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个历史段子看人生,后续会连载,敬请交流!

  1、看看下面这个道长自己起的名号,如今的网名都弱爆了:凌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元真君; 九天宏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 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三元证应玉虚总管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的朱厚熜道长(明世宗);
  @关中道上 2022-10-12 09:57:16
  受教
  -----------------------------
  您客气了,感谢顶贴
  2、隋炀帝杨广,某天,站在镜子前,惋惜的看着自己大好的头颅,对老婆萧后说:“好头颅,谁当斫之。
  3王濛对自己的容貌极其自信,曾经照镜自赏:“王文开(其父名)怎么能生出这样的儿子!
  4、李敖的就多了:如果我不是李敖,我愿是李敖第二;我要是想佩服谁,就去照照镜子;“我生平有两大遗憾:一是,我无法找到像李敖这样精彩的人做我的朋友;二是,我无法坐在台下听李敖精彩的演说。“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
  5、苏轼: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
  6、尼采:太阳是我胯下金灿灿的睾丸。
  二 人生的各种秀
  (一)有啥秀啥
  这是秀的常态,最顶级的如:日本平安朝中期的头号权臣、连续三女入宫为后、关摄体制开创人、正一位太政大臣藤原道长曾无不得意的自吟:“此世即吾世,如月满无缺”!
  这一类的秀,最怕的是“锦衣夜行”。有一个段子:一人买了块名表,戴在手上四处秀,可惜看的人并不多,心里很着急,顿生一计,谎称自己的手骨折了,住院,于是很多人来看他,他特意把手表戴在伪装骨折的手上,果然来探望的人很快就注意到了手表;不多时,亲家也来了,不过他看望的方式很特殊,一边看,一边把脚抬到了病床边上,他一看,原来亲家买了一双新鞋,两人相视一笑:原来是同样的“病”啊!
  (二)“苦情”的秀
  这一类的“秀”似乎还很不情愿,档次提升了。
  这一类的“秀”似乎还很不情愿,档次提升了。
  1、杨素是百战百胜的名将,还是个文采斐然的诗人。他年轻的时候曾经供职于北周朝廷,为皇帝拟写诏书。有一次,周武帝就对他说,“年轻人,好好干,你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的!”他一脸傲娇地回答皇帝:“我没有心思去追求富贵,就怕这富贵自个儿找上门来,想不要都不行啊!”
  2、明末大太监魏忠贤得势之后,鸡犬升天。他侄子魏良卿,大字不识的傻小子,先封肃宁伯,又晋宁国公,进而赐铁券,加太师,享尽荣华富贵。他也有一番高论,大意是:我本来是个农家,能有田种就不错了,今天能过的如此富足,是“富贵逼我”啊。
  对论坛的规则有点困惑,上午还在热帖排行第二,下午就在整个热帖页面消失不见了。还是希望对本帖有点兴趣的朋友继续顶贴、推荐。谢谢了!
  @守均 2022-10-12 14:44:57
  对论坛的规则有点困惑,上午还在热帖排行第二,下午就在整个热帖页面消失不见了。还是希望对本帖有点兴趣的朋友继续顶贴、推荐。谢谢了!
  -----------------------------
  感谢认可,欢迎常来!
