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身训练中,如果以肌肥大为目的,一般建议应以6~12RM 的中等负荷为最佳;而<6RM的高负荷则适合最大肌力的锻炼;较轻的负荷(如>15RM)相对只适用于肌耐力的锻炼,增肌效果不明显。一直以来,很多健身者均以此为金科玉律。
近几年,各国学者发表的研究证据表明,重量负荷范围对增肌的影响并非如过往理解般非黑即白。(如下图所示,出自美国著名健身学者 Greg Nuckoles)
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肌肉能达到短暂力竭或接近力竭(momentary muscular fatigue),负荷轻重对肌肥大效果的区别并不显著,这有别于健身者一直奉行的传统理论。
其中可能的解释为肌肉生长涉及众多生理因素,除了要考虑重量或器械张力(mechanical tension)外,还有代谢压力(metabolic stress)等,故采用不同负荷重量同样可以达到增肌的效果。
那么为何6~12RM 一直如此流行?除了传统概念早已植根于健身界外,有很大的原因是由于6~12RM相对容易调控,因为高负荷(<6RM)比较讲求技术和安全问题,低负荷(>12~15RM)则会带来像燃烧般的代谢疲劳不适感。
6~12RM主要是出于务实层面的考虑,而不代表中等负荷在科学生理机制上占优,因此健身者在设计训练计划时,其实可按各种因素作更周全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