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吴尊友提醒五一长假应不组织、不参加大型聚集聚会;英国研究称接种一剂新冠疫苗就能将家庭传播率几乎减半




吴尊友提醒五一长假应不组织、不参加大型聚集聚会
英国研究称接种一剂COVID-19疫苗就能将家庭传播率几乎减半
专家们就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是否应该在户外戴口罩展开辩论
数据显示COVID-19疫苗接种让美国老年人住院风险大大减少
科学家开发出可预测COVID-19重症病例的新检测方法

关注视频号,发现更多精彩
01
吴尊友提醒五一长假应不组织、不参加大型聚集聚会
很快大家就要迎来五一假期,而在目前疫情下,还是应该做好个人防护。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五一”期间,建议大家旅行前一定要做好合理的安排,一定要注意个人的防护,常态化防控措施一定要落实到位,不组织、不参加大型的聚集、聚会等活动。
旅行途中,一定要注意好个人防护,我们常说的在通风不好的地方戴口罩,保持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这些措施一定要落实。旅行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口罩、消毒纸巾、免洗洗手液等防护措施。
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民众旅游、探亲需求强劲复苏,机票、门票、酒店等预订量已显著超过2019年同期,预计全国客流量将达2.5亿人次。

根据交通部最新公布的数据,预计今年劳动节期间全国出行需求将会进一步集中释放,从5月1日0时起至5月5日24时,全国收费公路将继续免收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而假期首日车流量有望突破6000万辆,达到历史新高。
其实在这之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就曾表示, 亚洲多个国家出现了疫情地剧烈反弹,这些信息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再次提醒了我们,新冠疫情防控据具有艰难性、复杂性、反复性,长期性,所以我们还是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千万不要以为我国当前形势大好,就放松警惕,放松措施。大家还要继续保持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千万不能松懈。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坚持常态化防控的防控措施,才能维持我国当前良好的疫情控制形势。
02
英国研究称接种一剂COVID-19疫苗就能将家庭传播率几乎减半
一项新研究表明,使用为获得最大免疫力而推荐的两剂药物的一剂COVID-19疫苗可以将新冠病毒的家庭传播率减少一半。由英国英格兰公共卫生局(PHE)开展的这项研究考察了即使是部分疫苗接种后,COVID-19在居住在同一家庭的人之间传播的可能性。

