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卫:德尔塔只是一个警告,更致命的变种或将出现
南京新冠感染者和重症多为疫苗接种者,疫苗为什么防不住病毒?
科学家称感染德尔塔变异毒株后出现的症状与传统的新冠毒株不同
关注视频号,发现更多精彩
01
世卫:德尔塔只是一个警告,更致命的新冠变种或将出现
昨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一组令人担忧的数字,仅在过去一周 ,世卫就收到超过400万例新冠报告。世卫组织在全球的六个工作区域内,有五个区域过去四周的病例增幅超过了80%, 有的将近增加一倍。依照现在疫情的发展趋势,在接下来的两周,全球新冠累积病例数将突破两亿例……
随着新冠病毒的德尔塔变种继续席卷全球,各国已经出现了二轮疫情,尽管疫苗接种率只有中等水平,一些国家正在取消大流行限制。世卫组织警告称,德尔塔病毒可能只是病毒进化的开始,一项新模型研究表明,高水平的病毒传播加上中等的疫苗接种率可能是新变种出现的理想情况。
在大约六周的时间里,德尔塔变种在美国所有COVID-19病例中所占比例从约10%上升到令人震惊的83%。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主任罗谢尔·瓦伦斯基称,德尔塔病毒变种在美国日益占主导地位并不出人意料,但它的快速传播速度最近令人“不安”。
尽管在接种疫苗的人群中报告了越来越多的突破性COVID-19感染病例,但疫苗在预防住院和死亡方面仍然非常有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主任弗朗西斯·柯林斯表示,目前的疫苗可以将患上严重COVID-19和住院治疗的风险降低25倍。
因此,根据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的说法,疫苗仍然有效,但还没有足够多的人接种疫苗。目前,美国只有约50%的人口完全接种了疫苗,各州之间的疫苗接种比例差异很大。如阿拉巴马州和密西西比州只有约35%的人口完全接种了疫苗,而马萨诸塞州、康涅狄格州和缅因州都在60%左右。
随着社交距离和戴口罩等限制措施重新回到美国一些州,福奇表示,他认为没有必要封锁当前的浪潮。但他指出,提高疫苗接种率是唯一的长期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由于分配不均,较贫穷国家的疫苗接种率仍低得令人担忧,为此,WHO向开始减少限制的国家发出警告。
WHO紧急事务主管Michael Ryan指出:“德尔塔病毒是一个警告:它是一个病毒正在进化的警告,但它也是一个行动呼吁,我们需要在更危险的变种出现之前采取行动。病毒变得更适应、病毒变得更快。游戏计划仍然有效,但我们需要比以往更有效地执行游戏计划。”
Ryan强调,我们的2020年预防战略--如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和避开人多、不通风的室内空间--对德尔塔变种仍然有效。它们必须在接种疫苗的同时继续进行从而减少传播并限制新变异的出现。
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项新研究模拟了SARS-CoV-2疫苗耐药菌株出现的可能性。研究发现,这种变异出现的最佳环境是在适度接种的人群中有高水平的病毒传播。这些模型表明,出现危险的新变异的疫苗接种率最佳点将在60%左右。
英国医学协会公共卫生医学委员会前任主席Peter English指出,谨慎看待建模研究总是明智的。不过他也相信这项新研究是可靠的并跟其他研究一致。
English还表示,世界上许多地区在更多人接种疫苗之前就放弃了流行病限制措施,所以问题其实非常简单。社区中有更多的病毒意味着更多接种过疫苗的人将会被感染,这意味着疫苗逃逸变种传播的机会更大。据悉,Englishi并未参加这项研究。
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的数学建模专家Nick Davies则表示,尽管建模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这些结果是有意义的。
“每个国家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尽可能避免为病毒进化创造肥沃的土壤,这是一个与公共卫生和经济目标基本一致的目标,因为它们都涉及控制传播,”没有参与这项新研究的Davies说道,“但最终,应对疫苗逃逸菌株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全球问题,而不是一个国家问题;一旦疫苗突变体出现在某个地方它就会成为所有人的问题。”
