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教起源与武宗灭佛有关,亨利即汉人、约汉就是John?欧洲三岛原是大唐流放地,其岛闽人多,故多以约汉为名,郑和在欧洲设宣慰司……



唐会昌元年(841年),年仅26岁的李炎登基,是为唐武宗。
此时,佛教势力日益强大,全国大中型寺院约4600余所,兰若(私立的僧居)多达4万余座,僧尼将近30万人,寺院奴隶高达15万人。
由于僧尼们极少耕种,也不上税,寺院侵占良田数十万亩,不断出租良田、收取地租,并发放高利贷,以致于“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的程度。
在僧侣演变为地主,控制了许多土地和劳动力后,寺院经济和势力恶性膨胀,也不可避免与世俗地主在经济利益上产生冲突,矛盾日益突出。当时寺院拥有的田庄极多,如山东长白山醴泉寺有庄田15所,陇州大象寺有大小田庄7所,占地53顷。
朝廷税赋因此锐减,形势岌岌可危。
不仅如此,庙堂上也出现了巨大变化。
唐武宗接手时,朝堂上有30多名僧人被封官重用,其中不乏有司徒、司空、国公等一类的显官贵爵。有的甚至被封为将军,参与军机事务。
为了逃避赋税徭役,大量青壮年纷纷投奔佛寺,一些地方豪强为了避税也将田产等物置于寺庙名下,致使国库日益空虚,兵源日趋紧张。
与此同时,不少与权贵交往密切的僧人因此变得气焰嚣张,横行霸道,欺压百姓,作威作福,甚至不将官府放在眼里。
由于僧侣势力日益强大,危及朝廷执政基础与社会秩序,忧心忡忡的唐武宗登基后不久,便决定扶持道教、压制佛教。
次年,朝廷下令开始没收寺院财产;
武宗在诏令中严厉指出:
“泊于九有山原,两京城阙,僧徒日广,佛寺日崇,劳人力于土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之饰,移君亲于师资之际,违配偶于戒律之间,坏法害人,无逾此道。”
严厉谴责僧尼们耗费大量钱财,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加重百姓负担。
会昌三年(843年),正月十八日,京城左街还俗僧尼共一千二百三十二人,右街还俗僧尼共两千二百五十九人。
会昌五年八月(845年),深入清查后,唐武宗再次下旨:
“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十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并隶僧尼属主客,显明外国之教。”
同时,“勒大秦、穆护、祆三千余人并令还俗。”凡是“寺非应留者,立期令所在毁撤”,并且遣御史分道督之,财货田产并没官,寺材以葺公廨驿舍,铜像钟磬烧熔以铸钱。
勒令全国东西二都可以留寺两所,每寺留僧30人,天下各节度使治所留寺一所,留僧5至30人不等。其他寺庙全部拆毁,僧尼全部还俗。
史称会昌灭佛。
此次灭佛,外来左道,如祅教、摩尼教、回纥教等等一并遭到废除,相应寺院被拆,不还俗者,一律驱逐出境,流放至佛郎机半岛等处。
当时,被驱逐的这部人僧侣带走了大量中文版本的经卷。
武宗灭佛禁令主要在中原严格实施,由此,导致北方净土莲宗没落,而南方禅宗、曹溪则由于天高皇帝远,环境相对宽松,在风波过后,趁势崛起。
净土宗是唐代僧人善导开创的中国佛教宗派,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得名。此宗奉东晋庐山慧远为初祖,因慧远曾与人结立“白莲社”,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所以,净土宗又名“莲宗”。
纵观历史,山贼海盗,为了发展壮大,往往需要依赖左道生存,由此,他们就把目光盯向了佛教的净土宗和禅宗。
被流放出去的各派人士,到了地中海和西洋后,与闽浙赣一带下海的匪民一起,参照佛经,开始自立左道。
识字之人学净土宗,称之为罗教,即罗祖教
不识字之人学禅宗,称之为非罗教,即新教
而蒙古西征时,丘处机带去的全真教,与后来的东正教其实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明代的时候铜钹山因为它得天独厚的条件,又一次迎来了一位新的起义者。这个人名叫叶宗留,原来是一位矿工。铜钹山本身物产丰富,除了茂密的林业资源外,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这也为起义军打造兵器提供了便利,又因为其三不管的地理特性,成为历朝历代的流寇存身之所。
明正统九年(1444年),因不堪官军欺压,率领流民到福建福安采矿谋生的浙江庆元人叶宗留发现铜钹山矿产资源丰富,可打造兵器,又因其为三不管的地理特性,汇聚了诸多流寇,便趁机发动浙、闽边界矿工、农民起义,转战于江西、浙江、福建三省边区。福建参议竺渊带兵镇压,兵败被执。起义军声势大振,叶宗留自称“大王”,与福建邓茂七起义军相呼应。  
正统十二年(1447年),叶宗留军队攻占江西铅山、福建浦城、建阳及浙江金华等地,杀死福建参政张瑛。
1448年(正统十三年)秋,明派大军进攻邓茂七部,都御史张楷统军六千、骑兵数百进击,叶宗留率部于闽、赣边界迎击官军,义军死伤大半,后于江西铅山黄柏铺中流矢身亡。
明正统十四年 (1449),九月一日,明英宗朱祁镇第四次北伐,明朝在土木堡败于瓦剌,史称土木堡之变。
朱祁镇复位之后,南方叛乱被平息,反贼叶宗留九族被大量流放至欧洲、墨洲各岛屿。
南方人多习水性,流放至欧洲、墨洲等地后,就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海洋大盗,专门打劫前往明朝的各国贡船,谋求富贵。
因为贡船金银珠宝居多,这些海盗又以利诱,吸引闽浙赣的本地水手、舟师,乃至普通百姓下海,交通番夷,里外勾结,到处打探贡船情报。
他们对流放自己的朝廷恨之入骨,又借机卷土重来,在北方净土宗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白莲教,在南方禅宗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罗教和无为教。
由于叶宗留九族皆为大族,故当时西洋流匪,以姓叶的居多。
叶,浙江吴侬软语发音为耶(je),闽语发音则为约(jo),亨利 Henry 即谐音“汉人”,约汉(即后来的约翰)为John。而谙厄尼亚(Germania)闽人居多,故大多人以约汉为名。
谙厄尼亚是哪里?
如果光看西文Germania,是不是觉得与德国的英文Germany很像?
但它不是德国,而是……

