在一个木架上的孔中,排列得整整齐齐,余子信继续说道,“这是为师赴昆仑山阴面截取管壁厚薄均匀的竹子制成,可吹出十二个高低不同的基准音,亦即十二律。
从黄帝时期到现在,这种万古不变的度量单位,称为律。太史公将十二律称之为万物之根本,因为十二律是历法和度量衡之基准,所谓‘以天文定人文、以天伦之序定人伦之序’是也。”
“这音律还跟度量衡有关系?”忠尧惊得长大了嘴巴。
“所谓律、度、量、衡,律是音律,度是尺度,量是容量,衡是权衡,这是天国对于音乐以及物体的长度、体积和重量的测量与规范。虞书曰‘乃同律、度、量、衡’,所以齐远近、立民信也。度量衡都是为了计量。”
据典籍记载,玉质黄钟律管乃汉代律历制度的基准器。
古人观测日影变化,采用了圭表测影的办法从而衍生了五行八卦,卦的本意便是圭表测影的刻录,属于观天象。观天文后还需要侯地气来对应效验,这便是史书上说的‘制十二管,以听凤鸣,以定律吕。’因此,《汉书·律历志》为必修,只有看懂了这部分内容,才能深刻体会为何音律对于天国如此重要。因为,乐律是天地之间的转化器和连接器。”
忠尧听得兴起,不住地点头,这时余子信吩咐道:“把手伸出来。”忠尧不解何意,只得伸出一只手去,笑嘻嘻试探着问道:“师父,是不是有什么好东西要给徒儿啊?”
余子信伸手在忠尧手上轻轻打了一下,说道:“想得美!并指,告诉为师,一寸、一寸有五、三寸,用手怎么计量?”
“哦。”忠尧面露失望之色,懒洋洋地将左手食指中指并拢,然后答道,“这是一寸有五。”
继而左手四指并拢,说道:“这是三寸。”
而后独独伸出中指,蜷曲起来,比划了一下中指指节的宽度,说道:“这是一寸。”
又竖起大拇指,比划了一下拇指宽度:“这也是一寸。师父,《说文解字注》有云:‘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体为法’,徒儿这个还是知晓的。”
余子信又吩咐道:“那你将那根竹制黄钟律管取来,再用手量量旁边的木案有几拃(zhǎ)。”
忠尧于是走到墙角,从木架上取出最长的那根竹制的黄钟律管,右手张开大拇指和中指量起木案的长度来,量完回头对余子信说道:“师父,木案长度是六拃(zhǎ)。”心里却想:“不会这么简单吧,师父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这时,余子信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黄帝‘设五量’,‘少昊同度量,调律吕’。度量衡单位最初都与天文和人体相关,古人以人体的某一部分作为计量标准,如‘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掬手成升’,‘舒肘知寻’,‘取权为重’、‘过步定亩’等等。”
说着,余子信展开双臂伸直,说道:“此为‘舒肘知寻’,这双臂的长度便为一寻。你旁边有一个褚色的瓷缸,里面盛满了黑黍,你揭开盖子,以双手掬起一捧,则为‘一升’。”
忠尧低头一看,木案右侧果然有一个褚色的瓷缸,便揭起木盖放置一旁,用双手捧起满满一把黑黍,皱着眉头说道:“这是‘一升’?‘一升’才这么点儿?”
“是的,最初我们的祖先没有测量工具,自然而然便想到了最直接、最简单、最粗暴的方法——人的身体。可是,‘布手知尺’仅限于男子,女子的手小怎么办呢?古人于是管女子‘拇指指尖’至‘食指指尖’的长度为‘咫尺’。‘近在咫尺’、‘咫尺天涯’,你明白是何含义了吧?”