这项新研究并不提倡在接种疫苗的人群中实行封锁,而是提出了一系列非药物措施、在特定社区的传播减少之前应该采取这些措施。除了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该研究还建议考虑广泛检测和基因组监测及严格追踪接触者从而帮助隔离受感染的人并限制进一步传播。
最终,研究人员提出了跟WHO发布的声明一致的观点,即提醒人们唯一的解决方案是在全世界均匀分散接种疫苗。“如果没有全球协调,疫苗耐药菌株可能在一些人群中被消除,但在另一些人群中可能持续存在。因此,可能有必要开展真正的全球疫苗接种工作以减少耐药菌株在全球传播的机会。”
英国政府紧急情况科学咨询小组(SAGE)公布的一项英国学者分析显示,几乎可以断定,未来将出现一种导致目前所以疫苗失效的新型变异新冠病毒。通过对现有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和其进化路径研究后发现,新冠病毒未来可能出现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的变异可能,也就是当病毒突变到一定程度时,先前的抗体不再起作用,从而导致感染率和死亡率进一步增加。该小组的科学顾问警告称,这种致死率更高的变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几乎肯定会发生’”,而这种变异毒株的致死率与早期毒株相比,最高可达35%。
此外,当疫苗接种和突变达到一定程度而无法阻断传播后,或将诱发抗体依赖增强作用,(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即ADE效应,ADE效应是指的是如果患者得了A型新冠痊愈了,体内有了A型抗体,不要以为可以同样抵抗B病毒。体內的A型抗体反而可以增强B型病毒的毒性,让B型病毒绕过你的免疫系统直接攻击你,这种效应会导致病毒致死力增加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另外一种是患者之前被同一种病毒感染过,产生了抗体,遇到发生变异的同源病毒时,免疫系统派出了之前的抗体,但是由于变异了,所以抗体失败,等于不设防,于是后果比没有抗体的人严重的多。因为没有抗体的人免疫系统会正常工作而不是被无效抗体欺骗了。所以ADE效应会在注射过疫苗的人群中更易传播、更容易发病、发病更严重和致死率更高。 总而言之,ADE效应会导致变异后的同源病毒在有原始抗体的患者身上产生百倍以上毒性的原因。
根据专家们的说法,虽然目前的疫苗对于现有变异新冠病毒仍然有效,但是有证据表明,大部分疫苗针对变异病毒的保护性正在降低。
值得警惕的是,多数变异新冠病毒是在疫苗普及前出现的,而随着疫苗的普及,那些能够逃避疫苗保护的病毒传播优势势必将增加。
而从目前形势来看,新冠病毒似乎并不可能被根除,随着那些能够逃避疫苗保护的变异病毒的传播和积累,将进一步提高新型变异病毒出现的几率,“几乎可以肯定会出现导致当前疫苗失效”变异新冠病毒。
对此,科学咨询小组也给出了处理意见,建议政府采取尽可能减少病毒传播的措施,从而减少能够对抗新冠疫苗的变异病毒的出现。
世卫组织公布的信息显示,有研究显示,针对四种令人关切的病毒变体,疫苗的中和作用减少了几倍。
但疫苗对感染者发展为重症、住院和死亡的效力一直高于对非严重症状的效力,阿斯利康、莫德纳、辉瑞和科兴疫苗对这些严重结果的效力估计在80%以上。
据了解,任何微生物、生命体,在它的发生、发展、进化过程中,都会发生一些变化、演变。当然,病毒也不例外。而引起新冠病毒变异,专家表示主要有两点因素。
首先,由于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RNA病毒在复制RNA链时出现错误的几率要远远高于DNA病毒和细胞,这种情况下会使得新冠病毒出现基因变异的可能。
其次,新冠病毒为了更适于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从而会产生一定基因变异的可能。
目前,在全球蔓延的德尔塔毒株可以说是现有所有变异新冠病毒中传染能力最强的了。不过,只要新冠病毒依旧在传播,那么新的变异病毒也势必将出现。从实际情况来看,疫苗并不是阻断新冠疫情的有效手段,除了疫苗接种,人们还需要保持社交隔离,如正确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实际上中国的防疫成果也展现出了隔离措施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战胜新冠疫情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而不是单单依靠疫苗和某个国家采取隔离封锁就能控制,在有效的疫苗或其他药物出现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新冠病毒的变种仍将与人类共存。
02
南京新冠感染者和重症多为疫苗接种者,疫苗为什么防不住病毒?
