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般教师快言快语的风格不同,张琴说话慢悠悠,她时不常地用指尖摸着自己长发的发梢,再加上始终保持的微笑,很容易让与她谈话的人觉得放松。不知道这是张琴的个性使然,还是与她的职业有关。张琴是北京校尉胡同小学的一名心理教师,各个班的班主任觉得需要心理疏导的学生,往往会送到她这里来。张琴说,班主任是给予学生规则的角色,所以需要拥有一定的权威感,而她扮演着给予孩子们温暖和安全感的角色。从张琴与学生们相处的经历来看,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入学适应的问题;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自我意识提升,对于尊重的需求更加迫切,他们往往在人际交往上的冲突变多;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一旦学习出现问题,家长特别担心孩子身上“后进生”的标签给贴牢了。在张琴看来,小学阶段学生的成绩好坏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有没有保持学习兴趣。老师和家长们都不应该简单给孩子下结论,也不要盲目夸奖孩子聪明,而是培养孩子勤奋的精神,承认孩子付出的结果,而不在于强调天赋。家长和老师首先要学会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之处,孩子们一旦懂得接纳自己,就能获得自信。在整个过程中,家长和老师最重要的是保持觉察力,根据孩子的特点来适当引导。
口述/张琴 采写/吴琪
2006年北京市进行小学心理教师培训的时候,我对这个内容非常感兴趣,就开始参与一系列学习和培训,最终成为北京校尉胡同小学的一名心理教师。我们学校各个年级的班主任,会把出现特殊状况的学生带到我这里来。
一年级的学生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对于小学生活的不适应。他们在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的上课以游戏为主,每节课的课堂时间短,中午还有睡觉时间。小学的课堂是以教学为主,午休时间也短,六岁的孩子要适应每节课40分钟的节奏,一天下来也挺辛苦的。
上学期有个转学过来的一年级男孩,特别不愿意上学,他爸爸送他到学校后,孩子拉着爸爸不让走。家长狠心走开了,这个男孩一直哭,说要回家,想妈妈,没法上课。班主任把孩子带到我这里来了之后,我跟他聊天得知:孩子妈妈在幼儿园工作,所以整个幼儿园期间他一直有妈妈陪伴。上学前班的这一年,妈妈更是寸步不离地陪同,所以孩子对妈妈的依恋特别强。
我的办公室里有个沙盘,孩子进来后往往觉得新奇,能够分散一下注意力。我跟男孩讲小学生活的特点,问他有什么需求。男孩说,他太想妈妈了,要看妈妈的照片。我就跟孩子妈妈联系,让她通过微信把自己的照片传来,以此安抚一下孩子。这个时候,我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孩子妈妈的角色,让孩子在我这里有安全感,感觉到被陪伴。我与班主任的角色是互相配合的,班主任要面对整整一个班级的孩子,如果对某个孩子太过迁就,不利于教师权威感的建立。而我这时候就一定要温和,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安抚和疏导,所以我俩的配合是宽严相济,帮助学生们慢慢适应小学生活。
我们做小学老师做久了,新入学的孩子看上一会儿,就能大致判断这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在家里是谁带大的。入学不久的孩子出现的问题,基本上是从家庭里带过来的。
老人带大的孩子,一般由于老人过于宠爱,孩子在外边的表现会有些懦弱。父母自己带大的,如果对孩子过于疼爱,关系太亲密无间,家长一点权威感也没有,这样的孩子一点委屈都受不了,遇到挫折不能接受,与人相处也比较霸道。也有对孩子严厉的家长,规矩又多又严,经常打骂。这样的孩子一般会表现得焦虑,并且像个弹簧一样,一旦老师不像家长那样训斥他,反而更加闹腾。这类孩子性格容易体现出两面性,家长在的时候一个样,家长不在的时候完全另一个样子,在学校不守纪律,与同学冲突很多。
最好的家长是威权型的家长,他们爱孩子,但是在爱的同时给予规则。一个规则意识强的孩子,无论与老师还是与同学相处,都容易被接纳。这样的家长在思维方式上不给孩子设限,但是在行为准则上让孩子必须有规矩。
有些孩子太过受到老人的宠爱,上学后问题比较突出。比如一个二年级的男孩,同学不小心碰了一下他,动作比较轻,这个男孩马上说自己眼睛睁不开了,并且到后来躺在了地上,身体蜷成一团,看上去非常痛苦。这个男孩是在装吗?我看到他的身体反应,觉得他真的认为自己很痛苦,他是无意中把自己的心理问题躯体化了。所以我给予他充分的安抚,让他放松,他心理上一旦得到缓解,身体也就舒服了。后来我们与男孩家长沟通,得知他家里老人非常宠他。上小学二年级了,还由姥姥喂饭吃。哪怕他上个厕所,爷爷奶奶也拿好卫生纸在一旁伺候着。
还有一个低年级的女孩,总说自己头疼,爱哭。我与她妈妈沟通,得知女孩的父亲很严厉,平时从不让女孩哭。于是这个孩子遇到害怕、忧伤等情绪时,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日积月累就容易出现问题。我们主张教孩子用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情绪,孩子难受了就哭一哭,生气的时候可以出去玩玩、听听音乐,借此调节一下情绪。
现在的父母基本都重视教育,但是他们接触的观点五花八门,有些家长不知道该信任哪种观点,有些家长热衷于执行某一个观点,但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不好度。教育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家长不断试错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家长一直保持觉察力,而不是抱着某种教育理念不放。
孩子们到了三四年级,自我意识明显提升,他们不再简单地按照老师或家长的要求做事情,而是喜欢按自己的想法去行动。这时候,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学会更加民主地对待孩子。孩子读小学一二年级时,是个立规矩的阶段。一旦规矩立好了,家长应该是逐渐放手的,家长们自己也要适应这样变化。孩子越大,家长应该越轻松,而不是越累。
