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德尔塔后是什么,新变异毒株是如何命名的;德尔塔变异毒株为何如此令人担忧?专家揭露原因;美国野生动物大范围中招




德尔塔之后是什么,新的变异毒株是如何被命名的?
为何德尔塔变异毒株如此令人担忧?国外专家揭露原因
研究:儿童近视增加可能跟COVID-19大流行有关
英国对NHS COVID-19应用程序进行更新 以减少隔离警报的数量
野生动物大范围中招:美国40%野生白尾鹿检测到新冠中和抗体
日本研究:新冠变异毒株“Lambda”对疫苗具耐药性 或成潜在威胁

关注视频号,发现更多精彩
01
新冠变体:德尔塔之后是什么,新的变异毒株是如何被命名的?
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德尔塔(Delta)变异毒株已成为全球主要流行的SARS-CoV-2毒株。但是德尔塔之后是什么,新的变异毒株是如何被命名的,以及什么是 “关切变异株”(Variant of Concern)?

在大流行的第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研究人员看到SARS-CoV-2病毒随着它在全球的传播而变异和变化。病毒不断变异是预料之中的事。事实上,病毒的基因组变化可以在人与人之间如此明显,科学家们能够以惊人的细节追踪传播链。
科学家最初在SARS-CoV-2中看到的绝大多数变异是相对良性的。似乎没有任何特定变体的表现优于其他变体。然而,到2020年底,一个新的SARS-CoV-2变体在英国明显占主导地位。
最初被称为B.1.1.7(也被非正式地称为英国或Kent 变体),该变体的快速传播清楚地表明某些突变产生了明显的传播优势。从那时起,研究人员已经能够确定该变体特有的基因组特征,并标出具有类似特征的其他病毒系。
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介入,帮助澄清在变异毒株名称方面日益混乱的情况。虽然科学家们经常用他们特定的系谱标签来称呼这些新的变体(B.1.1.7;B.1.351;B.1.617.2;等等),但许多人发现用变体的来源地(英国变体;南非变体;印度变体等等)来标记一个变体更容易。

世卫组织注意到用地理名称标记变种的 "污名化和歧视性 "性质,引入了一个基于希腊字母的通用命名系统。为了研究目的,仍然建议采用科学系,但敦促国家当局和媒体机构采用这些新的、中立的标签。
但是,如果新的变体一直在出现,什么时候才能获得一个正式的标签?
世卫组织的病毒进化技术咨询小组已经为新型SARS-CoV-2变种建立了三个等级的分类:需要进一步监测的警报,“关注变异株”(VOI)以及“关切变异株”(VOC)。现在,科学家们已经掌握了什么样的基因组突变可以显著改变SARS-CoV-2的严重性或传播性,有可能成为问题的新变体可以被更快地发现。这些变异体被标记为 "需要进一步监测的警报"。
世卫组织目前对这一指定的工作定义是:"一个SARS-CoV-2变体,其基因变化被怀疑影响了病毒的特性,有一些迹象表明它可能构成未来的风险,但表型或流行病学影响的证据目前还不清楚,需要加强监测和重复评估,等待新的证据。"
目前有13个流通的SARS-CoV-2变体被指定为需要进一步监测的警报。

下一个分类层级是“关注变异株”(VOI)。这些变体具有已知的影响病毒特性的遗传变化,它们在几个地方产生了重要的社区集群。只有当一个变体被归类为VOI时,它才会被标上希腊字母的字符。目前有四个VOI被世卫组织指定。
最后一个等级是“关切变异株”(VOC)。VOC是一个已经证明在毒力或疾病严重性方面有明显增加的变体。到目前为止,有四个正式的VOC,它们主要是根据其传播性的增加来定义的。一个变种不需要大幅传播就可以被归类为VOC。如果发现有证据表明一个新的变体可以躲避疫苗或目前的治疗方法,它将被归类为VOC。
尽管目前有八个正式的VOIs/VOCs,但还有三个带有希腊字母标签的变体,最近被重新归类为警报称号。Epsilon、Zeta和Theta以前都被归类为VOIs,然后随着更多流行病学证据的收集而被下调了一个名称。
世卫组织说,以前的VOIs/VOCs将暂时保留它们以前的称号,同时对它们进行监测。因此Epsilon、Zeta和Theta目前仍持有这些标签,这意味着希腊字母表中24个字符中的11个目前被用来指定SARS-CoV-2变体。

