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新冠肺炎和1918年西班牙流感一样致命
1秒内出结果 以色列成功研制新冠病毒唾液检测法
新报告:如果与新冠患者住在一起 应遵循哪些安全措施?
世卫组织:“如果让新冠病毒继续传播,将有很长的路要走”
研究:新冠大流行虽放缓了排放但在对付气候变化问题上仍不够
国产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I/II期临床结果公布:免疫、安全性良好
01
研究:新冠肺炎和1918年西班牙流感一样致命
在相隔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比较两种截然不同的流行病的数据可能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篇新分析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衡量标准来比较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与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新冠流感大流行,而得出的结论是COVID-19跟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一样致命甚至可能更致命。
1918年至1920年间,世界上约1/3的人口感染了H1N1流感病毒。数千万人死亡,其中美国死亡人数高达67.5万。这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流行病之一。
一项新的研究试图将当前的COVID-19大流行跟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进行比较。这显然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找到一个有效的参考框架来比较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事件。直接比较这两种病毒的毒性是不可能的,现代医学的发展意味着,我们现在能在挽救生命过程中采取的一些干预措施在100年前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简单地比较数字并不能真实反映情况。
对此,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的Jeremy Faust领导了一支队伍展开了研究。其比较了COVID-19爆发前两个月纽约市的额外死亡人数以及疫情最严重两个月内纽约市的相同数据点。通过分析计算出,在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高峰期,纽约市每10万人中有287人死亡。相比之下,在3月和4月COVID-19高峰期间,该市每10万人死亡人数为202。西班牙流感显然比COVID-19更致命,看起来好像是这样对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该研究计算了两次大流行事件前三年的平均每月基线死亡率。在1918年西班牙流感高峰之前,纽约市每10万居民中就有100人死亡。而现在,该基线死亡率下降到每10万人中有50人死亡,这意味着相对而言,COVID-19至少跟西班牙流感一样致命。
Scripps Research Translational Institute的Eric Topol则对这些比较数字提出了另一种更不祥的看法。Topol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指出,考虑到当今挽救生命的所有现代医学创新,COVID-19带来的死亡率甚至跟西班牙流感相近,这一点令人担忧。“当时没有什么特护病房,没有呼吸机,什么都没有,”Topol说道,“我的意思是,(现在)他们基本上都戴着面具、保持距离。我们拥有这么多(条件),但死亡率却大致相当。”
Faust和他的同事们在最新分析的结论表示,这种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了解“COVID-19大流行的不同寻常的规模”。而了解正在蔓延的大流行的重要性是努力减少传播的第一步。
02
1秒内出结果 以色列成功研制新冠病毒唾液检测法
以色列的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冠病毒“唾液检测法”,检测用时仅需不到一秒,准确率高达95%,并且成本也很低。报道称,当地时间8月13日,以色列最大医疗机构谢巴医疗中心公开了最新研发的新冠病毒“唾液检测法”。
测试对象需往嘴里倒入主要成分为生理盐水的漱口水,漱口后吐回试剂瓶就行。随后检测人员将样本放入检测机,连接电脑进行检测。检测用时仅需不到一秒,就能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检测结果。
据悉,“唾液检测法”不同于目前的鼻咽试纸检测,其主要是针对测试对象的唾液进行光谱分析,因此检测设备仅需一个比手掌稍大一点的盒子。
连接电脑后,基于前期累计的大量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检测算法能够及时给出结果。初步临床试验显示,“唾液检测法”的准确率达到了95%。
研究人员表示,“唾液检测法”不需要实验室场景,可以在家、机场、剧院等场合进行检测,可在任何场景下进行快速的大规模检测。
此外,除了使用便捷、用时短的优势,“唾液检测法”还能大幅降低检测的成本。据估算,大规模投产后,每一台“唾液检测机”的定价将低于200美元(约合人民币1390元),每一次检测的费用仅为0.25美元(约合人民币1.7元)。
目前,以色列各大医疗机构仍在关注这种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尤其是随着检测数据的积累,“唾液检测法”在未来能否有效检测出无症状感染者。
03
新报告:如果与新冠患者住在一起 应遵循哪些安全措施?