如果这幅地图还看不明白的话,那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从此,叶姓九族名震东西两大洋,虽然世世代代不入京城,但京城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往往知道得非常清楚。
谙厄尼亚岛扼守西北欧至西洋的出海口,具有非常重要的海洋战略地位,自古以来,便是劫匪海盗啸聚的乐园。岛上气候温和,虫蛇毒性小,内河密集,雨水充沛。
在郑和舰队到来之前,这里的人对东方知之甚少,完全处于部落状态,过着非常原始的生活。
当郑和舰队巡游世界,登上该岛时,岛上的海盗第一次见到有从海上打到海岸的炮火,顿时闻风丧胆,惊恐逃窜。

事后,郑和舰队在佛郎机、巴尔德峡、地中海等处,各设宣慰司,凡亚墨利加和西北欧的各路朝贡品,一律安排在此航线的港口进行交割,由此,海盗闻风而来,啸聚于此。
谙厄尼亚岛的国王瞄准了这个商机,大开方便之门,只要能为自己带来好处,便发放海盗执照,专营海盗抢单的大生意。

对面的佛郎察在路易十四即位时,与康熙交好结盟,朝贡贸易剧增,引起该岛垂涎,故屡屡打劫对面的商船,两国结怨颇深,世代为敌。

其实,当初无为教在东土被明朝镇压后,男性跟随朝贡船只,被流放到了西洋的喜百尼亚岛,此地与谙厄尼亚岛隔海相望,而他们的妻女则被充入后宫为奴(这为后面埋下了隐患)。

一南一北而来,一个搞罗教和无为教,一个搞白莲教,两拨人原来在东土时就不对付,到了西洋依然延续了传统,因此,时至今日,喜百尼亚人与谙厄尼亚人依旧面和心不和。

那些从东土而来的叶姓九族和沿海居民,做了占山夺岛的山寨大王后,为了巩固统治,都不约而同打起了宗教的主意。
男的当王开始讲弥勒佛转世,女的当王开始讲无生老母。
唉,反正西游记里面记载的妖魔怪鬼多的是,随便弄几个都能把一群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原始人忽悠得团团转。

