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二姨将大龙说的一一跟邓姑姑复述了一遍。一遍感慨道:“幸好当初大龙哥没吊死在我鹏飞哥那棵歪脖树上。瞅他和我嫂子天天唧唧咯咯的,哪有刘哥那种疼媳妇的样。”邓姑姑笑说:“各人有各人的缘分,他俩就是天命的姻缘。夫妻相处是各式各样的,你鹏飞哥就是个琐碎命,他和你嫂子小吵架有,大到动手肯定是没有的。而大龙他们俩,这辈子都未必吵得起来。他俩一强一弱、一刚一柔。互补的很呢。”二姨忽然见邓姑姑手腕上多了一串木质的佛珠,那佛珠已经被把玩的油润光滑闪着珠光。这在来哈尔滨之前可是没有的。二姨忙拉过邓姑姑的手细看,又问是不是之前张家的谢礼。邓姑姑摇头道:“是大龙妈送我的。当初在你舅舅家,她过来询问大龙的姻缘。我给他略算了算,说是十七才能遇到正缘。这不,果然是在十七岁上遇到了刘敬辉么。下午她拉着我将这事儿翻来覆去的说。说要不是我的话,她肯定要逼着儿子娶亲了。这不,这几年为了祈祷儿子后半生顺遂,她信了佛,这佛珠就是她亲手打磨的。直到我不能收她贵重东西,非得将这佛珠送我致谢。我推辞不过便收了。”二姨仔细端详一阵,觉得这珠子并不比那些玉镯子金串子逊色,戴在邓姑姑的白痩的腕子上刚刚好。
东北农村诡异故事2——填十年大坑
二姨又道:“姑姑,今天我和大龙哥说话的时候,总是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就像是雨后去山里那种清爽的味道。我还以为他也学城里人的样子喷了什么香水。问他又不是。刚刚洗手我也用了他家胰子(香皂),不是那个味道啊。他自己闻不到呢。”邓姑姑点了点二姨的额头笑道:“看来你的修行还差点,只能闻到点气味,还看不到清气呢。”“啥?”二姨有点懵。邓姑姑道:“那味道,刘敬辉身上也有。这家里就他俩身上有,且就咱们两个能闻到呢。我猜啊,他俩个肯定还有一番奇遇。那清气是得了香火的精怪给予的赐福反馈。千百个诚心求的未必有一个能得到。偏偏他俩就有。你说,这是不是天定的缘分呢。”此话一出,二姨顿时想到了大龙话里一笔带过的那棵姻缘树。想来,山里的精怪也为刘敬辉的诚心所感,愿意给予他们祝福吧。
人是有思维定式的,受限于眼界、学识、教养、环境。但我们的文化提倡的是包容而不是排斥。所有异于大众的东西,未必是错的。不攻击不苛责也是一种善良。此故事不做任何引导,只愿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果说我这个故事里有希望大家赞扬的人,不是邓姑姑,不是二姨,而是大龙的母亲。在那样一个民风保守的年代,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自己都不能理解同性恋的概念,却能够勇敢的面对世俗的歧视,死死的将孩子护在自己的身后给予理解支持和母爱的保护,是怎样的勇气?这种做法连现代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都是做不到的。即便是现在,有多少父母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孩子异于常人呢?我们听过那么多血粼粼的事实,父母用亲情血缘逼迫孩子违背本心,强迫他们隐瞒欺骗姑娘,在他们反抗时甚至不惜将他们送去医院吃药,电击。最终换回来一具行尸走肉样的所谓正常人,只是为了能让自己不被周围的环境排斥,不被异样的眼光鄙视或者难听的言语攻击,却从没想过,自己才是孩子面对残酷世界最后一道避风港。血亲都不能认可的悲哀才是摧毁孩子心中希望火苗的最后飓风。人是独立的个体,有选择人生活法的权利。任何人包括父母都不应该随意指摘。引申到任何事情,比如大龄逼婚,是否去大城市发展等、拿亲情孝道胁迫都是不理智的做法。理解与尊重,才是家庭和睦的基石。
娘娘腔,故事结束。后几个故事会是以邓姑姑为主线。感谢大家支持!
@斌哥斌弟 2023-02-11 11:49:06
我最喜欢看的书《日本围棋故事》,最喜欢的电视剧83版《射雕英雄传》,最喜欢的网络文章就是《东北农村诡异故事》,让我欲罢不能,久久不能忘怀,记得40年前吃了一块红烧肉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余味无穷,当时一年也难闻到肉香,瘦肉是一丝丝撕下来吃的,生怕一口吃完,作者第一部被我深深得吸引,只是没有控制节奏,不到一年时间就看完了,后悔不已,本以为就结束了,让我寂寞了好几年,下班之余索然无味,不经意间又看到第二......
-----------------------------
你这么说,我好感动啊。第二部虽晚但到。感谢你长久的期待!谢谢
我最喜欢看的书《日本围棋故事》,最喜欢的电视剧83版《射雕英雄传》,最喜欢的网络文章就是《东北农村诡异故事》,让我欲罢不能,久久不能忘怀,记得40年前吃了一块红烧肉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余味无穷,当时一年也难闻到肉香,瘦肉是一丝丝撕下来吃的,生怕一口吃完,作者第一部被我深深得吸引,只是没有控制节奏,不到一年时间就看完了,后悔不已,本以为就结束了,让我寂寞了好几年,下班之余索然无味,不经意间又看到第二......
