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转阴之经验二三(膜性)


见字如面,我是薛薛。
今天和大家分享治疗经历的朋友是宇豪,
一位膜性肾友。
向他发出邀约之后,国庆假期自己就认认真真写了文发我,
没的说,看看他的经验之谈吧!
(注:以下第一人称“我”为宇豪)

一,
病情简述
严格意义上,我是去年8月份就已经患病。
当时脚踝已有水肿,休息几天得到缓解,就没太在意。
直到10月份水肿加重,才正式住院治疗。
入院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膜性肾病「PLA2R抗体相关」。
主治医生根据我的年龄和住院期间临床表现,例如水肿在缓慢缓解,血清白蛋白有些许上升等,制定了保守治疗方案:
予以控制血压降尿蛋白、降血脂、预防性抗凝等治疗,出院观察期为六个月,每个月复查一次。

二,
康复过程
1.  从去年10月底出院,到今年9月份尿蛋白转阴,前三个月指标变化不大,近半年好转速度加快。

2. 出院前四个月,感冒多次,每次感冒都伴随着高烧和下肢水肿加剧。
可能这也是前期病情康复缓慢的原因之一。
此外,由于血清白蛋白过低,早上空腹时极容易低血糖,空腹检查抽血时需要注意。
3. 在指标好转前,低油低盐饮食控制相对严格,并保持每天1g/kg的蛋白摄入,并摄入大量蔬菜。
指标好转后,特别是血脂恢复正常后,低油控制适当放宽,但低盐一直保持着。
4. 从出院到现在,一直保持着每周至少四次,每次40分钟、最大心率不超过70次/分的有氧锻炼。
锻炼一定要有医生的许可,最好是能跟医生交流具体的内容和形式,避免强度过高,影响康复。

三,
个人建议
1. 尽量保持选择同一位就诊医生
如果有条件,复诊看门诊尽量选择住院时的主治医生。
即使医生记不住每位病人,但每次就诊同一位医生可以保持用药的一致性,
医生也能更了解患者的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我每次复诊的医生都是住院时的医生,在尿蛋白高居不下的那几个月,我已经对自我缓解灰心了,想要更换「美罗华」单抗等激进的治疗方案。
反而是我的主治医生更有耐心,在我其他指标平稳的前提下,让我再多观察一个月,避免了激素和单抗的使用。
2. 不要过分纠结「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
 依据最近在病友群里的交流还有我自己的经验,确诊后的两个月是最容易沮丧,最容易怀疑人生的。
去年刚患病的时候,我疯狂在网上搜集资料,查看相关书籍,甚至询问医生,想知道我为什么会患病。
可惜原发性膜性肾病在医学上的病因并没有定论。
无论是过度劳累、熬夜、甚至是饮酒,都只有相关性,并没有因果关系。
接受患病的事实是康复的第一步,虽然这很难。
3. 找到康复中的“sliver lining” (一线希望)
膜性肾病的康复是漫长的,用医生的话来说就是“膜性肾病,就是磨性子的病,要有耐心。” 
它不像很多疾病,吃个药,或做个手术就能康复。
它需要持之以恒的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治疗永远是以医生为准,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康复是很漫长的,而且指标并不会一直变好,而是会有波动。
我的建议是找到康复中的“siliver lining”,一件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明显看到变好的事情。
以我自己为例,每周坚持锻炼,无论是骑自行车,还是抗阻训练,
每周进步一点点,每月进步一些,让自己能更积极面对病情。
即使指标没有好转,但我身体确实是在变好的,也算变相鼓励自己了。



看完宇豪的分享,我还是感觉很惊艳的。
我曾经在知乎分享过,记录自己的关键指标变化有诸多好处。
然而,真正做到的人并不多。
看到他很认真的记录指标、记录自己的运动情况,很是钦佩他的行动力。
而今,听到他转阴的消息,确是苦尽甘来春满园。
希望他可以继续保持,也希望好的心态、好的方法,能帮助更多的病友。
再次感谢每一位真心分享治疗经历的朋友们!
感谢你的阅读,愿你我皆健康、喜乐。
下周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