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煎
《景岳全书》
组成:石膏三至五钱(15~30g)、熟地三至五钱或一两(9~30g)、麦冬二钱(6g)、知母一钱半(4.5g)、牛膝一钱半(4.5g)
用法:上药用水一盅半,煎七分,温服或冷服。
功用:清胃滋阴
主治:胃热阴伤。症见烦热干渴,头痛,牙痛,牙龈出血,舌红苔黄且干。亦治消渴,消谷善饥等。
方歌:玉女煎用熟地黄,膏知牛膝麦冬襄;
肾虚胃火相为病,牙痛齿衄煎易尝。
方解:本方治证,原书为“少阴不足,阳明有余”,是由胃热阴伤所致。阳明之脉上行头面,胃热循经上攻,则见头痛,齿痛;热迫血溢,则牙龈出血;烦热干渴,舌红苔干,皆是热盛阴伤之象。此乃火盛阴虚相因为病,但以火盛为主。方用石膏辛甘大寒以清“阳明有余”之热,是为本方君药。熟地甘而微温,以补“少阴不足”之阴,用为臣药。二药相伍,是清火滋水并用。知母是用其苦寒质润,助石膏以清胃热,与白虎汤配伍方义雷同。麦冬养阴,助熟地以滋胃阴,均为佐药。牛膝滋补肾水,并可引热下行,可使因热伤血络的溢血停止,故为使药。诸药配合,共奏清胃滋肾之功。此为标本两顾之法,以使热彻阴存,变“有余”与“不足”而至平调向愈。
本方在原书认为:“若大便溏泄者,乃非所宜”。
方论:张秉成:“夫人之真阴充足,水火均平,决不致有火盛之病。若肺肾真阴不足,不能濡润于胃,胃汁干枯,一受火邪,则燎原之势而为似白虎之证矣。方中熟地、牛膝以滋肾水,麦冬以保肺金,知母上益、下滋肾水,能制阳明独胜之火。石膏甘寒质重,独入阳明,清胃中有余之热。虽然理虽如此,而其中熟地一味,若胃火炽盛者,尤宜酌用之。即虚火一证,亦改用生地为是。”《成方便读》
编辑:杨文杰 医师 邮箱:13474161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