在天书《山海经》中,记载有西王母,这是全球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女王。
西天王母亦称瑶池金母、老母。
于是,无为派就宣称自己的老大(女酋首)是无生老母。
西洋祈祷语常说的“阿门”,其实就是来自于南方的方言——阿母(Amah)。
在唐朝,武则天登基后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帝,即“则天大圣皇帝”,她宣称自己是“弥勒下生,作阎浮提主”
从此,王母、女性称王之观念,被注入佛经。
而被唐武宗驱逐出境的僧尼们,在流放到欧洲、亚墨利加后,带来的女王观念,在这些化外之地逐渐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由于从事西洋海盗贸易的,主要是无为教信徒,崇拜无生老母,女王诞生,无疑将赢得无为信徒的强大支持。故此,亨利和爱德华之后没过多久,谙厄尼亚岛第一位女王,就应运而生了。
1809年,东印度公司的一名叫理查德·格拉斯普尔的英国富商经过广东沿海时,被一伙海盗绑架。当他侥幸逃回伦敦后,便将自己被海盗绑架的离奇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名曰《可怕的海盗》。

理查德在书中勾勒出了一个闻所未闻的东方海盗世界,该书出版后风靡西方,里面的女海盗首领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理查德在中国海盗的船上被困3个月,实在无法忍受船上的生活:
海盗们很喜欢吃船舱里的老鼠,甚至会像养猪一样养着它们;抢劫之前会往酒里撒点火药,一口闷之后“哇啦哇啦”大叫着开始干活……
不过,理查德很快就发现,这些看似肮脏不堪、慵懒松散的海盗,实则纪律十分严明。
最令人感到震惊的是,统领海盗联盟的竟然是一个女人——海盗女王郑一嫂。郑一嫂,原名石阳,乳名香姑,出身于以船为生的渔民之家,因为是大海盗郑一的遗孀,故又人称郑石氏。
1836年的《全球海盜史》中收有一帧罕见的“抢掠中的郑一嫂”

这位叱咤风云的女海盗头子是世界十大海盗之一,被称为“中国第一女海盗”,也是加勒比海盗中清夫人的原型

阿根廷大文学家博尔赫斯痴迷于郑一嫂的故事,写下了短篇小说《女海盗郑寡妇(Lady Pirate,the widow Ching)》。
意大利导演埃曼诺·奥尔米又以博尔赫斯的小说为脚本,拍了一部完全以郑一嫂为主角的电影《屏风后面的歌声》,影片于2003年上映。
明朝建立后,继续巩固万国朝贡贸易体系。
谁也没有料到,后宫嫔妃、宫女们使用的珍珠玛瑙翡翠以及胭脂水粉会在朝贡贸易的采购目录中,占据一个非常重要地位。
大明后宫女人的喜好,居然决定了欧洲、亚墨利加各个海岛国家的荣辱兴衰,不过,仔细想想也是,那时,这些海岛小国能拿得出手的东西根本就不多啊。
明朝传至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1505年—1521年在位)时,以女王为首的无为教开始兴盛。
1522年,明武宗因酒色无度驾崩,没有留下一个儿子,由16岁的堂弟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继承皇位,是为明世宗,即嘉靖帝。
明世宗在位45年,20多年不上朝(不上朝并不代表完全不批阅奏折、完全不理朝政)。

