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提时期也是最宽容的时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记仇,前一刻和小伙伴打的不可开交,哭鼻子,后一分钟就可以重归于好,这种自己修复情绪和宽容的性格,过去又称为赤子之心,真的很值得打人学习。
从心理学的统计数据看,成年人的不安全感绝大多数都来源与幼儿期和儿童期的缺乏关爱。相对于各种技能的培养而言,安全感的培养的作用和意义要远远大于前者。
而安全感的获得更多的在于父母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关心。一个拥抱、一个语言上的安慰、一个认同的眼神……这些细节上的日积月累,都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保证。
看正反三个事例:
(一)美国过往的一个奇怪育儿理论
美国20世纪20年代曾经流行一套奇怪的育儿理论,鼓励父母除非必要,减少和孩子的爱抚亲昵等行为,还诞生了“哭声免疫法”这种奇怪的理论,孩子哭了就让他哭,哭一会就好了。这个理论的集大成者是约翰华生,他就是这么抚养自己的孩子,结果三个孩子长大后,无一例外都患上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大儿子于30岁自杀。
(二)金庸和儿子
金庸和林乐怡相识十年,两人决心要在一起。金庸跟妻子朱玫摊牌,要求离婚。同年,金庸的长子查传侠从美国打电话给金庸,希望跟父亲好好谈谈心事,金庸拒绝了他。不久,查传侠就在美国上吊身亡。接到儿子自杀的消息,金庸正在报馆写社评,他一边写一边哭,坚持着把社评写完,然后关上灯,一个人在黑夜里痛哭。
半年后,金庸重为《倚天屠龙记》写后记,他说: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于面前的悲痛,谢逊听闻张无忌死讯的伤心,书中写得太肤浅了。真实的人生不是这样的,但那时我还不明白。
父母在教育上犯得每一个错,都是不可逆的。
(三)母亲的吻
前些年有一件真人真事,一对外来打工的民工夫妻,男的是做豆腐的,女的摆摊卖菜,没有时间照料自己三岁的孩子,突然有一天社区贴满了印有孩子头像的告示,原来,他们的孩子被人贩子拐走了,派出所也为此立案,整个小区内有孩子的家庭也人人自危。
不幸的是,找来找去都杳无音讯,那对伤心的夫妻每日也是以泪洗面,就当大家都以为悲剧成定局时,孩子居然被找回来了,不过这已经是出事两年后的事情了。
糟糕的是,任凭他们怎样呼喊儿子,甚至哭喊,孩子却不认得他们的父母了,母亲不断说出旧事,父亲拿出儿时的玩具,做了各种努力,孩子都无动于衷。这时候,绝望的母亲则低下头,抱着孩子,他的耳廓,喊他的乳名,奇迹出现了,孩子本能地羞涩一躲,嘴里喊道:“妈妈、妈妈……。”向母亲伸出手臂……
(一)武则天式
在《资治通鉴》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时期,西域进贡良马一匹,名曰“狮子骢”,此马乃世间罕见品种,唐太宗甚是喜欢,但无人能将其驯服。这时一宫女站了出来:“陛下,妾能制之,只需三物,一铁鞭、二铁锤、三匕首。铁鞭鞭之不服,则以铁锤击之,再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其喉杀之。此马如此暴烈,必须用特殊手段。”这位叫媚娘的宫女就是后来的女皇帝------武则天。
(二)高欢式
南北朝时期,北齐王朝的奠基人高欢落难去投奔尔朱荣时,尔朱荣让高欢去给一匹烈马修剪马鬃,而那匹平日里性格暴烈的马却乖乖的站着让他修理。尔朱荣对此感到十分惊讶,高欢向他介绍了自己独特的驯马技巧,并表示待人也该如此。原来,他驯马的时候,很少用鞭打,也从不用缰绳束缚,而是与之进行耐心的对峙。先让它在圈定的地方肆意狂奔,使它充分释放自身的野性。等它跑累了,再一点点去接近,并给它一种友好的姿态,直到它完全放松戒备的时候,才与之接触。
第一种方式对应的是棍棒下出孝子,这种方式在过去较为常见,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所谓的正面事例,但大多数时候效果是不尽人意的,甚至还会出现极端的事件,例如,道光皇帝的长子因为不尊重老师这件小事,被他狠狠的踢了一脚,随后便生了一场大病,去世了。