“喔,咫尺原来是这么来的啊,哈哈,真是有趣、有趣!”忠尧不禁拊掌大笑道。
“虽然两手合盛就是‘掬’、掬手成升,以手测量的原始计量方法使生活中的货物交易等变得有据可依,《小尔雅·广量》曰‘掬四渭之豆’,《左传·昭公三年》曰‘四升为豆’,
但人手的大小随着身体差异而不同,这个容量量值标准还很原始,并不准确。”
忠尧低头看看自己双手捧起的黑黍点点头,非常赞同余子信的观点。
“先秦时商鞅规定‘举足为跬,倍跬为步’,即单脚迈出一次为‘跬’,双脚相继迈出为‘步’。跬是早期测量土地的最小单位。秦代曾规定‘六尺为步’。春秋三传之一《毂梁传》曰:古者,三百步为里,二百四十步为亩。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不积跬(kuǐ )步,无以至千里’,也是从源于此处。”
余子信话音刚落,忠尧便放下手中的黑黍,在内室中依言走了起来,先在自己站定的地方左脚尖处划了一道横线作为标记,而后右脚向前一迈,蹲下身去在右脚脚尖处也划了一道横线,口中喃喃道:“这便是跬(kuǐ )了。”
说完起身,左脚相继向前一迈,复又蹲下在左脚尖处划了一道横线,自言自语道:“此为‘步’。”
画好“跬”、“步”的横线后,忠尧退至一旁,凝视着地上的三条横线,说道:“师父,你要是不说,我还以为每跨出一迈便是一步呢!今日得蒙师父赐教,算是长见识了。”
“天国先祖虽以人体的某一部分作为计量标准初步解决了原始计量‘有’与‘无’的问题,但人生而有异,体型不同,这还不够准确。十二律管中,先祖以黄钟作为天国度量衡之母,为何?”
忠尧想也没想脱口而出:“因为黄钟律管最长!”话音未落,余子信手中突然多了把竹制戒尺,伸手就往忠尧屁股上一打,忠尧发出“啊呀”一声惨叫,连忙改口道:“黄钟为律之始,黄钟为律之始!”
又如87章 化成天下
余子信微微颔首:“这还差不多。黄钟为律之始,十二气定十二月,亦为一岁之始,因为地气是由黄钟律管而出,天国先祖便以其为出发点,规定一粒古代最常用的中等黑黍的宽度为一分,累黍定尺,横排一百粒黍之短径即为一尺百分,黄钟的长度为九十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由此,便根据黄钟律管而确定了‘尺度’(长度单位),把你手中的黄钟律管放到木案上,用黑黍去量一量,看看是不是正好九十粒黑黍排列起来更它一样长。”
“嗯?”忠尧微蹙眉头,略一沉思,说道,“徒儿去试试。”
不消片刻,忠尧将九十粒黑黍横过来摆放,向上累叠完毕,竟然真的和左侧的黄钟律管一样长,不由啧啧称奇。
余子信见状,又说道:“这是标准的黄钟律管,你现在用黑黍将律管装满,——全部填满。”
“哦。”忠尧应道,将木案上的黑黍放回瓷缸,俯下身去,在瓷缸中不断用黑黍装填黄钟律管,直至再也装不下为止,然后回头说道,“师父,装满了!”
余子信闻言“嗯”了一声,说道:“好,现在你将律管取出,把管内所盛的黑黍全部倒出来,然后数一数,是不是正好一千二百粒?”
“啊?!”忠尧一声惊呼,面露难色,“这么多黑黍,数起来慢,师父要等好久呢……”
“快数!要不了多久的,为师不怕等。”余子信把脸一沉。
忠尧没有其他选择,只得硬起头皮快速数了起来:“一、二、三、四、五……”
大约过了半柱香的工夫,忠尧重重喘了一口长气,高声喊道:“师父,徒儿数完了!正好是一千二百粒黑黍!咦?师父,您老人家怎么知道正好装一千二百粒?莫不是……您装满这根律管后也倒出来数过?嘿嘿……”
余子信清咳了两声,打断了忠尧而后说道:“这一千二百粒黑黍的容积就叫做一龠(yuè),两龠(yuè)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或用井水装满一律管,其容量定为一龠。
用黍子测量容量好理解,可为何也用井水测量呢?
因井水与地面之水相比,杂质少,纯净,井水温度变化不大,密度恒定。以黄钟律管为始,这便是‘容量’(容积单位)的由来。”
“哇,老祖宗真是智慧无穷啊!这也能被他们想出来?!”忠尧深深被震撼到了,为之动容,不禁叹服于古圣先贤的卓绝才智,心中也感到一股莫名的暖流。
“看到木案左侧那个小铜秤了吗?你且将这一千二百粒黑黍搁上去称一称,看看重量几何?是不是十二株?”
“哇卡卡,师父,原来这些摆设物件是派这些用场的啊。”说着,忠尧便将所有的黑黍全部盛入小铜称的称盘上,称了称,然后说道,“正好是十二株唉,师父,老实说,是不是您老人家之前也偷偷称过?”
