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很罕见,“天才”的父母我倒是天天遇见。——伊天那·维德洛(巴黎著名小提琴制作师)每个家长都打心眼里希望孩子是个稀世神童,所以当有人迎合这一想法时,他们立刻深信不疑。音乐是人们常说的与天赋有关的领域之一,一旦某个孩子被打上“天才”的标签,周围的世界便开始为他/她让路。但是随着神童“长成成人的模样”,这份宽容就消失了。周围人的态度开始改变,青春期的“前神童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为何父母从小就为自己选定了职业道路?要不要继续这个已经投入大量精力与财力的选择?由于长期远离常规教育,这时他们环顾四周,往往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自己除了音乐,对其他几乎一无所知。小提琴是最难演奏的乐器之一,成为独奏者的道路更是艰辛。波兰的社会学家伊莎贝拉·瓦格纳曾是全职的音乐家,后来成为社会学教授,她通过对音乐神童及其家庭的研究,在著作《音乐神童加工厂》里描述了音乐神童在二十年的成长过程中将如何经历音乐精英圈的社会化过程,成长为一名独奏者。其中的严苛与艰辛,或许是父母们替子女做职业选择之前,应该了解的事。
家里如果有一个音乐天赋突显的孩子,显然是一件让父母骄傲的事情。对于那些早早就定下让子女以音乐为职业的父母,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解,这个决定是多么重大。
研究者伊莎贝拉·瓦格纳将父母分为三类,依据他们对音乐界的熟悉程度而定。第一类是“菜鸟父母”,他们对音乐世界一无所知;第二类是“内行家长”,他们虽然不会演奏音乐,但对音乐界有所了解;第三类是“音乐家家长”,他们自己就是以音乐为职业的人。
择师问题对小提琴教育至关重要,因为一旦确定老师人选,这意味着孩子将在这位老师的人际网络中经历社会化。在选择老师时,“菜鸟家长”选机构不选人;内行家长所认可的专家范围就小得多;音乐家家长的决策则具有高度的战略性。
伊莎贝拉·瓦格纳
对于音乐界乃至整个艺术世界而言,独奏精英圈虽然人数较少,却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学生以高昂的代价扎根于独奏世界中,与其他同龄人相隔离,有人把这个过程称为在“野狼世界”中的历练。伊拉贝拉研究了小提琴独奏者的成长道路,这些人的职业生涯始于他们童年时代的第一堂小提琴课,他们接触小提琴的时间,甚至可能比上幼儿园还要早。
很少有人能坚持完成所有阶段的独奏教育,在此基础上成功晋升为国际知名独奏家的人更是屈指可数。更为常见的是,这些独奏学生最终成为小提琴教师或乐队音乐家,偶尔过一把独奏表演的瘾。能经受住所有社会化的过程,克服艰难险阻攀上成功之巅的独奏者,可以说是天赋异禀,或深受命运兼顾,也许两者兼有。
要成为职业的小提琴独奏者,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启蒙早:大多数小提琴手从四五岁开始接触该乐器。小提琴演奏需要肢体的柔韧和灵活,而随着年龄增长,人的骨骼硬度会不断增大,不利于乐器训练。尽管对于学生开始练琴的理想年龄莫衷一是,但小提琴教师对学琴上限年龄的认识是一致的:一旦初学年龄超过九岁,学生成为精英小提琴家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父母在时间和金钱上的投入多:想要让孩子坚持独奏教育,一般来说,父母中必须有一人能随时陪伴,并配以高度的注意力。大师班的学习费用不菲,顶级的小提琴更是一琴难求。
小提琴比其他所有乐器都要贵。小提琴的价格在过去50年水涨船高,最贵的小提琴身价已超百万欧元,他们往往出自两百多年前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制作师之手。当然,出类拔萃的琴童可以通过接受赞助等方式获得顶级小提琴的使用权。
受教育时间长:对于钢琴家和小提琴家而言,至少需要18年时间来学习这些乐器。
地理流动性大:国际性的比赛和音乐会可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举行。为了得到名师的指导,四处追随名师而更换居住地的情况也很普遍。
身体健康:独奏教育没有给“虚弱的孩子”留下任何可容之处。体弱多病的孩子难以忍受长年艰苦的训练,也很难满足日后四处旅行的职业生涯需求。一旦孩子在独奏教育早期暴露出肌肉问题、背部和脊椎的疼痛等,所有人都清楚,遭受这些病痛的小提琴手根本不可能成为独奏家。
人际网络的支持性强:这一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对于顶尖位置的争夺几乎贯穿独奏教育始终。顶着巨大压力参与其中的学生、家长和老师无不竭力动用所有可能的资源。这方面显然“音乐家家长”更有优势,对他们来说,这种职业传递的做法是维护职业关系资本的一条途径。关系资本只有当其具有可传递性时,才能带来丰硕成果。
可是即使满足了这些条件,沮丧可能仍然在某天不期而至。独奏学生的家长猛然意识到,原来有那么多所谓的“音乐神童”。
有位父亲感慨道:
像我女儿这样的天才是很少见的——她这么小,就已作为一名小提琴独奏者,和一支交响乐队共同演出,而且大家都为她的表现而疯狂。不过就算是我的女儿,也很难成为顶尖独奏家。因为独奏界顶端确实是高处不胜寒呐……
学琴到了一定阶段,琴童会找各种机会在大师面前进行试奏,争取进入大师班学习。但是伊莎贝拉目睹了一位大师在听了几位琴童的试奏后,皱着眉头,他认为谈不上有天资的琴童的试奏,是在浪费他的时间,因此忍不住私下抱怨:
