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理训练与饮食的情况下,自然健身最多能长多少纯肌肉?


虽说健身需要努力和坚持,但是在自然健身状态下,肌肉的增长仍然存在极限,不可能永无止境的一直增长下去。在一些统计数据模型下,基于合理的训练与饮食可以预测出健身者最多能增长多少肌肉,当知晓了自己的极限,会让健身者有更明确的目标。(注意:这里的肌肉增长是指纯肌肉增长,而不是单纯的体重数字。)

一.麦克唐纳模型
这个模型应用较为广泛,健身者在规律科学的训练状态下,第一年增长大约10~12公斤左右的纯肌肉,之后逐年减半,直到训练的第四年或第五年以后每年也就能增长1公斤的纯肌肉。不要小看这个数值水平,对于自然健身来说,达到这个数值已经非常不错了。(1磅约等于0.9斤)

第一年肌肉增长的比较多,是因为新手福利期的存在,但随后当健身者慢慢适应了之后,肌肉增长肯定会逐年减少。表中的数值是基于理想化的状态,如果健身者偏增肌向,并且已经训练多年,但肌肉增长还没有表格中数值的一半多,那就应该思考下训练是否合理。

根据天赋的不同,可能有的健身者会超出表格中数据,有的可能会少一些,如果是女性,那就按照表格中数值的一半来计算,毕竟男女增肌的速率不同。

举个例子,假设健身者身高175cm,体重65kg,体脂在20%左右,经过四年的科学有规律的训练,饮食计划也安排基本到位,那么增肌刷脂后的体重大约为85kg,体脂在12%上下。

二.艾伦-阿拉贡模型
这个模型和第一个差不多,是根据健身者的训练阶段来判断每年肌肉增长的量。同样假设健身者身高175cm,体重65kg,那么开始训练一年增长的肌肉量在6.5~9.75kg之间,这个数值是按照一年都是65kg体重计算的,计算更加方便。

但在实际计算过程中,要基于健身者每个月的体重再乘以上面的数值,所得结果肌肉增长将呈现上升趋势。假设健身者经过一年的训练,已经到了中级阶段,体重变成了75kg,那这一年的增肌量应该在3.75kg~7.5kg之间,第三年假设体重到了80kg,那么增肌量为2~4kg,之后会逐年减少,最后每年能增长1kg肌肉就已经非常理想了。

这个模型可能存在一些bug,虽然加入了体重的考量,但是否意味着体重越大增肌潜力越高呢?假设健身者初始体重为100kg,那是不是要按100kg去计算呢?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其次训练阶段的划分也不好判断。

下面两个模型是预测在自然健身状态下,可以达到的最大瘦体重(不包括脂肪的体重)。
三.Casey Butt框架尺寸模型

Casey Butt是一位自然健美运动员,他通过对多个高水平自然健美运动员的调查数据记录(见上表),汇集整理得出最大瘦体重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看起来很复杂,解析如下:H是身高,A是最小脚踝围,W是手腕的围度,bf代表体脂率。Casey Butt认为骨架大的健身者会比骨架小的健身者有更多的增肌潜力。

四.马丁·伯克汉模型

这个模型计算瘦体重更加简单,按照健身者的身高(单位cm)减去100就是竞技状态下最大的瘦体重(一般标准是5%的体脂率)。比如健身者不穿鞋的身高是175cm,当体脂率保持在5%左右时,减去100,那么最大瘦体重就是75kg。

​这个模型本身也不完美,因为健美运动员比赛时要极致脱水,会损失较多的糖原,这样去算的话,到底要不要加上脱水的重量呢?实际上误差还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真实可实现的瘦体重,应该是在脱水状态下加上5-10磅左右。

总体来说这个模型计算过于简单武断,做个参考就好,实际应用中较为广泛的还是第一个麦克唐纳模型。

以上4个计算模型健身者可以作为参考,看看自己的最大增肌量是多少。大部分健身者在自然健身训练下,能达到自己增肌极限的很少,不是天赋不够好,只是没有训练好而已,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