“呃……”余子信又清咳了几声,没有接忠尧的话茬,顿了顿,说道,“度量物体之重,汉代叫权衡。权与衡其实是两种器物,结合起来才能去称量物重,分为称钱衡、铜环权、衡盘三部分。一黄钟律管所装黑黍的重量是十二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四石为一鼓,一鼓合四百八十斤。这便是‘衡’——‘权衡’之由来。
因此,从测量地气变化的十二律黄钟律管的长短粗细便延伸而定出了古代的度量衡模型。
从观天象——候地气——飞灰候气——黄钟律管这个过程衍生完成了天国大陆度量衡初始体系,这便是以天文定人文,也就是《黄帝阴符经》中所说的:‘立天之道以定人也,以物载道,以化成天下’,而音律则是完成这个过程衔接与转化的中介。
二、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香料也有大实话要说
香料于今日随处可见,且价格相对较为便宜,但在古代可是只有贵族和富人才能享有的奢侈品,是一种身份和财富的象征,甚至与大航海的开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总体而言,香料有如下作用:
(1)香料可以作为重要的调味品,使食物别具风味。
肉桂,八角,白芷,香叶、孜然等等,可以去肉类的腥味,增加肉食风味,估计很少有人没吃过烧烤、没撸过串、没吃过卤肉吧?
(2)香料也可用作中药,中国多本本草书籍都有记录香料在医药上的用法。
自古以来,华夏就十分重视香药。汉初已派使者通过海陆丝绸之路远赴异国搜求香药,珍宝异物,外国来贡者亦有之。
马王堆一号汉墓女尸辛追(后世再次考证为“避”,不是“辛追”)手握香囊,官椁内置大量茅香、良姜、桂、花椒、辛夷等香药,起着对尸体防腐的作用。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和剂局方》或《局方》)中有很多方子,多是以香药为主,例如,苏和香丸、安息香丸、丁沉丸等。
苏和香丸集苏和香、安息香、沉香、麝香、白檀香、丁香、荜菝、龙脑等八味香药于一方。
(3)除此以外,香料也可用于制香,如著名的龙涎香。龙涎香被证实是鲸鱼的分泌物,大多是植物的种子、果实、树皮和花朵等。
隋唐至宋,香药除用于医药外,主为宫廷、权贵、豪绅之奢侈品。
宋代的《香谱》记载了80种香,熏香、衣香、怀香、啗香还有沐浴、傅粉,当时已有专门的“合香家”。
《名香谱》记载香药55种,其中一种有“助情”作用。
《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之“集香丸”则由白豆蔻仁、砂仁、木香、姜黄等组成。《局方》书后还设有《诸香》一卷,专载芬积香、衙香、降真香、清远香等熏香的制用方法。
“赵太丞家”前方十字街头(孙羊店”左侧的马路边),有一家店的招牌上写着“刘家上色沉檀拣香”,门首的横匾还注明“刘家沉檀囗囗丸散囗香铺”字样。“刘家”显然是这家香药铺有意识地强调的品牌;“上色”为上等之意,“沉檀拣香”则表明此店的主打商品是沉香、檀香、乳香等上等香药。
所以,拣香可不仅仅是乳香,而是最最上等的乳香。
《香乘》卷二:“三佛斋每年以大舶至广与泉,广泉舶上视香之多少为殿最。而香之品有十:其最上品为拣香,圆大如指头,今世所谓滴乳是也。”
(4)香料还可以加入饮料中,成为味道不错、具有诸多预防保健作用的香苏饮。
香饮子,就是用香药煮出来的饮料。
宋人流行喝饮子,虽是香药煮的,但不完全是药,更多的是保健或者可乐一样满足口感的饮料。
唐代杜宝《大业杂记》中记:
“筹禅师又作五香饮,第一沉香饮,次丁香饮,次檀香饮,次泽兰香饮,次甘松香饮,皆有别法,以香为主”。
但到了南宋,次序变了,陈元靓《事林广记》:
仁宗敕翰林定熟水“以紫苏为上,沉香次之,麦门冬又次之。
饮用沉香有一精妙之法:
先用净瓦一片,放窑中烧微红,安平地上焙香一小片以瓶盖定,约香气尽速倾滚烫入瓶中密封盖。檀香速香之类亦依此法为之。
也就是说,先加热沉香将精油收集到瓶子内壁上,然后再往瓶子内注入热水,做成“香水”喝。