-----------------------------
你这么说,我好感动啊。第二部虽晚但到。感谢你长久的期待!谢谢
新故事:安乐死
我们现在理解的安乐死的意义就是,人在承受不住绝症的的痛苦折磨时,选择用药物结束生命。但我所说的安乐死,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
邓姑姑在来到东北定居之前,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游方生涯的。她一路向北而行,路上盘缠用完了,也会靠着医术或者术法帮助附近的人排忧解难赚点钱。这年的秋天快入冬,她途经河南汤阴,曾经短暂的驻留了几个月。
那年河南连续两年遭遇天灾,夏天雨水不断,秋季收成减产。多数穷人吃不饱,不得不抛家舍地的逃去外地。邓姑姑一路走来,许多村子已经人去屋空。这天天色渐晚,她终于看见前方山脚下有个不大的村落,稀稀落落的土房中只有一家尚有烟火。她走的疲惫,便想去寻人借宿。待走近了,却见周围的房子周围杂草丛生,墙垣颓败,显然这个小村子的多数人也都离乡逃命去了。她敲开了唯一一户亮着灯火的房门。屋里只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见有生人借宿,还是个年轻女子,那婆婆惊讶之余也忙让邓姑姑进屋落座。
邓姑姑在来到东北定居之前,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游方生涯的。她一路向北而行,路上盘缠用完了,也会靠着医术或者术法帮助附近的人排忧解难赚点钱。这年的秋天快入冬,她途经河南汤阴,曾经短暂的驻留了几个月。
那年河南连续两年遭遇天灾,夏天雨水不断,秋季收成减产。多数穷人吃不饱,不得不抛家舍地的逃去外地。邓姑姑一路走来,许多村子已经人去屋空。这天天色渐晚,她终于看见前方山脚下有个不大的村落,稀稀落落的土房中只有一家尚有烟火。她走的疲惫,便想去寻人借宿。待走近了,却见周围的房子周围杂草丛生,墙垣颓败,显然这个小村子的多数人也都离乡逃命去了。她敲开了唯一一户亮着灯火的房门。屋里只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见有生人借宿,还是个年轻女子,那婆婆惊讶之余也忙让邓姑姑进屋落座。
没等邓姑姑开口,婆婆已经去屋内灶上给邓姑姑盛了一碗热水。邓姑姑连忙起身道谢,又问:“老婆婆,怎么这村子就剩下你一个人呢?”
婆婆见问,叹口气道:“年景不好,再不出走就要饿死在家里了。这不,本来就十来户的人家,能走的都走了。我家就剩下我一个老婆子,腿脚也不好,出去讨饭还不如坐家等死,好歹跟家人能躺在一处。”说着问邓姑姑道:“你一个年轻女子,听口音也不是本地人,怎么孤身上路哇?”邓姑姑淡淡笑了笑:“我家遭了变故,想北上寻亲的。途中和兄弟走散,只能自己一人慢慢寻找。路过咱们这,天色晚了,想借宿一晚。”“哦哦。也是个不幸的人呐。只是你单身一个女人家,路上还是太危险。”婆婆感叹道。邓姑姑低头不言语了。她并没细说自己的来历,也不想暴露自己的术法足够自保。面对老婆婆善良的追问,不想撒谎,只能选择沉默。那婆婆也是个善解人意的,见邓姑姑不想细说来历,想必是有诸多心酸。这乱世一个女子独身上路必然有不足为外人道的辛苦,于是赶紧说道:“你走了一天,想必也饿了。我刚煮了点菜粥,你跟我一起吃点吧。别嫌弃。现在我也只能靠这个续命,实在拿不出东西待客啦。”说罢去厨房,端出两晚野菜混着苞米面熬的菜粥来。那菜粥稍有苦味,邓姑姑却感激的接过来,细细的吃完了。老婆婆还怕她不够吃,又要起身给她续粥,被邓姑姑拦下了。
婆婆见问,叹口气道:“年景不好,再不出走就要饿死在家里了。这不,本来就十来户的人家,能走的都走了。我家就剩下我一个老婆子,腿脚也不好,出去讨饭还不如坐家等死,好歹跟家人能躺在一处。”说着问邓姑姑道:“你一个年轻女子,听口音也不是本地人,怎么孤身上路哇?”邓姑姑淡淡笑了笑:“我家遭了变故,想北上寻亲的。途中和兄弟走散,只能自己一人慢慢寻找。路过咱们这,天色晚了,想借宿一晚。”“哦哦。也是个不幸的人呐。只是你单身一个女人家,路上还是太危险。”婆婆感叹道。邓姑姑低头不言语了。她并没细说自己的来历,也不想暴露自己的术法足够自保。面对老婆婆善良的追问,不想撒谎,只能选择沉默。那婆婆也是个善解人意的,见邓姑姑不想细说来历,想必是有诸多心酸。这乱世一个女子独身上路必然有不足为外人道的辛苦,于是赶紧说道:“你走了一天,想必也饿了。我刚煮了点菜粥,你跟我一起吃点吧。别嫌弃。现在我也只能靠这个续命,实在拿不出东西待客啦。”说罢去厨房,端出两晚野菜混着苞米面熬的菜粥来。那菜粥稍有苦味,邓姑姑却感激的接过来,细细的吃完了。老婆婆还怕她不够吃,又要起身给她续粥,被邓姑姑拦下了。
“婆婆,您坐下吧,我吃饱了。您这吃食本来就不多,能分我一碗我已经感激不尽啦。”“别客气啦,我这难得见一个人,你今天来敲我的门,就是缘分。粮食虽然不多,节省些也够我一个孤老婆子度过冬天的。乡亲们临走,每家都给我留了些粮食。再者还有山上度尘师傅时不时的给我送些吃的呢。”“山上的度尘师傅?”邓姑姑不由问了一句。老婆婆见问,话不禁多了起来。“就是那半山腰上,有一座老寺,前些年,还有七八个和尚在的。老方丈圆寂之后,陆续有四五个和尚去游方了。这两年闹灾,寺庙里就剩下度尘师傅一个人啦。他也快七十的人,硬要坚守着那寺。这两年下山去化缘,粮米没化到多少,却又陆陆续续的捡回来三四个被家里抛下或者走失的孩子。是个有德的高僧呐。”竟然还有这样的高僧隐居于此,邓姑姑听说,心下不由得想去拜访。夜深了,老婆婆另拿出一床被子,招呼邓姑姑躺下休息。
第二天清晨,邓姑姑起床帮老婆婆家家里里里外外都收拾了一遍。见老婆婆还睡着,就没叫醒她,轻轻的推门出去了。