第二种则是现今所提倡的。从综合考量,显然也是第二种最适合,不过也需要注意矫枉过正,有的专家提出了绝对不能打骂孩子的理念,这就有些绝对化了,一则脾气急一些的家长很难完全做到;二则,有时适当的、轻度的严厉也未尝不可,只是要注意不能给孩子带来较大的阴影。
这就涉及到了“三观”的问题了。
幼儿是强行记忆最强的时期,不用知道语义,这时候就能大段大段的背诵很多的内容。
趁着这个黄金时期,尽可能多的让孩子接触和背诵一些经典,经典都是经过岁月沉淀的,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经典文化和经典故事的收获相对也会更大。这里的经典不单纯指的是国学,也包括国外的一些经典名著、理念和故事。尽可能的多元化;另外在对待传统国学的内容上也需要适当的加以引导,对一些不是特别适合现代的思想和内容,也要引导孩子加以甄别。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无需有东西方之分,只要是好的,都提倡孩子去学习去吸收,狭隘的文化优劣区分只能培养出“自认为正确的”的一代,而开放包容接收并蓄的教育则可能培养出更好的一代。
大约在二十年前,笔者很有幸与2000余名来自各个学科的专家教授一同研究探讨学习教育的问题,当然,笔者更多的是倾听的角色。至今仍记得这些专家教授探讨时激扬文字、各抒己见的场景,可谓精彩纷呈、期望连连。
其后若干年,自己也阅读了不少教育界的趣事典故,发现,在教育见解问题上,真的是“道不孤”也,他们的理念在众多的前贤中也能找到类似的身影,接下来,就碎片似的加以简单的总结,其目的并非阐述整体的教育观。
陈寅恪被尊为教授中的教授,就先说他的:
陈寅恪讲课有“三不讲”,即“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他自己固然有广博的知识作为“三不讲”的底气,然而“三不讲”的内核,其实是强调富有个人色彩的传道授业方式。陈寅恪先生在清华教书时讲课喜欢情之所至则闭眼,沉醉陶陶然;后因故失明,讲课时讲到兴起偏偏要双目圆睁,目光如炬。
陈寅恪一向推崇学术独立,尝语后学:“古今中外,哪里有作学问能完全脱离政治之事?但两者之间,自然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如果作学问是为了去迎合政治,那不是真正在作学问。”
在中国教育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个奇迹:
学校没有一座高楼,却大师云集,人才辈出。
明明是“最穷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与哈佛、剑桥、耶鲁齐名而毫无愧色。
汪曾祺晚年在一篇题为《新校舍》的文章中写道:“有一位曾在西南联大任教的作家教授在美国讲学。美国人问他,西南联大八年,设备条件那样差,教授、学生生活那样苦,为什么能出那样多的人才?这位作家回答了两个字:自由和包容。
自由体现在:座位自由安排;作业自由创作;学习时间自由;学习地点自由;师生关系融洽自由随意,你可以做你喜欢做的事,比如喜欢看的书才看,喜欢听的课才听,不喜欢的就不看、不听。
宽容:就是尽量给学生提供宽松、多元化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让学生的探究、质疑、特性独立的思维得到引导。对学生的怪异思维都能充分理解和接纳。
1861年5月初,托尔斯泰先后到了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英国、比利时等国家,参观、访问了许多学校和幼儿园。托尔斯泰所访问过的那些学校,到处都是棍棒式的纪律、残酷无情的体罚和机械式的死记硬背。托尔斯泰认为他们的教育方法并不适合于他的理想。于是,他创办了雅斯纳亚·波良纳的学校。他采用了更理想的教育方法。既没有体罚,也没有严苛的纪律,讲求自由化,因材施教,不拘一格。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童体验人生的乐趣,与他们共同研究人生经历的各种问题,让他们学习活生生的人生,这才是最重要的;托尔斯泰还力求使孩子们养成劳动习惯。春天的时候,托尔斯泰把自己的3000平方米土地给学生们用,让学生们自由耕种。孩子们在土地上培植亚麻、豌豆、胡萝卜等,成熟以后自己动手收割,收获的果实则全部归他们所有。他采用这种教育方法后,逐渐发觉农民的儿童远比同年龄的贵族儿童更优异、更聪明,进步也更为神速。如此一来,他现在所创办的这所学校和第一次创办的截然不同了,不但受到家长们的欢迎,还得到了大力支持。
