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健身者的训练目的是增肌、增力或减脂,黄金三大项动作——深蹲、硬拉、卧推一定会出现在训练计划中。虽然在大多数的训练计划中要求高、中、低次数动作都要做,但深蹲、硬拉、卧推最好不要这样,建议选择替代动作进行高次数训练。
深蹲
很多健身者在刚开始接触训练时,对于深蹲尤其是负重深蹲比较畏惧。比如在多次数深蹲训练中,身体会出现比较疲劳的状态,导致每组的最后几次深蹲,很容易出现骨盆偏移、重心前移导致下背部压力过大等问题,会给脊柱带来很大风险。另外,长时间、高次数的深蹲训练,会让肩部处于极度向后挤压和旋转的位置,对肩部与肩胛骨的稳定是非常大的挑战。
如果真的想进行高次数深蹲训练,建议新手用高脚杯深蹲来替代。这个动作由于是把哑铃放在胸前,肩关节的压力相对小,上身更容易挺直,对下背部的压力也小,更安全且不容易出错,劣势就是不能像杠铃深蹲负重那么大,因而不需要担心力竭的问题。
硬拉
高次数硬拉带来的弊端也是在每组动作的最后几次,会出现动作变形和代偿,从而导致下背部压力增多,身体后表链的张力无法保持,核心无法收紧等。健身者可能想多拉几次让训练效果更好,但如果最后几次都是在动作变形的情况下进行,受伤的风险极高。
硬拉并不简单,在拉起重量之前,健身者需要调整好位置,保持好身体后表链张力,再启动髋关节和膝关节。由于硬拉涉及肌群众多,很难预料在高次数训练后,哪一部分肌群提前力竭,哪一部分肌群又过度代偿。
如果想高次数训练硬拉,这里有一个替代动作——六角杆硬拉。它与普通硬拉的区别在于:人是站在六角杆中间的,身体重心会适当的偏后从而达到中立的位置,负重的重心也更为中立。单这一点变化就可以显著降低高次数硬拉训练中,由于出现疲劳导致动作变形的可能性。
卧推
杠铃卧推是很多健身者钟爱的训练动作,不过在卧推尤其是高次数卧推时,手腕和肩膀会处于一个相对不太舒服的状态,这无疑会增加肩关节和手腕的压力,在高次数训练的后半段,会影响到支撑杠铃的稳定性。
此外,高次数卧推使用的重量相对偏低,健身者可能不会像对待大重量那样谨慎,在每组最后几次时把控能力肯定会下降,如果没有辅助保护,很有可能导致被压,这样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想进行高次数卧推训练,建议选择哑铃卧推。相比杠铃卧推来说,哑铃卧推的幅度可以调整,握法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握距上也有更多变化,不但可以减少关节压力,而且还可以帮助健身者构建更稳定的肩部支撑。
另外,哑铃卧推可以让两侧发力更均匀,不会出现像杠铃卧推那样弱侧已力竭但强侧还未力竭的现象,致使后续动作中杠铃左右偏移,造成两侧肌力不平衡。哑铃卧推还可以纠正两侧肌力的不平衡,比如可以单手卧推训练弱侧的肌力,使两侧逐渐趋于平衡。
说到最后,高次数的深蹲、硬拉、卧推训练不是不好,只不过从更安全的角度来说,尤其是健身新手在没有很好掌握动作技巧之前,进行高次数训练有一定风险,对于健身老手来说也要时刻谨慎,并在必要时做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