邓姑姑想去山上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打些野物来,送给老婆婆当做谢礼。深秋的早晨雾气未散,整个山体朦朦胧胧的隐在林中。邓姑姑循着一条进山的小路往上寻找。走了一刻钟的工夫,到了一处山石裸露的地界。眼见石堆中有几处洞穴,应该是野兔或者山鼠的居住地。邓姑姑在附近选了七枚石子,看了看见露的天光,选好了方位,用石子做阵脚,摆了个困兽之阵。这事儿她近来做的越发得心应手了。毕竟找不到村落人家落脚时,是要靠捕食野兽充饥的。等了不多久,洞口就冒出了只野兔。那兔子探头出来,四处嗅了嗅,没发觉什么危险,开始向前方尚有绿草的地方蹦去。眼见着兔子已经进入困阵,邓姑姑捏诀念咒,那兔子就像被网罩住,困在石子阵内不论向哪个方向冲撞都逃不出去。邓姑姑心下暗道罪过,手下却扣了一颗石子,手腕一抖,那石子射出,正中兔子后脑。兔子立马毙命。邓姑姑所修门派并没有要求清修食素,但邓姑姑也未曾胡乱杀生过。人到饥渴处,无法怜苍生。邓姑姑上前捡起那野兔,原路下山了。
邓姑姑想去山上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打些野物来,送给老婆婆当做谢礼。深秋的早晨雾气未散,整个山体朦朦胧胧的隐在林中。邓姑姑循着一条进山的小路往上寻找。走了一刻钟的工夫,到了一处山石裸露的地界。眼见石堆中有几处洞穴,应该是野兔或者山鼠的居住地。邓姑姑在附近选了七枚石子,看了看见露的天光,选好了方位,用石子做阵脚,摆了个困兽之阵。这事儿她近来做的越发得心应手了。毕竟找不到村落人家落脚时,是要靠捕食野兽充饥的。等了不多久,洞口就冒出了只野兔。那兔子探头出来,四处嗅了嗅,没发觉什么危险,开始向前方尚有绿草的地方蹦去。眼见着兔子已经进入困阵,邓姑姑捏诀念咒,那兔子就像被网罩住,困在石子阵内不论向哪个方向冲撞都逃不出去。邓姑姑心下暗道罪过,手下却扣了一颗石子,手腕一抖,那石子射出,正中兔子后脑。兔子立马毙命。邓姑姑所修门派并没有要求清修食素,但邓姑姑也未曾胡乱杀生过。人到饥渴处,无法怜苍生。邓姑姑上前捡起那野兔,原路下山了。
到了老婆婆家,老婆婆已经起床了,正在熬粥,今天粥里明显玉米面多了许多。想来老婆婆是努力想给邓姑姑做些好的。见邓姑姑推门走进来,笑道:“起来的早呀,竟然比我这缺觉的老太婆起的还早些。我看你包袱没拿,想来是出去出恭了。我就把饭做上了。哎呀,怎么这么大一只野兔子!”老婆婆见到野兔子,忙接过来看,邓姑姑却说:“我正在附近走走,那兔子就蹦出来,我找了块石头砸过去,恰巧就砸中了。可是运气好呢,今天能吃点好的了。”“你这女子,还真命好,这山里的野物早就被附近的人撸了一遍了,现在山里的鸟儿都不往有人烟的地方飞,偏偏你就能遇到个兔子。”老婆婆边说边去厨房拿了刀走出去收拾。将要帮忙的邓姑姑拦下道:“你别动手啦,血糊糊的。我来。”待将兔子洗剥干净,就直接在院子里的灶内架上火,烤了起来。艰难岁月,少油少盐,火烤是最好的烹饪办法。两人吃了近些天最好最饱的一餐。
吃完早饭,邓姑姑又帮老婆婆将缸里打满了水,劈了些柴。边干活边细问了那老寺如何寻找。老婆婆详细的说了路线,又问:“这寺庙前些年香火旺盛,人们去许愿也是灵验的。现如今虽然破落了,想来佛祖还是在的,你若是有所求,去看看拜拜也好。”邓姑姑笑着点头,然后拿了包袱向老婆婆告辞。老婆婆有心想留,却也知道世道艰难,留下人也是两人挨饿。依依不舍的将邓姑姑送了好远才进屋。
邓姑姑依照老婆婆指使,向西行了半天的路才找到进山的路。这条路明显比之前的山路宽阔不少,想必之前拜山请愿的人挺多。又走了许久,林间开阔处显现出了一座寺庙来。
那庙宇的围墙虽已破败,却仍能看出旧时显盛痕迹。古寺庄严,隐隐具着山间灵气。
寺门未关,进入门前行十几米,就是寺庙正殿,殿门大开,迎面就是三座石佛垂眉坐像。分别是过去佛燃灯、现在佛如来、未来佛弥勒。法相庄严,神情肃穆。门前供香的鼎内虽然已无烟火,但佛前供桌及佛像却擦拭的非常干净,供桌上摆着一碟指甲大的红山果,一壶清水而已。邓姑姑虽修道法,却亦读过佛法,并不拘泥于修行方式。虽不跪拜,却也毕恭毕敬的双手合十,向诸佛一一拜了拜。
那庙宇的围墙虽已破败,却仍能看出旧时显盛痕迹。古寺庄严,隐隐具着山间灵气。
寺门未关,进入门前行十几米,就是寺庙正殿,殿门大开,迎面就是三座石佛垂眉坐像。分别是过去佛燃灯、现在佛如来、未来佛弥勒。法相庄严,神情肃穆。门前供香的鼎内虽然已无烟火,但佛前供桌及佛像却擦拭的非常干净,供桌上摆着一碟指甲大的红山果,一壶清水而已。邓姑姑虽修道法,却亦读过佛法,并不拘泥于修行方式。虽不跪拜,却也毕恭毕敬的双手合十,向诸佛一一拜了拜。
只听寺庙后院传来了几个孩子的说话声。“师傅前天下山去化缘,怎么今天还没回来。寺里的粮食不多了。咱们几个去后山看看能不能再摘些野果子,或者野菜回来。”说着转角处走出来四个小孩儿。两男一女,大的不过十岁左右,小的也就五六岁。都穿着不甚合体的僧袍,瘦瘦小小,脸上却挺干净。见佛堂中站着个女人,几个孩子都吓了一跳。那个大些的怯怯的问:“施主是来上香、许愿、或是求签的?我家师傅下山化缘,并不在寺内。”邓姑姑看着这几个孩子,心知这就是度尘师傅救下的几个孩子,心下怜悯。说道:“我听闻这寺中方丈佛法高深,能解人烦恼,我心中执念颇深,特来请见。”那孩子往前走了一步,仔细打量了邓姑姑一会,方说道:“师傅跟我们说,佛能了解世间一切苦,也能看见人心一切痴嗔,你可以将心里所想向佛诉说。”说着,走进殿内,从供桌下的屉内小心的取出了半截燃烧过的香,递给邓姑姑道:“最近没人来寺内上香上供,佛祖前的香火都没啦。这还藏着半柱香,送给你点上,跟佛祖求求心内所想,愿佛祖保佑你心愿达成。”
@上帝无言63 2023-02-13 11:45:58
凝波老师回来太好了!文章写的这么深刻,又有什么看不开呢?看蓝天白云,听家长里短,享平淡生活!