  (三)凡尔赛文学式的秀

  凡尔赛文学(Versailles literature)简称凡学,是一个网络流行语;是一种语言使用者通过委婉方式向外界不经意展示自己优越感的语言形式。
  @mx440_0 2022-10-12 15:11:24
  此贴充满了智慧
  -----------------------------
  感谢认可,欢迎常来
  1、白河法皇:“此生不遂朕意之事有三:贺茂川之水,双陆之棋局,睿山之山法师。综合来讲,“贺茂川之水”代表了天灾,“双六的赌局”代表了运气,“山法师”代表了宗教神明。正因如此,白河法皇“三不如意”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除了天灾、运气和神明让我不如意之外, 人间之事,我尽可如意。堪称日本天皇版的“凡尔赛文学”。
  2、贞观八年,天见彗星,过了一百天才灭,李世民问虞世南是何征兆,虞世南因以劝李世民“但愿陛下勿以功高古人而骄傲自满”;于是就有了李世民这段著名的“自我反省”:
  “但吾才弱冠举义兵,年二十四平天下,未三十而居大位,自谓三代以降,拨乱之主,莫臻于此。重以薛举之骁雄,宋金刚之鸷猛,窦建德跨河北,王世充据洛阳,当此之时,足为勍敌,皆为我所擒。及逢家难,复决意安社稷,遂登九五,降服北夷。吾颇有自矜之意,以轻天下之士,此吾之罪也。上天见变,良为是乎?”《旧唐书•虞世南传》
  意思是:我这么厉害,所以颇有自矜之意,以轻天下之士,这是我的罪过,我要反省啊!
  彗星:……就你话多!
  三 为啥秀的欢,死的快
  (一)四个女孩的愿望
  神让四个女孩许愿。
  第一个:我想找到一个高富帅老公;
  第二个:我想要富丽堂皇的大别墅;
  第三个:我想要儿子以后大富大贵;
  第四个:我想让她们的愿望都泡汤!
  这个段子揭示了不要秀的最根本原因。
  (二)作秀的大型翻车现场
  谁也不傻,作秀翻车是大概率的。
  1、刘备第一次拜访诸葛亮时,诸葛亮不在,门童出来接见,问刘备何人,刘备曰: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奈何童子答曰: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2、法国南锡国立戏剧中心来华出演莫里哀喜剧《无病呻吟》,演出结束后,一女子极其热情,在与导演合影后,兴高采烈的发圈:“今天有幸见到法国著名导演莫里哀先生,真是不虚此行啊!”
  3、《太平广记》里记载了唐代一个官员,原是太子府的属员,他有一招,无论谁请他吃饭,他都早早就安排了一个人,他刚端起饭碗,就急匆匆地来唤,说是太子有急事找他。他立刻起身便走。越是这样,人们觉得太子跟他的关系好,就更乐意奉承他。但是,这样的戏法不能总是演。演多了自然会露馅。慢慢的,人们就不大相信了。而太子那边,知道这个事儿,对他也不好了。而他,为了证明自己仍旧是宠儿,宁可吃糙米,也要在太子府吃。一次,他在一个酒局大声嚷嚷,说是东宫太子请他吃的太好了,不过这次吹的时候,吐了。结果吐出来的,都是糙米!
  4、过去有个读书人叫桑民怿,会试完毕,自我高兴地认为必定会考中,便在考卷后面画了一只船,然后敲着桌子说:“这回肯定要坐官船了。”最后却以违反考试规矩而落榜。
  (三)真的会死人
  只能说,太多了。
  1、奥柯尼群岛的维京人首领希格德攻打整个苏格兰大陆。他杀了一抵抗者,并把他的头砍下来挂在马鞍上,炫耀自己的战绩。当他骑马回家时,马鞍上的头的牙齿磨破了他的腿,最后死于伤口感染。
  2、明朝有个官员叫杜松,平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脱去衣衫,将满身的累累刀枪瘢痕向人夸示。一次做战,就打了赤膊,露出全身伤疤,一马当先的冲锋。交战时突然天昏地暗,杜松又下令明军点火把,成为清兵的箭靶子。结果杜松身中十八箭而死,西路军全军覆没。
  3、十二月党人起义,很快被新沙皇尼古拉一世镇压,接着,沙皇抓捕了主要组织者李列耶夫,依律判处绞刑。但在行刑时,绳子突然断裂,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属于天意赦免,于是沙皇决定赦免他,李列耶夫确信自己逃过了一劫,于是狂妄地叫嚣道:“你们看,俄国的工业就是如此差劲”尼古拉一世正打算签署赦免李列耶夫的命令,听了这番话,当即表示“让我们用事实证明一下吧!”——这一次绳索的质量很好,没有断裂。
  @守均 2022-10-13 08:12:38
  3、十二月党人起义,很快被新沙皇尼古拉一世镇压,接着,沙皇抓捕了主要组织者李列耶夫,依律判处绞刑。但在行刑时,绳子突然断裂,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属于天意赦免,于是沙皇决定赦免他,李列耶夫确信自己逃过了一劫,于是狂妄地叫嚣道:“你们看,俄国的工业就是如此差劲”尼古拉一世正打算签署赦免李列耶夫的命令,听了这番话,当即表示“让我们用事实证明一下吧!”——这一次绳索的质量很好,没有断裂。
  -----------------------------
  @一介匹夫629 2022-10-13 08:43:20
  一路学习下来,得知守老板在教导我们“人性”。这个很好,人,不能没有人性。人性这个物事也太复杂了。哪一种好?哪一种不好?
