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文宏谈多国发现新冠病毒变异:不代表疫苗会失效
盖茨:蚊子传播的疾病“在新冠大流行期间没有停止过”
不少新研究为新冠病毒免疫带来好消息
报道称美国一些学校复课已经导致COVID-19感染率上升
研究概述新冠患者何时传染性最强
科学家发现新冠肺炎风险因素对男性尤具威胁性
01
张文宏谈多国发现新冠病毒变异:不代表疫苗会失效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表示,多国发现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此消息引发网友热议,新冠病毒的变异意味着什么?会不会传播力增强?会不会导致此前研发的疫苗失效?据国内媒体报道,张文宏医生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冠病毒的变异“并不代表毒力会增加,也不代表疫苗会失效。就像这么多年麻疹病毒也会有变异,但是麻疹的疫苗一直没有变过。”
他说:“要看变异的位点对整个疗效的影响,对疫苗的影响。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新冠并不存在毒力或者传播力突然增高的趋势。”
近期,印度东部奥里萨邦的研究团队对1536个样本进行了测序,最终首次在印度报告了两个新的病毒谱系,发现了73个新冠病毒毒株的新变种。马来西亚卫生部也在现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确认了4例D614G变异毒株,这一变异毒株传播速度可能比一般毒株快10倍。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冠疫苗的研究也在加速推进,除了俄罗斯宣布首支新冠疫苗注册成功,目前我国国药集团旗下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冠灭活疫苗已经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启动国际临床三期试验,待试验结束疫苗就可以进入审批环节,预计今年12月底能够上市。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表示,我国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打一针疫苗保护率大概是97%,如果打两针疫苗,保护率能达到100%,而两针的价格也不会超过1000元。
02
盖茨:蚊子传播的疾病“在新冠大流行期间没有停止过”
探索频道的“鲨鱼周”可能刚刚结束,但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想提醒人们,一种很小的生物甚至比最大的鲨鱼还要致命。盖茨周一在他的GatesNotes博客上宣布本周为“蚊子周”,重点介绍了一些与蚊子有关的视频和文章。盖茨写道,每天晚上,这些微小的咬人昆虫都会让数百万人感染疟疾,这种疾病每隔一分钟就会杀死一名儿童。
“蚊子不会保持社交距离。它们也不戴口罩,”盖茨写道。“随着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蔓延,重要的是要记住,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在这场流行病中没有休息。”
盖茨在一段新视频中说,大多数疟疾死亡发生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这位亿万富翁指出,新冠大流行可能会严重破坏疟疾的预防和治疗,这意味着死亡人数可能会飙升到几十年来未见的水平。
长期以来,疟疾一直是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首要任务,该基金会有一项多年战略,旨在消除这种致命疾病。
03
不少新研究为新冠病毒免疫带来好消息
由于新冠病毒太新以致于科学家们无法弄清楚免疫能维持多久。这是一个关键细节,一旦疫苗可用,它将有助于制定免疫方案以及控制疫情爆发和降低感染率的公共卫生运动。免疫持续的时间越长,通过接种疫苗和直接感染的结合,世界就越容易和更快地达到群体免疫。
一旦有足够多的人对新冠病毒免疫,传播率就会显著下降。这种病毒将像流感病毒一样继续在地球上肆虐并且还会引发新的疫情爆发。但大流行仍有可能被征服,未来新冠肺炎的爆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可怕。
新的研究则给我们带来了大家需要的关于免疫的好消息--即使在抗体从一个人的系统中消失后免疫系统仍有能力对抗再次感染。这些研究也表明,尽管免疫系统不能提供人们都想要的唯一免疫响应,但其在无症状和轻度病例中有着很强的防御能力。