-----------------------------
谢谢您认真的点评。前进动力由此而来。
凝波老师回来太好了!文章写的这么深刻,又有什么看不开呢?看蓝天白云,听家长里短,享平淡生活!
-----------------------------
谢谢您认真的点评。前进动力由此而来。
是三个小孩,笔误,不好意思。
邓姑姑看着他递过来的半柱香,只觉得沉重不已。乱世中佛祖竟然都得不到三支满香,这个孩子能拿出残香送给她这个陌生人,足见内心善良,想来被度尘师傅教导的很好。邓姑姑想了想说:“小师傅,我孤身上山,现下天色已晚,能不能求贵寺收留一晚,明天我去寻些供品再来礼佛,以示尊敬。”“您不用称呼我为小师傅的,师傅没收我们入寺。我们几个是被师傅捡来的。”那小孩儿见邓姑姑面善,也愿意多说几句。“寺中的空房倒是还有几间,只是师傅不在,我们不好擅自决定的。”邓姑姑看孩子言谈举止有礼,答对得益,觉得挺奇怪的,这应该不是周边农村的小孩儿,教养很好。便问道:“那小哥儿你来寺里多久啦?还记着家是哪里么?”“我跟着师傅才一年不到,他跟师傅三年啦。”小孩儿回身指了指身后一个较小的孩子说。邓姑姑还想问什么,忽然寺外的山路上出现了个人影。几个孩子也看见了,高兴的喊着:“师傅回来啦。”边飞快的迎了出去。
待度尘师傅走进了,邓姑姑才看清了那大和尚的长相。个子不高,虽然清瘦,但腰板挺直,面带慈善,目露清光,看上去也才不过六十岁左右。度尘师傅将肩上的褡裢递给几个孩子,对着邓姑姑笑道:“没想到今天有施主前来敬香,看来世道虽乱,潜心理佛的人也还不少。”邓姑姑直觉有愧。她虽敬佛,却并没有达到度尘师傅所说的地步。她只是轻轻说道:“我有心内执念,不知如何化解,听闻寺内师傅佛法精深,不知道能不能帮我解惑。”度尘师傅却笑笑道:“远道而来,想来也饿了。用过斋饭再说吧。”
度尘师傅显然也并没化到多少粮食。晚上的清粥搭配着山里的盐渍野菜。度尘师傅将稠些的都盛给了几个孩子和邓姑姑,自己却只捧着碗几乎见底的清粥。用完晚斋,度尘师傅将邓姑姑安排在稍远的偏房内。自己则带着几个孩子睡了。
度尘师傅显然也并没化到多少粮食。晚上的清粥搭配着山里的盐渍野菜。度尘师傅将稠些的都盛给了几个孩子和邓姑姑,自己却只捧着碗几乎见底的清粥。用完晚斋,度尘师傅将邓姑姑安排在稍远的偏房内。自己则带着几个孩子睡了。
清晨,邓姑姑是在诵经的声音中清醒的。她来到前殿,见度尘师傅带着几个孩子正在晨诵。邓姑姑不便打扰,却在一旁听住了。那声音宁静得让人心安。
用过早膳,度尘师傅依旧不问邓姑姑的来意,只是背了背篓要去上山采野菜。邓姑姑见了,忙也提了一个背篓,要跟着师傅进山采摘。连带那个大些的孩子一起,三人寻路进山。
深秋的早上露水深重,孩子明显有些冷。邓姑姑将自己的外衣脱下给孩子披上了。孩子推脱不过只能穿上。度尘师傅见了,却并没说什么。新鲜的野菜也越发难找。偶尔遇到些能吃的野果,几人都小心翼翼的采下来。
邓姑姑是修行中人,体力还好,那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的不足,爬了一阵便明显累了。度尘师傅就找了个干净的视线开阔地方让大伙坐下歇歇。
用过早膳,度尘师傅依旧不问邓姑姑的来意,只是背了背篓要去上山采野菜。邓姑姑见了,忙也提了一个背篓,要跟着师傅进山采摘。连带那个大些的孩子一起,三人寻路进山。
深秋的早上露水深重,孩子明显有些冷。邓姑姑将自己的外衣脱下给孩子披上了。孩子推脱不过只能穿上。度尘师傅见了,却并没说什么。新鲜的野菜也越发难找。偶尔遇到些能吃的野果,几人都小心翼翼的采下来。
邓姑姑是修行中人,体力还好,那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的不足,爬了一阵便明显累了。度尘师傅就找了个干净的视线开阔地方让大伙坐下歇歇。
阳光透过树枝照了进来。虽然大多数的树叶已经枯了。但山腰处还有几颗枫树,几颗杨树的叶子并没落完。远远看着,红黄相间,十分好看。度尘师傅忽然开口道:“施主,你看这山间颜色,并不会因为世间百态而转变。我看着这山色三十几年,山依旧是山。”“师傅应已勘破世情,达到了看山依旧是山的境界吧。”邓姑姑答道。“我不过是佛前的一个奉香僧,哪里有什么境界。只是佛云世间百苦,我虽不能一一尝遍,却也算看尽。我不能渡众生苦,需要众生自己了悟,方能放下执念。”邓姑姑知道这是和尚打了机锋,想要点悟她。只是她心中纠结甚深,想倾诉不知如何开口,想开悟找不到通途。她低头不言。和尚却似看透她心底一般说道:“我看施主面带不凡,似是修行之人,却又兼带佛缘。