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腿举时,双脚间距和角度对股四头肌的影响大么?



关于作者
Greg Nuckols拥有超过十年的执业经验,获得了运动科学学士学位以及运动生理学硕士学位。他在220和242级别的力量举比赛中保持了3项世界纪录。他为健身行业的许多主要杂志和网站撰稿,包括 Men's Health、Muscle & Fitness、Bodybuilding.com。此外,他有机会与众多纪录保持者、冠军运动员以及大学和专业体能教练一起工作并向他们学习。

当我开始做重量训练时,我记得健美运动员宣称,双脚朝前的窄距蹲比双脚外展或宽距蹲更能促进股四头肌的生长。我不确定这个想法是从哪里开始的,但它似乎在某些圈子中被视为一种信仰:如果你想让股四头肌的增长最大化,做深蹲、哈克深蹲或腿举时,就应该选择窄距,并保持双脚平行。
我没有立即意识到用一项高质量的纵向研究来解决这一说法,为了了解双脚朝前的窄距蹲是否有更大的肌肉激活,我们确实进行了一些肌电图研究。我查看了2017年关于深蹲站距宽度影响的研究,长话短说,站距宽度似乎没有太大区别。
对于腿举,关于该主题的最佳研究可能是Escamilla及其同事在2001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让受过训练的受试者(10.1年的深蹲经验和9.0年的腿举经验)完成了八种不同的腿举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以下所有可能的组合:窄距与宽距(臀部宽度与2倍臀部宽度),低脚位与高脚位,双脚指向正前方与双脚外展30度。他们发现腘绳肌和腓肠肌存在一些小的肌电图差异,但股四头肌浅层肌的平均和峰值肌电图振幅在所有八种情况下没有显著差异。
如果我们仅靠这一个研究就做出一些偏向于肯定的推断,那显然不够严谨。幸运的是,Martín-Fuentes及其同事的研究也得到了几乎相同的结果。

总共有28名受过训练的受试者(15名男性和13名女性)参与了研究,他们用1RM的70%的重量,以5种不同的技术完成了6次腿举:双脚笔直向前,间距同臀宽,双脚外展45度,间距同臀宽和双脚笔直向前,间距1.5倍臀宽。两种窄距蹲均以最大向心速度和受控节奏(2 秒离心,2 秒向心)进行,而宽距蹲仅以受控节奏进行。 
研究人员评估了平均肌电图振幅,标准化的峰值振幅为每块肌肉在1RM测试期间获得。在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直肌和臀中肌测量肌电图。结果显示,当以最大预期速度举起重量时,肌电图振幅比受控节奏时更大,但站立宽度和足的角度并没有影响任何肌肉的肌电图振幅。



左右滑动查看


所有标准的肌电图警告都适用于这些结果:肌电图振幅并不完全等同于肌肉激活,急性肌电图反应可能无法预测纵向肌肥大。然而,在没有更强有力的证据的情况下,有肌电图数据显然是好事,毕竟从肌电图数据中得出的初步推论要比凭空想象的可信度高。
当你使用完全不同的训练技术、通过不同的运动范围(例如深蹲与半蹲)、不同的相对负荷(例如1RM的50%与1RM的90%),或者在不同的接近力竭的情况下,使用肌电图研究对训练或技术进行初步比较是不太合理的。
然而,本研究中使用的所有技术都代表了相对较小的技术调整。因此,虽然我们不能使用这些研究来断言腿举时双脚间距和足部角度对股四头肌的生长没有影响,但它确实构成了进一步的初步证据,即在合理范围内,双脚间距和足部角度可能关系不大。
祝你七夕节快乐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