研究人员已经能够证明,感染这种病毒会让猴子产生暂时的免疫力。疫苗研究表明,各种实验性药物可以引起免疫反应,跟免疫系统对实际感染的反应相当或更好。但当科学家研究病毒时,一些关于免疫的坏消息悄然而至。一些专家认为,新冠肺炎的保护作用可能只能持续6至12个月,就像对引起普通感冒的冠状病毒的耐药性一样。还有研究发现,血液中的中和抗体会在三个月内消失。
不过现在,好消息不断传来。一旦抗体消失免疫保护也不会消失。T细胞保留了对新冠病毒的记忆并能在再次感染时产生一波新的中和抗体。之后又有研究指出,T细胞在普通感冒期间经过训练以识别其他人类冠状病毒,这也会启动对新菌株的防御。
几日前,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悄悄更新了新冠肺炎检疫指南,其在新内容中指出,对感染者而言,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可能至少能持续三个月时间。这是该机构首次以某种方式对新冠病毒的免疫进行量化。这看起来可能是个坏消息,但正如我们所解释的,这个调查结果并不是最终结果。这仅仅表明CDC有足够的信心认为人体在最初感染后的三个月内不可能再次感染。一些人在康复几周后再次检测到阳性,但就目前所掌握的所有数据表明,这并不是再次感染。病毒的痕迹可能仍存在于体内,其数量足以让PCR检测呈阳性,但这些患者不具备传染性。
一系列新研究的论文也都表明,即使在出现轻微的新冠肺炎症状之后人体也有能力提供持久的免疫力。
亚利桑那大学免疫学家Deepta Bhattacharya告诉媒体:“一切都如预期地那样发挥着作用。”研究人员发现,抗体虽然在下降,但它们定居在一个似乎稳定的最低点,这大概发生在症状开始三个月后,并且这种反应看起来非常持久。
这表明,即使大多数抗体已经从血液中消失,其中一些仍然存在。而产生它们的B细胞可以在体内巡逻也可以在骨髓中撤退。T细胞在再次感染时识别病原体并激活产生抗体的B细胞从而恢复战斗。
“这正是你所希望的,”华盛顿大学免疫学家Marion Pepper表示,“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产生完全的保护性免疫反应。”跟Bhattacharya一样,Pepper的团队发现抗体停留在低水平,这是B细胞仍处于监视状态的证据。
另一篇发表在《Cell》杂志上的论文证明,在无症状或病情较轻的新冠肺炎幸存者体内,T细胞反应强劲。科学家们在患者症状消失后很长时间后从起体内提取T细胞样本并在实验室中将其暴露在新冠病毒中。结果是,这些T细胞仍能传递正确的信号并克隆自己以抵御病毒。
来自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则在唾液中寻找新冠病毒抗体,结果他们在感染部位即口腔或鼻子发现Y型蛋白质,其可存活三个多月。研究人员将唾液抗体跟血清抗体的数量进行关联并由此得出了唾液抗体可提供新冠病毒免疫的结论。
不过这些研究都不能告诉人们免疫反应持续多久,但它们确实证明了即使没有出现严重症状免疫反应也会持续很长时间。这对疫苗和群体免疫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大多数新冠肺炎患者都是轻度感染,而且很多都没有症状。此前的研究表明,抗体筛查可能在无症状患者或只有中度病例的患者得出假阴性结果。新的研究论文则表明,可检测抗体的存在并不能说明新冠肺炎免疫的全部情况。
由于其中一些研究尚未得到审查,所以研究人员还需要对新冠肺炎免疫问题展开更多研究。证明无论症状如何人体对新冠肺炎都能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只是第一步,研究人员还必须证明,免疫反应实际上对再感染有效--或者疫苗确实可以阻止感染。
04
报道称美国一些学校复课已经导致COVID-19感染率上升
目前美国一些学校复课已经导致COVID-19感染率上升。美国国家过敏症与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博士近日表示,如果美国不能在秋季之前将每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数控制在1万例以下,那么美国将面临很大的麻烦。
“你看看我们现在的数字,”福奇本月早些时候解释说,“我们这里正处于第一波的中间。我们的确诊病例数激增。最近是平均每天有5-6万例,每天约有1000个死亡病例。我们必须把这些数字降下来。如果我们不把它们降下来, 那么我们在秋季将有一个非常糟糕的情况。因为当你进入室内,你会得到流感的并发症,这是我们必须要处理的事情。”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本月返校的学生可能会导致新冠确诊病例的全新激增。虽然新冠病毒对孩子们的影响并不像成年人那样严重,但研究表明,孩子们可以将病毒传播给成年人。因此,孩子们回到学校,很可能会导致新冠病毒在学校内部传播,并延伸到家长和广大社区。
最近几周,美国一些地区的学校已经重新开学。最近佐治亚州的一枚高中生拍摄到该校学生在拥挤的走廊上走来走去,但其中大部分人并未戴口罩照片。在学生和老师都开始对COVID-19进行阳性测试后,学校已经暂停了学习。