想来修行一途,总要历劫重生,方得进境。施主若觉得放不下执念,就只当它是修行中的劫难,交由时间吧。每日静心做自己今天该做的事,不必想明天或许发生什么,也许机缘一到,你就了悟了。”邓姑姑似乎听了进去,她一路行来,心中压着的事始终不能忘,每晚入睡前必要仔细思量回想,使她困于桎梏,不得解脱。修行也因此停滞不前。她盲目前行,没有目的,也好久没有静心修炼本门功课。想了想她问道:“师傅可还有所愿未达成么?”度尘师傅低头笑了笑说:“我出家清修一辈子了,本应青灯古佛度此余生,暮年却又遇世间疾苦,我下山只见满目疮痍,人民流离失所,方知念经只能拯救自身,救不了众生。这几个孩子,算是我未了的红尘牵挂吧。”说着抚了抚身边孩子的头顶。“毕竟念经礼佛填不饱他们的肚子。我只想着佛祖能允许我活的长久些,起码帮他们找到归宿,才能闭眼去见我佛啊。”
邓姑姑听度尘师傅说的话,总觉得他似乎像是知道自己的天命一般。可看他印台清亮,隐有佛光,并不像天年已近的样子啊。有心掐算一番,却又不敢班门弄斧。只能问道:“师傅不想他们皈依佛门?”度尘师傅摇摇头道:“他们的缘法不在寺中,势必要回到红尘的。这个孩子,是个富贵命格,只是这几年坎坷罢了。那两个孩子,是要远离故土方能扎根的。你么,或许和他们的缘法也深着呢。”邓姑姑有些奇怪,却不在细问。自家法术算人不算己,既然大和尚能有此一语,自己顺其自然也好。她又问:“既然师傅并未让他们出家,想来他们也没有持斋的戒律,我看寺中食物实在难以供应,如果我去山中捕猎,是否也算杀孽呢?”度尘师傅淡淡摇头道:“世人人生来就是要靠杀生求生的。只要心存善念,不孽杀,不滥杀,在我看来并不算是杀孽。”邓姑姑听了这话,心里倒是有了底。在这饥荒时候,大和尚并没有默守陈规的要求几个孩子也不沾荤腥,也是悟的一种吧。佛修来世,道修今生。她并不怕为了活下去而造成的杀孽。于是她站起身来对师傅说:“我去那边山上走走,你两个不用等我。”度尘师傅知道她不想在自己一个和尚面前捕猎杀生,只念了句佛,目送她离去。
这天傍晚,邓姑姑就拎着在溪水边洗干净的野鸡到了寺门前。她将几个孩子叫过来,把采摘的果子和野菜递给他们让他们送去给师傅,又笑笑的说:“你们几个送完了偷偷出来,有好东西吃。”她不想破了寺院规矩,因此在院外找了一处避风处生火,将野鸡烤熟了给几个孩子分吃。三个孩子好久没有吃到荤腥,一个个狼吞虎咽,很快野鸡就只剩下一堆骨头。一顿饭下来,几个孩子跟邓姑姑亲近了不少,那个大些的孩子跟邓姑姑介绍道:“我姓孙,叫孙陈宝。他是张山,小妹妹来的时候不记事,师傅给起的名叫满月。”邓姑姑很喜欢这个孙陈宝,他没有一般小孩儿的内向害羞,说话办事落落大方。便问道:“你们今年多大啦?”“我十岁,张山8岁。满月可能五岁吧。师傅捡她来时,问她什么都不答话,我们还以为她是个哑巴呢。结果过了几天她就开口说话了,可是问什么事还是说不明白的。”“你是念过书的?”邓姑姑看着孙陈宝问。“嗯。我六岁就开蒙了,家里跟着爹爹念了两年书,才上私塾不到一年,家里出了事故爹妈要北上,我跟爹妈姐姐在路上遇到流民抢粮,被冲散了。我就跟着一群逃荒的走,路上找了爹妈好些天都找不到,也抢不到吃的,快饿死的时候,被师傅背上了山。张山是附近屯子里人,他家人都病的病死,饿的饿死,没人愿意带着他走,师傅也给领了回来。至于满月,她是要被卖给商队的,师傅好像提了叫什么瘦马。反正应该不是什么好去处,师傅死活拦着,跟那商队说满月命犯煞星,只能养在佛祖座下,否则必克死身边亲近之人,那帮商队看师傅是和尚,信了这话,师傅才带了满月回来。师傅回来在佛前跪了整整三天,说自己打了诳语。我知道,师傅是为了救她才犯戒的。”孙陈宝声音渐渐低了下去。邓姑姑心内感服度尘师傅为人,为了转移话题,又问:“你叫孙陈宝,也就是你娘姓陈啊?你还能找到老家在哪里么?老家可还有人?”“老家没人了。县上豪绅要娶我姐姐做妾,爷爷抵死不让,一病死了。爹妈趁着爷爷新丧,暗地里卖了家财带着姐姐避祸。只说北上去山东济南。那边有家中世交可投奔的。”
邓姑姑看着这个早慧的孩子,不由的黯然。这一路颠沛流离,流民强盗遍布,也不知那一家三口可有盘缠能够走到?却也温声安慰道:“姑姑本也打算北上的,或许等我走时,可以带上你去济南寻亲。”“真的?”孩子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邓姑姑笑着说:“不骗你。只是冬天路上行走艰难,你耐心些等等。”“好,好。谢谢姑姑。”那张山听了对话并无表示,满月还小,也并不插话,两人只拿着鸡骨头还在咋么滋味。邓姑姑拍了拍孩子们,说道:“今天天晚了,先回去睡觉吧,明天我再去多捉些野味,让你们吃饱。”几人起身进寺。度尘师傅已经做完了晚课。邓姑姑心知他应该已经知道了几个孩子吃过了,忙先说道:“师傅,我去给你煮些斋饭吧。”不等度尘师傅回答,就进了厨房,一会的工夫,就煮了稠粥,拌了野菜出来。度尘师傅道谢后用了餐食。