三四年级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上的冲突会明显增多。好朋友之间也会经常闹矛盾,更不要说和一般同学相处。这个阶段,我们不主张老师过多参与学生间的冲突,让学生们自己去解决,允许他们争论,往往孩子们在争论一番后,关系还不错。
比如有一次,在进行课堂测验的时候,两个三年级男生吵起来了。有的老师可能会各打五十大板,但最后结果是谁都不服,冲突的学生从这个经历中也没有学到什么,他们感觉到的全是负面的东西。我们的方法是,与其让俩人憋着一肚子委屈,不如让他们把想说的话告诉对方。一开始俩人说的都是气话,互相指责,但是说着说着,其中一个男孩说:“你刚才不应该……”,另一个回应道:“你刚才如果不……,就好了”。最后两人由斗气变为讲道理,再到互相体谅,互相道歉。
当我们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表达机会,他们能学会怎样处理与别人的矛盾。所以家长不要看到孩子们有冲突了,急于去责怪、去训斥,甚至是参与到矛盾当中去。给予孩子们互相沟通表达的机会,他们慢慢能学会体谅别人,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有些三四年级的孩子会出现学习上的问题。一二年级时,孩子们学习的知识相对简单,到了三年级,难度和学习量都一下子上来了,有些学生会不适应。我们认为,给孩子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是保护孩子学习热情的重要方法。有些孩子因为阅读能力差,影响对题目的理解,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时候家长就要有针对性地陪伴孩子阅读,寻找孩子喜欢的文章、书籍,尝试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来一起阅读,而不应该只是盯着下降的成绩来责怪孩子。
五六年级的学生,家长比较担心的一个问题是学习问题。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们认为即使成绩落后,以后也有很多机会可以追上。但是到了五六年级,同学间学习成绩的差距明显了,一些家长怕自己孩子身上“后进生”的标签被贴牢了。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和老师一起找原因,多尝试几种方法,不要简单责怪。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孩子的学习兴趣有没有得到保护和激发。每个孩子的特点不一样,家长和老师需要走进孩子的内心,“对症下药”。
比如我们学校有个高年级男孩,从入学开始,他做作业就比同龄人慢很多。到了四年级,家长特别担心孩子的智力发育迟缓,让我来判断一下。我通过与孩子聊天、观察他做题,告诉家长,“别急,这个孩子错不了”。因为我发现这个孩子慢的原因,是他想得多,他的思维比同龄人更加严谨。所以我告诉家长,孩子爱琢磨问题,我们老师和家长都应该鼓励他,宽容他。如果只是简单要求分数,我们越急迫,对孩子的伤害就越大。
老师不要简单给孩子下结论,孩子们都是天生的“外交家”、“小势利眼”,一个被老师否定的孩子,也容易受到其他同学的孤立。所以就拿这个慢性子男孩来说,如果家长和老师一味催孩子快,他的自信很容易受打击,变得特别慌。成年人还各有秉性特征呢,孩子慢一点没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相信这个男孩的优势会慢慢体现出来。
我们做老师的,现在很少夸某个学生聪明。因为一直夸某个孩子聪明,会传递给他这样一种信号——我干得比别人少,我的成绩还比别人好。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孩子勤奋的精神,我们要承认的是他们努力付出以后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强调天赋。成长是每个孩子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也是每个人学会接受自己不完美一面的过程。当一个人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他就变得自信了。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引导,而不是说,养孩子是为了满足家长自己的需求。老师也一样,不能为了便于管理,要求学生永远安静、省心。
不少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孩子比较,其实孩子们自己挺反感这种做法的。孩子们需要有竞争意识,我们不能说为了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就人为地弱化竞争,使得孩子看不到其他孩子的优点。我们提倡的竞争,是让孩子重视竞争的过程,有所收获,而不是盯着竞争的结果。有些家长一味给予孩子鼓励,不让孩子经受挫折,这样的孩子容易变得脆弱。
大人如何引导孩子面对竞争,非常重要。如果家长对孩子说,“你看那个XX,她就是比你好”,这样的话孩子当然不愿意听。但是家长换个说法就好得多,比如“她在这方面真不错,她是怎么做到的呢”,这样子家长是在引导孩子看到别人的努力。
有个一年级家长,曾给我们的“心语小屋”写过一封信,她提到女儿自愿报名参加“助人小标兵”评选的事情。这次评选由班上自愿报名的12个孩子轮流上台演讲,再由全班同学投票,结果自己女儿落选了。这位妈妈意识到,这是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一个好机会。她表扬女儿有勇气参与竞选,非常棒,因为孩子发现了自己身上有积极助人的优点。然后这位妈妈又把话题引到当选同学的身上,“这位同学平时助人是不是做得很好啊,她有哪些方面是咱们可以学习的?”我觉得这样的家长就很棒,她当面肯定了女儿身上的优点,又引导女儿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这样的做法值得肯定。
(图片来自网络)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下面封面图
一键下单新刊「南海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