  有没有一种人性叫做“真”的?“认真”的“真”?
  我想是应当有的。我们需要的就是“认真”。
  等待着……
  -----------------------------
  您的评论很精彩,人确实是需要认“真”的!个人觉得这个“真”就到了人的真正本底阶段,有点类似于佛家所说的佛性或者说真如的层面,也是王阳明心学中提到的无善无恶心之体了,趋利避害是在这个本底的层面驱动起来的,趋利或者避害过了就是恶,反之亦然。而求这个“真”,也就是回到了人的本根,传统来说,就是悟道了,开悟了或者明心见性了!这个很难,后续文章中关于这个话题,也会发表个人的粗浅想法。以上是一家之言,见笑!
  (四)自“作”自受
  这个作,指的是自己的发明。
  1、武则天时期鼓励告密。就有投机者鱼保家趁机向武则天推荐他的发明——铜匦。这铜匦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告密箱,无论是谁都可以往里扔密信。这一发明影响广大,一时之间“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被这种方式坑害的人不在少数。而有趣的是鱼保家的结局,不知谁往他的杰作里扔了一封检具他“为徐敬业作兵器”的密信,大发明家鱼保家就此人头落地。
  2、路易十六告诉底下人,以后断头台的大刀片不要搞横着,要搞一个斜的刀片梯形的,这样从空中落下来之后,斜着刀片砍东西比横的刀片有力的多,基本不卷刃就能把人的头斩下来。果然,效率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然而谁都没想到,没过几年路易十六就死在了自己设计的断头台之下!
  3、明熹宗是个奇葩,疏于朝政,喜欢干木匠活儿,终年不倦。直到有一天,这位木匠皇帝做出了一艘小船,非常高兴,他想在宫女太监面前秀一把,就划着它游玩。毕竟不是专业,船设计上有失误,划到湖中心时,一阵风刮翻了小船,不小心跌入水中,差点被淹死。虽被人救起,经过这次惊吓,却落下了病根,多方医治无效,最终驾崩!
  四 你不秀,老天会帮你秀
  (一)以人荣名
  1、一个学者回忆:1982年5月的一天晚上,胡乔木忽然告诉我“明天要去找钱钟书”,“我要请他看在我的面子上,给社科院撑撑场面,给社科院当个副院长”。这位学者后来写文章道:“我永远不会忘记他当时笑眯眯的表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3年了,我从来只知道‘官能荣人’,现在才第一次看到了原来‘人也能荣官’。”
  2、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个白袍指的就是南朝名将陈庆之,大家更喜欢用"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来赞其用兵的神勇。荥阳之战,更是以7千之众击溃北魏40万大军,以至于后世只要一听到白袍将军就闻风丧胆!