PHE研究了辉瑞BioNTech公司和阿斯利康公司的两种COVID-19疫苗。在这两种疫苗中,只有前者目前在美国使用,尽管这两种药物在英国和其他地方都有销售。每种疫苗都建议接种两剂,大约相隔一个月,以便使个人在新冠严重病例中获得最大的免疫力,否则可能导致住院甚至死亡。
然而,这些疫苗的作用不是防止人们感染COVID-19。相反,它们的目的是降低这些感染的严重程度,以便它们不会成为威胁生命的疾病。一些在接种疫苗后感染了COVID-19的人报告说,这种感觉更类似于重感冒或流感,尽管经历各不相同。
同时,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一直围绕着疫苗接种对COVID-19传播的影响。由于免疫过程仍在进行中,大量人口仍未接种疫苗;一直不清楚接种疫苗的人有多大可能将新冠病毒传给未接种疫苗的群体。更令人困惑的是,无症状COVID-19(未显示任何症状,但该个体仍具有传染性)在接种疫苗的人群中似乎比有症状的病例更有可能。
“这项新研究表明,那些在接种一剂辉瑞-生物技术公司或阿斯利康公司疫苗3周后确实被感染的人,与那些未接种疫苗的人相比,将病毒传给其家庭联系人的可能性要低38%至49%,”PHE周三就其研究说。“从接种疫苗后14天左右就可以看到保护作用,无论病例或接触者的年龄如何,都有类似的保护水平。”
同时,该组织说,接种疫苗的人在开始时发展为有症状的COVID-19感染的风险降低。据称,从这两种药物中的任何一种的首剂接种后四周起,这一比例约为60-65%。
“家庭是传播的高风险环境,并提供了关于疫苗对防止继续传播的影响的早期证据,”PHE补充说。“在具有类似传播风险的其他环境中也可以预期到类似的结果,如合租和监狱。”
PHE调查了来自24000个家庭的57000多名接触者,其中有一个实验室证实的病例,他们接受了疫苗接种。这与近100万个未接种疫苗病例的接触者相比。
“疫苗不仅可以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每天防止数百人死亡,我们现在看到它们还对减少将COVID-19传染给他人的机会产生了额外的影响,”PHE免疫接种负责人Mary Ramsay博士对谈到这些发现说。“我鼓励任何得到疫苗的人尽快接种。”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此前宣布改变其对完全接种疫苗的人和未接种疫苗的人在户外活动时的指导方针。CDC建议,现在认为完全接种疫苗和未接种疫苗的人在不戴口罩的情况下进行散步和骑自行车等户外活动是安全的,尽管室内活动仍有很大风险。
03
专家们就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是否应该在户外戴口罩展开辩论
一些国家对于公众是否应该在户外佩戴口罩一事仍然存在争议。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应该在室外戴口罩以帮助减少COVID-19病毒的传播--还是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减少风险较大的室内传播上?专家们周三在《BMJ》杂志上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辩论。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Babak Javid及其同事承认,COVID-19病毒在室内传播的风险远远大于室外。他们也不支持制定政策,规定当某人单独或只与一个家庭的成员在户外时必须戴口罩。
但他们认为,在户外戴口罩,特别是在有长期密切互动的大型户外集会上戴口罩应成为常态,因为这可能会减少病毒传播,他们还鼓励在风险更大的室内戴口罩。
他们表示,在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的大规模抗议活动之后,人们对传播增加的担心并没有实现,而美国南达科他州的大规模户外斯特吉斯摩托车拉力赛则被认为是一个大型超级传播事件的触发点。
他们解释说,造成这些差异的一个拟议的原因是,斯特吉斯拉力赛与戴口罩和物理距离等措施的遵守率较低有关,这些措施与传播风险的降低有关。
他们还指出,来自美国和德国的数据显示,强制要求公众戴口罩的地区受到病毒的影响较小,而较早采用公众戴口罩的国家在大流行期间也较早实现了对一种社会规范的接受。
总之,他们认为,“在户外戴口罩,特别是在大型户外集会,如体育赛事或其他难以长时间保持身体距离的场合,可能会有较低但可衡量的播种超级传播事件的风险--以及使戴口罩行为普遍正常化--将带来减少COVID-19大流行阶段的风险的好处”。
但圣安德鲁斯大学的Muge Cevik博士及其同事认为,户外传播对总体感染率的贡献很小,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减少室内传播上。
他们表示,没有被证实的大规模COVID-19集体感染事件或 “超级传播者”事件是只在户外发生的。虽然南达科他州的斯特吉斯拉力赛或白宫玫瑰园的爆发经常被引用为仅在户外的超级传播事件的证据,但这些事件都有持续和多天的室内成分。例如,对斯特吉斯拉力赛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病例与餐馆和工作场所有关。
他们写道,考虑到户外传播的低风险,建议或强制要求户外口罩可能显得很武断,影响了人们的信任和持续的精力来参与更高产的干预措施,如室内口罩的使用或生病时留在家里。更重要的是,户外口罩的要求 "可能成为阻碍人们在户外活动的因素,这可能会加剧社会隔离"。
他们补充说,对公平的关注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有后花园的人或能负担得起前往人口不太密集地区的私人交通工具的人可以不戴口罩享受户外活动,而许多没有这种资源的人在普遍规定户外使用口罩的环境中不能不戴口罩享受新鲜空气或运动。
他们认为,应该让公众了解对传播机制不断发展的科学认识,并应鼓励他们在室内环境中保持高度警惕,同时注意到在户外的长期和密切接触可能构成风险。
他们写道,最终,户外口罩任务可能在某些环境中很受欢迎,因为它们是最“明显的干预措施”之一,旨在展示决定性的领导力。
“然而,这些规定对解决真正的传播风险或解决社会经济不平等和结构性种族主义的结果没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驱动着不成比例的感染和一致的差异,”他们得出结论。
一篇链接的文章问道:人们对SARS-CoV-2的空气传播了解多少?世界卫生组织目前认为,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虽然对COVID-19来说是可能的,但并不是SARS-CoV-2传播的主要途径。
而在一篇链接的评论中,BMJ的编辑解释了她为什么在室内和室外都要戴口罩。“戴口罩并不意味着你是弱者或懦夫。这是一种保护你周围脆弱的人的方法,”她写道。“我接种了疫苗,但我在室内或室外都戴着口罩,以声援那些仍然易感的人。”
04
数据显示COVID-19疫苗接种让美国老年人住院风险大大减少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一份新报告,接种两针COVID-19疫苗后,65岁以上人群的住院风险降低了94%。这个年龄段的人患COVID-19严重病例的风险最高,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早期的疫苗接种浪潮中,这个年龄段的人被列为优先对象。让这个年龄段的人远离医院,对降低该疾病的整体住院率有很大帮助。