此时,离无为教被镇压、男性教徒被流放,仅仅过了十年。
十年后,当年流放的无为教徒,远隔万里,通过一定的渠道,与身处宫中为奴为婢的家人取得联系,并遥相呼应。
当年充入宫中的婢女,经过十年的成长,已经取得了后宫信任,获得了有关珍珠翡翠的采购权和定价权。她们在父兄、丈夫的暗中授意下,指定西洋珠宝为上等,要进购西洋货。
身处西洋的海盗父兄、海盗丈夫,则经过一番运作,很轻松就独家获得了大明朝贡珠宝的采购品种和规格,开始提前大肆低价收购。没用多久,便累积成为富甲一方的豪富。
由于谙厄利亚海盗臭名昭著,人人喊打,他们深知朝贡珠宝绝不能走欧洲大陆,否则一定会被人盯上,鸡飞蛋打,于是,就一路南下,绕道好望角,再前往印度洋、马六甲,到中国南海。
由于即位时嘉靖帝朱厚熜年轻,为了达到控制他的目的,无为教的海盗们通过自己在宫中为婢的家人不断唆使后宫嫔妃,以美色迷惑君王,试图让朱厚熜沉溺女色而无法自拔。
同时,她们又不露痕迹地在端妃曹氏、宁嫔王氏面前吹风,时不时提及武则天,又讲述一些无为教尊崇王母之事,一来二去,勾起这些后宫嫔妃内心的欲望,竟令其对武则天崇拜得五体投地。
而这一切,为嘉靖三年应征入京的龙虎山上清宫道士邵元节 (1459-1539)所察觉。
根据《明史·邵元节传》记载:
世宗即位后,被宦官崔文等人言语所惑,喜好鬼神之事,每天做斋醮。谏官屡次劝说,他都不听。
嘉靖三年(1524),皇上征邵元节入京,在便殿接见他,对他大加宠信,让他住在显灵宫专管祈祷祭祀。下雪错过时节,邵元节祈祷有应验,被封为清微妙济守静修真凝玄衍范志默秉诚致一真人,统辖朝天、显灵、灵济三宫,总领道教,赐给金、玉、银、象牙印章各一枚。
邵元节祈雪应验,世宗封他为“致一真人”,授予二品,还在城西为他专门修建了“真人府”,令首相夏言亲自撰文记载其事,刻石立在庭院之中。
1536年12月,世宗命邵元节设坛祈祷,求生皇子。后来,恰好生了一个皇子。世宗把功劳全归到邵元节身上,于是竟然任命他为礼部尚书,授予一品俸禄。
按照《黄帝内经》之上古天真论,女子为七年一轮,男子为八年一轮,女四七二十八,男四八三十二,性命周天运行到一百八十度,乃是流年大限关口。
恰好,嘉靖帝在32岁这年,大病了一场,其后一直未见康复。
邵元节以八十高龄之躯,与自己的大徒弟陶仲文,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合力将嘉靖帝治好,而邵元节自己却元气大伤,于嘉靖十八年病逝。
邵元节病逝后,嘉靖帝敕授大宗伯,谥号“文康荣靖”。
邵元节去世前,推荐了自己的爱徒陶仲文继承其法位。
一次,陶仲文随世宗南巡,一股旋风绕着圣驾久久不散。世宗询问陶仲文,陶仲文说:“要有火。”
世宗命他设法除去,陶仲文说:“火已无法避免。不过,您本人无恙。”
巧合的是,当晚行宫着了一场大火,死人无数。锦衣卫把世宗从火中背出,果然安然无恙。
世宗随即加封陶仲文,赐予诰印,不久把陶仲文也任命为礼部尚书,又加封少保、少傅,食一品俸禄,地位仅次于三公。陶仲文的儿子、徒弟也都得到提拔。
【关于“壬寅宫变”】
网上流传的故事版本大多是这样的:
嘉靖二十一年,陶仲文称有一种丹药名叫“元性纯红丹”食用此药可以长生不老,而此药的材料便是处子的经血,嘉靖皇帝立刻下令召集了大量的13、14岁的女孩,将她们养在宫中方便采集。
为了保障经血的洁净,这些宫女在经期的时候只允许吃桑叶,平时还会遭到鞭打,有些宫女忍无可忍,密谋着刺杀嘉靖。
那天嘉靖皇帝在端妃曹氏的寝宫中就寝,嘉靖皇帝熟睡后,曹氏进入侧室沐浴更衣,此时16个宫女偷偷潜入,在嘉靖皇帝睡熟的时候用黄绫布勒嘉靖帝。