世界各地的大多数政府普遍接受世卫组织的标签,尽管一些地区确实有他们自己的变体等级。例如,在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遵循与WHO类似的指定,有自己的VOI和VOC类别。
然而,CDC确实提出了一个比VOC更高的变体分类层次,称为严重后果变体(VOHC)。它基本上涵盖了有明确证据表明疫苗效力显著降低的变体,或出现严重临床疾病的变体。令人欣慰的是,目前还没有SARS-CoV-2变体被列入这一指定范围。
Lambda是最近被世卫组织列入VOI类别的变体。2021年6月,在过去几个月里在秘鲁检测到显著的传播后,它被指定为“关切变异株”(VOC)。
02
为何德尔塔变异毒株如此令人担忧?国外专家揭露原因
墨尔本伯内特研究所的国际卫生教授 Michael Toole日前在《The Conversation》上发文称,目前德尔塔变异毒株正在推动世界各地的COVID-19感染浪潮。世界卫生组织(WHO)警告说,德尔塔将迅速成为全球最主要变异毒株。德尔塔变异毒株(B.1.617.2)于2020年10月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悄然出现,它几乎没有引起关注,当时印度每天报告大约4万至8万个病例,大多数是在英国首次发现的阿尔法变体(B.1.1.7)。

这种情况在4月份发生了变化,当时印度经历了一波大规模的感染,在5月中旬达到了每天接近40万例新增病例的高峰。德尔塔变异毒株迅速成为在印度传播的主要菌株。5月11日,世卫组织将德尔塔指定为令人担忧的变体,使其成为第四个此类变体。
德尔塔变异毒株随后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迄今已在至少98个国家被发现。它现在是英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越南、澳大利亚和斐济等不同国家的主导菌株。在美国,截至6月19日的两周内,感染德尔塔变异毒株的病例占所有COVID-19新增病例的五分之一,而在截至5月22日的两周内只有2.8%。

与此同时,英格兰公共卫生局最近的每周更新报告称,自前一周以来,感染德尔塔的病例增加了35204例。超过90%的测序病例是德尔塔变异毒株。在短短两个月内,德尔塔已经取代阿尔法成为在英国传播的SARS-CoV-2的主要菌株。增加的病例主要是在年轻群体中,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没有接种疫苗。
2个关键变异
科学家们已经在德尔塔变体中发现了20多个突变,但有两个可能是帮助它比早期毒株更有效地传播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来自印度的早期报告称其为 "双突变体"。
第一个是L452R突变,它也存在于Epsilon变体中,被世卫组织指定为一个相关的变体。这一突变增加了刺突糖蛋白与人体细胞结合的能力,从而增加了其感染性。初步研究还表明,这种突变可能有助于病毒逃避由疫苗和先前感染产生的中和抗体。证据显示,德尔塔变体的感染性更强。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其变异来了解原因。
第二个是一个新的T478K突变。这个突变位于SARS-CoV-2刺突糖蛋白的区域,该区域与人类ACE2受体相互作用,有利于病毒进入肺部细胞。
最近描述的德尔塔+(Delta-plus)变体也带有K417N突变。这一突变也存在于Beta变体中,COVID-19疫苗对其可能不太有效。
关于德尔塔变体的一个好处是,研究人员可以快速追踪它,因为它的基因组包含一个以前占主导地位的阿尔法变体缺乏的标记。这个标记--被称为 "S基因靶点"--可以在用于检测COVID-19的PCR测试结果中看到。因此,研究人员可以使用阳性的S基因靶点作为代理,快速绘制德尔塔的传播图,而不需要对样本进行全面测序。
为什么德尔塔变异毒株是一种担忧?
任何令人担忧的变异毒株最令人担心的后果与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以前的感染和疫苗所赋予的免疫力有关。
世卫组织估计德尔塔的传播性比阿尔法变体高55%,而阿尔法变体本身的传播性比初代新冠病毒高50%左右。
这意味着德尔塔的有效繁殖率(在没有疫苗接种等控制措施的情况下,一个感染病毒的人平均会感染多少人)为5或更高。与此相比,初代新冠病毒的有效繁殖率为2到3。
有一些猜测认为德尔塔变体减少了所谓的 "序列间隔";即索引病例被感染和他们的家庭接触者检测为阳性之间的时间段。然而,在一项预印本研究中(这项研究还没有经过同行评议),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发现德尔塔的家庭传播的连续间隔时间并不比以前的菌株短。
疫苗接种确实能保护人们免受德尔塔变异毒株的侵害,但并不十分理想。来自苏格兰的一项研究发现,德尔塔病例导致的入院人数比其他菌株高85%。然而,这些病例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接种疫苗。
同一研究发现,两剂辉瑞疫苗对阿尔法和症状性感染提供了92%的保护,对德尔塔的保护为79%。阿斯利康疫苗的保护作用相当大,但有所下降。阿尔法的保护率为73%,而德尔塔的保护率为60%。
英国公共卫生局的一项研究发现,单剂量的这两种疫苗对有症状的疾病只有33%的保护作用,而对阿尔法变体的保护作用为50%。因此,接种第二剂是非常重要的。在一篇预印本文章中,Moderna公司揭示了他们的mRNA疫苗对德尔塔感染的保护作用,尽管与原始菌株相比,抗体反应有所降低。这可能会影响免疫力的持续时间。
控制该大流行病的全球挑战
德尔塔变体的传播性更强,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而且目前的疫苗对它的效果并不理想。世卫组织警告说,低收入国家最容易受到德尔塔的影响,因为它们的疫苗接种率非常低。在截至6月29日的一周内,非洲的新病例增加了33%,COVID-19的死亡人数猛增了42%。
世卫组织负责人Tedros Adhanom Gebreyesus警告说,除了接种疫苗外,强有力的监测、隔离和临床护理等公共卫生措施仍然是关键。此外,应对德尔塔变体将需要继续使用口罩,保持物理距离,并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
03
研究:儿童近视增加可能跟COVID-19大流行有关
中国香港儿童近视个案增加可能跟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他们户外时间的显著减少和屏幕时间的急剧增加有关,有关这一结论的研究已将论文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上。