这项分析研究了1月、2月和3月期间在14个州的24家医院住院的人。它包括417名住院病人,其中187人的COVID-19检测呈阳性,230人没有。部分疫苗接种,在这种情况下被定义为在开始感到不适的两周前接种第一针,对住院治疗的效果为64%。对于完全接种的人来说,注射疫苗的效果是94%,即在第二次接种后的两个星期。
该数据与辉瑞/BioNTech和Moderna疫苗的临床试验一致,这些试验发现这些疫苗可以使人们不住院。但CDC报告指出,由于只有一小部分COVID-19患者需要住院,试验本身并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说明它们在65岁以上年龄组的住院预防效果如何。这一现实世界的分析为回答这一问题增加了更多数据。
该研究是COVID-19疫苗具有压倒性效力的又一迹象。过去几个月收集的其他数据发现,这些疫苗可以预防冠状病毒感染,而不仅仅是有症状的疾病,而且对变异形式的病毒有很好的效果。
在美国,大约68%的65岁以上的人已经完全接种了疫苗。
05
科学家开发出可预测COVID-19重症病例的新检测方法
截至2021年4月,全球已有300多万人死于COVID-19。在大流行早期,研究人员开发了准确的诊断测试并确定了跟更糟糕结果相关的健康状况。然而,对于哪些人面临住院、使用呼吸机或死于这种疾病的最高风险,临床预测指标在很大程度上仍表现出了很大的不足。

本周,研究人员在美国微生物学会开放获取的期刊《mSphere》上发表的文章中描述了一种两步预测试验,它可以帮助预测患者对SARS-CoV-2感染的反应。该测试将疾病风险因素评分跟感染早期产生的抗体测试相结合。研究人员指出,它可以在诊断时使用,以此在最严重的症状出现之前帮助指导治疗选择。
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化学生物学家Gregory Weiss博士实验室的研究生Emily Sanders表示:“你可以非常敏感地预测有人会患上严重的COVID-19病例。”据悉,Sanders和Sanjana Sen、Kristin Gabriel共同领导了这项研究,他们也是Weiss实验室的研究生。
大多数诊断测试都是会去搜索跟中断病毒有关的抗体。Weiss表示,这个研究团队最初是按照同样的策略去开发他们自己的诊断方法,但他们意识到很多竞争的测试很快就会出现。相反,他们把重点放在了其他未研究过的抗体上,这些抗体不一定会破坏病毒或帮助免疫系统对抗感染。
“其他人都在寻找能中和病毒的良好抗体,我们没有看到足够多的无用抗体,”这项研究的论文资深作者Weiss说道。
Gabriel指出:“能够识别‘不良’抗体反应有助于填补研究空白。”
此前的研究预测,SARS-CoV-2颗粒有超过55个抗原表位,即抗体可以附着在病毒上的位置数量。Sen指出,迄今为止,研究得最好的表位是在S(刺突)蛋白上发现的,但该病毒还有其他三个结构蛋白,每一个都有值得研究的表位。为此,研究人员编制了一份可能跟不良预后相关的抗体清单,并最终集中于一种附着在N(核衣壳)蛋白9表位上的抗体。另外,该小组还开发了一种工具,它可以利用年龄、性别和既存健康状况等因素的数据来生成疾病风险因素评分(DRFS)。
研究人员们在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86人身上测试了他们的工具。跟没有抗体的人相比,检测显示存在表位-9抗体的患者更有可能长期患病、病情更糟。在23名有跟表位-9相关抗体的研究对象中,高DRFS可以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其敏感性可以超过92%。
Weiss指出,他们的测试使用的都是测试实验室中现成的技术和工具。“检测抗体非常容易,”并且一种廉价的预后测试可以在疾病进展的早期告知治疗决定。研究人员发现,抗原表位-9抗体可以在症状出现后1 - 6天被检测到。
“我们都有朋友和家人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我们想做一些可能有用的、可能帮助那些不知所措的医生的事情,”Weiss说道。


Science视频号 

按此关注微信视频号
Science科学 
了解未知 开启认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Science科学英语平台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关注英文公众号
TechEdge 
科技 点亮未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 豁然开朗请打赏 ◣

分享“票圈”,逢考必过,点亮“在看”SCI录用率提高18%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