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生活与工作,还是学习与放松,或是训练与恢复,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才会进步更快,其中保持训练与恢复这两者的平衡对于健身十分重要,偏重任何一方都会有适得其反的结果。
健身需要时间的累积,操之过急会限制健身者的进步,导致训练热情低下甚至放弃。尽管如此,对于大多数健身者来说,在日常健身中过度训练的情况很难发生,而更多的是过度努力。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一.过度训练与过度努力的区别
当健身者刚开始接触力量训练时,往往会在身体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去增加训练强度和频率,这时过度训练或过度努力就会出现,两者都会让健身者感觉疲劳不适,导致训练表现下降、训练热情降低等,但持续的时间却不一样,其中过度训练的负面持续时间更长。
二.过度努力的好处
过度努力不一定是糟糕的,它有可能会促进身体超量恢复。过度努力分为功能性过度努力和非功能性过度努力,其中功能性过度努力会产生刺激及生理反应,促进身体超量恢复。
比如健身者在某次训练中加倍提升了自己的训练量,但之前的几次训练是正常的,后续的训练也是正常的,那么这一次训练的过度努力就有可能提高健身者的训练能力和力量。这就好比在训练周期中安排一次超高训练量,然后在后续的训练中做递减或直接休息减负一样。
但如果持续长时间的过度努力,每次都是超高负荷的训练强度,持续几周甚至数月,那就会变成非功能性过度努力,慢慢的就会发展成为过度训练。可以简单理解为:过度努力表现更为短暂和急性,偶尔一次会对训练有益,而经常性的过度努力则会导致过度训练。
三.过度训练的危害
过度训练的危害可参考下图,它的症状可能会持续好几周甚至超过一个月,甚至健身者需要完全停止训练去调整恢复。
四.决定性因素都是恢复
不论是过度训练还是过度努力,决定性因素都是恢复。大部分健身者就是因为恢复能力不足而导致越练越差,以致于出现过度训练的情况,简单来说就是相对于恢复时间的不充分,训练的太多了。
对于大多数健身者来说,很难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训练强量与训练频率,通常来说,一周进行3~5次训练,每次持续60分钟左右的训练(含热身),再加上不超3次的有氧运动或者其他形式的训练是较为合理的。这个数据是理想化状态,健身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必要时可安排几天休息过渡。
五.普通健身者与健美运动员的差别
很多专业健体健美运动员可以一天两练,一次持续两个小时和一周6次的训练频率,但并没有出现训练过度的现象,这是因为每个健体健美运动员背后都有专业团队,包括营养师、康复理疗师以及各种高科技设备等,完全可以更专注于训练和提高恢复能力,而普通健身者除了训练,还有工作、家庭以及来自生活的各种压力。
健身三要素是训练、饮食和睡眠,但实际上这似乎只针对专业的运动员,对于普通健身者来说,影响的因素绝不止训练、饮食和睡眠,还有可能有其他诸多因素,需要从整体方面去考虑,然后再进行训练量的调整。
补充问题:普通健身者一天两练可行吗?
不可行也不建议,健身者在训练安排得当的情况下,一天一练足以,两练的话不论是从时间利用上,还是训练效果提升上,价值都很低,而且会打乱生活节奏,身体也恢复不过来。如果是练着玩,比如上午半小时+下午半小时则另算。
六.如何有效提升恢复能力?
针对普通健身者,影响恢复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如饮食、休息、压力的缓解对抗等,其中最容易调整的就是饮食了。对于休息来说,健身者不能因为训练,一天的工作没完成就不做了,你还是需要熬夜完成,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以及睡眠管理有时候也难以掌控。
相对而言,饮食有更大的调整空间与自由度,选择更健康、质量更高的天然食物,尽量从粗粮中摄入碳水,多摄入优质的蛋白质、多喝水等都是简单易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