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毛论读书
三毛《送你一匹马》: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三)卡夫卡论读书
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一)“上天遁地”
司马光在洛阳修《资治通鉴》时,因为总有人找人参加宴会,所以为了安静修书,他在自家院子里挖了个地窖,天天躲到里面去。王拱辰此时也在洛阳,他在家里修了座高楼,天天读书睡在楼上不下来。于是后来有洛阳人到东京去,人家问你们洛阳最近有什么趣事?洛阳人就会说,我们洛阳近来有一穴居者,又有一巢居者。
(二)王安石的“公不读书”
王安石这个人性格有点偏执乖张,和人一言不和就会吵起来,经常坚持己见。争论到面红耳赤时,还经常冷不丁冒出一句“公不读书”
(三)书淫
“书淫”之人,无论何时何地可读书皆手不释卷,这样才成读书人样子。顾千里裸体读经,便是一例,即使暑气炎热,至非裸体不可,亦要读经。
宋人苏舜钦住在其岳父家中,每天晚上都要喝一斗酒他岳父觉得奇怪,难道我这女婿有什么下酒好菜?于是就偷偷地从门缝中往里看。原来苏舜钦正在朗诵《汉书·张子房传》。当读到张良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时,就叫道:“惜乎击之不中!”遂斟了满满一杯酒,一饮而尽。当读到张良对汉高祖说:“此天以臣授陛下。”苏舜钦又拍案道:“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又喝一大杯。他的岳父忍不住大笑:“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诚不为多也。”
清朝科学家柯劭忞和舅舅去赶考,天突降大雨,舅舅当场遇难,他幸运的逃生了。夜晚时分,柯劭忞一个人在荒郊野外守着舅舅遗体,还与野兽搏斗,几乎用尽了一生的心力。尽管如此,归乡后柯劭忞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
回去叩见父亲后,发现父亲案头有一部名书,是他一直想看的,立刻拿过来翻阅,由于读得太入迷,竟忘了遭难之事。一直到父亲问他舅舅,才随口说了一句:“死了。”继续手不释卷地读书,柯蘅又惊又气,一把夺过他的书扔到地上:“你舅舅死了?这是多大的事,你还在这里看书!”“书呆子之呆,以至于此吗?”柯劭忞这才醒悟过来,给父亲讲述了途中遭遇。
(六)“死了也要读”
谢国桢是梁启超学生,1982年,谢国桢因病住院,犹坚持看书不已,别人劝他养病期间不要看书,注意休息。谢说:“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师训不可违!”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但他勤奋好学,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八)曹禺洗澡
抗日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夏天,曹禺家属准备好澡盆和热水,催他洗澡,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最后再三催促下他才去洗澡。一、两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水响声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广东有一书生叫齐升,性子极为暴躁,一读起书,谁也不能打扰,若扰之,则其暴怒。夏天深夜在屋中读书,天气闷热,不久从 远处走来一人,披头散发,血口呲牙,齐升正背不下书,见此鬼站于面前,看了两眼,齐升脸部赤红,青筋暴起,大喝:“少爷我正中火怒烧!你这丑物来的正好!”遂张牙舞爪冲厉鬼扑去。抓住其发,一顿拳脚。打得厉鬼鬼哭狼嚎,边逃边叫。此事过后人常说道:“齐升读书,鬼神莫犯!”
陈竹吟与朱青雷到长椿寺去游玩,在卖画的地方,看到一幅黄庭坚的字,写得是“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两个人动了心,于是议论真伪,这时候,一个在旁边的乞丐斜视一会,淡然一晒:“黄庭坚会写杨诚斋的诗,真是神奇阿。”杨诚斋比黄庭坚晚生很多年,而这首诗是杨诚斋写的,显然是假的,
陈竹吟朱青雷俱为当时名士,书画自精,却要被一乞丐点破个中关节,方得明悟,自然有所感慨。朱青雷叹息:“能作此语,安得乞食?”陈竹吟的叹息,却出人意料:“能作此语,又安得不乞食!”