冯梦龙《智囊》记载,王畿天分很高,就是有点放纵自己。王阳明很欣赏他,但王畿并不认可王阳明的学问,根本不愿意见他。王阳明于是叫他的学生们练喝酒赌博的各种技巧,稍后,派了其中一个赌术最高的去和王畿赌。王畿很是瞧不起:“书呆子也知道赌吗?”那个门人赢了王畿之后,还告诉他:“老师王阳明门下,每天都在赌。”王畿大为惊奇:“王阳明难道真的是奇人吗?”就主动要求会见。等王畿见王阳明的面,立刻被其见识学问和胸襟折服,立拜王阳明为师。后来,王畿还发展了心学的理论,成为王门七派中“浙中派”的创始人。
一位著名建筑师建造了一组现代化的办公大楼。大楼轮廓初具的时候,看到的人都已赞不绝口了。工程快竣工时,工人们问他:“三幢大楼之间的人行道如何铺设?”建筑师回答:“在大楼之间的空地上全种上草。”大家都感到纳闷,但还是照作了。不久,在三幢大楼之间,已经被来来往往的行人踩出了若干条小路。到了秋天,建筑师让工人沿着人们踩出的路痕铺就了大楼之间和通向外面的人行道。每一个走在这些道路上的人都说:这几条路,是比大楼更伟大的杰作。建筑师创造了两个伟大作品,而在这两个伟大的作品里,有着相互补充着的教育真谛。
教育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蓝图。同时还需要一个“顺性而为”的过程。学生都是有自己的个性,我们不能用一样的标准一样的模式使得的学生都是“千人一面”。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粒种子成为它能够成为的样子,教育者在空地里种上草,然后让孩子自己的脚,印在草地上,踩出人生的痕迹——这,就是属于他自己的,也就是最好的道路。
美国有一类为适应未来设计的“新科技高中”,不给标准答案,专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美国密歇根州的亨利福特高中,正在试验一种混合化学、地球科学、企管和设计的新学门。一群十年级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先读完一篇描述Nike公司如何让产品减轻环境污染的文章,接着学生分组,挑选一种消费性产品,分析这种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接着要在不影响产品价值的情况下,找出减轻产品对环境影响的新方法。
以一双Nike球鞋为例,他们必须学会如何搜集信息,了解球鞋的生产过程和产地,再运用化学和地球科学知识,分析生产方法对当地生态的影响,设计新的生产流程,最后再运用企管知识,分析新生产方式对产品价值的影响。这个课程,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大挑战。”成立10年后,新科技高中在美国的表现十分抢眼。在加州,新科技高中毕业生成功申请上大学的比例近90%,而传统高中平均水平仅为30%。
1、德国幼儿教育
在德国,孩子一般3岁上幼儿园,为期3年。3年中,他们会参观警察局,学习如何报警;参观消防警察局,学习灭火和躲避火灾;参观市政府,认识市长,看他如何为市民服务;去坐有轨电车,学会记住回家的路线;跟老师去超市买东西,学习付钱和选货……3年后,他们具备初步的生存能力
日本有一家著名古董店,培养出的店员,个个神算。鉴别古董时,真品还是赝品,往往被他一言中的,极少有走眼的时候。
人们大奇,纷纷向老板打听诀窍。老板淡然一笑说,我用的方法是:学徒自小进店,从未让他们接触过赝品。无论看的摸的,都是真品。万一摔碎了,也并不责骂。这样,他们所有的感官都记载着真品的品格。时间久了,就有无法言传的标准铭记在心。到了鉴定时刻,一眼识得出真假,乃水到渠成之事,不必称道。
民国时,四川有个教授蒙文通,是大师。这个大师,有何能呢?每次考试,蒙教授不是出题考学生,而是让学生出题考他。实际上这是考学生的学问深浅,只有学明白了,才能问出有水平的问题。而且蒙教授的考场,设在茶馆里,一旦学生出了有水平的考题,教授大喜,就请考生喝茶!
