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答疑关键词:和英语无关的工作有哪些丨利用语料库学习丨英专申博心得(20221110)


今日答疑更新均来自微博「英专答疑」板块精选汇总,
如需更多细节请前往同名微博查看。
一、英专从事的跟英语无关的工作都有哪些?
提问:我想投稿问一下:有没有不从事与英语专业相关工作的兄弟姐们呀,你们从事的都是什么工作呢?就普通本科生来说,除了教师,事业编,外贸等,还有其他出路吗?易转型吗?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或者换句话说,如果只有本科生这个身份且不是名校出生,不看专业,有啥路子推荐吗?万分感谢!祝大家生活愉快!
@哎呦戍清哦:在做编辑,努力挣扎就是为了摆脱英专生只能去做教师这样的偏见。
@阿鲸鲸酱:咱就是说人工智能语音识别采集了解一下,本人普通二本在做这个职业,职业对专业要求没有那么高,但是需要综合能力。
@桥北见:没有明确规划,就先国网劳务派遣了,作为过渡性工作吧。主要干的活类似综合行政岗。
@余啊萦:中厂游戏文案(是同学,那个厂游戏陈年玩家,自己也写文那种),还有读研跨考去影视编导,转法的,啥都有。
@百无一用是笨土:试试hrbp/pm/商标代理。这几个我都试过,都拿过面试。
@hlwfqnpzbzc:mti在读,现在在自学ps pr 同时在搞gzh和红书,预备走新媒体了。
@英语德语韩语人生三喜:外企行政,普通双一流毕业的,其他岗位确实学历要求很高,行政放松些。
@pajk哈哈笑:目前正在做类似于机械设计,每天都是在学新的东西,超级不挂钩。
二、如何利用语料库学习?
提问:bot好,一直在关注bot但是没发表过什么疑问贴,最近真的遇上一个大疑问了,想问一下bot这边的友友们,本人语言学老师在讲语料库的时候,给了几个语料库的软件,也讲了怎么操作,但是我个人还是不知道怎么利用。可能这么说不是很好理解,就是我不知道如何利用语料库去学习 ,用语料库可以学什么可不可以指导一下啊?自己搜集了一下信息,看有人用语料库学翻译学写作,太厉害了吧。
@燕山胡骑鸣啾啾哒:可以用语料库辅助研究,比如语料库+概念隐喻,推荐文献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好像是这个名字),作者是Chateris-Black,对隐喻研究很有启发。
@Itisntloveitisinfatuation:语料库本质上就是一个地区(也有别的限定)的语言材料集合,你可以通过查词或短语去研究这种用法是否真实存在并被广泛使用,也可以研究两个近义用法的区别...之类的,有说错的话我先滑跪,上课就听懂了一点点。
@Sept_星座有88个:去知网看别人用语料库写的文章。
@老实人山猫猫:语料库的功能特别强大,不知道你所说的用语料库“学习”是指哪方面。学术研究中语料库可以作为你研究的工具,提供数据支撑你的论点。日常翻译学习中对我来说最实用的一个是利用语料库检索工具检索自己语料库,为你的翻译提供语料;还有就是用已有的语料库网站用一定的检索方式检验表达的地道程度,当然我说的特别浅,语料库远远不只这些用途。
三、英专申博心得分享?