纪晓岚总结到,竹吟这真是愤激之谈!实在是要饱历世事之后,才能感悟到的道理:所谓名士习气这东西,往往表现为恃才踞傲,再进一步就是悖谬乖张,使人没法与之交流,则最后往往要乞食为生、或是怀才不遇!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说,他的奴仆傅显喜欢读书,也颇知文义,但这性格迂腐,反应迟缓。一天,傅显不急不慢的迈着四方步到集市,逢人就问:见魏藻了吗?(也是纪晓岚奴仆)。有人指指魏藻所在地,傅显又不温不火的迈着四方步过去了。等见到魏藻,傅显先喘会气。魏藻问:“找我干嘛”?傅显说:“刚才在枯水井旁,你夫人在树下困了正打盹。你儿子独自在井边儿玩儿,离井口只有三、五公分远,好像有危险。但是,我考虑到男女授受不亲,故来寻你”。魏藻听后“大骇”,赶紧跑去救人,还是晚了一步,媳妇已趴在井口哭儿子了。
书生租了一间僧房来读书。结果每天都出去游玩,一玩就是一整天。终于有一天,书生喊书童:“取书来!”书童去找僧人借了一本《昭明文选》。书生看了看:“太低太低!”书童又拿来《汉书》。书生:“低!”书童又拿来《史记》。书生:“还是低!”僧人惊诧不已,前来问他:“此三部书学问甚高,熟读其一,足称饱学。足下俱都嫌低,真乃大才啊!”书生:“你说啥呢?我要睡觉,取书作枕头。
只要认字,就会读书,为什么说把书读好不简单呢?这让是因为,花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精力,每个人读书的效果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即使读同样一本书,不同的读书方法读书心态,结果也会大不同,接下来,就来看看各位名人大咖是如何读书的。
“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呢?先生。”一名青年向苏格拉底请教。苏格拉底并未直接回答。他与青年一起来到海边,然后让青年下到海里。当海水淹没了年轻人时,他拼命挣扎露出海面。苏格拉底问道:“你在海里最需要的是什么?”“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先生。”“对,学习也得使上这股子劲儿!”
1、选范围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领域,找准领域后,利用百度、知乎、豆瓣等工具搜一下这个领域的经典有哪些,再看一下他人的评价,然后选择几本最多十几本相关领域的经典开始精读。
2、需要有一大块专门的时间“垫个底”
我们来看看大师们是怎么做的:
王重阳,自幼练武,应试武举得中,做了一个征收酒税的小吏,但颇不得意,他抛妻弃子出家修道,掘地穴居于终南山,称之“活死人墓”。七年后他走出活死人墓,对传统道教进行改造,创立了全真教。这个七年就是潜心钻研一门功课的七年。
六祖慧能在湖北黄梅山得五祖衣钵之后,人间“蒸发”15年继续深入修行。也有一说是三年;
董仲舒年少时读书经常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但他三年没有进过一次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
达摩在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达9年。年深日久,山石上投映出面壁姿态的人形。
在某个领域有了一定基础后,虽然可以逐渐拓展,可以先拓展到该领域的其他经典、也可以是出现了不懂的问题,随着问题进行拓展,也可以是兴之所至随意拓展,总之是进入了“杂”的阶段。杂的阶段,才是做学问的真正开始。
陈寅恪海外留学23年却不拿半个文凭,在他眼里那仅是一张废纸而已。他后来说:“考博士并不难,但想到要在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住,而没时间学其他知识,就觉不值。”
正因为他有杂的精神,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再看看大师们可以杂到什么程度:
钱钟书好书,无所不读。当年在清华,曹禺见吴组缃进图书馆,故意逗他:“你看,钱钟书就坐在那里,还不赶紧叫他给你开几本英文淫书?”吴组缃也不扭捏,径直走到钱钟书桌边,请他开三本英文黄书。钱钟书也不客气,笔走龙蛇,刷刷刷给他开了四十多本,作者姓名内容特征一一写成。
一次,梁实秋在胡适家聚餐,徐志摩像旋风般进来,抱着一本精装的德文色情书,图文并茂。众人争着翻阅,一旁的胡适冷冷道:“这种东西包括改七芗仇十洲的画在内,都一览无余,不够趣味。我看过一张画,不记得谁的手笔,一张床,垂下了芙蓉帐,地上一双男鞋,一双红绣鞋,床前一只猫蹲着抬头看帐钩,还算有一点含蓄。”
最能体现一本书思路的就在于其目录,看一个华罗庚猜书的故事: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看目录,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这个方法非常的重要,思路一致可不读或跳读,思路不一致,也可以从目录看其亮点,如果觉得适合全读就全读,不适合的就选亮点或者感兴趣的点去读。
四、一以贯之
鲁巴金: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而这里说的“一”就是自己的思想。
清人包世臣《艺舟双楫》记载着这一趣事:翁方纲有一个女婿是刘墉的学生。有一次,这个学生去看望岳父,正碰上翁方纲在练字,写的还是他练了一辈子的字体,一笔一画都完全按古人的要求,不改动一笔。这个学生因为受到老师刘墉的影响,对老岳父墨守成规看不惯,就拐弯抹角地说:“岳父,您和我的老师都是当代的大书法家,我从来没有听您评论我的老师的书法。您今天给我谈谈吧!”翁方纲放下笔,看了看他的女婿,说:“你回去问你的老师,他写的字哪一笔是古人的?”这个学生真的回去问老师。刘墉笑了笑说:“你回去也问你的岳父,他写的字哪一笔是他自己的?”
一个守旧,一个创新。
而要建立自己的“一”,创新就是必然的过程。
与这个故事异曲同工的是郑板桥的故事,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写起字来,写着写着,就写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你有你的体(身体),我有我的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郑板桥恍然大悟,即使学得和别人一样,也不过是别人的字体,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风格,又有什么意思?从此,他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的方法写字,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受人喜爱的“六分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家。
最能体现这个思想的,是下面的这个段子:
有一次丘濬跟刘健聊天,两个人说着说着开始抬杠,刘健就吐槽丘濬说:“你这个人啊,学问很大,但是不能一以贯之,就好像钱仓里面有很多钱,但是一根串钱的绳子都没有。”丘濬听了很不爽,立刻反击:“那你的学问就好像一屋子里全是绳子,一个钱都没有!”
