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管控放松后,尽管有一波感染高峰,绝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坦然面对。
总体上心情还是放松了许多,但不是所有人都放松了。
仍有人沉浸在之前过度宣传的恐惧中,某些地方在响应中央政策,取消强制核酸并撤掉部分核酸检测点后,反而主动请愿要求做核酸。
还有一些地方机构还没从过去封控的习惯中解脱出来。
一些人提出的加码要求,可能是出于强烈保护自我的动机,也是因为过度恐惧的原因,可以理解,但是不能过分,因为这影响到别人。
要知道集体核酸造成多少人二次感染,给国家造成多大的浪费?
有些方舱的隔离条件对病人的伤害甚至大于染病本身?这里还没说因为核酸检测和方舱隔离相关补助而滋生的各种腐败问题.....
所以,提出的要求有过分的,要求自己可以,但是强求别人还真的不行。
曾光老先生是流行病学家,他的话可供参考。他说:过去90%以上的核酸检测是不必要的,钱应该花在预防接种上。
笔者深以为然,钱应该用在提高预防接种率上,也要放在疫苗质量上。
老年人普遍接种率低,一方面是不放心,还有一部分是不方便。疫苗质量稳步提高,严防造假蒙骗,就能提升老年人接种意愿,另外,社区过去忙得那么积极,以后是不是可以协调安排上门接种?
不过,上门接种的提法似乎有点难实现。
核酸检测是有商业公司利润驱动的,上门接种就变成了纯公益,跑得累,还承担风险,一般的基层机构大概是不愿意的。
笔者现在也纠结着。
老妈年纪大,一直没打疫苗,此前看到过打疫苗后各种并发症导致死亡的报道和传闻,一直不敢打,现在情况不同了,感染的概率是大幅提升了。往左往右都有可能出现难以承受的后果。
当然,主流说法中都称打疫苗降低致死率,这应该也是有数据支持的。
目前也没有太多可抱怨的地方。
从国家层面看,国家守护了三年,尽管这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出发点和总体效果都是好的。
国外国家提前做了示范,有数据参考,奥密克戎毒株的毒性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有限了。
从更大范围讲,病毒危害性小了,让人民轻松自由就更重要了。
当然,我们的观点还是要讲究不偏不倚。既要反对左,又要反对右。
笔者严重不认同哪些试图“消灭”批评的声音。
疫情防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发现它、指出它、承认它,才有解决掉的可能。
如果简单地把任何批评的声音都定性到反党、叛国的程度。
提出这些观点的人绝对不是真正的爱国者,他们才是真正地在伤害这个国家。
掩盖问题,只会爆发更大的危机。
国家政策急转,算是对相关问题的一种回应吧。
当然,我相信中国的未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