综上所述,因为有着大量的美食、药用、制香品玩等诸多方面的需求,所以香料贸易自古以来就十分发达。
以后,可千万别说只有茶叶、瓷器和丝绸了。
为了真实的再现这一幕,融入合理有趣的故事情节之中,《昆羽继圣》四部曲之“奇境历劫”可是绞尽了脑汁,笔者阅读了大量文献史料,考证了许多内容,甚至《清明上河图》都是放大三十倍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去过的。
这可是个辛苦活,特别特别费时,写作难度是一般网文的好多倍。就是希望有人能记住真实的历史和过去,把那些优秀的东西继承和传扬下去。
据有关史料记载,华夏最早的商业广告出现在商代。春秋战国出现的“牛首”、酒旗,可归入原始的产品广告。
至宋时,广告达到巅峰。
《梦粱录》记载:“大抵都下买物,多趋名家驰誉者。”
这里的“名家驰誉者”,换成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名牌效应”。
发达的商品经济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宋朝商人普遍产生了自觉的广告意识。
在《清明上河图》上,据统计商业广告有42个,其中广告幌子有10面,广告招牌有23块,灯箱广告至少有4个,大型广告装饰——彩楼欢门有5座。
复原后的彩门欢楼
不仅如此,每逢开业酬宾、节日喜庆之际,还会雇请许多名动京城的“明星大腕儿”来搞活动,在门前招徕顾客。被徽宗老板看中的李师师可能请不动,但是樊楼其他的几个大腕儿,如徐婆惜、封宜奴、张七七、王京奴等等,又或是外间明星艺人左小四、安娘等,那就可以用钱狠狠去砸了。
你以为那时没有国有企业?
不不不,东京大名鼎鼎、七十二正店之首的“樊楼”后来就被收归国有了。
《清明上河图》上的许多广告也是这样的产品广告,如虹桥附近的一家酒楼,大门口的木柱上挂有两块招牌:分别写着“天之”、“美禄”。
“美禄”是啥?就是美酒啊。
《汉书·食货志下》:“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后因以“美禄”指酒。
唐元稹《谢赐设状》:“陛下载分美禄,特降珍羞。空怀满腹之惭,未有沃心之便。”
宋代王观《减字木兰花·天之美禄》:
天之美禄。会饮思量平生福。一硕刘伶,五斗将来且解酲。百年长解。三万六千能几日。劝饮瑶觞。祝寿不如岁月长。
按照清明上河图复原的“天之美禄”
大门边有一个广告灯箱,上面写着“十千脚店”(“十千”也是美酒的代称);楼上还横架一根竹竿,悬挂一面川字酒旗。
在“十千脚店”的对面,有一个撑着遮阳伞的路边摊,遮阳伞下挂着一块小木牌,写有“饮子”二字。从“十千脚店”往城里方向走,城外汴河大街上也有一间“饮子”摊。
这是宋代凉茶铺的广告招牌。
“饮子”即饮料,由果子、鲜花、中药材制成,相当于今天的广式凉茶。宋人以喝饮料为时尚,市场上当然有各色饮料出售。
如果是六月天,还有冷饮解暑。
算命先生真是无处不在,广告也打得响亮。
汴河大街“饮子”摊斜对面,有一个简易棚寮,门首悬挂着三块招牌,上书“神课”、“看命”、“决疑”,里面坐着一名算命先生,表明这是一个占卦的摊子。
这些正店都是大酒楼,一个个财大气粗的,星级服务,星级价格。整个东京有这种招牌的,仅有72家。它们拥有政府颁发的酒类牌照,小店们要分销?找它们就对了。
最早的美容院,还是路边摊,简是简陋了点儿……但好在,价格便宜呀。
这个嘛,就是特殊服务挂红灯笼的由来,人家只卖大宝剑(你懂的)
《清明上河图》中医药广告也是比比皆是。
比如,这“赵太丞家”。
夕阳红店铺,退休御医发挥余热。
这家医馆特别强调了“赵太丞家”的品牌,很可能它的创办人就是太医局的名医,具有不一般的权威性。可以看出来,这“赵太丞家”很注意打广告,在大门口安置了四块招牌,上书“赵太丞家统理男妇儿科”、“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五劳七伤回春丸”、“大理中丸医肠胃冷”等广告词,既介绍了医馆的医疗范围与专有药品,也宣传了大夫的高明医术。
这又是治肠胃又是治酒伤大药丸的,你们这些人也太爱喝酒了吧?