饭毕,主动对邓姑姑说:“施主此来,老僧还不知道你的名讳。”邓姑姑忙道:“家师姓柴,我俗家姓原,对外称姓邓,上佳下云。”度尘师傅笑道,“好名字,佳云。晴空可遮烈日,阴天可招风雨。”却咽下下一句没说。云之字,漂浮也,此生当有颠沛流离之苦,非化雨不能停。邓姑姑道:“大师称呼我若白吧,这是我师傅赐的道号。”度尘师傅听说,淡淡笑道:“若白师傅果然是玄门中人,老僧倒也没看错。不知师承何脉?”“家师自小开悟,由斗姆星君入梦引入道门,并无名门师承。”“如此际遇常人可望不可即,想来贵师傅是有一定机缘啊。”“你既然云游至此停留,想必也是于我寺有一定缘法,这几个孩子也与你甚好。以后劳你多费心照料吧,我虽有心照料,俗务却实属不能。”邓姑姑满口答应下来。自此,邓姑姑每天随着度尘师傅诵经,闲了帮助几个孩子缝衣裳,照顾饮食,或是上山逮些野味。月余下来,几个孩子肉然可见的长胖了些,衣裳也都干净合身,跟邓姑姑的话也多了起来。邓姑姑只觉得在此寺中,似乎更易静心,晚上入睡前修炼再不见心魔。再问度尘师傅,师傅只说寺中灵气浓厚,有助人修行罢了。
眼见着要过年了,几个孩子的衣服却还少棉,寺中粮食也已告罄。邓姑姑有心操持一番。她想寻些值钱的山珍拿去换些钱粮。于是清早自行上山。山中珍宝在修道之人眼中也是有迹可循的,邓姑姑平时少用这类禁术,这天却执意施法,寻到了山中的一棵老参。要知道山中老参,本就承受山中灵气滋润,渐有灵性,如果没有机缘硬寻,也是有违天道的。她用红头绳绑了人参,拿簪子仔仔细细的开始起参,蓦地,她胸口一震,脑海中无数神识乱搅,前一阵压制住的心魔再起。猛地一口血喷在了地面上。这是老参在垂死挣命,借天地灵气激起了禁术反噬。邓姑姑一时不查,被打的措手不及。她忙要念咒加固法术,却因心魔已起,术法无效。一时间只觉得阴风阵阵,周围无数树妖精怪桀桀笑声回响在耳边,邓姑姑心里暗道不好,小瞧了这山中精怪,被他们抢了先机,如果撑不住可能会被这些山妖撕了魂魄分食。她只能强子自静心,勉力支撑。正在紧要关头,脑海中忽然嗡的一声钟响,似乎远在天边,又似乎就发于耳中。邓姑姑神识渐渐清醒,连忙趁机掐诀,稳固阵法,耳边精怪惊叫着四下奔逃。待一切风平浪静时,看那绑住老参的红绳,已经松了一半。眼见着再过一会老参脱身,邓姑姑就会被压制住了。彼时万鬼噬魂,怕是要万劫不复了。邓姑姑一身冷汗未消,心里默默感念那声寺钟将她震醒。于是缓了半天的神,将红绳依旧绑好,仔仔细细的将那老参完好无损的挖了出来。回寺途中顺手猎了只野兔给孩子们做晚餐。
还未到寺前,只见孙陈宝远远的跑了过来,脸上满是焦急之色,拉住邓姑姑的手就往回跑,边泡边说:“姑姑快去看看师傅,他刚才去敲那寺中大钟,忽然摔倒在地上,现在浑身不能动弹了。”邓姑姑听闻一惊,原来那钟声是度尘师傅相救,不待细想,忙跟着孩子来到度尘师傅禅房,果然度尘师傅倒在炕上,浑身僵直,见邓姑姑急急赶来,微微睁开了眼。
邓姑姑忙给度尘师傅搭脉,她的医术不算精湛,寻常病症还是手到擒来的。只见脉搏时急时缓,十分凌乱。她竟然诊不出病因。像是神魂动荡,急于脱体。她只能取出银针,在度尘师傅的周身大穴施针,锁住师傅魂魄不散。银针入体,度尘师傅似乎有了些精神。他缓缓道:“若白师傅,老僧的天命到了。我原本以为能够过得年关,却不想终不能如愿。能以残躯救你一命,却也值得。你让孩子们都下去,别让他们小小年纪再经死别。”
邓姑姑忙给度尘师傅搭脉,她的医术不算精湛,寻常病症还是手到擒来的。只见脉搏时急时缓,十分凌乱。她竟然诊不出病因。像是神魂动荡,急于脱体。她只能取出银针,在度尘师傅的周身大穴施针,锁住师傅魂魄不散。银针入体,度尘师傅似乎有了些精神。他缓缓道:“若白师傅,老僧的天命到了。我原本以为能够过得年关,却不想终不能如愿。能以残躯救你一命,却也值得。你让孩子们都下去,别让他们小小年纪再经死别。”