研究人员指出,截止到2020年9月,为了控制新冠病毒的蔓延,180多个国家关闭了学校和大学,影响了10亿学生--占世界学生的80%。
儿童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他们的户外活动受到限制或被禁止、社交活动也受到严重限制。由于中国香港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大多数居民居住在高层建筑和小型公寓中,所以户外空间很少。
近距离工作和面对屏幕时间的增加及户外时间的减少都跟近视有关。研究人员指出,儿童近视问题非常重要,这增加了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可逆转的视力受损/失明的风险。
为了弄清楚疫情期间强制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否会影响儿童的视力,研究人员对1793名儿童的眼睛展开了研究,他们都是香港儿童眼睛研究(HKCES)的成员。这是一项正在进行的以6-8岁人群为基础的眼部疾病研究。
其中约709名儿童在大流行开始时(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被招募到研究中并被监测了约8个月;1084名儿童在大流行开始前参加了这项研究并被监测了约3年时间。
研究人员测量了孩子们的视觉敏度(即看得清楚的能力)并填写了有关他们生活方式的问卷,其中包括他们在户外和近距离工作的时间、在研究开始时的时间及在随后的诊所访问期间的时间。
在2020年1月至8月期间,COVID-19组约1/5(19.5%)的儿童出现近视,而在3年期间,前COVID-19组约1/3(37%)的儿童出现近视。
考虑到年龄、性别、监测时间长短、父母近视及在户外和近距离工作的时间,COVID-19组儿童的新近视病例数量更高。
据估计,COVID-19组6、7和8岁儿童的1年近视发生率分别为28%、27%和26%,而前COVID-19组6、7和8岁儿童的1年近视发生率分别为17%、16%和15%。
这些变化跟孩子们在户外的时间减少同时发生,从每天约1小时15分钟减少到约24分钟,屏幕时间从每天约2.5小时增加到约7小时。
研究人员还将当前的COVID-19组跟之前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后者研究了香港同龄儿童的近视发展情况。
在之前的研究中,13%的儿童在一年内出现这种情况。研究人员表示,相比之下,在目前的研究中,在较短的8个月时间内,COVID-19组的比例为19.5%,这进一步证明了大流行和近视风险增加之间的联系。
然而由于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所以无法确定原因。
研究人员警告称,这些发现可能没有反映出COVID-19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那里的社交距离、隔离和学校关闭政策可能不同。
不过他们写道:“尽管有这些不可克服的研究局限性,我们的初步结果仍然显示出了令人担忧的近视进展,其值得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它们)有助于警告眼保健专业人员及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这需要共同努力防止儿童近视,这是COVID-19造成的一种潜在的公共卫生危机。”
04
英国对NHS COVID-19应用程序进行更新 以减少隔离警报的数量
英国政府已经宣布对英格兰和威尔士用于追踪密切接触者的NHS COVID-19应用程序的“基础逻辑”进行修改。在过去的几周里, NHS COVID-19应用程序向民众发送了超50万个隔离警报。由于如此多的人被要求隔离,导致缺勤,媒体普遍将该应用程序视为问题所在,并称该事件为“pingdemic”。

