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擅长重训的人来说,跑步能力差没毛病



这个世界上拥有满分运动能力的群体是漫威英雄,然而他们只存在于漫画和电影中。
很长时间以来,跑步能力都经常被很多人拿来调侃重量训练群体,仿佛他们肌力再大、肌肉再发达,只要跑步能力差,就一无是处。即使发声者自己可能既没有很强的跑步能力,也没有多高的重训水平。
虽然这种观点既不符合逻辑,也透露着鄙视,但它却可以变向地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训练认知——对于擅长重训的人来说,跑步能力差没毛病。
运动项目的"有得必有失"
众所周知,无论是奥运项目还是非奥运项目,与运动相关的比赛通常都有明确的分类,有的侧重速度,比如短跑;有的侧重力量,比如举重;还有的侧重表现,比如体操。
运动项目不同,运动员的训练内容以及对自己身体的开发方向也不同,想在某个项目中做到出类拔萃,就必须规避一些影响该项目表现的因素。

让短跑运动员跟举重运动比力量,或者说让举重运动员跟体操运动员比灵活性,这是毫无意义并且非常愚蠢的想法,因为这样的"全能型"运动员根本不存在,选择了一种运动项目,也就接受了"有得必有失"的现实。
说到这可能会有人反驳,「不对呀,Crossfit不就是融合了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么,难道Crossfit运动员不"全能"?」

我们肯定不能否定Crossfit的存在价值以及专业Crossfit运动员的综合运动能力,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即使是专业Crossfit运动员也存在个人短板,并且无法像专项运动员那样在某个项目中登峰造极。
对于绝大部分经常重训的人来说,重训动机与重训水平可能仅仅停留在"健身层面"。既拥有较高的重训水平,又拥有较强跑步能力的想法固然美好,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重训对身体的影响不同于跑步
关注山羊健身的读者朋友应该都清楚,我们在往期的很多文章中都鼓励大家进行重量训练,无论具体选择是举重、力量举或是健美训练。
然而,鼓励重训并不意味着我们对跑步持反对或贬低的态度,如果你身体允许,并且真的很喜欢跑步,强度适当的跑步肯定对身体有益。
但对于绝大部分普通健身群体来说,我们的建议仍然是重量训练为主,有氧运动为辅。这里的有氧运动不单指跑步,更包括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其它有氧运动。
之所以鼓励大家进行重量训练的原因在于,我们当下的生存环境并不缺少有氧运动机会,而是缺少对抗外力的重量训练机会。想要增加每天的有氧运动时间,我们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做些小调整即可,比如上下楼时走楼梯,把车子停远一点,饭后散步或遛狗。

重量训练与有氧运动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可以让我们的肌肉含量、骨质密度以及神经系统全部向上适应,使身体趋向于合成代谢状态,这是一种结构性的改变,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坚固、更强壮。
而有氧运动,以跑步为例,是让我们的身体趋向于分解代谢状态。想要更好的跑步表现,身体不需要费力地再建新组织,只需要调整现有组织即可。请注意,这里的"调整",不仅会减掉多余的脂肪,也会减掉宝贵的肌肉——因为它们都会阻碍跑步中能量输出的效率。
即使不跑步,也没毛病
前面提到,跑步只是众多有氧运动中的一种。从健身角度,即使你非常讨厌跑步,甚至从来不跑步,你也无需有任何跑步较差的困扰,因为可供选择的其它有氧运动非常多。
很多人之所以选择跑步,是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跑步是一种既简单又安全的运动,以致于即使他们存在一些错误,甚至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样的错误仍然没有意识到。

还有一些人认为跑步是非常好的减肥方式,但已知科学与十多年工作经验均可证明,在没有重量训练参与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跑步来减肥是不仅低效,而且低质。
尤其对于一些超重者来说,即使他的意志足以支撑他跑下去,他的膝盖和脚踝也未必允许。此时,固定自行车显然是比跑步更合理的有氧选择。

某马拉松公众号的读者留言
关于跑步的另一点是,即使一个人从未经过专业的跑步训练,他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长距离跑步,甚至参加一些跑步类比赛,这种成就感也可能是促使当下很多人投入跑步大军的重要因素。
总之,无论是重训还是跑步,它们都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对于我们普通健身群体来说,重要的是如何让运动方式更符合自身情况,而不是试图成为无所不能的漫威英雄。
不要通过贬低其它来抬高自己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