  (二)官越大名片越小
  清朝官绅会客是有名片的,用大红纸,木戳盖的名字,一般为七寸见方。那时有个习惯,中进士点翰林的名片要特别大,一尺开外,过一年当了编修就变小一些,等当总督巡抚,名片就回复正常尺寸了。
  (三)《独立宣言》的瑕疵
  《独立宣言》原件是地位仅次于《联邦宪法》的无价之宝,但是这样一份神圣、庄严、无可替代的文件上,竟然有两处小小的缺憾。
  第一处是当年独立宣言成稿后,大家在某处打了个“∧”号,添上了两个漏掉的字母。第二处缺憾是原件字迹潦草随意,想想现在连份普通的公文都要求尽可能做到完美无缺,那些先辈们怎么就毫不在意这一点呢?是因为他们认为应该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形式再完美无缺终究是形式,从长远来看,这几乎一文不值,因为能够决定某人或某物高度与价值的,永远只有其内容。
  到这里,人性和日常之道棋酒茶两个章节就结束了。接下来一张是打开脑洞来看“我”,这一章相对枯燥些,但又是人生绕不过的话题,下面就来谈谈关于这个问题的个人看法。
  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在肯尼恩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表了一篇举世闻名的演讲,其中最出彩的是一段对话:
  两小鱼在水里游,遇一老鱼。老鱼:小朋友早!水怎么样啊?”
  小鱼继续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问同伴:“水是什么东西?”
  鱼生于水,却忽略了水的存在。
  这并不是孤例,很多对自身异常重要的事或者现象,也都被忽视了,又比如,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但没事谁也不会想到它!
  下面的问题有点类似与此。
  第一节:每个人的成功出生概率远低于六合彩
  看着人潮汹涌的人群,总感觉自己太普通了,人很少去珍惜自己的出生。但生而为人,确实已经中了宇宙间的六合彩了!
  打开脑洞,我们来看看:
  一 宗教大佬怎么说
  (一) 佛说:人身难得
  1、高山垂线穿针喻。
  《提谓经》中说:从八万由旬(一由旬相当于公牛走一天的距离,11200米)的须弥山上,往下扔一根线,山下有飓风,你拿着一根针,让线穿过针孔,这个难度大吧,得人身的机会也是这么渺茫。
  2、盲龟浮木喻。
  《杂阿含经》说,海中有一盲龟,百年一出头,海中有一浮木,中有一孔,周边巨浪滔天,人的出生概率就像龟恰好从木上的洞钻出来的机会。
  3、大海捞针喻。
  《菩萨处胎经》说:你试试大海捞针吧,是不是一脸懵懂,投胎成人比这还难。
  4、土喻。
  《杂阿含经四四二》中,释迦牟尼佛指着指甲中的一点土,面对苍茫大地做了个比较,说,得人身的概率,就像我指甲上的土。”
  5、数量对比。
  相对于饿鬼道、地狱道、畜生道、修罗道,人的数量好比是星,其他道好比是尘,此外。人的寿命短,人身难得而易失。
  (二) 道教的人身难得
  道教的人身难得主要是从修炼的角度:一只猫,一只狗,甚至苍蝇、蚊子,都有“道炁”,但是自性被障迷了,只有人,有3个最大的宝贵之处:人有头发、松果体和丹田,人体也非常玄妙,是个全息的小宇宙,包含了宇宙的全部信息,而其它任何动物都没有。
  二 医学数据会说话
  @守均 2022-10-13 08:12:38
  3、十二月党人起义,很快被新沙皇尼古拉一世镇压,接着,沙皇抓捕了主要组织者李列耶夫,依律判处绞刑。但在行刑时,绳子突然断裂,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属于天意赦免,于是沙皇决定赦免他,李列耶夫确信自己逃过了一劫,于是狂妄地叫嚣道:“你们看,俄国的工业就是如此差劲”尼古拉一世正打算签署赦免李列耶夫的命令,听了这番话,当即表示“让我们用事实证明一下吧!”——这一次绳索的质量很好,没有断裂。
  -----------------------------
  @一介匹夫629 2022-10-13 08:43:20
  一路学习下来,得知守老板在教导我们“人性”。这个很好,人,不能没有人性。人性这个物事也太复杂了。哪一种好?哪一种不好?