意思是有了自己的主见,没有知识不行,有再多的知识,没有自己的主见也不行。
在生活中,我们更要注意的是有了主见后,如何串联这些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集腋成裘的过程,等到自己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可能就很难有一本书、一个理论全部满足自己的需求,更多的可能是某一本书中的一句话、一个创意、一个故事能给于你启发,这时就要善于把这些知识点有机的组合起来!
王羲之有一天夜里在灯下练字,总是不满意,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老人走过来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王羲之很识货,一边让坐,一边请教说:“请您多多指正。”老人见他一片诚心,说道:那就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永”字,他恍然大悟: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画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
(二)鲁迅的说文解字
鲁迅之所以深刻,是因为年轻的时候跟章太炎学过字,从说文解字中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什么意思。当你搞明白了五百个字,天下就没有什么别的学问了。
无论是读什么书,良好的记忆力总是重要的基础。
有些人天生记忆力逆天,比如下面这几位:
王粲的记忆力惊人,据《魏志·王粲传》载:王粲和别人一起走路,阅读路边的碑文。同行的人问他说:“你能够背诵出来吗?”王粲说:“能。”于是同行的人就让他背对着碑文背诵,没有背错一个字。王粲曾经看别人下围棋,棋盘上的棋子被弄乱了,王粲替他们恢复了棋局。下棋的人不相信,用头巾盖住棋盘,让王粲用另一副棋摆棋局。摆好后用两盘棋一核对,棋子的位置一个也没错。
益州知州张方平有特别的藏书方法。他借别人书看,几天后归还,全书一字一句,都印在了脑海里,堪称古代kindle。
希特勒记忆力超强,某次军事会议上,他突然反驳:将军,你几个月前可不是这么说的!查会议记录,果然如他所说。有的将军反对希特勒的决策,但举例时说错了部队和装备的数据,就会被希特勒当场怼回去,叫他去查军方的手册,这时总是对的,因为他看一遍就会记住。
1、朱元璋
朱元璋处政时,他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事情。事越多就越难理清楚,于是,朱元璋想了个笨办法,他每次想到什么事,就用小纸片写下来,然后粘在衣服上。如果事情多了,便满身都是纸片,远远望去,宛如乞丐装一样。朱元璋就靠着这个技巧,日理万机而不乱。
2、李敖
胡因梦的自传中提到李敖最爱做读书摘抄笔记,他的书房就像个大仓库,各种写作素材分门别类存放,写作时需要什么随时都能拿来。
3、钱钟书
杨绛回忆钱锺书时说:许多人说钱锺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而实际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很多,也不易遗忘。做笔记很费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
如何理解记忆对象的定位呢,就是说,记忆时,先别忙着记忆东西的本身,先要领会记忆对象是要学习什么的、他的更上一层的知识结构是什么、他的最核心要点在哪里,从这个高度去认识记忆的对象,就会有高屋建瓴的感觉。
镜子之所以能很好的反应事物,在于其本底是平的,人的大脑也一样,当他处于静的状态,反应事物、记忆事物的能力也会大大增强;让大脑尽可能的安静下来后,想象着大脑就像一个照相机,整体的把要记忆的对象摄入到前额的位置,注意是要“整体”的摄入,当提取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影像化的记忆,会记忆的比较牢。
3、三次重复
第三步是三次重复,第一遍整体的记,记完后,当天晚上回忆一下,把记住的内容放在一边,记不住的重点标示;第二步可以配合做一些习题强化,再把没做对的整体复习一次,并做标示;最后一次就针对不会的这些重点加强记忆强化就差不多了。
时间和空间本来是一个整体,这里为了描述的方便,故把两者分开讲。
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属于比较抽象的概念,这里也不打算从物理哲学的高度阐述各自认为的时间的本质,只打算结合着人生,进行碎片似的漫谈。
绝大多数人的寿命都在百年以内,1200月,如果随意画上包含1200个方格的图形,一个月填满一个方格,很多的人数不到1000就没了。
更悲观的一种算法是:假如一个人的寿命为60岁,那么他总共只有21900天。一生时间的用途分别为:睡20年(7300天);吃饭6年(2190天);穿衣和梳洗5年(1825天);生病3年(1095天);打电话1年(365天);照镜子70天;抹鼻涕10天。最后只剩下3205天,即8年又285天,用来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
还有个有趣的说法,人的一生大概能吃九吨粮食,谁先吃完谁先走,虽然不够科学,但也反应了人生的短暂和某种程度的恒定性。
正因为人生就这么点时间,有意义的时间更短,在这短短的方格百年中,人们更多的是对其从不同角度进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