尽管新冠疫苗是当前人们对抗新冠肺炎(COVID-19)的最有利武器之一,但是随着变异毒株的不断出现,新冠病毒(SARS-CoV-2)似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疫苗防线。比如,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多名工作人员检出新冠阳性,而据专家透露,此次南京确诊病例中,绝大部分均已接种过疫苗。为什么接种疫苗后仍然会感染?哪些人更难受到疫苗的保护?
尽管新冠疫苗是当前人们对抗新冠肺炎(COVID-19)的最有利武器之一,但是随着变异毒株的不断出现,新冠病毒(SARS-CoV-2)似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疫苗防线。比如,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多名工作人员检出新冠阳性,而据专家透露,此次南京确诊病例中,绝大部分均已接种过疫苗。
为什么接种疫苗后仍然会感染?哪些人更难受到疫苗的保护?了解这些问题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
近日,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以及《Science》分别带来了一篇关于新冠疫苗保护效力的文章,两篇文章均指出,抗体水平是评估人们接种疫苗后是否会感染SARS-CoV-2的关键。
NEJM:以色列39名医护人员接种辉瑞疫苗后感染新冠
当地时间7月28日,来自以色列的研究人员在NEJM上发表了一篇题为Covid-19 Breakthrough Infections in Vaccinated Health Care Workers的文章,通过对以色列最大医疗中心内接种了辉瑞mRNA疫苗的医护人员感染SARS-CoV-2的情况进行分析,揭示了疫苗难以帮助部分人群抵御病毒的原因。
文章指出,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可能是预测接种者是否会感染SARS-CoV-2的“风向标”。那些具有更低水平抗病毒抗体的人,感染新冠的可能性更大。
2021年1月20日,研究人员在素有“全球十大顶级医疗中心”之称的以色列Sheba 医疗中心,面向约11500位已完成两剂辉瑞mRNA疫苗接种的医护人员启动了这项研究。经过RT-PCR 检测的1497 名医护人员中,有39人被证实感染了SARS-CoV-2,其中大多数为女性(64%),所有感染者从完成疫苗接种到接受检测的中位间隔时间为 39 天(范围:11 至 102 天)。
经查证,这些人群的感染被认为是由未接种疫苗的人群引起的。多重PCR分析和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一部分感染者感染了B.1.1.7变异株,这与当时以色列国内B.1.1.7变异株“横行”的背景一致。大多数感染者症状表现为轻症或无症状,仅19%的患者有持续的症状。这说明,尽管疫苗不能完全预防感染,但能够降低疾病严重程度。
随后,研究人员将22例在感染期检测到的可用的中和抗体数据与104位参与者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前者的数据要明显低于后者,预测的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92.8和 533.7,并且感染组的S-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的GMT低于对照组,二者比值约为0.514。
7月29日,在《Nature》发布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免疫学家 Miles Davenport 表示,以色列的这项研究提供了第一个证据,表明有必要在接种疫苗后“进一步验证血清中和效价以评估疫苗保护性能”。
Science:S-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是疫苗保护力的重要体现
7月30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联合Moderna公司在《Science》发布了一篇文章,对mRNA-1273 疫苗诱导的保护力以及免疫应答情况进行了介绍。与NEJM上的文章一致,研究人员提出S-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是疫苗保护力的重要体现。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灵长类动物中测试了0.3-100 μg 的不同mRNA-1273 剂量诱导的免疫反应及面对SARS-CoV-2保护效果。结果显示,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与接种剂量高度相关,并且能够在上下呼吸道引发S 特异性 IgG 和 IgA 抗体,抑制病毒复制。
在随后的分析中,研究人员发现,血液和上下呼吸道的高滴度抗体反应与灵长类动物快速控制病毒载量和肺部下呼吸道病理有关,表明抗体是免疫保护的主要机制。为了提供疫苗诱导的抗体是否足以介导针对新冠的保护作用,研究人员将接种了mRNA-1273 疫苗的灵长类动物血清IgG转移至仓鼠体内,发现这足以保护仓鼠免受病毒侵袭。
