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学中医 方剂 葱白七味饮


                    葱白七味饮 
                     《外台秘要》
 


组成:葱白连根切,一升(9g)干葛六合(9g)新豉一合(6g)生姜切,二合(6g) 生麦门冬去心,六合(9g)干地黄六合(9g)劳水八升,以杓扬之一千遍
用法:上药用劳水煎之三分减二,去滓,分温三服。相去行八九里,如觉欲汗,渐渐复 之。忌芜荑(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养血解表
主治:病后阴血亏虚,调摄不慎,感受外邪。或失血(吐血、便血、咳血、衄血)之后,复感冒风寒,头痛身热,微寒无汗。
方歌:葱白七味外台方  新豉葛根与生姜
          麦冬生地千水扬  血虚外感最相当
方解:外邪在表而无汗者,当发汗解表。然而汗血同源,《灵枢·营卫生会篇》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之戒,仲景亦有“亡血忌汗”与“尺中(脉)迟者,不可发汗”的禁例。今病者血虚,又有表证,不汗则邪终不解,汗之又恐无汗或汗出而重伤阴血,变生他证,所以养血以资汗源,发表以解外邪,二者配合,标本兼顾,方可药后汗出而表解,庶免“虚虚、实实”之弊。本方既有葱白、豆豉、葛根、生姜之发汗解表,又有干地黄、麦门冬之养血滋阴,更用味甘体轻之劳水以养脾胃,使汗出表解而血不伤。服法中有服药后“相去行八九里,如觉欲汗,渐复之”是恐温复过早,汗出过多之意。慎重如此,须细加体会。
     本方在临证应用时,可根据病情,适当加减,如恶寒较重,可酌加苏叶、荆芥;身热较盛,可酌加银花、连翘或黄芩;出血未止,可酌加阿胶珠、藕节、茅根、白及之类;胃纳不佳,可加皮理气健胃,使药证尽合。
备注:劳水之解~“劳水即扬泛水,亦名甘澜水、常流水,如泾渭之类。用流水二斗,置大盆中,以杓高扬之千遍,有沸珠相逐,乃取煎药。盖水性本咸而体重,劳之则甘而轻,取其不助肾气而益脾胃也。”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