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长肌肉?做到这16条增肌效果不会差


有健身经验的朋友都知道,长肌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付出了很多,增肌效果却不好。那么如何在相同的时间里,达到最高效呢?

肌肉增长的原理
肌肉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的数量多少由基因决定,想要围度变大,就要通过负重训练将原有的肌纤维变粗。在大重量训练中,肌肉会充血,甚至会让肌肉细胞产生部分破裂,训练之后通过补充大量的营养物质,比如蛋白质等来修复破损的肌肉,当破损的肌肉纤维完全愈合后肌肉就会变粗。坚持训练会使肌肉不断发生破裂、再生、扩大和增长,长此以往肌肉就会逐渐变大。

健身对于新手有个福利期,由于之前肌肉没有感受过大重量的阻力,增肌效果会快一些。对于经常健身的老手来说,由于肌肉早已习惯力量训练模式,增肌效果会慢一些,而且练的年头越长增肌速度越慢。想要突破瓶颈期,就需要不断变化重量、组数、间隔时间、动作等,让肌肉重拾新鲜感,以此来提高增肌效率。

下面进入重点,如果在健身中做到以下这16条,增肌效果一定不会差:
1.大重量
对于重量来说,一定是递增的,如果长期很轻松地去训练,效果几乎等于零,稍微高于自己所能承受的重量时,肌肉的刺激感会更强。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重量,在做大重量训练时,最好找一个朋友辅助效果会更好。

2.低次数
训练的次数会影响肌肉形态的走向。据研究表明,在动作标准和重量足够的情况下,每组最多完成的次数,如果是6次以下则用于提高力量,肌纤维增粗不明显;如果8-12次能使肌肉增大,力量相对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如果12-20次肌肉增长不明显,但力量、耐力均有长进;如果20次以上用于刻划肌肉线条,耐力会提高,但力量提高不明显。

3.多动作
没有一个动作能充分练完一个肌肉群,每个肌肉群都包含很多不同的肌肉,而每个动作针对不同的部位去训练,比如肱二头肌分长头和短头,肱三头肌分长头、内侧头和外侧头等,需要多个动作配合才能全面的刺激肌肉,使肌肉更好的协调发展。

4.多组数
组数太少,肌肉感受不好,根本达不到增肌的目的,每个动作至少5组。对于肌肉感觉好的动作,甚至可以增加到10组,让肌肉感受到酸、胀、饱满、扩张和充血,这在训练时可以肉眼可见肌肉明显变大。

5.长位移
无论做任何动作,一定要在动作标准的前提下,尽量拉长运动轨迹——长位移,充分拉伸肌肉,对肌肉刺激更大,同时肌肉的形态也会变好。

6.慢速度
速度太快,身体会借力,甚至会有惯性,对肌肉的刺激感不好,每个动作都放慢些,让肌肉充分感受到收缩。

7.高密度
“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休息时间过长,肌肉完全放松下来,对增肌的效果不好,每组的休息时间最好控制在1分钟以内,频繁地刺激肌肉增肌更高效。

8.顶峰收缩
在肌肉做功(肌肉向心收缩)到最紧张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停顿1-2秒甚至更多,以获得高强度刺激,这样增肌效果会更加明显。

9.持续紧张
在做一个或一组动作时,要始终让肌肉持续紧张,不要泄力,不要每做一个动作就放松一会,这样会让训练效果大大降低。

10.组间放松
训练强度高,一定会让肌肉酸、胀,甚至是疼痛感,间歇的时候,简单做几个拉伸动作,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

11.多练大肌肉群和复合动作
多练习胸、背、腿这样的大肌肉群,不仅能促进胸、背、腿的肌肉生长,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其它肌肉生长,像硬拉、深蹲、卧推、推举、引体向上等都是非常好的动作。

12.减少有氧训练
在以增肌为目标的时期,应该控制有氧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大量的有氧运动会消耗掉身体里大部分的能量,甚至在能量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掉肌肉,所以对于增肌者来说要减少有氧运动,一般控制在30分钟以内即可。

13.注意饮食结构
“三分练,七分吃”,饮食很重要。在训练后的3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将达到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除此之外,平时的饮食结构也要改变,减少垃圾食品的摄入,在训练前保证碳水的摄入来提升运动效果,比如糙米、全麦食物、粗粮等等食物摄入相对多一些,训练后为了修复肌肉,让肌肉成长得更快,就要提高蛋白质的摄入,比如肉类、鸡蛋、牛奶、蛋白粉等,此外少吃多餐,在提高吸收率的同时,能避免脂肪堆积。

14.充分的恢复时间
一次充分的训练,需要48小时才能恢复,而高强度的训练,则需要72小时才能恢复,太过频繁的高强度训练,不仅会影响肌肉生长,甚至还容易造成肌肉损伤。

15.系统的训练
健身时想练哪就练哪,完全不顾忌肌肉恢复时间的理念,对于增肌来说并不理想,一定要制定好自己的健身计划,至少每周做一个循环的训练。

16.坚持下去
增肌并不是短时间能看到效果,肌肉量都是通过逐年来堆积的,三个月为一个训练周期,感受不一样的身材,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训练方法,不仅肌肉增长慢,有可能还会掉肌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