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瑰宝,医学之源:人人都应该反复诵读《黄帝内经》,既为养生,亦能正本



在华夏的历史上,有一本书可谓鼎鼎大名,妇孺皆知,这便是《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书18卷,主要部分编于战国时期,非一人一时之作,影响极为深远,被后世誉为“医之始祖”。全书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其中9卷名曰《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
东汉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
西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
唐代王冰称《九卷》为《灵枢》。
宋代,史嵩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
由此可见,《黄帝内经》之《灵枢》在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始有《灵枢》别名。

《素问》内容丰富,包含了阴阳五行、脏象气血、俞穴针道、病因病机、诊法病症、治则治法、医德养生、运气学说等等,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有关内容。
元始六世纪,南朝全元起(或作金元起,尝仕于南朝齐、梁为侍郎)习《内经》,精医术,患者争延之,医名大噪,与巢元方、杨上善齐名。全元起曾经造访王僧儒问砭石之道,后撰《内经训解》八卷,一称《内经素问注》,即后世所称《注黄帝素问》。这是华夏对素问的最早注解。不过,由于当时第七卷早佚,全氏也只注了八卷。
唐宝兴元年(元始762年),启玄子王冰对《素问》重新加以编次,加上大量注语,并根据其先师张公所藏的秘本等补入七篇,作为亡佚的第七卷内容。由于王冰所加注文甚多,《素问》便由原来的九卷,扩充至二十四卷,从此流传于世。




《灵枢》篇,又称《针经》《九针》,其核心内容乃是经络脏腑学说。
北宋时,朝廷参考前朝,决定对华夏古籍进行校勘。
文献校勘的最终目的是考定精审,以求版归一式,主要任务是补阙订伪、删除重复、条理篇目等。
中国古书校勘发源于周代,孔子晚年删《诗》《书》、定《礼》《乐》即属于典型的校勘工作。而朝廷大规模校订古书则始于西汉。
汉成帝河平三年(元始前26年),特诏光禄大夫刘向校勘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勘兵书,侍医李柱国校勘方技等等,各以委职。其中,以刘向、刘歆父子取得的成就最高,刘氏父子所用兼备众本、比勘文字、审定篇第、厘定部居等诸多方法皆奠定了后世校勘的基础。
北宋临时设置整理中医古籍的机构——校正医书局(1057-1069,即宋仁宗嘉祐二年,至宋神宗熙宁二年),由馆阁人员、儒臣、医官组成,其中前二者主导校书,医官负责入局支应,解答医学难疑问题。
北宋校正医书局继承前人编校古籍的经验,借鉴文史校书的方法,同时兼有创新发展,最后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医籍校勘原则与方法。
在校正医书局设立的十二年间,由林亿等十三人对唐代王冰所注之《黄帝内经·素问》进行校勘注释,遂称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又称“新校正”本《素问》,成为后世研究、注释《素问》的主要版本。此版本出具校语注文条数、字数最多,校勘质量最高,至今仍被传习。