目前发生在密西西比州的事情则提供了更多的背景资料,让人们了解到,当学校过早地复课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据《The Daily Beast 》报道:
但在密西西比州,结果是非常糟糕的。到第一周结束时,科林斯学区已经被迫隔离了120多名学生和工作人员。当周晚些时候,拉法耶特高中的一名足球教练在隔离后死于新冠肺炎。而在周一,就在另一批学区复课的时候,州政府确认22所学校出现COVID病例。一天后,Gulfport高中在那里的一位老师报告了症状后,将100名学生送到家里隔离。周三,兰金县学区将于下周开始举办面授班,宣布其主管对COVID-19的检测呈阳性。
而这些学校甚至不是该州新冠肺炎感染率最高的地区的学校。州长命令这些初中和高中推迟到8月17日复课。
“这些数字让我知道的是,我们做得太快了。而且情况会变得更糟。”来自密西西比州最大的教师工会--密西西比州教育工作者协会的主席 Erica Jones说。“只要一个学生带着病毒进来,就会迅速蔓延开来。”
最终的结果就是各方面的恐慌。家长很担心。教师们害怕,许多人的经济状况不允许他们拒绝工作。
与此同时,密西西比州州长 Tate Reeves为学校复课的决定进行了辩护。“当你环顾这个国家,你认识到有多少虐待儿童和性虐待和其他事情实际上被报道,这些(报告)实际上在减少,” Reeves在最近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说。“这些报告在这个国家是减少的方式,因为很多这些报告实际上是因为孩子们信任他们的老师,他们会将这些事情告诉他们的老师或他们学校的管理人员,他们不会告诉其他人,所以我们认为让他们回到课堂上是为了我们的孩子的最佳利益。”
“我们承认我们在承担风险,”Reeves补充道,“但在当今世界,在2020年,没有任何方案可以让我们消除100%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密西西比州是每10万名儿童中新冠确诊病例数最多的地区之一(797例)。
05
研究概述新冠患者何时传染性最强
在新冠感染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人们必须了解病毒的传播方式、出现症状需要多长时间,以及一个人何时传染性最强。一些研究表明,人们在出现症状的当天传染性最强,但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可能早在症状出现前三天就会传染给其他人。世界卫生组织近日表示,无症状患者也具有传染性。
新冠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为它可以在咳嗽或打喷嚏后轻松地在空气中传播,即使在说话时也会排出传染性颗粒。它可以在一些表面存活数天。当它真的感染了某人,它有一个潜伏期,可以持续几天到两周才出现症状。而且不是每个被感染的人都会出现症状。
世界卫生组织(WHO)4月初的一份情况报告数据显示,有症状的患者在出现症状的前三天内,上呼吸道的病毒载量最高。世卫组织当时通过MarketWatch表示:"初步数据表明,与疾病后期相比,人们在症状发生前后可能更具传染性"。
同一份文件警告说,可能会出现症状前传播,因为有些人可以在出现症状前一至三天检测出阳性。因此,他们可以感染其他人。当时,世卫组织表示,它没有记录在案的无症状传播,但表示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证明无症状传播可能或不可能发生。
在7月初发布的更新文件中,世卫组织再次解释说,在症状发生的当天测量病毒载量最高,随后逐渐下降。无症状者PCR阳性可持续1至2周,轻中度患者可持续3周,重症患者可持续更长时间。
报告指出,检测到RNA物质 "并不一定意味着一个人具有传染性,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另一个人"。该组织援引研究报告称,从无症状病例和轻中度患者中分离出有活力的病毒的时间长达8-9天,重症患者的时间更长。
世卫组织7月的文件还指出,“社区中真正无症状感染的程度仍是未知数”,解释说有些人可能在检测呈阳性时无症状,但后来出现症状。世卫组织说,目前还不清楚社区中有多少人可能是“真正无症状的”。"真正无症状 "的人的传播仍难以研究,但世卫组织认为,根据现有数据,这种传播非常有限。
考虑到上述区别,世卫组织确实承认 “没有症状的感染者也会传播病毒”,并表示 “在存在社区传播的公共场所,以及其他预防措施(如物理距离)不可能实现的地方,鼓励使用织物口罩是审慎的做法”。
06
科学家发现新冠肺炎风险因素对男性尤具威胁性
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和有其他疾病的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最容易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所有人都是安全的,这当中仍存在很多例外情况,而这也正是每个人都需要小心的原因。尽管如此,那些有严重合并症的人应该尽其所能避免感染这种新型病毒。