可惜慌乱之中绫布打了死结,加上其中一个宫女害怕,向当时的方皇后报告了此事,方皇后及时赶到救下了嘉靖帝,此事被称为“壬寅宫变”。
事后,16名宫女全部被凌迟处死,方皇后早就十分忌惮受宠的曹氏,正好借此机会将此事扣在了曹氏的头上,曹氏也被斩首了。
但实际并非如此。
真实的故事极有可能是另一个版本:
嘉靖帝32岁那年大病过后,陶仲文认为,此病根源在后宫,一旦接触传染源,旧病还有可能会复发。为了避免此等情况发生,陶仲文私下建议,清退后宫部分人员,新人可改招朝鲜女子进宫服侍。
至于为何招朝鲜女子入宫,陶仲文的解释大意是:
东北位为寅虎所在,今年是十二生肖最后一年猪,新的一轮,陛下在壬寅虎年,必有一劫。
长白即为太白金星,金星主战,长白灭,则大明亡。
嘉靖帝虽然嘴上满口答应,但却迟迟没有行动。因为他重感情,因为某些女子随侍多年,他着实不忍心清退。
然而,消息不胫而走,此时清退后宫的消息已经传至端妃曹氏、宁嫔王氏耳中。两女大怒,思来想去,在旁人(无为教徒家人)的怂恿下,恶向胆边生,经过一系列密谋,决定设计谋害嘉靖。
与此同时,宫外遥相呼应的婆林日岛海盗,暗中勾结谙厄利亚,双方密谋策划,准备在东西两洋,同时发难,同时起事。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太子生辰,大喜之日。
嘉靖帝十分高兴,生日大宴多饮了几杯,还趁兴遣散了身边护卫,给他们放了大假。
端妃曹氏、宁嫔王氏一看,认为时机已至。王氏指示心腹宫内婢女杨金英于丁酉日丑时行动。
十月二十一,丁酉日,依旧是太子生日宴。
嘉靖帝喝得酩酊大醉,很快便呼呼大睡,进入了梦乡。杨金英在旁认真观察许久,确认朱厚熜已经沉沉睡去。
只待丑时一到,杨金英便拿出事前准备的绳索,向外打了手势,招呼提前安排好的十个心腹宫女前来。
杨金英与苏川药各执绳索一边,往嘉靖帝的脖子上一套,其他几位宫女,则分别用力按住嘉靖帝的四肢,令其无法动弹。
然而,由于太过紧张,绳子在绕第三圈时,苏川药这边出了问题,绳子被打了死结,而喘不过气的嘉靖帝也从醉酒状态迷迷糊糊地醒了过来。
张金莲发现绳子打了死结,而此时皇帝已醒,顿感事情败露,无法成功,便急急忙忙跑去通知了方皇后。
皇后闻讯大惊,衣服都来不及穿,立即召唤护卫,紧急驰援营救,相关嫌犯被全部拿下。
次日,嘉靖帝命太监张佐、高忠进行审讯,并将涉案人等一并捉拿归案。
主谋1人:宁嫔王氏
从谋1人:端妃曹氏
同谋4人:
徐秋花,邓金香
张春景,黄玉莲
从犯9人:
苏川药、杨玉香、邢翠莲、姚淑翠、杨翠英、关梅秀、刘妙莲、陈菊花、王秀兰
事后,张金莲报信有功,免于死罪,其余人等全部于公开审理,处以分尸之刑,枭首示众后再将头颅悬于城头。
除此之外,另有直系家属十人,贬为奴隶,旁系家属二十人,没收财产,注销原来户籍,改为其他姓氏。
虽然,在紫禁城中的宫变失败了,但远在西洋的谙厄利亚岛主亨利八世并未及时得到消息,他按照事先约定也开始了行动。
其实,早在三年前(即嘉靖十八年),大祭司克洛维 (Thomas Cromwell)就曾发起砸烂神像的运动,禁止祭拜神像,把郑和时代树立的城隍庙和城隍爷逐一推倒。
同年,亨八被罗马教主保罗三世孙,划除教籍。
壬寅宫变当年,亨八下令,将谙厄利亚岛所有的神庙全部拆除。
次年,亨利进攻思可齐亚,准备拿下思可齐亚之后,就入侵拂郎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壬寅宫变以失败告终。事后,嘉靖帝对后宫进行了一番调查和清洗,并且大大削减脂粉的供应量,以及珍珠玛瑙的采购,还下令取消了西洋采购点,转向北亚墨利加的亚泥俺国水湖峰进行采购。