鉴于新冠病毒很容易传播,与新冠患者住在一起可能会让人感到不安。最近几周,这个问题变得更加重要,因为研究开始表明,新冠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的能力比最初想象的要强。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几周前就承认了这一事实。一份报告指出,如果人们发现自己与新冠患者住在一个公寓或房子里,要注意一些基本的安全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大幅降低新冠患者将病毒传播给房子或公寓的其他成员的几率。
正如The Conversation所指出的,在这种情况下,要做的关键事情之一是确保冠状病毒患者有自己的房间,以减少与其他人的互动。而假设没有隔离的房间,那么个人就应该呆在一个尽可能远离他人的地方。对于COVID-19阳性的患者来说,拥有自己的卫生间也是最理想的。当然,老年人或其他免疫力低下的人应尽量保持自己和病人之间的距离。
尽可能改善通风条件也很重要。对此,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写道:
打开门窗,最大限度地增加自然通风,这样空气传染的风险就比昂贵的、需要维护的机械通风系统低得多。具有高天花板和大窗户的老式临床区域能提供最大的保护。
同时,在受影响的生活环境中,每个人在接近COVID患者时,应确保戴上口罩。患者本人也应尽可能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戴上口罩。此外,养成良好的手部卫生习惯也很重要,也就是说应该彻底、经常洗手。
有COVID阳性患者的家庭中的个人也应注意确保日常用品--如碗筷、毛巾、杯子、手机--不被共用。
报告补充道:
仔细处理用过的床单和衣服,以避免可能将病毒颗粒传播到空气中。在医院的环境中,护士铺床时不要到处拍打床单,以减少病原体的转移。
将用过的亚麻布直接放入洗衣机,并在尽可能高的温度设置下清洗和烘干。如果没有烘干机,可将衣物挂在阳光下。有证据表明,阳光可以使病毒失活。
除此之外,应定期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清洁。
04
世卫组织:“如果让新冠病毒继续传播,将有很长的路要走”
世界卫生组织于当地时间周四上午举行了一次新闻发布会,他们在会上概述了在防治COVID-19方面保持警惕的重要性。谈到全球大流行的现状,关于遏制和疫苗接种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卫生应急计划的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博士建议,如果我们让它继续传播,这种疾病有很多潜力使疫情变得更糟糕。
“数字因地域不同而不同,但我认为我们要记住的是,世界上只有极少数人真正感染或接触过这种病毒,并对这种病毒产生了免疫学记忆,”瑞安博士说。“所以,如果我们让这种病毒继续传播的话,将有很长的路要走。”
“它在某些人群中的移动可能会更有效,这取决于某些人群的行为和移动,取决于人们在室内还是室外花费更多的时间。它可能会在寒冷的时期返回。它可能它可能做很多事情。”
“但我认为我们必须记住的一件事是,大多数人,绝大多数人仍然容易受到这种感染。我认为从全球的整体情况来看,仍有一些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在处理广泛的不受控制的社区传播与所有的后果。随着对卫生系统的压力,可预防的死亡和所有的社会经济损害,不得不采取非常强大的措施,以试图控制这种疾病。”
瑞安博士继续指出,有些国家已经控制住了这种疾病,但现在又出现了新的病例及病例数激增的情况。“主要与围绕特定事件、围绕特定背景、围绕人群、围绕聚会和其他事情的感染集群有关,他们显然在努力将这些集群控制住,以防止社区传播再次爆发。”
“我想这可能是这里的关键问题,一旦你把社区传播控制住了,你又回到了集群或零星病例,你必须努力把它保持在那里,”瑞安博士说。“因为如果你允许如果你把压力从这个病毒上移开,它将回到社区传播,一旦社区传播开始,那么你会面临所有的后果,卫生系统受到压力,死亡率上升,住院率上升。”
权衡利弊
“因此,我们所有人的关键目标是努力将感染抑制到社区层面的控制点,然后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风险管理,”瑞安博士说。“我们必须做出一些困难的权衡,开放学校与拥挤的聚集地。我们需要做出选择,其中一些选择并不容易。它们很难,我认为这将是未来几个月的斗争,做出好的选择--政府、社区及个人都要做出好的选择。”
“这需要好的信息,需要好的数据,需要知识,并且能够采取行动。总干事在他的讲话中说了这一点。他说我们有工具。我们有一些工具,我们知道它们是有效的。我们需要继续应用这些工具。......我们需要加快疫苗的开发,我们需要能够支付大规模扩大我们的能力,为每个需要疫苗的人提供疫苗,但这是我对现在全球形势的描述。”
平稳期
关于全球病例数、数字上升,曲线似乎趋于平缓的问题,瑞安博士说:“是的,我们已经看到了数字的平缓,但这就像瀑布的层层叠叠。”
“你可以从一个层面下去,你认为你是在平静的水面上,而你翻过下一个层面,你又是在瀑布中,所以我确实认为我们需要非常非常小心,”瑞安博士说。"平静的水面并不意味着风暴已经结束。我们可能只是在风暴眼里,我们不知道。”
“所以我认为现在要绝对的警惕--那些已经取得进展的国家:请保留这种进展。如果你松懈了,如果你自满了,你将失去这种进步。那些处于社区传播的国家,总干事一直在说,如果总是有时间来扭转它。”
“现在一些数字最好的国家是几个月前才爆发可怕疫情的国家。看看意大利吧。看看意大利在控制这种疾病的能力方面取得了什么成就。要控制这种病毒永远不会太晚。所以,那些正在取得进展和已经取得进展的国家。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但是那些已经取得进展的国家需要保持警惕。”
05