教琴有什么意义呢?我教了三十年,才碰到过两三位真正的钢琴家 。下一个候选者又来了。一个古怪精灵的孩子,我熟悉这个类型。他们以为自己是神童,呵,才怪。只消看一眼孩子的母亲,我就全明白了:她双眉紧锁,还有黑眼圈,一看就是长期失眠,面容憔悴。我敢打赌她刚刚在洗手间里服了几粒抗焦虑的阿普唑仑,她可能自己是个失败的钢琴家吧,所有把希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
这种描述似乎特别符合中国琴童家庭的状况。父母早早给孩子定下练琴的目标,可是即使孩子后来琴技娴熟,却往往非常厌倦自己所弹奏的乐器。伊莎贝拉认为,最危险的事情,是有些家长让孩子学了很多年的乐器,最终却发现这个孩子一点都不喜欢乐器。这个时候再让孩子回到正常的生活道路,非常困难。所以家长在替孩子做决定时,第一考虑应该是孩子的快乐。她还强调,“另外一个非常危险的想法,是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
而对于那些决定走独奏道路的琴童,必定要历经层层严格的筛选和淘汰。这正如一位老师所说:小提琴界不是神话,这个世界充满竞争。年轻人必须学会坚强。如果面对我的吼叫,面对伤害,他们无法控制好自己,那么也就是一无是处了。这里不是孩子可以哭着找妈妈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努力工作:舞台表演非常困难,他们必须坚强。
有些老师认为,为了培养学生在多种场合都能演奏自如的本领,就需要一套特殊的教学准备,因此他们在教学方法上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哪怕是对于八岁的琴童,也不会“口下留情”。他们认为琴童在经受了老师魔鬼般的训练后,就能把比赛当作小儿科游戏,发挥自如。
然而音乐界普遍存在一个悖论,关于音乐敏感性和心理承受力之间的矛盾:一些“内心强大的演奏者”,音乐界将这些具有极强抗压能力的音乐表演者称为“野兽”,并不是真正的艺术家。“在舞台上以如此冷酷的方式表演”以及“过分的自我控制”,都会导致艺术敏感性的消退,并有损演奏者的乐感和表现力。琴童们还需要在做学生时老实本分,出师之后又被盼望体现出艺术家的个性。
在学琴的最初几年,学生逐渐养成每日练琴的习惯,并产生了对工作和练习的强烈依赖。实际上,所有达到一定程度的独奏学生,练起琴来都像是典型的工作狂。在这点上,一些欧洲老师毫不掩饰对亚洲学生的喜爱,亚洲学生更愿意花较长时间投入地练琴,虽然许多亚洲小提琴家都无法长期保持他们在国际独奏界的稳固地位。
伊莎贝拉还发现,独奏界对失败者避而不谈的惯例,使得失败被误解为一种罕见现象。独奏道路是如此艰难,获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这一事实从独奏教育开始,就被老师们掩藏起来了。独奏学生只有坚信自己的光辉前程——作为一名独奏家周游世界、在久负盛名的顶级音乐厅里演奏——才能支撑接受如此严苛、长期的乐器训练。
整个独奏世界都建立在信念和憧憬之上,老师和家长日复一日地将传奇大师的正能量故事灌输给学生,虽然这样的故事几乎没有可复制性。这是因为对这个艰苦和失败率极高的行业来说,如果没有信念,任何学生都不愿意接受每天长达八小时的乐器练习,其他方面的经历受到极大的限制;没有信念,任何家长都不愿意改换国籍、搬离故土,并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和金钱;没有信念,任何赞助者都不愿出借自己珍贵的顶级小提琴。
是的,整个独奏世界都建立在信念和憧憬之上。
现如今,年轻小提琴手都会首先尝试在独奏市场上开辟自己的一片天地;如若不成,他们才会考虑竞争和接受一个交响乐队中的表演位置。对很多小提琴手来说,不论自己做得多么好,成年后都会有明显的挫败感,别忘了,他们是听着世界顶尖大师的传奇故事长大的。即使他们其中一些人最终进入了顶尖的独奏圈,也很难控制自己的不安全感、失败感和其他心理问题。
所以在详细调查和阐述了“音乐神童加工厂”是如何运作之后,作者伊莎贝拉在书的最后说道:“实际上,本书并不适合所有人阅读——其一是依然怀抱独奏之梦的理想者。当然,那些单纯热爱音乐,以及读完本书依旧相信音乐的人,这本书是献给你们的。”
* * *
独奏教育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独奏教育第一阶段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家长、老师和学生三者间的合作。孩子接受老师的常规课程,家长在两节课之间督促孩子练琴。随着学生的成长,家长的作用逐渐淡化,师生关系也悄然改变。
第二阶段:以一场“危机”拉开序幕,独奏师生的关系正经历阵痛。年轻小提琴手需要对未来做出抉择,是坚持还是放弃父母当初为自己构想的职业方向?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活动是参加比赛和大师班。孩子们希望家长能放手,逐步由自己来管理自己的独奏教育。
这段时期正好与青春期重合,孩子们变得叛逆。而对“前神童”们来说,日子就更不好过了。他们曾经获得周围人的种种特殊关照,一旦众人态度发生变化,这些原来的天才对自己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重新信心变得非常重要。
第三阶段:独奏学生需要和活跃在古典音乐市场上的其他专业人员(指挥、伴奏、小提琴制作师、经纪人、赞助者)等发生各种联系,只有极少数人会长年活跃在顶级独奏圈。
(图片来自网络)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