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引体向上是一个非常常见且高效的上肢运动,不仅参与的关节多,而且极具功能性,对运动协调和上肢力量的要求非常高。它也是军队、警察、消防员、体育等领域最常用的选拔测试之一。通过对握距和握法的改变,引体向上有很多变体。就背阔肌而言,握距对肌肉募集的影响不大。那么,手的位置,比如正握或者反握,在肌肉募集上有哪些差异呢?
山羊书店双12促销啦,戳上图即可进店选购。
1. 相关研究
美国梅奥诊所的一组研究人员对3种引体向上变体进行了研究,分别是正握,下图1;反握,下图2;以及在向心阶段可旋转双手的引体向上,下图3。
总共有25人参与了这项研究,其中女性4名,男性21名。他们所有人都至少能完成3次全程正握引体向上,其中84%的人每周做2~3次抗阻训练。
1
2
3
为了记录肌肉电活动,研究人员将肌电图表面电极放置在了参与者的背阔肌、胸大肌、下斜方肌、肱二头肌、冈下肌、竖脊肌和外斜肌上。然后,根据规定的程序,对每名参与者的每块肌肉的最大自主等长收缩进行了测试。
最后,所有参与者都必须随机重复3次每种引体向上,使用旋转握把的参与者,从旋前位置开始,并在旋后位置结束向心阶段。
2. 结果分析
这项研究的主要结果表明,对于这3种引体向上变体,只有胸大肌、下斜方肌和肱二头肌在肌肉募集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背阔肌或竖脊肌没有观察到差异。在反握引体向上中,胸大肌和肱二头肌参与更多。
在正握引体向上中,斜方肌下部参与更多。旋转握把的引体向上似乎并没有提供更好的肌肉募集,即使背阔肌上的压力比其他两个变体略大(尽管此处并不显著)。
在反握引体向上中,胸大肌承受的压力非常大(超过55%),这可以通过在向心阶段开始时手臂相对于躯干的位置,以及胸大肌在手臂越过水平线之前经历的拉伸来解释。
因为肘部在身体前方,反握引体向上增加了它的募集,因此在拉的过程中增加了杠杆臂,肘部更靠近身体并稍微偏向一侧。这与做反握引体向上时肱二头肌的强化募集原理相同。
关于下斜方肌,在做正握引体向上时,肩胛骨在向心阶段开始时更加向上(外旋)。因此,下斜方肌承受了更大的拉伸,所以它的激活程度明显更高。
3. 参考建议
至少就这项研究而言,正握引体向上和反握引体向上之间几乎没有显著差异。虽然在背阔肌水平上没有观察到差异,但从逻辑上讲,肱二头肌在反握中更活跃,下斜方肌在正握中更活跃。
从生活习惯上,正握拉是最接近自然攀爬的运动,无论我们是爬树,还是玩室内攀岩,都很少用反握的方式来克服障碍。但如果你格外希望强化自己的肱二头肌,反握引体向上也不会影响你练背阔肌的效果。
参考资料
1.Youdas JW, Amundson CL, Cicero KS, Hahn JJ, Harezlak DT and Hollman JH. Surface electromyographic activation patterns and elbow joint motion during a pull-up, chin-up, or perfect-pullupTM rotational exercise. J Strength Cond Res 24 (12) : 3404-3414, 2010.
2.Signorile JE, Zink AJ and Szwed SP. A comparative electromyographical investigation of muscle utilization patterns using various hand positions during the lat pull-down. J Strength Cond Res 16 (4) : 539-546, 2002.
你常用哪种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