研究:新冠大流行虽放缓了排放但在对付气候变化问题上仍不够
就在世界各国政府采取极端封锁措施后,人们立即意识到,新冠病毒大流行在某种程度上给这个世界带来了积极影响。由于开车的人待在家里、工厂停产、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平平,所以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大幅下降。好消息是,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由于减少了排放,我们的地球获得了一个喘息机会。
坏消息是,这种积极影响持续的时间难以置信地短。最新发表在《Nature Research Journal》上的研究着眼于移动趋势数据--这要归功于智能手机的普及。谷歌和苹果的数据准确地反映了新冠大流行期间出行放缓的情况,今年4月,一些国家的出行人数下降了80%。
研究人员将移动数据插入模型并由此创建了一个基线和趋势并从中发现了移动领域的剧烈变化对未来气候的影响。结果是决定性的: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直接影响将是“可以忽略的”。该研究称,从现在到2030年,地球温度将下降0.01到0.005摄氏度。从这个角度来看,自1975年以来,全球气温每10年上升约0.15至0.20摄氏度。
根据目前的计划和趋势,这种微小的差异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消失。假设在2021年之前,保持社会距离仍是常态,那么到2022年底,排放量将能回到计算的基线水平。根据这项新研究,世界各地已经计划好的环境投资还远远不够。
另外,研究人员还建议各国可以通过“绿色复苏”战略在短期收益的基础上发展。如果目前的绿色能源投资水平保持不变,那么随着经济在大流行后的重建,等到2050年地球仍有可能变暖1.5摄氏度。如果各国选择支持“化石燃料复苏”,结果也是一样的。
“绿色复苏”指的是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2%用于清洁能源和减排。根据模型的计算,这一路径给我们人类提供了55%的机会让气候在2050年之前不会再变暖1.5摄氏度。
06
国产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I/II期临床结果公布:免疫、安全性良好
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再进一步。在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上,中国公司在5个技术方向上都布局,其中中国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灭活疫苗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灭活疫苗,美国杂志日前公布了I/II期临床结果,免疫性及安全性表现都很好。
8月13日,有107年历史的国际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刊登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新冠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中期结果。
这次公布的结果是全球新冠灭活疫苗第一篇正式发表的临床试验数据文章,该疫苗也是全球第一个被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灭活疫苗,今年4月份进入I/II期合并临床试验,共有320名18-59岁志愿者参与。、
首先看免疫结果,Ⅰ期临床试验中,低、中、高剂量组和铝佐剂对照组共96名志愿者于0/28/56天接受三次接种;Ⅱ期临床试验中,共224名志愿者于0/14和0/21天接受两次中剂量接种。
对候选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滴度研究结果显示,Ⅰ期临床中接种三次疫苗后14天,低、中、高剂量的疫苗在志愿者中诱导产生的血清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316,206和297;
Ⅱ期临床中0/14和0/21天接种两次中剂量疫苗后14天,其值分别为121和247。
结果表明,该疫苗能在该年龄组人群中有效诱导产生中和抗体,中和抗体水平也与其他疫苗研究报道的水平相当,证实了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疫苗不仅要有效,还要保证安全,而这也是灭活疫苗的一个优点。根据临床数据,接种该疫苗7天内观察到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疼痛,其次是发热,但均为轻微和自限式的,不需任何治疗。
总之,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疫苗组和安慰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低于目前发表的疫苗临床研究所报道的水平,说明该灭活疫苗在人体安全性好。
Science科学
了解未知 开启认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Science科学英语平台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关注英文公众号
TechEdge
科技 点亮未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 豁然开朗请打赏 ◣
分享“票圈”,逢考必过,点亮“在看”SCI录用率提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