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司马南被禁言,禁言一周后被解禁。解禁后,他似乎没有对禁言的事情做过任何解释。
这就有点小奇怪了。
司马南身上的标签很多,究竟是因为哪一个,这里面的味道差别较大。本文列举出一些点来,供大家探讨。
第一个点,揭露伪气功、邪教。司马南是揭露伪气功、伪大师和邪教是比较勇敢的,可以说是冲在第一线。揭露江湖上的各种邪门的骗术,为相当一部分人开智,为此他还几次差点丢了命,而且他在反对邪教一类的立场始终没有改变。(《屠龙少年司马南...》)
但是,这一点上,他很正面,完全没有问题。
第二个点,认同和宣扬中国模式。司马南在2000年之后,有很大一部分时间用来为中国模式打辩护。中国的发展也有问题,但是需要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中国人的权益需要中国人来维护。西方的话语模式本身就是一个陷阱,整天嚷嚷着民主、自由的西方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制造的其它战争更是不计其数。本就不应该让西方(包括日本)这类国家独霸话语权。
这一点似乎很讲政治,同时也基本符合事实。完全不至于因为这个被禁言。
第三个点,美国的房子被发现。司马南的房子问题多少有些争议。一个不断呼号网友认清美国人话语陷阱,不断揭露美国人的伪善和罪恶的人,居然想到了去美国投资。这一点多少有点让人不那么容易接受。
不知道禁言是否与此有关?
第四个点,硬扛联想集团和柳传志。司马南花了很大一段时间用来揭露联想的问题,包括关联公司滴滴,还有小贷公司等等,当然针对对象也包括最主要的掌舵人:柳传志。
联想是一个知名的跨国公司,柳传志也被称为企业界泰斗式的人物。
因此,这个话题最受网民关注。
网络上两股力量的争斗得很厉害,明面和暗流都很激烈和汹涌。
我们普通人都是外人,也没有做过专业的调研,绝大部分信息都参考网上的公开报道和相关推论。认识自然多少会有些偏差,但是当更多信息汇集和梳理后,总体的偏差应该不会太大。
实际关系不大,偶尔吃瓜也无妨。
有些公共事件,能反映公众对是非的鉴别能力,也反映了公众对良善和正义的把握能力。世界从来都这样,如果正不能压邪,邪就要压正。这里并非一定指谁正谁邪,列举一些信息,供大家探讨吧。
1)联想是否涉及国资流失。
这一条,笔者不能乱言。其中比较复杂。
联想作为当年带头型的科技企业,贡献并不小。让经济获得发展,避免内卷,避免被耗散掉财富和发展机会,当时的改革势在必行。
当然了,如果国资流失证据坐实,为了维护法制的威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也是必须的。不过,联想与个人还是要分开,一个科技企业发展起来不容易,关系到几万员工的生计,而且一些基础技术的保有和传承主要还是通过企业、通过人来完成的。
没有证据之前,只能猜测了。
2)联想下属的小贷公司赚“黑心钱”?
这一条,也要看事实。
小贷公司尤其是靠高利放贷、暴力催收的模式发展的p2p公司,实际上滋生了太多的腐败,助长了社会的戾气,带坏了社会的风气。。。
类似的小贷公司都应该被严惩!
3)国内高价,补贴国外低价抢市场?
这一条,或有本末倒置之嫌,但依然是商业运作。如果说政府机构愿意高价补贴联想,那也只能先探讨这种社会现象了。
4)联想“轻科研”的发展模式?
这一条,比前一条更受国人诟病!
然而,笔者在这一条真的很同情联想。
不排除一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联想没重视科研,没搞出自己的芯片,那些人自己怎么没去搞?怎么没搞出来?
网上传得比较凶的有柳传志与倪光南之争,很多评论与事实还是有些偏差的。
倪光南先生有技术上的执着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崇敬。
然而这跟联想当时是否适合重金投入研发,以及后来是否能做出自研芯片,真的没有必然联系。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即便倪光南先生当时主导联想成功,那么联想是否有实力投入重金研发呢?是否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活下来呢?
真的很值得怀疑!
基础性科研工作需要巨大的投入,一个企业独挑大梁搞研发,谁来为他们的生存负责?
这真得需要集国家之力来支持。
科研的路并不好走。
“国民英雄”华为老总任正非当初坚持走科研的路,也是冒着极大的风险挺过来的。毫无疑问,任正非是值得人们崇敬的,但是当初活下来并不容易。
最近几年华为风头正劲的时候,国内还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的时候,美国的各种流氓打压手段就打出来了。
在风光喧嚣的背后,此时的华为,如果没有国家政策和国内企业的力挺,也是极其危险的。。。
能够对抗美国的打压手段的,必然是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至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要投入多少资金搞科研,那是外面的人可以随意定义的?
企业先得活着。
像我们这样的小微企业,我也看到了一些方向,也有一套自己的思路。很像投入钱去做一些成体系的研发啊,但是哪来那个实力?
先接一些项目,保障生存,维持住目前相对松散型的团队再说!
甚至现在都没有勇气去融资找钱。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充满着畏惧,对市场的风云变幻充满着畏惧——在各种畏惧之下,真的没几个人有任正非那样的笃定。
也把咱们的小业务发上来,附庸风雅。。。
相对来说,联想已经搞得非常不错了,尽管比不过华为,但也有不少自己的专利。
别的绝大多数企业都还达不到联想的水准。
因此,笔者觉得拿联想的“科研投入”说事,依据是不充分的。
联想,尽情联想吧。
至于司马南为啥被禁?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总体上,司马南不算反面,柳传志和联想也不至于被当作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