  有没有一种人性叫做“真”的?“认真”的“真”?
  我想是应当有的。我们需要的就是“认真”。
  等待着……
  -----------------------------
  @守均 2022-10-13 09:01:08
  您的评论很精彩,人确实是需要认“真”的!个人觉得这个“真”就到了人的真正本底阶段,有点类似于佛家所说的佛性或者说真如的层面,也是王阳明心学中提到的无善无恶心之体了,趋利避害是在这个本底的层面驱动起来的,趋利或者避害过了就是恶,反之亦然。而求这个“真”,也就是回到了人的本根,传统来说,就是悟道了,开悟了或者明心见性了!这个很难,后续文章中关于这个话题,也会发表个人的粗浅想法。以上是一家之言,......
  -----------------------------
  @一介匹夫629 2022-10-13 09:18:50
  守老板话语虽然平常,哲理却是深刻。我们大约是很难教别人怎么做人的,我们只能说: 世界是怎样的?人,你自己要怎样?
  -----------------------------
  高见!
  (一)出生前就遭遇了人生中最残酷的“鱿鱼游戏”
  相比较而言,出生后的种种竞争,真的只是毛毛雨。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从受精卵开始。没有生命的浩瀚宇宙,上演的是一幕周而复始的独角戏,而生命的诞生,为宇宙的增添了宏伟壮阔、精彩纷呈而又惊心动魄的戏码。
  以个体为例,你出生前的那场战争,参赛选手规模空前盛大,足足有2到5亿之多!
  你要胜出,必须过以下的关口:
  第一关:从阴道口到宫颈口
  大多数的精子选手实力堪忧,有一半能游动就不错了,高达70-90%的精子都很畸形。比如两个脑袋啦、两条尾巴啦、头太大太小了,大尾巴,小尾巴,没有尾巴,总之是各种残废,他们最先被淘汰。
  从阴道口到宫颈口,长度大约10cm左右,但是阴道的酸性环境,导致99%的精子立即丧命。短短的10cm,却成了绝大多数精子的最遥远的距离!
  剩下的幸运儿从宫颈进入了子宫,个个气宇轩昂,体魄健壮,精神饱满。 谁也不想落后,唯有力争上游,才有可能获得亿分之一的胜利机会。
  (二)从受精卵到出生,我太难了
   
  千万不要以为,当精子和卵子相遇的那一刻,就是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1、10%的受精卵无法发育成胎儿。
  有些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就着床,这就是宫外孕,宫外孕非常凶险,会危及女性的生命。
  2、30%的流产率
  如果子宫壁过厚或者过薄都难以支持胎儿的发育,导致胎儿先兆流产。还有一些受精卵在发育初期发育不好,也会导致胚胎死亡,导致流产。单自然流产率就高达30%以上;这还不包括每年 3%的堕胎率。
  3、难产、出生即过世的比例同样不容小觑
  难产率在20%,出生死亡率大概是千分之六,此外,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
  现世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从亿万精子胜出的王者!都是这场竞争中独一无二的幸运儿,认识到这一事实,难道不应该对生命充满热爱、充满感恩吗。
  三 历史中残酷的优胜劣汰
  来看看我们是从什么样的历史环境中夹缝幸存的!
  (一)从血脉链接看
  你的上面是父母,再上面是父亲的父母,母亲的父母;再往上,是父亲的父亲的父母、父亲的母亲的父母,母亲的母亲的父母,母亲的父亲的父母.......以此类推,以二的几何倍数呈一个巨大的扇形展开。
  从原始人到现在已经有170万年的历史,以二十年为一代,意味着八点五万次里面只有出现一次失误,比如有一人死于战乱、瘟疫或饥饿等,那么你将不存在了。
  八点五万次不翻车,老司机都做不到,这是何等的幸运!