可再仔细一想,现代人不也正是如此吗?
这都一千年了,好酒的习性还是没改!
全世界第一张有据可考的菜单在这儿
宋代还有一类更高层次的广告,未在《清明上河图》上出现,那就是商标广告。商标广告可以视为是品牌广告的升级,不但强调了商家的牌子,还以更富视觉效果的独有图案,增加品牌的可辨识度,强化留给消费者的印象。
广告史必提到的宋代商标,当属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白兔捣药”图案无疑。
北宋济南有家刘氏钢针店铺,这家店铺以“白兔儿捣药”作为其产品的商标。这个商标用铜版印刷,近似方形,中间绘有白兔捣药图,其画上端横写着店名“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传说中月宫白兔捣药所用的便是一根铁杵,整个商标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谚语,暗示了刘家针铺造针的“功夫深”。
这块“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广告铜版,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据称是1946年历史学家杨宽与上海市立博物馆的蒋大沂在一家古玩铺发现的。
用这块铜版印出来的印刷品,实际上就是一份广告传单。最上方是一行大字:“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间是一个“白兔捣药”图案;白兔的两侧刻着“认门前白兔儿为记”。铜版的下半部分全是文字,依次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这是有实物可证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广告。
大约五六百年后,欧洲才出现了第一张英文印刷品广告。
这份宋代出现的印刷品广告不仅仅宣传产品(功夫细针),而且宣传品牌(刘家功夫针铺),那个“白兔儿”更是可以确证的世界最早的商标。
吉州李道功夫葵花青铜镜和湖州仪凤桥石家真正一色青铜镜,可都是中国宋代不同时期的商品广告实物哦。
吉州李道功夫葵花青铜镜就是在铜镜的背面铸有产品的名称等信息,这也是一种广告形式。
湖州仪凤桥石家真正一色青铜镜上的铭文带有保护品牌、打击盗版的意味。
湖州是中国宋代著名的青铜镜产地,其中又以石家境最为有名,许多石家铜镜上都铸有铭文,有的列出了石家的名称和排行。有的标出了作坊所在地,这都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具有很强烈的市场意识。
全世界第一张海报招贴、最早出现的剧院也是在北宋年间的勾栏瓦舍。
报纸也是最早出现于华夏呢。
什么晨报、邸报,都是老祖宗们玩剩下的东西。
蹴鞠等休闲运动据考证是唐朝传出去的,后来,到了英国那里,就演变成了英式足球。但是,特别要说明的是,你可别以为咱们那时候没有网状的球门啊,球门也是老祖宗搞出来的!
宋太祖蹴鞠图
《昆羽继圣》之二“奇境历劫”中对此也有描述:
两人一转身,却望见右边有一宽阔处,那里,正有两拨人在热火朝天地蹴鞠。
一拨数人分为两队,在场地两侧各设置了一个球门,高约三丈许,杂彩结络,用两个长竿作门柱,留门一尺许,两柱中部悬空联接一张网形成球门得分区。左队五人,身着红锦衫;右队五人,皆着青锦衣。
时广场春霁,清明景妍,交争竞逐,驰突喧然,或略地以丸走,乍凌空以月圆,蹴鞠屡过飞鸟之上。
另一拨人则不用球门,在玩‘白打’的踢法。
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踢球的花样一套套的,动作灵巧,一会儿用头、肩,一会儿用背、胸,一会儿又用膝、腿、脚蹬等,一整套踢技令人眼花缭乱,一些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计的少年艺人球技甚高,筑围而蹴之,不使其堕地,以失蹴为耻,久不堕为乐,竟可令球半日不坠,谓之“筑球鞠”(蹴鞠就是足球的祖先,唐时传至英国,后经英国改进,成为现代足球)。
“呵,厉害啊!不如就找他们问问吧。”欧也说罢,与子翃二人上前询问。
子翃问道:“诸位,敢问离此地最近的勾栏瓦肆位于何处?”
正在玩“四人场”白打、传接对踢的四人停了下来。一八片尖皮缝成外壳的皮球,内装一个牛尿泡,贯气而张之,跳跃性颇强,一人用脚踝停球,把球往脚下一踩,说道:“你们俩运气真不错,一问就问对了人!若是说这汴京城的勾栏瓦舍,还没有我们‘齐云社’不知道的!”