此外,校正医书局还先后系统整理、校订刊行了《伤寒论》《脉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另外十部重要医书,使得这些宝贵的典籍成为定型化的版本流传后世,为保存和传承古代医学文献、促进中医药学术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黄帝内经》的校勘来横向比较,就会发现一点,西方古代史从来不曾有过校勘的举动,仿佛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的书面世后就没人学习似的,就静静地放在那边,没有人学习,就没有理解、传承、发展,所以就没有出现不同的人、不同时代的人针对某本典籍有不同的理解与注解,并由此著述留传,留存后世的必定有多个不同版本。
正常情况下,一本经典之作传下去,每个时代的人都会研习,都会继承、发展,所以代代相传,这个脉络清晰可见。
可是,西史却不是这样。
他们是跳跃性地在历史长河中选择了几个人物,许多小说人物之间的跨度都非常大,有的差几百年,有的差上千年。例如,托勒密(约90年-168年)和哥白尼(1473年-1543年)。
中间间隔这么多年,什么战争、天灾、人祸、瘟疫导致典籍内容缺失又或失传都不是事儿。
华夏那么代代相传,《黄帝内经》传至北宋时,多个书名版本的灵枢(即《针经》《九针》《灵枢》,又或《灵枢经》《九卷》)还都出现了内容缺失。北宋校正医书局曾将《灵枢》列入校定计划,未果。
《素问·调经论第六十二》"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新校正》云:“《灵枢》今不全。"因为不全,所以未能校定。
南宋时期绍兴二十五年(即1155年),即陆游在沈园偶遇前妻唐琬,提笔写下《钗头凤》那年,史崧氏将家藏《灵枢》九卷重新校订后也扩为二十四卷,付梓刊行。由此,《灵枢》方成《九卷》的唯一勘本。
南宋以降,尽管还出现过十二卷本等各种刊本,但皆以此为据。明代马莳编《灵枢注证发微》,是历史上全注《灵枢》的第一人。
就华夏历史而言,一本《黄帝内经》就有这么多曲折故事,就有这么多版本,西方那些所谓的古典大作,不论是托勒密的《天文学大作》,还是埃拉托色尼、柏拉图的大作,有这么多版本流传的故事吗?有这么多真实的版本吗?
没有,都没有。
作为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是华夏民族对此前数千年司外揣内的思考,以及实践经验的总结,有许多至今看来仍然觉得很神奇的地方。其内容涵盖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养生等等,总体而言是以人类生命为中心、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
《黄帝内经》讲人之天寿为120岁,女人怀孕的时间,是多少天?
常言道十月怀胎,也有人说是九个月,那黄帝内经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多少天呢?女人从怀孕开始,一直到小孩出生,整个怀孕期时间大略如下:
人有13个关节(12个关节外加一个颈椎)、10个脚趾头和10个手指,用13 X (10+10)=260天。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有关于“男八女七”的论述: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奚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即男性的成长周期是八,也就是每八有一次生长大变;女性的生命周期数是七,每七年体现一次大变化。依据这个指导思想,人们可以针对不同年龄的身体变化,调节营养、养生、保健,让身体按照自然规律,更好地生长变化。 


男子八岁时,肾气盛,头发长长,牙齿更换;
十六岁,天癸发育成热,精气充满,于是男女交合,因兹有子;
二十四岁,身体发育进入旺盛期,肾气平和,筋骨坚强,智齿生长;
至“四八”(三十二岁),筋骨粗壮,肌肉充实,达到巅峰状态;
四十岁时,开始衰老,肾气衰落,头发初脱,牙齿干枯;
四十八岁,上体阳明经气衰竭,面色憔悴,发鬓半白;
五十六岁,肝气衰,筋脉迟,导致手足运动难能自如。天癸枯竭,精气少,肾脏衰,形体精神都感到病苦;
至八八六十四岁,齿发脱落,天癸尽,生育能力趋于终止,身体机能开始下降;
女子七岁,肾气始旺,乳齿更换,头发开始茂盛;
二七(十四岁)时,天癸产生,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事来潮,具备生育子女能力;
二十ー岁,肾气充盈,真牙生出,牙齿长全;
二十八岁,筋骨强健有力,头发生长最为旺盛,身体最为强健;
三十五岁,阳明经脉气血逐渐衰弱,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脱落;
四十二岁,三阳经脉气血衰弱,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开始变白;
四十九岁,任脉气血虚弱,太冲脉的气血也衰少了,天癸枯竭,月经断绝,所以形体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
关键点,除却先天肾气,男,精气;女,血气。
从《黄帝内经》中可以得知,养生保健的关键在于“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如此,便可“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倘若沉湎酒色,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只图一时快活,如此逆于生乐,起居无节,便容易导致半百而衰。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呢?
《黄帝内经》给出了子午流注法作为参考,西人据此将之易名,改头换面称为人体生物钟、时间医学。现在这个理论已经推人及其他生物,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航天员身体监测)、农业病虫防治等等。

《黄帝内经》通过实践总结出的针灸亦是世界一绝。
以《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后世针灸学不断发展,还诞生了一种特殊的“针灸麻醉术”,即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针灸来达到麻醉效果,可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施行外科手术,这项东方医技,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中国医学科学研究五项重大成果之一。
不过,该项技术对于医生的经验和技术要求很高,学艺不精者,往往难以施展。
1972年,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受周总理邀请来华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中国》,其中有一部分全程记录了针灸麻醉剖腹产手术过程。
当时,在北京一家妇产医院,年轻的医生们正准备给一位35岁的产妇实施针刺麻醉下的剖腹产手术。
医生先在产妇腿上扎了几针,接着又在她隆起的腹部上扎了几针,并在针尾通电,以微量低频的脉冲电流来增强针灸麻醉的效果。



