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何必自比圣贤,自助助人、悦己达人,已然高境界!



笔者每每表现得很好学的样子,
原因就在于:知道的太少,习得太少了!
社会上很多倡导,很多信仰,
包括“国学”在内,
都有其正面、积极的价值吧。
但是,如果偏重于某一点,就有不完备之处。
修炼在于悦己达人,利己亦利人,
不利己,则有虚妄,
不利人,必无长久。
心学在于自明,笃信或有偏颇。
普通人的修炼,离不开合适的环境。
普通人不必强求看齐圣人的标准,
但求要有底线意识。
现实中圣人并不常见,
但是缺乏底线的人常有。
神明是仁慈的,所以人们常常不怕神明,
恶魔是凶狠的,所以人们往往屈从恶魔。
而所谓社会的和谐,整体的发展能力和战斗力,
都离不开较好的组织导向和组织能力。
组织地好,和谐发展,战斗力强;
组织得不好,盗贼横行,一盘散沙。
民国之前,中国土匪横行,国家任人欺凌;
抗战及之后,军民团结一心,连续取得重大胜利。
......
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避免不了熵增,
关系网绑定,
黑社会僭越,
官商勾结
......

我们不妨做一个代入,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各方都能打点成功,彼此互帮互助,
然而现实中还有很多相对恶劣的案例。
差别就在于程度的轻重,
差别就在于是否坚守底线。
人类社会需要持续地净化、迭代,
才能减少社会消耗,促进力量融合;
才能减少人心耗散,促进和谐发展
个人离不开环境,
个人亦可带动和优化环境本身。
曾经沉浸于对未知的焦虑中,曾经执着于无谓的执着,
在“活明白”之后,
在弄清方向之后,
对于未知领域少了一些焦虑,
精力投射亦有的放矢了。
作为个人或一个小组织,
我们追求:
自强不息,自助助人,
....
至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