为了回应批评,英国政府现在已经更新了该应用程序,以便减少被要求隔离的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对于那些COVID-19检测呈阳性但无症状的人,该应用程序寻找过去五天的密切接触者,并警告这些用户要隔离。这一点现在已经被改变,所以只有过去两天的密切接触者会被要求隔离。
虽然这一更新将减少被提示的人数,但它不会改变该应用程序的敏感性或风险阈值。英国政府保证,同样数量的高风险密切接触者将被建议进行自我隔离。
英国卫生部长萨吉德·贾维德在评论这一发展时说:
“我们希望减少自我隔离可能对人们和企业造成的干扰,同时确保我们保护那些最容易受到这种病毒威胁的人。这个应用程序的更新将有助于确保我们取得正确的平衡。”
尽管有一项新分析发现,在7月的前三周,当病例呈指数级上升时,该应用程序每天设法避免了2000个病例,包括传播链在内的5万多个病例,假设对自我隔离指示的遵守率为60%。据估计,在此期间,该应用程序使1600人免于住院。
尽管该应用程序受到批评,但使用率仍然很高,约40%的符合条件的人群继续定期使用该应用程序。所有报告的测试中约有一半也是通过该应用程序提交的。虽然已经减少了发送的“ping”数量,但政府强烈建议人们继续使用该应用程序,即使他们已经接受了两种疫苗接种,因为他们仍然可以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未接受疫苗接种的人。
05
野生动物大范围中招:美国40%野生白尾鹿检测到新冠中和抗体
众所周知,新冠病毒主要是在人类中传播,但也有动物感染事件的发生。而来自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已经波及到部分野生动物。据外媒报道,美国科学家发表在《BioRxiv》的一项新研究显示,通过对四个州的野生白尾鹿样本检测发现,40%的样本中检测到抗新冠病毒中和抗体。

此前有研究指出,白尾鹿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为此,来自科罗拉多州和爱荷华州的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中心,对美国密歇根州、宾夕法尼亚州、伊利诺伊州和纽约州采集的白尾鹿样本进行了检测。
这些样本包含2021年1月至3月期间,收集到的385份白尾鹿样本,其中113份来自密歇根州,142份来自宾夕法尼亚州,101份来自伊利诺伊州,29份来自纽约。
此外,还包含了2011年至2020年间在伊利诺伊州、密歇根州、宾夕法尼亚州、纽约州和新泽西州采集的239个白尾鹿存档样本。大部分(182)存档样本来自2018-2020年。
结果发现,在2021年的152份(40%)样本、2020年的样本中的3份样本和2019年的1份样本中检测到针对新冠病毒的的中和抗体。而2011年至2018年间采集的样本中未检测到抗体。
具体来说,伊利诺伊州7%的样本检测出中和抗体,密歇根州则高达67%。而纽约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都处于中等水平,分别为31%和44%。

研究人员表示,中和抗体是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时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而在样本中检测到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则证明这些白尾鹿已经接触过新冠病毒。
遗憾的是,目前还不清楚白尾鹿是如何接触到新冠病毒的。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查明原因,从而防止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06
日本研究:新冠变异毒株“Lambda”对疫苗具耐药性 或成潜在威胁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最早在秘鲁发现、目前已遍及南美洲的新冠变异毒株兰姆达(Lambda)具有高度传染性,且相比原始新冠病毒,对疫苗更具抵抗力。科学家们在实验室研究中发现,兰姆达毒株棘突蛋白的三种突变RSYLTPGD246-253N、260 L452Q和F490S,能够使其抵御疫苗诱导的抗体的中和作用。而另两种突变T76I和L452Q使得兰姆达毒株具有高度传染性。
路透社8月2日报道,在7月28日发表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尚未经同行评审的论文中,研究人员警告称,世界卫生组织将兰姆达毒株列为“值得关注的变异毒株”(Variant of Interest),而非“令人担忧的变异毒株”(Variant of Concern),会让人们低估其对人类造成的严重威胁。

尽管尚不清楚兰姆达毒株是否会比目前在多国肆虐的德尔塔毒株更加危险,但日本东京大学的高级研究人员佐藤佳还是相信:“兰姆达毒株可能是对人类社会的一个潜在威胁。”


Science视频号 

按此关注微信视频号
Science科学 
了解未知 开启认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Science科学英语平台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关注英文公众号
TechEdge 
科技 点亮未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 豁然开朗请打赏 ◣

分享“票圈”,逢考必过,点亮“在看”SCI录用率提高18%
到顶部