孕妇的肚皮一下下跳动,医生根据孕妇的反应不断调整电量。


随后,剖腹产手术进行,手术刀划开肚皮。


手术过程中,有位医生坐在产妇头部后方的位置,与产妇聊天,随时关注产妇的感受。产妇一直非常清醒,笑着与医生进行交流。

刚开始一点也不疼。

后来,有一点点胀疼

感觉到肚子胀

有一点点疼,不是特别疼


很快,一个小宝宝便从产妇的肚子里被抱了出来。

躺在床上的妈妈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而一旁拍摄的外国人彻底心服口服。

由是,华夏便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逐渐积累,发展出了祖国医学。
血液循环理论并不是17世纪的英国人威廉·哈维(1578-1657年)发明的,而是早于哈维1700多年的《黄帝内经·灵柩》中提出来的。
《灵柩》中明确记载,人体中的营血卫气“营周不休……如环无端”。
西史称,1628年,英国人哈维发表了《心血运动论》,提出了理论假设,又过了50多年,人们借助其它仪器,确定了血液循环的概念。
此时,距离1755年英国第一本词典《约翰逊词典》诞生还差127年,英国人连书面语言都没有……
看来,又只能弄所谓的拉丁语版本了。
可是,一个尴尬的事实却是,欧洲第一本拉丁语词典是一个来自福建的中国人黄嘉略(1679年-1716年)编撰的……所以,福建同胞,按照那里的方言去读拉丁文,然后对照意思,是可以读出味道来的。

作为现代医学重要支柱之一的免疫学,其最早的思想和实践亦诞生于华夏,并为东晋葛洪记载在了《肘后备急方》,——即用疯狗的脑髓涂抹被咬的伤口处,可以防治狂犬病,这便是典型的免疫学方法。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狂犬病毒都聚集在脑神经组织中,故此,疯狗脑髓便自然具有免疫性能。
世界最早的心肺复苏术也诞生于华夏。
据《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记载:
“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并按其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劳苦之。须臾,可少桂汤及粥清含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及稍止。若向令两人以管吹其两耳,罙好。此法最善,无不活者。”


这不是孤例,《华佗医方》中也有类似记载。
由此可见,早在一千八百年前,华夏古人已采用屈伸手臂、胸外心脏的按压法来急救溺水、缢死一类之病人。彼时,胸外按压要不辞辛劳,至少持续1-2小时,这是华夏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现在,提及心肺复苏术,世人只道是西洋之物。实际上,所谓的心肺复苏步骤ABCD法(A 表示 Airway ,就是通畅气道;B 表示 Breath ,就是人工辅助通气;C 表示 Circulation ,就是胸外心脏按压;D表示Drug或Defibrilation,药物或电除颤),这些施救步骤与大约1800年前华夏典籍中的记述基本相同,就连先后次序都是一模一样。
《中藏经》中又言取啖葱根末,吹入两鼻中,更令亲人吹气入口,这些都是人工辅助通气之法。当时,虽然没有除颤仪,但道理相通也。
世界最早的开颅手术也诞生在华夏。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俞跗:“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
这里提到的“搦(nuò,拿,捏)髓脑”其实就是开颅手术。
可是,西人不承认,留洋学者还把扁鹊都赶出了教科书,并声称中国历史上扁鹊不存在,直到成都2012年修建地铁三号线时发现西汉大墓,出土了900多只竹简的扁鹊医书,还有一个经络人俑,其穴位旁还布满密密麻麻的小字批注,关于扁鹊的争论才最终平息。
然而,西方还是不愿承认中国有世界最早的开颅手术。
中国的开颅手术可不止一例,元始前150年,太仓公淳于意就曾进行过一次开颅手术,将患者的脑组织重新安排。
2001年6月26日,山东省考古所在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傅家村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文化,距今大约6500-4500年)中发现了一个成年男性的头骨。

从这个头颅可以看出,右侧后部有一个3.1×2.5厘米的圆形穿孔。
考古人员通过仪器分析后发现,此孔洞附近有着明显的人工刻意打磨的痕迹,以及骨骼愈合的迹象,因而得出结论,这个孔洞并非是受到外界伤害意外形成,也并非死后才形成,而是进行开颅手术才形成的。


医学界的权威专家也参与了鉴定,最后得出结论,孔洞乃是人为形成,是开颅手术留下的痕迹。

1865年,法国在境内发现一片圆型头盖骨,宣称属于石器时代,后经解剖学家保罗白洛嘉教授鉴定,得出结论:早在石器时代,西人就进行了脑外科手术,超过了中国文献记载的最早开颅手术的时间。
当2001年中国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颅骨又把开颅手术推至5000年前时,西方世界又发现了数百件颅骨证据,把欧洲的开颅术推至8000-10,000年前……
***关注我,关注《昆羽继圣》四部曲,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