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粉丝]八一八卫青霍去病那一大家子

  由于当时卫青脑残粉的数量众多战斗力又及其彪悍,导致长安城的卫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迫害,刚开始还有几个皿煮派的卫黑嚷嚷着你不同意我的观点但你必须誓死捍卫我说话的权利,可惜脑残粉根本搞不清楚这么虚头八脑的逻辑,直接按照你不同意老娘的观点,老娘就狠狠的教育\教训你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调教卫黑,很快一部分脆弱的卫黑就疯了,天天在家求神拜佛祈祷卫青打败仗好让他们扬眉吐气,另一部分比较强韧的卫黑则变成了李广粉丝,从此踏上了漫漫的曲线黑卫的征途。

  这批新兴的李广粉丝也分成了几大流派,首先是最具有技术含量的技术流,他们的帖子风格类似于,从攻守难度探讨李广卫青谁更具有军事才能;一次偶然的龙城大捷是否能完败六郡太守?其次是最富有想象力的假设流,他们的帖子类似于:假如李广有个能生儿子的姐姐,今天的关内侯又将花落谁家?假如匈奴人围住的是卫青,谁将取得龙城大捷?最后是最具有关注度的八卦流,他们的帖子类似于:来自匈奴人的爆料,原来他们
  更怕李广。这些形形色色披着各种皮的黑卫文献,就随风潜入夜的流传在朝野,当然也包括卫府和李府。

  卫青看到这些文献的反应比较简单,除了蛋疼还是蛋疼,蛋疼的主要原因是怕皇帝陛下看到这些黑材料龙颜大怒,一怒之下发动廷尉署搞人肉搜索,蛋疼的次要原因是怕自家不省心的外甥又找到揍人的动机和理由。虽然被黑的不清,但宅心仁厚的卫青还是不希望有人因此下半辈子就在牢里度过,而进局子前还被打成个半身不遂。

  而李广看到这些文献的反应就比较微妙了。这里首先说说李广这个人,有个儿童故事叫没头脑和不高兴,说的是两个问题儿童的成长经历,而李广这位老将军,很神奇的同时具有这两位儿童的特点,具体地说就是自个儿打匈奴人的时候没头脑,看别人打匈奴人的时候又不高兴。卫青的大胜和自个儿的惨败本来就让这位老将军有点羡慕嫉妒恨,但还算服气。被卫黑这么一煽动洗脑,羡慕嫉妒没有了,光剩恨了,服气也变不服气了,从此李府就开始了一场从上到下旷日持久的仇卫运动。

  元朔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28年,那是一个春天,卫子夫终于给刘彻生了第一个儿子,并且被立为皇后。从歌女到皇后,卫子夫的传奇励志经历极大打击了民间重男轻女的风气。卫子夫执掌后宫期间,后宫的女性非正常死亡率和胎儿流产率都达到了历史新低,刘彻对于卫子夫创建河蟹后宫的工作十分满意。历史上对卫子夫的评价是贤后,总的来说这个评价还是准确的。她老老实实帮皇帝繁衍后代,不专宠不擅权,没有迫害后宫妇女儿童的事迹,对于一直企图反攻倒算的娇姐也没干什么。后来的巫蛊之祸也被证明是冤假错案。当然有人说卫子夫是小三,虽然我也痛恨小三,但个人觉得评价历史人物还是应该站在历史角度上看,以当时刘彻和卫子夫二人的身份地位来说,卫子夫要敢跟刘彻说:陛下我不能跟你进宫,我不想党小三破坏你和皇后的家庭和感情。那她就不是自个儿找死了,她是全族找诛呢。

  吃完了满月酒百日宴后,这年秋天卫青又被派出去打匈奴了。也许是惦记着宫里的小外甥,随便砍了几千个匈奴人后,卫青就回朝了。

  匈奴人本是做惯了无本买卖的,基本的外交国策是你不犯我我也要犯你。第一次龙城被卫青打了还可以说是自个儿先动手的,可这次我大匈奴明明没有动手,你小汉朝怎么能主动打我呢?匈奴人觉得很委屈很生气,于是在刘据,也就是卫子夫刚生的那个小男娃抓完周后,匈奴人又打来了,并且这次来势汹汹,很有一次就抢个够本的气势。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