“齐云社?”欧也愣了愣,口中喃喃道,“我只听说京城有个‘德云社’,没听过什么‘齐云社’啊!”
“大名鼎鼎的‘齐云社’都没听过?”那人一脸鄙夷,旁边所站三人的眼光也变得轻视起来,那人继续不屑地说道,“乡下哪个旮旯来的吧?”话音甫落,众人哄笑起来。
欧也瞥了子翃一眼,因有求于人不便发作,脸色青一阵红一阵。子翃使了个眼色,示意勿要轻举妄动,自己上前一步,仍旧恭谨地躬身行礼道:“我二人初来乍到,还望诸位多多指教。”
那少年大手一挥,大大咧咧地说道:“无妨无妨!你们既然来了这东京城,不知道‘齐云社’会贻笑大方的。‘齐云社’又名‘圆社’,是一个蹴鞠组织,喜好蹴鞠的人可以加入这个组织,一是可以维护自身利益,二是可以互帮互助,而‘齐云社’最牛的会员便是当今天子,这样说,你们明白了吧?”语罢,面上不禁沾沾自喜。
……
北宋真有这个‘齐云社’,宋徽宗也真是这个组织最牛那个VIP。
至于高尔夫么,也绝对不是什么苏格兰牧羊人发明的,而是从华夏的的捶丸演变而来的。
据《辞源》,元宁志老人著《丸经》(一般均指阙名〔无名氏〕撰),有“强身怡神,以木为丸,以杖击之”这种游戏的记载。以木杖(棍)击木丸,与今之高尔夫球同(当然,如今“棍”和“丸”的原材料已非常高端)。
不但如此,在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刚开始唯有男性才有资格参与这种游戏。而高尔夫Golf全称“Gentlemen Only Ladies Forbidden”,意即 “绅士专玩淑女止步”。
《硃痕探骊》读到《丸经·善行章第二十三》这几句话:
“行止者,嫌爱之端(行止善则可敬,不善则可鄙厌);言语者,荣辱之阶(言不可妄诞,妄诞则辱,不妄则荣)。讷于言,敏于行,正己践言,是为善行(慎言语,谨行止,先行其言,斯为善矣)。”
这段话的意思大概是要捶丸者行止有度,依照规矩捶丸且别大声喧哗胡言乱语。
高尔夫球场至今仍旧遵守着这些“古训”。
不明所以的高尔夫球迷,一般都会说高尔夫发轫于苏格兰,但读《丸经》,则高尔夫球显然是华夏元朝以前的发明,两者有着极大的“血缘关系”。
苏格兰人会说,他们以该地牧羊人用“赶羊杖”(Club)在崎岖不平的山坡牧场击石块(古时候的“球场”凹凸不平如《丸经》所记)排遣寂寞,自古已然,如此“弹石”,恰是现代高尔夫球的“前身”。
但是,华夏捶丸比苏格兰早了好几百年。
宋代彩绘螺旋纹捶丸,藏于长兴太湖博物馆
圆球状,米黄色胎,表面彩绘多组红褐色螺旋纹。直径4厘米,于1975年长兴电影院工地出土
吉州窑遗址出土南宋彩绘捶丸
“捶丸”是博弈之一种,可消磨时间、联络感情、交朋结友,因而大受男士欢迎。《丸经》说此戏盛行于军中:“方今天下隆平,边陲宁谧,将帅宴安于橐弓服矢之际,士卒嬉游于放牛归马之余,苟非弹石习闲,何以临机而制敌也。”可知此“弹石”之戏,为和平时期士卒打发时间有益心性且能锻炼身体的运动。
宋代捶丸石刻画 山东岱庙
据考证,十三世纪初叶,高尔夫运动由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于1219年前后传至欧洲。
因此,苏格兰人也只敢说“十八洞球场”是其祖先所创,别的不敢多说。
故,《昆羽继圣》四部曲之二“奇境历劫”中作为如此描述:
清明时节放纸鸢是宋人的习俗。文人雅士、老幼妇孺皆用细竹为骨,扎成各式形状,以纸或薄绢蒙糊其上,斜缀以线,可以引线乘风而上。
明媚的春光洒满了草地,偶有闾里儿童,追逐嬉戏。
远处,草地上插着多面三角小旗,有数名妇人打着襻膊,正在捶丸。
(明)杜堇《仕女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
《昆羽继圣》四部曲之三“千里江山”作如下描述:
“哈哈哈哈!你拿我没办法了吧?原来你没什么本事啊!”
