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你的,
就是最好的动作。
在上一篇推文中,我们围绕传统硬拉表达了一些稍显负面的观点。如果你是传统硬拉的忠实拥护者,希望你不要误解。我们本身也很喜欢练传统硬拉,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剖析它的一些局限和缺点。这篇文章我们继续说硬拉,但主角是传统硬拉的变式之一,六角杠铃硬拉。
六角杠铃的样子如上图所示。六角杠铃硬拉常被视为初学者的练习,并不是因为这个运动很初级,而是因为它是一种很有用的教学工具。与传统杠铃相比,用六角杠铃做硬拉会让人感觉更自然,这主要是因为在杠铃上下的过程中,练习者不用刻意强调腿和杠铃之间的关系。而且,由于手臂自然地置于身体两侧,这与平时拎东西的习惯也相符。
传统杠铃硬拉结合了髋关节铰链和髋关节伸展功能,对于有经验的训练者来说,完成这个过程轻车熟路。但对于一些健身新手来说,提炼和理解运动模式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了。
像所有其他形式的抗阻运动一样,六角杠铃硬拉也能产生一系列类似好处,其中一些好处会直接影响练习者的功能和日常生活,如改善心血管功能和加强身心协调。除此以外,它还有3个明显优势。
首先是受伤风险低。由于在硬拉中使用的六角杠铃对脊柱、肩关节和膝盖产生负荷的特殊角度和方法,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只要使用适当的形式和适当的重量,受伤的发生率就会明显降低。
当与传统硬拉相比时,这些优势非常明显。事实上,传统硬拉的受伤风险是臭名昭著的,当冲击更大重量或轻微偏离适当的形式力学时,下背部和臀部的受伤风险非常高。有可能,一次严重的受伤就让你与健身房说拜拜。
降低受伤的发生率或风险也是重量分布和定位在练习者周围的直接结果,杠铃和阻力源从各个方向围绕着练习者,而不是在他的前面。重量放置的方式将大大减少大多数关节在练习过程中的压力,机械张力和剪切力,最大的风险因素是膝盖在一组刚启动的时候。
其次是减少脊柱负荷。从技术上讲,这也是降低受伤风险的一部分。与其他对练习者及其结缔组织施加类似强度的运动相比,六角杠铃硬拉明显降低了脊柱压力水平。脊柱负荷水平的降低是因为练习者在进行适当的形式力学练习时所处的角度更中性。
与传统硬拉相比,六角杠铃硬拉对练习者腰椎或胸椎伸展和髋关节内收的需求明显更少。对于那些身体比例不正常或脚踝、膝盖、臀部或下背部柔韧性比较差的人来说,六角杠铃显然更友好。
最后是机动性更强。尽管与杠铃弯举等单关节抗阻运动相比,六角杠铃硬拉在难度上仍然要复杂一些,但它仍然明显比传统硬拉更容易学习——尤其是考虑到自然人体测量学和生物力学时,这两者可能与标准硬拉的严格形式不一致。
因此,六角杠铃硬拉不仅是一种更适合自由重量训练经验较少的人的硬拉,而且也适合那些身体比例不平均的人,或者那些柔韧性差的人,或者那些正在从结缔组织损伤中恢复过来的运动员。
那么,是不是六角杠铃硬拉比传统的杠铃硬拉更好呢?其实它们都有各自的优势,在某些情况下,一种可能比另一种更适合。六角杠铃硬拉更适合自由重量训练经验处于新手到中级阶段的人,或者那些单纯希望减轻腰椎和胸椎部分总压力的的人。
在运动强度和训练效果方面,六角杠铃硬拉和传统杠铃硬拉在各个方面几乎是一样的,但前者需要更多的斜方肌群激活。由此推及,当一个人做六角杠铃硬拉时,他所能承受的总重量会高于标准的杠铃硬拉,因为六角杠铃的握把位置和特殊的形态允许移动更多的重量。
最后,无论是用杠铃还是六角杠铃做硬拉,都依然要回归到那3个问题:1.我的身体结构适合做这个动作么?2.我要通过这个动作获得什么?3.有没有更好的选择(例如,更安全,更少的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