  3、饥荒和人相食
  以资治通鉴为例,“大饥”这个词在《资治通鉴》中一共出现41次。也就是说平均每33.1年这片土地上就发生一次值得被写入史书的饥荒;“人相食”这个词一共出现33次,平均每41年出现一次。
  史书上每次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带过,但背后血淋淋的现实是:无数家庭的妻离子散,分崩离析,易子而食,易妻而食!
  再反转一下,这么恶劣的环境还能生存,往上数,你的先人一定有贵族,甚至是皇室。或者说我们现在活着的人,祖上都是大富大贵出身,平民活下来,太难了!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感谢父母、先人,是他们把我带到了世上,让我得以见识这个精彩的世界。
  本节的脑洞:
  世俗观: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俗人!
  宇宙观:我是千真万确的天选之人!
  历史观:我是历史长河的幸运之人!
  第二节:关于“我”的定义战
  我是谁,或者说什么是我,一直以来都是灵魂三问之一,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答案,不过人类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时确实开了不少脑洞,各类角度的提出可以拓宽我们的认知维度。
  一、我是形体的总和
  就是说,人的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各种组织器官等组成了我,这个认知也符合人的最直观认知。
  然而,这个答案漏洞有点大,对他的反驳。三个故事最有代表性。
  第一个:大智度论中的二鬼争尸
  一个和尚在荒郊野外,突然遇到两个鬼,正在争夺一个尸体,争吵的不可开交,他们也看到了和尚,于是就让他来作证,和尚看到的是第一个鬼先拿到的尸体,就说了实话,第二只鬼,很生气,就把和尚的一只腿吃了,第一只鬼为了答谢和尚,赶紧把尸体的腿拿过去补上,就这样,第二只鬼就不断的撕掉和尚的各个部分,第一只鬼不断的补,这时候和尚已经弄不清他现在到底是谁。
  第二个:不断修补的船
  有一艘船,它不断航行不断维修,船上的木头被不断地替换。那么,当所有的木头都被替换掉了之后,他还是原来那艘船吗?
  第三个:僧肇《物不迁论》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出家人,少年时出家,老了之后荣归故里。村民问他,从前的你还在吗?他说,我好像当年的我,但又不是当年的我。
  如果从人体细胞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就好比过去的出家人,体内每个细胞都在生长、分裂和死亡,那么当旧细胞全部被新细胞替换之后,此时的出家人和以前的还是同一个人吗?
  虽然这三个故事的内涵外延有所不同,但共同指向的一点:我并非单纯的形体组合。
  二、我是形体和感官认知的总和
  这个观点是第一个观点的延伸和补充,看上去更有道理的样子。一方面有一个物质的我,一方面有一个意识层面的我,而“我”则是这两个层面的有机结合。
  但问题又来了,有人问,这个意识层面的我看不见摸不着,你怎么能证实它真实存在呢?
  (一)正方大咖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核心意思是: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因为我在思考在怀疑的时候,肯定有一个执行“思考”的“思考者”,这个作为主体的“我”是不容怀疑的,这个我并非广延的肉体的“我”,而是思维者的我。
  不过,近年来,缸中的大脑假说又提出一个遐想,就是把一个人的大脑放到缸里,并提供营养,再通过一台机器给大脑施加虚拟信号,让这个大脑就会感受到一个完整的世界。不论是视觉、听觉、痛觉还是思维,最终都是通过电信号交由大脑处理的,因此这个大脑极有可能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被控制的,而是认为自己就是在实实在在地活着。
  笛卡尔在世,估计又得烧脑一番了。
  好在,这是假说,前提就做不到。
  (二)佛教的反方观点很彻底:身是假的,五蕴皆空
  身体是假的,不实的,《维摩诘经》一口气就用了十个比喻:身如聚沫、身如泡、身如焰、身如芭蕉、身如幻、身如梦、身如影、身如响、身如浮云、身如电。
  五蕴皆空,简单说,就是眼、耳、鼻、舌、身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意识所想的、所行为的、所思想的等等一切都是假的、空的。
  既然是假的、空的,为什么我们能感受到她的存在呢,原因在于因缘和合。“因”有点类似哲学中的内因,“缘”是外因,例如一朵花,种子是因,各种适合种子长成花的外因都是缘。而人的因是地、水、火、风这四大,缘则是五蕴,缘散了人也就没有了。
  三、没有我,谁在轮回呢?