提问:关于英专读博申博的九点心得。
◾️第一点是,希望接下来考博的朋友们可以意识到一点,每个人考博的路是不一样的。有人是导师推荐的,直接就能拿到导师微信。有人只能自己从网上找邮箱套瓷,还被拒绝。像我就是纯自考的。不要为这种无助而自怜,要相信自己的东西好实力强,没有导师给你联系学校照样能考上的哦,学会平常心对待某些规则。
◾️第二点就是考不上博士不一定意味着失败。需要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读博:目前每天投入给学术(不是学习)的时间很多吗,有喜欢的领域吗,喜欢当老师吗,未来四年可能生活费还是每月两千块钱看同学纷纷存钱买贵的东西买车不会心里不平衡吗?如果你甘于“清贫”,喜欢独处,很能自洽,心态稳定就算不考博也很热爱思考,我觉得是很适合读博的。反而得失心很重的人我觉得读博士会感觉很焦虑很压抑(个人看法) 。                
◾️第三点就是博士的学校要选好。我觉得已经到了很往后的学习生涯了,尽全力去拼梦校。我硕士求稳,博士求高,因为想让我珍贵的二十五岁之后的生活值得我的年纪。这个时候还求稳去一个不怎么心仪的学校读博,我觉得没必要。      
◾️第四点就是自律和导师一样重要。都经过硕士生活的洗礼了,都知道导师对自己的作用了。博士也是如此,组会可能一月一开,老师布置完书单,自己找方法去做笔记。从中文到英文书,要自己研究怎么读,不要等着导师喂奶,如果导师很能带自己,那是运气好。自己要知道自己哪儿薄弱,抓紧补。          
◾️第五点就是抓住机会,我们学校很多留学项目,我也有申请的想法,也想报csc。每个英专生都想出国的吧,这也是比较好的学校的优势,可以提供比较多的优质资源。这里的优质指的是学校好,专业好,不是水一水的。                            
◾️第六点就是要动笔写论文,我的老师说过做学问和做学术不一样。大意是学问是吸收知识,学术是研究论文。不是每篇论文都要吸收完全,先想好是要做学问吸收知识呢?还是从写的角度吸收有益的观点和写作逻辑,写作主题呢?很重要。
◾️第七点是,读书做笔记。尤其是文论书,不是看看圈圈就行的。摘抄,结合自己的思考,写成文章,书有多少章就写成多少章笔记,等自己写论文的时候也很好做引用。(写笔记的时候就注明页码)。        
◾️第八点就是博士的课不多,我博一上下学期加起来也就五六门课,每门课都是一上午或一下午的。珍惜上课的机会,有的老师真的很有趣,他不会在讲座的时候这么幽默真实,所以要抓住线下的课程,绝对要比你听过的讲座更加精彩。        
◾️第九点就是考博真题应该很少能买到,买不到也不要紧,可以问老师要书单,提前预习。最起码看两遍报考的导师的文章,知道他近几年的研究方向。复试可能会很紧张,人之常情,在面试上所能说的话肯定都是平常知识的积累的析出,所以还是在乎平常的积累。我是在十一月联系的导师们,有点晚了,报了武大厦大华东师范和别的学校,后来接收到了华东师范的导师的“已有心仪人选”的婉拒信,厦大是材料审核比较严,导师推荐信是复印件所以没过(真有它的)接到了武大和其他学校的面试通知,后来上岸了一个985院校。我同学有报十所的,我觉得四所的申请流程已经很麻烦了,这个因人而异。我觉得四五所最好,能有两个面试机会就比较理想(多了也忙不过来,而且最好不要鸽导师)。                            
◾️最后想说的就是,博士很难毕业,有的学校有c的要求,有的没有,如果六年还是七年没毕业是拿不到学位证的,所以混是不可能的。另外希望考博的uu放宽心,考上了就是开始给自己免费打工啦,考不上找工作就是提早迈入财富生活,都是很好的选择。如果考上了,身边会有很明显的几类人,真心为你开心的家人朋友,不太情愿祝愿但又是熟人不得不祝愿的,只想逮着你薅羊毛的陌生人,阴阳怪气你主动和你保持距离的人。过来的经验建议uu们,学会提早保护自己,有的好消息,让最亲近的人知道就好,没必要朋友圈的人都知道。虽然很意外但不得不承认,有的所谓的朋友确实见不得你好,建议看见这种倾向的人早点删除拉黑一条龙服务。  
◾️最后最后,愿想考的人真的都能上岸,多到经验贴能让bot能开展新的栏目:博士学习经验分享/博士科研工具/csc申请教程/夸夸我的博导栏目!相信这些祝愿在不久就能实现啦!
@宇航员在月亮之上:认真看完了……心里平静很多,以后不一定会考博甚至可能也考不上研,但是我会尽力多思考多读书多多自律。
@ppellucid:感觉申博时,有学校很看论文数量,有学校不要求数量能从研究计划个人陈述看出你的潜力。
@_青信:很真诚的分享,谢谢这位未来的博士,祝你学业顺利!
英专生发言bot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每日更新
英专伴侣 丨 感谢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