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打算好好健身,首先需要有一个训练计划并执行下去,但对于没有足够训练经验的健身者来说,可能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去亲身尝试。大部分健身者都需要经历一个从新手再逐步进阶的阶段,这就需要遵循一个大致的框架训练原则,并依照这个框架训练原则去执行自己的训练计划,以避免走弯路。
1.渐进超负荷
这一点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及,是健身训练最关键的原则之一,也是实现肌肉增长最基本的原则。如果健身者的训练中没有应用到渐进超负荷,那就称不上训练,最多只是锻炼。
什么是渐进超负荷?
简单来说就是循序渐进的增加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其最简单的来源就是所使用的训练重量。比如健身者这一周所使用的训练重量是合适的,慢慢地肌肉和神经适应了目前的重量,那就需要在下一周增加重量,让肌肉和神经再度不适应,这是最简单的方法。
有些健身者一听到渐进超负荷,就想到使用大重量训练,其实并不是非得每次训练都一定要比上次举更重,而完全以重量为实现目标。其实渐进超负荷更多的是量化训练,让健身者清晰自己的训练进程,知道这一次比上一次进步了多少,如果时间足够,能去写训练笔记更好。
除了上述之外,还有非常多的形式可以去践行渐进超负荷原则,如增加动作的幅度,改变动作节奏和速率,缩短组间休息时间等。如果每一次训练都可以取得一些细小的进步,那长期去看就会产生很大的不同。
2.重视恢复
训练后的恢复有两种形式,一是饮食,二是睡眠。恢复的重要性往往被很多健身者所低估,同时恢复能力也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基因(天赋)、训练水平、日常压力、使用补剂等。
对于健身者来说,是否恢复良好,决定能否更好的完成下次训练,能否有效的增肌以及减脂。但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决定吃什么,也很难做到每天都有规律的训练,只能是尽力而为,比如能在11到12点睡,就不要拖到凌晨一两点,能去选择健康的食物,就不要去吃油炸类的垃圾食品。
3.尝试变化
尝试变化并不是要频繁的改变训练计划,而是每次训练多尝试不同的动作,比如一个动作可以用哑铃做,也可以用杠铃做,甚至是用绳索或铃壶去做。
在不同的训练阶段、训练目标和外部压力下,可能健身者的训练计划随时都要做出调整,因为健身者不可能保证每天的状态都始终如一,当状态不好或出现其他情况时都需要做出调整变化。这里的改变无非就是动作本身、训练方式、训练频率、动作不同排序、次数和组间休息时间等。
4.重视每一次训练,尽可能专注的完成
这个原则其实很难,可能一次两次训练还好,如果每一次训练都保持专注则不太现实,因为健身者的生活中不光是健身训练,而且生活的节奏也并不是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还要面对来自家庭、工作、学业、生病等各种压力,只能尽力而为。
健身者尽可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实现训练目标,珍惜每一次的训练机会,不要把健身训练当做无意义的打卡,到健身房也只是象征性的练一练、拍个照而已,健身很公平,这样是无法获得真正进步的。
5.多关注自己
健身的目的是为了有更好的自己,但太多健身者却没有过多关注自己,比如看别人练的好就照搬别人的训练计划,看别人肌肉增长很快就懊悔自己为什么不行。
其实每个健身者增肌的难易程度、减脂的速度,以及最终练成的肌肉形态都有很大差异,并不是每个健身者都采用同样的计划,处于同样的环境,就能取得同样的结果。
多关注自己并不是只要明白个体差异,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可以更好的完成健身这件事。只有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才可以更好的去打磨自己的训练和技术,遵循训练规律并做好训练笔记,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
综上所述,拥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健身计划但不去执行,那就不叫计划,如果健身者真的下定了决心,并遵循上面的5个训练原则去好好健身,那么一定会让自己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