邓姑姑不由的落泪。但凡高僧得道,大多是能感觉到寿元将近的。度尘师傅原本应该能度过年关,却因为救了自己损了寿元。想来也是那禁术必要损人寿数,却反噬在了救她的度尘师傅身上。邓姑姑想起身上的人参,立即要拿去煮水,起码应该能够吊住度尘性命。度尘却按住她的手道:“我命如此,不必强违天意。只是这几个孩子,要托付给你了。你下山将他们带去,找个好人家安置,别使他们受苦。孙陈宝这孩子应该是有造化的,虽与我佛门无缘,却有慈心善念。想来不至与父母长久分离。张山这孩子故土情深,不会离家乡太远。只是这满月,也要经历些人生苦楚,我也不能化解。”邓姑姑听着度尘师傅交代的都是关于几个孩子的前途,一点也不顾及自身后事,心里既感伤又敬服。像度尘师傅这样的得道高僧未能坐化,想来也因为这几个孩子惹了尘缘,不能放心去往西天极乐之故。她忙保证道:“师傅放心,您救了我一命,您的吩咐我万死也要做到。我一定会帮他们找到好的归宿。”听见邓姑姑这么说,度尘师傅方慢慢的合上眼。邓姑姑此时万分难过,却除了流泪什么话都说不出口。半晌,度尘师傅闭眼轻声道:“女子修道,本就比男子艰难万分,多历情劫而生心魔。我寺立寺百年,高僧引渡无数迷魂怨鬼,功德深厚得以聚拢山中灵气,可助你潜心修道。你再多留些时日养养内伤,对自身有好处。佛道同源,不过心负苍生而已,切莫只禁锢于自身不得解脱。此外,那些禁术,非必要还是不要使用为好。与天道交易,总是人要吃亏的。你要谨记。”“是。”邓姑姑默默的听着度尘师傅对她的叮嘱,全都应了。眼见大和尚胸口起伏越来越浅。邓姑姑强忍悲痛,默诵太上洞玄灵度宝往生救苦经,希望能助度尘师傅解脱尘世万苦,荣升极乐。随着经文念诵的声音,度尘师傅呼吸渐止,面容舒缓,嘴角露出浅浅的笑,溘然长逝。只见淡淡的白光从度尘师傅额前涌出,形成浅浅的人形。邓姑姑双手掐诀,默默祝祷完毕,向着人影低声道:“道门若白恭送大师往生极乐。”那人影双手合十回了一礼,飘飘然散去了。
邓姑姑将几个孩子叫进屋里,轻声让他们跟师傅告别。度尘师傅面容安详,宛如沉睡。孙陈宝和张山已经跪下哭的哽咽难言,唯有满月岁数尚小,并不懂生死离别,只呆呆的看着,被邓姑姑引着给师傅磕了几个头。
邓姑姑依着佛教规矩,将度尘师傅尸身焚化。遗骨中赫然出现了几颗淡黄的舍利。邓姑姑在寺内用山石垒起了一座佛骨舍利塔,将那舍利用红布包了奉于塔内。这是度尘师傅一世修行,德行高洁的凭证。
但凡乱世,总有圣人垂降世间,救众生于水火。度尘师傅品行高洁,佛法精深,一世不知度化了多少凡人于苦难。就这一年,已经救了邓姑姑和孩子四条人命。生于忧患之国,却死相安乐,积攒的功德应可以度得金身,西方成佛吧。
邓姑姑依着佛教规矩,将度尘师傅尸身焚化。遗骨中赫然出现了几颗淡黄的舍利。邓姑姑在寺内用山石垒起了一座佛骨舍利塔,将那舍利用红布包了奉于塔内。这是度尘师傅一世修行,德行高洁的凭证。
但凡乱世,总有圣人垂降世间,救众生于水火。度尘师傅品行高洁,佛法精深,一世不知度化了多少凡人于苦难。就这一年,已经救了邓姑姑和孩子四条人命。生于忧患之国,却死相安乐,积攒的功德应可以度得金身,西方成佛吧。
新故事:压胜之术(寻亲)
邓姑姑依照度尘师傅之言,在寺庙带着孩子住了下来。每日在度尘师傅舍利塔前供奉一盏山泉。孙陈宝则没晚睡前去佛前为度尘师傅诵读法华经。因度尘师傅的圆寂,邓姑姑带着几个孩子简简单单的过了个年。次年春天稍暖,邓姑姑也开始为启程做准备。她将那老参塞入包裹内,准备走到个大点的城镇,去药铺换些盘缠。几个孩子听闻要走,欢喜中又带着不舍。可是这佛寺终究不是他们的长久容身之所。选了一个晴好的天气,邓姑姑带着三个孩子下山了。
路上的人烟依旧不多,邓姑姑带着几个小孩儿,脚程不快,他们用冬天积攒的熏肉干和炒米充饥。晚上就寻个空置的农舍过夜。世道越发乱了,路上也会遇到干枯的骸骨,起先孙陈宝还要帮着收敛,慢慢的连累带饿,几个孩子每日走路都耗尽了全身力气,再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做这些善事了。邓姑姑每天要寻找野物,找水,找住的地方,也是疲累不堪。幸好几个孩子都懂事,连最小的满月也咬着牙跟着走路,不要姑姑和哥哥们背着抱着。
路上的人烟依旧不多,邓姑姑带着几个小孩儿,脚程不快,他们用冬天积攒的熏肉干和炒米充饥。晚上就寻个空置的农舍过夜。世道越发乱了,路上也会遇到干枯的骸骨,起先孙陈宝还要帮着收敛,慢慢的连累带饿,几个孩子每日走路都耗尽了全身力气,再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做这些善事了。邓姑姑每天要寻找野物,找水,找住的地方,也是疲累不堪。幸好几个孩子都懂事,连最小的满月也咬着牙跟着走路,不要姑姑和哥哥们背着抱着。
这天,邓姑姑包袱里的食物见底了。将最后的肉干分给几个孩子后,邓姑姑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气。她也被饥饿疲乏折磨着,没办法再频繁的用术法追踪猎物。之前打听过,再有个二十多里路就能到镇上,或许能将那老参卖了换些钱粮,可见这几个孩子的状态,今天却是走不到了。邓姑姑咬咬牙,勉强站起来,却感觉一阵眩晕。虽然修行之人体力较常人强健,但她一路上都是半饥状态,现下已经力竭。孙陈宝发现姑姑的状态不对,忙跟张山去前面找水。满月则焦急的趴在邓姑姑腿边等待。