20世纪50年代初,留英回来的王竹溪(杨振宁在西南联大时的老师)到山东大学讲学,讲座中途,束星北走到台上说:“我有必要打断一下,因为我认为王先生的报告错误百出,他没有搞懂热力学的本质。”他捏起粉笔一边在王先生写满黑板的公式和概念上打叉,一边解释错在哪里。一口气讲了大约四十分钟。王竹溪一直尴尬的站在一边。校领导为此找束星北谈话,束星北说:过去大学都是这么做的。
1820年,叔本华来到了柏林,在柏林大学获得了讲师资格。试讲时,他与同在柏林大学的黑格尔见了面,并且展开了一场争论。争论之后,黑格尔也在叔本华的讲课合同上签了字,于是叔本华就可以正式讲课了。叔本华为了和黑格尔较量,故意把自己的课定在与黑格尔讲课的同一时间。结果却让叔本华感动非常沮丧,听他讲课的学生一直就没有超过三个人,最后他只好撤消了这门课。
看似是两人比武,柏林大学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也可见一斑。
在哲学堂讲学期间,日本教育家井上圆了和旅日英国教育家交流,谈到“生涯教育”——活到老学到老,自己壮游全国,仿效古代中国孔子、古代希腊苏格拉底的模式,来督促学生乃至国民,从根本上融会贯通,终身学习,以避免思想的钝化。
学校school一词,来源于古希腊skhole,意为“闲暇时间,自由时间。这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创办学校的最初初衷。
另一个词是家庭作业。
先看他的由来:
历史上的1905年,是伟大的一年。在这一年,大清王朝废除了科举制,爱因斯坦提出了分子运动论、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假说,世界最大钻石在南非被发现……还有改变了全世界学生命运的一件大事———意大利教师罗伯特.纳维利斯发明了家庭作业! 这位“家庭作业之父”,当年也是一个慈祥的教师,但是学校里的学生们实在是太顽皮,他无论如何耐心教导,也搞不定这些爱闹的学生。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主意,用家庭作业来对付这些不听话的熊孩子。所以,家庭作业一开始是一种惩罚手段。
而今,世界上85%的作业都是中国学生写的。
1、曾经的北大:
北京大学课堂的惯例是: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常有的情况就是:比如常常上课在一起的人,哪些是选课的,哪些是旁听的,不知道~哪些是本校的哪些不是,也不知道~有一次梁思成在北大讲中国建筑史,讲完说:课讲完了,为了应酬公事,总得考一考吧!下面听课的二十个人,没有一个人说话,梁思成又说:反正是应酬公事,怎么样都可以,说说吧~还是没有人说话,梁思成又说:那我先看看有几位是选课的吧,请选课的举手。没有一个人举手,梁先生笑了:原来诸位都是旁听的,谢谢诸位捧场!然后向台下作了一个大揖~
2、而今老教授的贺词
北大百年校庆前夕,央视记者去医院采访北大老教授、我国经济学泰斗陈翰笙,请他给北大校庆说一句祝贺的话,他却默不做声。当时在一旁的医生建议他:“你就说一句,希望北大越办越好!”他沉默片刻后,郑重地说道:“我希望北大办得跟从前一样好!