总之,这两项研究确立了IgG抗体在帮助抵御SARS-CoV-2感染中的关键作用。而结合此前《柳叶刀》上的一篇研究报告,在完全接种疫苗后的10 周,接种者体内的总抗体水平将下降 50% 以上,或许有必要增加第三剂疫苗,提高人体针对SARS-CoV-2的中和抗体水平,帮助人们更好地抵御新冠大流行。
03
科学家称感染德尔塔变异毒株后出现的症状与传统的新冠毒株不同
在新冠大流行开始时,政府机构和卫生当局争先恐后地告知人们如何识别病毒的症状。但是随着病毒的演变,最常见的症状似乎也发生了变化。新出现的数据表明,感染德尔塔变异毒株的人所经历的症状与在大流行早期通常与COVID-19有关的症状不同。
我们都是不同的
人类是动态的。我们的差异带来了不同的免疫系统。这意味着同样的病毒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产生不同的体征和症状。体征是可以看到的东西,例如皮疹。症状是感觉到的东西,比如喉咙痛。
一种病毒导致疾病的方式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
病毒因素包括诸如复制速度、传播方式等内容。病毒因素随着病毒的进化而变化。
宿主因素是针对个人的。年龄、性别、药物、饮食、运动、健康和压力都可以影响宿主因素。
因此,当研究人员谈论一种病毒的体征和症状时,指的是最常见的情况。为了确定这一点,他们必须收集个别病例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并不总是容易收集或分析,以确保没有偏见。例如,老年人的症状可能与年轻人不同,从医院的病人那里收集数据可能与全科医生诊所的病人不同。
那么,德尔塔变异毒株的常见体征和症状是什么?
通过一个移动应用程序使用自我报告系统,来自英国的数据表明,最常见的COVID-19症状可能已经不同于传统上与该病毒有关的症状。
这些报告没有考虑到参与者感染的是哪种COVID-19变异毒株。但考虑到德尔塔目前在英国占主导地位,可以肯定的是,在这里看到的症状反映了德尔塔的变体。
虽然发烧和咳嗽一直是常见的COVID-19症状,而且头痛和喉咙痛历来是一些人的症状,但在早期的数据中很少报告流鼻涕。同时,原本相当常见的嗅觉丧失,现在排在第九位。
研究人员指出,可能看到症状以这种方式演变的原因有几个。这可能是因为数据最初主要来自于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因此他们的病情可能比较严重。鉴于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率较高,现在年轻人在COVID-19病例中占了更大比例,而且他们的症状往往较轻。
这也可能是因为病毒的进化,以及德尔塔变异毒株的不同特征(病毒因素)。但究竟为什么症状会发生变化,仍然不确定。
虽然我们仍有更多关于德尔塔变异毒株的知识,但这个新出现的数据很重要,因为它告诉研究人员,人们可能认为只是轻微的冬季感冒--流鼻涕和喉咙痛--可能是COVID-19的病例。
这一数据突出了公共科学的力量。同时,需要记住这些结果还没有被充分分析或分层。也就是说,诸如年龄、性别、其他疾病、药物等 "宿主因素 "还没有被考虑在内,就像在严格的临床试验中那样。正如所有自我报告的数据一样,必须承认结果中可能存在一些缺陷。
接种疫苗是否影响症状?
尽管新的变异毒株会影响疫苗的有效性,但对于德尔塔来说,在澳大利亚可用的疫苗(辉瑞和阿斯利康)在接种两剂后似乎仍能对有症状的COVID-19提供良好的保护。
重要的是,这两种疫苗已被证明对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疾病提供了90%以上的保护。
最近在新南威尔士州举行的一次 "超级传播者 "活动强调了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在参加这个生日聚会的30人中,报告显示,感染德尔塔变异毒株的24人中没有一个人接种过疫苗。参加聚会的6名接种疫苗的人没有感染COVID-19。
在某些情况下,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感染,但极有可能病毒量会降低,症状也比不接种疫苗时要轻得多。
有证据表明,与最初的SARS-CoV-2和其他变种病毒相比,德尔塔的感染性更强。重要的是要了解环境也在变化。随着季节的变化,疫苗接种率的变化--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数据。但是科学家们越来越相信德尔塔变异毒株代表了一种更具传播性的SARS-CoV-2毒株。
Science视频号
按此关注微信视频号
Science科学
了解未知 开启认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Science科学英语平台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关注英文公众号
TechEdge
科技 点亮未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 豁然开朗请打赏 ◣
分享“票圈”,逢考必过,点亮“在看”SCI录用率提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