“是吗?你看我怎么收拾你!但是我若真下手,下手可不轻的,万一误伤了你,那可怎么办?话说,小屁孩儿你家里有没有大人啊?”
“没有大人!”守护灵童回答得倒很干脆。
他一边以气御杓(sháo)棒疾速挥舞,一边聚集灵气从革囊中召唤出捶丸击球的‘撺棒’、‘朴棒’、‘单手’、‘鹰嘴’等全副球杖(中副为八根、小副则在八根以下),不多不少,共计十根,又取出一个随身携带的提篮,里面装满了数百个骨制“角球”。
原来,他所击出的每一个“角球”皆来自提篮。
他二阳指朝地上的提篮一指,往上一挑,革囊中便飞出一连串的“角球”,接着他左右开弓,手持两根球杖,又以气御使其余的八根球杖,挥杖若风,只见“乒里乓啷”一阵响,每颗球又化作五枚,霎时成百上千个角球若暴雨般向忠尧激射而去。
守护灵童得意洋洋,见忠尧忙着四处躲避,大笑道:“拽肘运杖,击杓(sháo)收窝,养其血脉,以畅四肢!这便是我苦练多年的绝技——捶丸若雨!人家叫暴雨梨花针,我叫暴雨捶丸!哈哈哈哈!我看你怎么躲!”
“你个乳臭未干的臭小子,如此令人生厌,果然是家中不服管教的神兽!”忠尧一面说着,一面施展龙游仙踪身法,时而左挪右腾,时而往一众冰风盾卫间钻去。
冰风盾卫手中有盾,忠尧瞧中了那些可以防御的盾牌。
守护灵童一边不住击球,一边大笑道:“捶丸之球,乃用瘿(yǐng)本(瘿本,即赘木,又叫树瘤子)所制,此等赘木是树身上结成绞瘤的部分,木质生长绞结紧密,十分牢固,久击而不坏,用来打人最合适不过了!
而我所用之球杖乃是秋冬之季最宜之时所取木棒,木植津气于内,制棒于春夏之际,用牛筋牛胶固之,筋胶相和,刚坚耐用!哈哈哈哈!”
数不胜数的角球不断袭来,击在冰风盾卫所持的盾牌上,暴击之声急促如雨,此起彼伏,忠尧挪动脚步,游走穿行于冰风盾卫之中,那一个个苦逼的冰风盾卫宛如人偶一般,一动也不能动弹,就这样成了忠尧的挡箭牌。
……
也难怪陈寅恪会说: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好了,了解了自家的情况,可以与西方横向对比一下了。
北宋时,海内外的香药贸易已经非常发达。香料和茶、盐、在宋代都属于官方专卖品,上等香药满足了宫廷需求后,再流入民间,每年为政府带来大量的税收。
14-16世纪,香料在西方是稀缺昂贵的顶级奢侈品。
用于制作香料的植物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对位于中高纬度的欧洲来说,香料最初是陌生的。像胡椒、丁香、肉桂、肉蔻、生姜等香料,主要产地都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东亚国家,这是因为这些农产品大多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温度在20-30度之间。
而西欧国家大多数纬度偏高,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之中,即便大西洋暖流使得土地可以耕种,但最高温度通常不超过20度,这就限制了大部分的香料无法在西欧的自然环境下进行种植。
西方将香料与《耶经》中的伊甸园联系在一起,并赋予香料神圣感。
JD教堂里点着熏香和香油,JD徒认为天堂充盈着迷人的芳香,神、圣徒和圣物带有的沁人香气来源于香料。
中世纪晚期,关于圣徒与香脂的马姆斯伯里的威廉写道,圣彼得去世时,周围的见证者都能嗅到一种香气:
“不是桂皮和香膏的香气,而是天堂之气,宛如春日的悦人气息充溢四方”。
JD徒认为世间的香料来自伊甸园,因为《耶经》中记载:
帝把伊甸园安置在了东方,黄金与香料之地如俄斐、哈菲拉、示巴也都位于东方。
9世纪时阿拉伯作家阿穆尔·巴赫尔·希贾兹宣称,“亚当从天堂坠落后,选择前往的目的地正是印度”。