亚泥俺国水湖峰其实就是之前发文提到过的“水潮峰”。
水潮是整个美洲西岸十万公里长的海岸唯一如钱塘江潮一样但较小的水潮(tidal bore) Turnagain Arm, 在Anchorage同时可见水潮与峰,故名。没有亲临此地,无法准确命名与经纬度一致的地理。

详见:崖山之战后,南宋就彻底亡了?不,有个地方叫复宋(陆宋),他们还跑到了美洲,在云花地(佛罗里达)打跑了后来的英国人……
详见:北美洲曾是大明疆土:南宋遗民横渡太平洋,在美洲登陆,明时上表称臣,将北美洲纳入大明疆土,并设置行省
嘉靖帝于壬寅宫变后的一系列举动直接导致谙厄利亚囤积的珠宝全部陷入滞销,加上攻打思可齐亚产生的巨大战争开销,亨利八世很快破产,郁闷不已的他于嘉靖二十六年病亡。
谙厄利亚岛主亨利八世,虽然违背某教多条戒律(如自己结婚六次,出家人可以结婚,规定女儿能继承王位,祭祀语言使用本土语言),但从始至终并未与罗教公开决裂。
但到了亨利的继承者爱德华六世就不一样了。
爱德华 (1537-1553) 九岁继位,与罗教公开决裂,在位六年病死,是历史上第一位非罗教国王。

南宋以来,随着正统佛教之衰微,及宗教的不断世俗化,出现了多种民间新宗教,它们大多打着佛法的旗号,而实际宣扬邪见,破坏佛教,并往往制造动乱,历代朝廷多视之为旁门左道予以取缔镇压。
其中,以由佛教白莲宗演变而成的白莲教力量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实为当今多数会道门、左道的祖宗。
至明代,此类附佛外道更为昌盛,影响最大者为宪宗朝出现的附禅宗之“无为教”(后来称罗祖教、罗教)。
此教创立者罗梦鸿(1442-527),又称罗清、罗因,号无为居士,山东即墨人,直隶密云卫(今北京密云县)戍兵,据称苦修13年,于成化十八年(1482)明心悟道,乃创宗立教,从者颇众。其所制“五部六册”宝卷,以通俗浅近的韵语自我吹嘘,宣扬似是而非之禅法,不但在社会上流毒甚广,在佛教界亦有影响。
莲池大师和憨山一样,一眼看穿了无为教的附佛外道实质,特著《无为卷》短文评论说:有姓罗人,造五部六册,号“无为卷”,愚者多从之,此讹也,为什么?
崇祯十年(1637)十一月初五日,南京兵部主事、按察使副使徐世荫作《提刑按察司告示》:
该文告示百姓,无为、天主等教是左道旁门,奉旨将在京私习煽惑者董一亮等,凌迟处决。将杨玛诺、艾儒略等驱逐出境。误入邪教者,当改过自新;执迷不悛者,将尽法重治;教堂、妖书要拆毁焚除;若有事发,一体连坐。
徐昌治编辑整理的《破邪集》(又名《圣朝破邪集》或《明圣朝破邪集》),崇祯十二年(1639)初刻于浙江。该书十万余言,是明末反天主教的主要著作。日本安政乙卯年(1855),源齐昭翻刻《破邪集》,使该书得以广泛流传。


根据《破邪集》记载:
1、创书立教,以惑士民
犹未也,天主之教,创书驾说以惑王臣士子,华人丧心辈与之唱和矣。而彼则早虑天下贤愚不一,出入参半,邪毒之流行为未遍未速,所以必后先阴
标诸教曰“无为”、日“奶奶”、日“天母”、日“圆顿”,多方笼罩以为羽翼,而“无为”之惨更甚。盖所以鸠天下之亡命无赖,而煽惑夫一切愚夫愚妇也。
彼又云“天主之来独久”,此即“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之残颊也。余尝问:“天主何人生?"彼曰:“其母。”余曰:“有母则又有久焉者矣。”
彼曰:“此降生之天主耳,又所自生者实最久。”又进而问其是理、是人?不答。又问天主于世界未生时,为无为有?又不答。则何据而言“独久”耶?
故此,追本溯源,竟惊异地发现,原来所谓的罗马天主教来源于北方净土,而无为新教来源于南方禅宗。
而一切故事源于武宗灭佛,其影响竟延续到了明朝。
***关注我,关注《昆羽继圣》四部曲,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