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自由,给了人们享乐的体力,同时也给了人们认识自我的机会,有重量的世界,是更美好的世界。——《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训练》
文 | 语文老师
提到老化,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白发老人。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现代人的生活形态,老化恐怕要比我们想象的早得多。
这是因为处在当下这个网络时代,除非主动运动,否则大部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无需动用太多体力。
然而,这种过多的静态生活方式并不会让我们更健康,它只会反过来加速我们的老化,因为身体遵循的永远是"用进废退"的原则。
1
可以老,但不能弱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25岁作为体能巅峰的参考。25岁之后,我们的身体机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直至越发老化。
"老化,是一段 「身体正在流失有用组织和功能」的过程,更精确地说,就是流失了肌肉、骨质以及神经系统的功能,而导致人体运动能力降低、新陈代谢的改变,以及跌倒出意外的概率增加。"(来源:《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训练》)
不过,虽然老化是一种自然规律,但这并不代表我们面临老化时只能听天由命。
运动科学发现,肌肉、骨质和神经系统都对「压力」(即重量)起反应,通过有计划的、渐进式的压力刺激(即重量训练),肌肉质量可以提高,骨质密度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效率也可以提高。
所以,虽然变老是必然的,但不代表变老就一定会变弱,训练就是我们反击命运的手段。
2
训练不等于锻炼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要动起来,就肯定比坐着强。
但如果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老化提前,或者是想让中老年人重获强壮,我们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动一动的层面,而应该更认真、理性的思考如何动。
如题所示,训练不等于锻炼。锻炼可以是饭后的遛弯、广场舞...它的效果仅存在于眼前,是一种身体活动。
与年轻人以追求形体为目的的重量训练不同,中老年人的重量训练更需要考虑训练的实用性。
最为重要的是,它需要个体在训练前建立正确的认知,因为只有个体真正认识到何为老化,为何老化,以及如何对抗老化时,训练才会从内而外的发生质变。
正因如此,我们特意为大家推荐这本由何立安博士著作的新书——《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训练》。
这本书的主要目标群体是中老年人,但其中的训练认知与逻辑也完全适用于所有运动群体,尤其是健身爱好者和从业者。
3
《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训练》
因网络限制,国内的很多健身爱好者可能对何立安博士并不熟悉。
但处在当下这个健身氛围日益浮躁、虚伪甚至本末倒置的环境,他的确可以称为一股清流,而且是少有的文武双全的从业者。
去年晚些时候,我们曾在平台发布过几期「怪兽训练&SBD台湾」讲堂的科普视频,很多山羊读者正是从那个时候知道了何立安博士。
但出于对SBD方版权的尊重,我们没有继续更新,并删除了已经发布的视频。
随着「怪兽训练&SBD台湾」讲堂第一季的结束,我们得知何博士的新书即将发布,于是便在5月书籍刚刚上架的时候,托台湾的朋友代购了几本。
果然,文字的表述的确要比视频更全面,理解起来也更加融会贯通,并对团队《自然健美训练手册》的编写起到很大启发。
专心于私塾教育的何立安博士,偶尔会在怪兽训练主页更新自己的训练片段,以上是稍微温和一些的节选...他习惯称当下的训练为「中年大叔的保健操训练」。
《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训练》现已正式接受预订,因为这本书的出版社在台湾,所以我们的进货方式也是通过台湾的朋友在当地购买后再邮寄到大陆。
第一批书预计7月15号之前可以全部到达南京,以下是书籍目录(上下滑动查看),戳下方或文顶图片,均可进入山羊书店预订。
作者序 | 站在典范转移前的十字路口
1、新训练时代
科学化训练
健康与正常的定义
向上适应的现象
肌力训练的安全性
肌力训练应成为预防医学里的一环
竞技运动
运动恐惧症
长期而规律的肌力训练是维持终身健康的最佳途径
2、清晰而迫切的危机
高龄化的危机与转机
人类生活形态的改变
人体运动能力下降
3、典范转移的前夕
瘦身运动
伸展运动
平衡感运动
低强度耐力
趣味活动
伪肌力训练
4、无可取代的最大肌力
最大肌力训练
停练的影响
5、关键阈值
疲劳度VS训练强度
肌肉量的训练强度
骨质的训练强度
神经系统的训练强度
6、人体自然动作原理
什么是人体自然动作原理?
什么动作适合大重量训练?
符合人体自然动作原理
具有大负重潜力
尽量让多肌群多关节参与动作
使用充足的动作幅度
具备适当的进阶和退阶
7、训练处方
中老年人肌力训练课程设计方法
刺激与恢复的理论机制
动作方向要尽量均衡
要预留恢复时间
不可忽略的高强度区
尽量寻找最低有效训练量
预留弹性空间
要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
8、量身定做
回到问题的核心,从核心开始探讨肌力训练
脊椎的稳定性
呼吸VS力量
核心呼吸法
其他呼吸法
肌力训练的进阶/退阶模式
9、能量系统
中老年人的能量系统训练
心肺耐力训练与肌力训练的不相容性
能量系统训练
针对长跑者的建议
10、强壮老人
中老年人生活形态的典范转移
老化竞赛
身体自由
认识自己
戳图片可进入山羊书店预订
▼
最后,送给大家一段怪兽训练网页上的话,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享受运动福祉,并将这个福祉传递给身边的人。
"竞技运动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双重人生,而这双重人生的目的,在于认识自我,探索生命的意义。
竞技毋庸置疑是人生的缩影,在这个人生的微观世界里,有努力的过程,有拼斗的过程,有狂悲狂喜的过程,有面对随机命运的过程。
人,必须昂首阔步地走进训练场,走进竞技场,接受强敌的压迫、受伤的恐惧、耐力的考验和心智的挑战。"
用训练反击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