在欧洲人的观念中,印度并不是如今之印度,而是天朝的代称,他们把天朝叫做印度,即伊甸,伊甸园之意。彼时的天竺,则被称之为“印地亚”。
如果说中国人对于香料的需求是个搞仪式感的享受过程,欧洲人对于香料完全是一个必需品。欧洲人迷恋那种味道芳辛浓郁、感观刺激厚重的商品、
首先,欧洲人身味大,又常年不洗澡,故需要香料制品在掩盖体臭;
其次,食物的储存需要大量的香料;
再次,欧洲人除了盐以外,基本上没有任何其他的调味品了,印度香料的使用增加了食物的特色,也成为欧洲上层阶级攀比的手段;
最后,宗教的需要,无论是洗礼,还是加冕仪式,都需要大量地使用香料,以符合人们对天堂或伊甸园的想象,另外,葬礼时,欧洲人需要香料将尸体抹一遍再下葬。
几乎所有人都在追求香料,因为香料因稀少、珍奇而成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奢侈品,贵族们以有能力拥有香料来表现特权,在一定程度上,香料代表了上流阶层的尊崇身份和高贵地位。
例如,英语谚语“他没有胡椒”意为此人是不重要的人,可见香料成为贵族自我炫耀的手段,若没有能力消费香料则不会被看得起。
注意,中世纪欧洲的“香料”并不特指厨房里的调味品,而是包括欧洲难以出产的各类东方动植物产品,如染料、药物、糖等。
重点来了。
西方历史书中说,欧洲人对亚洲香料之所以以后着疯狂的需求,主要是因为欧洲中世纪缺乏冷藏技术,以肉为主食,而肉类容易变质,必须用香料盖住腐肉的臭味。
表面看起来似乎没什么毛病。
可真的如此吗?
仔细一研究,然后一拍大腿,猛然惊觉:差点又被忽悠了!
倘若肉类真的已经变质了,其实无论用什么香料,都是无法掩盖那种腐臭气息和味道的。
关键还不是这个。肉类变质后,会产生肉毒杆菌啊!
肉毒杆菌分泌的肉毒毒素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毒性最大的生物性毒素,只需要微克量级就可以致人死于非命。
假如欧洲人真这么喜爱吃腐肉烂肉,恐怕早就嗝屁,甚至绝种了。
所以,这背后没这么简单,必定还有其他原因。
如果你翻过《农书》等华夏古代农业方面的典籍,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原来,早在商代华夏就已经发明了动物的阉割术。《齐民要术》中对猪、羊的阉割技术作了详细的总结说明。而甲骨文中也有反映阉猪、骟马的象形文字。
阉割,通常也称“去势、骟割、劁猪”,传统方法就是割去家畜的生殖主要器官,如:公猪的睾丸,母猪的卵巢、子宫角、部分子宫体。多数猪场是请专业的“劁猪匠”来完成这一任务。
驯化的禽畜通过阉割术摘取性腺,可以变得性情温顺、易于役使,发情也不会变得狂躁不安。最重要的是,经过阉割后的牲畜没有那么重的异味、臊味。
公猪即将性成熟时,体内会分泌两种化合物,也就是弗洛蒙(androstenone)和粪臭素(skatole)。
弗洛蒙在G丸当中合成,在唾液腺当中汇集并转换为信息素,交配过程当中可激发母猪的性行为。弗洛蒙还会在脂肪当中沉积,烹饪加热时可释放出来,造成公猪异味。粪臭素是公猪后肠内的微生物产生的。可经肠壁吸收进入血液,在肝脏代谢降解,但也可能进入脂肪组织,产生公猪异味,影响猪肉的口感。
此等阉割之术西方一直没能掌握,直到18世纪末,才由一位瑞土商人窃取之后从中国带至欧洲。
因此,在此之前,西人只能借助香料掩盖那充满腥味和骚气的肉食。
现在,他们又闹幺蛾子了,有些超市和肉食店拒绝销售经过阉割过的肉类。
西人虽然穿上海盗服装演变而来的西装,但在文化方面,真的是惨不忍睹,否则也不会在香料方面白花几百年的冤枉钱了。
就是这样靠造假堆砌和谎言裱糊出来的地方,还有人挖空了心思往那边去钻,能说什么好呢?
唯有一声叹息罢了。
***关注我,关注《昆羽继圣》,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