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会计的水平能差到什么程度?


那年我还在做审计,年报审到一家不大的工厂。这家公司一家大型国有集团的孙公司,年产值不过千万,一直处于微利状态,但存货却不少,第一年是400多万,第二年500多万,第三年变成700万,我是第三年进点的,存货一直这么涨对一家小公司来说显然不正常,之前的主审也没有好好查查(可能嫌小),到我手里总要好好看看。
结果让人吃惊,700万的库存,家里只有200万,剩下的即使盘不到实物,账上也不没有明细。问财务主管(他们家只有一个会计,出纳、会计、经理都是同一个人)怎么回事,他说自己也不清楚,因为做账是收付实现制做的(即开票出去就做当期收入,收票进来就做当期成本),所以根本没有库存账,对账也无从对起。
没办法,只能从前三年的账里找,其实也不复杂,连问带猜,不到二个小时就搞清楚了。
这位大侠直接成本是按收付实现制,费用归集却用了权责发生制,从他接手的第二年起,公司每年发生的人工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费一共150万,都被他归集到生产成本里,按说归集后要分摊到当年的产成品里结转呀,他没有,一直放在生产成本里不动,两年就是300万,全在存货里虚挂着呢!
问他为什么?他说忘了,忘了!!!
500万找到了300万,还有200万,问题出在第一年。
第一年公司为了完全指标,就人为创造收入。比如A公司买货给B公司,一年能卖个1000万,这时C公司(就是被审单位)出来和两家商量——你们不要直接交易了,A先把货卖给C,C平进平出,再转卖给B,这样对AB两家没有影响,从头到尾C也没碰过货,都是从AB两家直接发货的,C却可以平空增加1000万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
按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当年C从A那里进了1000万的货,也付了款,却只卖了800万给B公司,还有200万变成了C的存货空挂在了账上。明眼人都知道,这200万存货实际是C对A的债权,找A要就行了。
但这位会计界的大侠是按收付实现制做库存的,他根本搞不清自己应该有多少存货,至于存货明细是什么更是没概念,据他自己说,他也纳闷这200万去那了,一直以为是公司潜亏呢,就这样挂着也不找A公司要账,已经放两年了。
看到这里很多人一定认为这货在装傻,故意做假账想捞好处。也许吧,但我还是相信这世界真有水平这么差的人,因为他要有本事装傻装那么像,不如用点心思把账做的再像一点,这么直来直去实在太硬了点。
PS:这件事还提醒我们,权责发生制才是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规模的企业用收付实现制做账,做出来的都是糊涂账。
微信公众号:猫大叔的财会窝,求关注!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还请在右下角点下“在看”,可以让更多人看到。
有财会方面的问题可以在后台提问,也可直接加猫叔个人微信号——maodashu2021,我会尽力回复来自公众号和微信的问题!
(欢迎转载、转发朋友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