一叶落而知秋,北大如此,也期待别的大学越办越好。
(一)三十年不变的教科书
1991年,那时中国计算机还在普及的前夕,有一个叫做谭浩强的人写了一本书叫做《C语言程序设计》,30年过去了,谭浩强因为30年前写的一本书,被无数学生吐槽书写的烂,但大家一直还在用,更加讽刺的是无数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所谓自己编写的教材还是从这本书上抄来的,这在今天看来即可悲而又讽刺。
(二)中美“硅谷”对比
乔布斯:把这手机的厚度再降低0.5mm
工程师:那要再给我半年时间
乔布斯:没问题
乔布斯:我要求屏幕亮度再提升10%
工程师:也行,但成本要再增加20刀
乔布斯:没问题
半年后,北京中关村
“老板,先给手机贴个膜”
屏幕亮度骤减20%
“老板,你这个手机壳我也要”
手机厚度骤增2mm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在和教授们的交流中,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要交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也就是说,要想唤醒另一个灵魂,自己的灵魂要足够的厚重。
现在社会的高负荷运转,一切都必须加速,这样的社会氛围,真正想或者真正能坐下冷板凳充实一桶水的人自然大大减少了,没有一桶水,就剩半桶水,而在用这半桶水“浇灌”学生的同时,还有相当部分的教育工作者在想着如何把这半桶水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二)功利的社会造成了功利的教育
用半桶水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本身并没有错,这也是社会的现实需要。
快速运转的社会造就了功利的教育。
试着从抖音说起以窥全貌:现在最火的平台肯定是抖音,而抖音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信息和快乐,这一方面迎合现在社会快节奏的需要,也是其能迅猛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伴随而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如果想迅速引起他人的关注,就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语不惊人死不休”或“只顾一点无限放大”,这也导致了很多的网红学者或教授,为了迅速吸引人气,就会发表较为极端的发表观点。
其逻辑有点类似于这个段子:布什说:“我们准备枪杀4千万伊拉克人和1个修单车的。” CNN记者:“1个修单车的?!为什么要杀死一个修单车的?” 布什转身拍拍鲍威尔的肩膀:“看吧,我都说没有人会关心那4千万伊拉克人。”
人们往往都关心了猎奇的那部分。
其二:培养和强化了人们片面、表面看问题的模式。
笔者自己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把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先整段整节的在抖音、头条、百家号等热门平台发布,因为字数长,平台很少推荐,常常流量只有数十最多上百,而如果把里面的内容分成一个一个的段子,变成动态文章发出,平台的推荐量马上暴增,甚至就能达到上万,浏览量也能成千上万,如果是为了获得利润最大化,肯定会选择单发,收益多还省事,但对于受众来说,接受的观点无疑是片面的;如果再发些娱乐八卦的动态,流量则能达到几万以上。这样娱乐至死的氛围,谁又会真正深入的思考问题呢?
读书可以分为应试读书和个人兴趣读书两种,这里主要说的是第二种。
宋真宗赵恒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相对于功名考试,也就是现今的文凭考试而言,高名次、高学历就大概的能获得更多的“荣华富贵”,这一点亘古不变。这种读书注定是辛苦的、竞争的、甚至有点残酷的,好在,他在人生中所占的时间比重不是特别的长,而个人爱好的读书时可以持续终身的,如果可以从中获取快乐,这种快乐也是几乎免费的、更深入人心的。
这种读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涉及名利。
生活中,常常有人讥讽读书人,你读了半天的书,怎么还是个穷光蛋、怎么一点用都没有,实际就是混淆了考文凭和真正读书的概念。
历史上,还出现过这样一件事情,梁元帝博文强记、文采斐然,而梁武帝承圣三年,江陵沦陷,元帝烧毁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有人问他,为什么要烧毁图书,他回答说:“我读书万卷,还落得如今这个下场,所以要烧毁图书!
一则他本人读的都是一些华丽的史料典故、文学书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本身这类书籍就和治国无关。
二则是忽略了政治上错误和对人民无道这两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除了梁元帝,历史上隋炀、陈后王、宋徽宗都是读书人,而亡国的原因几乎也和读书没有必然关系。
而现实中也一样,是无法从单纯的读书中获得功名的,即使是一些教你如何成功、如何赚钱、如何营销的思想,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是让他自己获得成功、赚了钱了,而他营销的对象实际是你,真正看他们书的人能真正能受益的少之又少!
(一)曾国藩论读书
曾说过一句极为精到的话:“书味深者,面自粹润。”意思是说,读书体味得深的人,面容自然纯粹、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