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汤


石 膏汤 
录自《外台秘要》
组成:石膏(30g),黄连、黄柏、黄芩各二两(6g) ,香豉一升绵裹(9g) ,栀子10枚,擘(9g) ,麻黄三两,去节(9g)

用法: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一日并服,出汗。初服一剂,小汗其后更合一剂,分二日服。常令微汗出,拘挛烦愦即差,得数行利,心开令语,毒折也。忌猪肉冷水(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发汗解表。 
主治:伤寒里热已炽,表证未解。壮热无汗,身体沉重拘急,鼻干口渴,烦躁不眠,神昏谵语,脉滑数或发斑。
方歌:  外台秘要石膏汤,麻黄香豉芩柏连;
           发汗解表清热毒,壮热神昏此方煎。
方解:本方为伤寒表证未解,里热炽盛而设。表证经久不解,邪郁营卫,虽未成实,但三焦俱热,毒火炽盛,故见壮热无汗,身体沉重拘急等表实的症状,以及鼻干口渴、烦躁不眠、神昏谵语等三焦热盛之症。如邪热迫血妄行,则吐衄、发斑皆可出现。对此表里俱盛之证,如仅治其里,则表不能解;欲发其表,则里证又急。因此,治宜解表与清里兼顾。方中石膏辛甘大寒,清热除烦,用为君药。配合麻黄、豆豉发汗解表,使在表之邪从外而解;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四味(即黄连解毒汤),具有泻火解毒作用,使三焦之火从里而泄。且麻黄、豆豉得石膏、三黄,则发表热而不助里热;三黄、石膏得麻黄、豆豉,则清热而不失治表,是为表里俱热、三焦火盛之良剂。
      本方在陶氏《伤寒六书》中更名为“三黄石膏汤”,方中增加姜、枣细茶三味,治疗伤寒汗吐下误治后,三焦俱热,身目俱痛之证。时行热病中,初起表证未解,即见热毒鸱张之象,本方亦较适用。
方论:张秉成:“治温疫病表里三焦大热不解,或烦躁大渴,面赤鼻干,两目如火,身形拘急而不得汗,六脉洪数,及阳毒发斑等证。黄芩清上焦之火,黄连清中焦之火,黄柏清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之火,使之屈曲下行。夫疫之来也,必从口鼻而入,鼻气通利肺,口气通于胃,肺胃为受邪之薮。故重用石膏,以清肺胃,以杜其传化之源。里热既清,表尚未解,故以麻黄、淡豉之发汗解表者,一行于肺,一行于胃,如斯则表里均解耳。用姜、枣者,亦不过扶正散邪;细茶者,所以清肃上焦耳。”《成方便读》

杨文杰 医师(整理)        邮箱:1347416165@qq.com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