癌症、糖尿病、心脏病和肥胖等因素都可能会诱发严重的新冠肺炎症状。根据已经进行的研究了解到,男性死于该病毒的人数也比女性多,另外年龄也是一个影响原因。但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讨论最多的新冠肺炎风险因素之一如果以纯形式呈现那么导致60岁以下男性死亡的人数要多于女性。
来自Kaiser Permanente南加州卫生系统的研究人员梳理了近7000例病例以此来确定肥胖对新冠肺炎预后的影响。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将所有其他合并症和其他与肥胖有关的因素去除在外,另外还将肥胖作为一种单一的疾病,结果显示,在该种情况下,60岁以上的男性更危险。
据了解,研究得出的结论是,BMI指数在40或40以上的“极度肥胖”群体死于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是平均体重人群的近3倍。体重指数为45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四倍多,但这种风险在60岁或更年轻的人群和男性中最为显著。
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现有数据将肥胖跟其他医疗条件和其他社会经济因素隔离开来。他们甚至还根据时间调整了自己的研究结果,因为他们知道,疫情爆发后的每一周,医疗工作者和公共卫生官员就可以改变应对措施从而能够更好地治疗新冠肺炎并防止疫情传播。
而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在患者出现其他可能随年龄增长而恶化的肥胖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脏病之前确定肥胖对新冠肺炎预后的直接影响。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在分诊过程中--包括门诊更早地为决策提供信息。我们发现,严重肥胖尤其是年轻患者的严重肥胖掩盖了其他肥胖相关疾病如心肌梗死、糖尿病、高血压或高脂血症带来的死亡风险,这表明过度肥胖跟新冠肺炎严重疾病之间存在显著的病理生理联系。”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心脏病学家David A. Kass博士则在一篇社论中解释了肥胖是60岁以下男性的高风险因素的原因。“年轻患者的风险更高可能并不是因为肥胖对这个年龄段的人特别有害;更有可能的是,在生命后期发展的其他严重合并症会成为主要危险因素。”
肥胖导致新冠肺炎恶化的一个简单原因则跟脂肪在腹部周围堆积的方式有关。Kass解释称:“当横膈膜下面有大量脂肪时,它需要更多的肌肉力量才能向下移动。腹部肥胖还会使俯卧呼吸更加困难,而俯卧有利于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通气。”
另外,脂肪中ACE2蛋白的含量比肺部高。病毒跟这些受体结合并可能在脂肪中避难,然后再利用其作为复制位点从而延长感染周期。
此外,研究人员还指出,虽然抗击新冠肺炎可能是眼下的首要任务,但肥胖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他们在文章中写道:“我们的发现还揭示了新冠肺炎和肥胖这两种流行病令人痛心的冲突。随着新冠肺炎仍在有增无减地蔓延,我们必须立即集中精力控制当前的危机。然而,我们的研究结果也强调了未来需要共同努力来对抗同样具有破坏性、可能具有协同效应的肥胖流行病。”
Kass表示:“严重和病态的肥胖在美国非常普遍,它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结构的一部分”,而这可能使新冠肺炎的信息传递变得困难。不过他指出,快速减肥不可能降低风险,“因此,社交距离、为减少病毒接触和传播而改变行为如戴口罩、应该实施认识到肥胖潜在影响的政策和卫生保健措施。这些行动应该都会有所帮助而且肯定可行。”
Science科学
了解未知 开启认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Science科学英语平台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关注英文公众号
TechEdge
科技 点亮未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 豁然开朗请打赏 ◣
分享“票圈”,逢考必过,点亮“在看”SCI录用率提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