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组成:竹叶二把(15g) 石膏一斤(30g) 半夏半升,洗(9g) 麦门冬一升,去心(15g) 人参二两 (5g) 甘草二两(8g) 粳米半升(15g)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 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 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热、暑病之后,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脉虚数,舌红苔少。
方歌:
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承;
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津亦生。
方解:本方所治病证,一般是热病之后,余热留恋未清,故见心胸烦闷,低热有汗不解;气、津、阴液渐耗,故有口干,舌红苔少之证;胃失和降,乃致气逆欲呕。本方以竹叶、石清热除烦为君;人参益气,麦冬养阴生津为臣;半夏降逆止呕为佐,甘草、粳米和中养胃。共以收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之功。使热祛烦除,气津两复,胃气和调,诸症相继消失。
本方即白虎汤去知母,加人参、麦冬益气滋阴,竹叶、半夏和胃除烦,正如《医宗金鉴》所说:“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
本方在原书用治于“伤寒解后,虚羸少气”之证。在实际运用中,凡于热病过程,见有气阴两伤,身热有汗不退,胃失和降等皆可使用。
方论 汪昂:“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竹叶、石膏之辛寒以散余热;人参、甘草、麦冬、粳米之甘平以益肺安胃,补虚生津;半夏之辛温以豁痰止呕,故去热而不损其真,导逆而能益其气也。”《医方集解》
编辑:杨文杰 医师 邮箱:13474161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