  在释迦牟尼还活着的时候,他不太强调轮回和转世的事儿,这个矛盾还不突出。然而,后来佛教传教的时候,开始宣传因果报应、轮回转世,这时候大家才发现,好像矛盾了。
  接下来我们看看各派是怎样化解尴尬的。
  主要有三个思路:
  (一)其实还是有我,他就是灵魂
  这其中以东晋名僧慧远和尚为代表,不过尴尬的是,当初佛陀就是为了反对婆罗门教的独立灵魂思想,才提出了无我。结果中国佛教又有灵魂了。
  (二)没有“我”,是业力、是阿赖耶识在轮回
  首先是业力说,意思就是人生在世所作所为都会形成业力,人没有,业力继续轮回,问题是,虽然坚持了无我,但是业力的轮回,是从一个人转到了另一个人身上,为什么这辈子要行善呢?
  唯识宗的阿赖耶识解决了这个问题,阿赖耶识是种子识,这辈子行善了,就有了善的阿赖耶识,反之亦然,而你做的善业和恶业,就像是你播下的一颗颗种子,决定你来生的收获。
  (三)把“我”的定义改一下
  这里面有中有、中观说,以龙树的中观说更为精彩。中观的意思就是在有和无之间的中间状态,龙树的中观说,避免了传统意义上一定要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的存在,化解了无我和轮回的矛盾,也弥补了业力轮回说里前世今生难以相继的缺陷,基本上把故事说圆了。
  这里引申两个题外话题
  1、佛经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理论也是经过百年千年的试错完善起来的,如果释迦牟尼佛当年说的都是真理,就没必要搞六次结集。第一次结集是在释迦牟尼佛过世当年,后面三次每次间隔都在一两百年之间,最后两次更是近两千年之后了,时隔这么长,就很难保证结集的内容都是当年佛所说了,那为什么还要举办呢,因为最初的佛论需要完善甚至修正,以此来符合现实需要。
  2、我们现在学习的中文佛经,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为在译经过程中,尤其是玄奘法师后,需要有佛学专业人士、翻译者、文学家共同参与。
  而翻译更是技术活。以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这句话为例,直译就是“你说你喜欢雨”,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大神用各个中文版本的翻译,文艺版:你说烟雨微芒,兰亭远望;诗经版:子言慕雨;七律压轴版:江南三月雨微茫,显然,好的翻译在意境和内容上已远超越原文了。
  中文比较经典的佛经大多只是以印度佛经为蓝本的二次创作,很多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也是佛教之所以在中国发扬光大,而在本土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姓名”和“标签”
  故事1:马克吐温讲过一个很哀伤的故事,他有一个双胞胎兄弟,有一次洗澡时,弟弟不幸淹死了,但却被认错了名字,活下来的是我弟弟,死的那个是我。
  故事2:一个公差押送一个和尚发配到边疆去。路中,和尚趁公差醉酒将他绑起来,并剃了光头,第二天酒醒,公差摸了自己的光头,说了句:“和尚还在这里,而我又到哪里去了呢?”
  这个两个故事表明了“我”常常用名字和身份标签来代替,但显然不能够完全替代。
  用身份作为“我”的标签,往往带有功利的色彩,例如职业、官职、各种荣誉等,标签越多,越代表着成功,古今亦然。
  比如砸破水缸救小朋友的司马光先生,他的官衔全称是“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六百户食实封一千户赐紫金鱼袋”,数一数,有五十二个字;更拉风的是元朝权臣伯颜,一身兼三十八职,官衔通长二百四十六字,堪称标签王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