过了许久,两个孩子带着水葫芦跑了回来,先给邓姑姑喂了水,边说道:“姑姑,前面有个庄子,里面有个大户人家,正舍粥呢。咱们也过去吧。”邓姑姑缓了一口气,强打精神跟着几个孩子走进了那庄子。
那庄主姓周,家境丰足,虽然遇到灾年,自家却有余粮可度日。今天开门舍粥只是因为要做孙女的周岁。他家几代富足,惟有到了这代,四个儿子成亲后都不生育。四五年来,那周家奶奶四处寻医问药,求神拜佛,去年大儿子才生了一个孙女。虽然不是孙子,一大家人已经将其当做掌上明珠。那小孙女却生来病弱,为了孙女能够平安长大,周奶奶许愿一年中要舍三仓米救济世人。在这饥荒年代,此举实为大善。今天是舍粥的第三天,周边的饥民已经将粥铺围住,邓姑姑几人到时,那米粥锅已经见底。孙陈宝带着张山去领了最后一点粥底,小心翼翼的端给了邓姑姑和满月,再去讨时,那周家仆人告知已经没了,要等明天中午才能再熬。
那庄主姓周,家境丰足,虽然遇到灾年,自家却有余粮可度日。今天开门舍粥只是因为要做孙女的周岁。他家几代富足,惟有到了这代,四个儿子成亲后都不生育。四五年来,那周家奶奶四处寻医问药,求神拜佛,去年大儿子才生了一个孙女。虽然不是孙子,一大家人已经将其当做掌上明珠。那小孙女却生来病弱,为了孙女能够平安长大,周奶奶许愿一年中要舍三仓米救济世人。在这饥荒年代,此举实为大善。今天是舍粥的第三天,周边的饥民已经将粥铺围住,邓姑姑几人到时,那米粥锅已经见底。孙陈宝带着张山去领了最后一点粥底,小心翼翼的端给了邓姑姑和满月,再去讨时,那周家仆人告知已经没了,要等明天中午才能再熬。
邓姑姑喝了半碗粥,剩下的递给了孙陈宝和张山,让他们也垫垫肚子。正休息着,听见附近饥民都在赞叹这周庄主家仁义,也顺带的听见了周庄主家为何舍粥的原因。众人纷纷议论这样的善人不应绝后,以后势必会抱得孙子的。
邓姑姑稍微有了些精神,就观察起了这个庄子。庄子盖得很齐整,四面用土砖围了,里面是三进的院子。家里尚有仆役出入。看着宅子也算背山面水,聚财敛气,寿福双全的风水,怎么会子嗣不旺呢。邓姑姑心里纳罕。
见粥已发完,周围饥民渐渐散去,只是邓姑姑带着几个孩子没办法跟着这些人一处凑合,眼见周围零散的几家住户也早早的栓了门。邓姑姑叹了口气,今夜或者只能露宿了。此时却见庄子门打开了,里面一个三十多岁的太太模样的人,带着个十多岁的小丫头端着食盒走了出来。
邓姑姑稍微有了些精神,就观察起了这个庄子。庄子盖得很齐整,四面用土砖围了,里面是三进的院子。家里尚有仆役出入。看着宅子也算背山面水,聚财敛气,寿福双全的风水,怎么会子嗣不旺呢。邓姑姑心里纳罕。
见粥已发完,周围饥民渐渐散去,只是邓姑姑带着几个孩子没办法跟着这些人一处凑合,眼见周围零散的几家住户也早早的栓了门。邓姑姑叹了口气,今夜或者只能露宿了。此时却见庄子门打开了,里面一个三十多岁的太太模样的人,带着个十多岁的小丫头端着食盒走了出来。
@兔子公主2012 2023-02-17 11:59:34
年底到现在一直忙,终于有时间来看楼主的故事了,一下子攒了三四页,看的真过瘾。尤其写大龙的那一篇,真的可以作为一个短篇小说发布了
-----------------------------
抱抱兔兔!
年底到现在一直忙,终于有时间来看楼主的故事了,一下子攒了三四页,看的真过瘾。尤其写大龙的那一篇,真的可以作为一个短篇小说发布了
-----------------------------
抱抱兔兔!
那女子一直走到邓姑姑她们跟前,却不和邓姑姑说话,只让小丫头将那食盒递了过来。邓姑姑打开看时,那里面装着几个饽饽并一些清粥咸菜。那女子又抬抬手示意邓姑姑她们吃,旁边小丫头:“刚才我们大奶奶在院里看见,你们有孩子没要着粥,觉得可怜,特意给你们送点吃的来。”邓姑姑抬头细看了那女子一眼,只见那女子面若满月,目带慈善,鼻头有肉,元宝耳朵,是个福相。她忙道谢说:“多谢周家奶奶了。”说罢让几个孩子去拿东西吃。那女子见邓姑姑带着三个孩子赶路,打扮却不是妇人打扮,年纪又轻,不由奇怪,结结巴巴的问道:“你,你是他 他他们的什么人呐?”说罢,又觉得自己结巴的难堪,忙拍拍身旁小丫头的手臂。那小丫头很机灵,忙跟着问:“怎么你一个女子带三个孩子赶路,当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